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个廉租房的居民每天都有一小桶的配额,为了防止浪费,用不完的配额可以攒起来出售,这样居民们就会自觉节水,用经济手段达到了更好的效果。
用来把桶装水送到居民家里的系统是王老板这个廉租房最最奇葩的一个东西。每栋住宅的后院都有一个工坊,工坊与工坊之间相连,自动控制的移动小车可以在工坊之间运送物资。之所以叫“工坊”,从名字就已经看出它的用途,这就是工作的地方。
还记得创客青年旅舍吗?每天工作2小时就可以免费居住的太空舱系统。这个孟买的廉租房就是王炸为三哥们设计的印度版青年旅舍,也可以用劳务来换房租。每天都要工作2小时,每个月30天,换来60个小时的工作时间。
别忘了这个廉租房是什么价格,月租才16美元,那么这60个小时算下来,每个小时是0。27美元,约合1。76人民币,如果折算成一天的工资,是时14块钱。现在让你干一天活赚14块钱你会干么?
所以说,如果贫民窟的居民如果被吸引到这个自带后院工坊的廉租房,那是相当廉价的劳动力。即使换算成美元,也才64美元,还不到80美元的贫民窟平均工资。
不过,这笔帐也不能完全这么算,因为大规模定制的廉租房看起来还是很上档次的,卫生有保障,电力、安全水源都很666,比贫民窟的条件好了很多,对一些渴望改善生活的居民有致命的吸引力,不就是一天工作2小时嘛,而且还可以足不出户,下班了再搞搞副业,把房租解决了,何乐而不为?
更何况,王老板也不会一直给这么低的待遇,因为有时候急需生产某种东西,这时候就可以给多一点工资,甚至达到几倍的时薪,这么一算,就超过贫民窟的平均工资好多了。
工坊毕竟是工作的地方,零件的安全需要考虑,所以,工坊与工坊连接起来组成一个一个的工作单元,单元作为一个整体是封闭的,方便安全管理。
最后的方案是42个家庭组成一个封闭胡同,这个数字跟印度平民窟的家庭人口有关。印度有1370户家庭居住在贫民窟,共有6500万人。算一算,平均每个家庭有4。74人,42个家庭约合200人。
普通人的认知能力就是只能记住200个人,王炸希望一个封闭胡同能够形成熟人社会,人间自有温情在,所以定下了这42个家庭的规矩。将来在分配的时候也会可以追求人口协调,尽量凑够200人左右一个单元。
这些由42个家庭组成的一个个工坊联合体,相当于“劳动力云”,除了王炸的judy工厂之外,随着计划的推进,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富余劳动力,所有有成为代工厂的潜力。一个单元相当于10个人的劳力,可以选一个工头来接活。
贫民窟的经济活动是很活跃的,像孟买著名的达拉维,人数在60万到100万之间,每年出口的商品总营业额可达5、6亿美元之多。
这里被王炸选定为试点区,当廉租房工坊规模达到6万人规模之时,最差劲的结果也能够达到6千万美元规模的营收,平均每人1000美元。而王老板的廉租房的成本都不会达到1000美元的水平,这是一门很有盼头的生意。
贫民窟将会被他改造升级,上档次的住房进入印度的千家万户,1370万个家庭都是他的目标用户,而他也可以愉快地享受这一大波廉价的劳动力,这里的理论上极限是每年可以获得137亿美元的营收。
王老板的如意算盘打得啪啪响,不过,向外界宣传就是给贫民区带来福音,真的像一个教父似的。
本来王老板想搞420套来试试水,可一算,这420套的成本还不到42万美元,这似乎太小儿科了,一点儿也不像百亿美元大咖的做派,说出去被人笑掉大牙。4200套?还仅仅是420万美元的成本不到,也不行,干脆,一下子就招呼42000套。
这一下就把整个印度都震惊了,因为这么多房子,放出去的话,再按照4。74个家庭成员计算,一下子就可吸纳20万人,把达拉维的三分之一到六分之一都吸走,跟某些财团的几十亿美元平民窟改造计划的效果也差不多。
当然了,这么大规模的地块不好买,可以每420户人家为一个小区,即使按照每户100平米的占地面积不过才占地4。2万平米,当然了,如果王老板想在这个寸土寸金的孟买附近买地,地价大约为每平米5千美金,这4。2万平米就需要2。1亿美金。
王老板才不会花这种冤枉钱,整个儿计划岂不是要200亿?
