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强捉鬼炼妖系统-第2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了,你可以换上衣服,如果不合适的话,我再换一套给你。”周陆走到窗边的凳子,坐下来,端起一杯茶,抿了一口。

    陈圆圆又是一阵诧异。

    她回过神,顺从的穿上丝绸紫色罗裙。

    “皇上,很合身呢。”

    陈圆圆穿好皇家锦绣罗裳。

    “好,你可以换回自己衣服,回家去了。”

    周陆丢下这句话,开门离开了房间。

    “是,皇上。”

    陈圆圆呆了呆。

    就这样了?

    只是看光身体,摸一摸?

    皇上真是没有非分之想,还是说,看到自己身体没兴趣了?

    或者是触景生情,想到伤心事,破坏了兴致?

    陈圆圆啼笑皆非,一头雾水,心头空落落,却又不敢说什么。

    她转念一想,今日其实收获极大。

    一品诰命夫人,御赐皇家锦绣罗裳,殊荣显赫,皇恩浩荡。

    周陆回到景阳殿,叫一声

    “王承恩。”

    “老奴在。”门外王承恩应诺。

    “宣随朕抵抗的功臣进来。”

    “遵旨。”

    王承恩一个个宣读名字,总共三十几号人,大部分是中等文臣武将,包括锦衣卫千户林中辰。

    这些人,在顺境攻进城里,面对绝境,依然选择反抗,不畏身死。

    反而大部分高官朝臣,全都大门紧闭,贪生怕死,甚至派人与顺军互通消息,只为保全性命。

    生死面前,人心立判。

    不能说贪生怕死有多错,但危急时刻,选择誓死反抗的人,一定是大明最忠烈的臣子,是大明脊梁,自然要论功行赏,加以重用。

    当然,他们率领的兵卒,以及勇于反抗的城里平民,也都会有赏赐,具体交给内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于谦负责。

    文臣武将离开后。

    周陆依然不召见百官。

    这里的百官,指的是平时可上朝议政的朝官。

    而刚刚论功行赏的功臣中,也有部分是朝官,但周陆把他们分成了两部分。

第502章 穷逼皇帝一夜暴富() 
在外头等待的,是以成国公朱纯臣,首辅陈演为首的几十个身居高位,却没有任何抵抗的百多个朝官。

    这之前,他们地位尊崇,在京城势力极大,很多时候,甚至能压过崇祯皇帝。

    京城被顺军攻入后,这些大户人家,与皇宫的命运一样,都遭到顺军洗劫,也大多被顺军擒拿。

    周陆逆转局面,反败为胜后,他们才获得自由。

    他们自知理亏,马上进宫参见皇帝,准备凭口舌之能,辩才优势,弥补在皇帝心目中的不信任,以期保住地位。

    他们在外头,站了一个下午,慢慢也商量出一个办法,用来对付崇祯皇帝——抱成一团,共进退。

    他们都是朝廷重臣,抱团起来,多个强大势力拧成一股绳,以皇帝脆弱的内心,也要让步。

    他们与崇祯皇帝接触最多,早看穿崇祯皇帝是外刚内怂的秉性,觉得他会法不责众,不敢对他们怎样,还会接受他们的请求。

    现在,只等见到皇帝。

    但直到天色暗下来,皇帝依旧不理他们。

    他们没办法,只好悻悻回去,心中惴惴不安。

    翌日。

    早朝时间。

    百官再次聚集到宫门内,等待皇帝召见。

    而两名面如锅底,相貌普通的庄稼汉,却又先得皇帝召见,进入皇极殿。

    皇极殿也叫金銮殿,是早朝的主殿。

    事实上,这两名黑脸庄稼汉,真是身份是周陆召唤出来的两大鬼将,王守仁与于谦。

    王守仁、于谦来到皇宫,汇报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王守仁正是以“心学”著称的“王阳明”。

    王阳明是思想家、军事家,在政务方面,也很有才能。

    于谦则曾是大明中流砥柱。

    王阳明和于谦带来一个坏消息,与一个好消息。

    坏消息是:战争带来严重破坏,城墙至少要一个月才能差不多修复,如果近期还有强大敌军攻击,攻进来的可能性很大。

    好消息是:从顺军士兵身上,缴获巨额金银钱钞,折合成白银,约莫“近七千万两”。

    这条坏消息,周陆有心理准备,觉得很正常。

    这个时代,是有火炮的,虽然威力不如现代,但只要火炮数量够多,就能把城墙轰垮。

    而好消息,如果要加个修饰语的话,那一定是“天大”!

