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副本入侵者-第1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百姓在那些男子的前面排成队列,在名册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以及印记,随后在士兵的带领下去府库中领取粮食。

    这些粮食只能管够一个月的口粮,有心思活络的顺手找了一份工作。

    鲁肃满意的点了点头,迈开脚步缓缓离去。

    事情已经安排妥当,剩下的就是等时间的沉淀。

    而且皖县之事,又何止这一件。

    ……

    皖县已经成了一座巨大的工地,三三两两的百姓取回粮食后,便快速奔跑。

    公告上明文交代,凡是干活的人,不管是在城内修缮房屋还是在城外疏通河道县衙都将管饭。

    在如今缺粮的情况下,显然粮食才是最重要的东西。

    故此数万百姓的积极性便一下子就激发了出来。

    贾念感受着那些忙碌的声音,脸上挂满了笑意。

    左右环视一下,汤高明躬身一礼,率领身边便衣的几名身边大步离去。

    没有郭大胖在旁边还真的有些不习惯,但毕竟耿武他们还没率领黄巾归来,故此他还在天策府中等待。

    想到这里驱散了这个念头,继续往前面走去。

    城外鲁肃带领几名官吏正在田地间观看沟渠,听见脚步声于是看了过去。

    见是贾念连忙走了过来:“主公”

    几名官吏远远的一礼,继续忙碌着。

    “你不是在府库给百姓分发粮食吗?”贾念询问。

    鲁肃一笑:“有甘宁、邓当两位将军率兵维护秩序,我在哪里已经显得有些多余”

    “而且眼看就要入冬,此时正是疏通沟渠的绝佳时期,可不能耽误”鲁肃抬头看了一眼天空。

    略微有些感慨,于是岔开话题:“主公是否打算明天出征葛坡?”

    “我以传令巢湖,前不久前往昌河镇的六百名守军将会分兵三百驻守皖县,预计时间明天应该可以抵达”贾念说着。

    稍微停顿了一下:“只是军师真的打算不和我同去吗?”

    “皖县、巢湖诸事繁杂,可又离得开在下?”鲁肃询问。

    建爱你思索,缓缓摇头。

    “而且晋升五阶,我必须补足这块短板,故此留守是最好的选择”鲁肃说着。

    伸手指向前方:“不仅如此,主公必须留下一半的兵马,方可安心出征”

    “皖县虽安,但庐江之外却并不太平,若有匪寇沿长江突袭岂不是所有的心血都将付之东流”鲁肃说着。

    贾念顺着这番话想到天下的形势,不由得点了点头。

    别看自己剿灭了陈策,但和陈策相当甚至更加庞大的势力却不知凡几。

    比如说盘踞在豫章潘阳湖的水贼,以及江夏等地的贼寇。

    “昨天我收到书信,刘子扬就在汝南豫州刺史府中,主公前去必能得刘晔之助。在下去与不去,又有什么区别?”鲁肃说着。

    贾念一愣:“刘晔在汝南?”

    “在汝南豫州刺史府中历练,正在寻找突破五阶的契机”鲁肃说着。

    贾念陷入到思索中:“为何我不知道这个消息?”

    “也许是想给主公一个惊喜”鲁肃顺口说着。

    随后便是一笑:“不过却被属下暴露了,也不知他刘子杨是否会怨我”

    “不会、应该是我怨他”贾念笑着说着。

    随后话锋一转:“居然应该留守多少兵力为好”

    “三百驻守昌河镇以及濡须口,三百驻守皖县。若在加上属下的私兵一百以及主公的私兵一百,前往皖口驻守,应该可以确保两地太平”鲁肃说着。

    贾念顺着这些话思索,

    自己手中的兵力,如果不算私兵,那么便只有1600人。

    如今六百留守,外加私兵两百,共计八百也算是一股颇为可观的力量。

    “主公将出征域外的士兵带往汝南,可乘机想办法借用汝南军营,将众将士的潜力激发出来”鲁肃说到这里的时候停顿了一下。

    目光中闪烁着光芒:“那么这千余兵马,必然会成为三阶将士,在加上邓当、甘宁两位将军”

    “就算遇见四阶精兵,也能抵挡一二”鲁肃说着。

    贾念询问:“待邓当、甘宁以及一千兵马出征吗?”

