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敬亭道:“朱公子的现在仅仅停留在说故事的层次上,还没有说评书的意识。评书和故事不同,评书要感染人,让听众随着书里的人物激动而激动,悲伤而悲伤。今天你说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仅仅只是说了一个故事,而没有把听众带进书里。”
朱由检拱手道:“柳先生不愧为评书名家,朱某深受启发。”
朱诚似笑非笑地看着柳敬亭,心道:“这位柳先生是胸中有沟壑的人,历史上曾经当过南明将领左良玉的幕僚,这次来儿童剧院找茬,应该不只是教朱由检说评书这么简单。否则,京城里那么多说书的人他不教,为什么偏偏找上朱由检呢?”
柳敬亭觉得朱诚的目光如刀似电,仿佛要剌进他的心里,看穿他的思想。
柳敬亭略带一点局促地说道:“朱大人为何这样看着我?”
朱诚道:“我在等你说出真正的来意呀。”
柳敬亭道:“我看到贵剧院的表演,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呀。”
朱诚道:“吐完了没有,吐完,我可以送客了。”
柳敬亭语塞,吞吞吐吐地说道:“其、其实还有一件事”
朱诚微笑不语,朱由检却拍着胸脯打下包票:“柳先生,你说,我一定帮你办到。”
朱由检看看朱诚,又心虚地加上一句:“只要不犯法。”
柳敬亭的脸红了,说道:“我我想》
他的声音越来越低沉,后面几个字几乎听不清楚了。
朱由检急得快跳起来了,道:“柳先生,你长得像女人,想不到声音更像女人。”
柳敬亭被朱由检一激,朗声说道:“我想加入大人的部队,成为大人麾下的一员猛将!”
&书14日将上分类推荐,请各位读者朋友鼎力支持!)
第三十九章 大明黑锅之王(上)()
朱诚闻言轻叹一声:“你终究还是说了,我还以为我的副千户的官职送不出去呢。”
柳敬亭闻言一愣,旋即狂喜,手舞足蹈。
朱由检拉拉朱诚的衣服,悄声说:“诚哥哥,你的决定我一向都是支持的,但今天,我有点小小的疑问”
朱诚微微一笑,这未来皇帝渐渐地有了自己的思想,正好借这个机会修正一下他的用人思路,让他知道,不是会八股、有功名的人是人才,许多能人异士没有功名依然青史留名。明末崇祯缺粮、缺钱、更缺人,朝堂里东林党不少,却无一能派上用场。朝廷首辅周延儒在建奴兵临北京城下时,束手无重,贼兵退却时,不敢出击,还谎报军情,为自己请功;兵部尚书梁廷栋一边吃败仗,一边吃慢性|毒|药,死了后还落了个殉国的美名。
朱由检继续说道:“前段时间,你教我学过欧阳修的伶官传序,说后唐庄宗重用伶官,导致国亡身死。现在诚哥哥》
朱由检看看朱诚,把后面的话又咽了回去。
朱诚哈哈大笑,拍着朱由检的肩膀道:“阿检,你的担心很有道理。不过,我曾经说过,人才要放在合适的岗位才会发光放热。后唐庄宗重用伶官为什么会亡国呢,是因为他用错了地方,把戏子封为剌史,管理一州的政务,甚至宠信戏子,侮辱百官,不败亡才没天理呢。”
朱由检嘟嚷着说道:“那你又让柳敬亭当千户,军事比民政更要紧。”
朱诚问道:“你知道为什么太祖起兵,可以横扫漠北,而神宗征辽东则损兵折将呢?要知道,神宗时期国富民强,和太祖起兵之日不可同时而语啊。”
朱由检一脸疑惑,道:“是喔,我都没想过这个问题呢。”
朱诚道:“太祖起兵时,士兵是为推翻压迫自己的蒙古鞑子而战,打败鞑子生,败给鞑子死。而神宗征辽东时,士兵是为军饷而战,无论生死,都可以领到军饷,一旦军饷供应不及时,就会整军哗变。所以,士兵知道为何而战,就会爆发百倍的战力。士兵一般知识水平低下,看不懂四书五经,这时候就需要有人把道理掰开了、揉碎了说给他们听,让他们把忠君爱国刻在心里。柳先生就是最好的人选。”
朱由检恍然大悟,由衷地赞叹道:“诚哥哥,你是怎么明白这个道理的呀?难怪连求球那样的二流子到你手上都能派上大用场呢。”
朱诚转头对还在喜不自胜的柳敬亭说道:“柳先生,你把随身物品整理一下带到儿童乐园来,找吴虎平报到。明天我们要去大明先贤庙祭祖。”
根据朱诚的建议,太庙已经对全体大明人开放了。当然在天启皇帝提出这个建议之初,全体大臣一致反对,有几个刚烈的大臣甚到要一头撞死在大殿上,不过当天启皇帝把朱诚的话转述了一遍之后,众大臣想了想,齐声称赞皇上的提议英明无比。
