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第一猛人-第1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内有灾害,外有强敌,实在经不起再折腾了。战争总有牺牲,总有伤亡,我已经劝过他们了,尽到了自己的责任,我问心无愧。不过,他们抵抗得越激烈,这次诱敌深入的计划就越容易成功,这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吧。”

    信王长叹一声,没有作声。

    忽然一名千户打扮的军官冲上前,对朱由诚说道:“大人,能不能不要拆掉前面那些房子,我觉得那些房子还有大用。”

    朱由诚神色一正,他总觉得他的计划有什么地方不太完善,似乎少借了一些地利,只是一直想不起来。想不到,现在终于有人也看出来了,那可以少死很多脑细胞了。

    那名军官原来是曹化彰,他的手下被夷人杀害了很多,而且是残杀。他对夷人怀着切齿的痛恨,无时不刻地在想办法对付夷人。

    他说道:“大人,我仔细观察了一下贵阳的房子,大多是木制结构,房子的木板已经非常干燥,见火就着。叛军曾经想在庆远府的边陲想伏击我们,用的就是火攻。现在我们可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了。”

    朱由诚大喜,道:“对对,就是火攻。我早就觉得贵州这些木制的楼房另有用武之地,现在终于找到了。”

    他转头向信王问道:“阿检,你怎么看?”

    信王却有点迟疑,说道:“诚哥哥,放火烧敌,有伤天和。当年诸葛亮火烧藤甲兵,减寿几十年。我不希望你和诸葛亮一样。”

    朱由诚心中一暖,握紧信王的手,说道:“无妨,我有太祖高皇帝护佑,不会走上诸葛亮的老路。”

    信王说道:“不行,还是我来下令吧。这么一来,命令是我下的,老天要惩罚,也只会惩罚我。诚哥哥,你不是说兄弟就是用来扛雷的吗?现在就让我来为你扛一次雷吧。”

    不等朱由诚开口,信王便下令道:“传令锦衣卫的士兵注意,不要再拆毁城墙边上的房子了,在那些房屋里多堆柴草。另外在内城墙外侧,清理出一条防火带,以防火势蔓延到内城。”

    信王笑道:“诚哥哥不是说为了大明,你愿意化身为恶魔吗?我可不会让你专美于前哦。”

    朱由诚心里暖暖的,知道阿检并非争功,而是相信因果报应之类的迷信说法,真心实意地替他挡灾。

    正在这个时候,陈国齐上前禀报道:“大人,锦衣卫的火铳已经全部收齐了,放在信王住所的大堂里阴干。过个两三天,应该可以使用吧。”

    信王奇道:“难道这么简单的方法,就能让变成哑马的火铳重新开口?”

    陈国齐笑道:“朱大人上科学课时曾经说过,火铳的原理就是燃烧和爆炸。贵州天气潮湿,火铳的打火装置和子弹的底火湿了,没法燃烧,自然没法放铳。只要把它们阴干,这些东西又能重新焕发青春。”

    信王大喜,进入贵州以后,他被叛军用弓弩压制得实在有些难受。现在能重新放铳了,终于可以报一箭之仇了。他喊了一声,想招呼侍卫通知手下的千户,把那些纯火铳百户的火铳收起来,放在一起阴干。

    陈国齐笑道:“信王不必担心,我早就通知那些千户把火铳交了上来,一起阴干。这些千户真的不错,尽管部队被叛军伏击,损失惨重,但一把火铳也没有丢失。”

    信王一怔,随即明白,笑道:“国齐,不错,你迅速进了镇抚使的角色,有全局观念。锦衣卫把西镇抚司交给你,我很放心。”

    贵阳城的守军在城墙上懒洋洋地值守,锦衣卫的士兵却在城里争分夺秒地修建内城墙。

    大明天启六年五月六日下午,城墙上号角长鸣,城外响起了震耳欲聋的呼喊声。

    朱由诚淡淡地说道:“叛军攻城了。”

    ps:(这是今天的更新)

    第二百六十章 各出毒计(二)。

    第二百六十章 各出毒计(二) ,:

第二百六十一章 坚守贵阳城(一)() 
锦衣卫是战场上锤炼出来的军队,听到号角响起,不由地紧握着手中的物事,想往城墙冲去。可是低头看到他们手中握着的是斧子、锤子、泥刀,他们不由苦笑一声,低头又重新当起建筑工人来锦衣卫指挥同知大人有令在先,贵阳城上无论发生什么事,他们都不许去上去帮忙,哪怕墙倒人亡,他们也只能在城墙下呆着。

