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副本入侵者-第1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敢问兄长,就算两郡联合,兵马也不过才一万三千余人。凭借着城池之利,也不过才堪堪抵挡袁杨州的兵锋。若放弃坚守,改为主动出击,那岂不是自寻败亡?”

    “假若庐江坚守,豫章主动出击,表弟认为如何?”

    “庐江如何坚守?豫章又如何出击?如果仅凭三千守军坚守,恐怕不须五天便会成为袁杨州之地。可若是豫章分兵来援,仅凭数千兵马如何主动出击?”

    “顾公子可还记得,这两年来庐江为何能安享太平?主公难道仅仅只有一个豫章郡吗?”

    “这?”

    顾雍看向突然插言的邓当泛起不解的神色,隐隐约约好像察觉到了什么,脑海中快速思索。

    几乎一瞬间便反应了过来,随后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

    “巢湖?皖县?可是大山之中的黄巾”

    “正是”

    邓当颇为自豪的对着顾雍说着,这才是手中真正的底牌。

    顾雍的呼吸变得急促了起来,重新梳理了一下扬州形势,目光看向贾念。

    “若是大山之中的黄巾能下山驻守庐江,那么庐江就能牵制九江郡,把袁州牧一半的兵力留在寿春。彼时豫章郡主动出击,到也有几分机会”

    “此战若胜,我豫章郡将一跃而起。此战如败,万事皆休”

    “不管前方有多少险阻,这江南我贾念要定了”

    声音掷地有声,贾念对着前面那一望无际的江水说着。

    邓当受到了这股气势的感染,对着贾念躬身一礼。

    “愿提兵东进,为主公夺下三郡之地”

    “愿为主公死战”

    身后众士兵下意识的齐声暴呵,身上的气势节节攀升。

    感受着这股气势,顾雍突然生出面对千军万马的感觉,好似江南已经被这位表兄握在了手中一般。

    急促的脚步声从后面传来,一名士兵对着贾念躬身一礼。

    “皖县急报”

    “刘军师已经率领七千兵马进驻皖县,听候主公调遣”

    “好、传令下去,直扑庐江郡府”

    “本太守要和陆世伯一会,共商扬州大计”

    “诺”

    那士兵大声回复,紧接着转身往来时的方向跑去。

    旗帜迎着风猎猎作响,船只在江面上突然提速,往庐江郡府方向扑了过去。

    

第四百四十章 无声的战书() 
庐江郡府。

    急促的马蹄声响起,一队骑兵往太守府方向疾驰而去。

    为首一人手持长枪年岁虽然不大,但双目中却不怒自威,来往行人见状纷纷往左右两边退去。

    “闪开闪开、扬州牧麾下偏将军孙策奉命赶赴庐江太守府”

    “扬州牧麾下偏将军孙策奉命赶赴庐江太守府”

    声音在城中炸响,一道道路被让了出来,马蹄的速度随之加快了几分。

    守在府前台阶上的士兵见状不敢怠慢,连忙往里面快速跑去。

    孙策翻身下马,身后一队骑兵也同时落地。

    “公瑾、你说庐江太守会奉命吗?”

    “若是奉命又何须主公赶赴此地?”

    一名男子缓缓从后面走了过来。

    守在门前的士兵皱起了眉头,见来人如此肆无忌惮,本能似的就想要暴呵。但当目光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过去的时候,却不由得发出一声赞叹,好一个眉清目秀的美男子。

    “如今袁州牧高坐寿春,扬州四郡俯首帖耳,就算庐江太守心有不甘又能如何?”

    “难道指望豫章吗?”

    “豫章有兵万余,又能如何?”

    “且不说其主不在已经两年有余,这些年仅仅只是依靠一个女人勉强维持”

    “就单单只说豫章这万余兵马,难道还能抵挡袁州牧麾下三万精锐不成?”

