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叛将的心愿很快实现了,他带着士兵刚走到大营门口,就听见一阵锣响,门口出现了一群金盔金甲的士兵。叛将心道:“靠,要不要这么灵啊,我不过是随便说说而已,你就弄这么多明军出来。”
锦衣卫没有携带火把,而是轻装上阵。天上的明月、营帐里的灯火,已经明明白白把敌人照给他们看了,还用火把做什么,难道招呼敌人往这边射箭吗?
原来,朱由诚早就发现打鸡洞口有人往扎营的地方张望,猜测敌人晚上会来劫营,便订下了这条计策。
朱由诚命令锦衣卫士兵悄悄地在帐篷里挖坑,准备让偷营劫寨的叛军摔个半死,最好能摔个生活不能自理。
锦衣卫的士兵听到命令后,主动在坑底埋下了尖锐的木桩――摔个生活不能自理很难,但扎个生活不能自理却非常简单单。这也可以看出,什么样的将军带什么样的兵。朱由诚阴险,带出来的兵自然非常毒辣。
朱由诚下完命令,便带着疲倦的先锋部队到离营寨有一段距离的空地上休息。因为帐篷全部拿去诱敌,所以他们这些人只能露天住宿。好在现在已经是初夏,气温比较高,露天睡上一宿,并不是什么难事。
吴虎平和陈国齐两位镇抚使谁也没露面,他们只留下冯定邦的千户对付偷营劫寨的部队。因为明天进攻打鸡洞才是重头戏,尽早休息才是正理。反正今天有陷阱帮忙,再加上一个纯火器千户,多少敌人都足以应付,不必打扰其他士兵的休息。
冯定邦已经埋伏在外面多时了,他们亲眼看到最后一名叛军士兵冲入大营,便堵住了营门的入口,准备来个瓮中捉鳖。
封住入口了,他们并没有大声鼓噪,而是静静地等候,等待叛军掉进陷阱。
这些陷阱是锦衣卫上下一万多人齐心协力的成果,如果没起到效果岂不可惜。再说,锦衣卫的弹药并不便宜,总得给指挥同知大人节约点不是?
此时叛军发现中计,准备撤退,冯定邦他们便显出身形。
冯定邦旁边的二十个大噪门的侍卫已经开始大声喊了起来:“放下武器,跪地投降,饶你不死!”
叛军阵形一片大乱,刚才误中陷阱,已经让他们鸡飞狗跳,士气大泄。现在出口又被锦衣卫封堵,哪里还有战斗的勇气。可惜这些夷人中大部分都是白夷,不懂汉话,只听到锦衣卫威严的声音,却不知道他们说的是什么意思。有几个略懂汉话的夷人跪了下来,却被督战队冲到近前,一刀就把脑袋砍了下来。
锦衣卫可不管夷人懂不懂汉话,连喊三遍,发现无人丢下武器投降,便举起火铳,“乒乒乓乓”地朝着被困在大营里的叛军放起铳来。
这一下,叛军的乐子可就大了,一轮火铳过后,叛军已经倒下了近三成的人。他们有些冲向锦衣卫,妄图夺路而逃,可是他们再快,能快过火铳吗?没冲几步,便被火铳打翻在地。
有些人往后逃跑,到得大营的后方,发现还有一队锦衣卫正在这里等着他们呢。锦衣卫热情地和他们打招呼,就是打招呼的方式有点特别――一轮火铳的射击。
还有些人慌不择路,跑到锦衣卫留在大营里的帐篷里。他们总觉得帐篷那厚实的帆布能的抵挡火铳的子弹,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因为他们冲得太急,掉进了陷阱,被埋在坑里的木桩扎得千疮百孔。
不到半个时辰,战斗就结束了,偷营的五千叛军除少数投降之外,全部都被锦衣卫消灭了,连一个回去报信的人也没有。
第二百八十三章 本官的歌不要钱只要命(一)()
火铳的声音很大,连打鸡洞里的安位都听得真真的。
安位没有见过锦衣卫的火铳――废话,如果见过锦衣卫的火铳,早就挂了。锦衣卫士兵的眼睛非常毒,如果发现他这个叛军中的高级将领,早就一铳打过去,送他见支格阿尔了。因此,安位并不了解锦衣卫火铳的威力,但听到那如霹雳般的爆响,心中隐隐有种不祥的感觉。
