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达在方元的身上找到了俩拕被击碎的残渣,方达已经无法识别出那是老桧树用来交换自己生命同时也在交换对方生命的“千年血珠”。
可惜的是方元方言没有同意这种交换,于是,悲剧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由断树和死尸描绘出的场面是那么的残酷,是那么的震撼,是那么的让人心悸。
当一切想明白了,方达再次失声痛哭,“二弟,三弟!你们怎么这么不听话?你们这么走了让我跟咱爹怎么交待?你们老婆孩子以后谁来照顾?你们想来砍树,大哥不是不让你砍,就是怕你们出危险,早知道现在这样,还不如我跟你们一起死掉算了呢?”
方达的泪水总也止不住,这一阵嚎,一直哭到清晨。
等方达稍微缓过劲来,挺着大肚子的方元妻子拉着儿子方肥、还有方言妻子、以及方腊娘、方腊小姑等家里其它人全部找了过来。
那一刻,方达简直无地自容,他不敢去看俩位兄弟媳妇的脸,因为他觉得是自己害死的俩个亲兄弟。
可是,已经没有人关心方达的表情了,人们所有的目光都落在了面目全非满身血污的方元和方言身上。
“天啊!”方元妻子一声惊呼,扑到方元身上后当时就昏了过去,方腊娘赶紧过去抱在怀里,方肥跪在地下又叫爹又叫娘的这阵子乱。而方言的妻子伏在方言的身上,哭天呛地的嚎了起来。
方家一大家子这个哭呀,其状太惨,其情太悯,其心太悲,比方达一个人哭得惨烈多了。
正是:
山林为之震颤,风云为之变色。
鸟兽为之哀鸣,鬼神为之沉默。
此时此刻的方达愧疚、悔恨、悲愤和伤痛交加,咬碎钢牙,神情恍惚,方寸大乱,傻傻地站在一边不知所措。
一直哭到黄昏,方家的人才抬着方元和方言全部离开了这处令人心碎的地方。
然而事情还没有结束。
正所谓祸不单行,福无双至。
这天发生的倒霉事情实在太多了,一件事接着一件事真是让人防不胜防。
晚上,方元的妻子也就是方肥的娘,也许是悲伤过度,突然早产。
一个孕妇早产了三个月已经够可怕了,之后,方肥娘又出现了大血崩。血顺着她的身体从床上一直流到地下,几乎流成了河。
把方腊娘惊的眼珠子差点掉下来。
方腊娘用尽一切办法也止不住方肥娘的血,最后只能握着她的手,不断地安慰着,可是,光安慰并不能止住她的血。
方腊娘一直是一位坚强的女人,此时此刻却无法抑制住自己的泪水,她知道,血流干了就是方肥娘的人生终点,但她束手无策。
方肥娘也是一位坚强的女人,自从她嫁给了方元就决定跟他厮守终身生死与共了,她也知道,当自己的血流干的时候就永远不用再流泪了。
方肥娘的脸最后白得象张纸,她的血在她还活着的时候几乎全部流干了。
她临走的时候镇静异常地嘱咐着方肥,“好好听你大伯和大娘的话,我去找你爹了,你不用想我。”
“娘,你不要走,我不要娘走。”一身大孝的方肥哭得跟泪人一样,他跪在自己亲娘的血泊里,他能感觉到膝盖下的潮湿。
“对了,肥儿,有机会一定要去读书,千万记着娘的话。”这是方肥娘说的最后一句话,然后,方肥娘走了,她是瞪着眼睛咽的最后一口气。
“娘!”方肥伏在娘亲身上,放声嚎了起来。
那天的画面实在太惨,简直是惨不忍睹。
无论是对于方肥不!对于方家每一个人来说,都实在是太惨了。
方腊娘的心要碎了,她跟方肥娘可以说是妯娌情深,情同姐妹,要知道,方腊出生的时候还是方肥的娘给接的生,但现在,她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方肥的娘死去。
后来,方腊娘不止一次充满内疚的和方达叨叨过,“妹妹那血流得都要流成了河,只怕‘千年血珠’才能止住。”
方腊爹当时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难道俩个砸碎的药末是‘千年血珠’?”他使劲摇了好几下头,才把这个念头驱散掉。
方达自然不相信,“不会这么巧吧。”
大山里边一下多出三个方家的新坟,一家人陷入深深的悲哀之中,然而,这还没有完,因为方言的妻。
方言的妻此时也怀孕了。
方达夫妻整天提心吊胆,度日如年。
要知道,方言妻子已经前后怀了三次都没有保住胎,而她正好在这个关键节点又怀孕了。
这是不是方言的遗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千万别再出现另一幕人间惨剧。
不幸中的万幸,方言的妻子在七个月后,顺利的生下一对双胞胎姐妹——大囡囡和小囡囡。
母女平安!