他可以做两手准备,一方面可以向政府申请无偿使用土地,因为是贫民窟改造。另一方面,还可以在偏远一些的地方买地,可能便宜十几倍。
如果还是太贵,那他又会使出在中国本土已经用过的绝招——架空在农田、果园、菜地之上,理论上不需要占地的或者占地极少的方案。
王老板是拥有交通帝国的人,偏远对他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开通一些公交车很容易解决问题。
他还可以使用跟地主共同分享房租的办法,这个时候,那16美元一个月的租金反而变成了他的优势,这能分得了几块钱啊?还是他的“劳动力云”赚大了。
总之,各种途径,包罗万象,务必使地价不是问题。
孟买政府很快就同意了420户4。2万平米的计划,以很低的土地价格卖了一批土地。不过,这个颇有争议,一个外国公司的运营,而且在首批420户的申请中,通过judy手机申请优先的做法受到了印度人的抗议,认为这既然是公益项目,就不应该跟某个产品联系在一起,否则会给某些公司带来利益,有失公允。
王炸原本是为了入住以后方便通过手机管理,没想到还有这个毛病,想改口已经来不及了,市政府已经不乐意继续批准,所以,走政府路线这条道儿暂时关闭。
后来,把买地的计划改成十年租期才重新获得市政府的批准,到时候可以坐地涨价,不论是市政府还是市民都满足了。
小样儿,王老板早就有应对之策,他在中国搞的项目就是可以随时迁移的半永久住宅,涨租子?爷就换地方,到头来还是对方妥协,否则土地变得不值钱,损失大的是地主。
印度的政府比较腐败,老百姓普遍不信任政客和开发商,但是judy手机的老板除外,因为丫跑不掉,而且高科技形象让老百姓本能地认为这种老板很少跑路。再说了,王老板的计划进展的时候已经公布的数据,有约50%是购买私人土地,这个时候百姓想插手也管不了。私有土地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哟。
只不过王老板对地主的要求比较高,必须所有4。2万平米地主都同意才下单,共同进退,不会出现半吊子的情况。这些土地比较偏远,如果没有大机构开发,低价好几倍,所以还是王老板可进可退。
从容积率来看,被规划的廉租房已经不像贫民窟了,因为给一户人家的使用面积有50平,贫民窟的恐怖场景经常是一家五口挤在10平米的狭小空间。而且分为上下层,也就是说,有50%的土地可以用来做公共建筑,这些公共建筑又可以建高层,甚至可以腾出不少地来当胡同里的花园。
从10平米到50平米的鸟枪换炮,你说贫民窟的居民们能不为之趋之若鹜?所以,每当预售开始时,总是场面火爆。看样板房的人也是踏破了门槛。
第120章 饥不择食寒不择衣()
恐怕孟买市民是永远也没办法用16美元的月租来换取50平的宽敞大房子咯,因为开发商表示优先考虑那些准备用2小时劳力换住宿的义工家庭。
连远在中国的城市房奴都特别羡慕,怎么王教父就跑到印度去混了呢?中国这里还有那么多的房奴需要他来拯救呢。他们实在是被样板房的“豪华”所震撼,不敢相信这是给贫民窟的百姓准备的礼物。
最不开心的人却是秋海棠,因为她发现自己刚刚离开王炸不久,这个家伙身边就又多了一个大美女,那个姓赵的女人。这可不是因为在新闻发布会等场所看到赵茗雪在他身边,而是秋海棠自由她的情报网,一个即将成为王夫人的女人,当然会有很多的王炸的手下来投靠示好。
根据情报显示,这个姓赵的女人跟王总“过从甚密”。
王的女人总是此起彼伏,好像打地鼠一样,不久前才把淡之雅打压下去,秋逸馨也退避三舍,现在又多了一个赵茗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
秋海棠现在处于非常不利的位置,因为裘家被王炸刻意疏远,她也无法到印度这种大老远的地方去对王炸进行耳提面命地管制。因为作为涉案重要官员的子女,她已经被限制出境了。
裘家现在可惨了,很多的明里暗里的生意都在被依附政敌的机构蚕食,但是裘泽雨的“红灯记”和秋海棠做ceo的路边社没有动摇,因为那是教父的产业,上面还没准许动王教父的东西。
裘泽雨也已经顺势把红灯记抵押给了王教父的银行,以便获得贷款。
10亿是杯水车薪,这一次裘家真的很困难。
按照王炸的想法,裘家最好全玩完,最好只剩下秋海棠的路边社一枝独秀,体现一下王炸对她的情分,毕竟差一点儿就真正的未婚妻了,似乎跟秋海棠的发展比白翎更深入一点,双方的父母都已经有了来往。
秋海棠只好软语相求:“我想你了,可以回来看看我吗?”