太庙本来就不在紫禁城里,所以圈地建房比较方便。经过两个多月的建设,大明先贤神庙群已经初显规模,除了供奉大明列祖列宗的太庙之外,中华英烈庙,、大明英烈庙、大明勇士庙、群丑地狱殿已经实具规模,只是没有上油漆。
大明先贤庙还没有完工,天启皇帝本来不准备现在就对外开放的,可是魏忠贤道:“现在正是过年期间,正好让大明的列祖列宗看看如今繁荣富强的大明。”其实魏忠贤的潜台词是,先贤庙前的店铺已经全部租赁出去了,趁着过年人流量大,可以赶紧捞一把,否则二月三日,皇上结婚时,可拿不出太多的现钱哪。天启皇帝心领神会,批准了这一建议。
像国诚说的那样,大明先贤庙一开放,果然游人如织,天启皇帝和魏忠贤赚得是盆满钵满。而且,眼尖的魏忠贤发现,从先贤庙出去的游人,一个个昂首挺胸,为自己是大明人而自豪。
听完魏忠贤的汇报,天启皇帝叹道:“诚弟弟果然有大才呀。朕决定了,阿检封王后,他的封地就放在京城附近,这样朕既能时时看看检弟弟,又能随时向诚弟弟问策。”
魏忠贤并没有把天启皇帝的话转告给朱诚听,所以朱诚来太庙一来是想拜祭大明的历代皇帝,怎么说自己也是万历皇帝的义孙,算是老朱家的人了,不见见祖先怎么行呢;二来是验收一下自己的建议取得的效果。
大明先贤庙门口的大街上人山人海,挤得是水泄不通。朱诚在一家小店里买了香烛纸钱,花了不少银子。朱诚本想和这个奸商理论几句的,后来想想卖这个价好像还是自己建议的,不由摇头苦笑,暗叹道:“真是作法自毙啊。”
一行人进了大明先贤庙,这里依然是人满为患,但却井然有序,进出的人都是一脸肃穆。
根据朱诚的建议,上香和焚烧纸钱的地方都在殿外,所以朱诚和朱由检两人在户外给祖先上香、烧纸钱之后,才进入大殿瞻仰大明列祖列宗的画像。
之后,他们又依次拜谒了中华英烈庙、大明英烈庙、大明勇士庙、还去群丑狱殿唾弃历朝历代的汉奸、叛徒一番。不过群丑殿有点恶心,不到半个月的功夫,殿里的塑像上已满是痰迹,有一口痰还很新鲜,沿着塑像的脑袋往下淌,塑像是跪着的,地上刻着他的名字――王振。
走出群丑殿,心细的朱由检发现柳敬亭不见了。几人回头一找,柳敬亭正站在一棵粗大的柏树后面,愣愣地看着前面。只见他张着嘴,瞪着眼,涎水起码流下三尺,简直就是标准的猥琐男。
众人沿着他的视线瞧过去,见那边站着一位绿衣女子。只见这位女子眉粗眼圆、高鼻梁、厚嘴唇,脸上透出健康的苹果红,一派英气勃勃的样子。朱诚不由暗叹,互补心理在找对象时起了很大的作用。柳敬亭偏文弱,所以喜欢健康、强壮的女人。
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虬髯大汉出来,道:“瑚儿,随爹爹一起去参拜一下于谦大人。”
名叫瑚儿的女子应了一声,迈步走进大明英烈庙。
朱诚喃喃自语道:“那个大胡子是谁呀,总觉得有点熟悉。”
&日中午2点,本书将获得“分类新书推荐”,请各位读友们呼朋唤友来惨无人道地围观吧,朱诚在这里求收藏,求推荐)
第三十九章 大明黑锅之王(下)()
朱由检道:“好像是熊庭弼吧,我们在太和殿见过他。”
熊庭弼,大明历史上著名的黑锅之王,他的经历比故事还要传奇。他是武解元,却是文进士,一生三次经抚辽东,黑锅背得一个比一个大。第一次巡抚辽东,和南畿巡按御使荆养乔不和,被人弹劾残忍好杀,背了一个小小的黑锅,下台。第二次更无辜,杨镐瞎指挥,导致明军在萨尔浒之战时一败涂地,熊庭弼继任辽东经略,稳定了战败后混乱的局面,巩固了防线。但杨镐的叔父杨渊却怪熊庭弼不肯保奏丧师辱国的杨镐,联合御史冯三元、大学士顾慥、尚书姚宗文等上疏弹劾他,这回黑锅大了一点,被押解进京审问。第三次最倒霉,熊庭弼经略辽东,王化贞巡抚辽东,二人不合。王化贞主攻,熊庭弼主守,主攻的政策失败,结果把黑锅留给主守的人来背。这个黑锅太大了,熊庭弼丢了脑袋,还被“传首九边”,领到大明历史乃到中国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刑罚。
朱诚一拍脑袋大声说道:“我记起来了,熊庭弼,自幼好武,湖广乡试武举的解元,第二年弃文就武,考取进士。去年被派往辽东,建奴贼酋奴儿哈蚩进攻沈阳,被他击退。熊庭弼能文能武,是大明不可多得的一员良将啊。”
朱由检奇道:“熊庭弼既然喜好武艺,为何考文进士,不考武状元呢?”
