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从信王6岁认识朱由诚,到现在已经快十年了。这些年来,信王一直跟随着他,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简直把他视若父兄,骤然要信王单独领兵,恐怕很难实现。可是如果把信王留在京城,必然会跟随他去辽东。辽东可有不少汉奸,到时一定会把天启皇帝的弟弟在军中的事情泄露出去,奴儿哈蚩说不得要倾尽全国之力来攻打。
朱由诚紧锁双眉,冥思苦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一个好办法。
正苦恼的时候,信王迈步走进了书房。
朱由诚眼皮一抬,见是信王,也懒得搭理他。
信王见他兴致不高,便问道:“诚哥哥,你在想什么呀?看你一脸不高兴的样子。”
&正在头痛,派往江南去的锦衣卫无人领导,该叫谁去好呢?”
&哥哥不是西镇抚司的镇抚使吗?西镇抚司的锦衣卫本来就是你的部下,为什么要让别人带领呢?万一选个不知兵的官员,会把将士们带到沟里去的。”
&办法呀,你知道江南离北京城有多远吗?三千多里地,一来一回得多少天?黄花菜都凉了。如果前方战士遇到紧急情况,请求增援,那得多久才能得到回信?”
这句话就有点忽悠信王了。锦衣卫已经化整为零,主将身边也没多少士兵,怎么救援?再说,朱由诚已经将进兵方略制订好了,要求各个小队稳扎稳打,深入田间地头,调查清楚匪情再进兵,切不可贪功冒进。以锦衣卫的战力,如果剿个匪还需要求援。那这几年的训练不是白费了吗?在大明,每三天训练一次的部队便被称为强军,而西镇抚司则是天天训练,战斗力远非一般军队可比。
可是信王不知道,他一听,也有点着急。西镇抚司能有今天的成就,他也功不可没。兵部正式接管西镇抚司的粮饷之前,他可是和朱由诚一起负责了几年军队的开支,而且西镇抚司的每次扩编,他也出力不少。
&看吴虎平怎么样?很久以前,先帝神宗显皇帝就御笔亲封他为副百户。他坐镇江南,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吧。”
&稳有余,机敏不足。况且,他和别的千户都是同级。没法统率全局呀。”
&国齐怎样?他的头脑可是相当灵活的。”
&智灵活,但不够稳重。而且同样是千户,名不正,言不顺,还是无法统率全局。”
信王把西镇抚司里的千户逐一点了一遍,朱由诚一一否绝。信王这下犯了难,忽然他眼睛一亮,把胸脯一挺。道:“你看我怎么样?”
朱由诚心中狂喜,正想答应。忽然记起一句老话,请将不如激将。现在信王热血上涌,同意去江南,可是事后一定会反悔,所以不能轻易答应。一定要把他激得去江南,形成骑虎难下的局面。那么把信王调往江南的计划才能成功。
朱由诚假装冷淡地瞥了他一眼,漫不经心地问道:“你,行吗?”
朱由诚在旁的事上对信王百依百顺,唯独在军事上独断专行,偶有商量。也只是通知。信王一点儿都不介意,因为他知道,军事上的事情关系到千军万马的生死,不能开玩笑。但他毕竟是十五岁的少年了,自尊心特别强,哪里经得起这么一激,便脸红脖子粗地嚷道:“诚哥哥,可不兴瞧不起人,我行的。”