    “此时大势在州牧,而非这庐江太守,更非豫章郡”

    孙策说到这里一股豪气逐渐蔓延开来,双目中闪烁着一丝精光以及贪婪。扬州六郡,首富之地位寿春,其次为豫章,再次为庐江。

    寿春是袁州牧坐镇之地,对自己而言可望不可即。豫章虽然无主,但却有万余兵马,而且这些年乔蕤对自己青眼相看,若能抱得美人归,在顺势兵不血刃尽收豫章,也不是不可能之事。只不过据传豫章政务尽归两位刘晔以及鲁肃之手,兵权则归于邓当、甘宁二人。

    想要以此为契机夺取豫章,还需深思熟虑。只不过有公瑾在,此事倒也能窥视一二。

    至于这庐江郡。

    嘴角不由得翘了起来,出征之时袁州牧可是对自己许诺过。假若能率领孙氏嫡系兵马攻下庐江,那么便上奏朝廷封自己为庐江太守。一旦有了庐江,席卷江南四郡便只在那反掌之间。

    前面一名士兵从里面快速走了过来,紧接着便是一道浑厚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太守有令,请孙将军入内”

    “公瑾、可敢随本将一同入内?”

    “有何不敢?”

    周瑜说完对着孙策做了一个请的手势,随后和他一同往里面大步走去。

    那些孙氏骑兵盯着庐江太守府,双目中露出贪婪的目光。但想到此地之主还是陆康,于是便收回了目光。迟早有一天,这里也是我等的居所。

    孙策带着周瑜走向太守府大堂,无视站在周围的庐江僚属,对着坐在首位上的陆康躬身一礼。

    “山越乱我扬州,江南四郡苦不堪言”

    “州牧令”

    “庐江出兵两千前往丹阳,协助纪将军剿灭山越”

    “在加之难民大规模逃往寿春,寿春城中缺粮”

    “请庐江太守在三天内解押粮食八千斛前往寿春府库,以解难民倒悬之苦”

    孙策满脸威严的对着陆康说着,语气不容置疑。身为一名将军,他可没有那么圆滑。更何况此行本来就是抱着激怒的心态而来,事先屯兵五千在寿春和庐江的交界之地,故此显得有恃无恐。

    站在屋内的众庐江官吏尽数哗然。

    这段时间寿春城中的那位袁扬州的意图已经昭然若揭,且不说掉出去的两千兵马会不会攻打山越,也不说庐江太守府能不能一口气拿出八千斛之巨的粮食。就只说囤积在边境的孙氏兵马,恐怕不会放弃大举进攻庐江的良机。

    好一个袁术,好一个孙策,想不到在大战爆发的前夕居然敢大肆恐吓庐江。

    难道真的以为庐江是那案板上的肥肉吗?可以让他们予取予夺。

    “既然缺粮,为何本太守没有听说寿春开仓放粮之事?”

    “大军征伐山越,耗费甚巨。和难民比起来,那些生活在江南四郡的百姓,显然更需要一个安定的环境,故此寿春粮食早已尽皆调往江南又哪有余力赈济难民?望陆太守万事以扬州为重,切莫自误”

    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陆康的目光落到孙策身后,紧接着皱起了眉头。

    陆绩从席位上站了起来,大声质问。

    “你是何人?居然如此无礼?”

    “在下巢湖长周公瑾”

    此言一出站在周围的庐江官吏们尽数一愣,巢湖只有一个,何来第二位巢湖长?此举不下于战书,仿佛听见了不久之后的刀兵之声。不、不是不久之后,而是近在眼前。

    “巢湖长乃豫章太守兼任,由豫章刘军师权巢湖长之事,何尝听闻周公瑾为巢湖长之事?”

    “巢湖本属扬州,巢湖长之职,自然是州牧一言而决”

    周瑜毫不示弱的对着那人说着,紧接着目光看向坐在首位的陆康。

    在心中快速组织言语,缓缓往下说着。

    “豫章太守擅离职守两年有余,州牧已经罢免其巢湖长、皖县令之职以示惩戒”

    “放肆、皖县乃我庐江之地,由太守一言而决何尝归州牧所命?”

    “难道尔等已经将庐江郡视为私产了吗?”

    周瑜突然抬高了声音,对着众庐江官吏说着。

    孙策的嘴角泛起一丝冷笑,目光直视坐在首位上的陆康。

    “陆太守、三天,州牧只给了庐江三天时间,假若太守不依令而行,那么驻守在合肥侯国的五千兵马就只能下巢湖自取了”

    “公瑾、我们走”

    “诺”

    说完不等陆康等人出言,孙策便带着周瑜往外面走去。

    怒火悄然蔓延,就在即将爆发的时候,急促的脚步声从前面传来。

    砰

    一名士兵和孙策撞了一个满怀。

    随后便被愤怒的孙策一脚将其踢开,摔倒在了地上。

    “不长眼的东西,滚……”

    “放肆、太守府岂是你撒野的地方”

    话音一落密集的脚步声从外面蜂拥而至,守在门外的士兵走入屋内,把孙策和周瑜团团围住。

    

第四百四十一章 陆康的决断() 
看着横在前面的众士兵,孙策的脸沉了下来,转身对着坐在主位上的陆康询问。

    “这就是陆太守的待客之道吗?”

