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随身带着传国玺-第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啪”的一声落入下面的一个天然莲花状的石盆中,这个石盆只有普通脸盆大,现在已经积满石钟乳,没滴落一滴,就会溢出来,落入石莲花周边的一个十来平米大的小石潭中。

    也许是年深日久,尽管是一滴一滴的产生,那个十平米左右的小石潭中,也仍然积了十厘米深的“石钟乳”,其实就是“三光真水”。

    段宇钟随手指了几个幸运者,实验了一下这种“石钟乳”的效果。

    而这效果当然是立竿见影的,虽然不能立马返老还童,但被选出来的七人,一小杯三光真水喝下去,立刻百病全消,身体得到全方位的改善。

    白发的变成黑发,有皱纹的大部分皱纹消失不见,秃头的立马长出头发,胖的变瘦,瘦的变结实,七个人看起来都年轻了好几岁。

    而那一滴一滴的“石钟乳”,也证明了这种灵药的珍贵和稀缺。段宇钟坦言:

    “石钟乳并不是太稀奇,但这种‘石钟乳’是在特定的地方,长期接受日月星三光灵气,并且受地脉灵气滋养,又加上本真人使用神霄派秘法炼制、催化,才形成的灵水。

    它可以叫做三光真水,三光真水可以治疗各种疾病,并全方位地改善身体,也能催生动植物等。

    总之有各种妙用,不亚于传说中的玉液琼浆。但大家也看到了,这种三光真水产量很有限,只是因为神霄派千年积累,才有一些存货。

    本真人志在造福苍生,并不愿意独占这天地灵物,因此从即日起,决定每天在此地拍卖24瓶三光真水,差不多就是一天的产量,价高者得。”

    说完,段宇钟就拿出一个巴掌大的葫芦状白玉瓶,里面的三光真水有50毫升左右。

    光看瓶子,就显得十分高大上。葫芦白玉瓶出自小千世界中的和田玉山,由时空道尊批量雕琢而成。

    段宇钟是个厚道人,虽然决定将三光真水卖高价,但也要物有所值,不像那些生产瓶装水的企业,基本就是将地下水和自来水,装到塑料瓶里,包装宣传,卖出了油价。

    据说所谓依云矿泉水,其实就来自于莱芒湖的湖水。否则瑞士一个小小的依云小镇,怎么可能有那么多泉水供应全世界饮用呢?

    所以,包装三光真水的葫芦白玉瓶不但是货真价实的羊脂白玉制造的,而且还被时空道尊绘制“镶嵌”了许华夏著名山水名画、书法、篆刻等佳作。

    绘画题材有山水、人物、花鸟、松竹梅、岁寒三友、福禄寿三星等;书法题材多为古典诗词。

    这些绘画、书法很奇特,羊脂白玉瓶是白色的,而这些绘画是彩色的,其在玉瓶上,就好像是瓷器上烧制出来的,又像是白玉上天然的彩色玉石花纹,与玉瓶材质融为一体,浑然天成。

    不用说,这是时空道祖和段宇钟的杰作,段宇钟负责作画、写字,而时空道尊负责“烧制”。

    没错,就是将玉石像瓷器一般烧制,玉石本就是在地质年代经过高温高压的复杂变化形成的,而掌握小千世界造化和人造法则的时空道尊自然能够“烧制”玉石。

    所以,最终这些玉瓶又像瓷器,可以将瓶身与上面的纹饰彻底融为一体,而不仅只是没有颜色的雕刻。

    每个玉瓶的瓶底还盖上了传国玺的印文,总之,即便是装水的瓶子,其实也是一个极佳的艺术品,还是一件法器。

    它可以反复使用,而且用于装其它灵药、灵物时,也有特别好的保鲜作用。

    这个玉瓶样品被段宇钟传递给众人后,有心人就明白,就算不看三光真水的价值,单是这个玉瓶本身,也值上千万,因为当今世界,羊脂玉已经是论克卖,还有价无市。

    而这个瓶子还极富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若是只有一个,价格还会更高。

    当然,段宇钟和时空道尊用羊脂玉瓶装三光真水,也不是过度包装,而是因为三光真水在凡人手中,极难保存,他们又不像段宇钟这样有时空宝镜和传国玺法宝。

    所以只好用玉石给他们制作一个低级法器,才能保持三光真水的灵气不被耗散。

    也许是当今世界,虽然穷人还是占绝大部分,但有钱人的绝对数量还真的很多,他们只是苦于买不到好商品而已。

    如今,一种可以包治百病,可以彻底改善身体的灵水出现,就连包装也是如此物超所值,怎能不令他们趋之若鹜?

