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怎么讲?”
&徒被我们困在宗人府前院,但他们负隅顽抗,我们擒他不住。”
崔应元坐了下去,道:“哦,秦王殿下不设法抓住凶手,到我们这里来做什么?”
&兵!借锦衣卫的精兵去抓住那个暴徒。”
&在是多事之秋啊,凌晨锦衣卫全体集合反正是出大事了,调不出兵啊,你看这北镇抚司,里里外外还剩多少人?本来我也要跟着去的,但许大人说,如果我也去,锦衣卫南北两个镇抚司无人主事,万一出什么事没人拿主意,就麻烦了。”
秦王四处打量,见北镇抚司里里外外果然冷冷清清的。他的目光掠过一个墙角时,眼睛一亮,道:“那不是有二十多个锦衣卫吗?就借他们了。”
崔应元苦笑道:“他们虽然也是锦衣卫,但不归北镇抚司管,恐怕不会听你的命令啊。”
那群人都是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现在却像老人一样懒洋洋地晒太阳,看起来好不惬意。看到他们懒散的样子,秦王想,这样的人,去了恐怕也打不赢朱诚吧。
这时一个端着茶托来更换茶水仆役经过他们身边,一不小时绊了一跤,眼看茶水就要打翻在他们身上。说得迟,那时快,就见那群人一下子动了起来,有些人闪在一边,有两个人上前扶住仆役,有一个人接住掉下的茶托,还有一个人接住滑落的茶壶。尘埃落定之后,仆役除了受了点惊吓之外,一点事也没有,茶壶依然好好地放在茶托上,里面的水居然一滴也没有洒出来。
&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真乃强兵也,崔大人,这些人我借定了。”
&爷,那你去说,只要他们愿意,北镇抚司绝不阻拦。”
秦王思考了一下,整整衣袍,装出一幅礼贤下士的样子,走到那懒散的二十几个人面前。
秦王客气地问道:“请问你们是锦衣卫吗?”
一个古铜色脸庞的人看来是这群人的头儿,回答道:“是啊,请问您有什么事呀?”
秦王听这人说话客气,心道有门,便恭维道:“诸位气度不凡,一定武艺高强。本王的衙门被几个歹人拆毁,能不能请各位帮忙捉一下歹人?”
那人一下子来了兴趣,急切地问道:“歹人拆公堂,那他们一定很厉害喽?”
秦王迟疑了一下,该怎么回答呢,万一夸大了歹人的战斗力,把他们吓得不敢去了怎么办?不过,他旋即想到,他们如果被吓跑了,证明他们也打不赢朱诚,就不要再去丢脸了,今天自己丢的脸已经够多了。
想到这里,他决定实话实说:“歹徒一共两人,武艺高强,宗人府二十多个衙役围攻他们,反而被他们打得落花流水。”
&那人拍掌大笑道,“来京城终于可以打一场硬仗了。”
他转头对其他人说道:“弟兄们,操家伙,有两个武艺高强的歹徒闯进了宗人府,咱们揍他们去。”
众人哄然答应,去墙角取了铁枪,集合成排。
只见这些人站成两排,成两条直线,不管横竖都对得很齐,更为难得的是,他们兵器居然也对得很齐。站在队伍之前,一股杀气扑面而来。
秦王点点头,不说别的,单看队形、气势,就可以看出这群锦衣卫是久经沙场的老手,他们出马,定能将朱诚一举擒获。他仿佛看到朱诚被他踩在脚下痛哭饶的情形。
古铜色脸庞的青年对秦王说道:“大人,请头前带路。”
秦王领着他们直奔宗人府。这些人脚程颇快,害得秦王的轿夫跟着一溜小跑。他们速度虽快,却一点也不乱,秦王从轿子里探头出去,发现一路行来,队伍中各人的前后距离基本保持不变。
看他们的样子,像是非常期待与敌人交手。秦王心下稍定,有这样的强军,朱诚怕是要踢到铁板了。不过,他也有一点奇怪,这么军纪严明、战意超强的锦衣卫怎么在京城默默无闻,他们又是谁训练出来的呢?
来到宗人府大门,古铜色脸庞的青年问道:“歹徒现在在哪里?”
秦王指了指宗人府的大门:“他们被困在里面。”
&么长的时间,他们没有逃走吗?”
