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找她,难道就不怕她泄露了我突然回京的秘密吗?”
沈云懊恼地道:“滕宇兄,你怎么变得这么多问题啊?我记得你以前很干脆简洁的这样吧,等做完这件事我再回答你好不好?”
方誊道:“早知道你会这么说罢了,淮南侯家与渤海侯家”
“同气连枝嘛!”沈云打断了他的话,“滕宇兄,别再强调这点了,耳朵都快听出茧啦!”
方誊莞尔一笑,黑漆漆的上面忽然垂下一根麻绳,沈云将麻绳利落地往身上一栓,然后伸手扯了扯,顿时就觉如腾云驾雾一般飞了起来。
若不是早有思想准备,沈云差点就大叫出声了---这绝对比坐过山车刺激!
等沈云稳定心神,发现自己已经到了一个窗户边,昆仑奴那张几乎和夜色混为一体黑脸陡然出现,又吓了沈云一跳---不知道是不是做贼心虚的原因,沈云今晚很容易受惊。
刚才那股将他扯上来的巨力就是昆仑奴所为。步婵已经在屋顶上又拴好了一根麻绳,沈云爬过仅容脑袋进入的圆窗,来到屋顶。中国式建筑就是这点不好,屋顶永远都是屋瓦,掀开便是房梁,许多偷人偷财的贼子就是这样登堂入室的。时迁已经在这里接应,很快就将沈云和步婵接应进来,方誊也如法炮制,顺利进入。
重回这个囚牢,沈云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江湖主簿百晓生,簋街毒龙石老三,鼓上蚤时迁,东海鲛王侯阚,偷香少帅欧阳复,千斤力王章暨”沈云将这些人一一介绍给方誊,然后大声笑道:“兄弟们,沈云没有食言,终于回来了!”
方誊听见沈云如此大声说笑,有点担忧,但沈云却将这牢中都是聋哑副狱的事告诉他,方誊便也笑道:“如此一来,岂不是天助我等?!”
百晓生笑道:“正是。世子定下的‘珍珑局’果然天下无双!”
这明显就是在拍马屁。这个计策的前后,沈云一点力气也没出,全是侯阚时迁他们在忙活。只是做这件事的确需要有人领头,而这个领头人还必须有一定的胆气和匪气罢了!
步婵冷冷道:“想要叙旧还是等到外面去再说吧。现在你们已经在这里了,接下来怎么做?”
沈云问方誊:“滕宇兄,我让你带的东西带了吗?”
方誊点头,从怀里摸出一排插在布囊上的银针递给沈云。
沈云接过,又交给了牢房里的石老三,笑道:“接下来就要看时迁和石老三的手段了!”
时迁一个筋斗从房梁上翻了下来,抱拳笑道:“得令!”
之后他便打开了石老三求了五年都没给他打开的牢房,背着石老三从屋顶爬了出去。不多时,甲级监狱的大门从外面打开,时迁和石老三笑嘻嘻地站在门口,恭候着众人。
门外的副狱全部倒在了地上。
方誊吃了一惊:“这,你们杀了他们?”
石老三嘿嘿笑道:“没有,只是在他们的昏睡穴上扎了一针。这些又聋又哑的家伙,被时迁一惊就弄出了动静,一下便成!”
欧阳复嘟囔道:“若是我的*香没被收缴的话,哪里需要这么费劲”
牢房外便是通往一层和二层的楼梯,那些铁门大锁在时迁面前全部形同虚设,一碰就开。
众人涌下,只见满满两层的大麻袋出现在众人面前。
侯阚一马当先,冲上去撕开了其中一个麻袋,黄橙橙散发着诱人柔和金光的金币顿时倾泻出来,晃的众人心里不断发颤,那一声惊呼就堵在胸口,怎么也喊不出来!
侯阚一把扑在钱堆里,带着哭腔从喉咙里闷吼:“入他娘,老子一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钱早知道钱来的这么容易,老子何必在海上打生打死,最后落的妻离子散,连老娘都要靠别人赡养啊!天杀的,天杀的”
侯阚如此失态,没有人去责怪他。或许这个时代有很多人拥有上亿金币,但若要一次性见到这么多钱,估计连皇帝都没有过这种经历。甚至连步婵都目瞪口呆了半晌,望着满屋满谷的麻袋,喃喃道:“这么多钱,我们怎么搬得走啊?”
沈云嘿嘿直笑:“放心,有章暨在,我还怕东西不够多呢!更何况,这个昆仑奴也不是瞎的!”