接着信王便扳着指头数道:“第一,我是名将朱由诚的好徒弟,对不?别摇头,当年某位姓朱的将军趴在床上编军事著作的时候,我在旁边可是听得真真的。第二,我是西镇抚司地位最高的元老,对不?别摇头,当年你当百户、千户时,我可是亲手把军饷发到将士们手上的,就算是现在,你当上西镇抚司镇抚使了,不是还请我上台讲话吗?第三,我也算是有战功的将领,对不?怎么还摇头呀,你不记得吗?我仅仅带领五百名锦衣卫就挡住了上万人的进攻,保卫了咱们的营寨。”
朱由诚脸上浮现出犹豫的神色,道:“可是我”
信王伸出右手去拍朱由诚的肩膀,朱由诚左躲右闪,到底还是没有躲过这一掌。
信王心里这个乐呀,心道,平常都是你假装大人拍我的肩膀,风水轮流转,终于轮到我拍你一掌了,这只手,今后几天都不洗了,难得呀。
他心中暗乐,嘴里却假装遗憾地说道:“诚哥哥,你也是大人了。大人有大人的事,哪能像小孩子一样时时刻刻在一起呢?放心,我会督促锦衣卫尽快扫平江南的土匪,到时我们又可以在一起玩了。”
信王脸上神情严肃,但上翘的嘴角分明说明他现在心情的愉悦。
朱由诚长叹一声,接着开始和信王商议分兵和驻扎的问题。
依着信王的意思,两支纯火器千人队,一人分一支,但朱由诚却说道:“江南多雨,此刻正是秋雨绵绵之际,咱们的火器虽然比普通的火铳高级,但也怕水。把火铳带到江南,纯粹是明珠暗投。不如留在干燥的北方。”
信王想想也是,便不再抗议。关于信王的驻扎地,朱由诚建议信王进驻江西省的赣州府。那里位于江南的中部,而且是宋代始建的城池,有完备的城防设施,城市规模也勉强说得过去,算是中部一座值得驻守的城池。
信王倒是想留在应天府,也就是南京。这倒不是他听说南京秦淮河的花船天下闻名,而是这里是他的老祖宗朱元璋的龙兴之地,想去孝陵谒陵,顺便寻访故都的风》
朱由诚忧虑地说道:“陛下和我都明白,你是想去祭奠祖先,但其他的大臣呢?现在西镇抚司兵力强盛,难免有人说三道四,如果真闹出点什么事来,恐怕以后阿检就没有带兵的机会了。”
信王沉默了一会儿。长叹一声,决定绕过应天府,直接去赣州。本来祭祖是私人的事,可是亲王祭陵,事关皇权,天下人的眼睛都盯着呢。不过赣州倒真的挺适合作为江南剿匪的指挥中心。因为江西山高林密。真有不少土匪,再则赣州位于江南的腹地,到各个行省都比较近,命令也比较好传达。
最后商议的结果,和朱由诚预设得差不多,三十个千户没有再做调整,还是按原计划去各自的剿匪地点,军马大部分留在北方,去南方的士卒大多是步行前往。马车带走了一半,共计六十八辆,车上装满了粮草和各种应用的东西。
为了预防万一,朱由诚把正在训练信号兵的沙场宿将熊廷弼调出来,跟随信王一起奔赴战场。并且嘱咐熊廷弼,什么都不重要,信王才是最重要的。
熊廷弼一捊胡须,笑道:“熊某人千军万马都不怕。还怕那些山贼土匪吗?朱大人请放心,某家一定把信王全须全尾地带回来。”
信王不知道朱由诚的安排。信心满满地说道:“诚哥哥,你放心,我拉走的是粮食,装回的是金银珠宝。”
天启皇帝为了给弟弟壮行,举办了隆重的出兵仪式,一直把信王送出了德胜门外十里。才在魏忠贤的劝慰下抹着眼泪回来了。
百姓们的心情却和皇上不一样,西镇抚司已经创造了一个三天平灭五万叛匪的奇迹,那么他们必定能再创造一个天下无贼的奇迹。数以万计的百姓参加了欢送仪式,目送着一万五千人的队伍迈着坚定的步伐,从德胜门出发。去剿灭江南的土匪。
朱由成骑着黄骠马,信王骑着那匹白马,两人并辔而行。
看着路边举手欢呼的人,信王忽地说道:“怎么我有种上当的感觉?诚哥哥,能不能说句实话给我听,你是不是有意调我去江南,好自己独自举行一次大的军事行动?”
