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罗马全面战争之帝国崛起-第3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亚里士多德(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

    克莱德本就是萨尔茨堡部落的首领,而萨尔茨堡部落与日耳曼蛮族之间的联系更是不在少数,对于强大的美因茨部落,萨尔茨堡部落一直以来还是保持着足够的敬畏之心的。

    尤其是美因茨部落的欧多瓦卡首领,那可是整个蛮族世界都非常有名的勇猛战神,克莱德虽然从来没有真正的见过欧多瓦卡首领,但对他也算的上是慕名已久了;坦白而言,克莱德是非常不愿意与强大的日耳曼蛮族为敌的,更不愿意与战神般的欧多瓦卡对战沙场。

    无奈的是,尤利乌斯家族的强盛军力迷惑了克莱德,让克莱德也觉得日耳曼蛮族根本就不是尤利乌斯家族的对手;毕竟,日耳曼蛮族再强大,也就是与高卢蛮族差不多的存在,而尤利乌斯家族的卡拉贝斯将军,可是率领大军打入了高卢蛮族的内部,打的高卢蛮族节节败退!

    在克莱德的简单对比之中,这样基本上就意味着尤利乌斯家族确实比日耳曼蛮族强大的多;更为关键的是,克莱德毕竟没有亲眼见识过欧多瓦卡的强横,又怎么会产生畏惧的心理呢?

    现在不一样了,亲自率军与美因茨部落的贵族骑兵交战以后,克莱德才真正的明白了日耳曼蛮族的强大;再加上尤利乌斯家族的两个主力军团都在正面交战中被数量处于劣势的美因茨部落大军死死的压制住了,这更让克莱德的心里充满了后悔的情绪。

    早知道当初就劝说弗拉维斯不要进攻日耳曼蛮族了,毕竟日耳曼蛮族的强大也是人所周知的,尤利乌斯家族又何必深陷这个战争的泥潭呢?亲眼见识了欧多瓦卡这个魔神一般的无敌存在以后,克莱德心里就不仅仅是后悔了,而是深深的恐惧了;日耳曼蛮族,真的不是轻易可以招惹的对象!

    弗拉维斯将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克莱德的坚持上,而克莱德却是满心畏惧的根本不敢与欧多瓦卡正面相对;克莱德的表现,却是让整个第八军团将士们的士气都下降到了极点。

    要知道克莱德的第八军团,可是由原来的萨尔茨堡部落战士们组成的尤利乌斯家族军团;虽然名义上是尤利乌斯家族的第八军团,但实质上还是由蛮族战士组成的军队。om

    如果说真正的由罗马人组成的军队,是靠严格的纪律来保证军队的战斗力的话,那么蛮族战士的战斗力则主要靠首领的强大来支撑;这也是为什么蛮族军队的统帅都是各自部落的首领,因为他们各自部落首领也都是靠着勇武和强大才能坐稳的。

    美因茨部落的贵族骑兵们为什么能够在濒临崩溃的时候,再次迸发出强大的战斗力,甚至还对克莱德的第八军团将士们发起了反击;不就是因为亲自带兵杀过来的欧多瓦卡给了他们继续战斗下去的勇气和信念吗?

    身为美因茨部落首领的欧多瓦卡都拿起了武器,用近乎所向披靡的方式杀的敌军魂飞胆丧;那些美因茨部落的战士们和骑兵们,自然是更加战意高昂的向敌人发起了攻击。

    而被攻击的第八军团将士们,却在欧多瓦卡强横的攻击下迅速组织了几次大规模的围攻;可惜的是,这些围攻都以失败而告终了,甚至连第八军团的首席大队长都惨死当场了。

    首席大队长的失败,让第八军团将士们的士气降低到了一个低谷,而不作为的克莱德又没有拿起武器与欧多瓦卡正面交锋的勇气;于是,整个第八军团的五千将士就这么被欧多瓦卡的两千斧头兵打的节节败退,再加上一千余众的贵族骑兵一直在抗击着,第八军团的处境就更为艰难了。

    士气的下降让第八军团的将士们在战斗的时候也开始变得畏畏缩缩起来,根本不敢向之前进攻贵族骑兵那样,对欧多瓦卡的斧头兵发起拼命般的搏杀;实际上,第八军团连敢于靠近欧多瓦卡的战士都没有,欧多瓦卡挥舞着巨斧来到哪里,哪里的第八军团将士们就会迅速溃散。