章暨憨厚一笑,兴奋的直搓手。他当年一夜偷了千石粮食,估计也不够这里一麻袋有价值,现在有这么多金币供他索取,他这个老实人都有点快把持不住了。
“可是,这么多钱我们怎么运出去?门外的可是羽林军!”方誊兴奋之后就是担忧。这么多钱就算是从不担心金钱的方誊也眼红了,但眼红之后就是担忧得不到。患得患失是现在他心情的准确写照。
沈云拍拍他的肩膀:“放心吧,东海鲛王和百晓生早就安排好了,那些羽林军今夜绝对比这些副狱还要安静。至于那些正狱,呵呵,石老三的银针还剩不少呢”
分割线
第二天,蓝淀刚一到帝国银行的主簿房,一个满头大汗,紧张的连笑容都有些变形的胖子就站在他面前。
“蓝,蓝大人,昨夜甲级监狱的重犯全部越狱了!”
蓝淀心里咯噔一跳,张着嘴想问但又不敢问出那个问题。胖子带着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突然嚎号道:“没了,三十六亿金币,全没了”
蓝淀噗通一声摔倒在地,顿时昏死过去!
分割线
由于将甲级监狱当作银行金库的行为是保密的,所以帝国银行也不能将此事公布出去,只能让大理寺暗中调查。同时蓝淀也奏请皇太后,希望皇太后能够出面,让羽林暗卫第二镇将那些重犯全部抓回来,或许还能将金币索回。
皇太后乍听之下也差点气的昏死过去,尖叫着要彻查到底。羽林暗卫在得知了此事之后也“积极”行动,最起码表面上是这样。皇帝也“雷霆震怒”,对皇太后一再表示必定将凶手绳之于法,勒令屠天骄必须破案。屠天骄也一再对皇太后表示,一定尽快抓住凶手,还说:“此乃国之巨贼,末将抓之立斩,决不姑息!”
分割线
屠天骄口中决不姑息的“巨贼”此刻正坐在前往渤海郡官船上,兴致勃勃地数着手里的金币。
“1、2、3、4、512968、12967、12968妈的,怎么这多钱啊!当富翁真讨厌!”某个纨绔世子满脸坏笑地道。
“渊让,这就算不过来了?那步婵要你一半的时候你还满脸不同意呵呵,看不出来,这次行动竟然连羽林暗卫都参与进来!”方誊呵呵笑道。
“这才叫官匪一家呢!妈的,要不是他们答应给胡公殿下一笔军费,我才不肯将辛苦钱给他们呢!唉,这个世上最不能得罪的其实就是女人啊!”沈云呵呵偷笑。
分割线
而其他“巨贼”也坐上了前往北疆的官船,官船上插着的是一面威风凛凛的大汉皇旗,胡公殿下抓着一把金币笑的合不拢嘴
【第四十七章 扶桑州,正在反思】()
渤海郡在帝国最东边,在这酷暑时节,沈云自然不可能走陆路。雒阳离渤海何止千里,走陆路最少需要两个月,等到了地方,估计渤海侯的尸体都烂透了。
只有走水路,从运河转进黄河,然后走孟津,出武涉,走两天陆路赶到延津,继续乘船,经蓬莱出海,最后直奔渤海郡。顺风顺水的情况下,二十天就能到达渤海郡最南端的港口散岛。
渤海郡,以现代地图来看应该是朝鲜半岛全部,还加上中国东北东部。渤海郡属于辽州管辖,辽州以北就是面积最为辽阔但人口最稀少的北海州。辽州以西是一望无际的草原地区,称为度信州。度信州往南便是燕州。这便是整个渤海郡的大体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辽州东面还有一个州---扶桑州。渤海郡与扶桑州的长岛郡隔海相对。
汉元450年,倭王卑弥呼遣使者入雒阳朝拜,却不知道什么原因惹得已经七十高龄的圣祖陛下龙颜大怒,突然下了一道谁也不懂的圣旨:“兹以皇命,讨伐扶桑。绝其苗裔,灭其种族!千秋万代,有汉则无倭,大汉子民永世垂记!”