&不掉的,衙门倒塌,后面的路已经被堵住,他们除了从正门逃走,别无他法。我的衙役守在这里,大门又已经上锁,他们怎么出得来。”
&右,把大门打开,让锦衣卫进去抓凶手。”秦王大吼一声。
为首的青年扬声说道:“慢着。如果嫌犯狗急跳墙,这些衙役武艺低微,恐怕会伤亡惨重的。不要开门,我们从墙上爬进去。”
说完,青年带锦衣卫站在宗人府的围墙边。
青年一声令下,众锦衣卫掏出飞爪百练索,在手中转了几圈,便往墙头扔过去。他们一收飞爪,有些飞爪勾住墙头,勾得很牢靠,也有些飞爪勾住的砖头有些松动,一扯之下,砖头掉了下来。幸亏他们很有经验,觑见砖头掉下来,往后一让,否则当时就是一场血案。
试了几次,所有锦衣卫的飞爪都牢牢地抓住墙头。青年又下了一道命令,他们手足并用,瞬间便爬到了墙头,接着纵身一跳,消失在围观的人的眼前,墙上只剩二十几条绳索在轻轻摇曳。
有个衙役见他们爬得轻松,想爬到墙头观战,学着他们往上爬,没爬几步便摔了下来,哼哼唧唧半天爬不起来,引得观众们一阵哄笑。
秦王侧耳细听,里面传来一声惊呼,不由得意地捋须大笑,看你们还狂,这下惨了吧。
可是之后宗人府里一片寂静,秦王奇怪,战斗结束了?不可能吧,里面没有发出打斗声,也没有惨呼。这帮锦衣卫再勇猛,也不可能转眼就把里面三人抓住吧。
秦王心里着急,走到大门旁,从门缝里往里面看。
这一看,可把秦王气得不轻。只见那二十几名锦衣卫齐刷刷地站在朱诚面前,正在听朱诚训话呢。
看来,他们是一伙的,自己这到底是帮谁搬兵哪?里面三人已经把自己这边打得找不到北了,再来二十个,估计连自己的老骨头也要给拆散了。
好在他们翻墙时,没把飞爪百练索收进去,否则爬出来,那自己可就完蛋了。
正在此时,吴德跌跌撞撞地跑过来,喊道:“王爷,可不能放那些锦衣卫进去呀!”
秦王苦笑着说道:“已经进去了。”
吴德跺着脚说道:“来晚了一步。这二十几个锦衣卫是昨天从皇庄调来执行任务的,为首的叫陈国齐,他们都是朱诚的手下。”
原来锦衣卫行军速度很快,吴德跟不上,索性留在北镇抚司品茶。
和崔应元聊天时,无意中得知王爷搬的救兵居然和朱诚是一伙的,当下火急火燎地跑过来报信,谁知还是晚了一步。
两个人望着紧闭的宗人府大门,心中五味杂陈,究竟怎样才能抓住朱诚呢?
&收藏,,下章预告:第九十二章拖住秦王)
第九十二章 拖住秦王()
天启皇帝散朝回来,心中十分得意,急着和朱诚分享早朝的胜利,可是却没有在寝宫里找到朱诚。找太监一问,原来他们去了慈宁宫,便让太监把朱诚和朱由检两兄弟请来。
正在这时,御马监掌印太监涂文辅进来了,附耳和魏忠贤说了几句。
魏忠贤脸色大变,对天启皇帝说道:“陛下,大事不好。朱诚被抓到宗人府,听说又惹下了天大的麻烦。”
天启皇帝不以为意,道:“魏伴伴,不要一惊一乍的,什么天大的麻烦,有朕罩着他,再大的麻烦也是小意思。”
&把宗人府的大堂给拆了”
&么,朱诚竟然做下如此悖逆之事?”天启皇帝暴怒,用力一推,龙书案被推翻在地,桌上珍贵的陶瓷花瓶、白玉笔洗摔在地上,摔了个粉身碎骨,“恃宠而骄,恃宠而骄啊!传朕的旨意”
朱家皇帝的性子都很急躁,什么事都想一蹴而就,难免在盛怒下做出一些错误的决定,比如明太祖怒斩清官道同,明英宗误杀忠臣余谦,明熹宗错砍良将熊庭弼等等。而且明熹宗天启皇帝的脾气还特别大,在东林党和阉党的撺掇下,赏了熊廷弼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刑罚――传首九边,就是砍下脑袋给九边(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宁夏、甘肃、蓟州、山西、固原九个边镇)的将士观赏。
&上,朱诚似乎不是这么莽撞的人,是不是查查内中有什么隐情?”魏忠贤小心翼翼地劝解道。开玩笑,朱诚是自己正经八百的外孙,担负着为魏家传宗接代的重任,万一不小心砍了,收多少干儿子、干孙子都不顶用,不救上一救,躺进坟里都要流眼泪的。
&对。你刚才是听到涂文辅汇报的吧,就叫他讲给朕听。”
涂文辅浑身一抖,他实在有点怕向天启皇帝汇报情况了,昨天头上的包还没有消,现在又来?
