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文昭精神不觉一震“哦?你且说说看。”
曹文昭对着身边的士兵说道“张位立,你来说。”
原来,那士兵叫张位立,本是府谷县大张村人。王嘉胤占领府谷时,曾在大张村看中了一个女子,那个女子长得花容月貌,姿色出众,王嘉胤很是喜爱。后来王嘉胤把那个女子带到河曲,等王嘉胤登基的时候,把那女子封为王后。现在,王嘉胤来到阳城,那个女子也被一起带来,那王后也姓张。
曹文昭带来的叫张位立的士兵,正是张王后的亲弟弟。
什么?曹文昭一时吃惊,竟然有这样巧的事!可是,这个张位立即是王嘉胤的小舅子,带到自己这里做什么?这张位立又有什么办法破敌呢?曹文昭心中狐疑。
那张位立接着说道,自己与王嘉胤有着不共戴天之仇!
其实,事情很简单,一切都是为了名誉。
张位立的姐姐本是已经许配人家,张家那时正在操办,准备嫁女。可不知怎的,王嘉胤从哪里听到风声,说是张家女儿好看。王嘉胤带兵前来,闯进那张氏女子的闺房,一见,果为天人,二话不说,立刻在张氏女的闺房成就好事。王嘉胤本待对张家封赏,可是战事紧急,便提上裤子,丢下一些银两,带着张氏女走了。
对于张氏女子被王嘉胤劫走,整个大张村的张氏人家都感到奇耻大辱。当时的人们对贞洁极为重视,家中有女子被流贼掠去更是颜面扫地,身为唯一男丁的张位立除了气愤,更觉得无脸见人。所以,等曹文昭攻府谷的时候,张位立参了军。他要为家族雪耻,他要复仇!他追随曹文昭、曹变蛟叔侄跟王嘉胤的农民军死命打仗,正是希望有朝一日在战场上杀死王嘉胤。
曹文昭点点头,明白了。于是,和蔼的对张位立问道“张位立,你可有何良策?”
“现在尚无良策,不过,等到我潜入王嘉胤内部,一定会想出办法。有朝一日,我定要砍掉那王嘉胤的人头!”张位立瞪着眼睛,咬牙切齿的说。
曹文昭点点头“好!等功成之日,我一定向朝廷保奏,重重的封赏你!”
“大人,小的倒也不是为了封赏。”张位立所言不虚。
“你忠勇可嘉,虽说是为了复仇,但本帅一定不会亏待你的!”曹文昭开始许诺。
“谢大帅!”张位立点头称谢。
“你可去账房处随意支取银两,不拘数目,我派几个精干的人跟着你,一是保护你的安全,二来,也好及时将王嘉胤处的信息送出。你看这样可好?”曹文昭问。
“大人所虑甚为周详,标下这就去准备。”张位立向曹文昭施礼,转身走了。
于是,张位立便带着几名手下,换上普通百姓的衣服,去投阳城的王嘉胤。
王嘉胤近日与明军交战,接连获胜,声势浩大,做派便也不同了。现在王嘉胤的周围,将佐众多,除了王自用、白玉柱、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等人,但凡有名的农民军头目都依附而来。小股的农民军面对精锐明军,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后,意识到,人多力量大有时不只是一句口号!
这些天明军并没前来进攻,而农民军对明军进攻,明军似乎不敢应战,跑的远远的。
王嘉胤见战事暂时平息,明军似乎已经对他没有办法,便喜气洋洋的从城外的大营回到城内。
其余的头目也都安置好队伍,纷纷入城。王嘉胤早已告知这些人,他要大宴众将。于是,这天一早,众头目便来到王嘉胤的王府,酒食早已经备办妥当,于是,众人甩开腮帮子吃了起来。
大家正喝的高兴,士卒前来禀告“启禀大王,门外有一个人求见,他说自己是张王后的弟弟,叫张位立。”
大伙都停住了酒杯,王嘉胤想了想,是听张王后说过家里有个弟弟,可王嘉胤并不认得。
“把那个张位立带进来!”王嘉胤命令,然后转过头,吩咐宫人“去请张王后,就说有个人自称是她的弟弟,让他来看看是也不是。”宫人答应着去了。
张位立被带了进来,看到王嘉胤,犹豫了一下,跪了下去。
“你叫张位立?你从哪里来?你真是张王后的弟弟?”王嘉胤盘问着。
张位立心中并不慌张,因为他的身份不是假冒的。他忍着心中怒火,面带笑容的向王嘉胤讲着自己的来历,只是省去在曹文昭手下当兵一事,其余的有条不紊的说了起来。
恰在此时,“兄弟!”一声惊叫从后堂传出,紧接着,一个貌美如花,衣着华丽的年轻女子冲了出来,后面是一些宫人紧紧的跟随着。
“姐姐!”张位立站了起来,与扑过来的张王后抱在一起,两个人泪流满面,失声痛哭起来。
众头目不觉称快,姐弟重逢了。
王嘉胤见真是小舅子来,不觉大喜,一扬脖,干了一碗酒,吩咐道“赏张位立一千两银子!来来来,别哭了,坐到我身边来。位立,这下你就不用东跑西跑的了,一直跟着我吧,跟着我享福!”