    “尔等庐江围困州牧使者寓意何为?”

    说完一股气势仿佛潮水般往四面八方席卷而去,这一刻面对的好像不是一个孙策,而是孙氏麾下的千军万马。众士兵下意识的后退了两步,随后立即反应了过来,一个个尽皆浮现出羞怒的神色。

    站在右下手的陆绩见孙策气势汹汹的样子,心中的怒火狂涨。

    “州牧?袁术可得到过朝廷正是任命?”

    “尔等名为州牧府中官吏,不过是一伙匪寇而已”

    “父亲、我等乃是朝廷任命的官员万万不可与他们同流合污,故此请斩了此贼的首级,威慑天下宵小之辈”

    陆绩对着陆康大声说着,双目中露出杀意。

    站在孙策旁边的周瑜嘴角泛起了一丝冷笑,五千孙氏精兵就在合肥侯国兵压巢湖,又加之寿春城中一万兵马整装待发。区区庐江郡难道还真的有底气,斩杀我等不成?虽说陆康有些本事,但此人被朝廷道义束缚,守成有余而进攻不足。

    “绩儿、怎么能如此莽撞?”

    “袁公路乃是四世三公的袁氏嫡子,虽然朝廷并未任命他为扬州牧,但却是九江太守”

    “私自派兵阻拦确实有些不妥”

    陆康对着陆绩说着,心中不由得一叹。毕竟势比人强,庐江兵马不过三千,若是斩了孙策只怕会彻底激怒袁公路。庐江如果失守不可避免,那么自己也不能为吴郡陆氏留下祸患。

    听着这句话,陆绩不由得大急。

    “父亲……”

    “无需多言,尔等还不速速让开”

    “诺”

    众士兵齐声暴呵,颇为不甘的把出鞘的兵刃收了回去,紧接着转身往外面走去。

    孙策的双目中露出轻蔑的目光,对着陆康一拱手。

    “庐江郡的待客之道本将算是领教了”

    “待来日、我孙氏也会让陆太守,好好领教一下孙氏的待客之道”

    “公瑾、我们走”

    “诺”

    周瑜对着孙策回复,紧接着迈开双脚跟着孙策往外面大步前行。

    看着两人离去的背影,陆绩不由得大急。

    “既然已经注定在战场上相见,父亲为何心存妇人之仁?”

    “有些事情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浅薄”

    “父亲……”

    陆绩抬高了声音,对着陆康大喊。

    陆康的脸沉了下来,双目中泛起一丝不悦的神色。

    “退下”

    “我”

    “滚出去”

    “诺”

    陆绩看着浮现怒容的陆康,只能愤愤不平的转身离去。

    听着这远去的脚步声,众庐江官吏彼此互望一眼,仿佛集体失声般默然不语。

    “方才你为何如此匆忙,居然撞到了寿春偏将军孙策?”

    “启禀太守皆因巢湖急报”

    “巢湖?”

    陆康一愣连忙从主位上站了起来,难道驻扎在合肥侯国的五千兵马已经出兵巢湖了吗?若真是如此那袁术为遣人来我庐江郡府。难道他就如此有恃无恐,不怕本太守在盛怒之下斩了孙策吗?

    刚刚从地上慌忙爬起来的士兵,对着陆康解释。

    “驻守在巢湖的豫章兵马突然撤离,与此同时有一支打着皖县旗号的兵马接管了巢湖防务”

    “观其人数应该不下于三千之众”

    声音落下众庐江官吏尽数一愣,以为听错了兵力数量。

    三千?居然有三千之众?难道驻守在皖县的兵马全部出动了吗?既然如此为何没有知会庐江太守府?可紧接着一个问题浮现了出来,驻守在巢湖的兵马为何又会撤离?

    “这支兵马领兵之人是谁?”

    “从旗号上来看应该是豫章军师刘晔”

    “刘晔?他不是在荆州吗?”