    除了那些运气不好逃脱不及的第八军团将士会被欧多瓦卡斩杀当场以外,其他的将士们都飞速的溃散而去了;唯有那些没有靠近欧多瓦卡的第八军团将士们,还在艰难的抵挡着欧多瓦卡麾下的斧头兵们的进攻和那些贵族骑兵们不屈不挠的反击。

    失败的命运对于第八军团的将士们来说似乎已经难以避免了,克莱德这个军团长的不作为和欧多瓦卡的强横,让第八军团的崩溃已然变成了一个时间的问题;一直关注着第八军团战斗情况的弗拉维斯只得无奈的摇摇头,他原本还指望克莱德的第八军团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呢。

    无论如何,弗拉维斯都不能让克莱德的第八军团崩溃;现在正面战场上的第四军团、第九军团和美因茨部落的大军正在厮杀的难解难分,一旦第八军团崩溃的话,欧多瓦卡亲自率领的部队就可以顺势对第九军团的侧翼发起进攻,很有可能会引起尤利乌斯家族整个正面战线的崩溃。

    更为致命的是,美因茨部落之前撤出去的四千长枪兵已经在休整了;等这些长枪兵休整好了以后,尤利乌斯家族可没有悍不畏死的高卢蛮族轻装步兵去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了。

    弗拉维斯从来没有想过,以尤利乌斯家族三个军团的强大兵力进攻日耳曼蛮族的美因茨部落,竟然还会打出来这样的局面;这不由得不让弗拉维斯触目惊心,也让弗拉维斯心生无奈啊!

    将近三万之众的尤利乌斯家族大军,其中还拥有着一万六千步战堪称无敌的重装步兵;而敌人只有区区两万五千日耳曼蛮族军队而已,怎么会打出眼下的局势呢?

    除了日耳曼蛮族战士的意志坚定、悍不畏死以外,弗拉维斯觉得更为重要的还是自己低估了敌人的强大,还有尤利乌斯家族军队自身的战斗意志不坚定和骄傲自满情绪严重等问题。

    但是,战争就是战争,你可以随心所欲的选择是否开始一场战争,却无法随心所欲的去选择能否结束一场战争;更何况这个战争的敌人还是强大的日耳曼蛮族,这可不是尤利乌斯家族随意可以招惹的对象,一旦招惹上了,就不是那么容易结束的了。

    为了避免第八军团的将士们全军崩溃,弗拉维斯把自己身边最后剩下的五百名亲卫中的四百名亲卫给派去支援第八军团了;四百名身着战甲、战斗经验丰富的罗马骑士就这么一往无前的杀向了那些还在第八军团中四处冲杀的美因茨部落贵族骑兵。

    身为尤利乌斯家族领袖的弗拉维斯,其所拥有的亲卫肯定是整个尤利乌斯家族最有战斗力的精锐战士组成的;至于他们的武器装备,那就更是尤利乌斯家族打造最为精良的了。

    这些人的战斗力尤为强悍,一经交战就给了那些还在冲杀的敌军贵族骑兵们以重创;这倒不说这些亲卫骑兵的战斗力远超美因茨部落的贵族骑兵,只是美因茨部落的贵族骑兵们已经连续战斗良久了,而这四百亲卫骑兵却是养精蓄锐已久的精锐之师,战斗力差距可想而知。

    有了这四百名骑兵的加入以后,克莱德的第八军团好歹是从两面交战的局面中缓解了出来;不过,此时第八军团的将士数量已然下降到四千余众了,而欧多瓦卡麾下的日耳曼斧头兵只付出了不到三百人的阵亡代价而已,就是遭受重创的贵族骑兵也还有将近千人。

    在这样的战斗中,日耳曼蛮族的战士们根本就没有受伤的概念;这些强悍而又无畏的日耳曼战士们,只要还没有死在战场上,哪怕是再重的伤都不能让他们停止追击战斗下去的执着!

    从正面战场上的混战,到欧多瓦卡与克莱德第八军团的厮杀;弗拉维斯的尤利乌斯家族大军与美因茨部落的蛮族大军在这片并不算广阔的土地上,已然整整战斗了半天了。

    当天上的太阳缓缓西去的时候,持续了整整一天的战斗还在焦灼当中,可是交战双方的战士们早就已经两败俱伤了;一心想要一举击溃美因茨部落大军的弗拉维斯,彻底落空了自己的目标。

    而带着歼灭入侵军队想法的美因茨部落大军,也没有完成欧多瓦卡出征时的豪言壮语;彼此精疲力尽的交战双方,终于在黄昏将至的时候各自缓缓退出了战斗,结束了这一天的厮杀与流血。

