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第一猛人-第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启皇帝微微一笑,问道:“户部尚书何在?”

    户部尚书李汝华出班道:“臣在此。”

    &在大明有没有信州府?”

    &明所有的州县暂时没有信州府这个编制。”

    礼部员外郎顾大章慌忙启奏道:“皇上,不可。”

    &为什么?”

    &明已经有信州府,就在江西行省。”

    御史倪文焕轻哼一声道:“顾大人,信州的建制是蒙元的叫法,太祖高皇帝驱逐鞑虏之后,于洪武三年撤销信州府,改为广信府。顾大人念念不忘信州府,是不是想请蒙元回来呢?”

    倪文焕字字诛心,东林党无话可驳,但是又不甘心失败,只是恳求皇上不要将昌平府改成信州府。

    &报由通政司管理,为了控制舆论,魏忠贤往通政司塞了不少亲信,可惜他的亲信资历太浅,一下子升任高官,难服悠悠众口。李春烨算是比较出色的一个,被任命为通政司左参议,负责邸报增刊。

    李春烨拿出毛笔和朝笏,舔了一下笔尖,开始记录。

    内阁首辅叶向高,见李春烨开始记录,觉得有点不妙,问道:“李春烨,你在记什么?”

    李春烨头也不抬,随口答道:“邸报增刊现在新闻太少,把反对将昌平府改成信州府的官员名字记下,到时候好写成新闻发布。”

    叶向高怒道:“你敢!”

    崔呈秀冷笑道:“叶首辅好大的口气,通政司有责任、有义务把朝堂里发生的事情向大明上下传达,你居然敢把通政司的权力收回,真比皇上还威风。李春烨,我支持你。把今天事件的始末,刊登在邸报,就说这些大人说昌平人不够诚信,不配信州府三个字。”

    李春烨淡淡地说:“邸报不归我管,那是袁可立袁大人的职司。我只负责邸报增刊,我会把诸位大人的表现原原本本地记在邸报增刊上的。”

    邸报增刊的发行量比邸报还大,登在上面比登在邸报上麻烦多了,这些反对改名的官员的家恐怕会被愤怒的昌平人给踏平的。

    叶向高转向袁可立道:“礼卿,你怎么不管管你的下属,这么乱写,想让通政司成为众矢之的吗?”

    礼卿是袁可立的字,叶向高素来高傲无礼,看得起的,给一声大人,看不起的,直接连名带姓地喊。这次喊袁可立的字,算是向他服软了。

    袁可立苦笑道:“叶大人有所不知,邸报增刊虽出自通政司,但实际由内庭掌控,我没有置喙之处啊。”

    东林党官员一看邸报增刊出面了,想起被登在报纸上官员可悲的下场,纷纷退缩,就连一向胆大包天的顾大章也不作声了。

    天启皇帝笑道:“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那就把昌平府改成信州府吧,各个负责部门尽快处理一应事宜,让昌平人为他们的诚信感到光荣与自豪。”

    先输一场的东林党官员终于盼到了册封信王的这一刻。

    魏忠贤大喝一声:“册封典礼开始!”

    英国公张维贤、大学士叶向高、韩爌一起站到东边,三个太监分别拿着节符、金册、印信上前。张维贤持节、叶向高拿着印信、韩爌捧金册。

    朱由检跪倒在玉阶前,魏忠贤从袖子里抽出一封圣旨,展开念了起来。内容不外是朱由检天性仁孝,兄友弟恭,册封为亲王,封号为“信”。念罢,朱由检接过圣旨。

    接着朱由检走到叶向高、韩爌面前,接过金册和印信,递给朱诚。朱诚的文官职位是王府审理所审理副,虽然未指明是哪个王府,但大家都知道他是朱由检的人,这个王府一定是朱由检的王府。朱诚收好金册和印信,小心地掖进怀里。

    百官一齐跪倒向信王行礼,口呼:“信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魏忠贤大喝一声:“册封典礼礼成。”

    朱由检问道:“如此,我就是信王了?”

    张惟贤笑道:“当然,如假包换的信王,您可以开府建牙了。”

    &府内最高的官衔是什么?”

