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第一猛人-第1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忠贤赶到儿童乐园,听说朱由诚正关在书房写奏章,就闯了过去。侍卫刚才亲手给失职的同伴行刑,哪里还敢放他进去,便把他拦在外面,进去请示朱由诚,取得他同意后,方才放行。

    魏忠贤坐下来,笑道:“诚儿,哪里找的侍卫,非常尽职啊,连外公进来也不放行,非要请示你才可以。”

    &是魏良卿训练的护卫队,专职负责京西皇庄——也就是现在的西镇府司的重要人物,我和阿检等人,每人都配备了数量不等的侍卫。外公要不要配上几个?要的话,我让魏良卿派些人去。”

    魏忠贤摆摆手,道:“免了,我有自己的侍卫,能够保证我的安全。再说,我做的缺德事又不多,除了东林党,没什么人来寻我报仇。不像你,年纪轻轻,杀孽却很重。说说吧,翰林院出了什么事,让你大动肝火?”

    朱由诚不由在心里暗自撇嘴,你还叫没做缺德事,历史书上可把你骂惨了。

    魏忠贤见朱由诚正在写奏章,便随便瞥了一眼桌上未写完的奏章,惊道:“请罪奏章?莫非你今天在翰林院做了什么错事。老天,我叫那些大臣拦住你,不要让你太早登上高位,果然做对了。你执掌翰林院不到半天,就闯下大祸,这让外公如何保你?”

    朱由诚笑道:“外公不要见风就是雨好不好。孙儿虽然年龄小,但做事还是注意轻重的。不错,今天诚儿确实做错了事,不过和你想象的错事不是一回事。”

    接着,朱由诚便把今天在翰林院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了魏忠贤。

    魏忠贤听完,长嘘了一口气,道:“诚儿,做得好!皇上这是不在现场,如果他在现场,一定比你更愤怒,做的事也更加激烈。我这就去回禀皇上,告诉他这群斯文败类的真面目。不过,诚儿,明天辛苦你了,要参加早朝。因为明天商议的问题,一定是翰林院发生的事情。你参加朝会,能把事情说清楚,让那些蒙在鼓里的官员知道事情的真相。”

    &

    朱由诚一夜都没睡好,做了许多恶梦,都是梦见他抢救不及时,信王悲惨的下场。信王也没睡好,一夜都梦到那五个恶人。睡到半夜,他实在受不了了,便抱着枕头挤到朱由诚的房间一起睡。

    信王挤过来,朱由诚就彻底睡不成了。信王的睡相非常差,基本上是转着圈睡的。

    朱由诚披衣而起,看着信王皱着眉的睡容,再看看放在桌上已经写好的奏章。

    朱由诚摇摇头,下定决心,抓起写好的奏章,扯了个粉碎,然后拿起毛笔,重新开始写奏章。

    写完奏章,天已蒙蒙亮。

    朱由诚把信王推醒,信王睁开眼睛,想和朱由诚说些什么,却发出一阵怪声。

    信王大惊失色,难道灾难又降临到自己头上了?

    王承恩和曹化淳冲了进来,连声问道:“信王殿下,你怎么了?”

    信王哑着嗓子说道:“我我的声音变得好奇怪,而且嗓子还痒痒的。”

    朱由诚让信王张开嘴,找了根筷子当压舌板,仔细地察看他的咽喉,喜孜孜地说道:“阿检,恭喜恭喜。”

    信王心里一松,问道:“我的声音变成这个样子,还是好事?”

    &检,你长大了,现在正处于变声期。记得我说过长大的几个过程吗,先是换牙,再是变声,然后是长胡子。唉,我朱某人枉为你的哥哥,比你大一岁,居然还没进入变声期。”

    听说自己超过了哥哥,信王大喜,手舞足蹈,哈哈大笑。

    朱由诚忙说道:“阿检,注意一点。变声期要注意饮食,少吃辛辣、坚硬的食物;同时也不要大喊大叫,尽量少说话。儿童乐园的门子的说话声音是不很难听?那就是变声期没有保护好自己嗓子的原因。”

    信王点点头,拉着王承恩出去,不知道想去忙些什么。

    朱由诚在后面大喊:“阿检,快一点。我现在让伙房做饭,待会儿用了饭,我们一起上朝去。”

    信王没有回答,倒是王承恩回头说道:“老奴知道了,会提醒信王的。”

    一会儿,饭做得了,信王也回来了,手里拿着一块黑色的木牌。

    朱由诚好奇地问道:“阿检,拿木牌做什么?”

