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快。通知我们的船队。。。。”
“通知舰队干什么?来自投罗网么?”
“这,不是。。。。”
“估计我们是逃不出去了,但我们的舰队应该不会受到很大的损失。”
此时。看着慌乱的科恩和众多高管,作为特使的马太反倒冷静了下来。
“其实现在最要紧的是跟他们签订条约。”马太说道。
“签订条约?那顶什么用?”科恩问道。
“总督大人。您是不知道,这些东方人虽然凶狠。但非常讲信用。听说那个李过忠、孝、礼、义、信,做为治军治民的标准。特别是信用,这个李过变态一般的重视。假如你被认为是他的敌人,这个李过的手段非常毒辣,什么凶狠变态的事都干得出来,可是,一旦你认认真真的跟他和平相处了,跟他签订条约了,那这个李过会非常严格的遵守约定,非常守信!”马太信誓旦旦的说道。
“可就这一纸空文能约束得了他么?”对于华夏人的信用问题,科恩提出了疑问。
“我想,应该能!信用在李过这里是非常了不得的事情!”马太点着头。
“好吧,咱们简单的讨论一下,就去跟他签订合作约定吧!”
。。。。。。
李过真的这么讲信用么?除了对敌人,李过当然是坚定不移的推行信用制度的。
关于信用这个事,其实李过感到很是悲哀,特别是在原时空。原时空的华夏人能够真正守信的,似乎并不是太多。
究其根源,不守信的源头其实出自儒家,那位姓孔的大圣人,便是在日常生活中,大圣人时时刻刻的不守信。正向《论语》中孺悲与孔子的故事,“孺悲想拜见孔子,孔子托辞有病,谢绝见他。但传话人一出房门,孔子便取下瑟,边弹边唱,故意让孺悲听见。”孔子不想接见孺悲这样的人,便以华夏的方式来解决。
“直率而无分寸就成了无礼。”这就是华夏人的一种处世观念。
所以有时候,两个人交谈了很久,却并没说出任何的实质东西。就像有时候发布的文告一样,就是一个独特、简明的例证。这些文告篇幅冗长,文辞华美,内容繁杂,表现出高尚的道德境界。唯一缺少的就是真实,因为这些华美的命令并不准备让人们去执行。这一点,写的人和看的人都很清楚,从不会发生误解。
有这样的原因,是因为华夏人很难获知真相,这样就产生了猜忌,信用的缺失便产生了。
而信用缺失的原因,更是在极度缺乏物质后、对金钱极度的贪婪,在原时空,造假引起的食品安全,生产安全,都是出于这样的目的。
而对于这类事情的淡然和漠不关心,更加导致了诚信缺失愈演愈烈。
所以,李过在明末开始大讲诚信,他想把华夏人变成世界上最为真正文明的人!当然,也是最为勇敢的人!
对敌人除外!
。。。。。。
马太在李过的队伍中待得时间长,理解李过对信用的重视。加上王铁口假意的说漏了嘴,说是如果荷兰人长时间磨磨蹭蹭的不合作,虎爷李过便会带兵消灭他们的,并说,其实李过早就做好了准备,随时都能打仗。
马太听说消息后,急三火四的便来通知东印度公司的总督科恩以及那些高管们。。。
第三百二十三章 马六甲条约()
听了马太的报告,科恩等人很急,其实他们不知道,李过也很着急。om
此前,聂心问过李过,说是跟荷兰人打仗,胜负如何啊?李过想了半晌,回答道,初战必然虎军获胜,但后患无穷。
见聂心有些不解,李过告诉他。荷兰等欧洲的那些国家,在体*上,对比现在的明朝封建时代,在各个方面上,都是很有所长,这就促进了荷兰人先进的技术,以及发展先进技术的、先进商业模式。
如果现在跟荷兰人打,李过的实力,把他们击败应该把握很大,但自身的损失应该不会小。而且,海上作战不同于陆地。在陆地上,不服老子就打你,将你围起来聚而歼之。但海面辽阔无边,一切只能凭运气。
