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057年4月,宋仁宗登台拜将,狄青誓师西征。5月,二十万宋朝大军,兵出敦煌、酒泉后,先顺便灭了青海北部、西域南部的黄头回纥政权。
黄头回纥最多不过十几万人,因此,面对二十万大军,几乎没有做什么抵抗,就投降了。
然后,六月初,二十万宋朝大军兵临高昌城下,小小的西州回鹘直接投降,何况,统治西州回鹘的佛教和摩尼教上层早就已经投降道教了。
西州回鹘虽然统治着西域的库车、吐鲁番、哈密、若羌、且末的广阔区域,面积几十万平方公里。
但这些地区大部分是沙漠,适宜生存的不过是些绿洲,这些绿洲小国能够存在,依靠的是丝绸之路。
同中亚一样,华夏兴,则中亚兴,华夏衰,则中亚衰。所以自西汉开通丝绸之路以来,西域和中亚就深受华夏文明的影响。
以古代的生产力,西域即便再繁荣,人口也不足百万,所以,当中原王朝真正发力时,西域的绿洲政权是无法抵挡的。
汉唐时代如此,如今宋朝雄起时,也如此。到了六月中旬,二十万宋军到达喀什城下。
但这时,喀什的防御力量已经增强了两三倍,成为真正的坚城。因为同样在这三个多月的时间里,绿教也调兵遣将,完成了“圣战”的准备。
这时候,统治喀什、于阗、伊塞克湖、伊犁河谷地区的是哈喇汗王朝,也称黑汗王朝。
大约一百年前,黑汗王朝的一个君主主动皈依了绿教,从此,黑汉王朝一直统治这一地区到1130年左右,直到他们被耶律大石创建的的西辽政权征服。
虽然西辽推行佛教和儒教,但是,黑汗王朝两百多年的统治,已经将这一地区彻底的绿教化和突厥化,并且让绿教扎下根来。
西辽和后来的蒙古帝国,因为人口比较少,文化又比较落后。因此尽管他们信奉佛教,也总共统治了这些地区两百多年,也没有改变这一现状。
后来到了14世纪,蒙古人反倒被绿教征服了。有个察合台汗国的皇帝强迫十六万蒙古人改信绿教,从此,整个西域都被“绿化”了。
所以,11世纪这个时期,其实也是绿教一个大发展的时期。虽然绿教帝国八世纪就分裂了。
但绿教文明对于中亚、罗刹草原南部的突厥人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突厥人一波又一波地侵入波斯高原,又一波又一波地被绿教和波斯文明同化,很多突厥部族甚至还主动归化绿教,给绿教注入了新的活力。
而1055年建立的塞尔柱苏丹帝国就结束了整个波斯高原和两河流域的纷乱割据局面,成立一个强大的绿教帝国,成为绿教文明的守护者。
因此,此时的绿教文明仍然处于上升期,充满生机和活力。
虽然相对于以波斯、大食地区为核心的绿教帝国势力而言,哈喇汗王朝只是他们的一个东部边境的割据势力,之前还屡次侵略波斯东部地区。
但唇亡齿寒的道理,突厥人也懂。而且同为绿教,虽然自身内斗时也很残酷,但他们面对异教时,却比较团结。
因此,当哈喇汗王朝受到东方帝国和道教的“侵略”时,这时,刚于1055年建立不久的统治波斯地区的塞尔柱突厥帝国,还是第一时间就派出了十万大军,千里驰援哈喇汗王朝。
后来,随着战争的持续,塞尔柱突厥帝国又派出了三十多万军队。主体是塞尔柱突厥人,其余还有绿教各个政权的联军。
与此同时,绿教世界名义上的共主,居住在巴格达的哈里发,也发起了圣战令:
号召统治埃及和大食半岛地区的法蒂玛王朝(绿衣大食)、卡尔马特国,统治波斯、小亚细亚的塞尔柱帝国,统治西班牙地区的倭马亚王朝;
以及统治北非、中亚的一些政权,排遣军队和绿教修士奔赴东方,万里驰援。
于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道教攻打西域绿教的行为,如同一个巨石投入湖水,引起的轩然大波,沿着中亚、西亚的高原、草原、沙漠地带一直向西延伸。