    “此番驰援,兵贵精不贵多,主公万事以保全自身实力为上”鲁肃叮嘱。

    话音一落,鲁肃笑了起来:“不过有刘晔在,主公想要保全麾下一千余将士应该不难”

    “刘晔”贾念吐出这两个字。

    昌河镇能一跃而起就是仰仗他刘晔之力,想不到再次见面居然会以这样的方式相遇。

    也罢、那就齐心协力,一同携手共战葛坡。

    “至于皖县和巢湖,主公尽可放心”鲁肃没有接话。

    继续往下说:“得益于主公的积蓄,那万金已经运送到府库中”

    “正好利用这笔财帛广纳流民,整编军队开垦荒地。争取在主公回来之时,能看到三千新兵,彼时也有余力策应域外天策府,征伐无尽副本世界以及天外天”鲁肃说着。

    征战域外一来可以练兵,二来也可以增强新兵的底蕴。

    只要有相应等级的军营,激活他们的底蕴,那么顷刻间这支新兵也就能成为百战精兵。

    彼时主公也就能一跃而起,拥有江南的实力。

    贾念对着鲁肃说着:“不在期间,便有劳军师了”

    “主公放心征战即可”鲁肃回复。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第二百六十九章 汝南() 
汝南豫州刺史府中传来急匆匆的脚步声。

    “报……”

    “屯骑营派遣使者前来催粮”

    一名士兵扯着嗓子大声说着。

    房间之内顿时哗然,随后便是那潮水一般的声音。

    “催、催催……”

    “他鲍鸿自从来我豫州可成做过一件好事?”

    “成天就知道催粮,短短一天之内居然催了三次”

    “屯骑营要粮食,难道我豫州数百万人口就不要粮食吗?”

    众人义愤填膺的大声说着,声音笼罩在房屋内的各个角落。

    坐在主位上的老者,满脸威严的环视众人,声音霎时间为之一静。

    “诸位、这粮食给还是不给?”

    “豫州百废待兴,粮食就连安抚流民都不够,又哪里有余力源源不断供应他屯骑营”

    一人挺直了身子大声说着。

    身为豫州刺史府官吏,对于屯骑营这种蛀虫自然是深通恶绝。

    起初葛坡黄巾肆掠,听闻朝廷下令西园下军屯骑校尉鲍鸿领兵一万直扑葛坡,心中很是鼓舞。

    可却不想大军前来粮食却需地方供给,又加之自从鲍鸿前来之后,便驻扎在汝南城外四十里的下坡停滞不前。只是一味的讨要粮食,自然惹怒了豫州上下官吏。

    豫州、本是富庶之地,但经过黄巾之乱后民生凋敝百姓十室九空。

    经过刺史府统计,全州人口几乎少了一半。

    这还不算那些已经荒芜的良田以及各地的财政损失。

    面对如今的烂摊子忙的早已焦头烂额的各级官员,自然将怒火转移到了屯骑营这个本就不应该承担的巨大负担上。

    上万大军每天需要吃多少粮食,消耗多少财帛?。

    这让本来就已经崩溃的豫州府库,直接荒芜。

    “朝廷让屯骑营前来剿灭葛坡,他们到好居然按兵不动。坐视四处攻略的葛坡黄巾回援不说,居然还伸手找我们不停的讨要粮食。哪怕就是国库,又经得起他鲍鸿讨要几次?”

    “依下官愚见,鲍鸿名为讨贼实则养贼”

    “此辈狼子野心,我等请刺史将详情告知朝廷,请朝廷圣裁”

    一名名官员同时站了出来,对着坐在主位上的老者大声说着。

    听着这些话,绕是黄琬身居高位早已养成了较深的城府和涵养,可想到鲍鸿在汝南的所作所为还是露出愤怒的神色。

    狠狠一咬牙:“好、既然诸位都有此意,那我等便联名上奏,请陛下圣裁”

    “请陛下圣裁”众官员齐声大吼。

    ……

    踏踏踏

    急促的马蹄声响起,一名铁甲骑兵催马急驰。

    头顶上的血条,显示着4阶字样。

    “散开、散开,紧急军情”

    “奉屯骑校尉之令,前来催促粮草”

    战马嘶鸣,几乎在眨眼间便以消失了踪迹。

    穿过泥泞的道路,扬起满天灰尘,越过城门进入汝南城中。

    城门不远处的一颗大树下,刘晔不由得摇了摇头。

    “这是第几次了”刘晔询问。

    站在一旁的刘毕思索了下,恭恭敬敬的回复着:“如果属下没有记错,这应该是第十次”