就算将荷兰人的这几艘船击沉了,可事情反倒没完,荷兰人的援兵会不断的来骚扰并打击李过。这才是李过最不愿意看到的。
就算打得荷兰人再也不敢来了,李过还是不想跟他们打,战争是耗费最大的,海上战争的耗费就更大了。没有充足的钱粮作为支撑,即使现在李过对荷兰人看上去占优势,但时间一长,李过也受不了。或许相持一段时间,荷兰人也挺不住,但那种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而合作则是双方有利。
所以,尽管李过在荷兰人面前摆出了一副毫不在意的形象,其实他很在意的。李过也需要一纸合约,合约其实只是个缓兵之计。面对浩瀚的大海,李过非常想全部拥有,但那只是在李过统一华夏才能去做的。
只有依靠华夏博大的资源,才能打遍全世界,可李过现在只有广西、安南两个行省,马六甲是李过的,但现在的马六甲又开始了投资,不但短时间内挣不到钱,反而还要往里搭钱。
于是。李过在等,等科恩他们来谈。
好在等的时间并不长,甚至没等到第二天早上,科恩这帮荷兰人就来了。
李过左拥右抱着新娶进门、并一直带在身边的塔林娜和红娘子。正要安睡,蒋法前来报告,说是那帮荷兰人来了。
李过骂骂咧咧的穿上刚刚脱下的衣服,告诉蒋法“去,把聂心、老钱、还有张鼎、马世耀都叫过来。看来这帮荷兰人是想明白了。”
此时的蒋法已经成了李过的亲兵队长,原来的亲兵队长王大棒子和赵大狗已经被李过提拔,调到军队里了。
蒋法飞快的将那几个人找了来。
聂心见到李过就捻须微笑“想必事情一定是按照虎爷的想法发展的。”
李过点点头“差不多,这帮荷兰人深夜造访,总不会给我请安来的。”
张鼎对这些经商的事情不感兴趣,一副昏昏欲睡的模样。
李过上去就是一脚“小兔崽子,精神点!”
张鼎嘻嘻的笑着“李爹,你说我听这些有啥用,听也听不明白,不如打仗来的爽快!”
“放屁!”李过眼睛一瞪“听不明白也得听。怎么也得了解了解。你以为老子想让你替我经商?娘的,那还不得把老子的裤衩赔没了?”
大伙都笑了起来。
钱多多有些担心的问道“可是虎爷,咱们怎么跟他们谈呢?”
李过挠挠脑袋,说道“怎么?这么长时间你一点计划也没有?”
钱多多皱着眉“虎爷,您要是让我倒腾点牛羊,贩卖铁器布匹,这没的说!怎么挣钱,都在我的心里。可这海上贸易。。。。”
李过一摆手“算了,咱们还是看看荷兰人怎么说吧!反正西印度公司已经成立,老子也封你个总督当当。只是以后咱们可要跟人家多学学!”
“是!多谢虎爷。”老钱听见让他当总督,跪在地上给李过磕了个头。虽说在李过嫡系的将领中,瞧不上洋人的什么爵位、总督之类的,但好歹也是个官。
“行了。起来吧,咱们去见荷兰人,恐怕他们等着急了。”李过带着人去了客厅。
客厅中,荷兰人个个坐立不安,作为荷兰东印度公司总督的科恩也来回的走来走去,时间过去不长。连两刻钟的时间都不到,可是竟然度日如年了。
猛然间,看到李过等人走了出来,科恩紧紧的握住了李过的手“李将军,深夜打扰,失礼了。”
“啊,这没什么,可是诸位这么晚了来找我,有事?”李过揣着明白装糊涂。
“李将军,啊不!虎爷,其实我们来就是想跟你们谈谈合作的事情。”科恩此刻是真诚的。
“哦,合作啊!”李过心里高兴,却不动声色“这倒是好事,来来来,都坐下。”
李过将科恩等人让到了座位上“可是你们到底想怎么合作呢?要知道,我可不想吃亏啊!”
科恩笑了起来“虎爷,您说笑了,我们的合作将建立在公平公正、互利互惠的基础之上,怎么可能让您吃亏呢?”