怕也没有办法,他苦着脸说道:“皇上,具体的情况,我也不清楚。今天早上,奴婢忽然听见慈宁宫有火铳之声,以为来了剌客,急忙前去查看。却发现朱诚在那里,手上还拿着一支正在冒着青烟的火铳。”
天启皇帝目眦欲裂:“朱诚居然敢行剌太皇太后?”
&是,不是,朱诚没有行剌太皇太后。”
&你为什么不说清楚。”
&婢该死,奴婢该死!”涂文辅拼命磕头,完蛋了,头上那个包又要变大了,唉,又不是我没说清楚,是您不让我讲呀。
&下去。”
涂文辅不敢随便说话了,天启皇帝性子太急了,老喜欢中途打断人家的话,还怪人家话没说清楚。他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后来我听说,是寿宁公主的管家梁盈女勾结宫中宝钞司的掌印太监赵进朝打击报复驸马冉兴让,断绝皇家血脉,惹恼了朱诚。他说帮姑姑报仇,要把梁盈女和赵进朝抓起来。赵进朝想逃跑,为了抓住他,朱诚这才动用火器。”
朱诚虽说是想为寿宁公主出气,可是根本没有承认她是自己的姑姑。涂文辅这样美化朱诚是看出天启皇帝的心思了,皇上非常宠爱朱诚,希望他成为大明的栋梁,说他的坏话,纯粹是找死的行为。不如美化一下,到时皇上、魏忠贤、朱诚还能记得自己的好。
果然,天启皇帝一听朱诚是为了寿宁公主才放的铳,哈哈大笑:“好好,要是朕在那里,非放个十七八铳才够。”
&七八铳,那赵进朝不成肉沫了,真可怜。”涂文辅心道。
&来又怎么扯到宗人府了?”
&一铳打在赵进朝的腿上,他没死,还狡辩说他没有欺负公主和驸马。朱诚请驸马进宫对质,结果驸马激愤之下竟然把赵进朝给咬死了。开始的一铳已经惊动了宗人府的人,后来又听说驸马把人打死了,他们便进宫来抓捕驸马。朱诚义气干云,一拍胸脯,说这件事他扛下来了,就这样他被宗人府抓走了。”
&小猴崽子,啥事都帮人扛,他的背那么小,扛得下那么多黑锅,顶得了那么多的雷吗?”
魏忠贤不动声色地提醒天启皇帝,两年前朱诚曾经帮天启皇帝背过一次黑锅,还说兄弟就是用来扛雷的。
天启皇帝记起前事,笑眯眯地说道:“这个朱诚,那么多事,真是的。后来怎么把宗人府给拆了?”
&个奴婢就不清楚了,不过听说宗人府20多个衙役围攻朱诚、吴虎平和信王爷,被打得落花流水。后来秦王去五城兵马司、东厂借兵,带兵的将军一看是朱诚,吓得调头就走,最搞笑的是去锦衣卫借兵,借的居然是朱诚的部下陈国齐”
&么,秦王好大的胆子,居然敢围攻朕的诚弟和检弟,他的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皇上了。传旨,召秦王进宫,朕要问个清楚。”
&上,”魏忠贤又插嘴了,“老奴觉得先找朱诚问问清楚更好一些。”
人总是习惯先入为主,如果先让秦王先说,朱诚难免有些被动。魏忠贤能混到司礼监秉笔太监这个位置,且力压在他之上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王体乾一头,成为大明最有权势的太监,对人心的体察可以说已经到了入微的地步,岂能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及时地说了一句。
天启皇帝有点无所谓,道:“那就两个一起宣吧,不必分先后,谁先到谁先说。秦王是宗亲,朱诚也是宗亲,谁先说,谁后说,不是一样吗?魏伴伴,你派人去传他们进宫吧。”
魏忠贤出门,叫来李永贞,让他快马去传朱诚一行和秦王进宫,并且悄悄叮嘱他,让他尽量拖住秦王,让他来得越晚越好。
李永贞心领神会,骑着快马去宗人府传旨。
到宗人府门口一看,秦王还在那里发愣呢。
李永贞跳下马,捧出圣旨,大喝一声:“皇上有旨!”
