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敢问这位大人是”沈云将陌刀插在地上,拱手行礼。
沈峰赶紧介绍:“哦,这位是青川县令申樟申大人!”
申樟苦笑,回礼道:“青川县都没了,我怎敢舔脸自称县令?若非这里还是青川境内,罪官还有守土之责,早就随廖大人和江大人去了!!”
沈云肃然起敬。他之前已经听说过,青川县“三巨头”,县尉廖振在倭寇登陆兴南港之际便带着青川县的一连汉军赶去,结果战死在兴南。之后倭寇攻打青川县,这申樟不顾县丞江孟的阻止,毅然点起烽火狼烟,四周郡县紧急派兵支援,并顺利将倭寇赶进元山地区。可十天前倭寇突袭,六千汉军大败而退,县丞江孟却誓死不退,带着家丁冲向倭寇,只留下血书一封交给申樟。信中言:“孟食君禄,当忠君事腆为青川县丞,身负教化一方,为国守土重责,岂有弃城而逃之理?今孟以残躯报君恩,虽死而已!”
本来汉军还想继续南退,是申樟极力劝阻,他说:“青川驿是青川最后一块辖地,若再退,吾唯有一死耳!”
正是他的极力主张,汉军才在青川驿站构筑防线,并屯驻下来。在他看来,就算死也必须死在自己的辖地内,这样才对得起天地,对得起朝廷,对得起百姓!
这种铮铮傲骨如何让沈云不佩服?
“申大人忠义无双,请受晚辈一拜!”沈云长揖到地,申樟赶紧回礼,连称不敢,道:“下官此次来也是为了世子之事,听闻世子要去元山葬父,特来劝阻!”
沈云知道他想说什么,便道:“申大人无须多说,晚辈自有万全考虑,只是申大人与敌接触最久,云想问大人倭寇究竟有多少精锐?其战力如何?”
申樟想了想道:“如今倭寇足有万余人,其中辽州以北的野人居多,大概四千之数,高丽叛贼是后来者,大概也在四千上下,剩下的两千人才是真正的倭寇,不过真正的精锐却只有五百人左右。这些精锐很好认,那些野人都拿着粗制的长矛木枪,还有石斧石刀,装备简陋的很,有些着有皮甲,大部是布衣裹体罢了,就算高丽叛贼所持兵刃也多为铁制刀具,盔甲几无。唯有这些精锐,竟有全套铁甲,手上也都是这种长刀,我军将士并非无血勇之士,怎奈器不如人,许多将士就这样平白牺牲世子,若听下官一句劝,还请暂时后退吧,等朝廷下旨调来飞骑雄兵,一举将倭寇荡平,那可都是骑兵啊”
“不可”沈云之前还听的频频点头,申樟这最后一句却让他大喊起来。
申樟奇怪地看着他:“有何不可?”
沈云急得团团转,但又不知道该如何跟他们解释。他刚才观察过沙盘,这地方实在太过崎岖,到处是山,骑兵根本不能发挥应有的优势。而这陌刀又恰恰是骑兵的克星,若让飞骑军来这里与倭寇打决战,即使胜利也必定是惨胜!
他忽然想到,这提前现世的陌刀肯定是同为穿越者的明治倭寇头搞的鬼。难道这小子已经开始着手布置他们所谓的“征服支那”的“伟业”了?
这贼老天,干嘛非要安排两个穿越者呢?!真他mm的
沈云腹诽了几句,只好道:“飞骑军远在渔阳,即使到了这里也是月余之后的事,此刻我们应该自己想办法解决倭寇,收复青川县,这样也是为陛下分忧啊!”
说到收复青川县,申樟连连点头,可最终还是叹气道:“但倭寇已经上万,我们只有三千残兵罢了,自保尚且不足,奢谈收复实在是”
沈云四周望了望,忽道:“三千?申大人,恕晚辈无礼,我看这里连一千人都不到吧?!”
这话顿时让申樟脸红了,吭哧地道:“我军新败,军心不稳,是以有些散漫了”
何止是散漫,简直就是目无军纪。根本就是一帮流寇!按照帝国法令,参军之后的军人都必须剃短发,但沈云这一路看来,除了沈峰和这附近的数百人都是短发外,其他人却全是长发,整齐点的用青巾将头发包起来,更多人却是披头散发,狼狈到极点。
沈云倒是想将这些军人集合起来,好好的整顿一番,但他知道这只是痴人说梦。别说他没有这个权力,即使有,他也不认为自己有那魅力。这些人里除了沈峰和武、申几人外,谁还鸟他这个渤海侯世子?