等了一个时辰,安位还没有见到回来的士兵,知道这回又上了朱由诚的恶当了。
“朱由诚这个家伙还真可恶,上回是一万对二十万,用点阴谋诡计还说得过去,可是现在是一万对五千,再用计就未免有点太欺负人了吧。锦衣卫衣服比人家漂亮,战斗力比人家强,连脑子都比人家好用,这仗还怎么打嘛。”安位默默地想着,气愤地一甩袍袖,手却撞在洞壁上,痛得呲牙咧嘴。
看着打鸡洞,安位心里不由生起一股怨气:如果不是打鸡洞给他一种非常安全的感觉,借他十个胆子,他也不敢攻打锦衣卫的营地。现在好了,一万五千人的家底大幅缩水,只剩下一万人了。
想到这里,他用脚猛踢一下打鸡洞的墙壁。打鸡洞很给他这个新任的罗甸大王的面子,不动不摇也不叫。可惜他的脚却很不争气,被墙壁震得剧痛不已。
视线转回到锦衣卫营地。
冯定邦取得大胜,以一千兵力全歼五千叛军,心中高兴,急忙找镇抚使大人请功,可惜却被陈国齐的侍卫拦住了。
冯定邦趾高气扬地说道:“别拦着我,我要向陈大人报喜。本将以一千兵力全歼五千叛军,取得重大胜利。”
一名侍卫不以为然地说道:“陈大人有言在先,冯千户如果取得胜利,可以找个没人的营帐闹腾去,别来打搅他的睡眠。”
冯定邦讪讪地说道:“陈大人官架子未免也太大了一点吧。连报功都不允许”
另一名侍卫笑道:“这倒不是陈大人摆官架子,而是向朱大人学习,学习他那种喜怒不形于色的城府。再说,有锦衣卫全体总动员帮你挖陷坑。再加上咱们锦衣卫那么先进的火铳,取胜一点都不奇怪,失败才叫奇怪呢。明天陈大人要指挥锦衣卫攻击打鸡洞,所以今天晚上一定要休息好,冯千户不如明天早上再来请功吧。”
……
第二天早上。旭日东升,整个锦衣卫营地苏醒了过来。见到营寨里叛军的尸体纵横交错,所有的锦衣卫脸上都没有露出惊讶的神色,因为叛军会在昨日晚上偷袭锦衣卫营寨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一队队锦衣卫把昨天挖出来的土又填回陷阱里,恢复平整的地面,以便锦衣卫士兵正式入住。
冯定邦终于见到了陈国齐。
不出意料,陈国齐对于这次胜利并没有多大的惊喜,只是淡淡地勉励了他几句,然后便让他带着他的千户退下去休息。
朱由诚见状不由暗自点头,锦衣卫总于有了强军的架式。对于这种唾手可得的胜利看得并不重,胜不骄,败不馁,这样锦衣卫才能一步一步走向辉煌。
大明天启六年五月十六日上午辰时四刻,朱由诚来到现在还默默无闻,后世却名动天下的打鸡洞口,用望远镜观察里面的情形。
侍卫们见劝不动朱由诚,便组成人墙,把朱由诚保护在中间。
打鸡洞的入口并不大,里面似乎并不幽暗。再往里面看去,却有石壁挡住视线,想来那里应该是打鸡洞拐弯的地方。
陈国齐道:“大人,叛军的战斗力我们清楚。再加上他们中多数人有夜盲症,在黑暗中就像瞎子一样。在黑暗中战斗,我们锦衣卫的战士可不会输给那些夷人。”
吴虎平也附和道:“大人,派两千锦衣卫进洞,必然能扫平盘踞在洞里的叛军。”
朱由诚摇摇头道:“不妥,虽然我军战士并不畏惧在黑暗中战斗。但毕竟没有叛军熟悉环境。而且据我了解,打鸡洞是个溶洞,里面地形复杂,如果不调查清楚,盲目进洞,会给我军带来重大损失。所以,我打算先派一个百户进去探查情况。待情况查探清楚,我们再制订进攻打鸡洞的策略。”
陈国齐闻言,当即指定魏子明的百户进洞侦察。
军令如山,魏子明不敢有异议,不过他提出了一个要求,让王风抓来的那名俘虏在前面带路。
