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您本人接触过这本书么?”
“那当然。但我以前并没觉得那本书是关键所在。你知道,长期养成的学术范式有时是一个桎梏,它扼杀了你的创造力。既然中村提到了戈登文库那本《早期佛教正伪辨》,其中必然包含了他要传递的重要信息。”
“您还没提到它的作者。”宋汉城问道。
“Ven。NanamoliThera,髻智尊者,但不是在斯里兰卡出家的那位同名的英国佛教学者,这是个化名。除了本书,这个名字从未见于当时欧洲的佛教研究界。也有传闻说本书是伪托匿名之作,作者就是圣典会创始人里斯?戴维斯的助手史梯德。史梯德一直在圣典会担任学术整理工作,并于一九五八年担任了圣典会理事长。作者在后记中提到,写作本书期间他曾隐居在尼泊尔喜马拉雅山麓的一个寺庙中。而史梯德在‘一战’爆发前确实曾在南亚待了三年。这难道不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巧合么?”
这只是他未经证实的合理推测,J博士却说得言之凿凿。到目前为止,宋汉城和直子已经最大限度地接近目标了。而且,谈话中似乎还浮现出了更多耐人寻味的细节。
J博士确实非常了解中村,恐怕他们谁都没有意识到彼此间非常一致的学术兴趣。
“跟我来,我们去书房,一边喝酒一边聊。”J博士又有什么秘密要展示?
宋汉城和直子跟着他走过起居室,爬上了通往三楼书房的楼梯。
门打开后,两个人都吃了一惊。眼前,齐墙高的三面书架上塞满了书,屋子中央放着一张很大的中国明式案桌,上面堆满了手稿、册页,书架里塞不下的其他书籍则堆满了地板的空隙。这里可够乱的。
他们绕过书堆,走到一个书柜前。J博士拉开书柜门,从里面取出一本书。书看上去有些年头了,褐色的布面装帧,镌印有莲花图纹和PTS三个字母,边角有些磨损了。
“朋友们,这就是你们要找的书,是戈登文库《早期佛教正伪辨》存本的影印本。出版时的印数只有两百册,而且是用巴利文写的。很古怪的书,是不是?相对这个世界上能读懂它的读者数量而言,两百本都多了。不过GordonBunko的这本书有些特殊,里面有作者本人的批注,你们看,在这儿。”
宋汉城和直子的目光落在了这本书上。博士把书翻到了最后几页——学术书籍经常会在跋记后印上数十页空白页,以便读者或藏书人随手记录。这里,有两行英文映入了眼帘,似曾相识的文字:
无论我要寻找的是什么,事实的本来才是我立身的根本。
宋汉城和直子同时想起了中村夫人拿来的那页写有中村行程路线的笔记复印件,是一模一样的同一句话。
还有另一行文字:
提婆达多与阿难大士,隐修之法门。
“你们看,被遮蔽的真相现在终于显现了,不是么?中村继承了二十世纪初深入中亚探险的大谷光瑞探险队的遗风。在这两段符咒般的文字的激励下,他一直在向那个无形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行进。”
“后一段文字非常有意思。”
“是的,宋先生。提婆达多是佛教两千年来的禁忌,而阿难这个伟大的智者、‘佛法的宝库’也被历史的漫天尘埃遮去了光芒。”J博士正色道。
宋汉城的大脑此时快速运转了起来,直到现在,在被博士一语点醒的电光火石的刹那,他才明白了自己此行的真正使命。如果J博士所言无误的话,他将循着中村的暗示一路追踪,直到……直到找到中村本人,并揭示那个如化石般已封存千年的秘密。
“直子,这本书在你们进入图书馆特别资料室时派得上用场。”J博士提醒道。
“您是想……”
“把真本偷出来的惟一办法,就是让它看上去完好无损地放回原处。”博士的口气,正经得像是在探讨一个严肃的学术问题。
“可这是影印本,会不会露出破绽啊?”