    &史司左长史,正五品。”

    朱由检跪倒启奏道:“皇上,臣恳请封朱诚为信王府左长史,辅佐臣弟,请皇上批准。”

    天启皇帝还未开口,殿下的文官已经像炸了营般闹腾起来。虽然封为王府的左长史基本与大明的政治无缘了,但毕竟是五品的大员,要知道三年才出一次的状元最高封六品官,这朱诚何德何能,一出场就来个五品官。这让那些在官场上苦熬资历,熬得头发胡须雪白的官员情何以堪。

    顾大章再次跳出来,启奏道:“朱诚一介白衣,如何能辅佐信王开府建牙?请皇上三思。”

    朱由检说道:“朱诚可不是白身,皇爷爷在的时候是王府长史司典簿,皇上哥哥又封他为王府审理所审理副。从出身上来算,他现在已经是顺天府的文解元和武解元,即然是举人,当然可以做官了。”

    天启皇上思索良久,道:“顾爱卿说得有理,要不这个长史让你去做吧。”

    顾大章大惊失色,礼部员外郎虽说是从五品,不如信王府的长史品级高,但有晋升的机会,说不定还能当上尚书,执掌一部呢。如果当上长史,到时候跟着信王进山沟数虫子,这些年书不是白念了?

    顾大章叩头不起,口称还要为皇上效力。

    众官员都是人精,看出来了,如果谁要反对朱诚当这个长史,谁就会去当这个长史,这下哪有人还敢触这个霉头。

    天启皇帝笑道:“既然没有人反对,那么朱诚,你就当这个信王府长史司左长史吧,可要好好辅佐朱由检哦。”

    众官员一个劲儿地在心里说,我反对,可是终究还是没有人敢说出口。

    正在此时,礼部尚书盛以弘启奏道:“信王风|流倜傥,微臣为信王找到一个良配,就是顺天府周奎的女儿周盈盈,请皇上下旨将她选为信王妃。”

    盛以弘不是东林党人,但东林党人对他的提议大点其头,因为他们刚才被朱由检恶心了,现在也该让他恶心恶心了。

    想不到朱由检居然不出言反对,这让东林党人觉得一拳打在棉花上,没有任何快感。

    朱诚上前一步道:“皇上,您大婚是17岁。信王是您的弟弟,处处以皇上为榜样,所以他决定在17岁才成亲,请皇上恩准。”

    盛以弘急道:“皇上,周盈盈国色天香,迟了恐怕会被别人抢走啊。”

    天启皇帝道:“如此就先定下来,过几天册封她为信王妃,等朱由检到了17岁再圆房。朱由检,你今年12岁,按祖制,未成年的蕃王要留在京城,不能就蕃。你就从皇宫中搬出去吧,不过要经常进宫来看我哦。”

    东林党一听,得,这回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不但没办法赶走朱诚,还让他连升两级,从小小的七品王府审理所审理副,升为正五品的信王府左长史。

    不过,东林党是绝对不会放弃赶走朱诚的梦想,散朝以后,众人集合在叶向高的府邸里商量对策。

    &收藏,求推荐,作品已渐入佳境,请读友们支持啊。过几章,魏忠贤将会遇到一个很大的麻烦,大家看看这个权奸是如何倒霉的吧。)

第七十章 非法出版物() 
叶向高一脸阴霾,坐在太师椅上默然无语,看着满堂官僚。

    顾大章一脸晦气,道:“咱们今天又失败了,不但没有赶走朱诚,反而让这小子平升两级。”

    叶向高拍案而起,斥道:“我还没有老糊涂,不用你来提醒我。”

    顾大章知道自己说错了话,讪讪而退。

    叶向高问道:“是哪个说册封信王后,就可以把朱诚赶走的?”

    左光斗毕竟是东林党中有点见识的人,知道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便道:“是谁的提议并不重要,关键是皇上的态度,不太对劲呀。”

    杨涟接口道:“昌平州改为信州府,摆明了今后信王的封地就在昌平啊。大明自立朝以来,有哪个王爷的封地在京城旁边?这个皇帝真奇怪,难道就不怕信王谋朝篡位吗?亏我们还为他着急上火,真是皇上不急,急死太监。”

    左光斗“呸”了一声,道:“谁爱当阉狗,谁就当去,反正别把老夫算在里面。”

    杨涟也知道自己说错了话,涨红了脸。

    吏科都给事中魏大中道:“事情的关键不在这里,而在于邸报增刊。邸报增刊一出,群贤退散,这才导致昌平州改名。如果没有邸报增刊,想必昌平州的改名没有那么容易。”

    左光斗沉思了一会儿,点头道:“不错,最近我们上朝时都小心翼翼,生怕被邸报增刊逮到什么错,这很不正常啊,以后我们还怎么领导朝政,维护大明的公平正义啊。”

    杨涟也说道:“最近听说朝廷又要重开征收商税的廷议,我在家都打了三遍草稿,看看怎么说才能维护我在江南的利益哦,是大明在江南的利益。以前哪里需要这么麻烦,还不是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叶向高拍掌道:“不错,就是邸报增刊,大家议一议该怎么办吧。”

    左光斗道:“李春烨这小子,一看就知道和阉狗勾勾搭搭,要不把他换下来。来人哪,关门,放御史!”