俘虏连声拒绝,道:“大人,饶命啊。我只进过一次打鸡洞,对洞里的情况也不是特别清楚。我进去带路不是不行,万一把锦衣卫的大爷们带进死地就惨了。”
朱由诚只说了一句话,俘虏就立刻安静下来。他说的是:“贵阳城最热闹的街道上的一间店铺。”
俘虏再也不提他不认识路了,点头哈腰地领着魏子明的百户进了打鸡洞。
魏子明知道打鸡洞很深,里面应当非常幽暗,叫人取来火把,一人拿了一把,往打鸡洞里走去。
朱由诚觉得有点不妥,但也没有办法,总不能叫魏子民的人摸黑进去吧。
不过魏子明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傻事,因为打鸡洞里面非常明亮,根本无须火把照明。
打鸡洞里果然别有洞天,只见里面遍布苔藓,有各种各样的岩石,有的像狮子,有的像癞蛤蟆,还有的像大松树,千奇百怪,不一而足。
又走了几十步,打鸡洞里非但不见昏暗,反而有越来越亮的趋势,魏子明道:“既然洞里这么明亮,大家就把火把熄掉吧。”
俘虏向导急忙说道:“大人,这个洞靠近路口,中间又一个丈许的大天窗,因些才有光亮,再过一百来步,就会进入完全黑暗的地方。现在熄灭火把,待会儿又要点亮火把,多麻烦呀。”
魏子明听向导这么说,便让士兵停止熄灭火把的行动,又把熄灭的火把重新点燃起来。
忽然,向导叫道:“注意左边的山洞。”
话音刚落,一支弩箭从山洞中射出,一名锦衣卫胸口血花飞溅,当即倒地不起。
另一名锦衣卫手疾眼快,抬起火铳,一铳过去,洞里一声惨呼,接着便安静下来。
魏子明一挥手,几名锦衣卫摸了过去,又是几铳,小山洞里便再没有敌人。
魏子明扶起倒地的锦衣卫,一探鼻息,发现他已然牺牲。
士兵们的眼睛一下子都红了,拔腿就想往前面冲,为战友报仇。
魏子明想起朱由诚告诉他们,将领在任何时候都要冷静,士兵越是激动,将军越要镇定,否则很容易做错事。
他思考了片刻,喝令士兵回来,让他们放下火把,端着火铳,缓步前进,无论发现什么可疑的东西,先给一铳再说。
这道命令一下,打鸡洞里的奇石怪柱可就遭殃了。
这段路程虽然明亮,毕竟是在洞穴之中,石柱石桩投下阴影丛丛,锦衣卫士兵的可不管三七二十一,看到可疑处,就是一铳。要知道这些石头可不是轻易形成的,往往要经历亿万年才成形,是不可再生的资源,说是国宝也不为过,可是现在却被锦衣卫士兵打得七零八落。
不过,就算朱由诚在此,下的恐怕也是同样的命令。在朱由诚的心中,生命始终是最重要的,有了人,才会有一切。
谨慎的行动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打鸡洞这段路程上埋伏的叛军被打得哭爹喊娘。
一个叛军躲在石柱后面,看着因为露出身体的而被打得血肉横飞的战友,心中自鸣得意:“看我多聪明,躺在石头柱子的后面,而且还是特别粗的柱子,明军怎么发现得了我。就算发现了我,也打不着我,因为有石头柱子保护我,嘿嘿”
第二百八十三章 本官的歌不要钱只要命(二)()
突然,他的笑容一僵,低头看看,胸口多了个血洞,原来锦衣卫的一发子弹撞了大运,穿透了石柱,击中了石柱后面的他。
其实这根石柱是石钟乳形成石柱,看似粗大,其实非常酥脆,子弹能轻易击穿。只不过石柱非常粗大,锦衣卫一看便知道那不是人影,没人朝石柱开火,这才让那个叛军在那里苟延残喘了半天。
本来叛军还能平安地呆在那里,最终成为光荣的俘虏。但是好景不长,一名锦衣卫被一个突然窜出来的叛军吓了一跳,端起火铳放了一铳,没打中那个窜出来的叛军,却打中了石柱,这才结果了石柱后面的叛军的性命。
叛军溃不成军,藏不住,打不着,这到底是埋伏明军,还是给明军送菜呀?