    于是,等他们除了溶洞,段宇钟在万寿宫广场开始第一次拍卖时,场面那叫一个火爆!第一瓶三光真水一拿出来,就有人喊出了五千万的高价。最终一亿两千万成交。

    由于是第一天,段宇钟拿出了一百瓶,结果,虽然量这么多,还是每瓶都拍出了一亿以上的高价。

    而拍到的固然是欣喜若狂,很多人当场就喝下了其中的灵水,然后小心翼翼地珍藏起来,段宇钟说过,拥有这些瓶子的,就自动成为万寿宫的“vip”成员,可以优先购买三光真水。

    如果集齐了一百个玉瓶,就可以每天获得一瓶三光真水的供应,一瓶不含瓶子的灵水,只要一千万。

    在积满一百个玉瓶之前,可以凭借瓶子五千万买一瓶三光真水,不用参与拍卖。

    而没有买到的,则将主意打到那一小潭存货上面,所以拍卖会结束后,也没有走,在接下来几天中,一直围着段宇钟,软磨硬缠。

    段宇钟也倒没有完全死守每天卖二十四瓶的规矩,有些想当场饮用不用瓶子的,段宇钟也没有硬是推销瓶子。

    总之,接下来一段时间,段宇钟卖三关真水,来钱之快,简直难以形容。

    他不但用三光真水换得了大量金钱,还为神霄集团在全球展开了各种业务,谈妥了各种合作。

    尤其是神霄集团的治理污水的公司,率先接到了世界各地的几百个治污的订单。

    他甚至还用一桶一立方左右的三光真水,从沙特王室手中换得了一个储量几亿吨的大油田。

    而既然决定公开销售三光真水,段宇钟也不可能不考虑国家,于是,他定下了每天上交十瓶(也就是500毫升)三光真水作为税收给国家的规矩。

    到了六月份,韩雪松经过了一番痛苦的思想斗争,终于决定加入神霄集团。

    尽管他并非优柔寡断,患得患失的人,但面对与段宇钟突然之间就拉开的巨大差距,他还是一时难以接受去给段宇钟打工的现实。

    而且之前没有答应,现在神霄集团名声如日中天,段宇钟又给公司员工分了股份之后才去投靠,会不会显得有些市侩等等。

    如此种种,都让他纠结了一阵子。但对现实的工作的厌倦,对之前小千世界中的生活的怀念,以及对于过往友谊的坚信,还是让他决定加入神霄集团。

    对于这个自己最好的朋友之一,段宇钟自然不能亏待,一来就让他当小江水电公司的总经理兼董事长,全权负责正在建设中的小江水电站中的一切事务。

    段宇钟还将小江电站属于自己的70%的股份转让给了他。不过,小江电站还是神霄集团的分公司之一。

    如此,六月初,神霄集团在春城的一切事务走上正轨,如同一辆高速列车运行起来后,段宇钟就奔赴西域省。

第99章 海水西调() 
几个月前,段宇钟承包了六十万平方公里沙漠戈壁。

    这些沙漠戈壁,有28万平方公里在南疆,10万平方公里在北疆,19万平方公里在内蒙和甘肃,还有3万平方公里在青海,大部分可连成片。

    如今,段宇钟已经将滇池和小江治理好,这些沙漠戈壁,就将是他未来长期奋战的地方了。

    14年6月3日,段宇钟从春城驾着白云,经过五六个小时的飞行,到达内蒙古居延海的上空。

    这里也是他承包的沙漠戈壁的土地的东部边沿。居延海在古代曾是一个面积几千平方公里的大湖,周边水草丰美,人烟稠密。

    它既是塞外最早的农垦区,也是汉唐帝国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前线,王维的使至塞上那首诗,提到“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这里还出土过著名的居延汉简,可是宋代以后,居延海日渐干涸,如今只剩下两个不大的小湖。