那一刻,方达一个人躲到树林里哭了,开始无声,但到最后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
是的,方达真怕方肥娘那样的悲剧会重新再演一遍,没想到却在最有可能出现意外的时候,弟媳成功地保住了孩子又顺利的生了下来。
这一年,方家人几乎没有再痛痛快快地大声笑过,既便是小孩子偶然笑一下也会戛然而止,可想而知这种日子是多么的压抑和难熬。
可是,房地产开发商老板却手里握着订单隔三差五的一直在催货,无论方家人出了什么意外,他们也得按时交货。
老板如是说:兄弟,这是生意,生意晓得伐?
方达当然懂。一大家子全靠这种生意维持生计,他怎么会不懂。
那句化悲痛为力量就是形容方达以及方达家的男人们呢。
他们强忍着悲痛,开始了新一轮的疯狂砍伐。
这一年,可能是方达砍倒树最多的一年。他实在太压抑了,他把全部悲痛喧泄到一次次地砍伐之中,唯有那个时候,他才能短暂地忘记一下痛苦。
也是这一年,方达对自己从事的职业进行了彻底的反思。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10。离家出走()
伐木,这个职业实在太危险了。
方达听爹爹不只一次提起过伐木家族老辈人口口相传留下的一些关于树的各种传说。
很多古树都是有神灵的,神灵一旦发怒,就会施放各种传说中的大招,比如说“树灵之怒”、“树灵之火”、“树灵之”什么的,大招一旦施放,玉石俱焚,生灵涂炭,无人能够幸免,所以,伐木工要懂得尊重对方要有一颗敬畏之心才行。
方达一直半信半疑,他还年轻,爹说的事情毕竟没有亲身经历过,以为那些只是离自己很遥远的一些古老的传说罢了。现在,他相信了,爹爹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的,可惜,知道的太晚了。
正是: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方达后来又去了一趟那个山洼,神奇的是,断树坑中竟然又冒出了一棵小桧树,在三个月的时间已经长了足有三尺高,绿油油的显示出茁壮的生命力。
方达的手握住了那棵幼树,他只须一用力,会连根拔断这棵树苗,不知道为什么,方达最后松开了自己的手。
方达临走时无限失落地嘟囔了一句:“为什么树可以从头来过,而人却不可以?”
没有答案。
自从那天回来之后,方达变了。
方达身为老方家的顶梁柱,领路人,在天灾**面前表现的十分脆弱,连亲兄弟都保护不了,长此以往,只怕自己不知道能不能活到孙子出生的那一天。
为什么会这样,难道老方家的人就不能跟别人家的人一样活得更长寿一些吗?
一件又一件的突发事故,让方达不能不产生一些想法,只不过想法不太成熟,所以,他还没有做出最终的决定。
那么,方达想干什么呢?
他想要不,他必须要改变自己和一家人的生活轨迹——命运。
天啊!方达想改变命运。他有多大本事也不掂量掂量,这不是开玩笑吧?而且,这个玩笑一点也不好笑。
方家人无论长幼都感觉到了方达的变化。他不砍树的时候常常走神,没人的时候总是自言自语的叨叨什么,问他,他又不肯说。总之,方达和家人交流明显的变少了。
还不仅仅是这些,更大的变化出现了。
这年冬天,来得格外的迟,方腊一家人也头一次没有去伐木。不知为什么,方达没有接受任何新的订单。
“老板,对不起,生意不做了。”方达说的很委婉。
“不做生意是不是要加钱?加钱,侬想也莫要想。”老板说的很直接。
“不加钱,跟钱没关钱,就是不做生意了。”方达解释。
“不做生意你一家子喝西北风去!”老板很生气。
方达只是笑笑,是的,他已经想明白了,钱再重要也没有一家人的生命重要!
