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第一猛人-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正统十四年,明英宗被瓦剌俘虏,朝廷众臣群情激愤,知道王振就是害得明英兵败被俘的元凶首恶,可是王振已经在战争被杀,义愤之下便在左顺门附近将王振的余党、锦衣卫指挥使马顺打死,又将王振余党宦官毛贵、王长随乱拳打死,悬尸于东安门外。监国的郕王惊慌失措,想要退走,被于谦拦住,请其宣布马顺等人论罪当死,参与殴杀的众大臣无罪。从此左顺门成为打击宫廷小人的地方,在左顺门打死人,刑部不予追究。

    顾大章悄悄地挪到高攀龙的身旁,轻声道:“高兄,你对朱诚这个人怎么看?”

    高攀龙随口答道:“惑君犯上,目无法度,十足的小人。”

    顾大章问道:“高兄可愿意和小弟一起打小人?”

    高攀龙怒道:“一次参不倒朱诚就两次,两次参不倒就三次。我不相信朱诚是铜浇铁铸,永远参不倒。为什么要学妇人拿鞋底打小人,这有用吗?”

    顾大章道:“高兄误会了,我说的是在左顺门打小人。你不记得在左顺门杀人不犯法的吗?”

    高攀龙倒抽一口凉气,左顺门发生过两次名震历史的打人事件,第一次是正统十四年,群臣打死马顺、毛贵、王长随;第二次是嘉靖三年,杨慎带领一部分少壮派的大臣,埋伏于左顺门附近,准备伏击被奉旨入京的张璁、桂萼,不过这两人相当机灵,逃过一劫。但是朱诚能与这些人相比吗?朱诚官虽不大,但身份特殊,是神宗显皇帝的义孙,而且入了朱氏族谱,算是天潢贵胄了,打他,要不要紧哪?

    顾大章见高攀龙心动,继续鼓惑:“高兄别怕,朱诚不过是锦衣卫千户,正六品。当年被打死的马顺可是锦衣卫指挥使,正三品,景皇帝(明代宗朱祁钰)不也是没有追究大臣的责任吗?朱诚年龄虽小,却已奸滑似鬼,等他长大后必是王振、刘瑾一流。与其等他长大了再祸国殃民,不如现在就干掉他,高兄您看呢?”

    王振是明英宗时期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刘瑾是明武宗时期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用两个太监来比朱诚,实在不太妥当。但为了引起高攀龙的杀机,顾大章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

    高攀龙何尝不想干掉朱诚呢?就凭朱诚烤肉不分给自己一份,高攀龙就想杀他千次了,不过一直没有找到正当的借口罢了。

    当下,高攀龙摆出一副慨然的姿态,说道:“好吧,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我说不得也要做一次武夫了。”

    高攀龙正想联络其他的东林党人,突然想起一件事,说道:“不好,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六月,‘三殿火灾’时,左顺门已经化为灰烬,至今仍未重修,这可如何是好?”

    顾大章一愣,旋即说道:“砖木做的左顺门虽然已经不存在了,但代表着大明永不与奸邪妥协的左顺门永远刻在我们的心中。”

    高攀龙气道:“蠢猪,左顺门都没了,他怎么会到那里去?”

    顾大章也呆住了,刚才只顾着报仇雪恨,忘了这一点。

    汪文言刚才一直在悄悄地听着,这时插口道:“骗他去呗。”

    顾大章道:“怎么骗?”

    汪文言道:“前几天,我看到奉圣夫人,呸呸,就是那个老**客印月出了一趟宫,去了儿童乐园对面的一户人家。我派人调查,原来宫印月的侄女住在那里,名叫客青青。据说,朱诚这小子非常喜欢她,我们骗他说奉圣夫人在左顺门那里等他,他一定会去的。”

    顾大章冷笑道:“这小子多大,就开始想女人了。想当初,我是12岁才”

    顾大章觉得失言,忙闭口不言。他看到高攀龙和汪文言一脸坏笑地盯着他,怒道:“你们又好得了多少,别以我不知道你们那些破事。”

    汪文言忙道:“算了,这是在朝堂之上,慎言、慎言。”

    高攀龙道:“派谁去骗他呢?我们这些大臣,恐怕他连一个也不信哪。”

    汪文言道:“王安,王安一直站在我们东林党一边,想必很愿意参与这种诛灭奸邪小人的事情。”

    高攀龙道:“散朝以后,朱诚和朱由检必然会被皇上留下来谈话,甚至会一起共进午餐,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准备。”

