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第一猛人-第2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笑了起来,“赏银也很丰厚,足足有纹银12两(赏银数量是史实,记不清在哪里查到的)。”

    什么?纹银12两,还不是12枚银圆?天启皇帝还真调皮。

    虽然一两纹银可以兑换一枚银圆,但现在纹银已经退出流通市场,袁崇焕想用这赏银还得先找银行兑换成银圆。看到委任状和丰厚的赏银,他是应该失落,还是很失落呢?

    ps:  (真得感谢我的起点的编辑糖豆,给我的分类频道… (新版)vip推荐,可惜我的起得可能有点俗,让别人没有点击的**。不过,似乎点进来的书友,看完以后收藏的很多,让我有点小小的激动啊。梁方阳保证,下本书一定起个惊天地,泣鬼神的好名字。先透露一点,是唐穿哦)

第二百七十四章 擅自行动() 
听到袁崇焕倒霉的下场,朱由诚不由哈哈大笑起来。

    笑声为他引来的不少愤怒的目光,现在正在上演精彩节目,他的大笑影响了别人的欣赏。因为夜色深沉,大家看不清朱由诚那威风的官袍,所以敢怒视他。

    还有人低声说道:“嘘,观棋不语真君子。”

    朱由诚心道:“嘿,也不知道谁是这里的主人。再说,这也不是看棋呀。”

    其实,朱由诚的大笑并不能压过舞台上的声音。因为,朱由诚早就料到校场宽阔,观众可能听不清舞台上的对话,所以他在校场的四周还布置了配音员,和舞台上同步说话,尽量让每个在校场上的人都能听清舞台上的对话。

    当然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在校场某些地方听对话,能听出回音的感觉。毕竟人和人的语速不能完全一致,而且还有各个人的反应速度不一样的因素,声音一叠加,回音的效果就出来了。

    这个时候,朱由诚无比怀念后世的扩音器。不过他知道,至少在他的有生之年,大明是造不出扩音器的,因为电还没有被人们认识。

    虽然心里嘀咕,但朱由诚也收敛了笑声。

    涂文辅却没有那么好的脾气,站起身来,尖着嗓音把周围的人好一通臭骂。涂文辅的太监嗓子,让大家安静下来。大家都知道,目前贵阳城有三个太监,御马监掌印太监涂文辅、信王的贴身太监王承恩和曹化淳,哪一个都不好惹。

    朱由诚急着去找信王,低声向涂文辅告了罪,然后弯着腰,尽量不挡住别人的视线,一张一张椅子地看过去。

    信王眼尖,老远看见他,低声叫道:“诚哥哥,这里,这里。”

    朱由诚走了过去。一屁股把旁边那位倒霉蛋挤到了一边,然后坐了下来。

    “啊,又是你呀。我是招你,还是惹你了。追着抢我的位置。”那个倒霉蛋低声报怨起来。

    朱由诚有点不好意思:“哦,又是你?真是有缘呀。请问高姓大名?”

    “某家杜文焕。”

    “杜将军呀,幸会幸会。”

    朱由诚在身上摸了一阵子,摸出一张纸条,借着舞台的光瞄了一眼。好像是儿童剧院的戏票。这张票,他本来是打算送给太皇太后的,结果那天晚上听说信王被围,直接冲出了皇宫,没有去后|宫探望太皇太后,票就留在口袋里了。现在正好拿出来做个人情。

    他把票递给杜文焕,道:“不好意思。这张票我送你了,算是赔罪。这是京城最著名的戏院――儿童剧院的门票,到了北京,你可以拿这张门票进院看戏。”

    杜文焕大喜。他去过北京,听过儿童剧院的盛名,可惜儿童剧院一票难求,他一直无缘进去参观。这次安邦彦被抓,押解安邦彦进京的任务八成会交给他,回程前,正好去儿童剧院转上一圈。

    杜文焕道:“朱大人,太谢谢了。明天某家必有一份心意送到,到时请大人笑纳。”

