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强把他们叫了来“谁让你们叫的?”
那两个不开窍的见事情败露,倒也有骨气“这是圣人之言,焉能不教?”
李强点点头“很好,那你说谁是君谁是臣?”
“当然是现在的崇祯帝为君,我等为臣。”两个人不识时务。
“你的意思是说崇祯给你们分的地?”李强的心头火起。
“虽然是虎爷分地,但君臣名分不可更改。”两个人越发的放恣了。
李强笑了“好吧,你们去找崇祯要地去吧。来人,把这两个人家的地收了。另外,开春到现在,咱们给这两个白眼狼的粮食让他还咱们,没有粮食拿房子顶。”
于是,这两个倔驴一样的秀才瞬间房无一间,地无一垄,变成赤贫了。
两个秀才自是不忿,竟然偷偷的跑去告状了。向谁告状,当然是三边下设的衙门,这些衙门里官知道河曲县令与总督大人及监军大人交好,平素里也打过河曲的秋风,便把这两个人又押回河曲,让河曲县自行处理。
于是,那两个倔驴挨了一顿板子后,终于开窍了。原因无它,一边是老老实实的教书,能得三钱银子,一边是一顿胖揍,老婆孩子饿的满眼金星。要做哪个?
于是,改天一早,李强起来出门,看见那两个倔驴带着全家跪倒在门外。一个劲的起誓发愿,要按照虎爷以及李强李大爷的指示走。李强宽恕了他们。后来这两个倔驴痛改全非,竟重新做人了。
李强将这事报告给李过,李过夸赞道“很好,下次再有此类事情发生,不妨砍了他们的头!”
所以说,通过以上种种,李过的改革似乎是成功的。
为什么说似乎是成功的呢?因为李过遇到了麻烦。
李过遇到的麻烦不是小事,是他穿越以来一直都未能克服的事,钱!
李过穿越以来一直没有真正的大富大贵过,好容易打土豪弄了些钱,除了送礼外,对河曲的整治花去了他大部分的钱。尽管前景看好,但是此时正值六月,北方的粮食还未收成,储备的粮食就快用尽,再去购粮又没钱,怎么办,李过急的心里冒火。
所以,李过召集所有头目开会的目的就是弄钱,什么方法都行,不管白猫黑猫,能抓到钱就是好猫!
但是生意上的事李过这些人都不大懂,懂的只有钱多多一个。看钱多多表面上还算顺从,可是一个并不跟你死心塌地的人,你能放心把银子教给他,去吧,去做生意去吧!
恐怕生意没做成,那银子便也如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了。
其实,李过早已经有了对付钱多多的办法,但是逼迫人干事与人自发的做事完全是两个概念。
于是,会议暂时没了声息,大伙都在想一个问题,钱!
这时,赵幼斌手下的一个负责情报的小校急匆匆的走了进来,递给了赵幼斌一封密件,那是在曹文昭手下做师爷的老乡给赵幼斌发来的。
赵幼斌打开密件,看了看,脸色顿时阴晴不定。
众人好生奇怪,李过问道“幼斌,怎么了?”
赵幼斌却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对着李过说道“真神人也!”
。。。
第四十六章 预言的准确性()
看着赵幼斌跪在李过面前,神情激动的说着不着边际的话,大伙都很奇怪。
李过也问道“幼斌,快起来!你发疯癫了么?”
赵幼斌站起身,恭恭敬敬的将那信笺递给了李过。李过正待要看,赵幼斌却哈哈大笑了起来。
赵幼斌指着钱多多的鼻子“老钱,你输了!你输了!哈哈哈!”
李过连忙打开信笺,不行,得赶快看看,赵幼斌被什么消息弄成了这样。聂心等人也抻着脖子一起看。
所来信笺是赵幼斌的老乡,本来绍兴的师爷自成一派,很是团结。加上,李过有目的的让赵幼斌进一步去结交,使得赵幼斌成为山陕一带师爷中很有威望的一位。而师爷这个团体也就成了李过的耳目。所有的消息都比官府的塘报更加快速、和准确。
只见信笺上写道‘幼斌兄,民乱可平已!六月二日,匪首王嘉胤伏尸受死,杀他之人乃其舅子张位立,可见王嘉胤之乱匪不得人心。也是总兵曹文昭将军谋划得当,此乃万民之福···’然后信笺上详细的写明了事情的经过。
李过这才想起自己当初和钱多多打的赌,自己生恐因为穿越而改变历史,打赌失败,没想到事情依旧发展,自己赢了。李过深感超越时代的好处。
赵幼斌则是因为自己料事如神而心生喜悦,这事李过自己其实很是不以为然,但其它人可就不这么想了。众人暗下琢磨,这虎爷,了不得,洞晓天机,绝不是凡人!