    三人计议已定,散朝以后,各自去串联大臣。东林党人自然是一呼百应,非东林党人却是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不过也有不少大臣准备围观这一盛事——几十人围殴一个儿童,这种事情,人间哪得几回见呀。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这句话放到太监身上就更准了。自从光宗贞皇帝大行后,王安失势,他原本只想过安分的小日子。被汪文言一忽悠,他热血上涌。思索了一阵之后,他说道:“这件事我很乐意参加。不过我和朱诚一直不太对付,他不一定会相信我呀。”

    汪文言道:“不一定要你出面呀,只要派一个小太监传个话就行。而且”

    汪文言贴近王安的耳边,悄声道:“我这里有一枚药丸,吃下去,半日后便会无声无息地死去,就算天启皇帝要查,也查不到你的头上。”

    王安大喜,叫过心腹小太监王喜,附耳吩咐了几句。

    王喜自幼入宫,原本跟着卢受。有一次看见王安,觉得王安的相貌与他记忆中的父亲有几分相似,便千方百计地调到王安的身边服侍他。王安那时还是失势太子的管家,手中既无权又无钱,除了王喜,还真没有人看得上他。这十几年以来,王喜把他当成父亲一样服侍,早请安,晚问候,就算他再次失势,也没有抛弃他。他万万想不到,王安今天会把他当成弃子。

    王安给他倒了一杯酒,悄悄地把药丸放进酒里,见药丸一会儿便化作清水,再也看不出来,便递给王喜道:“王喜,你是我最亲近的人。朝中出了奸臣,我们理当勠力同心,一齐为打倒奸臣出一把力,大明的历史会记下我们的名字的。这杯是壮行酒,等你回来,我们共饮庆功酒。”

    王喜热血沸腾,接过酒杯一饮而尽。

第二十五章 左顺门血案(下)() 
和高攀龙预料的一样,散朝以后,天启皇帝果然把朱诚和朱由检留了下来。

    天启皇帝本来还想留二人一起共进午餐的,但两人担心冯梦龙的病情,婉言拒绝了皇上的盛情款待。

    两人步出太和殿,一个小太监气喘吁吁地跑来,正是王喜,他对朱诚道:“朱大人,客巴巴在左顺门边上等你,说是有话跟你说。”

    朱由检奇道:“诚哥哥,你怎么会认识客印月那个女人的?那个女人太妖冶了,我不喜欢她。”

    朱诚一脸苦笑,贴着朱由检的耳朵轻声道:“你当我喜欢她呀,她是客青青的姑姑。”

    朱诚本想单身前往,朱由检拉住他,道:“诚哥哥,把侍卫们全带上吧,我怕那女妖精害了你。”

    朱诚笑道:“我又不是唐僧,哪里有女妖怪看得上我呀。”

    朱由检一再坚持,朱诚推辞不过,便带着吴虎平等十二个锦衣卫精锐去见客印月。他心想,有这么多兵给自己壮胆,应该不会再怕那老妖婆了吧。

    到了左顺门,他没有看到客印月,心里一沉,暗道不妙,正想原路退回,一群大臣拦住他的退路,为首的正是高攀龙。

    高攀龙指着朱诚的鼻子骂道:“朱诚,你这个期君惑上的奸佞,今天你的末日到了。”

    朱诚暗暗清点了一下围攻他的大臣的数量,足有七八十个,看来东林党的能量不小。不过东林党的干将左光斗、杨涟并不在其中,看来东林党也并非铁板一块。

    众大臣步步紧逼,朱诚和锦衣卫一步一步后退,直退到城墙边。

    朱诚心里有点发慌,毕竟被这么多人包围还是第一次。想不到东林党一计不成,又生一计,竟敢在皇宫里行凶,要把自己活活打死在这里。这里是左顺门,对了,左顺门有杀人不犯法的惯例,这下有冤都没处诉。而且被打死的大臣不管生前如何,死后都会被冠上奸佞的称号。难道自己的抱负还没实现,就要死在这里吗?难道历史的车轮真的没法改变,大明一定会灭亡吗?