丢下近百条性命后,叛军终于决定逃跑了。
他们不成队形,抱着脑袋往打鸡洞的后面跑,也不管后面有没有火铳。
锦衣卫养成了痛打落水狗的良好习惯,又是一通火铳,打死了几十名叛军。
再说洞外的朱由诚,他听着洞内爆豆般的铳声,心里实在着急。但是洞内危机重重,他作为一军主帅,不能轻身涉险进入洞内察看,只能在外面干着急。
洞内铳声更急、更响,仿佛都要把山上的石头震得掉下来。接着铳声停止,过了约摸半个时辰,铳声又响起,但这回铳声虽急,但密度较之刚才,明显稀疏了许多。
“洞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是所有人心里的疑问。
又过了两刻钟,进洞的百户全部退了出来,不过有的是站着出来的,有的是躺着出来的。
魏子明给朱由诚行了个军礼,说道:“朱大人,我们在洞穴里遭受了敌人的伏击,无法寸进,锦衣卫的死伤不断增加。故而退出洞穴。”
朱由诚回了个军礼,说道:“你的决定没有错。我的军令是探索洞穴,如果敌人防守严密,无法探索。退出洞穴是最正确的做法。否则连报信的人也没有,我们又得派出一队人马搜索你们的踪迹,锦衣卫将遭受更大的损失。”
说完,朱由诚痛惜地看着被抬出来的锦衣卫。他们大多已经牺牲,只有少数几个是重伤。突然。他注意到抬出来的一个人没有穿军服,意识到那个人是当向导的俘虏,看来,许给他的店铺已经无法兑现了。
俘虏的双目圆睁,似乎还有心事未曾达成,不知他是在担心能否重回贵阳,还是担心许下的店铺能否到手?
朱由诚叹了口气,决定把俘虏带回贵阳安葬。既然他认贵阳为故乡,那就让他尸骨还乡吧,至于店铺。就送给他的亲人――如果能找到的话。
朱由诚在心里默默祷告完毕,然后用手轻轻把俘虏的眼皮向下抹去,使尸体的眼睛闭上。
尸体很听话,眼睛闭上了。可是不到一会儿,眼睛又睁开了。
“嗬,死不瞑目啊,我已经把你要的东西许给你了,还不满足?今天本官非让你闭上眼睛不可。”朱由诚喃喃地说道,他和尸体较上劲了。
“大大人,小的还没死呢。”尸体突然开口了。
朱由诚吓得倒退两步。道:“你没死?干什么让我的士兵抬你出来?显得你有多高贵吗?丢下。”
朱由诚的最后两个字是向抬他的锦衣卫说的。
锦衣卫闻听朱大人的命令,没有半分犹豫,一松手,“啪”的一声。俘虏就从半人高的位置扔了下去。
俘虏呲牙咧嘴,看样子摔得不轻。可是俘虏尽管表情痛苦,双手却动也不动,连基本的抚摸痛处的反应也没有。
朱由诚情知有异,问道:“你怎么了?”
俘虏哼哼唧唧地说道:“大大人,我中中了吹吹箭。有能解奇毒的医生吗?”
“什么部位?”
“屁屁|股上。”
“来人哪,把他翻过来。”朱由诚对吹箭闻名已久,但一直没有见过,不由起了好奇心。
两名锦衣卫上前,把俘虏翻了过来,让朱由诚欣赏他的屁|股。
俘虏的屁|股已经高高肿起,不用解开裤子也能猜到他的屁|股的颜色十分精彩。他的屁|股上插着两件兵刃,兵刃的后部有个小孔,上面绑着短短的红色飘带,不用说,这就是传说中的吹箭了。
那两支吹箭射得特别准,左边一个,右边一个,近乎完美的对称。俘虏完全不用担心走起路来重心不稳――当然前提是他能站得起来。
朱由诚叫来一名侍卫,对他轻声说道:“把阿检,呃,就是信王请来。告诉他,有好东西看了。”
俘虏是懂汉语的,听到朱由诚的话不由心中泪崩,这都是些什么人哪,不忙着救人,先忙着看热闹,也不问问别人同不同意。不过,问了也白问,他敢不同意吗?话又说回来这似乎也是件光荣的事情,谁的屁|股被大明的王爷看过?如果不是担心吹箭上的毒让自己丧命,他倒会笑出声来。
信王一会儿就跑过来了,兴奋地问道:“好东西在哪里?”
朱由诚一指俘虏高耸的屁|股,说哪:“呶,就在那儿。仔细看屁|股上两根带着红绳的箭,那就是传说中的吹箭。”
朱由诚经常给信王讲武侠故事,说得最多的就是吹箭、袖箭、子母镖、暴雨梨花钉、紧背低头花装弩之类或真或假的暗器,听得信王咋舌不已。
现在有了实物,信王自然要上前研究一番。
看了半天,信王道:“中箭的部位有些奇怪。”
朱由诚问道:“哪里奇怪?”
“屁股中箭,就是背后被人射的。也就是说,这两支吹箭是在逃跑的时候被人射中的,距离应该比较远。吹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