    由诚并没有把城墙上的战斗放在心上,只是暗自算内城墙的建筑速度:“锦衣卫和贵阳军民加班加点地工作,终于把内城墙修筑好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再用个两三天便能完成,只是不知道贵阳城的守军能不能坚持到那个时候。”

    城墙外的房屋里堆满了柴禾,但是并没有倒上火油。因为内城墙外还有三万多士卒,万一哪位没有注意用火安全,火把什么的掉在地上,那可就完了。朱由诚只好把火油用坛子装好,整整齐齐地码在墙边。

    由诚现在面临很大的压力。当初贵阳城的百姓看到锦衣卫驰援贵阳,心中感激不尽。可是很快他们的感激就消失了,因为朱由诚一来贵阳城,就逼着城墙边上的人家搬迁,更恶劣的是居然还不收受贿赂,让某些习惯于用钱摆平一切问题的豪绅非常不爽。在他们看来,千里做官只为钱,你拆房无非是为钱而已,现在,。x。把钱送到你的面前,居然不要,你到底想要什么。

    别是发现叛军城外的十里连营被烧毁后,习惯苟安的百姓觉得现在应当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时候。不少家住城外的掂记着家里的损失,吵着要回家看看,几次都快冲破锦衣卫的封锁。直到锦衣卫抽出绣春刀,这才老实下来。

    由诚之前赶来增援贵阳带来的超高声望迅速下跌,几乎要在贵阳臭遍了街,直到叛军再次围城才有所好转。但对于朱由诚修建内城墙的质疑却一直没有停歇,而锦衣卫没有上城坚守更是激起一片非议,有人甚至在朱由诚的住所对面的墙上刷上“胆小鬼”、“畏敌如虎”等字样。朱由诚淡然处之。反正几天后的事实就能证明偷偷在墙上刷字的人是非常愚蠢的。不过信王气量小,命令贵阳府的知府严查刷字的人。

    人很快抓住了,是一名二十来岁的秀才孔第。肇事者倒是抓住了,可是却没法处罚。人家又没有指名道姓,最多只能告他乱涂乱画对了,那时还没有城管呢,随处题字并不犯法。看到信王那么愤怒,朱由诚自然不能袖手旁观,从秀才的学习入手。说他的字太差,找来贵州提学官。提学官主管一省的教育,管一个秀才那还不跟玩似的,他立刻命令孔第练字,把“胆小鬼”、“畏敌如虎”写上一万遍。

    另一方面,城墙上蔡复一和傅宗龙的压力也非常大,城外的叛军数量实在是太惊人了,而且似乎有拼命迹象。俗话说哀兵必胜。面对因为无衣无食而变得疯狂的叛军,他们两人也有点心惊胆颤。蔡复一甚至冒出了个念头:要是没有烧毁叛军的营寨。情况是不是会稍微好一些呢?

    大明天启六年五月六日未时初刻,城外的叛军呐喊着向贵阳城发起了冲锋。和朱由诚预估得一样,叛军是全军动员,从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向贵阳城发起了进攻。

    军前段时间攻城,已经填平了一段护城河当然是在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后。现在四面同时进攻,这一小段肯定不够用。于是叛军们一个个挑着土,用盾牌护住头脸,向护城河前进。

    其他叛军攻城,一般是驱使当地百姓挑土填河,但叛军杀人杀得快活。竟没有留下百姓,只好自己赤膊上阵,亲自填河。如果填河的是老百姓,守军念在乡里乡亲的,开弓射箭的时候,或许还会心有不忍;但看着是凶残的叛军填河,哪里还会留情,复仇的箭一支又一支向叛军射了过去。

    叛军虽然护住要害,但毕竟有身体|裸|露在外,被射得惨叫连连,他们抚摸受伤处时,发出野兽般的号叫。早在城墙上寻找机会的神弩手看得真切,发现这时叛军的头胸露了出来,一弩过去,把他们的头颅射了个对穿。

    叛军也用弓箭回击,不过距离较远,又是仰射,效果不大。

    战场上血流成河,不过流的大部分是叛军的血。

    安邦彦看着夷人士兵一个个倒下,心如刀绞。这些虽然都是杂牌军,消耗光也不会损失他自己的元气,但这样无谓地牺牲,今后还怎么造反哪夷人的总数就是那么多,死一个就少一个。

    安邦彦越看越心疼,道:“鸣金收兵!”