当所有的货都交完之后,方达走了,他临行前郑重地宣布:“你们以后再也不要上山伐木了,等我回来。”
方腊娘不放心地拽着他的衣服问道:“方达,你这么突然要去哪?”
“我,要去要去”方达显得有些吞吞吐吐。
“你到底要去哪?”
“我要去寻找新生活!”方达大声地说了出来。
这句话在山林里久久激荡回响,给方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然后,方达走了,头也不回地走了。
扔下一大家子人议论纷纷。
“大嫂,大哥这算不算是离家出走?你们吵架了吧,看把大哥都气跑了。”
“你胡说什么呢。”
“好端端地就走了,总的有个原因吧,大嫂,大哥到底为什么呀?”
“不为什么,他都说了,要去要去寻找新生活。”方腊娘一脸的稀里又糊涂。
“啥是新生活?”
“新生活吧就是新生活,这还用问吗,真是的!”
“可要过新生活他也不能把老婆孩子都丢下吧。”
“他会回来的。”
“可万一他不回来呢?”
“他——敢!”方腊娘这次回答得斩钉截铁,一点也不糊涂。
自从爹爹离家出走之后,方腊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新生活?哪会是一种什么生活呢?听爹爹的意思新生活就是不砍树了。如果我们方家人都不砍树了,哪砍什么,难道改成砍人了?
方腊!不砍树了就砍人,你还能行不能行!
又不砍树又不让砍人,你说砍啥?
不砍树了难道不能种树吗,植树造林,绿化家乡,绿化祖国。
我们家乡够绿了,要绿,绿你的头去吧。
离黄山对了,那阵子黄山还叫黔山呢。离黔山东边直线距离不过百余里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叫千岛湖。
千岛湖,顾名思意就是一个湖里有一千个岛的意思。
有一千个岛,这得多大的一个湖?西夏古兽,你不会又吹牛吧?湖里有一千只鸟还差不多,那叫千鸟湖,不叫千岛湖,嘿嘿。
这次保证不吹牛,你要是到了新安江水库去瞧瞧就知道这个湖有多大了。
只不过那阵子还没有什么千岛湖,也没有新安江水库,那些都是后来人工围起来的,当时只有一条青溪。
说是溪,其实是一条江。
青溪是钱塘江上游的一条支流,水色清澈见底,可以看到水儿在流,鱼儿在游,青山掩映之下,水色不但清,而且青,所以才叫青溪。
青溪不仅仅是一条江,它还是一个县,青溪县因江得名,在大宋是睦州的一个辖县。睦州和歙州自古到今都是山水相连剪不断理还乱的好邻居和好伙伴。
瞧瞧人家故乡的那些山和水,歙州有黄山,睦州有千岛湖。
为么子俺的老家只有滚滚的沙尘暴和漫漫的西北风呢?不行,得给乾顺老弟提个建议,尽快挖个千鸟湖,再堆个绿山什么,彻底改变一下家乡面貌,美化一下居住环境,好让房价蹭蹭蹭蹭地往上涨!