最终,其影响甚至波及到北非和西班牙地区。
因此,到了六月中旬,道教和宋军面对的就是15万精兵,三十万民众守卫的喀什城。
因为在喀什城西边帕米尔高原一侧,有小路通往中亚。而在宋军赶来之前,道教也封锁不了喀什城。
因此,这三个多月时间里,喀什城不但等来了援军,还将于阗、阿克苏等地的绿教信徒集中到了喀什城。
有了绿教修士帮忙,喀什兵精粮足,守上一年也不担心物资匮乏。
而同样,道教和宋军这边,因为段宇钟和道教神仙修士施法,二十万宋军,也是后勤充裕,疾病不生。
虽然是异域作战,宋军的科技优势还是能够充分发挥。
并且,有段宇钟和道教、佛教修士们之前三个月的努力经营,西域东部地区已经是宋军的稳固后方,可以成为宋军的坚实后盾。
于是,从1057年六月十九日开始,双方就各施手段,你来我往地战斗起来。
当天,喀什城北、东、南三面,二十万宋军形成无边人海,包围了喀什城。
有神仙或驾祥云,或乘飞剑,或驭神兽飞在空中,宋军根本不用刻意动员,就个个士气高涨。
同样,喀什城中,绿教军民早已做了集体礼拜,在虔诚的礼拜中,他们都获得了真主安拉的启示,也都个个成了保卫慕斯临的狂信徒,都将这次战争看成是圣战。
当天,在数百面声如雷霆的战鼓声中,二十万宋军排开阵势,抬着云梯、攻城车、冲车、投石机、神臂弓等先进器械,开始攻城。
相比之下,绿教的突厥军队,大多拿着弯刀,喀什城虽是坚城,但城墙、护城河、滚木礌石等防御设备,只是相当于中原一般的州府城市的水准。
而且,突厥军队更擅长于使用轻骑兵野战。不过,他们这次顿兵坚城,被动防守,一来是因为道教修士、神仙太过强大。他们没有制衡的力量。
因此只能收缩防线,以集体力量抵御修士神仙。二来。他们似乎有所倚仗。
果然,眼看宋军前锋已经攻上城头,城头和城墙周边,却突然同时出现一片火海。
第129章 各显神通()
城墙周边的火海中,火势窜起好几丈高,冒着黑烟,黑烟中隐隐有冤魂厉鬼、头生犄角的鬼怪魔神。
原来,这就是绿教的一个杀手锏,乃是使用石油和地狱结合的防御手段,名叫“黑油地狱火”。
在城墙前面,有一个依托干涸河道建成的两三丈深、四五丈宽的护城河,因为没有水,其实更像一个壕沟。
之前,这道壕沟对于宋军的攻城没有任何影响,但这时,这些壕沟中却突然充满石油,形成一道火海,将宋军截成两半,一半在火圈内,一半在火圈外。
还有不少攻上城头的宋军,已经被石油烈焰点燃,不停地打滚和惨叫,现场惨不忍睹。
不过,这时,几千道教神仙、修士,段宇钟,还有几十个佛教修士、神灵也迅速反应过来,开始积极应对。
因为当二十万宋军排开阵势,开始准备攻城时,宋军上空,同样形成一片煞气战云,抵消了敌军煞气战云的影响。
绿教可以使用法术,道教这边自然也可以。绿教这一手黑油地狱火,看似突然,其实也并没有出乎道教这边的预料。
如果只有道教神仙,可能还会轻敌大意。但段宇钟来自资讯发达的后世,对于绿教的战争手段,自然有所了解,因此,早就做了准备。
火海一起,道教这边的几千修士、神灵,就各就各位,将战场分成几千个片区,每个片区都专人负责灭火,并消灭火焰中的黑烟、鬼魂。
有的还参与救治伤员,稳定军心。
石油烈火,用普通的水自然扑不灭,但早有准备的段宇钟和其他仙人修士,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迅速有效地扑灭烈火。
有的御使黄巾力士或者机关傀儡,将一个个房屋大的巨石砸向火海,一下子就灭掉一小片区域的烈火。
有的从容地掏出一个玉盒,打开盒盖,,往外倒出一些五色泥土,这些泥土迎风就长,
