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指挥使司长官是都指挥使,正二品。
都指挥同知,从二品。
都指挥佥事,正三品。
卫的长官是指挥,正三品。
指挥同知,从三品。
指挥佥事,正四品。
千户,正五品。
百户,正六品。
大秦百户旗下能统领一百名兵士,分左右两旗,每旗又分10小旗,一小旗五人,由伍长管理。
这总旗管理10小旗,虽没有爵位,但,也是一个七品小官。
几年的军队生涯,已经让陈昌这位地痞流氓改头换面,现在一心只想往上爬。
他也不恨杨朔,反而有些感激杨朔,当日要不是杨朔一闹,真的得罪了易大小姐,后果真不好说,哪有现在风光。
城西小酒楼,二楼小间。
杨朔双眼贼亮贼亮地盯着对面的军官,确认地询问道:“你是说,和凉山首领的人头悬赏一万两银子,其他山贼头头的悬赏不等?城中怎么一点消息都没有?”
离开药铺,陈昌非要请杨朔吃一顿,酒足饭饱之后,杨朔无意问起他为何要用到创伤药一事。
陈昌认为杨朔又不是一般人,便把悬赏剿匪一事说了出来,何况这事儿杨家大商号也出了银子,便一五一十地把事情说了出来。
原来,身为燕商龙头的四大商家,联名发起的一个悬赏令,只在军中发布了消息,是为了激励士气。
杨朔嘴角一笑,心中盘算起来。
一万两银子的悬赏!
呵呵!好值钱的一个脑袋。
这和凉山的山贼应该有上十年的历史了,只是这几年壮大了,才猖獗起来,这样说来,山贼的山寨里面应该有不少积蓄才对。
想比之下,一万两的悬赏又算得了什么?
不过,能被悬赏一万两银子,这山贼头头的武功必然不弱。
想到这里,杨朔手不知不觉有点小痒,他练了这么多年,还未曾真正和这个世界的武者动过手。
“对了,你们这一次剿灭山贼,祭魂堂会不会派人参加?”杨朔突然问道。
脸红耳赤有点醉意的陈昌,道:“应该会参加吧?昨日,郡守大人亲自去了祭魂堂一趟。”
好!一石三鸟。
杨朔朝陈昌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陈兄,不介意多带一个兵吧?”
陈昌眉头略微一皱,聪明的他马上就明白了杨朔的意图,他严肃道:“六少爷,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我知道,我就是想跟着去见识见识,还请陈兄帮帮忙。”杨朔笑着,从怀中掏出钱袋,推到陈昌手边。
看着桌上的钱袋,陈昌眼珠转了转。
偶遇杨家这位不得宠的六少爷,还殷勤地请杨朔吃饭,他本来是另有目的。
杨朔虽只是杨府的庶子,但,从那日在凤鸣喽见他和易家千金的关系,可不是一般。
易家在军中的威望,这些年陈昌可是深有体会,他想:只要他日眼前这位六少爷在易家那位大小家面前随便提一提自己
想到这里,陈昌把钱袋又推了回去,笑道:“如果六少爷真想去看看也行,但,六少爷必须答应我一件事情,一刻都不能离开我身边。”
杨朔笑了笑:“呵呵!这是当然。”
陈昌带上杨朔一点也不难。
百户旗下的编制虽是一百人,但,编制从来都没有满过,最多不过*十人,而,剩下的都是一些空名额。
有名,无人。
燕城作为岭西省的首府,设都指挥使司一名,郡守一名。
岭西省的总兵力在十万左右,设立‘前’‘中’‘左’‘右’四营,共二十卫,一百所,由一百位千户统领。
其中还不包括民兵,其兵力在大秦十三省中算中等。
而,在燕城的军队是中营,五卫,二十五所,共两万五千人的编制。
说起来有两万五千人,实际上只有两万两千人左右。
朝廷按照名册,军饷,军粮,军服每月照样往下发。
至于那些多出来的军饷去了哪儿?