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这可不是一句笑话。
分割线
沈云又在沈峰的带领下四处转了转,申樟去武撰的草棚里谈论了一下后勤补给的事,之后还对沈云说如果需要,他还可以抽调百十人保护他们队伍,直到沈云坚决推脱这才作罢。
等沈云回到青川驿以南的营地时,已经是月照当空,看天色明天又是一个艳阳高照的大晴天。唉,这雨到底何时会下?若在这么下去,明年的渤海郡恐怕也要面临大旱了吧?
沈武和百晓生已经将这里布置的颇为像样。渤海侯的棺椁灵柩停在一个巨大的金色帐篷里,周围有十几个士兵和十几个家丁轮番守候。围绕着这顶金帐,周围还有许多小帐篷,随同出殡的沈家人就住在这里。而潘世带来的一连士兵却是没有帐篷的,他们都有一个行军被,若是困了就直接寻处干净的地方裹体入睡---从这点来说,潘世的丙等军团跟甲等军团比起来也不遑多让。
沈武、章暨、欧阳复三人已经在沈云帐中等候,沈云进来后问道:“百晓生呢?”
沈武道:“白先生去找墨绳、金笔还有朱砂了。”
沈云愕然:“他找这些做什么?”
三人皆摇头。
沈云也不再多问,在帐中坐了下来。沈武上前道:“世子,事情都安排的差不多了,最迟明日中午,宫三、石老三还有时迁就会赶到。另外你让我们准备的火油也准备的差不多了。我们几时入元山?”
沈云蹙眉道:“武叔,我本来是想声东击西,让你带人佯装攻打青川县造势,然后章暨和奥尼尔几个轮换着将父亲的棺椁背到元山去,你们再分批赶到元山。”
沈武一怔:“对啊世子,这不是你定下的计策吗?那高丽叛贼也是这么分批赶到青川的,不然他们怎么偷袭青川县”
沈云苦笑道:“可是我今日发现一件事,我们这个计划怕是行不通。”
三人愣了一下,沈武道:“怎么会行不通?章暨力大无穷,背着棺椁夜行十几里路根本不成问题,时迁又懂追踪之术,随便就能将倭寇骗过去。所虑的只是这次下葬恐怕不能如来时那么风光罢了”
“是啊,世子。俺没啥本事,就是有膀子力气,你让俺见了俺娘,别说只是背着棺椁跑几十里地,就算是让俺冲锋陷阵俺们也绝无二话!”章暨憨厚地说。
欧阳复却没有说话,定定地看着沈云。不过那报恩的心思也很明显。他们几人自从从弥兰农场回来之后就更加死心塌地的跟着沈云了。
沈云摆手:“我担心的不是这个”沈云顿了顿道,“我是想,既然倭寇等的便是我们,他们又怎么会想不到在元山等我们呢?说不准他们现在已经沈家的祖坟边上做了埋伏”
沈武变色,却没有再吭声。事实上这也是所有人担心的一件事,至于倭寇会不会挖开沈家祖坟,这倒不用担心,毕竟他们是萧琴叫来的,她虽然阴狠,但还不至于干出挖自家祖坟这种事!但正因为是萧琴叫来的人,所以他们必定知道沈家祖坟的方位,想要偷偷潜入应该是不现实的。
“那世子的意思是?”沈武疑惑地问。
沈云叹气道:“我也正在想。”
欧阳复也跟着叹声道:“干脆咱们等朝廷将倭寇剿灭了再说吧”此话一出,所有人都对他怒目而视,目光灼灼下他只好丧气地低下头,委屈道:“当我没说。”
其实欧阳复这个方法是最贴近现实的,但问题是沈慕的遗体真的等不得了,一路过来的时候那尸臭味道已经透棺而出,熏得抬棺的家丁快要晕倒。
沈武几乎快哭出来,这么多人中,他对沈慕的感情应该是最深的,看见自己的老主人竟然死后都不能下葬,只能在棺中腐烂,这种心情几乎把他快要折磨疯。他气急败坏地直拍大腿,恨声道:“可恶的倭寇,天杀的倭奴,若被我抓住他们非将他们碎尸万段不可!”
欧阳复嘀咕道:“要是能想出个办法将倭寇消灭就好了!”