    魏大中道:“左先生这招对楚党、浙党屡试不爽,不过对李春烨恐怕就不行了。现在和阉狗勾结的官员,都是陈年的老棉花――不怕弹。”

    杨涟道:“那怎么办,总不能把李春烨打回老家吧。”

    说到打,众人想起当年的左顺门惨案,不由自主地哆嗦了一下。

    顾大章道:“要不咱们也办个报?”

    东林党官员一齐竖起大拇指:“好,顾大人好主意。”

    接着东林党开始争权夺利,哦,不,是在分配各自的任务。因为大家都发现上报似乎是出名捷径,简直就是为官的终南捷径,比如冯梦龙,不过在邸报增刊发表一篇洗衣院悲歌的平话,就被天启皇帝惦记,要不是东林党拼命阻拦,几乎就要赐同进士出身,入朝为官了。

    一番争论下来,左光斗是报纸的主编,杨涟是副主编,魏大中任时政版主编,顾大章任评论版主编、袁化中任社会版主编、周朝瑞任文艺版主编。虽然他们的报纸与阉狗的报纸版面基本类同,但东林党可不会承认这一点,他们自欺欺人地认为这完全、彻底是东林党智慧的结晶。

    东林党办事的效率很高,无论是党派斗争,还是把持舆论,当然处理实务除外,因为这些应该是风尘俗隶做的事情,东林党这么有风骨的官员应该做更重要的事。新的报纸已经编排完毕,叶向高大笔一挥,为报纸题词――东林风声。可惜,阉狗的保密做得太好,他们没有搞到誊写印刷术。东林风声只有文字,没有插图,看起来就比邸报增刊低劣很多,给人非法出版物的感觉。

    左光斗解释道:“时间太紧,只好先应付这一期了。过几天,从江南调几个熟练的雕刻师来,就可以给报纸配上插图了。真搞不懂阉狗是怎么印报纸的,据说几个阉狗钻进邸报增刊编辑部,只消几个小时,就可以搞定一期的报纸。我们收买过几个太监,都没探听出其中的奥秘。”

    叶向高道:“印刷倒在其次,关键是发行啊。阉狗把持了发行渠道,由驿站把报纸送到千家万户。叫阉狗帮我们送报纸,估计难度很大。兵部尚书王在晋与我关系不错,驿站归他管,我和他谈一谈,看看他能不能直接下令,让驿站为我们派送报纸。”

    杨涟道:“叶大人,还有一桩大|麻烦,就是经费。开版印刷要钱、油墨要钱、纸张要钱,报纸里里外外都要钱,这钱从何而来。”

    叶向高勃然大怒,喝道:“钱钱钱,你们都掉到钱眼里去了?我们是士大夫,要拿出士大夫的风骨,要有视金钱如粪土的气度。阉狗钱多,难道你们就去投靠阉狗?”

    杨涟嘟囔道:“反正不是你垫钱,站着说话不腰疼”

    叶向高平复了一下激愤的心情,心想,也不能寒了做事人的心,便道:“至于钱的事情,你们放心,绝对不会让你们出的。到时,我在党内号召一下,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经费可能还是不够。怎么办呢?要不对了,咱们的报纸不是面对大明发行吗,我们可以帮江南的商人扬名啊,这扬名费他们也应当出一点,总不能老沾光,不出力吧。你们算一下,报纸总共花费多少,然后规定扬一次名收多少钱,这样收支大概就能平衡了吧。”

    看来,东林党并非不能办事,对于涉及到切身利益的事儿,他们的脑袋立刻像换上了高速处理器一样全速运转起来,可是处理军国大事之时,他们的脑袋立刻当机,昏招不断,生生地把大明王朝给玩死了。

    &

    东林党的报纸还没有公开发行,魏忠贤的案头就摆了一份,那是阮大铖送来的。

    &诚,你来看看这东西。”

    朱诚接过报纸,详细研读起来。

    良久,他放下报纸,轻叹一声:“终于来了,我还在想东林党会忍到什么时候呢,现在他们终于掉入彀中。”

    魏忠贤一脸凝重,道“你怎么一点都不着急啊?”