。。。
第四十四章 王嘉胤之死(二)()
张位立来到王嘉胤的手下,得到了很多封赏,除了王嘉胤,张王后也对弟弟大加赏赐。各位农民军头目也都纷纷赠礼,以示亲近。其中一个叫王国忠的跟张位立很合得来。
王国忠职务虽然不是很高,但也很得王嘉胤的信任,因为王国忠是王嘉胤的同村,也是同族的兄弟。张位立和王国忠两个人都不曾参加过农民军的战斗,都是靠着亲戚的身份来的,状况相似,职务相当,脾气秉性还算相投,加上张位立刻意的奉承,两个人好的到了几乎无话不谈的地步。
而随后发生的一件事,令张位立和王国忠的关系更为密切了,这件事就是王国忠挨揍。
王国忠挨揍其实是活该,因为他强抢民女。
按道理讲,强抢民女在农民起义的最开始阶段根本不叫事,大家都这样,谁也别说自己黑不黑。但是随着农民军的势力不断的扩张,一些农民军的头领意识到,要想造反成功的可能性增大,扰民是不行的。尽管这种想法的人在农民军内部人数并不是太多,但最主要的几个人,决定了这段时期农民军的走向。
这里面就包括王嘉胤、王自用、高迎祥、李自成等人。这几个人观念的转变其实也离不开李过。因为李过曾经是不厌其烦的说过,老百姓的力量是无穷大的。老百姓是水,农民军是鱼,等等之类的话。
当初李过说的时候,这些人还不耐烦,可是接连的失败,让这些人感觉李过说的有理。
于是,王嘉胤一到阳城便制定法令,不得扰民,当然,农民军有时为了打粮进行一些杀掠,这些,王嘉胤只能睁一眼闭一眼,不打粮吃什么?
但表面文章还是要做的,这说明,明末的农民军起义此时也只是单一的一个封建王朝推翻另一个封建王朝的体制内斗争。
最能快速安抚民心的当属对百姓女眷的侵扰,当时虽然男尊女卑,但是女眷一直被视为男人的附属品。女眷被骚扰,除了女人丢脸,男人和男人的家族也颜面扫地。
强抢民女自然是重中之重!