“嗯,你们很有诚意,那不妨说出来听听!”李过正好自己现在没有计划,听一听荷兰人是怎么说的。
“虎爷,首先第一点我要声明的是,咱们的经营范围是以马六甲为分割线的,在马六甲以东,是您经营的地盘,而在马六甲以西,是我们经营的地盘。我们将撤出在倭国的据点,并愿意将那里的据点给你们无偿使用,这样可好?”科恩问,反正按照科恩的想法,倭国的据点是用不上了,那还不如顺水推舟、做个人情,送给李过罢了。
“可以,这是我们最基本的要求。”李过回答,正合己意,而且还无缘无故的多了一个据点。
“具体的利益分配,我是这样想的,应该按照航程的远近来分配各自的利益。”科恩等人对海上贸易很是熟悉,他们想到了一个办法。
“你说!要是条件合适,那咱们就合作!”李过和自己的那几个泥腿子正想不出好办法,现在听科恩这样说,当然很高兴。
“就是在华夏的货物,像是陶瓷、绸缎、茶叶等等,要从出产地开始算航程,到马六甲截止,这是你们航程的距离。而从马六甲到欧洲各地开始发卖,那就算我们的航程。你们负责在马六甲以东航程的安全,剩下的交给我们,在各自航线发生风险,都要由各自来承担!”
“行,这样很合理!那我就明白了,利益也是按照航程的比例进行分配的,对吗?”李过点点头。
“就是这样。”科恩将话讲完,把眼睛望向了李过。
李过一笑“好,那咱们就这样定了,合约咱们就这样签!”
李过说完,屋内一片笑容,荷兰人甚至鼓起掌来。
李过当然也高兴,现在自己的实力其实还不够,能够拥有马六甲以东的对外贸易就可以了。
荷兰人办事麻利,当即就签订了合约,史称《马六甲合约》。
签合约的是荷兰人科恩,科恩在合约中加了一条,就是相互救助的补充条款,也就是说,荷兰人和李过有一方受到威胁,另一方应该无条件援助。
李过想了想,也在合约中加了一条,就是李过的商业人员可以无条件的、前往欧洲,并受到荷兰人的保护。
这对科恩来说并不算什么,不过是保护些人,没什么大不了的。殊不知,这是李过为自己的整个商业帝国做准备。
于是,皆大欢喜了。只不过若干年之后,当李过入侵欧洲的时候,当时的欧洲人反思历史,发现欧洲被侵占,源头当是今天所签的《马六甲条约》。欧洲人认为,这是一个不平等的条约,是因为此时科恩等人的懦弱、不勇敢,让李过看到了欧洲的繁华,而升起掠夺的年头的。这念头好久才慢慢变淡的。
合约签订好之后,科恩又提出了一个条件“虎爷,既然咱们站在同一阵线了,那么,我想参观参观你那种没有船帆的战舰,可好?”
李过斩钉截铁的回答“不成!”。xh118
第三百二十四章 这艘破船!()
看着李过硬气的话语,科恩等荷兰人打消了考察那艘没有船帆的战舰的念头。
李过对他们直接了当的拒绝是很正确的,因为那是军事机密,因为那艘船坏了。
李过新作的这艘没有船帆的战船,其实说白了,就是蒸汽机船。
李过提出用蒸汽机带动轮船行进的想法。其实只比原时空早了几十年。在1690年,法国的德尼。巴班提出用蒸汽机作动力推动船舶的想法,但当时还没有可供实用的蒸汽机,故设想无法实现。
而李过造出了蒸汽机船,要比原时空早了一百多年。在1769年,法国发明家乔弗莱把蒸汽机装上了船。但所装的蒸汽机既简陋又笨重,而且带动的又是一组普通木桨,航速很慢,未能显示出机动船的优越性。1783年乔弗莱又建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蒸汽轮船“波罗斯卡菲”号,但是航行30分钟后,船上蒸汽锅炉发生爆炸。
而在1807年,被称为“轮船之父”的美国机械工程师罗伯特。富尔顿设计出汽轮船“克莱蒙特”号,该船性能稳定可靠,是世界上第一艘严格意义上的蒸汽轮船。
用蒸汽机推进船舶的最早设想是用蒸汽机驱动浆轮以代替人力划浆。欧洲早在罗马时代就出现过人力和兽力(马和牛)驱动浆轮的船。我国唐、宋时期也多次造过以浆轮作为推进器的船,称为“车船”。这些“车船”的效果并不理想,因为人力和兽力都很有限。不能远航,因而未能推广应用。
蒸汽机船不受天气风向的影响。航速稳定快捷,要比此时的帆船性能好的多。
只是。李过设计出来的蒸汽机,原理是对的,大多数部件也是合理的,但蒸汽机缺少了一种很重要的部件,橡胶!