    &什么要着急,”朱诚笑道,“着急的应该是掉进陷阱的猎物,而不是等待的猎人。”

    &么回事,说来听听吧。”

    &爷爷,您知道为什么我们的报纸叫邸报增刊,而不叫别的什么报纸吗?原因就是怕其他人仿效,和我们抢夺舆论制高点。大明规定,通政司管理邸报,我们的邸报增刊是邸报的附属产品,也就是邸报后面加印的页数。私人印刷传播邸报,是要受到大明律的制裁。他们不但办了个新报纸,而且还公开散布,难道以为大明律是摆设不成?”

    魏忠贤恍然大悟,拍案叫绝:“妙啊,朱诚,你真是个人才。我这就叫东厂去查封报馆,逮捕负责人。”

    &

    &什么?”

    &爷爷有没有读过左传中的郑伯克段于鄢?郑伯为何一而再,再而三地容忍共叔段,直到共叔段谋逆为止?那是因为共叔段之前的种种恶行,只能小惩,不能大罚。到了共叔段谋反时,郑伯才能堂而皇之地将其击杀。现在他们的报纸东林风声的恶行没有公之于众,魏爷爷现在查封报纸,文武百官怎么看,大明百姓怎么看?不如暂时退让,等他们倒行逆施,天颜震怒时,再给予雷霆一击,岂不是更好。”

    魏忠贤身子一震,道:“幸亏你是魏家的子孙,是帮我的,如果你走到东林党那边,恐怕我死无葬身之地。”

    朱诚补充道:“这件事最好不要动用东厂的人,让大理寺和顺天府出面。文官斗文官,魏爷爷置身事外,到时候出了什么问题也牵涉不到您的身上。”

    &这几天的舆论怎么办?”

    &事,我看了一下东林风声,用语古奥,估计不是国子监毕业的人基本上是看不懂的。再说,他们的报纸只能散播在京城内外,想寄到外面去,恐怕千难万难,除非通过驿站。不过驿站只能传递军事情报,送报纸,我看王在晋没那么大的胆子。”

    &魏忠贤这才放下心来。

    朱诚笑道:“不过,这张报纸倒给了我一个灵感,魏爷爷又可以为皇上增添一条财路了。”

    魏忠贤的眼睛一下子亮了,抓住朱诚的手,急道:“什么财路?”

    朱诚挣脱魏忠贤的手,道:“风度,风度。魏爷爷怎么说也是内相,怎么一点城府都没有。”

    魏忠贤不好意思地缩回手道:“嘿嘿,皇上天天为钱粮着急,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有时难免过急了一些。好好,你快说吧,别钓爷爷胃口了。”

    “邸报增刊目前应该是赔钱运营,因为报纸免费派送,纸、墨、印刷都要钱,而且还要支付作者的稿费。本来我是想,等报纸成为大家生活的必须品时,由读者付钱购买,但那还需要一段时间来培养市场。现在,我发现还可以通过广告,大赚一笔。”

    &告,那是什么东西?”

    朱诚翻开东林风声,指着美名远扬一栏,说道:“这就是广告。”

    魏忠贤看看报纸,发现这明显是后来加印上去的。

    &林党肯定是经费不足,才想出这一招。我们可以借用过来,怎么说大明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是邸报增刊,肯定有很多人想在报纸上为他们的产品扬名,愿意花这个钱。比如,我们怎么知道北京最好吃的饭馆是哪一家?原来靠口碑,现在可以靠报纸了。而且邸报增刊还可以把美名远扬留白,让地方镇守太监管理,加印当地的广告,这样广告就更有针对性,可以赚更多的钱了。”

    魏忠贤是个聪明人,一点就透,道:“好,我这就进宫去,把这个喜讯报告给皇上。朱诚,我很忙,就不留你吃饭了。”

    朱诚叹道:“唉,想不到这个点子连顿饭也换不来,真可怜”

    &后请你吃多少顿都可以,就怕你的小肚子装不下”

    魏忠贤的笑骂声从院子外面飘来,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