就不是杨朔感兴趣的问题了。
。
杨朔从冲天辫口中得知,和凉山的山贼已经壮大到一两千人,已经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所以,这此是由卫指挥使大人亲自带领燕城一卫营,共五千余人,前去讨伐。
五千精锐要对付一两千山贼,而且这次还有祭魂师跟随,自然是胜券在握,因此,陈昌才点头答应杨朔的请求。
军队出发的日子定在明天清晨,
杨朔和冲天辫约定好,自己先回去收拾一点东西,然后晚上直接去卫营找他。
告别陈昌,杨朔先回了鹿苑的住所。
如今这简陋的小院已经变成了他秘密炼制毒药的地方。
黑秘术上记载的一百零八种毒药,这些年,杨朔费心费力只炼制出五种:‘鹤顶红’‘软骨散’‘失心散’‘*烟’‘我爱大棒槌’。
鹤顶红——由十二种烈性毒物混合几种毒药炼制而成,剧毒,在一炷香之内,没有服用解药,中毒者七窍流血而死。
这东西杨朔只炼制了指甲大小的一丁点。
软骨散——可以让武者暂时失去功力,不过,时间和效力因人而异。
失心烟——毒烟,紫色,点燃后会冒出大量烟雾,使人五感失控。
*烟,很常见,致人昏迷,但凡当贼的身边都会带着这种东西。
我爱大棒槌,呵呵!是药性极强的春药,
杨朔炼制它,纯粹是出于好奇心,古代的春药真能使良家妇女变成*荡妇吗?不试试,怎么知道。
至于其他的毒药,不是杨朔不想炼制,一来,是他觉得手中这五种毒药足够了,二来,他根本找不到材料。
比如,‘千叶子’这种材料,他问遍了整个燕城的小药铺,所有人都未曾听说过。
所以,对其他毒药,他只是详细了解了一遍。
杨朔小心翼翼把五种毒药装到特制的小铁管里面,然后把所有炼制毒药的工具和剩下的材料都藏到小厅的墙壁中。
打扫了一遍院落,锁上房门,便动身回杨府收拾行囊。
第三十一章 父与子()
杨府的家丁们早已习惯这位六少爷早出晚归的作息,谁也没有看他一眼,或者问候一声。
杨朔自然也是习以为常的绕过大门,朝自己小院方向走去。
虽然即将离开这里,但,他心中对这座豪宅大院没有丝毫的留恋。
就在这时,
一声苍老的声音从他身后响起。
“六少爷,你回来了。”
杨朔停下脚步,转身望去,却见身穿黑绸华服,头发白,一脸慈像的老执事站在自己身后不远处。
老执事在杨府的身份和地位,杨朔是知道的,这位一直陪伴在父亲身边的老者,极少看见他出来迎接谁。
杨朔愣了愣,微微点头道:“嗯!回来了。”
福伯一笑,淡淡说道:“老爷在等你。”
杨朔身体不由得微微一震,双眼顿时眯成了一条缝。
多少年了,这可是父亲第一次主动找自己。
杨朔微笑着,望着这位老执事的双眼:“他老人家终于想起了我了,我近来没有犯什么错吧?”
福伯挤出一丝笑容,道:“少爷多想了,老爷只是想让你陪他吃一顿饭。”
吃饭?哈哈!
庶子有资格坐在杨府大厅吃饭吗?
杨朔心中突然升起一股莫名的怒气。
哼!吃饭?有这么简单吗?
大厅,
一桌丰盛的菜肴,坐着五个人,杨一清,林夫人,秦夫人,柳夫人和杨朔,旁边很多丫鬟下人在服侍着。
杨朔坐在下位,眼神平静地注视着四人,手中拿着筷子,却没有动过。
他注意到大房林夫人今日神态自若,不时看上自己几眼,眼中的神色却平静地异常。
“饭菜不合你的胃口?”身穿锦袍便衣,伟岸威严的中年男子望着自己的儿子,似乎关怀地问道。
“不是。”
“那就吃一点。”杨一清平淡的语气中带着一家之主的威严,一种不容任何人反对的威严。
杨朔盯着手中的筷子,犹豫了一下,还是吃了几口。
安静地吃完饭,
杨一清在前走着,杨朔在后跟着,一路来到书房之中。
在杨朔的印象中,这是第一次和这位‘父亲’单独相处,
鹿苑信中的话,在他的脑中一遍遍的闪过:他到底和我母亲是什么关系?他是不是我亲生父亲?