当时大汉帝国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开疆圣战,目标直指西方诸国,帝国九个甲等军团,十八个乙等军团,近三百万大军都压在了西线。在东面,帝国只有一个蛟龙军团驻守在渔阳和吴郡。从当时情况来看,对倭宣战是极其不明智的。
两线作战向来是兵家大忌,可圣祖皇帝却在这种情况下对这个仅如帝国一个郡大小的国家宣战,着实让人费解。彼时的倭人只在袁氏家族造反时有过蠢蠢欲动的迹象,但一直“事汉极谨,从无逾矩”,所以当时有很多朝臣反对对倭宣战。甚至连内阁三位辅政大臣也极力反对此时宣战。
可在圣祖皇帝的强势下,宣战诏书很快发了下去。帝国蛟龙军团隆隆运转,于汉元455年发动了征服扶桑州的战争。
战争的过程在预料之内,但结果却又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对扶桑州的征服战争只进行了两年,蛟龙军团近十万大军在长岛、四国两地歼灭了卑弥呼临时拼凑起来的四万军队,于汉元457年将长岛、九州、四国纳入帝国版图。但帝国对这一地区的真正统治却是五十年后的事了---扶桑人竟然不断反抗帝国统治,声势浩大的反抗战争一度让帝国驻守在这里的乙等军团损失惨重。
汉元460年,圣祖皇帝驾崩,举国为皇帝守丧三年。这三年里停止一切对外征服战争,只稳固已占有之领土。在这三年里,帝国奉行圣祖陛下遗诏,不断对扶桑州增兵,最多的时候,整个扶桑州有帝国四支甲等军团轮戍。同时对扶桑人进行过六次血腥镇压,屠杀扶桑倭奴两百余万,几乎是所有倭奴的四分之三!
剩下的四分之一倭奴逃到了扶桑诸岛的北部,那个被他们称为北海道的苦寒之地。由于为圣祖皇帝守孝,所以帝国并没有再对北海道的倭奴斩尽杀绝。而之后的倭王耶和马也极力请求帝国原谅,前后派遣九次使臣进入帝国乞降,别的附属国是一年两次朝贡,但倭奴却是一年六次!
圣祖之后的皇帝被倭奴这种谦恭所麻痹,所以在之后并没有再对北海道进行征伐。
扶桑诸岛的南部已经全部是汉人领土。但为了巩固汉人在这一区域的统治,帝国内阁将开疆圣战中俘虏的奴隶和贱民全部移居过来,设立长岛郡、四国郡以及屏东县和涉水县四个管辖区。正是这些俘虏和贱民不断起义造反,使得帝国对这一地区的完全统治延迟到了汉元500年才算开始。
除了扶桑州,帝国还在汉元510年前后设立了越州、缅州、泰州,并将大汉皇旗插在了中南半岛最南边的星落城!
帝国的造船技术也在前后接近百年的对外征服战争中不断进步。到如今,帝国的战船可高达百丈,长千丈,前后需要百张巨帆!大汉前往罗马帝国的航路也已经打通,甚至有汉人的船队登上了只存在于圣祖绘制的“世界全舆图”上的澳洲大陆
“世界全舆图”是圣祖陛下于汉元410年亲手绘制的。图上标明了世界有五大洲,七大洋!正是这幅地图打开了汉人的眼界,让汉人明白,世界上还有无尽的领土等待他们去征服,去扩张。正是有了这张地图的指引,才让汉人保持着永不磨灭的扩张野心!
可以说,这幅地图是可以与圣祖改制等同的伟大创举!
西方人甚至因为这幅地图提早引发了航海热,罗马帝国的船队甚至到达了美洲,可惜,他们的造船技术和大汉还无法比肩,大规模的移民美洲并不现实
沈云此刻一身孝服,坐在从雒阳前往渤海郡的官船上,面前便是这幅圣祖陛下绘制的“世界全舆图”。单从地图的精确度来看,这幅全舆图的细致程度实在不敢恭维,不过看着大汉帝国犹如海棠叶一样的领土形状,沈云还是忍不住阵阵感慨。
在“世界全舆图”的天头上还有一行小字,“朕之所愿,剑指天山西峰,马踏黑海北岸。贝加尔湖张弓,库页荒岛赏雪。晨赴恒河饮马,夜抵碎叶揽月。中南半岛访古,东京废墟祭祖。于世所愿,望后世子嗣勉之!”
沈云不由一笑。心道:“这位前辈倒如现代愤青一样。好就好在他有这个能力和实力完成了这个穷尽现代人一生都不可能完成的伟大事业现在的大汉帝国,除了没有做到‘恒河饮马’,其他的都完成了。也算是了了他的心愿吧!唉,只是不知,我穿越过来还能做些什么!”