唉,这话说的,王炸心都碎了,但是尼玛现在的真相是在避风头,不要说跟裘家的划清界限,更重要的是爬杀人时间东窗事发。他也很想念海棠,却只能以生意很忙做借口了。
对海棠来说,这种借口是很不好的兆头。
饥不择食的海棠,甚至请曾经的情敌逸馨去孟买看看王炸在干么,是不是跟姓赵的美女勾搭如胶似漆。她总不能派夏洛特去羊入虎口,那自己的老哥非炸了不可。
当然了,派大美女去当侦探是合情合理,派个男人,王炸可能连点都不见,逸馨嘛,王炸这种人怎么舍得让别人去接待呢?
所以,王炸亲自出现在孟买的机场来接机,估计秋海棠知道之后会是苦乐参半。
逸馨到来,王炸果然立即老实了不少,一直伴随身边的赵小姐不见了。逸馨就高兴了,自己出马,果然立即取得战果,说不定可以挽回王炸的心意,不是说她自己,而是裘家。
创新教父声名远播,生意光明正大,老大一块牌坊,这可能是在非美国的国外上市能够获得巨大成功的唯一一个例子,国际化的典范啊,凡是跟教父沾边的生意都被认定为有范儿,裘家现在正式需要牌坊的关键时刻。
裘家的某个家长甚至认为如果王炸正式成为裘家的女婿,对办案的工作组都会产生心里影响,毕竟怕影响国家形象,现在王炸是中国创新产业的一块金字招牌,真是的王炸。
按照这个逻辑,恐怕他弄死一个不入流的混混根本不算什么大事,上面批个条子就过去了,反正证据也不足,王炸甚至可以说是正当防卫,只是防卫过当了一点,罚点款就结了嘛。甚至罚几个亿对他来说都是小事一桩。
不过张飞虎这种角色,估计也是几十万的贱命。
出奇的,逸馨表现出对王炸的在印度的工厂很感兴趣,央求他带自己去看看那能够制造全球最高性价比的房子的工厂。尤其要看看泡沫水泥是怎么炼成的。
戴着安全帽出现在脏兮兮的工厂里面的逸馨真是别有一番情调,反正王炸是有点魂不守舍。
逸馨真是不食人间烟火,你怎么来地面情况复杂的工厂还穿着高跟鞋呢?所以王炸就帮她在路边买了一对登山鞋,还把她的高跟鞋提在手里,后来才感觉这个举动好像很那啥,妈的,反正逸馨自己也脸红了,当作什么也没看见,脏兮兮的工厂氛围旖旎。
身边的工作人员都很识趣,没一个上前来代劳,提着大美女的高跟鞋,说不定老板很享受呢,你上去掺合,哼哼,这个月的奖金还想要吗?
每一次提着高跟鞋的王炸出现在一个地方,都会引来奇怪的目光,逸馨每一次都脸红,终于忍不住娇嗔:“你能不能把鞋子放进塑料袋里?”
王炸这才讪讪地遵命。
逸馨好像真的对工厂的技术很感兴趣的样子,正经问:“你这样的便宜水泥建造的房屋能用多少年?”