    朱由诚点了点头,这个倒霉蛋就到别的地方找位置了。

    戏慢慢地演到精彩之外。朱由诚偷眼瞧瞧观众的神情。

    天色太暗,看不清他们的表情,但他注意到一个问题,这些官员的侍卫正紧紧地抱住他们。似乎怕他们情绪激动,冲上台去暴打那位扮演黑夷的主演。

    朱由诚心中暗乐,这就是戏剧的力量呀。台下的观众情绪越激动,说明台上的演员演得越好。

    回头看看后面的群众,他们似乎更加激动。他心里一惊,看来。以后观众进场,要把他们的远程攻击性武器,像什么弓、弩、火铳等等统统收缴,否则给台上来一下,那就糟了。

    正胡思乱想地时候,“啪”的一声,一只鸡蛋正砸中他的脸庞,蛋壳碎了,蛋清蛋黄洒了他一脸。

    “谁呀?谁敢砸我的诚哥哥?”信王站起来,转过身,看看是谁这么大胆。

    “啪”的一声,信王也中招了。

    朱由诚赶紧把信王拉回座位,道:“信王,这个哑巴亏,咱只好吃下去。这应该是某位观众看到安邦彦(白毛女戏中的反面角色)作恶多端,激愤之下扔的。只是这位观众还挺有钱的,好好的鸡蛋不吃,扔过来。唉,也不煮熟,否则还能吃呢。”

    ……

    看完戏,朱由诚把各位巨头礼送出门。

    送别人还好,送朱燮元的时候,朱燮元又来了一句:“此事得从长计议。”

    等人走光了,信王悄声问道:“朱燮元走的时候,那句‘此事得从长计议’是什么意思呀,你们俩到底在商量什么大事?”

    朱由诚长叹一声,把刚才和朱燮元商议的情况一说,信王气得直跳脚:“路都铺好了,他怎么就是不上道呢?现在怎么办?”

    朱由诚咬牙切齿地说道:“安家勾结建奴,残害贵州百姓,我是绝对不会放过他们的。朱燮元不是不肯干吗?那我们就单干,反正当初决定攻打安邦彦的老巢时,也没有把朱燮元算上。他们不肯干更好,少一些人抢功,少一些人分赃。安家传承这么多年,应该积聚了大量财宝。咱们抢了他家,又可以”

    “又可以你一份,我一份,阿校不在留一份地把那些财宝给分了。”信王拍手笑道,不过他旋即眉头紧锁,道,“可是皇帝哥哥明说了,朱燮元是川贵平乱的总指挥,咱们擅自行动好吗?”

    “没关系,宣旨的时候,我听得清楚,皇上并没有明确让我遵从朱燮元的命令行事,给了我们很大的自由,所以我们并不受朱燮元那个胆小鬼节制。”

    “那还等什么?咱们走啊。”

    朱由诚说道:“咱们今天晚上就走,不过我还有点事要做。首先要把尹伸将军的事迹写下来,送到邸报增刊发表,让全大明都知道还有这么一位英雄壮烈的将军。然后我还要写一份奏章,把我们商量出的改土归流的政策告诉皇上,请他批准。贵阳解围后,驿路应该已经畅通,八百里加急,四五天就能送到北京。”

    信王说道:“我也来帮忙吧。故事我不会写,不过奏章我还是会写的,我就帮你写奏章吧。”

    朱由诚命令吴虎平收拢留守在贵阳城的锦衣卫,准备出发。然后他和信王挑灯夜战,写就硬汉尹伸和论贵州改土归流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两篇文章,把它交给一位机灵的锦衣卫,让他明天早上赶往北京。

    大明天启六年五月十日凌晨寅时初刻,朱由诚和信王领着部队大大方方地离开贵阳城,往安邦彦留下的营地的方向而去,他们决定在那里休整到天亮再出发。

    营地离贵阳城很近,他们不过两刻钟便赶到了。陈国齐亲自领兵到营外迎接。

    走进营地一看,朱由诚吓了一跳,陈国齐未免太厉害了一点吧,一天功夫,他竟然抓了两万多俘虏。

    陈国齐笑道:“大人,如果不是早上接到要配合贵阳城聚歼来犯之敌的军令,耽误了一点时间,末将还能抓到更多敌人。”

    朱由诚有点抱歉地说道:“国齐呀,本来你们打了一场恶仗,应当休整几天,不过情况有变,我们必须尽快赶到水西,剿灭安邦彦的老巢。你还能撑得住吗?”