    天大的好消息!

    在崇祯记忆中,国库早已枯竭。

    崇祯甚至没钱给西北赈灾,向朝臣借钱。

    你说一个皇帝,沦落到向朝臣借钱,这穷到什么地步了。

    可以说,崇祯不能说是历史以来最苦逼的皇帝,但一定是最穷逼的皇帝。

    国库枯竭,什么事都办不成,最可怕的是,不能发军饷。

    全国普遍拖欠军饷,有的地方甚至已经拖欠了两三年。

    这也是影响大明士气的大原因之一。

    所以,缴获这近七千万两白银的收入,对大明意义重大。

    近七千万两银子是什么概念?

    崇祯皇帝登记十几年来,国库收入,只有可怜的两千多万两白银。

    近七千万两,是国库十几年收入的三倍!

    枯竭的国库,一下充盈起来,绝对可以用富得流油,一夜暴富来形容。

    而顺军为什么有这么多钱?

    人家来攻城杀人,身上不可能带那么重的金银。

    因此,这近七千万两,可以说基本上是在京城内搜刮大户人家得来。

    而京城内大户人家,主要是官员。

    这说明很多官员是隐藏富豪啊。

    周陆觉得崇祯做皇帝太失败了,手下官员这么壕,而他做皇帝居然这么穷,甚至穿带补丁的龙袍。

    周陆瞄一眼袖子上的补丁,摇了摇头。

    换衣服时,随意拿一件龙袍套上,却发现,特么袖子上打了补丁,这肯定不是为了凸显个性和新潮。

    老子穷到没钱交学费,吃地沟油辣条,也没穿过打补丁的衣服。

    而崇祯皇帝,在穿打补丁的龙袍。

    皇帝做到这种苦哈哈的程度,也是醉了。

    但,

    现在老子一当皇帝,就一举收获近七千万两,是他当皇帝十几年的三倍收入。

    一夜暴富有木有。

    运气好挡都挡不住。

    “有钱好办事”这句话,古今往来通用。

    大西北闹灾害和饥荒,民不聊生,这是引发反叛的最大原因?

    “昭告天下,全国农民,免税赋十年。拨款一千万两赈灾,贪污赈灾款一两以上者,满门抄斩!赈灾不力者,满门抄斩!借灾情谋取利益者,满门抄斩!”周陆宣布。

    “遵旨。”

    王阳明躬身道。

    王承恩倒吸一口冷气。

    一向有些优柔寡断的皇帝,如今办事却极为果决。

    免农民赋税十年,超大手笔赈灾,一下子从根上解决内乱问题。

    这道圣旨下去,农民必是举国欢腾。

    只是这十年免赋税太狠,作为以农耕为主的国家,相当于今后十年,失去主要收入,当然,这次获得近七千万两,支撑十年是没问题。

    相比减免赋税的狠,皇帝的刑罚更狠,贪一两都要满门抄斩,按照目前大明官员的尿性,如果真查起来,会死很多人。

    而乱世用重典,甚至差点亡国了,非常时期,皇帝再狠也能理解。

    王承恩猜测得没错。

    虽有皇帝昭告天下的文书,但大多官员和黑心商人等早已贪习惯,认为仍旧是说说而已,等了半个月,以为风头过了,就开始贪墨赈灾款。

    升任锦衣卫指挥使的林中辰,与手持尚方宝剑的钦差大臣王守仁,明察暗访,毫不留情,一路抄斩过去,一时间人头滚滚,总共斩杀十几万人,全是贪官污吏,黑心商人,兼并土地的大地主等。

    意想不到的是,抄家获得的财富,竟然超过一千万两白银。

    也就是说,周陆用一千万两白银赈灾,不仅引出大明蛀虫消灭掉,最后还有得赚。

    大西北有的城市,官吏几乎杀光,而治安秩序出奇的好,民众一片欢呼。

    顶替的官员,很快走马上任。

    大明官僚机构早就冗员太多,最不缺的,就是想当官的人。

    这是后话,不再多说。

    视线回到皇极殿。

    周陆继续说:“王守仁为钦差大臣,负责巡察赈灾事宜,赐你尚方宝剑,先斩后奏。于谦你负责兵马整编,粮草军饷调配,同样给你一千万两白银,首先把钱兵卒的军饷给补上。”