    “十次?”刘晔嘴角泛起一丝轻笑。

    嘲讽的韵味弥漫开来。略微苦涩的说着:“本以为大厦将倾,因为百官可齐心协力共渡难关,故此才出现如今的中兴之势”

    “然而事实最一再告诉我,终究还是太年轻”刘晔放声大笑,双目中浮现出泪痕。

    有时候太聪明,看的太远,对他来说不仅不是幸福反而是悲伤。

    明知灾祸就要发生,自己却毫无改变的实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它一步步走向毁灭。

    那种痛苦非言语所能尽诉。

    “公子”刘毕喊了一声,但随后却是默然。

    在汝南的这段时日,他们以为大汉即将再次中兴的希望被彻底泯灭。

    以公子的智慧,他以看到了大汉这个庞然大物四分五裂陷入战乱的那一天。

    特别是前不久传来的消息,更让人胆战心惊。

    朝廷改刺史为州牧,将太常任命为益州牧,结果太常到任上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派遣汉中太守张鲁截断了入蜀的通道。在益州公然割据,不在尊奉朝廷之令。

    此举将汉室宗亲推到了风浪口。

    这所谓的中兴,也自然也就成为了一个笑话。

    “没救了”刘晔吐出了这句话,整个人如丧考妣。

    刘毕嘴唇动了动,最终还是忍了下来。

    想到刚刚往刺史府方向狂奔的骑兵,于是岔开话题:“如今屯骑校尉鲍鸿不停的讨要粮食,公子认为刺史会给吗?”

    “给”刘晔吐出了这一个字。

    刘毕思索:“可是豫州残破,百姓食不果腹。虽然汝南繁华,但以这一城之力又如何同时供应全州百姓以及这上万大军?”

    “而且西园兵马待遇优厚,如果足额供给,只怕养不起”刘毕补充了一句。

    刘晔稍微思索:“养不起又如何?这豫州终究是朝廷的豫州”

    “哪怕倾尽汝南城,刺史终究还是顶不住压力的”刘晔回复,目光中带着许些复杂的神色。

    中兴之势已经拦腰截断,朝廷从此进入多事之秋,只是不知自己又将何去何从。

    目光眺望着前方,不停的思索着。

    也正是在豫州刺史府中的这段时间,开阔了不少的眼见,凭借着明锐的洞察改变了一些想法。

    也许鲁子敬说的也有几分道理,既然良才已成朽木,那何不推到重来。

    大汉的根已经烂了,在这样下去是祸非福。

    如何尽快的结束接下来的动乱,让百姓休养生息才是正道。

    “虽然顶不住压力,但是却可以上书朝廷”刘毕说着。

    刘晔看了过来,露出一丝冷笑:“朝廷?朝廷难道还不够乱吗?”

    “公子慎言”刘毕连忙说着,目光环视四周,见四周无人这才大舒一口气。

    刘晔毫不理会,目光继续眺望前方,直接岔开话题:“他们应该快来了吧”

    “算算时间,此时应该到了”刘毕回复。

    随后好像想到了什么:“听说昌河镇吞巢湖灭陈策,坐拥皖县已成了气候”

    “以目前的形势来看,今后或许会有一番大作为”刘毕感慨。

    刘晔难得的笑了起来:“看不出你的眼光也逐渐独到了起来”

    “这都是公子教导有方”刘毕谦虚。

    

第二百七十章 重逢() 
旗帜迎着风猎猎作响,一支军队从前方逐渐显露了出来。

    三百骑兵呼啸而至,甘宁骑着战马快速疾驰。

    邓当率领三百持枪将士紧随其后。

    四百弓弩手在贾念的带领下大步向前。

    如今的兵力配置,是贾念和鲁肃等人详细讨论的结果。

    “来者何人为何阻拦我军去路?”甘宁一拉缰绳,三百骑尽数停止。

    刘晔看着这支军队,见大多尽是三阶精锐,逐渐流露出满意的神色。

    谁又能想到,当初只有区区百名士兵的昌河镇,能拥有此时的威势。

    “汉室宗亲刘……”刘毕大声说着。

    马蹄声打断了刘毕的声音,发现异常的贾念骑着战马带着邓当走了过来。

    “不得无礼,此乃我之好友汉室宗亲刘子扬”见站在前面的刘晔,贾念心中一喜连忙翻身下马。

    甘宁一愣,也连忙下马。

    “原来是刘军师,末将甘宁、邓当拜见军师”甘宁、邓当躬身一礼。

    众昌河镇将士同时大喝:“拜见军师”