    陈国齐把胸脯拍得山响,道:“大人,今天哪叫打仗呀,根本叫欺负人。敌人根本没有心思和我们做对,一个冲锋,全部投降了。我们根本没费多大力气,今天的任务就像让我们骑马踏青一样。不用休整,我们保证完成任务。”

    朱由诚让吴虎平去大明义勇军调一万人来看守这些俘虏,顺便让他们做做俘虏的思想工作,把这些俘虏也转化为大明义勇军的一部分。

    到了卯时四刻,天色微明的时候,大明义勇军赶到军营。

    办完移交手续,朱由诚带着全体锦衣卫,共计万余人,直扑水西安宅(位于今贵州省织金县官寨乡)而去。

    ps:  (感谢书友苍蓝时空的月票,顺便再和推荐票)

第二百七十五章 追不上的部队(一)() 
朱燮元早上就接到卫兵的报告,说朱由诚连夜逃跑了。

    他轻叹一声,道:“不是逃跑,怕是袭击安邦彦的老巢去了。到底是年轻人啊,沉不住气。你当本官就不痛恨安邦彦,不想对安家斩草除根吗?夷人的事情错综复杂,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安家好除,夷人难抚,如果没有周全的准备,恐怕不好收场啊。”

    说到这里,他脸上露出狐狸也似的笑容,道:“朱由诚这小子一定以为老夫胆小如鼠,不敢捊夷人的虎须,用‘此事要从长计议’来打发他。他哪里知道,这是老夫的激将之法,这不,他不是去了吗?正所谓背黑锅你去,送死你去,领功劳我来。如果用他的办法,顺利平定贵州,我怎么也能捞个领导功劳。要是他惹下祸端,自有国家法度管他,不用老夫承担责任。”

    他站起身来,踱了几步,对侍卫道:“刚才说的话,你自己知道就行了,不要外传。唉,谋国先谋身,如果不能保全自己的性命,又怎么能救国救民呢?年轻人,做事须慎之又慎。”

    侍卫连连点头,心中暗赞,朱大人果然是官场不倒翁,有一套。

    正是这种方法,朱燮元才能如鱼得水,游走于各个派系之间。无论是眼高手低、嫉贤妒能的东林党执政;还是有才无德,任用亲信的阉党掌权,他都能身居高位,实现他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不过,官场老狐狸朱燮元的得意并没有维持几天。

    朱由诚走后的第三天,发现情况不对的涂文辅找到朱燮元。

    “朱大人,你知道状元郎朱由诚去哪里了吗?”

    “哦,你没看到他吗?本官忝为四省总督,有代天抚民之责,这几天忙着统计贵州各地的经济和人员损失,倒没有注意他的去向。”

    “朱大人身为四省总督,总理贵阳的防务,怎么可能不知道状元郎的下落?”

    “状元郎是龙图阁大学士。品级低,官职却比我高。腿长在他的身上,我怎么可能管得了?对了,两天前。城门的卫兵通知我,说朱大人率军从西门出去,是不是去剿灭残匪了?”

    “糟了,他一定是去安邦彦的老巢了。水西山高水远,地形复杂。状元郎贸然前往,肯定要吃大亏。去年,鲁钦率军出征,就是吃了地形的亏,大败而回。”

    “原来如此,早知道他有这个打算,本官就拦他一拦。可惜现在说什么都晚了,状元郎已经走了三天,拍马也追不上啊。”

    涂文辅看出了他不太热心的样子,说道:“去年皇上连派两位公公传旨。召朱由诚回京。其中一位公公是李永贞,另一个就是咱家了,都是魏公公的亲信。可惜状元郎一心扑在国事上,执意要去觉华岛。我们两个拦不住。回到北京后,我们俩被皇上直接派往直殿监推粪车,就连魏公公苦劝都没有用。皇上还说,如果状元郎回来便罢,回不来,便让我们两位陪葬。”

    朱燮元是文人,也有文人的歧视太监的心理。不过。他比较会做人,表面上做出关心的样子,还安慰了涂文辅好几句。

    涂文辅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道:“我想提醒你的是。当时我们只不过是不小心让皇上的弟弟朱由诚身处险境,就险些丧命。现在水西可有皇上的两个弟弟,如果他们有事,我当然逃不掉,不过朱大人”

    涂文辅的话还没说完,朱燮元就跳了起来。大叫道:“卫兵,擂鼓升帐!”