很快如同流沙一样蔓延开来,覆盖一大片地区,所到之处,烈火大片大片地熄灭,原来他倒出的泥土是息壤。
还有人披头散发,踏罡步斗,宝剑往天上一指,就形成一片亩许大的雨云,雨云不断往下降雨;
至是奇怪的是,这些雨点看起来又黑又沉重,与普通的雨水不同,所到之处,烈火大片大片地被扑灭。
原来这些雨水却是癸水精华、而段宇钟也受到启发,跨时空调集了一些三光神水,稀释一些后也变成雨点落下,灭火的效率也很高。
但他这种败家行为很快被玉虚子制止了,玉虚子有些气急败坏地对他说:
“灭火的事情就不劳道友费心了,这些三光神水,道友与其大材小用,以之灭火,不如拿给本派,本派必有厚报,本派的木禾(就是那种大树一般的稻谷)、琅轩玉树都急需三光神水。”
段宇钟爽快地答应道:“好说,好说,我也不要什么报仇,只要贵派将木禾还有琅轩玉树的种苗给我一些就行了。”
玉虚子自然同意,而后,段宇钟也乐得旁观道教修士、仙人们各显神通。
对付烈火,不外乎以土覆盖,以水浇灭。但还有人以火克火。段宇钟就见到有人拔开葫芦塞子,葫芦中就分出无数火鸦来。
这些火鸦四处乱飞,所到之处,将火海中的热量都吸走了,火鸦却如同饱餐了一吨,个个返回时,体型都壮大了不少。然后,又换另一批火鸦出去。
还有人拿出葫芦,对着火海喷火,所到之处,将那里的泥土烧制成琉璃状,然后,这些大片大片的琉璃就如同巨石一样将大片大片的烈火熄灭。
他们种种精妙手法、奇妙法宝,让段宇钟叹为观止。而火海中的浓烟、鬼魂,也难不倒道教神仙修士们。
许多神仙、修士谈笑间,就用葫芦、布袋、旗幡等法器收走了浓烟、鬼魂。
甚至还有个红发红脸红胡须的神灵,手持一个三尺高的火红大葫芦,形成一个巨大漩涡,所到之处,不但火焰、浓烟大片大片地消失。
就连鬼魂和石油,也通通不放过,一边收,他还一边大笑:“可笑异教蛮夷,东施效颦,打仗用火!岂不知咱们华夏人可是使用火攻的老祖宗!”
总之,绿教这种看似很厉害的黑油地狱火,在有准备的道教修士、神仙面前,很快就彻底熄灭了,总共只烧死烧伤几百个宋军士兵。
然后,宋军重整旗鼓,继续攻城。宋军这边,在狄青的指挥下,先使用神臂弓、投石车、床弩,压制住城头的守军。
然后,派遣精兵挖掘地道,一路挖到城下。可是,绿教修士再次发力,有个满脸络腮胡子,包着白布大包头的绿教修士,用手使劲擦了一下手中的古旧油灯。
就见城头上出现了一个如同金刚大猩猩的巨大魔神。魔神鼓起腮帮,使劲往城头吹去,就在在城头制造了一个小型的龙卷风,将投进去的弓弩、巨石等都抛飞出去。
而之后,地道挖掘好后,宋军士兵从地道进攻,却落入了流沙陷阱。
原来,城中有几个绿教修士,也早已判断出了宋军的意图,他们提前在城墙内侧,让士兵挖了几个大坑。
然后,在这些大坑中插上一些旗帜,又倒上几布袋沙子,念诵咒语之后,就布置成了流沙大阵。
宋军士兵落入其中,就如同陷入沼泽、流沙、泥潭,越挣扎,陷落得越快。
而流沙里面,还不时冒出一些长得奇形怪状、浑身冒着黑气的魔怪,吞噬陷入其中的士兵。
还好,道教修士很快反应过来,他们也是手段齐出,有的是用绳索、丝绦法宝,将一个个士兵隔空卷走。
有的是用精神力,隔空吸走士兵,有的使用桃木剑、吸魂葫芦、镇魔符箓等,将一个个魔怪消灭或者封印。
他们一边救走士兵,还一边用葫芦、布袋等法宝,收取流沙。
这些构成流沙地狱的沙子,其实是绿教神灵、修士,耗费巨大的法力,漫长的时间,炼制沙子形成的。
一颗炼制成功的沙子,往往需要耗费几千立方的普通沙子,使用时,又可以化为一堆几十方的沙子,类似于息壤;
使用的时候,一袋这样的沙子,就可以制造一处流沙地狱大阵。
这些沙子对付凡人还行,但碰上了强大的道教修士、仙人,这样的流沙大阵不但没有起到多少作用,反而很快成了道教的战利品。