    “军师?”刘晔双目中泛起不解的目光。

    贾念解释:“子扬不告而别,我昌河镇一日不敢忘”

    “这和军师之位有何关联?”刘晔心中莫名的一暖,隐隐约约有些期待的神色。

    贾念笑着解释:“昌河镇之所以能有如今的威势,皆是因为子扬出谋划策,方能一举鲸吞巢湖”

    “而且子扬的户籍在我昌河镇,以剿灭巢湖之功,难道还不能胜任军师一职?”贾念询问。

    随后心中豪气大增:“如今我昌河镇戴甲之士两千,人口数万,虽然不能说什么豪言壮志之语但也能保一方安宁”

    “更何况子敬坐镇皖县、巢湖,广纳流民,待归去之时五千兵马就在那反掌间”贾念说着,露出真诚的目光。

    站在刘晔身旁的刘毕不由得砸了咂舌,不是说贾念手中的兵力多,而是惊叹昌河镇的发展速度。

    这才过去多久,想不到贾公子居然聚集了两千兵马。

    刘晔一笑并没有给出确切的答复,而是岔开了话题:“子敬来信所言,你们此番前来是因为葛坡黄巾”

    “正是”贾念虽然有些失落,但很快就调整了心态,有些事情急不得只能慢慢来。

    刘晔询问:“那你可知豫州的真正形势?”

    “愿闻其详”贾念回复。

    甘宁和邓当也同时露出期待的目光。

    “朝廷派遣西园下军屯骑校尉鲍鸿领兵一万直扑葛坡,却在汝南城四十里外的下坡安营扎寨,和汝南形成掎角之势。随后便坐视葛坡黄巾从各地撤军,无动于衷”

    刘晔稍微停顿了一下,随后继续说着:“每天伸手找汝南要粮食,露出一副贪得无厌的模样”

    “可豫州本来就已经残破,无法负担屯骑营万余兵马的粮食,故此鲍鸿和豫州刺史几乎已经势成水火。就比如今天,催促粮食的使者就来了十位,几乎每隔半个时辰,便会来上一骑”刘晔说着。

    贾念逐渐陷入到沉思之中。

    “难道鲍鸿军中真的缺粮?”贾念询问。

    刘晔点了点头,随后又摇了摇头:“既缺粮也不缺粮”

    “那?”贾念有些迷糊。

    刘晔见贾念迷糊,于是询问:“你当鲍鸿此举真的是为了满足私欲贪生怕死吗?”

    “愿闻其详”贾念隐隐约约好像明白了些什么。

    刘晔缓缓说着:“葛坡黄巾分兵攻略四方,若屯骑营一来便在葛坡血战,且不说能否取胜就单说攻下了葛坡又能如何?数十万百姓留给地方之外,还能做什么?”

    “黄巾是否会一哄而散?若是能一哄而散,那么在剿灭张角等人之后又为何还有黄巾的存在?”刘晔发出一连串的询问。

    贾念顺着这句话逐渐陷入到沉思中,半晌之后给出一个结论:“就算葛坡被攻破,葛坡黄巾也不会消亡,反而会更加肆无忌惮”

    “那?”贾念瞬间明白了过来。

    刘晔笑着解释:“到时候屯骑营必然会四处奔波,为剿灭那些四散的葛坡黄巾头疼不已,同时临近的州郡也将饱受刀兵之祸。和汝南一地相比,这些州郡的百姓显然更加重要”

    “豫州刺史难道就不知道这个道理?”贾念询问。

    刘晔苦笑:“如何不知?”

    “豫州上上下下尽皆明白,但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他们心中自然要将豫州之事放在首位”刘晔说着。

    随后叹了口气:“因为黄巾之乱,豫州本来就就已经残破。如今为了剿灭葛坡黄巾,还需要供养屯骑营,更让他们雪上加霜”

    “随着葛坡黄巾从四处撤军,葛坡中的兵力暴增,也让他们陷入到了恐惧中”刘晔说着。

    稍微停顿,继续出言:“而屯骑营的不作为,自然成为了他们怒火的宣泄之处”

    “如果我所料不错,弹劾鲍鸿的文书应该已经在前往洛阳的路上了”刘晔略微担忧的说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