朱诚苦笑道:“大明将士的待遇一向很低,见到文官就低人一等,一个七品的文官甚至能斩杀三品的武将。熊大人正是看穿了这一点,才弃武习文。我猜他一定是想通过文举上位,获得文官职位,然后以文官入武行,这样地位变高了,又能够指挥军队”
朱诚的话还没说完,就听见有人哈哈大笑,道:“朱诚朱千户,你真是我的知音哪。冲你刚才说的话,就值得痛饮三杯。”
原来朱诚背后议论人的坏习惯这次终于被人现场抓包,他的话被熊庭弼听了个清清楚楚。
大家转身仔细端详熊庭弼。只见他身材高大魁梧,面色蚴黑,双目如电,一把又粗又短的大胡子,恰似钢针,又如铁线,神色坚毅中略带狂放。
熊庭弼笑道:“朱千户,朝堂上我们已经见过好几面了,你真是贵人多忘事啊。”
朱诚本来不愿意和熊庭弼扯上关系,因为他知道熊大黑锅不久之后就要传首九边,与一个死人交朋友有什么意思。可是听到熊庭弼豪爽的笑声,朱诚一下子就喜欢上这直爽的汉子,便道:“如此,那我就在庙门口的酒店里摆下一桌,向熊大人赔罪了。”
一行人出了庙,来到一家精致的酒店选了间雅座边喝边谈。
酒至半酣,朱诚忽然说道:“现在辽东是袁应泰守,此人眼高手低,必会败亡,朝庭会重新想起你,启用你为辽东经略,熊大人有何打算呢?”
熊庭弼道:“自然是精忠报国,别说我今年才五十,就算是八十我也会欣然应允。大丈夫应当马革裹尸,岂能做恋栈之马。”
朱诚沉默了一会,道:“我建议熊大人不要前往辽东。熊大人是楚党吧,不是东林一系。东林党不会放心边疆大权旁落,必定会派人前来掣肘。东林党中知兵的人不多,李三才算一个,被我搞得灰头土脸,恐怕很难死灰复燃了。现在只有王化贞敢轻身前住辽东,所以东林党必会提议让王化贞当这个辽东巡抚。”
熊庭弼道:“王化贞这个人我知道,刚愎自用,从来不学习兵书战策,却喜欢口出狂言,按他说法,一月即可平辽,二月即可灭蒙,真是可笑可叹。不过辽东巡抚主管民政,最多可以参赞一下军务,我经略辽东,主管军事,还算是他的上官。我去辽东,也不跟他吵,只是把他供起来,不让他插手军务。”
朱诚摇摇头道:“熊大人也当过辽东巡抚,怎么忘了辽东巡抚的全称,叫巡抚辽东地方赞理军务,也就是说辽东巡抚完全可以管军事。他是东林党人,又是首辅叶向高的弟子,在朝中一呼百应。他主张攻击,这种言论虽然无稽荒诞,却深受朝野喜爱。而你的御敌方略虽然稳妥正确,却不讨人喜欢。你们两人的方略同时送到京城,谁的方略被肯定,谁的方略被否决,不问可知。”
熊庭弼道:“我终究是地方长官,王化贞还是要听我的。我不给他兵,难道他还能一个人去进攻贼酋奴儿哈蚩吗?如果这样也好,我可以带领辽东大小官员看戏了。”
朱诚叹道:“你忘了他是东林党人了,地方大小官员的升迁全系在东林党的身上,地方上没有人听你的,你的权力被架空,光杆司令恐怕不是王化贞,而是熊庭弼大人你呀。”
熊庭弼吓出了一身冷汗,刚才的酒意已经不翼而飞了。
朱诚继续说道:“王化贞一向好大喜功,轻视大敌,上任后必定会大举进攻建奴,把手上的精兵赔个精光。这次失利确实是王化贞的责任,但别忘了,他有个好老师,叫叶向高,现任内阁首辅,必定会出面保他。不过这次失利总得找一个人负责任,那个人就是你,名义上的辽东最高军事指挥人——辽东经略熊庭弼,你就是那只可悲的替罪羊!”