来到书房,
杨一清坐在书案后的椅子上,盯着自己儿子看了很久之后,才叹息道:“你和你母亲长的真像。”
杨朔并没看过自己的母亲长的什么模样,他也不能确定杨一清话中包含着什么,但,他还是忍不住问道:“你是怎么认识我母亲的?”
杨一清眉眼间似乎皱了皱,沉默了一下,突然反问道:“你想不想离开燕城,出去转一转?”
咦?离开燕城?
杨朔眉头一皱。
杨一清继续说道:“你应该听过川南这个地方,我想送你过去锻炼一番。”
“我不去。”
杨朔连父亲为何要自己去川南的理由都不想知道,便冷漠地回绝。
“我要你去。”
杨朔目光冷漠着,捻动着右手两根手指,缓缓说道:“川南,大秦王朝最边缘的一省,背靠唤海,和冰州一海之隔,资源缺乏,樊蛮之地,耕地面积严重不足,每年还需要朝廷运送大量米粮,近两年,朝廷的米粮都用来赈灾,无暇顾及川南,川南那边暴动不断。”
说到这里,杨朔冷视着自己的父亲,怒道:“大商号的分号分布大秦疆土,唯独川南没有分号,你让我去川南干什么?当渔民?还是去平乱?”
“你”
没想到啊没想到,自己这个不起眼的儿子,居然对外界的事情如此了解,连川南如今的局势都能说出来。
杨一清似乎有些生气,手掌放在椅子的扶手上微微用力,青筋隐现,半晌后,却是压抑住了自己的怒气,冷笑说:“我还以为你会永远隐藏自己的情绪,看来,你毕竟是一个十四岁的孩子。是,你从小就很聪明,可是,自己装傻就够了,不要把所有人都当成傻子!”
杨朔用一种平静的目光看着杨一清。“既然你早就知道了,现在有何必揭穿我,就当我是个傻子,一直养着不就好了。”
“就算是傻子,你也是我儿子,我的话,你必须听,而且,不能反抗!”杨一清冷冷地看着少年的双眼,似乎想从少年冷静的眼神中看出些许慌乱来,但,结果让他很失望。
杨朔低着头想了一会儿,然后抬起头来微笑说道:“杨家家法第七条上明明白白写着:对于大逆不道,不忠不孝子孙,杖责八十,净身出门,这家法可是你自己立下的,呵呵!我不介意挨八十棍。”
杨一清嘴角微翘,眼神有些凌厉,有些不屑,有些冷笑:“你既然对川南如此熟悉,那你应该听过‘川南王’,三个月后,川南王秦书霸为女儿招驸马,这就是我让你去川南的原因。”
杨朔惊愕了。
父亲口中这位川南王秦书霸,乃当今天子秦萧宗的最小弟弟,是唯一活在世上的兄弟,大秦王朝唯一的亲王。
镇守川南二十余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他想不通。
父亲六个儿子,为何偏偏要自己去?
要自己这个一直不得宠爱的庶子去?
让杨朔更加惊愕的是,父亲把此事说得如此斩钉截铁,仿佛和亲王联姻已经是铁定的事实。
“为什么要我去?”杨朔皱眉问道。
杨一清微微一笑,说道:“你知道你一时间接受不了,不错,我之前对你有些淡薄,可是,你要知道,你毕竟是我儿子,就如同你几位哥哥一样,我作为父亲都会为你们将来考虑,而且,郡主和你同岁。”
杨一清是一个商人,一个成功的大商人,做任何事之前,他都算计好了,把握十足,他自信没有人能拒绝这么诱人的好事,可是,他却忘了,他从来不知自己这个儿子心中想要的东西是什么?更不知某人已经事先提醒过杨朔。
在鹿苑和父亲之间,
杨朔相信前者。
十四岁的郡主居然要找驸马,十四岁根本还是一个孩子!
同岁这个理由,未免太可笑了一些。
杨朔不信。
十几年来,一直对自己漠不关心的父亲,竟然把这么大一个馅饼丢给了自己。
天底下没有这么好的事情!!