    “臣,接旨。”

    王守仁、于谦得到委任,施礼后离开皇极殿。

    “陛下……”王承恩犹豫了一下说。

    “何事?”周陆问。

    王承恩指了指殿外,小声说:“百官觉得陛下轻视他们,他们很不满,老奴怕生事端,眼下百废待兴,正是用人之际……”

    周陆嘴角勾起一丝嘲讽:“不满?叫外面的官员进来吧。”

第503章 斗群臣,其乐无穷() 
周陆现在很自信,也很不爽。

    自信,是由于昨夜恶补了大明亡国后的历史,对于如何处理,已胸有成竹,当然,这也有“一眼窥尽千万年”中记忆库提供的间接经验。

    不爽,则是因看到崇祯皇帝吊死后,很多朝官大臣的作法。

    气愤!

    是对朝官的气愤,也是对崇祯的气愤。

    大多朝官不尽心尽力为国为民,只知道中饱私囊,自私自利。

    而做皇帝的,眼睛特么被狗翔给糊了,不懂任用贤臣,被奸臣们带得团团转,沦落到上吊的下场。

    皇极殿。

    是朝臣们最熟悉的皇宫论政场所。

    以往,崇祯皇帝上朝勤勉,少有断过早朝,一贯很依赖和重视早朝上大臣们的意见。

    百官对这方面,也颇有自信。

    能言善辩,懂得投皇帝所好的大臣,某些时候,心底甚至觉得他们才是皇极殿主人,因为从大势上看,是他们在主导皇帝,间接在主导这个国家运转与方向。

    此时,

    皇极殿开始热闹。

    脚步声接踵而来。

    穿戴整齐的百官,鱼贯进入皇极殿,按惯例敬拜皇帝一番。

    然后开始了今天的朝议。

    周陆坐在龙椅上,注意力不在百官,而在自己的感受。

    对于做皇帝,对于上朝,以前只是在电视上看到过。

    亲身经历,感觉完全不一样。

    面对群臣顶礼膜拜,整个国家,掌握在一个人手中的感觉,实实在在。

    这感受,好像挺有意思,相当风骚。

    难怪很多人都想当皇帝。

    可权力越大,责任越大。

    千千万万平民,期盼一个明君,期盼一个好的朝代,平平安安生活下去,容易嘛?

    非常不容易。

    改朝换代,必定是生灵涂炭,平民百姓遭殃。

    平民要贡献钱财税赋,要送儿子去战场绞肉,可到头来,绝大部分平民能得到什么?

    江山是皇帝的,特权是官僚的,付出一切的平民,继续被剥削,继续被压迫。

    所以对平民来说,一个稳定的政权很重要,一个和平的世界很重要。

    相比之下,周陆觉得后世那样的和平世界,挺幸福了,可惜后世也灵气复苏,力量平衡打破,整个世界暗流涌动,各种强大势力冒头,必然要出现翻天覆地的纷乱。

    而自己,却穿越到大明做皇帝,不知几时能回去。

    璇姐性命堪忧,不论如何都要找到建木果实,带回去。

    “陛下……陛下……”

    旁边侍立的王承恩声音传来。

    周陆从思绪中抽离,摘下口中的雪茄,目光转向王承恩,漫不经心问一句:“何事?“

    是的,雪茄。

    齐老送的一大盒古巴雪茄,自己平时没怎么抽,今天坐在龙椅挺无聊,拿一根出来抽抽。

    系统储物空间中,除了雪茄,还有自己喜欢喝的可乐,以及一些生活小物品。

    早知道大禹水道要穿越到古代,肯定多带点现代的物品,例如,AK47,M60?

    王承恩表情略显局促。

    合着大臣们说那么多话,皇上一句话没听见?

    他小声提醒:“陛下,成国公朱纯臣,首辅魏藻德等,联名上奏,担忧后宫无人伺候陛下,劝陛下为社稷千秋万代着想,尽快纳妃,魏首辅有一女儿,年方十三,愿陛下纳入宫内。另有几名大臣,也愿献上女儿,或者他们亲族的女儿。”

    “哦……什么,十三岁,不是吧?”

    周陆有点惊讶。

    只比盛嫣然大一两岁的小萝莉,特么要嫁给自己?