    陆康听着士兵的回复,不由得陷入到了沉思之中。既然刘晔回来了,为什么太守府对此一无所知?行踪如此神秘,恐怕不是身为盟友应该做的事情。他想做什么?亦或者说豫章郡出了什么变故。抗衡袁术的底气来至于豫章郡,假若豫章郡发生了变故,那么自己岂不是只能困守庐江等待兵败之时?

    驻守在巢湖以及皖县一带的兵力只有五千,巢湖和皖县调防,那皖县岂不是只有两千兵马?

    虽说有着长江天险,可这天险并非豫章以及庐江独享。假若袁术让麾下将领从丹阳出兵,直扑濡须口以及皖口,同时对这两处发动攻击,那么他们又凭借着什么坚守皖县以及巢湖?

    若这两处只能守住一个地方,不用多言必会是皖县。因为皖县对豫章郡意义重大,而且他们也肩负不起这样的损失。彼时巢湖失守,庐江岂不是门户大开。

    无数念头在脑海中交织,陆康快速权衡其中利弊。往巢湖增兵不是最好的选择,最少自己是这样认为的。屯兵皖县的优势要比屯兵巢湖更为巨大,因为皖县可以通过长江直接驰援巢湖以及豫章,而且还可以顺势威慑丹阳。

    “报……”

    “启禀太守”

    “从事顾雍急报”

    一名士兵从外面快速跑来,手捧一卷竹简恭恭敬敬的举向头顶。

    陆康本能似的一惊,连忙从主位上走向那名士兵,迫不及待的把竹简拿到手中。

    目光在上面环视双手逐渐颤抖了起来。

    可紧接着却意识到了一件事情,心中不由得一惊,下意识的脱口而出。

    “不好、孙策危以”

    “速速备马,召集城中守军随本太守迎接豫章邓将军”

    “诺”

    众豫章官吏大喝,可声音刚刚落下,却露出迷茫的神色。豫章邓将军?可是那位邓当?若真是如此那么巢湖的异动也就说得清了。毕竟他可是当初贾太守离去之时,留下的重臣。

    可为何太守会说孙策危以?此事又和孙策有何关系?

    脑海快速思索,想到那些传闻,突然浮现出四个字。

    红颜祸水……

    乔蕤多次公然宣称要悔婚,把膝下两女分别嫁给孙策和周瑜。若是相见必会相互厮杀,又加之方才出去的少将军这事情只怕复杂了。双方大战在即,虽说斩杀孙策大为有利,但驻守在合肥侯国的大部分兵马,却是昔年追随孙长沙的孙氏精锐。若他们听见家主被斩,必会泛起死志,庐江又何以抵挡。

    想通这些关节之后,众庐江官吏不敢怠慢,连忙往外面鱼贯而出。

    

第四百四十二章 世兄何忧() 
庐江郡府外贾念带着邓当、顾雍等人策马狂奔。

    转眼见便到了城外,举目望去不由得暗暗点头。只见来往行人如同潮水般,和豫章郡府比起来,若是从外表上来看并没有什么差别。

    “兄长未来庐江郡府恐怕已有三、四年之久”

    “三、四年?”

    贾念一笑便不在多言,岂止是三、四年,自己完全就没有来过。虽然见到过陆康以及陆绩父子,但那都是在巢湖岸边,可不是这庐江郡府。但此事又怎么能说破,毕竟自己还需要借助甲壳虫赋予的身份。

    伸手一拉缰绳,战马停了下来。

    坐在马背上往城中眺望,出发的时候只带了百名亲卫,可刘晔听闻遭遇水贼之事后,便下令皖县选拔两百名精锐护卫。故此这身后的兵马,已达到了三百之众。

    一骑疾驰而来,对着贾念躬身一礼。

    “刘军师已经率领三千兵马抵达巢湖,甘将军所部正在撤往豫章郡的途中,军师询问是否需要过来一趟”

    “不用、待拜访完庐江太守,我自会前往巢湖”

    “诺”

    那骑兵回复,转身往来时的方向快速狂奔。

    听着这逐渐远去的马蹄声,顾雍心中泛起了一股豪气,在前往豫章郡之前对局势可谓是忧心忡忡。可到了此时,和当初的心态却截然相反。假若表兄的谋划可以实现,那么这扬州之地恐怕就要换一个主人了。

    “贾弟?”

    “世兄?”

    声音在耳边响起,贾念连忙看了过去,只见一脸愁眉的陆绩露出惊喜的目光。

    完全相反的两种表情出现在同一张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