    满身鲜血的欧多瓦卡根本分不清哪些鲜血是敌人的,哪些鲜血是自己的;他只是保持着昂扬的子要,将两柄巨斧抗在肩膀上,率领自己部落的战士们离开了战场,往密林深处退去。

    满心无奈的弗拉维斯,则是一言不发的看着三个军团的将士们搀扶着受伤的袍泽,慢慢地重新找回编制,然后再向后方撤去;受伤的战士们需要赶紧被医治,而那些战斗到精疲力尽的将士们却还需要砍伐随处可见的树木,构造今夜休整的临时军营。(。)

“第五百四十章·想尽办法”() 
克服了恐惧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om

    ――亚里士多德(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

    三个军团的尤利乌斯家族大军,经过了这一天的血火搏杀以后,三千五百名骑兵最终返回军营的只有寥寥一千左右的骑兵而已;遭逢今日大战以后,损失惨重的弗拉维斯并没有责怪这些在战场上崩溃的骑兵们,而是将他们收拢了起来。

    辅助军团的两千名弓箭手几乎全部损失殆尽了,倒是那些敢于冲击美因茨部落长枪兵方阵的高卢蛮族战士们还有五百多人存活了下来;对于这些战斗的英雄,弗拉维斯并没有让他们再归属于各个军团的辅助军团,而是直接将他们调到了自己的麾下。

    法里乌斯的第四军团,在今天的战斗中付出了将近两千五百名重装步兵的伤亡代价;虽然真正的阵亡人数只有一千五百名重装步兵而已,但重伤的那一千人也在短时间内无法恢复战斗力了。也就是说,法里乌斯的第四军团,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也就只有三千五百名重装步兵的战斗力了。

    朱利尔斯的第九军团,在惨烈的战斗中更多的承担了美因茨部落长枪兵方阵的进攻;以至于第九军团的将士们付出了将近两千五百人的阵亡代价,而重伤者也有五百之众。也就是说,朱利尔斯的第九军团,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也就只有三千名重装步兵的战斗力了。

    伤亡最小的是克莱德的第八军团,六千人的重装步兵部队,在战斗结束的时候只付出了不到一千五百人阵亡和五百人重伤的代价而已,剩余战斗力高达四千之众;但是,第八军团在战场上的表现却是让弗拉维斯最为失望的,也是最差强人意的。

    拥有整整六千名重装步兵的第八军团,他们的敌人只是敌人的贵族骑兵而已;后来,随着欧多瓦卡率领两千名日耳曼斧头兵加入战斗,占据着绝对优势的第八军团竟然被打的濒临崩溃!

    要不是弗拉维斯及时派出了四百亲卫骑兵支援,克莱德的第八军团可能真的就在战场上全军崩溃了;欧多瓦卡的强横是影响战斗局势的重要因素,但在弗拉维斯看来,克莱德的不作为才是导致第八军团士气大降、战斗力锐减的关键性因素。om

    当然,弗拉维斯之所以重用克莱德,并任命他为第八军团的军团长,可不是因为克莱德有什么过人的本事和出众的能力;只不过是弗拉维斯为了稳定诺里库姆地区而采取的一种策略罢了。

    从更为深层次的角度来说,随着尤利乌斯家族的领土扩张,越来越多非罗马共和国传统势力范围的行省被征服;尤利乌斯家族对人才的使用也不可能永远局限于罗马人而已,克莱德的存在也算是尤利乌斯家族重用外族人才的一种宣传吧。

    事实证明,克莱德的表现真的不足以胜任这个第八军团的军团长职务,但弗拉维斯还是不会罢免他的军团长职位;而第八军团损失的将士,也会在战争以后由诺里库姆地区的萨尔茨堡部落进行补充,这是克莱德自己应该付出的代价!

    而眼下摆在弗拉维斯面前的却是另外一个难题,经过了这一天激烈的战斗以后,尤利乌斯家族的三个军团,加起来也就只剩下一万零五百名重装步兵和五百左右的高卢战士;至于那一千左右的蛮族骑兵,那也就是发挥发挥侦察和传令的作用了,根本不堪大用。

    总兵力锐减至一万两千之众,还有两千重伤的伤员需要照顾,弗拉维斯几乎已经没有可能率领这支军队完成对美因茨部落的征服之战了;要知道,在今天的战斗中美因茨部落的军队伤亡代价比尤利乌斯家族要小,双方的总兵力已经相差无几了。

    更为关键的是,美因茨部落的军队在战斗力方面的确胜过尤利乌斯家族的军队,再加上他们的兵种配合和坚定的战斗意志;同等兵力规模之下,尤利乌斯家族的军队根本就没有任何胜算。

    但是,弗拉维斯却也不能放弃这场战争就此撤军;因为凯撒的大军已经完成了对马科曼尼地区的征服,并且正在开往卡狄地区的路上,这种时候弗拉维斯也不能撤军!