王炸也正经回答:“虽然我们的水泥变轻了,可是我们使用的水泥倒是高标准的,因此在使用寿命方面没有问题,正常的房子能用多少年,我们就能用多少年,至少50年是没有问题。我们的水泥比起贫民窟的材料,以及很多的印度奸诈开发商的用料,那是厚道太多了。”
逸馨终于把自己的话题扯到了这方面:“唉,我以前对这些所谓的俗务不感兴趣,现在才知道这些生意什么的是我们家族存在的根基,没有了这些生意,我们裘家好惨,现在好后悔哦,音乐和画画都提不起劲儿了。”
她楚楚可怜的样子,在旁边看到的工作人员都恨不得把自己的驴肝肺掏出来表忠心,不愧是裘家的妲己。
王炸也叹道:“是吗?的确是,家庭的变故对一个艺术家的成长不利,不过,情况应该没有那么严重,现在也不是封建社会了,家族的事情有不会那么严重地影响你们。”
逸馨幽怨道:“还不影响?海堂姐都出不来了,要不然怎么会叫我来。”
王炸微微一笑,他还以为自己跟逸馨缘分已尽,没想到反而是海棠把他跟逸馨的羁绊和发展机会激活了,这个世界真是有意思。
逸馨:“我真羡慕你,那么会做生意,那么会创新,跟官场一点都不沾边,在人生地不熟的印度也能把生意做大,真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王炸:“是吗?真的一点儿也不沾边?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不会认识海棠,更不会认识你,有时候不好的事情也会变得好起来,至少是变成组成你的人生的一部分,你的记忆、人格的一部分。我们无法改变一些事情,恐怕坦然去面对是更好的心态和选择。”
俩人一起在阳台眺望远方的贫民窟,逸馨偷偷望了一眼提着她的高跟鞋的王炸,幽幽道:“你后悔认识我吗?”
王炸一呆:“后悔?恐怕没有男人和百合会认为这是一个选项吧。”
逸馨扑哧一乐,用手背虚拟地遮了一下笑容,说:“瞧你说的,百合都说出来的诶,你说,我们以后会怎么发展?”
王炸心头一震,看过去,只看到她的侧脸,美艳不可方物,这个姑娘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
理性上来说,他不应该跟裘家的人扯上关系,可是从夏洛特开始,到海棠,到逸馨,他生命中牵绊的美丽女性,竟然有三个都在裘家,唉,冤孽啊。
“怎么办?我哪知道?听天由命呗!”王炸只能这么说。
忽然,貌似柔弱胆小的逸馨抓住他的胳膊,王炸心脏狂跳。
逸馨:“你跟我回中国吧。”
她的眼睛里满是渴望和祈求,这个世界上能够拒绝这种状态下的妲己的人恐怕一代君王商纣王也不行啊,何况王炸只是一个从草根发展起来的土财主。所谓百年修得同船渡,这个妲己似的妹子不但俏生生陪自己说话解闷,还有这么亲昵的一个肢体语言,不知道祖坟冒了什么青烟,是可忍孰不可忍?
所以,王炸的理性摇摇欲坠。
时间越来越久,逸馨的脸上的失望之色越来越浓,越来越明显,她的手指慢慢的、慢慢的松开。
就在松开的瞬间,王炸反过来抓住了她的手掌,逸馨抬头,眼睛的光亮一闪,但迎接她的不是肯定的答案,而是只不过是他更多的纠结,似乎抓住她的手并不是表达什么,只是想拖延时间。
可不是吗?这一松手,恐怕就像用行动表明的心志,这让人梦牵魂绕的女子就扭头离开,消失在茫茫人海,再也不会出现在他的生活里。
这俩人这牵着手的样子,好像姿势不太对吧?我可是来劝他回去跟海堂姐花好月圆的,怎么这,这,逸馨的放心乱成一团麻花。
“你”逸馨的俏脸由失望变成了尴尬和难堪,由缺血变成了溢出,像熟透了的南汇水蜜桃。
第121章 踏破门槛()
让人难堪的“握手”行动毕竟不能持久,王炸终于还是放手了,不过,他还是恋恋不舍,用“让我考虑考虑吧”这种话来拖延一下被逸馨判决的时间。
“我你是不是有什么误会?我的意思是你回去跟海棠姐”逸馨不得不这么说一句,虽然她不太情愿,难道海棠这么饥不择食寒不择衣地要求自己来重新挽回王炸对裘家的伙伴关系,不是有那么一点点“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倾向吗?
王炸笑了,笑而不语,他忽然想起了娥皇女英,果然公主一样的姐妹只有在一种情况下才可能被同一个男人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