就这样,绿教修士相继使用了火海地狱、流沙地狱、沙尘暴、龙卷风等手段,帮助绿教士兵守城。
而道教这边,从容地见招拆招,这时的中土修士、神仙可不怕蛮夷异教。
事实上,一直到清朝统治华夏之前,能征服华国人的只有华国人自己。
因为华国人不论是世俗的物质文明,还是神灵修士方面,都比周边蛮夷遥遥领先。
只是华国往往困于内斗,加上道教与世无争,儒教内圣外王的理念,导致华国不能将这种优势用来扩张。
而且,这时候,道教一方的修士还有人数优势。不管绿教有多么厉害的招式,只要他们出招就好,就怕他们躲在军队背后,让道教一方的修士和神灵无从下手。
如此,你来我往地打了几天,宋军有不少损失,但都在可承受范围内。
而绿教却已经黔驴技穷,若非他们信仰足够虔诚,早就奔溃了。
在这几天的攻防战中,道教一方的修士和神灵已经锁定了绿教修士们的位置。
因此,到了六月二十六日,道教和宋军一方开始发动总攻。
第130章 封神演义一般的战争()
总攻一开始,道教一方的修士和神仙就各施手段,使用飞剑、印章、宝镜、葫芦、飞针等,将躲在军队中的近千个绿教修士一一定点清除。
当道教修士、仙人排除一切干扰,全力出手时,绿教修士们一个个全部如同待宰的羔羊。
清除了绿教修士之后,道教一方的修士、神仙也不再出手。
而后,狄青指挥二十万宋军全军压上,从空中、地面、地下同时进攻,不到三天,就彻底攻破了喀什城。
从地下进攻的是通过地道进入的士兵,在绿教修士的法术被破后,宋军继续开掘地道,甚至还有修士配合。
如今,总攻时,就有士兵从地道中,直接进入城中心,在敌人的腹心之地突然来了个中间开花。
而在天上的,却是一个个热气球,宋军从热气球中往下抛掷**,还有装满**的陶罐。
因为自从几十年前,段宇钟用热气球在中秋节那天显圣之后,热气球就渐渐被宋人所熟知。
后来随着神霄教的传播,热气球也在大宋军队中流传开来,并且成为宋军克敌制胜的一大利器。
所以,宋军在总攻时,还有空中打击。如此全方位的立体攻击,别说绿教士兵,已经因为绿教修士的失败而开始信仰奔溃;
就算他们状态最好的时候,也无法抵御,所以,总攻不到一天,喀什城就被攻破。
由于宋军围三缺一,所以,城破后,也有许多士兵宋西面缺口跑出去,然后,因为是逃亡,物资不继,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人,成功翻越天山和帕米尔高原进入中亚。
城破之后,大部分信仰奔溃的士兵和青壮投降,宋军给了他们很好的待遇,后来,不少投降的还被编入军队。
但也有一小部分士兵和百姓信仰太过狂热,太过桀骜不驯,继续在城中负隅顽抗,宋军不得不发动巷战,足足三天之后,才彻底占领城市。
到了1057年6月30日,宋军彻底占领全城时,喀什城中的狂信徒要么逃走了,要么都战死了。
这时候,宋军和道教一方,就开始张榜安民,约法三章,建立行政机构,并在原有清真寺基础上,或者另外选址,建立佛寺、道观、书院。
攻克了喀什城之后,宋军吸纳了三万当地人,三万高昌摩尼教徒,三万高昌佛教徒,代替宋军镇守各地。
然后宋军继续攻城掠地,喀什一下,宋军在南疆的于阗、和田、叶城等绿洲城市,再没有受到像样的抵抗,到了七月九日,就被宋军全部征服。
然后,宋军和道教修士、仙人主力转移到轮台,将那里作为攻略北疆的大本营。
喀什一攻克,好似任督二脉被打通一样,之后的宋军和道家的攻势十分顺利。
因为比军队,宋军本就是当世装备和组织化水平最强的,只是历史上,因为缺少战马,又多是不懂打仗的文官当主帅,因此总是被动防守,屡屡被周边蛮族欺负。
但在这个时空,尤其是西征战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