    信王没有说话,从口袋里掏出一只石膏笔。为了方便童乐学校教学,朱由诚命人用石膏制做了一批粉笔。现在童乐小学虽然没有迁回儿童乐园,但凌濛初先生教授信王知识,用的还是石膏笔,所以信王要找到石膏笔非常容易。

    信王在木牌上“咯吱咯吱”地写了一阵,然后举起木牌给朱由诚看。木牌上写的是:“变声期,保护嗓子,以笔代舌。”

    朱由诚不由哑然失笑,虽说保护嗓子,也不致于搞成那个样子吧。

    信王是个非常固执的人,朱由诚也不愿意浪费唇舌,做无用功。

    早点是烫粉,众人吃完,一起坐着马车去紫禁城。朱由诚相当讨厌坐轿子,又窄小,走得又慢,哪里有四轮马车坐得舒服。

    明代上朝并不是直接在皇极殿集合,而是在分品级进入各个朝房候朝,待听到景阳钟响,才由左、右顺门进入皇宫。

    朱由诚不耐烦和那些老头子挤在一起,反正深受天启皇帝喜爱,就索性恃宠而骄,直接进了后|宫,和天启皇帝一起上朝。

    天启皇帝见到信王,不住地嘘寒问暖。

    信王见到兄长,也是欢喜异常,石膏笔在木牌上不住地“咯吱咯吱”唱歌。

    天启皇帝不明所以,脸色大变,问道:“检弟,你怎么哑了?”

    一牌一立,上面写着:“变声,保护嗓子。”

    &弟呀,不是我说你,少看些神神怪怪的都是闲人编出来博君一笑的东西。诚弟,你不是最讲科学的吗?怎么也不劝劝检弟。要是真能变身,我就变个超级巨人,一脚就把建奴踩个稀烂。”

    朱由诚只好解释了道,此“变声”并非彼“变身”。

    天启皇帝摸着下巴上仅有的几根胡须,叹道:“检弟还真是幸福呢,有诚弟陪伴左右。像朕变声时,疑心自已得了重病,却没有人为朕排忧解难。”

    信王得意地笑了,又举起牌子,牌子上骄傲地写着:“碰到诚哥哥是我这一辈子最幸运的事。”

    天启皇帝用羡慕地目光注视着信王和朱由诚。

    接着,天启皇帝又详细地询问了昨天翰林院发生的事情。虽然已经听魏忠贤转述过一次,他还是非常愤怒,把桌子拍得“咚咚”响,慌得魏忠贤上前给天启皇帝不住地揉手。

    不一会儿,景阳钟响,天启皇帝左手牵着信王,右手拉着朱由诚,一齐步入大殿,一边走,一边说道:“我看今天有哪个不怕死的敢来招惹我们三兄弟!”

    &果你觉得本书写得还好,请收藏,并投推荐票。你的支持是我继续写下去的动力。下章预告:第一百四十六章旧案重提)

第一百四十六章 旧案重提() 
进了皇极殿,朱由诚可不敢公然站在天启皇帝的身边,现在他在群臣的眼睛中已是“待罪之身”,要是公然站在皇帝旁边,那帮老顽固还不得气得吹胡子、瞪眼睛哪。

    他找了根大柱子,悄悄地隐身在旁边。当然,像他这样的人物,就像黑夜中的萤火虫,到哪里就吸引一片目光,哪里有隐身的机会。

    信王是天启皇帝的弟弟,而明朝的祖制不允许蕃王参政,所以金銮殿上根本没有亲王站的位置,他只好站在天启皇帝的身旁。

    他已经确信朱由诚的话,认为平天冠是吉祥之物,预备上殿时戴上。但朱由诚认为,金殿上皇上没戴平天冠,而蕃王戴平天冠,容易引起大臣的非议,便劝信王今天不要戴平天冠。信王是最听从的朱由诚的建议,便没有坚持自己的想法,换了顶乌纱翼善冠戴上。明朝从皇上到百官都戴乌纱帽,区别在于百官的乌纱帽有帽翅,而皇上、王爷的乌纱帽没有帽翅,但有向上的折角,就像兔子耳朵一样。

    百官进了大殿,一番礼仪程序后,东林党余孽首先向朱由诚开炮。这五个恶徒是东林党钉进翰林院的钉子,以后有成为大明首辅的可能性,东林党的翻身就全指望他们了。现在居然一个没剩,全部让朱由诚给宰了,这让东林党情何以堪。