王国忠干的就是强抢民女。
其实王国忠抢的民女倒也不是贞女烈妇,而是一个寡*。据说那寡*久旷多年,看着旁人家两口子蜜团似的,心里自然憋出火来。那寡*自持有几分颜色,便开始花枝招展,招蜂引蝶起来,和几个男人不清不楚的。整日家抛头露面,不成体统。婆家人自是生气,几次要管,可是那寡*也不是吃醋的,吵了几次,婆家没了声息。
一日,那寡*又到集市上闲逛,不巧让王国忠遇见了。王国忠本是乡下人,而当时的女子大多深居简出,不易看到,猛然看到一个花枝招展的美少娘,心中那点欲火腾的燃了起来。
王国忠看着那寡*,对着亲兵一挥手,亲兵们甚是懂事,如狼似虎的将这小娘子拿走了。
听到寡*被拿的消息,那寡*的公婆叔子正在犹豫,想要去告,可是农民军毕竟如狼似虎的,不敢。不去,面子上实在过不去。
正在此时,王嘉胤不知从何处得知王国忠强抢民女的消息。王嘉胤正待杀一儆百,听说王国忠的顶风作乱,王嘉胤当时就火了,太哪老子的话不当回事了!而强抢民女这事本身到没有让他如此愤怒,因为他自己的媳妇也是抢来的,只不过抢的早罢了。但顶风犯事却是大不敬。
“奶奶的,给我抓起来!”王嘉胤吩咐。
其实倘若王嘉胤不知道此事,王国忠已然和那个寡*过上了。那寡*初时害怕,等到冷静下来,知道自己也有不检点,便不再挣扎。而又见王国忠样子很是威猛,手下着实有几个人,房子又大,便半推半就的和王国忠两个,你甜我蜜的过了起来。
好日子没两天,王国忠被王嘉胤派人抓了起来,二话不说,一顿板子。
王国忠挨板子倒不怕,但王国忠生气的是,王嘉胤命人将那寡*被送回婆家,并严令任何人不得骚扰。那寡*自是不愿意走,王国忠也不忍分离。结果,两人哭哭啼啼的,弄得两个二手男女劳燕分飞。
于是,王国忠到到王嘉胤处想分辨两句,要回寡*。结果,又是一顿板子。
王国忠又羞又气,心中郁闷至极,病在家中。
张位立明知此事,却故意装作不知,来到王国忠的宅院“王哥这是怎么了?你我兄弟二人日夜服侍在大王(王嘉胤)身边,怎么你倒告假躲清闲?”
王国忠含羞带愧的将事情一五一十的跟张位立讲了起来。
“我说呢,我也听到你的一些风声,原来是真的!唉,大王也真是,活生生拆散一对鸳鸯。”张位立带着同情的语气说。
王国忠满肚子怨气“可不是,张老弟,你评评理,咱们义军的头领里,哪个老婆不是抢的,咋就到我这儿就不行了呢?不说别人,就说你姐姐,现在的张王后,不是他王嘉胤抢的吗?”
张位立被说道心中之痛,一时说不出话来。
“哎呀,你看看,我不是说你,你看看我这张嘴。”王国忠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不妨的。”张位立转换精神,对王国忠说道“现在咱们什么也不让干,有什么意思?本来造反就是掉脑袋的事,说不定哪天就玩完了,想玩女人都不成了。”
“谁说不是!”听到张位立的抱怨,王国忠怨气更大“早知道这样,先前还不如跟了朝廷的军队,反正都是玩命,好歹那是个正途,总比现在强!”
“哎,你怎么有这样的想法,对别人可千万莫谈。其实我也感觉造反不是正路,没有出息啊!”张位立也做同感状。
“能有什么办法呢?只能认命,咱们毕竟在朝廷的眼中是从了贼的。”王国忠叹着气。
“从贼事小,但得能立功就无所谓了。我有一个朋友,据说是在曹文昭那里做事,有一天潜入阳城,见到我说,怎么不立些功劳,不单单是为了升官,也为将来考虑啊。我没吭声。”张立位又补了一句“听说至少能当个游击或是副将,那可是朝廷中正经的官衔。”
“有这样的好事?”
张立位和王国忠两个人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小,谈话的内容也越来越机密。
“我就纳闷了,你是王嘉胤的小舅子,受封殿前指挥,怎么也如此恨他。”王国忠有些纳闷。
“我张家的女子被王嘉胤强取豪夺了,真是奇耻大辱,更何况是我的姐姐。头几日,我进宫里,看见姐姐以泪洗面,心中更是难过,此仇不报,誓不为人!不比你与那寡*,是情投意合的。”张立位咬牙切齿的说。
王国忠点点头,明白了。
于是,两个人便寻找杀死王嘉胤的机会。
农民军在阳城南山立有大营,王嘉胤经常住在那里,以便与来犯的明军交战。
张立位与王国忠谋划好,派人与曹文昭进行了联系,定于六月二日行动。等到那日深夜,待得王嘉胤已经熟睡了,张立位和王国忠潜入王嘉胤的帐中,张立位和王国忠拿起刀向王嘉胤的头砍去。
可怜王嘉胤一代枭雄,骤然之间,甚至来不及反应,便稀里糊涂的死掉了。
此时,因为张立位是殿前指挥,周围已经安置好了自己人,张立位命人在旗杆上点起红灯作为信号。
明军早就做好准备,见红灯挂起,知道大事已成。
曹文昭跳上马,对着明军大叫“王嘉胤已死,来呀,跟我杀死剩余的乱匪。”
农民军防守很是严密,发现明军攻来,便准备厮杀。却见王嘉胤的小舅子张立位、同族兄弟王国忠骑着马大喊,“王嘉胤被人杀死,快跑啊!”