    “咚、咚、咚”,朱皮鼓响起,片刻过后,贵阳城文武官员就齐聚大堂之上。

    朱燮元把朱由诚的去向和意图一说,然后询问大家,能不能在朱由诚孤声犯险之前追上他。

    杜文焕说道:“朱大人率领的是骑兵,行进速度很快,三天之内就可抵达水西,我们现在才赶去,恐怕没有多大的用处啊。”

    鲁钦说道:“非也非也,朱大人的队伍我最清楚了,他们有六成骑兵,四成步兵。这几天相处下来,我发现朱大人并不象表面上看起来那样鲁莽,他的谨慎程度简直令人吃惊。他一定不会让骑兵先走,而是就着步兵的速度,一起行动,以免被叛军各个击破。步兵的速度不过40里每天,而水西离这时有两百多里,现在还没走到一半的距离。我们要追,还是追得上的。”

    傅宗龙说道:“叛军还会节节设防,朱大人如果想打到水西去的话,就必须清除一个个关卡。这样下来,耽搁的时间更长。所以,现在追上去,时间完全不是问题。”

    朱燮元点点头,对秦良玉说道:“秦将军,这次可能要麻烦你了。你带的白杆兵是山地兵,善于攀援,速度要比普通的士兵快。我派你率领你的五千名白杆兵全速前进,支援朱大人的行动。不过,在我的大部队没有到达之前,你一定要拖住他,切不可让他贪功冒进。”

    秦良玉接过将令,转身出去。

    朱燮元又安排了一下贵阳城的防务,率领着四万大军随后赶来。

    ……

    要说白杆兵的速度的确很快,走在山林中,犹如游鱼入水,飞鸟上天般自由自在,配上白杆枪,更是登山如履平地。

    原来,白杆枪是特制的,上端是带勾的矛尖,下端是一个铁环。白杆枪首尾相接,便成为一架梯子,能让士兵爬上陡峭的山崖或是光滑的城墙,的确是山地作战的优秀武器。

    朱由诚行军还要依靠官道,不时要走上弯弯曲曲的盘山马路。而秦良玉基本没有拐弯,在地图上画了一条直线,然后沿着这条直线向水西前进。

    走了一天一夜,秦良玉硬是没有发现朱由诚的踪影。

    秦良玉不由有点疑心:该不是自己的速度太快,反超朱由诚,抢在他的前面了吧。

    不过军情如火,容不得她犹豫等待。她只好一边前进,一边祈祷朱由诚尽快追上来。

    不过这种心情到中午就就全变了。

    “妈”一个独眼的军官说道,他就是秦良玉的儿子马祥麟。

    秦良玉严肃地说道:“军中没有亲戚,叫将军。”

    “是的,秦将军,前方发现一个关卡”

    “没什么好惊奇的,叛军肯定会在这里设卡,让前锋拔掉它,给大军清理出一条方便通行的道路。叛军的军事素质太低,白杆兵能轻易击败他们。”

    “秦将军,没有这个必要了”

    秦良玉大为奇怪,催马来到前方一看,果然没有必要再攻打这个关卡了。

    只见关卡的大门不知被什么东西打得粉碎,地上散落了一地的木屑。关墙上一片腥红,到处都是夷人的尸体。有的被砍成了两截;有的被削去头颅;有的肚皮扎了一个大洞,肠子流了一地;更多的人是身上多了一个贯穿身体的大洞,也不知道是什么武器造成的。

    还有一部分夷人没死,他们正趴在地上请降。

    秦良玉问道:“你们为何在此请降?是等我吗?”

    一个叛军答道:“不和道,这都是那位年轻小将的命令。前天中午,我们正在吃午饭,突然听到炸雷般的声音,接着关卡的大门就变成碎片。一群金盔金甲像支格阿尔神那些勇猛的士兵就冲了进来,见人就砍,见兵就杀。我们比较机灵,见势不妙,立刻跪下求饶。金甲将士仁义,没有杀我们。过了一会儿,一个大概只有十六七岁的年轻小将过来,说,他们不能接受我们的投降。我们害怕极了,以为他要杀俘,苦苦哀求。那小将说,他没有杀我们的意思,让我们在关卡里等候,看到有大明军队经过再投降。”

    ps:  (感谢“书友150606182307441”的打赏,1888起点币,这可是一笔巨款啊。作者君表示,一定要好好写下去,绝不跑偏。)

第二百七十五章 追不上的部队(二)() 
秦良玉让白杆兵把俘虏押到一边,催马来到关门前。

    抬眼看看关城,高达两丈,坚固雄伟。关门自然已经不存在了,但残存木板说明这门的厚度在两寸左右,质量应当不错。

    朱由诚攻打关卡是在白天,正是叛军最警惕的时候,这是强攻啊。

    秦良玉暗自思量,如果是白杆兵来攻打关卡,一定会选择叛军警惕心最低的夜晚,然后用白杆枪搭成梯子,让先锋攀援上墙,杀散关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