橡胶这种东西,是广泛用于工业上的重要原料。在蒸汽机上的密封垫虽然小,但作用却不可替代。
早就被内定为将来掌管工部的宋应星,将李过的理念几乎变成了现实。只是蒸汽机上的密封很不好,用了很多的替代品效果也不佳。蒸汽机的密封性不好。性能自然也差得多,只要一点然蒸汽机,蒸汽四下里冒白气,甚是壮观,只不过能耗太大了。
科恩等荷兰人看到的这艘蒸汽机船,声势浩大,跑的也不慢,当时就吓呆了。
可是他们不知道,这第一艘蒸汽机船就是有一条不好。打不了仗。为什么呢?因为这艘蒸汽机船里连弹药都没装,纯粹是吓唬人的。
巨大的船舱里只装了一样东西,煤!船上甚至士兵也占少数,更多的是烧煤工。带动这样一艘大船。就是质量非常好的蒸汽机也要造的很大,更何况现在的蒸汽机连带管路都是一阵漏气,造的就更大了。
不过。这艘蒸汽机船的气势却是完美的。
当科恩等荷兰人来到马六甲的时候,宋应星亲自指挥着船。备足了煤,浩浩荡荡的走了一圈。给荷兰人震慑住了。
可是绕过马六甲,蒸汽机船就抛锚了。
密封垫和缓冲垫的严重缺失,几乎将船舱里的煤烧光了,而且部件都是铁器或是铜器,中间没有软垫,部件和部件之间硬碰硬,使得蒸汽机上的部件损耗严重。
更有甚者,李过的一时疏忽,在设计图纸上,缓解压力的压力阀忘画了,蒸汽机上的蒸汽一边在锅炉里憋着,冲出去的蒸汽又损耗着。
结果,锅炉的顶端被炸开了。好在密封不严,要不然这艘船非得炸沉了不可。
好在并没伤到几个人,宋应星一面派人速速的通告李过,一面在蒸汽机船上发愁。
李过也很着急,安排完跟荷兰人的事务之后,也飞快的赶来。
李过对着蒸汽机研究了半天,认为蒸汽机本身是没有毛病的,只要重新设计减压阀就可以了。而更为重要的是,没有橡胶做配件的缘故。
这可怎么办呢?李过也很愁。李过在原时空是理化生,对橡胶的历史还算了解。他估计,现在亚洲大概没有橡胶。
因为在历史记录中,橡胶虽然发现的早,但在1736年,法国才在世界上首次报道有关橡胶的产地、采集胶乳的方法和橡胶在南美洲当地的利用情况的报告。而1876年英国人威克姆才把从巴西马逊河口采集橡胶种子,运回英国皇家植物园播种;并在锡兰、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试种,才取得成功。
而华夏本土竟然没有这玩意。
但不管怎么说,死马当活马医吧,实在不行从亚洲的各个国家找找,看看有没有橡胶。李过心想。
于是,李过吓了一个命令,并被写成了各种语言的告示,派人分发到南亚、东南亚的各处,好在马六甲的条件便利,消息便扩散开来。告示上写着:华夏西印度洋公司,现在寻找一种东西,这种东西是树的汁液,白色的汁液!只要有人在当地第一个发现这种汁液、并能告知出产这种汁液的数目产地,赏一千两白银!
这可是不小的赏赐,要知道在当时,南亚和东南亚地区是极为贫瘠和荒凉的,就是铜钱和白银的提炼技术也很低,那里的大部分国家甚至索性放弃了铸造铜钱,更不提炼白银,而是以明朝的钱币作为流通的货币。
所以,东南亚和南亚那里人的钱很少,一千两银子可以算作当地的富豪了。
只是,李过对此并没有抱有希望,亚洲怎么可能有橡胶呢?
在马六甲待了一段时间,看着荷兰人诚心诚意的要和自己的西印度公司合作,李过便准备打道回广西了。
在马六甲,李过将钱多多和马世耀留下。钱多多主管西印度公司,除了负责与荷兰人的商业运作,马六甲的酒楼、娱乐等商业设施也归西印度公司管,所以钱多多管的是商业。
马世耀掌管驻扎在马六甲的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