朱由诚的汗一下子出来了,谁说崇祯皇帝朱由检蠢的,人家心里跟明镜似的。朱由诚连忙赌咒发誓,说现在绝对没有大的军事行动。这句倒是大实话,他讲得不太亏心。因为如果辽东将领肯听高第的话,他是绝对不会去那里过冬的。那时的辽东还没有暖气,屋里屋外和冰窖一样,尽管锦衣卫有保暖神器——羽绒服,但也不愿意去那里看雪景。北京的雪,可比辽东美多了。
信王狐疑地看了朱由诚半天,忽然笑了,道:“呵呵,被我吓到了吧。诚哥哥怎么会骗我呢?从小到大,只有我骗你,没有你骗我的时候。不愧是名字里有个诚字,真是诚实小郎君哪。”
朱由诚干笑几声,心道,奴儿哈蚩,我去你个大西瓜,就是你害得我骗了阿检一次。你真是除了好事,啥事都做,除了脸皮,什么都要。要是这次在辽东见面,我非把你打残了不可。
朱由诚心里发狠,忽然听到信王问:“诚哥哥,刚才你的表情非常凶狠,阿检心里有点怕怕的。”
朱由诚忙说道:“我在想怎么对付北方的土匪呢。要知道,我们对待朋友,要像春天般温暖,对待敌人,要像冬天般冷酷。”
送走了信王,朱由诚回马奔向儿童乐园。一边走,那匹黄骠马一边不停地回头,似乎想看看它的爱侣白马的身影。
黄骠马没注意路面,可是朱由诚不能不注意路面。京城里都是大明的百姓,自己的骨肉同胞,伤了谁也不好。
忽然,朱由诚一勒丝缰,黄骠马“咴咴”人立而起。却是前面跪着一群人。
朱由诚一拍胸脯,差点被这伙人给吓死。有事不能去儿童乐园找我吗?非要跪在路上。
朱由诚下定决心,不管这些人有什么要求,绝不答应,否则自己——就是小狗儿,还是癞皮的。
&&谢订阅的书友,顺便滚键盘。又晚了一点上传,请见谅。)
第一百八十九章 你的大棚,老夫征用了()
听完这些人的话,朱由诚明白自己终于要做条小小癞皮狗了。
原来,这些人是神机营的炮手,足有一百多个。朱由诚上次不是从京师三大营的神机营借了四十名炮手吗?回到京城,那些炮手又还给了神机营。神机营没有什么事可做,那四十个人闲得发慌,再看看既微薄又时有时无的军饷,实在难受,便商议能不能投奔锦衣卫。他们早听说,朱由诚是天启皇帝面前的红人,如果他愿意接收,去兵部一说,准能通过。
神机营的其他士兵看到这四十个人回来以后出手阔绰,纷纷前来询问,得知他们在锦衣卫西镇抚司优越的生活以后,羡慕得口水都快流出来了――一点都不夸张,是真的流口水了。因为神机营虽然驻扎在京城,但是生活过得相当清苦,一年到头吃素,菜里面的油星都可以数得出来。再看看西镇抚司,顿顿有荦,而且变着花样做。比如头一天是红烧肉,第二天没准就是回锅肉,菜谱就挂在食堂外面,十天之内没有重复的。至于军饷,每个月都是固定的,少则1两2钱,多则1两5钱。西镇抚司规定,新兵每年1两银子,以后每年增加1钱银子。本来第一批士兵能拿到1两9钱,可是他们现在都成为百户、千户了,领的是军官工资,当然更高了。
对于西镇抚司的军饷,兵部一直很有意见,这一年下来,得拔个几十万两到西镇抚司,让捉襟见肘的军队财政更加紧张,但大权奸魏忠贤以权谋私,兵部尚书也没有办法。为了减免军饷。兵部尚书派人去清查人数、监督发饷,但没找出一点毛病。其实,京城里尽人皆知,朱由诚和信王可是小富翁,他们位于密云的工厂正在源源不断地生产香水、香皂、毛巾等物品,可以说是日进斗金。犯不着在这方面伸黑手。
神机营的士兵心思活动了,都想调到西镇抚司。那四十个人正想回去,他们知道朱由诚缺什么人手,便邀约了近百位炮手,当街拦住朱由诚,希望把他们招募进西镇抚司。那么他们为什么不私下求见,而要公开请求呢?这里有他们一点小小的心思在里面。朱由诚给人的印象是求贤若渴,如果当街拒绝,有损他求贤的名声。当然。这也是破釜沉舟的举动,因为这件事如果被神机营的提督知道了,一定会给他们穿小鞋的。不过,如果鞋子是破的,就算小一点也不算太难过。
朱由诚略一沉吟,便朗声说道:“这样吧,我先去兵部说一下,你们算是借过来的。不过。西镇抚司待遇高,训练任务也重。我们是一天一练,上至镇抚使,下至士卒,人人皆是如此。而且西镇抚司担负着平匪靖边的任务,随时要上战场,有一定的危险性。你们还要来吗?”