此二人说话如何不信?于是,农民军大乱,无心防守,纷纷各自逃命去了。
此役,曹文昭大胜,二十万人的农民军,死的死,逃的逃,最后只有三万人汇集在王自用的手下,王自用被奉为盟主。
。。。
第四十五章 总结得失()
山西南部农民军溃败的事尚未传到李过的老营,李过预言王嘉胤将要被自己的小舅子杀死的事无人再提。
李过也不谈这些事,李过很忙,他正在老营给大伙开会。参加会议的都是有身份的大头目,河曲县只留下牛得草主持工作,李十二、李强、全之焕、江畅等人全都召集到了大营。孩儿兵的狗蛋、罗虎等人也都列席参加。
会议的内容只有两点,首先讨论河曲县所行政策的得失,从目前的效果上看,李过的一系列改革似乎前景光明。随着孙登科宣传队卓有成效的忽悠,河曲的那些泥腿子百姓们,都一个心肠的认定,李过是他们的大救星,李过要是离开或是不管他们了,这些泥腿子们彻底就得完蛋。
河曲县城的村村寨寨保长、甲长人选已定,都是百姓们自己选出来的,都是忠于李过的。这些保长和甲长在李强、牛得草等人的统一安排下,带领老百姓种地。另外,因为黄河水患时形成的河道现成,所以引黄河水进入河曲县,竟然没有想象中的难办,有很多地方的水利设施已经初具成效,可以用引进来的水进行灌溉了。民工当然是半摊派性的自发,每保每甲都抽派人手,美其名曰,自力更生,花费甚少,却是收效很大。
李过穿越前知道崇祯朝年年大旱,可是这一年似乎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严重,这说明李过判断的很准确,明末农民起义的真正原因其实最主要的并不是天灾,而是人祸,也就是土地兼并。而李过的土地改革行之有效,彻底的改变时下农民的生活方式,尽管为了分土地而大量的运用了迷信的思想,但无疑是成功的。
各处都已经成立了民兵组织,护地团。护地团的建制也如军队一样,五人设伍长,十人设什长。百户当然都是李过的士兵兼任。护地团虽然也种地,但空余时间,李十二等人一直在训练他们。护地团的选拔没有成规,但凡十八周岁到五十周岁的都得来。这些团员们几乎都是自愿来的,好不容易有了地,不去珍惜、不去保护咋行?
禁足会也都成立了起来,不缠足了,所以妇女们也能干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另外,妇女们也被统一起来,纺布!纺布当然不是白纺,当然也不能给太多的钱,李过给不起。但是,那些妇女的娘家或是婆家,见禁足会没有男人,都是娘们,也放下心来。而且这些娘们还能三瓜两枣的弄回几个铜钱,便也支持了。女的也得干活,这就是李过的目的,李过达到了。
还有些是怎么也要花些钱的。
其中最重要的是铁匠,铁匠是有大用的,除了修理农具,更重要的是打造武器。现在的精兵和孩儿兵的武器并不缺,但是护地团的武器几乎没有,你要他们护地,不得需要武器?难道是要用嘴吗?想必这些泥腿子的口活一定不好!另外,早晚有一天,李过一定会扩张,到那时候没武器真么办?还有,消耗量极大的箭头是要多多的了。所以,很重要的铁匠每月三钱银子。当然了,像木匠等手艺人也和铁匠一样。
孩子们识字也是重中之重,一些秀才被选拔出来,作为教书的先生,他们每月也是三钱银子,但这钱并不是白拿,教什么当然是李过说了算。学生所学东西,聂心早就安排好了,除了常用字,孙登科的宣传剧本也被编写成书,那些都是宣扬李过的,先生们要教孩子们这些。
可是这些秀才们毕竟十年寒窗、苦读八股,更有些榆木脑袋的以圣贤为要,和当时负责的李强理论了起来。李强虽说和善,但也是戎马出身,充分的领会了李过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哪个先生敢教之乎者也的,不但不让你教书了,还收了你的地!
这下,秀才们老实了,但也有不开窍的。有两个背地里竟然教学生们君君臣臣之类,什么君让臣死臣不敢不死的。
李强把他们叫了来“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