沈云心里一黯。其实他何尝不想。只是在看见那把陌刀之后心里就一直提着。明治这个穿越者他虽没见过,但他所掌握的实力可比自己强多了,仅仅是上千个倭寇就把他逼到如此地步,实在让他有些憋屈感。
这时帐外传来潘世的声音:“哎呀白先生,我说过多少次了,你要的金笔我有,墨绳也好做,可那朱砂我去哪儿给你找啊?!”
百晓生道:“怎么会没有呢?实在不行您就帮忙去买点嘛”
潘世连连摇头:“这方圆百里的商铺都关门了,你让我去哪儿给你买啊?再说了,我就不明白你要这些家什干嘛使!”
进了帐,两人朝沈云行礼,潘世先道:“世子,周围的驻防都安排妥当了。”
“有劳潘大人!”沈云拱手,转头对百晓生道:“对啊,我也想知道你要墨绳做什么?”
百晓生挠头道:“呃,这个”
“有什么话就说嘛,若是正当理由我派人给你去买!”沈云看他那欲言又止的模样实在好奇的不行,逼问道。
“那,那我说了世子可不能生气!”
“好,我不生气!”沈云更加好奇了。
百晓生嗫嚅地道:“这个,我昨日夜观星象,发现这几日可能有雷雨天气,还很可能在夜里发生,小人担心,担心”
沈云脑中如电光一闪,忽然兴奋的一拍大腿叫道:“尸变!!!”
百晓生一缩脖子,嘿然道:“世子,这可不是我说的!”
沈武当时就怒了,喝道:“百晓生,你胡说什么,侯爷怎么会尸变你,你,你!”
潘世恍然道:“哦,你管我要墨绳和金笔朱砂就是为了防止尸变啊?”
百晓生看沈武怒灌双瞳的模样有些发憷,赔笑道:“这只是以防万一嘛,众所周知,这人死长时间不能入土为安的话是很容易尸变的,再说有雷雨天气,一旦天雷击中棺椁,那就非用墨绳捆绑尸身,再用金笔朱砂在棺椁上化好降尸符嘿嘿,当年我走江湖的时候正好去过龙虎山,在那里学过几手降魔伏鬼的手段”
“你那是旁门左道,不,是歪门邪道!该杀!!”沈武又一声暴怒的狂喝,吓得百晓生再也不敢吱声。
沈武正要跟沈云说话,却发现沈云已经目光闪烁,兴奋莫名地坐在那里,嘴里不住地嘀咕着几句听不懂的话:“妈的,还是穿越来的呢,怎么不知道用这招呢?哈哈,林正英大叔,你可帮了老子大忙了!”
沈武还以为沈云被气糊涂了,小心翼翼地说:“世子,你莫不是被气疯了吧?这穿越是什么东西?林正英又是谁?”
分割线
ps:看见这个标题的时候是不是有点发懵啊?哈哈
明天沈慕就能下葬了。故事不会太拖沓的。有朋友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希望我多写点相关的内容,唔,这个驱鬼降魔之类的,应该也算中华文化吧?呵呵
补充一下,这不是鬼吹灯,也不是灵异小说,不会有牛鬼蛇神出现的,陌刀依然还是沈云此刻要面对的最大问题。
还有,明治快出现了想看他怎么被主角暴虐么?那就砸票吧!!
没有威胁的意思,我就那么一说,大伙可以无视抱头鼠窜先
【第六十八章 食人族,有人部落】()
当天半夜忽然电闪雷鸣,一阵倾盆暴雨席卷了整个青川县。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让已经半年未曾经历雨水的汉军有些措手不及,不过面对这场暴雨,真正惊慌失措的却是在青川驿以北的倭寇。
距离青州驿夹带关卡不足三里便是青州县城南边的一个采石场,这里便是倭寇重兵屯驻的地区,从外表来看,屯驻在这里的上千号人都是倭寇精锐,因为他们每个人都配有一身铠甲,手执精制战刀---当然,大部分都是从汉军手里夺取的。不过说到帐篷就差强人意了,这些倭寇都是露天宿在采石场里,结果一场暴雨下来,倭寇纷纷抱头躲避,样子狼狈至极。
这场暴雨来得快去得也快,下了一刻钟便停了。但这一刻钟的雨水硬是让坑坑洼洼的采石场变成了一个大水塘。那些身披铠甲的倭寇顿时叫苦连天。
打扮的跟织田信长似的大野宏正,望着雨后繁星闪烁的夜空,面带忧郁地说:“更正君,值此行动之前大雨倾盆,恐非吉兆啊!”