第三十二章 和凉山剿匪记(上)()
杨一清似乎有些疲倦,揉了揉眉心,朝自己儿子挥了挥手,道:“好了,你回去考虑一下,想好了,就来书房找我,我已经吩咐了潘管事,明日起你就搬到正院来住,下去休息吧!”
在这位富可敌国的男子眼中,杨朔再聪明,也只是一个孩子,看着几个哥哥拥有着一切,而,却从未享受过少爷的生活,心中必然嫉妒。
在被冷落这么多年之后,这突然之间,有一个鱼跃龙门的机会摆在面前,任谁也不会放过。
杨一清越是如此,越让杨朔觉得蹊跷。
不错,他是一个孩子,
但,却是一个拥有两世记忆的孩子。
杨朔前世所见所闻的事情,比现在这个世界复杂的多,坑蒙拐骗,阴谋诡计等等古代人和现代人比起来,就两个字:纯朴。
而且,杨朔也从来不是一个逆来顺受之人。
他原本以为会以杨家庶子的身份一直生活下去,就算得不到家庭的温暖,也觉得没什么,自己活自己的。
可是现在,他觉得眼前这位父亲,不但对自己冷漠,而且和鹿苑心中所言的一样:比你想象中还要冷血无情。
招驸马?哼!卖儿子还差不多!!
所以,
杨朔心中暗暗下了一个决定。
。
安静地离开杨一清书房,回到小院,
杨朔简单收拾了一下自己的东西,衣物什么的,都不需要了,他主要是回来取藏在床底下的银两和两只护腕。
这两只精铁打造的护腕制作十分巧妙,一只装着发射小弩箭的机关,可以发射五支弩箭,另一只护腕上可以放两把短小的匕首,匕首能随着机关弹出。
护腕几年前带着,还显得有点大,现在刚刚好。
杨朔带上护腕,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把装着毒药的五只小铁管,黑秘术和银票用羊皮包裹包好,贴身放着,用布条缠好。
他又来到小院的小厅,向母亲的牌位磕了头,站在院中留恋了一下这个生活了十四年的地方。
接着,他纵身一跃,跳上院墙,几番起落便来到街道上,朝城北军卫大营而去。
。
。
第二日,卯时,
天色还是一片漆黑,
燕城城北一卫营营地被无数的火把照得透亮。
宽大的练兵场上,
枪兵,刀兵,箭兵一对对排列整齐的士兵严正以待。
练兵场的高台上,站着四人,为首的男子,三十五六的年纪,国字脸,络腮胡,身高八尺,体形魁梧,身穿黑色盔甲,黑色的头盔上扎着一根红婴,他身后的黑色的披风在风中呼呼作响,十分威武,一看就知此人乃一员猛将。
这男子正是一卫营的统领,卫指挥使童虎,而站在他身后的分别是一卫营的三位千户。
而,此刻,
身穿灰蓝色军服,外面套着露肩锁甲,头戴铁青色头盔,腰间挎着大宽刀,一身标准刀兵打扮的杨朔睁大着双眼,好奇地张望着四周,感受着军队威武雄壮的气势,心中感概起来。
这就是古代军队出征的阵势!
场中虽然站着数千人,却静地出奇,训练有素。
这还只是州郡的卫营,听说大秦王朝最精锐的军队是京卫营,不知那又是什么样的气势。
“在千军万马面前,任何高手都是螳臂当车,大宗师级别的高手,真能举手之间取千人性命者,纵横千军万马之中,却无人能挡者吗?呵呵!我看有些玄乎。”
杨朔心中笑了笑,又想到什么,用手指轻轻点了点身前的男子,问道:“陈大哥,不是说有五千人马吗?怎么台上只有三位千户?”
陈昌头也不回,低声回道:“另外两支队伍,并不是燕城的卫营,是陇县的军队,都是骑兵,由另外两位千户大人带领,昨日已经带着攻城器具赶往和凉山,现在应该已经把和凉山围住了。”
“哦!原来如此。”杨朔算是明白了,他之前还奇怪,燕城和和凉山相距两百里,就算一早出发,到达和凉山下已经是傍晚时分。
如同警车开警灯抓贼一样,贼岂不是早跑了。
原来燕城的军队只是幌子,真正的主力早已赶到和凉山。
那还在等什么?
在练兵场足足站了半个时辰,台上那位指挥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