    朱诚对吴虎平说道:“对不起,连累你了。”

    吴虎平道:“大人莫说丧气话,我们平时的训练难道是假的吗?我们和乡勇打架,一个可以打十个。你别看这些大臣锦袍玉带,力气可没有乡勇大。而且其中有不少老头,走路都颤颤微微的。这群乌合之众都打不赢,我们还不如找根面条,上吊自杀算了。”

    朱诚定睛一看,果然像吴虎平说的一样,这群大臣数量可观,质量却不敢恭维,平均年龄在五十以上。朱诚暗道一声惭愧,光注意围攻自己的人数了,没有注意其他情况。就这心理素质还谈什么打建奴、保大明呀,看来自己最近骄傲了,总以为后世在网上看过不少军事评论,已经是半个军事家了。其实不然,军事家都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看来以后得找些弱一点的敌人练练手了,不然,纸上谈兵,不但害了自己,更害了自己带的兵。

    想到这里,朱诚豪气大生,就在这里练一次兵好了。朱诚看看四下的环境,左顺门失火烧毁已经很久了,成了一片废墟,上面杂草丛生。朱诚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群殴利器――板砖。板砖在斗殴中,以成本低廉、杀伤力惊人而闻名。有赞为证:四四方方一块砖,价廉物美人人夸。远扔近拍万难防,一砖在手闯天涯

    明代的城墙的确是用砖砌成的,但这些砖大多是用条石刻成,厚度和重量惊人,用这个拍人当然是一拍一个准,不过前题是你得拿得起,而且还得运转自如。

    板砖没找到,朱诚发现了不少瓦片。这些瓦片是用陶土烧制而成,厚度和板砖相仿,不过比板砖大一点,还有点弧度,这倒是上好的武器呀。

    朱诚悄声命令道:“四下散开,拿瓦片,不要留手,出事我负责。”

    为什么朱诚要轻声下命令呢,原因有二:其一,板砖是斗殴的不传之秘,不能让这些东林党的官员学会了。其二,朱诚心黑手狠,虽然读过很多关于宽恕的著作,但是却没有学会宽容。他信奉的是,人给我一拳,我还人一脚。既然东林党要他的命,他也不打算让他们囫囵回去。

    锦衣卫一听,立刻四下散开,扑向瓦砾堆。

    顾大章一看,哈哈大笑,道:“朱诚,今天你是在劫难逃。你以为你的侍卫能够保护你,错了,你看,他们现在正在四散奔逃呢。”

    朱诚早就认准了一块碎瓦片,扑上去捡起瓦片,回身跳起来,对着顾大章的头上就是一下。

    事实证明,瓦片和顾大章的头在硬度上略逊一筹,瓦片碎了,不过顾大章的头也没有好过多少,血一下子就涌了出来。顾大章蹲在地上,抱着头痛苦地呻》

    锦衣卫也找到了合手的瓦片,回身猛拍众大臣。敢伤朱大人的就是他们的仇敌,那还客气什么。

    吴虎诚手持两块瓦片,冲向汪文言。他一块瓦片出手,直取汪文言的面门。汪文言不到四十,手脚敏捷,头一偏,瓦片带着风声从耳边掠过。只听得“哎呀”一声,身后的户部主事被瓦片砸倒在地,生死不知。

    汪文言正庆幸自己逃过一难,吴虎诚左手的瓦片已经拍来,正中他的右耳。汪文言就感觉耳朵嗡嗡作响,各种声音在他耳朵开联欢会。他头一歪,晕了过去。

    战斗形势一边倒,原本围殴朱诚的东林党官员变成被围殴的一方,纷纷倒地不起。

    说实话,东林党有群殴的胆量,却没有群殴的技巧。一伙官员凭着血气之勇包围朱诚,不订计划,不带兵刃,打得赢才怪呢。

    东林党毕竟学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们很快便从锦衣卫那里学到了斗殴的技巧,并且想现学现用。可是瓦砾堆在锦衣卫的身后,冲过去抢板砖估计难度很大。于是他们在地上抠来抠去,企图抠起一块砖头来。可惜修建左顺门的工匠们想不到东林党有这种特殊需求,修得特别牢。这些官员手指都快抠破了,也没有抠起一块砖来。

    于是,东林党终于使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看家本领――投降,余下的官员纷纷跪地求饶。

    朱诚扫视了一下投降的官员,道:“唉,我真是个心慈手软的人哪,看到你们这样,我怎么下得去狠手呢。吴虎平,你带人拿瓦片,一人一下,全拍晕了吧。”

    吴虎平当下依令行事,不一会儿,东林党大臣就全部倒地不起。

    正在这时,感觉情况有点不对的朱由检冲了过来,他看到朱诚平安无事,心中大定;看到躺在地上的东林大臣,心中大怒,狠狠地给了一个倒霉鬼几脚,踢得他鼻血长流。这个倒霉鬼早就苏醒了,被踢破鼻子也不敢动――吴虎平正拿着一块瓦片虎视眈眈地盯着他们呢,谁敢起来,就拍一下,拍到不动为止。

    天启皇帝听说朱诚遇险,带着魏忠贤追了过来。两人一路上不住地祈祷,朱诚可千万别出事呀。

    看到朱诚好端端地站在那里,天启皇帝长舒一口气,问道:“朱诚,这是怎么回事呀?”