青溪县离歙县并不太远,所以,俩处的风景都是一样的秀美,非要说出点它们的不同处,那就是歙县的山更秀而青溪的水更美。
方腊家的新生活是从睦州的青溪开始的。
详细地址如下:
睦州青溪县太平镇喝村。
方便的话,客官可以发张明信片给方腊先生,记着要贴邮票哟,否则方腊先生会收不到的。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11。方公方婆()
方姓是睦州的第一大姓,无论是青溪县还是太平镇或者是喝村里姓方的人都最多,张王李赵刘哪啥的在这里只能靠边走了,姓方的你们千万别去惹,惹了揍扁你。
在喝村北边山里住着一位方腊的长辈族公,村里人都称他叫方公。
方公膝下无儿无女,和老伴方婆守着祖上留下来的三十亩漆园渡日,虽然雇个人打理,但总不能事事当甩手掌柜,家里的事情自己得操心,交给外人他老人家还是有点不放心。随着年纪越来越老,方公、方婆无论精力和体力都越发吃力。
方达也不知道从哪打听到这个消息,备了一份厚礼,专程前来拜见老人家。细细论起来,方公的爷爷还和方腊爷爷的爷爷是亲亲的堂兄弟呢,所以,他们原本就是一家人,要不怎么都姓方呢。
方达行了晚辈的子侄大礼,喊方公叫“伯父”,喊方婆叫“伯母”,这叫认祖归宗。
那一刻,方达和方公方婆抱头痛哭。
正是:
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一家人。
叫不叫都姓方,进不进一个门。
方达在漆园住了几天,象见了长辈亲人一样诉说着自己这些年的辛辛苦苦和各种的不容易,当方公知道方达有二次创业的念头,为了支持后辈,毅然决定将自己的三十亩漆园全部免费交给方达打理。
外人给多少钱都不放心,咱侄子不给钱都放心,这就是亲人跟外人的区别。
感动的方达不知说什么好,“嘭嘭嘭!”只顾着叩头了。
不过,侄子归侄子,放心归放心,免费归免费,漆园也不能白给,还有一个附加条件,就是百年之后,要给方公、方婆养老送终。
方达当然一口答应。要说还是方家人亲,换个外人哪找这种好事去,一个没爹没娘,俩老没儿没女,凑到一起正好成了一家。
就这样,方达和方公方婆谈好条件,急急忙忙地赶回了家,这都是方达离家一年之后的光景了。
方达没有细谈这一年多的时候都干什么去了,估计是吃了不少苦,因为方达回家明显人瘦了好几圈。心痛的方腊娘眼泪直在眼圈子转,一肚子怨气瞬间化为乌有。
这才是夫妻呢,虽然一别经年,仍然心中牵挂,既使心中有怨,依然爱他如故。
方腊娘虽然很想知道这一年方达究竟去了哪里,干了什么,不过,最终还是忍住没有细问,她是一位理解男人的女人,想想方达都不容易。
所谓隔行如隔山,转行就那么容易?二次创业,其实都是一种无奈的选择罢了,一次不行才会有二次,打个比方说大老婆要好谁还找二老婆呀。
这是谁说的?有这么打比方的吗,呵呵!
不管怎么说,方达还是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心愿,终于把一家人从歙州的大山深处全部带到了睦州青溪县太平镇的小山村——喝村,来到了方公方婆的那个漆园。
方腊一家人对方公、方婆非常尊敬,这让方公和方婆一下找到家的感觉。
三十亩漆园并没有多大,要养活方公、方婆没有一点问题,要养活方腊家十几口人还是有些困难。
方腊一家人初来乍到,衣食住行,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好在方腊一家人都是劳动人民,凭勤劳的双手吃饭。决不会躺家里吃白食,等着天上掉大奖。正应了那句话:只有自己动手才能丰衣足食,房子不够住——盖;没有猪肉吃——养:粮没了——买;没有钱买——挣。
方达成功地完成了伐木工向漆园主的职业转身,真正实现了人生的二次创业,这一切完全归功于方公、方婆有俩颗善良的心。
方达是个知恩图报的人,方公、方婆后来幸福地闭上了眼睛。那是后话先不提,现在老人家还喘气着呢,你们别急着催二老走呀。
方达的这个决定,改变的不仅仅是方达一个人。他的全家人都因此得到改变,这种改变来得虽然突然,却很快让方家人完全接受并适应了。
当然了,方腊也出现了改变,如果方腊一辈子都在砍树,也许就没有后来的方腊了。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方达改变了方腊的人生。
其实,这也正常,这世上有几个儿子不是随着老子走的,对了,也有跟着娘去过的。
方腊首先被改变的就是他又有了一个新职业,这是他人生的第二个职业。
新职业?头一个是伐木工,第二个不会是油漆工吧?漆园吗
开什么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