炮手们的声音稀疏了不少,有两三个炮手甚至偷偷地溜了。
朱由沉微笑地看着他们,也不说话。
在那四十个炮手的鼓动下,炮手们鼓足勇气,再次响亮地回答。
朱由诚朗声说道:“富贵险中求。想要升官发财的机会,西镇抚司给你,但你得有勇气去争取。男子汉大大夫,宁可站着死,不可跪着活。窝窝囊囊一辈子,这是老百姓过的日子,不是我们军人过的日子。我们要生得轰轰烈烈,死得重于泰山!既然你们愿意来西镇抚司,那在享受高人一等的待遇的同时,就得参加西镇抚司的魔鬼式训练。我要申明的是,这一个月,你们是在西镇抚司试训,可以随时退出。但一个月以后,你们的关系正式转入西镇抚司,再想退出,那就是逃兵,可要军法从事的。”
说完,朱由诚点手叫来一名侍卫,让他带着炮手们去西镇抚司接受魔鬼式训练。这时,他看见队伍中又有两三个人偷偷溜了,也不介意。西镇抚司要的是精兵,不是废物点心。记得京师三大营――神机营、三千营、五军营战力堪忧,崇祯十七年出京城与李自成部队战斗,未及战斗便自行溃败。虽然这些炮手那时早已退出神机营,但三大营的胆小怕死的精神也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作为中间的一环,他们也功不可没啊。沙汰掉一部分胆小如鼠的,虽然看起来有点可惜,但剩下的精兵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打发走炮兵,朱由诚又一次扬鞭摧马,赶回儿童乐园。还没进门,就看见一位大红官袍的中年人正在门口等着他,他定睛一看,却是徐光启。
朱由诚跳下马,徐光启迎了上来,道:“土豆呢?红薯呢?”
果然是农学家的作派,目中无人,只关心农作物。
朱由诚微笑道:“想吃烤红薯,还是土豆烧牛肉,你划下道道,小可一定照办。”
徐光启拧眉瞪目,怒道:“你敢!要是有一个红薯或是土豆被你吃了,老夫老夫和你拼了。”
朱由诚见老头动了真火,忙干笑道:“哪能呢?这都是宝贝,晾在后院呢。”
朱由诚带着徐光启进了儿童乐园里他和信王住所的后院,果然一地铺的全部都是土豆和红薯。
徐光启有点发愣,问道:“朱大人这是干什么?”
&护种子呀。从华亭运到北京,一路上又是风又是雨,土豆和红薯一直憋在箱子里,会烂掉的。晾干了,才好收藏起来呀。”
&打算什么时候播种?”
&么也得等到来年的春天吧。”
&行不行,太晚了,明天就种一些。”
朱由诚哭笑不得,道:“徐大人,你想解决大明饥荒问题的心情,我能理解,但你总得尊重自然规律吧,现在临近冬天,你把种子埋进土里,他也不会发芽呀,只会默默地在土里――烂掉,没准心里还得埋怨你把他们送上西天呢。”
徐光启一脸严肃,道:“你别骗我,你有温室大棚,可以种那里呀。什么话也别说了,你的大棚,老夫征用了。”
朱由诚有点为难,道:“大棚现在还没有启用。就算启用,种植的也是给皇上吃的时令小鲜。京西皇庄的大棚数量有限,土豆、红薯又那么多,怎么够用呢?”
&我就不管了,”徐光启这么正直的人难得耍起了赖,“反正不种土豆、红薯,老夫就不走了,吃穿用都算你的,上不了朝也算你的要不,你别种那么多,半分地的土豆,半分地的红薯就可以了。我要试试你说的种植方法,能不能种出高产土豆和红薯。如果可以的话,明年我将在京西皇庄推广。”
朱由诚无奈地点点头。徐光启非常霸道地逼着他写下手令,又强行征用了他的一辆马车,去了京西皇庄。徐光启本来想逼他一起走的,但朱由诚的事确实很多,实在脱不开身,只好退而求其次,拿着手令去皇庄了。
临走时,徐光启还千叮咛万嘱咐,让朱由诚严密地看管土豆和红薯,并且越俎代庖,代替朱由诚写下调十名锦衣卫看守种子的命令,又从朱由诚的身上搜出大印,盖了上去。以后的几个月里,京西皇庄的农民赫然发现一间小小的仓库周围站着十名锦衣卫,而且日夜不休。大家都对这间小小的仓库起了好奇心,事情逐渐传开,而且越传越邪乎。京城的飞贼起了觊觎之心,相约谁偷到里面的宝物,谁就是京城贼王。
锦衣卫岂是吃素的,来一个捉一个,来两个捉一双。不过终究还是有艺高人胆大的,有一个大盗终于在春季末摸进了仓库,却发现里面空空如也。废话,种子全埋进土里了,仓库里还能剩些什么呢?再说,如果不是仓库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