    三年血赚,死刑不亏?

    不对,老子是大明皇帝,说的话就是律法,谁敢判刑!

    “陛下,十三岁,小是小了点,不过也属可婚配年龄。”王承恩说。

    这个时代,女子出嫁年龄,确实是偏小。

    小萝莉娶回家,从小玩到大,或许挺有意思……

    不,我不是那种人。

    周陆心中敞亮,后宫死光光,大臣趁机动起心思,想用女儿建立与皇帝的紧密关系,成为皇亲国戚。

    借口冠冕堂皇,说什么考虑社稷千秋万代,说得好像真为皇帝和大明考虑似的。

    朝堂上一个个是成精的文人,嘴巴果然很会讲。

    老子拿到建木果实,就要想办法回去,纳个毛线妃,哪有空?

    而回去之前,也不能留下个烂摊子,隐藏任务中,要求振兴大明,现在内忧外患还没解决。

    周陆对于心机婊朝臣的纳妃建议,丝毫没兴趣,又问:“还有吗?“

    王承恩说:“翰林院检讨杨士聪、前首辅陈演等,联名上奏,请求加强农民税赋,以补充国库,解决军饷欠缺问题。”

    麻痹的智障!

    周陆不得不骂街。

    许多农民都因吃不上饭,起来造反,你特么还加赋税,不是逼更多人造反吗?

    这样逼迫,必然会有更多李自成出现。

    这两人不是智障,就是巴不得大明早点亡国。

    昨晚学习后世的历史资料中,了解到。

    陈演,几天前辞掉首辅,却因太多银子没能搬走,不想空手离开,以至于滞留京城,之后投降大顺,为求活命和表忠心,贡献十几万两银子,并劝李自成登基。

    朱纯臣,是皇亲国戚,备受崇祯信赖,却在崇祯最需要的时候,不管不顾,投降大顺后,也主动捐大量银子,并劝李自成登基。

    魏藻德,现任首辅,平时喊穷,反对崇祯向大臣募捐,投降大顺,却能捐献出几万银两。

    杨士聪等许多也是劣迹斑斑。

    ……

    好多奸臣!

    在老子面前你们玩不转。

    周陆笑道:“加强赋税?朕刚发出诏书,公告天下,全国农民,免一切赋税十年。”

    此言一出,百官哗然一片。

    “啊,免税十年?老夫是否听错?”朱纯臣问旁人。

    “没有听错,皇上是这么说的。”

    “万万不可啊!”

    “是啊,万万不可,国库本就没有多余银钱,还欠着许多军饷,倘若不收农民赋税,必将收入锐减,朝廷用度,军饷俸禄等……”

    “陛下,切不可这样做,老臣请求陛下,收回成命。”

    开始表演了。

    百官个个给出用心良苦,从各个角度,引经据典来反对。

第504章 斗奸臣,其乐无穷(二)() 
百官中。

    有的人,可能确实替大明考虑,反对是因他们不了解内情。

    但也有的人,是怕失去个贪钱的最大渠道。

    昭告天下,免除农民一切赋税后,贪官污吏就无法打着国家的旗号,向平民摊派加税,中饱私囊。

    周陆看戏似的瞄着百官嘴脸,吸口一口雪茄,缓缓吐出烟气,悠然道:

    “都闭嘴。”

    皇帝发话,大臣立马鸦雀无声,不敢说话。

    嘈杂的金銮殿安静下来。

    “不用你们担心,”周陆似笑非笑道,“老王,说给他们听。”

    嗯,这位隔壁老王,没有老二。

    “遵旨。”

    王承恩与有荣焉,把缴获顺军价值近七千万两钱财,说了一下。

    满堂震惊!

    精于算计的朝臣最清楚,近七千多万银两意味着什么。

    大明最后几任皇帝,国库从未如此充盈过。

    难怪皇帝那么阔气,一下免除农民十年税赋。

    惊呼声大起。

    “近七千万两银子?!”

    “老天爷啊……”

    “太,太好了,太好了,天助大明,陛下英明……”

    群臣欢呼雀跃,惊喜万分。

    “且慢,这些钱……也有我们的哟。”陈演提醒道。

    众朝官顿时冷静下来,想起家里被顺军劫掠过一遍。

    京城被顺军攻破后,顺军蜂拥而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