    如果弗拉维斯在这种关键的时候撤军的话,就算美因茨部落在付出经历此战的伤亡以后无法及时援助卡狄地区的达姆部落;上日耳曼的特里尔部落和下日耳曼的巴达维部落,却是可以派遣他们各自部落的援军通过美因茨部落的阿格里狄古马特地区增援卡狄地区的达姆部落。

    以达姆部落的实力,且不说凯撒的两个军团能不能成功占据卡狄地区;就算是凯撒的大军成功的占据了卡狄地区,其也不可能在哥特部落和博登肖姆部落,以及特里尔部落和巴达维部落的四面进攻之下守住卡狄地区,毕竟那可是日耳曼人的地盘,凯撒的大军根本无法获得当地人的支持。

    这也就意味着,无论弗拉维斯能不能打得赢美因茨部落的大军,他都不可能在这种时候选择撤军;否则的话,他就会让凯撒及其大军陷入万劫不复的地步,这是弗拉维斯不可能做的事情。

    撤军是不可能的,而继续进军也是没有实力的;于是,留给弗拉维斯的选择只有在原地打造坚实的军营进行坚守了。除了坚守以外,弗拉维斯还得采取其他的措施来加强自己的力量;美因茨部落的阿格里狄古马特地区,弗拉维斯从始至终就没有放弃过!

    为了能够让凯撒明白目前的局势,弗拉维斯特意给凯撒写了一封信,里面详细的描述了弗拉维斯目前所遇到的困境,希望凯撒可以明白目前的局势;如果凯撒可以顺利拿下卡狄地区的话,能坚守就坚守,不能坚守就退守马科曼尼地区,一切以保护自身安危为重。

    除了这封给凯撒的信件以外,弗拉维斯还给凯撒麾下的三位军团长各自写了一封信;对于留守马科曼尼地区的拉宾努斯,弗拉维斯给他的命令是一定要守好马科曼尼地区,并做好随时接应凯撒大军的准备,无论如何一定要确保凯撒的撤退后路无虞。

    而给瓦鲁斯和塞西尔的命令,却是让他们一定要在凯撒的身边保护好凯撒的安全;就算是全军覆没,也要确保凯撒可以安然无恙的回到尤利乌斯家族。以尤利乌斯家族的实力,输一两场战争并不可怕,但尤利乌斯家族却不能失去凯撒;凯撒的安危远比三个军团都要重要!

    这四封信,每封信都被弗拉维斯写了十遍,之后弗拉维斯叫来了四十名亲卫骑兵,让他们每个人都带上一封信,然后就让他们出发了;弗拉维斯为了保护好凯撒,也算是尽心尽力了。

    安排好凯撒的事情以后,弗拉维斯就开始想办法加强自己的力量了;立即亲卫骑兵回到诺里库姆地区,命令三个军团的器械大队迅速赶往大军所在地只是弗拉维斯的第一个办法而已,另外一个办法就是传达组建新军团的命令给坐镇亚雷提恩的昆图斯?尤利乌斯。

    在战争中表现出色的高卢战士让弗拉维斯刮目相看,也让弗拉维斯产生了招募更多高卢蛮族战士为自己所用的想法;再加上弗拉维斯现在手中确实缺乏足够的兵力,而组建新的军团也是补充兵力的最好方式。

    如果以尤利乌斯家族统治下的罗马人为新兵组建军团的话,那些刚刚放下锄头的农夫要想成为可以走上战场的战士,还需要经过最少数月的严格训练才可以;而招募高卢蛮族的战士们就没有那么复杂了,那些有战斗经验的高卢蛮族战士,只要拥有了武器装备,就可以立即成为合格的战士。

    至于所谓的军队配合问题,有严格配合训练的第四军团和第九军团,在与日耳曼蛮族军队的战斗中,表现出来的战斗力可不见得就比不懂配合的高卢蛮族战士优秀;这个时候,弗拉维斯早就开看了,对付日耳曼蛮族,最好的军队并不是尤利乌斯家族的重装步兵,而是同为蛮族的高卢战士。

    此时,弗拉维斯也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卡拉贝斯喜欢用高卢蛮族战士组建的军团去对付那些其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