    段宇钟到了居延海上空,只见除了居延海残留的两个小湖周边有些绿色外,放眼望去,周边到处都是滚滚黄沙和茫茫戈壁。

    方圆几百里除了额济纳旗一个居民点之外,几乎一点绿色和一点生命迹象都没有。

    额济纳保护区的30多万亩胡杨林,成了坚守在这片沙漠中的唯一的生命堡垒。

    恰好,从地图上看,还有实地观看,段宇钟发现,这片靠近外蒙国境线的狭长大戈壁还是个洼地。

    这片戈壁从从居延海到河套以北,一共千公里长,几十公里宽,大部分地区除了戈壁石头外一无所有,偶有零星几个村落居住点,人口也少得可怜。

    并且这些人口也被搬迁走了。戈壁上也没有什么矿产,而且最关键的是,这片超过10万平方公里的荒凉戈壁滩都被段宇钟承包下来了。

    所以,他就决定将这片低洼的戈壁全部变成湖泊。到时候,西北风从这里吹向陕北、华北等地时,也大大增加华国北方地区空气湿度和降水。也能大大减少华国京城和北方地区的沙尘暴。

    于是说干就干,他马上打电话通知华国官府组织搬迁这片区域上万一还逗留在那里的民众,并告知自己的意图。

    然后,就让时空道尊控制着时空宝镜从高空向着这片区域如同天河下泄一般开始“倒水”了。

    刚开始,肯定会有无数的水渗透到沙漠戈壁之下,但段宇钟有法宝自动从大海中取水,浪费一些也不在乎。

    恰好,渤海因为周边是工业区,自身又是一个半封闭的内海,海水更新很慢,导致污染严重。有专家估计,渤海彻底更新一次需要40到200年。

    于是,段宇钟就让时空宝镜提取渤海海水,通过隐在高空中的空间通道,将渤海水传送到段宇钟随身携带的传国玺法宝空间中,用血池归墟净化。

    净化干净后,再传输回小千世界。而“倾倒”在大漠戈壁上的是小千世界中的干净海水,只是“倾倒”多少,就补充多少。

    如此,既能治理戈壁,又能治理渤海。而且,段宇钟觉得,如果凭空给地球补水,一来有损小千世界的利益,二来可能会让海平面升高,其危害难以预料。

    相反,他这种收多少,补多少,可以让地球的水体总量保持不变。虽然短期内会让海平面有所降低,但危害更小。

    一时之间,内蒙大戈壁上出现前所未有的大暴雨,而渤海与黄海交界处也是恶浪滔天,黄海的海水向着渤海蜂涌而入。

    于是,这片戈壁区域的治理就是这么简单。也是段宇钟早在获得奇遇前就歪歪过很久的方案。

    至于其它地方,则不可能这么简单粗暴。段宇钟决定实地考察一番,也顺便用沙漠的极端环境来锻炼一下自己的身体。

    于是,段宇钟就将这个给沙漠“注水”的工作交给时空道尊,他自己则开始了一段徒步走遍西域的旅行。

    他从居延海出发,一路向西行走,专拣沙漠戈壁行走,路线也曲曲折折的。

    他从居延海到达红石山,又折向西南,通过马鬃山、瓜州直达敦煌,才又转向星星峡,进入西域省。

    当然,这只是他的大致路线,他总是在没有人迹的荒漠中行走,有时兴之所至,还会深入大漠。

    他除了用神识感应方圆百里的沙漠和地下几百米的状况外,并不使用任何神通,完全用肉身的力量来抵御沙漠中的严酷环境。

    六月的大沙漠,白天气温高达四五十度,晚上气温又可能降到零度以下。

    而且还有风沙、沙尘暴、烈日炙烤、流沙、毒蝎等各种挑战和危险。

    段宇钟都一一度过,严酷的环境只能刺激他的身体,激发他体内潜藏的生机和灵气、法力,让他的身体变得更强大,而不会而他造成任何威胁。

    而一路上,碰到有意思的,美丽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他也会拍成照片,甚至画成画,写成文字。