    听到收兵的信号,正在前方督战的苏尔泰立刻意识到安邦彦瞻前顾后、优柔寡断的毛病又犯了。可惜他并不是主帅,只是一名军师,没法改变军令,便愤然回到营帐。

    “大王,眼看护城河已经填了一半,怎么突然收兵。”苏尔泰直截了当地问道。

    “这个这个天色已晚,士兵们晚上看不清楚路,不如权且收兵,待明日再战。”安邦彦说话的时候有些结结巴巴,因为刚下完命令,他立刻就知道自己又犯错了。向贵阳推进的每一步都是用大量士兵的生命为代价换来的,退兵令一下,这些都化为无有,明天要前进到今天的位置,恐怕要付出同样惨重的代价。

    听了安邦彦的解释,苏尔泰费了好大的劲才克制住自己,没有上前把安邦彦活活掐死。现在不过是下午申时四刻,距天黑至少还有一个时辰,这么早撤兵不是给贵阳守军休息的机会吗?今天死掉的夷人算是白死了,明天又要死掉同样多的夷人才能推进到今天的位置。虽说夷人人数众多,可也禁不起你这样糟|蹋呀。你这样胡乱指挥不是让我没机会完成天命汗布置的搅乱云贵的任务吗?

    营帐里沉默了很久,安邦彦长叹一声,道:“我终究是夷人的罗甸大王,不能让夷人勇士这么白白死去。贵阳城终究太坚固,前些年,也就是天启二年,我挟大胜之势,围困贵阳,围了足足有十个月,可是还是没有一兵一卒能登上贵阳城的城墙。现在虽然人数比之前多了两倍,却都是没有上过战场的新兵,想来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明天我就下令撤兵吧,到深山老林中去,那里是我们的天下。”

    “大王,切切不可。深山老林虽好,怎么比得上贵阳城的流金淌银和美女如云呢?再说,大王的身家性命,安家的荣辱存亡全系在贵阳城一战。如果退缩,不等蛮子明廷缓过手来,那些夷人长老们就会动手收拾大王以搏取明廷的欢心哪。”

    “那你有什么办法让夷人勇士毫发无伤地冲到贵阳城下?”安邦彦自我解嘲地一笑,道,“你虽然聪明绝顶,但也不是神仙,怎么能做到这种事情呢?除非我们的大英雄支格阿尔重生,否则没人能做到这件事。”

    “如果,我是说如果啊,我能让大王的士兵毫发无伤地冲到贵阳城下,大王是不是就不会退兵了?”

    安邦彦目光一凝,看了苏尔泰片刻,道:“如果孤王的士兵能攻下贵阳城,我怎么可能学娃子一样钻到山林里当野人呢?”

    “我想起了一个办法,能把大王的士兵安全地送到贵阳城下。我曾经在盛京的军械库看到一种车子,能防御前方和上方射来的羽箭。这种车子的名字叫楯车,它虽然结构简单,却有极强的防御力。如果大王下令工匠全力制做,我保证明天可以有一百辆以上的楯车出现在大王的军阵中。只是大王得舍得那些马吗,因为要把马皮蒙在楯车上,这样才能防羽箭的伤害。”

    “没事,攻下贵阳城,要金有金,要银有银,我还在乎那些驽马吗?苏先生,只要攻下贵阳城,你就是夷人的第一功臣,孤王绝不会亏待你的。”

    “大王攻下贵阳城后,我不要金,也不要银,只要十二个汉人美女。我要夜御十二女,再喝下十二大美女心口热血酿成的美酒。”

第二百六十一章 坚守贵阳城(二)() 
贵阳城上,守军上下见叛军撤退,齐声欢呼。

    蔡复一拍了拍胸口,长嘘了一口气。刚才形势非常惊险,如果叛军再加一把劲,护城河就不存在了,到时叛军便可以直冲城下,将攻城云梯搭上城头。敌军一旦登上城楼,究竟能不能守住城墙,还真是一个未知数。

    傅宗龙大笑道:“安邦彦的老毛病又犯了,军事部署和计划朝令夕改。刚才打得热火朝天,现在走得偃旗息鼓,除了给咱们送来一批战功之外,什么也没有留下。什么叛军中有能人,我看纯粹是姓朱的那个小子在吓唬人。”