这就是沈云如今的反思。他发现在这个时代,所有他能想到的东西圣祖皇帝都已经完成了,远洋的钢铁巨舰虽然还没有出来,但那种东西沈云也不会搞。况且现在的木制巨舰虽然离横跨太平洋还有一段距离,但航行在渤海郡和长岛之间已经没有太多阻碍。互联网倒是让天天点灯台的沈云有点怀念,可除了知道灯泡是钨丝做的以外,别的他一无所知,这还是托了填鸭式教育的福,否则他可能连这点都要问百度大婶。
最后就是炸药和大炮。沈云发现,木炭、硝石、硫磺的最佳混合比例都已经被汉人研究出来,只是因为观念问题并没有大规模用于战争罢了。大炮也是大汉帝*事应用上比较普遍的武器,但因为冶炼技术的关系,大汉帝国的大炮都是青铜制作的。沈云有心改进这些也没机会---**的名称他倒是知道,可他不懂是什么意思,更不知道怎么搞。大炼钢铁只存在他的印象中,在具体一点就不懂了。
按照现代的说法,他除了会点武功以外,纯粹就是一标准废柴。
哦,他倒是会点东西,比如他知道很多这个时代还没有出现的诗词。可这顶个屁用。那些“绝世名句”是给他争取到了很高的名声,那句“乱我心者”在他离开雒阳的前一天晚上就传遍了整个帝都,但那又能怎样?他的渤海侯爵位还不是因皇太后的一句话而泡汤!
看来在这个时代,自己唯一能够做的就是牢牢抓住所有能抓住的实力!让自己更加强大!若有那么一日,华夏民族再次面临存亡断续的危急关头,自己一定要继承圣祖皇帝的志愿,让煌煌大汉,炎黄贵胄永远屹立在世界的顶峰!
汉人,本来就应该是世界的主宰!
当然,前提是汉人不要老是内斗
想到内斗沈云又觉得头大如斗。他的实力现在还太弱小,对于朝局根本无力干涉。就算皇帝和胡公都对他呵护有加,但那也只是长辈对子侄的关怀罢了。一谈到正事时还是会让他退下。所以现在的沈云只能作为旁观者,看着皇帝与太后斗,看着帝党与后党斗,自己却只能做“贼”,行一时之快,图一刻的心理安慰!
到底有什么办法能阻止汉人内斗呢?这个问题太大了,也太重了。就连毛委员这样的雄略之主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呢!更何况他这个小瘪三
不过圣祖皇帝将这种内斗控制在了一个可以接受的程度,他用的方法好像是将国内问题向外转移。汉人是一个喜欢内斗的民族,可同样是一个极其团结的民族,一旦有了外敌,汉人可以很快团结在一起,所谓“兄弟阋于墙而外御其侮”就是汉人的性格写照。圣祖皇帝正是用这幅“世界全舆图”将汉人内斗的心思都转到了国外,同时不断的发动对外征服战争,让汉人由于天然环境而产生的过剩激情都用到了外人头上只是五百年承平下来,汉人得到了太多的赞誉,所以使得汉人的惰性又一次滋生蔓延,到现在似乎已经变得轰轰烈烈,即将为祸天下了
沈云像个忧国忧民的大人物一样窝在房里苦思冥想,直到时迁像狸猫一样蹿到他跟前大喝一声:“世子,胡公殿下叫你!”
忧国忧民的大人物立即灰溜溜地起来,三步并作两步出了房门。
分割线
ps:说实话,这几天的心情有点不顺。不是因为忙碌的工作,而是朋友们的话语。特别是long千岁”朋友的留言让我有些抑郁。不错,我是删了你的留言,可那是因为自你留言之后我的收藏连续掉了许多,虽然不知道是不是与你的留言有关,但最起码现在还是推荐期间,故事才写了不到二十万字,这种留言我当然能免就免,况且我单独写了私信跟你说对不起,不知是不是你没有看见,还是因为别的什么,你却又发了一条留言唉,这次我没删。也没力气删了!
说这些我并不是想解释什么,接下来除了求票的话,解释故事内容的话我也不打算多说了。
总之这是一个我写的故事,这个故事是以大汉至上为主题的,所有故事情节都是为了凸显这一个主题!不管大家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我也会朝这个方向走下去!
说句难听点话,怎么说在下在起点也是有三本vip小说的写手,虽然一直是在扑街,但最起码证明我在故事叙述方面是顺畅的不是吗?我承认我是个情绪化的写手,在很多方面还不成熟,特别是看待朋友们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