“那得看你了,直子。我想了好几十年,都没敢一试。”
直子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
《隐僧》第三部分 隐僧 29(2)
这天晚上,清水警官终于等到了结果,这个结果意外终止了谷垣袭击案的所有悬疑。
东京涩谷的一处夜店,一名男子从十层高的立体车库顶楼天台坠落身亡。警方立即封锁了现场。死者虽然血肉模糊,但很快还是被辨认了出来。从死者口袋里找到的驾驶证件让驻地警察锁定了死者的身份,是属于东京地头某个社团的饭沼偎吾。这个社团经营着涩谷地区不少的灰色商业,据说操控了东京三分之一的地下不法生意。
此前,在证人小川的协助下,谷垣案的嫌疑人模拟画像已经发往东京都所有辖区的派出所和治安机构。
涩谷方面第一时间通知了清水警官办公室。
涩谷坠楼案的死者饭沼正是画像中的嫌疑人。随后的初步尸检发现死者服用了迷幻剂。从驻地警察对现场的勘察来看,没有发现任何搏斗过的痕迹。是社团内部的纠纷?还是自杀事件?一旦和谷垣案联系起来,饭沼之死就令人生疑了。
清水马上召集手下赶往事发地点,他们在车库顶楼再次勘察了现场。深秋的晚风吹乱了清水警官的头发。
他又找来夜店当晚所有见过饭沼的人。其中一个酒吧服务生提供了一个线索,他看到饭沼当晚接了一个电话,随后就离开了酒吧,当时他还以为饭沼又到另外的场子去“巡视”了呢。
这通电话,可能是找出饭沼死因的重要线索。清水马上派人去调查饭沼当晚的电话记录。饭沼袭击谷垣时并没有带走任何东西,这就排除了单纯的财物抢劫案的可能。袭击谷垣,是黑社会警告性示威,一次不置人于死地的震慑?作为声誉良好的执业律师,谷垣的客户多半是本地望族或遗产继承人,向来与黑道没有牵涉。为谨慎起见,清水只得再派人手去调查谷垣律师近年接手的所有案子。
眼下,需对谷垣律师做一次深入谈话,兴许从中可以找到一些线索。清水的直觉是,饭沼的死因非常可能与他袭击谷垣律师的真实动机有关。
谷垣从昏迷中醒过来之后,清水曾去池田诊所看望过他。由于当时谷垣律师身体仍然虚弱,因此只是大致询问了袭击过程和罪犯特征。谷垣重复了录像中的证词,一个蒙面凶手闯入,动机不明地持枪袭击了他。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而且当时的工作重点在于迅速锁定凶手,所以清水当时没有进行较深入的问话。
现在,出了这档子事,就有必要再次询问谷垣,彻底梳理整个事件的脉络了。
多年的经验告诉他,这个案子似乎没那么简单。从袭击谷垣到饭沼离奇坠楼,前后不过三四天时间,这样的连环罪案,背后往往会牵涉到异常复杂的犯罪背景。
清水驱车赶往池田诊所,他隐隐觉得谷垣律师似乎隐瞒了什么。
谷垣的病床前,清水警官带来了意外消息。
当听到袭击他的凶手坠楼身亡时,谷垣律师不解地摇了摇头。清水不明白谷垣摇头究竟想表达什么。是犯罪嫌疑人死得太快了?还是别有他意?他搬了张椅子过来,就坐在谷垣病床的一侧。床头灯照亮了清水警官的眼睛,这是一双如鹰鹫般锐利的眼睛,但有时又像鸽子般柔和。
“谷垣先生,我是来请求您的帮助的。”
“没想到会是这样的下场。你们确认这个叫饭沼的家伙就是蒙面客了?”
“饭沼曾出现在王子饭店会所,已有证人指认了他,时间也吻合。因此,他有重大嫌疑。”
“既然袭击我的凶手已经找到了,而且,某种程度上也得到了报应惩罚,您还要我帮您做什么?”
《隐僧》第三部分 隐僧 30
“我想了解饭沼袭击您的真实动机,他并没有杀死您的意思,我是说,如果他当时想的话,很容易办到。”清水直奔主题而去。
“是的,您说得不错。我只是根据我的委托人的要求,与宋先生见上一面。”
“您没有结下任何私怨?”
谷垣摇了摇头。从业几十年来,他从未与黑社会成员有过任何来往。
“或者是宋先生本人得罪了某些势力,以致有人要陷害他?”