    蔡复一也道:“不错不错,如果叛军死扛着不退,再过一两个时辰就可以填平护城河,把云梯架在城¥¥¥吧,。nsb。m墙上,到时未必不能爬上城墙与我们血战。可是现在他们退了,刚才的一切努力都浪费了。我看安邦彦一点长进也没有,还和几年前一样。虽然现在他的势力比天启二年围困贵阳城时还大,但军粮已失,坚持不了几天了。贵阳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块鸡肋,过几天,他们发现攻不进城,自然就会撤退。到时候,我们可以好好地嘲笑一下那个北京来的小子了,顺便教教他,仗不是他想的那样,而是我们这样打的。”

    朱由诚没有登上城墙,不过听到城墙上士兵的欢呼,便猜到叛军已经撤退。

    他暗道:“不科学呀,叛军队伍中明明有能人,怎么可能仗打到一半就勿勿撤兵呢?难道一切都是我推测错误,叛军中没有能人,他们行军步阵有条理只是巧合?不管了,反正有备无患。先把城墙砌起来再说。今天晚上,让修墙的民伕和锦衣卫加班加点地工作,万一情况有变,还有转圜的余地。”

    朱由诚虽然只是个少年,但却非常谨慎,什么事情都考虑到最糟糕的结果。也正是因为这个性格。他才能以五千人马在觉华岛硬扛住建奴六万大军的强攻。

    当夜,贵阳城内和贵阳城外都是灯火通明,一边在紧张地修筑内城墙,另一边在疯狂地建造攻城楯车。位于两者之间的贵阳城墙上却是一片宁静,仿佛一道鸿沟,把一个巨大而喧闹的工地截成两段。

    士兵都安歇了,他们要应付明天即将到来的恶战,但蔡复一和傅宗龙看着两边忙碌的人影,陷入沉思。朱由诚那边不消说。正在修建内城墙,而且在加快修建速度。叛军那边隔得比较远,在山林里边,只能看到晃动的火把和影影绰绰的身影。他们知道叛军在忙,却不知道在忙些什么。不过,无论叛军在忙些什么,对于贵阳城来说都不是件好事。

    提心吊胆了一夜,天明时分。蔡复一和傅宗龙两人总算发现叛军一夜都忙了些什么,因为他们把那些东西都推出来了。他们做的都是小车。一种很好认,有一个长长的投臂和一个投勺,显然这是投石机;而另一个则是车子四四方方像口棺材,前面用还皮革包裹。

    傅宗龙学过兵书,认得那种车子,惊叫道:“楯车!”

    蔡复一问道:“何谓楯车?”

    “顾名思义。楯车就是自带盾牌的车子,类似于大明的偏厢车。楯车前有有厚木板,又覆盖了生牛皮,防御力非常强。这种楯车火铳打不穿,弓弩射不透。大炮炸不烂,唯一的缺点就是速度稍微慢了一些。车子里面有人,车子后面还跟着人。不过,”傅宗龙笑道,“楯车防御平地对射或许有点效果,但居高临下,楯车只能护住车厢里的人,而车后面的人却完全暴露在我们的火力面前,我们可以直接攻击车子后面的人。而且楯车非常沉重,速度非常慢,从叛军大营到贵阳城墙这么长一段距离,怕不要走上一整天。再则,被填平的护城河上面都是浮土,楯车上去容易,出来可就难喽。”

    “可是楯车推到城下,车里面的人挖我们的城墙怎么办?”

    “那还不简单,用石头砸,用火烧呗。楯车虽然坚固,但毕竟是木头做的,多砸几下,必定粉碎。唯一让我担心的就是敌军的投石机。据我了解,投石机的射程与我军的火炮射程相近,而我们的火炮弹药有限,但城外的山石却是无限的。投石机一炮打来,死伤无数,对我军的伤害实在太大,要是有一队骑兵冲将上去,把投石机砸碎,那该多好呀。可惜我们没有骑兵”

    蔡复一、傅宗龙同时瞟了一眼城内喧闹的工地。他们知道贵阳城其实还有骑兵,不过掌握在朱由诚手中。因为攻守意见分歧,朱由诚连城墙都不愿意上,让他出兵简直是天方夜谭。

    两人对视一眼,发出一声长叹。

    不过,即使朱由诚肯上城墙,他也不会派骑兵出战。敌军鼓捣出来的投石机他都不怕,还会怕射程更近的投石车吗?何况投石车为了方便运输,缩短了支柱和投杆的长度,射程受到影响,更不是锦衣卫虎蹲炮的对手。朱由诚见了敌军的投石车,自然会上演一出火炮对石炮的好戏。不过苏尔泰之所以把投石机改为投石车,也正是考虑了锦衣卫的火炮威力惊人,希望在第二发炮弹飞来前,转移投石车的位置。因为那时火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