他身边站着一个穿着灰色长衫,头上盘着小抓髻,脸上千沟万壑的老头也在长吁短叹,正是木泗木更正。只听他揪着脸道:“谁说不是呢,本来今晚要乘沈云那小崽子立足未稳就一个突袭收拾了他,可这一场雨唉,大野组长,我看不如先让武士们撤回县城里吧!他们穿着几十斤重的铠甲,还带着水,若汉军此刻冲杀过来,他们跑都跑不动!”
这个时代的倭寇绝大部分都会说汉语,而且对汉军也绝然不敢轻视。他们不是被懦弱的满清军队惯坏的日本“皇军”,说到底他们只是一群烧杀抢掠的土匪罢了,而且是对汉人有绝对敬畏感的异族土匪。
所以听了木更正的话,大野宏正并没有牛逼哄哄地说什么大话,而是立即下达了撤军命令,挥舞着粗短个胳膊大叫:“第一组殿后,其他人按照秩序撤回县城。快!”
不得不说,日本人的服从性的确很好,这可能跟他们骨子里的奴性有关。这些倭寇虽然是倭国国内的浪人武士组成,但略加调教便是一支动作齐整,进退有度的军队---虽与帝国乙等军团比起来都还差一点,但对丙等军团而言已经算是一支强军了!
大野宏正骑在一匹骡马上,身后跟着骑驴的木更正,周围是甲胄森森的武士,这大帮子人沿着直道向青川县疾驰。沿途没人点火把,幸好星空点点,倒也不是一抹黑。
这本是一次偷袭,结果因为一场大雨,连汉军的面都没见到就开始撤退,所有倭寇都有些惶然。虽然没人喧哗,但跑着跑着队伍便有些散乱起来。
木更正在旁边道:“大野组长,你看是不是让崔成浩的人也过来帮忙守住这采石场啊?只留下一组人会不会少了点?”
大野宏正望着渐渐有些散乱的队伍,正自恼怒,停了木更正的话更加怒火中烧,*地说:“更正君,夫人是请我们动手帮她解决沈云,而不是崔成浩!那只是一帮乌合之众罢了,我不认为他们能够挡住汉军的一次冲锋!”说罢又埋头赶路。
木更正撇嘴。妈的,还嘲笑别人是乌合之众,指着和尚骂贼秃,也不管自己头上还长着癞子呢!这上千号人里,除了殿后的第一组,头前开路的第二组,以及这周围的第三组外,其他人跟乌合有什么区别?
木更正看见好几个倭寇跑着跑着就出溜到了路旁的树林里,半天才见他们从后面提着裤腰带屁颠屁颠的跟上,心里的不屑更加浓重。但正如木洪传来的讯息所言,此刻在渤海郡,大野宏正的鼬组还是非常有用的,不到逼不得已还是不要去得罪他们。
说起来木更正一开始也是看不起崔成浩所领导的高丽青壮,可十天前高丽青壮那惊艳的一击让木更正改变了看法。
这帮高丽人,虽然进退之间没有如鼬组这般有法度,打仗也全靠一股血勇,但他们贵在个个都有常年打猎的功夫,而且三四个人便能组成一个战斗团体,在打青川县的时候,高丽人可是出力最多。但最后拿下青川县城之后得到却是最少。
大野宏正很不满意有人出来跟他抢功劳,所以将高丽人安排到青川县以西的山上,武器和盔甲也是拣一些倭寇挑剩的送去。崔成浩已经对此有些不满,偷偷找木更正说过几次,可木更正却不敢擅自做主,只能将此事禀报给木洪,请萧琴指示。
至于高丽青壮怎么会突然搀和进这件事里,木更正也是一头雾水。事实上这事从头到尾都是木更正在着手处理,但却从没有考虑过要让高丽人参与。不是说他看不起高丽人,而是他压根不知道高丽人也有造反的心思。这个崔成浩有古怪!
大野宏正一样也在想着自己的心事。
其实所谓“大盗鼬”并不是一个人名,而是指一个组织---“鼬组”!
鼬组是倭国国王明治于继承王位那天便开始着手布置的特务组织,经过这几年的发展隐隐已经在渤海郡遍插棋子。鼬组的经费绝大部分是由大汉和倭国的贸易利润中出来的,但还有一部分是靠他们自己四处劫掠,于是便有了“大盗鼬”的出现。鼬组共有六个组,每组设组长一名,如果有行动需要几个组一起行动,则在这些组长当中挑选一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