“我和宋先生是第一次见面,他的情况我也不清楚。”
“据我了解,您的委托人中村佑行先生前不久刚刚去世?”
“是的。”
“您在他去世前就接受了这个委托?”
“对,在一个月前。”
看来,谷垣律师与宋汉城见面的内情才是关键。清水警官知道,有些情况下,受害人会有种种理由不肯百分之百地说出实情,因此必须施加适当的压力,晓之以利害。
“谷垣先生,我知道您完全可以回避我的提问,但作为律师,您应该清楚嫌犯饭沼的意外死亡,表明这不是一桩普通的伤害案件,因此,我希望您能如实告诉我中村先生委托您转告宋先生的具体内容。您能回忆一下中村当时提出这个委托请求的确切时间、地点么?”
清水极有策略地先从外围问题开始。
“十月上旬的一个周末,他来我家做客的时候,我当时以为是一个玩笑。”
“玩笑?”
“是的,因为他的委托内容听上去像个恶作剧。”
“恶作剧?”
“是的,他要立一份遗嘱,但不是有关财产分配等的内容。他交给我三封信,如他发生意外,我只需按照次序分别打开,然后按照信上所说的执行就可。第三封信是带给宋汉城先生的一封口信。您知道,中村还很年轻,身体非常硬朗,所以当时我就很奇怪,甚至怀疑他是否得了什么严重抑郁症。这个可能性被他本人排除了。他郑重其事地告诉我,这仅仅是以防万一的保障措施,而且告诉我必须只转告宋先生一人,即使持有他的亲笔信函也不行。他非常清醒,非常理智。”
以防万一的保障措施?而且这个委托的内容非常离奇古怪。清水想,看来中村的意外死亡也很蹊跷了,他似乎“预先就知道自己会遭遇不测”。
“对了,谷垣律师,中村是怎么死的?”
“在东南亚丛林考察时,所乘的飞机坠毁了。”
清水警官皱了皱眉头。又一个意外?
“您可以和外务省相关部门联系,他们知道更具体的情况。”
“我会去作相应的了解。但我还是想知道中村先生所留口信的内容。”清水的口气虽然很恳切,目光却不容置疑。
他挥挥手,示意助手暂时回避。
在谷垣的职业生涯中,为客户谨守秘密是最重要的操行原则。不过,眼下的情形有点特殊。他面对的是一个警官,而且此人看上去挺正派,一心想破案。
谷垣觉得告诉清水也无可厚非,这是一个玩笑般的口信。但透露给警方,对已意外亡故的委托人是否存有某种不敬呢?
清水给谷垣律师倒了杯水,此时,他的目光透着真诚而恳切。
“您可真是不依不饶。有个前提条件,我希望您不要将这个内容写入正式的笔录文件。”
“我向您保证。”
“口信指示宋先生去早稻田中央图书馆特别资料室的GordonBunko。”谷垣还是做了一些保留。
“就这些?”清水挠了下头。
“就这些。您说,这是不是学者之间开的玩笑,或者是某种智力游戏呢?我相信您从这里也找不到什么破案线索。”
是的,几乎毫无价值,不过倒可以留心一下图书馆那边的情况。
“今天实在是失礼了。”清水觉得自己今晚有点咄咄逼人。
“没关系,我在您这岁数的时候也一样劲头十足呢,希望您能查出真正的幕后凶手。”
“坠楼事件无法确定是他杀的话,我都不知道该不该继续下去了。”
“相信直觉吧,清水警官,直觉往往会让您关注每一个细节。我建议您再和宋先生以及高木直子小姐见上一面。”
“谢谢您的提醒。那么我告辞了,请安心养病吧。”清水警官心里七上八下的,自己比来这里之前更感迷惑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目送清水警官离开病室后,谷垣律师觉得不怎么踏实。他叫来了谷垣长雄,然后与高木直子通了电话,他将清水警官拜访一事如实告诉了直子。
《隐僧》第三部分 隐僧 31(1)
翌日。直子一早就来到了吉本艺廊。
直子把宋汉城安顿在这里自有她的理由:来东京后发生了那么多变故,而在这里,至少有非常完备的安全系统。在白天,还可以让宋汉城熟悉一下直子的同事们。