    朱由检刚准备开口,把东林党的丑恶行径添油加醋地告诉天启皇帝。

    朱诚却拉了一下朱由检的袖子,抢先说道:“这些大臣游兴大发,准备看看左顺门。谁知地面不平,摔倒在地。我们正在抢救他们呢。”

    朱由检睁大了眼睛,奇怪地看着朱诚,心道:诚哥哥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二十六章 东林党连坏事也不会做() 
天启皇帝疑惑地看了朱诚一眼,道:“既然如此,把这些老眼昏花的可怜虫送出宫去,让太医给他们治治吧。和太医说一下,治病是要收钱的,别医好病人,饿死医生。”

    倒在地下装死的东林党大臣一听,鼻子都快气歪了,太医还会饿死,每个月除了有俸禄拿,还可以在外面的药铺兼差看病,过得比谁都当前滋润。饿死?骗鬼呀。

    四人不理这些躺在地上的“好汉”,一起回到乾清宫。

    朱由检已经憋了好久了,一坐下就开始“吧啦吧啦”地说,把东林党的恶行如竹筒倒豆子一般告诉天启皇帝。

    天启皇帝微微一笑,看着朱诚,问道:“这些大臣要你的命,为什么诚弟弟还要帮他们遮掩呢?”

    朱诚叹了口气道:“现场官员不下八十,大多是朝廷重臣。如果我说他们意图行凶,皇上一定会震怒,将他们拿下。朝堂为之一空,那朝廷还如何运转?他们虽然才智平庸、个性卑鄙,但大明却少他们不得。故此,我才帮他们说了几句好话。请皇上原谅微臣的自作主张。”

    天启皇帝不禁动容,上下打量了他一下,道:“你今年才多大,怎么思维如此缜密,凡事从朝廷角度出发。不像他们,为了一块肉骨头,自己人也会打起来,人品低劣,连狗都不如。要是多有几个像你一样的大臣,中兴大明有望啊。要不,你入朝为官吧,朕下令赐你同进士出身,18岁以后就让你入阁为相,如何?”

    魏忠贤又惊又喜,天启皇帝金口一开,就给朱诚许了一个大明最大的官了,到时自己掌握内廷,朱诚掌握外廷,那魏家在大明可以横着走了。他真恨不得跳出来,替朱诚答应下来。

    朱由检一脸沮丧,这实在是一个超级大馅饼,只要是不是傻子,谁都会满口答应。平时他和朱诚聊天时也发现,朱诚的志向不小,有这么一个契机,他定能一飞冲天。可是,只要他入朝,就一定会和自己分开。封王以后,自己只能孤零零一个人去就蕃了。当然,他心里也有一点小小的欣喜,为自己有这样一个朋友而得意。

    朱诚面色如常,道:“皇上,先帝要我保护朱由检,朱由检在哪里,我就会在哪里。”

    朱由检大为感动,眼眶里满是热泪,道:“诚哥哥”

    朱诚拍着他的背,道:“不离不弃,一世兄弟。”

    天启皇帝,道:“也罢,朕也不夺人所好了。不过,朕记得朱诚曾经说过,愿为大明繁荣出力,那以后朕向你问计时,你可不能推脱哟。”

    朱诚正色道:“只要皇上有需要,微臣自当竭尽所能。”

    天启皇帝又问道:“朱诚,你怎么会到左顺门那里去了?朕记得那里很早就被烧毁了。”

    朱诚叹了一口气,道:“我是被人骗去的。”

    天启皇帝哈哈大笑,道:“你平时精明过人,怎么今天也上当了?”

    朱诚道:“一个小太监告诉我说,奉圣夫人在左顺门等我。”

    天诚皇帝奇道:“你也认识客巴巴?难怪这些天,她总打听你的消息呢。”

    朱诚俊脸一红,道:“是客青青啦,她是奉圣夫人的侄女。”

    天启皇帝道:“客青青这小丫头,我见过。你7岁那年,我去儿童乐园吃火锅,看到你和她眉来眼去,那个肉麻喔,啧啧。”

    朱诚道:“这你都看出来了?”

    天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