熊庭弼闷闷地喝了一口酒道:“我不信,东林党人虽然党同伐异,但都是正人君子,不会做这种事。再说,天下还没有说理的地方了?”
朱诚见劝不动他,知道他是一心为国,也不能说他愚忠,便说道:“熊大人,我代辽东百姓求你一件事。”
熊庭弼道:“请说。”
朱诚非常诚恳地说道:“熊大人,请记住贼酋奴儿哈蚩生性残忍好杀,一旦攻占我大明领土必定会大开杀戒,屠杀我汉人百姓。请大人一上任就提前动员辽东百姓退回关内。王化贞兵败时,熊大人不要置气,请看在当地百姓的份上,能少退一里,就少退一里,须知你少退一里,就能保护一里的百姓啊。”
说完,朱诚站起来,向熊庭弼深深一躬。
熊庭弼慌忙站起来搀扶,道:“这里哪里话,老夫身为大明官吏,自当如此,自当如此。”
朱诚道:“如果熊大人能保得辽东百姓周全,朱某自会在你陷入危险之际伸出援手。”
熊庭弼不以为意,举杯向朱诚致意,道:“如此,老夫就先谢谢你了。”
&日中午2点,本书将获得“分类新书推荐”,请各位读友们呼朋唤友来惨无人道地围观吧,朱诚在这里求收藏,求推荐)
第四十章 明朝的冰棒()
转天,朱诚把升官的名单报给天启皇帝。
天启皇帝一看,上面有一百一十四名百户,还有两位副千户,分别是冯梦龙、柳敬亭。天启皇帝微微一笑,这朱诚毕竟只是个小孩子,把写书的、说书的都提拔成千户,难道不知道军事指挥是个专业性很强的职业吗?外行领导内行,准要出问题的呀。
天启皇帝并没有说破,只是让魏忠贤盖上大印后发往兵部。兵部尚书王象乾不是东林党人,不喜欢封驳皇上圣旨以求名。他见是天启皇帝亲自提拔百名锦衣卫百户,知道锦衣卫是皇家亲兵,不仅不加以刁难,反而催促部下尽快办好新任百户和千户的官凭文书,反正皇上已经说了,这批武官是儿童乐园出军饷,与兵部无关。
三天后,皇上派往京西皇庄的九名千户已经到位,来儿童乐园和朱诚会合。一见面,九名千户就表明态度,自己只是去京西皇庄混资格的,不会干涉朱诚练兵。朱诚见他们这么知情知趣,心中大喜,送了九名千户不少儿童乐园的特产,乐得他们眉开眼笑。
冯梦龙和柳敬亭的官凭文书已经发给他们了。柳敬亭一天拿出来看八遍,冯梦龙好些,没有看八遍,只不过在侯慧卿面前炫耀十六遍而已。
东西已经备齐,朱诚决定动身回京西皇庄。自己这些天没有盯皇庄的锦衣卫训练,也不知现在情况如何了。冯梦龙的身体还没有完全康复,但他强烈要求一起去京西皇庄。朱诚问过名医施龙友的意见,也就同意了。
车轮滚滚,一行人离开了京城,直奔京西皇庄。
出了京城,众千户觉得路异常颠簸,简直都快要把骨头震散了。一名千户掀开车帘一看,这条路坑坑洼洼,是条便道。旁边有条官道,平坦宽阔,上面还铺着一层湿稻草。
这名千户大喊道:“车夫,停车!”
车夫把车停下来,回身问道:“千户大人,什么事?京西皇庄还没有到呢。”
千户骂道:“混账东西,旁边这条官道很平,为什么不走这里,要走这条见鬼的小道?”
&户大人有所不知,这条官道是京西皇庄出资修的,据说上面铺的是叫做水泥的东西。刚铺的时候,像泥巴一样,但过了一阵子,就会硬如磐石。千户大人来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