    第一个发言的是五恶徒的座师缪昌期。天启皇帝现在虽然没有子嗣,但太子东宫的编制依然还有,缪昌期时任东宫詹事府左谕德。

    他大哭着启奏道:“皇上,生杀予夺之权是上天赐给天子的权利,大臣无权染指。而朱由诚初登高位,一言不合,即刻将五位翰林用酷刑折磨至死,并且将他们的头颅斩下,高悬于翰林院,震慑其他翰林。朱由诚擅杀大臣,罪大恶极,肯请皇上为冤死的翰林主持公道。”

    其他东林党余孽也纷纷下跪,附和缪昌期的话。缪昌期不愧为东林党的智多星,说出的话极具挑逗性,如果不是天启皇帝事先打听到事件的内幕,说不定真会龙颜震怒,将朱由诚打入天牢。

    阉党成员早就知道事件的始末,知道这帮翰林的罪行。别说天启皇帝与信王兄友弟恭,即便他们二人兄弟不合,此事也关系到天家颜面。朱由诚果决的做法,不但不会受到皇帝的惩罚,反而会得到天子的赞赏。于是,他们便在一旁冷眼旁观。

    不是所有的官员都有清醒的头脑,不少官员抱定大明律,认为不经大理寺审判,官员即使十恶不赦,也不可剥夺他们的性命。未审而杀,是严重的罪行,所以他们也跪下来启奏。

    官员们分为两派,一派坚决主张处罚擅杀大臣的朱由诚,另一派则冷眼旁观。就连一向团结的内阁也分裂为两派,顾秉谦是阉党,知道事情内幕;文东来是朱由诚的老师,熟悉他的品行和行事风格;而孙承宗是老滑头,看到天启皇帝的表情,知道他准备偏袒朱由诚。因为不同的理由,这三人成为冷眼旁观派。而施凤来、黄立极、钱龙锡三位内阁阁老,则主张惩罚朱由诚,以正国法。

    天启皇帝不悦地说道:“你们说完了没有?现在该轮到朱由诚说说了吧。”

    &还敢来?他要来了,我让他”一名被天启皇帝列为不受欢迎的客人的御史大言不惭地说道。

    &让他做什么?”一个稚气而又不乏威严的声音说道。

    众人大惊,却见从柱子旁边走出一个身着蟒袍的少年,正是朱由诚。

    那名御史期期艾艾地说道:“让他让他把话说完。”

    不少人都在心里偷笑。他们早看到朱由诚躲在柱子边上了,说话时都留着神,怕被那个瘟神缠上。偏生那个御史被挡住视线,以为朱由诚和平常一样没上朝,这才在那里大放厥词。否则,借他十个胆子,他也不敢乱说――要知道朱由诚当年怒折御史食指在京城闹得沸沸扬扬,现在可是凶名在外呢。

    朱由诚道:“首先要强调的是,我是锦衣卫西镇抚司镇抚使,有侦察、抓捕、审判、行刑之权。”

    百官不由一齐默然,朱由诚文章颇富盛名,大家都把他视为文官,哪知道他还有一个皇上亲军的身份呢?

    朱由诚的声音继续在大殿里回荡:“其次,我处死的五个人是谋大逆的乱党,如果不快刀斩乱麻,将他们处决,可能会引发社会动荡。”

    缪昌期声嘶力竭地嚷道:“放屁。这五个翰林分明是忠贞之士,不肯趋炎附势,才被你加害的。”

    朱由诚不理会他,将昨天发生在翰林院里的事,原原本本地讲述了一遍。昨天,朱由诚考虑了一晚上,要不要把这件事公诸于众。因为那五个恶徒的打算实在是太恶心了,虽然没有得逞,但说出去,还是有损信王的名节。不过,他转念一想,翰林院的翰林可都看到了信王被劫持的那一幕,如果讳莫如深,反而会引起别人的好奇。再有好事者添油加醋,信王的名声才真毁了。虽说谣言止于智者,但大明的智者又有多少呢?朱由诚把他的想法和天启皇帝一说,天启皇帝深以为然,朱由诚这才把事件内幕公开。

    朱由诚在前面讲述,信王在后面不停举着一个小木牌,只见牌上一会写着“说得没错”,一会写着“就是那样”,忙得是不亦乐乎。

    孙承宗疑惑地问道:“皇上,信王怎么一直在举着那块小木牌呀?”