秦王和在场的大小官员、衙役一齐跪下来。
李永贞没看见朱诚,问道:“朱诚呢?这圣旨是发给秦王和朱诚的,少一个也不行。”
秦王道:“朱诚被关在宗人府里面,不能放出来呀,他可凶啦”
&你大,还是皇上大?放出来,一起聆听圣上旨意。”
秦王无奈,只好命令管理钥匙的衙役开门。
朱诚一行人神色从容地从门里走出来,所有的衙役不由地悄悄地往后面跪爬了几步,他们算是怕了朱诚他们了。
李永贞见到朱诚展颜一笑,道:“诚哥儿,圣上有旨意。”
朱诚和朱由检闻言,和锦衣卫各人一齐跪下。皇庄锦衣卫在朱诚的训练下,站成行,坐成列,这跪下去依然是横平竖直。
李永贞不由赞道:“果然是天下第一强军,这队伍排得啧、啧。秦王,你看看你的带的衙役,人和人的差距怎么这么大呢?”
秦王气得脸色铁青,却又无言反驳,只好低着头不说话。
李永贞也不理他,展开黄绢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宣秦王朱谊漶、信王朱由检、信王府左长史朱诚速速进宫,不得延误,钦此。”
圣旨念完,朱诚抬起头来,李永贞递了一个眼色过去。这个眼色的含义很复杂,朱诚再聪明也猜不出是什么意思。
李永贞见状,假装扶朱诚起来,悄悄在他耳边说道:“魏公公吩咐,你抢先一步,速速入宫,最好能设法迟滞秦王的行动。”
朱诚站起来,说道:“本大人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我每天有多少事情要处理,竟被你们关在宗人府几个时辰,耽误了多少事情,说,你们怎么赔我。左右,上去,给我狠狠地揍。”
锦衣卫得令,操起铁枪就上去揍那班衙役。吴虎平和陈国齐正想冲在前面,被朱诚扯住衣服。一个要冲,一个往后拉,就听“哧啦”一声,他们俩的衣服扯开了一个大口子。
吴虎平和陈国齐回头一看,是朱诚,不好说什么,用疑问的目光看着他。
朱诚尴尬一笑,悄声道:“衣服的事以后再说,你们二人冲上前不要打别人,专打轿夫,打他们的腿,不可太用力,打疼即可,不能打断。”
吴虎平和陈国齐不解其意,但军令难违,便冲向轿夫。
轿夫只顾看热闹,怎么会想到祸从天降,等腿上生疼时,才看清两个锦衣卫正在揍他们呢。
他们大喊:“打错了,打错了,我们只是抬轿子的,不是衙役。”
吴虎平和陈国齐心里可惜这件被扯破的飞鱼服,又找不到可以报复的人,只好把怒气发泄在轿夫的身上,越打越用力。
秦王看到朱诚出来即施暴,忙对李永贞说道:“这位公公,你看了吧,这朱诚真是凶暴啊,你快制止他呀,要不然我的手下会被打坏的。”
&生什么事了,怎么我看不见呢?”李永贞抬头看天,一脸不屑,伸出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在秦王的面前不停地搓着。
秦王会意,心中恼怒至极,可是又要李永贞帮忙,便掏出一枚银币递了过去。李永贞低头看了看,又抬头继续看天,拇指和食指仍在不停地搓着。
秦王又摸出一枚银币。
一直到五枚银币,李永贞才开口说道:“朱诚,差不多就可以了,不要闹出人命。”
朱诚看看轿夫的腿好像被打得差不多了,便扬声说道:“够了,我们走了。”
朱诚和朱由检领着锦衣卫走了,衙役和轿夫的苦难这才算结束。
轿夫们一直认为自己遭受了池鱼之灾,可是他们哪知道,他们才是朱诚的目标,衙役才是池鱼呢。
秦王去皇宫,必然要乘坐轿子,如果打断轿夫的腿,秦王必然要换人抬轿,而如果仅仅是打伤轿夫,秦王可能不会换轿夫,再说现场人人带伤,他到哪里去换人。
果然,秦王命令这几个轿夫抬着他进皇宫。李永贞怕他发现轿夫走得太慢,和他一路聊天。
这样一来,第一批来到皇宫的自然是一路急行军的锦衣卫。
&收藏,,下章预告:第九十三章这又是东林党造的孽呀)
第九十三章 这又是东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