国际刑警组织东京分部艺术品犯罪调查科的成员都很特殊,平日里,他们的身份都是艺廊雇员,有时甚至要扮演掮客直接与犯罪分子进行交易。从他们的衣着和谈吐来看,他们与都市里时髦的艺术经纪人毫无二致。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日本经济泡沫期,由于广场协议的签订,日元大幅升值,实力雄厚的日本企业家开始大肆收购艺术品,由此引发的艺术品投机和黑市买卖猖獗一时。东京分部监控着东亚及东南亚艺术品市场的所有交易,他们关注的是盗墓、文物走私、美术馆或藏家的大宗偷盗,以及历史遗迹的人为破坏,同时推进各国政府间艺术品非法交易情报的共享。
“休息得好么?”直子和悠闲地坐在沙发里翻着画册的宋汉城打招呼。
“临睡前我将J博士那本《早期佛教正伪辨》快速翻读了一遍,有关秘密教团的章节非常有意思。”宋汉城向后仰倒在高背沙发的靠垫上,看着直子。此刻,她的面庞被室外照进来的阳光衬托得很温暖。几天来,他还从未如此从容地打量他这位能干、聪慧的临时同伴。
直子被看得有些不自在,她习惯性地走到了窗口,观察着底下的街道。J博士半个小时后,会来这里与他们会合,然后他们将一起去早稻田本部拜访图书馆馆长。
“你以前有过这么奇妙、惊险的学术旅行么?”直子问道,视线仍然朝着窗外。
“大部分都很烦闷枯燥,没完没了的会议。而不开会的时间,还得教书和写论文。”
“看来,我这个职业还不算差。”
“你的工作可不轻松。”
“大部分时候也很枯燥,要写很多分析报告和内部简报,以及与各方面的联络。国际刑警其实并没有警察的职能,在任何一个主权国家,我们都与平民无异,更多的是协同所在国的安全部门。大部分的犯罪打击行动,我们只能做些幕后辅助工作,比如情报分析,锁定犯罪者,以及设下诱饵。”
“听来还蛮有趣。”
“是的,每次看到那些珍贵艺术品完好无损地回来,我就很有成就感。”
“您父亲身体恢复得如何?”
“没什么大碍,回家静养了几天,又回办公室正常工作了。”
“有关高木繁护先生,您的祖父,找到他的档案资料了么?”
“祖父的资料我已通过寺内帮忙寻找了。他人脉广,很多同学故交如今都身居要职了,这几天应该可以拿到。”直子递给宋汉城一个相片纸袋,“我从家族相册里找到了祖父最后和家人合影的一张照片。每年祖父的忌日,父亲都会拿出来,仔仔细细地看上好半天。”
照片上的高木繁护看上去非常年轻,身穿条纹格的和式便服,站在怀抱婴儿的妻子身后,两手搁在藤椅靠背上,弯腰俯身向前,显得随意而快乐。那个婴儿就是当时两三岁大的高木圆仁。
“忌日?您祖父不是在战时失踪了么?”
“父亲把祖父最后离开的那天权且当做他的忌日了。”
话题有些沉重。直子走向房间一角,那里放着一架钢琴。她在琴凳上坐下,转过头问:“想听什么?”
“《科雷利主题变奏曲》'1'拉赫玛尼诺夫的一首钢琴独奏曲,旋律微妙而繁复,公认为需要高难度的弹奏技巧。'1'。”
拉赫玛尼诺夫的这首作品素以高难度著称,宋汉城本是随口一说,可高木直子并没有露怯。很快,在间错的试音过后,那些时而舒缓时而急促的音符就慢慢荡漾了开来,溢满了整个空间。宋汉城闭上了眼睛:如果整个上午可以这样过去,会有多好。
《隐僧》第三部分 隐僧 31(2)
一小时后,J博士和他们在艺廊底楼会合了。直子带着他们走出了后门。他们步行穿过后街僻静的巷道,来到了一处综合停车场。
J博士很奇怪直子为什么不将汽车直接停在艺廊的地下车库,却要停在隔开几个街区的地方。
宋汉城一点也不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