    &信王喉咙不舒服,不能说话,所以用笔和大家交流。朱由诚不是描述昨天的事吗?信王也是亲历者之一,他正在为朱由诚做旁证呢。”

    百官听完朱由诚的讲述,不由羞得满脸通红。那五位翰林也是两榜进士出身,而且考得相当不错,否则也进不了翰林院。可是就是这样的人,却准备在翰林院那样神圣庄严的地方做那样下流的事情,让百官羞耻与他们同朝为官。

    对朱由诚喊打喊杀的声音一下子消失了。可是朱由诚并不想放过这件事,他要把事件的另外一个元凶纠出来,没有他,这五个人想不到那种下流的招数。

    &昌期缪大人是哪一位,请站出来,让我见识见识。”朱由诚语带讽剌地说道。

    缪昌期心里一寒,这五个翰林可全是他的学生,恐怕朱由诚是知道这一点了,准备纠住不放。他色厉内荏地说道:“老夫正是,怎么,谁的门派里不会出几个不肖子弟。难道徒弟犯法,老师也要连坐吗?”

    朱由诚冷笑道:“你的门派里,不肖子弟也未免太多了点吧,一二三四五,五个。恐怕,你平时给他们做过不少坏榜样吧。”

    &夫行得端,坐得正,平常经常给他们讲忠君爱国的道理,他们不听,我又有什么办法?”

    &历四十一年,你在翰林院做过什么事,难道要我说出来吗?”

    缪昌期浑身颤抖,当年强|奸冯铨一事,他可没避讳别人,经常在人前人后提起,朝中尽人皆知。有些人以为他吹牛,有些人以为他撒谎,也有人认为这是他的功劳,证明了他的“武勇”。不过这件事毕竟不太光彩,上不得台面,如果在朝堂里说出,自己的老脸可就丢光了。

    缪昌期自然不敢招认他的罪行,低着头不作声。

    朱由诚朗声把当年的事讲述了一遍。

    天启皇帝大怒,他怎么能想到这帮把仁义道德挂在嘴上的东林君子,居然能做出如此下作的事情。

    &亏朕还没有儿子,否则交到你手上,你会把他教成什么样子?亏你还是太子东宫詹事府左谕德,你准备教给太子什么品德,是强|奸的品德,还是诬陷的品德?”

    百官见天启皇帝暴怒,心中均是惶恐。自从这个木匠改行做了暴君,百官就不太敢和皇帝对着干了。你想连气势汹汹的东林党,他都敢全部拔除,要是惹毛了他,还要不要脑袋了?话说原来不要性命,还能捞个忠直的好名声,现在皇帝把舆论抓在手上,如果再象原来一样取巧卖乖,脑袋保不住是肯定的,名声也未必会好听到哪里去。

    百官纷纷下跪,请皇帝息怒。

    朱由诚没有跪下,他可不想把这个道德败坏的人留在朝堂上。自从听说缪昌期干下这种勾当,他就对东林党一点好感也欠奉。后世把缪昌期打扮成一个谦谦君子,甚至把他强|奸冯铨都当作美谈,说他从**到灵魂上彻底打击奸党。

    冯铨当年不过十九岁,初入仕途,正是重塑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关键时刻,而当时阉党还未形成,他又如何加入奸党?可以说,而缪昌期根本就是一个大变|态。而冯铨遭逢大变,得了强|暴创伤综合症,三观彻底扭曲,不仅迅速倒向阉党,而且在建奴入关之后,公然降清。东林党迫害一个良臣的种子,又顺利地卖了一次国。

    &书成绩不太理想,一是作者的更新力度不够,二是作者是新人,没人关注。我注意到,每天的点击量增长很少,收藏却在缓慢增加。也就是说误入的读友,把这本书加入了收藏夹。如果读友们觉得本书还不错,请呼朋唤友来惨无人道地围观吧。下章预告:第一百四十七章自请廷杖)

第一百四十七章 自请廷杖() 
朱由诚上前一步,双手高捧奏章,喊道:“微臣弹劾缪昌期三大重罪。”

    魏忠贤走下台阶,接过奏章,转身走上台阶,把奏章放在天启皇帝面前。

    奏章拿走了,但朱由诚洪亮的嗓声还在大殿内回响:“第一项大罪,压制言论。万历四十一年,因为冯铨与他言论不合,缪昌期仗着身强力壮,用武力压制冯铨的言论。第二项大罪,毫无廉耻。犯下强|奸重罪,缪昌期不思如何隐瞒,反而沾沾自喜,向人炫耀。第三项大罪,性质恶劣的强|奸。万历四十一年,缪昌期公然在翰林院强|暴同科进士冯铨。第四项大罪,结党营私。缪昌期自从加入东林党后,经常公然为东林党招募新成员。翰林院的五名凶徒,已经被人指认是由缪昌期拉入东林党的。不仅如此,缪昌期还经常为东林党出谋划策,被称为东林党的智多星。”

    天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