    后来,等华国的沙漠绝大部分消失后,他一路上这些顺手为之的作品成为后来人们研究沙漠和研究西北环境变迁的珍贵资料。

    在他如同超级雷达和超级探测仪的全方位扫描下,地下任何矿产、文物都逃不过他的探测。

    于是,一路上,小型的没有开采价值的矿产,小型的零星的没有考古价值的文物,都被他顺手收件传国玺空间。

    而那些大一些的矿产和比较有价值的遗址、遗迹则被他标注出来,随时通过网络报告给官府。

    于是,不久之后,当段宇钟进入西域省时,他的背后已经远远地跟了许多地质专家和考古工作者。

    而且,一人的才智终究有限,所以段宇钟也把一路上探测到的详细图片文字资料发给官府以及网上论坛,征求改造环境的意见,不管多离谱都行。

    因为他的能力太过逆天,所以在回到治理措施的时候,严谨的科学家对他的帮助不大,反倒是那些混迹网络充满幻想的网民的意见给了他很多灵感。

    当然,如何综合改造当地环境,又尽量不引起后遗症,这些治理方案还得靠专家。

    因为专家有两种,一是真正有水平的,二是那种忽悠人的“砖家”。

    就比如有个叫李宝玺的“砖家”提出了“海水西调”的方案,就引来很多网友的质疑:

    据学者们研究,西北地区降雨量多寡取决于三个充要条件:一是西风带;二是高山冷凝系统;三是水汽供应源。

    其中西风带和高山冷凝系统是具备的,惟独由于缺水干旱,水汽供应源不具备。

    如果东调深入我国北方大陆500公里的渤海海水,做填充内蒙古到西域省沙漠中封闭的构造盆地和一个个的大小盐水湖,形成人造海。

    以压制沙漠,扩大湿地面积,通过海水的自然蒸发,提供西北地区的湿润气候条件,增加降雨量的水汽供应源。这样,必将从根本上改变西北和华北地区干旱的恶劣生态环境。

    他们计划先从渤海西北海岸提送海水达到海拔1200米高度,到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再顺北纬42度线东西方向的洼槽地表,流经燕山,阴山以北,

    然后出狼山向西进入居延海,绕过马鬃山余脉进入新疆。在新疆分为北,中,南三支,北支进入艾比湖,中支进入吐鲁番、哈密盆地,南支进入罗布泊盆地。

    西调海水在沙漠地区形成“人造海”和大片湿地,靠自然蒸发,增加空气中的湿度,增加当地的降雨量,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实现水的大循环。

    “海水西调”的新闻一经媒体报道,顿时在网络上引起热议,有网友戏称,此设想和当年牟其中提出的“把喜马拉雅山炸开一个口子,让印度洋的暖湿气流进来,吐蕃变成真正的江南”有一拼。

    更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引渤海水入疆的设想很对路,那为什么京津地区不充分利用海水,还要去长江黄河调水?

    可见,很多事情都是看似可行,实际上具体执行的时候,总是困难重重。

    就算“海水西调”涉及的能源、资金、土壤盐碱化问题,以及将海水提升1200米等难点在技术上都没有问题。

    在华国要办成如此大的工程,也还要涉及到的拆迁、施工、协调各方利益等问题。

    就像房产登记联网,技术上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总也实施不了,何况“海水西调”这种技术上也不一定可行的设想?

    不过,今天段宇钟就将这个十分天马行空的设想变成了现实。在时空道尊的掌控之下,渤海海水以每天100立方千米的速度被抽取。

    与此同时,在内蒙10多平方千米的戈壁洼槽上空,一直狂降暴雨,二十四小时不停,每天都要降下1米深,也就是一千毫米的雨水。

    刚开始,大部分水自然都被干旱至极,极度缺水的沙漠和戈壁吸收得一滴不剩,下多少渗漏吸收多少。

    但段宇钟不怕浪费,而渤海面积只有7。7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8米,总容量不过1730立方公里。

    按现在的速度,只要十七八天,就能降下相当于一整个渤海容积的雨水,整个渤海的水也会全部被抽进传国玺空间中。

    当然渤海也不会干涸,因为黄海、东海乃至西太平洋的海水都会通过渤海海峡涌入。

第100章 “扑灭”火焰山() 
当然,“海水西调”这样大的工程,段宇钟虽然说启动就启动了,但也只能开个头,剩下的只有靠时空道尊主持。

    有时空道尊及在虚空中的法宝主持,这次暴雨虽然来势猛恶,但别说是人,就连小动物也淹不死一个。

    而段宇钟则继续一路西行。他这一路考察和段宇钟打算改造环境的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