那钱多多也拿过信笺仔细的看,嘴里嘀咕“有这么巧的事?”
“老钱,你怎么不开窍呢?当初王嘉胤在河曲登基,封了张氏为后,那张氏只是一人受封,家人一个也没跟来。虎爷竟能事先预知王嘉胤将死,又能预知王嘉胤死于其舅子之手,这可就不是蒙的了。难道你现在还认为是巧合么?”赵幼斌是从心底服了李过。
钱多多正要说,是不是消息假的,转念一想,王嘉胤之死是极大之事,怎么可能会假呢?心中一想,以往李过的种种传闻便涌上了脑袋。看来大伙说的不假,这李过是天上星宿转世倒是真的了。
打赌赢了的李过本来很高兴,可是突然之间脸色苍白起来,身体不停的发抖,浑身无力的坐在了椅子上目瞪口呆,怔怔的说不出话来。
大伙吓了一跳,刚才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变成了这样。黄秀心里惦记李过,却挤不上前,原因是这些个财迷官迷们比黄秀还担心李过。“虎爷!”“虎爷!”乱糟糟一片。
李过身体并没什么事,只是心中恐惧,恐惧的原因是他预言王嘉胤之死的正确性。正因为预知正确,那自己的下场岂不是还如原历史中或是病死、或是郁闷致死吗?自己费劲巴力瞎搞什么?还不如加入农民军胡作非为去!李过甚至有了去找李自成的想法。
“爷!你要好好的,不说为我,也为咱们的孩子着想啊。”一阵哭声传来,打断了李过的思绪,那是黄秀。
对啊,我穿越到这个时代都有孩子了,黄秀说是男孩,想必一定是的。不行,振作起来,或许历史的潮流太大,要一点一点的慢慢改变才行呢!李过想的通了,脸色慢慢红润过来。
“我没事!”李过说道。
众人都长长的吁了一口气。
“只是这预测未来的事以后可不能做了,天帝已经告知我,因为此次泄露天机,对咱们要增加些磨难呢。”李过煞有其事的说。
“哦!”大伙明白了,虎爷刚刚与天帝对话呢。只不过要增加磨难,要严重到什么地步呢?众人的脸色有些担心。
“不妨事的!”李过看出了大家的想法,说道“虽说会困苦一点,只要你们真心真意跟着我,我保你们富贵!”
听到李过的许诺,众人强忍着激动,脸上露出了喜色。苦点算什么!关键是以后富贵,留名青史也说不定。此时,众人再无二心了。
钱多多定了定神,神色郑重的对李过说道“虎爷,我输了,我输得心服口服,以往我钱某对虎爷尚有一丝疑虑,但从今日起,我老钱死心塌地的跟着你了。以前说句实话,惦记家人,自己三心二意的,现在,我也不会考虑那么多了!”
李过摇了摇头“老钱,你也不要这么说,你惦记家人也是对的,正所谓家国,有家才有国。再说,你那个儿子是独苗,谁能不惦记呢?别看他只有五岁,可是聪明可爱,连我都很是喜欢呢!”
“这···。”钱多多有些发懵,我儿子?这话该如何说起呢。
李过看着钱多多迷惑不解的神情,笑笑,冲聂心点点头,聂心会意的转身出去了。
一会,一个几岁大的男孩,步履蹒跚的走了进来。那孩子眼睛转动,在众人中看见了钱多多,便欢快的扑了过去,嘴里喊道“爹爹!”
钱多多一愣,可不是自己的儿子么?
正想要问,聂心领着一个中年妇人走了进来,那妇人看见钱多多,不由的流下泪来,对着钱多多福了一福“老爷,当日听说你和商队被劫后,这么长时间没了你的消息,全家都担心死了。现在,见你康健,我就放心了。”说完,掏出手帕不住的擦眼睛。
原来,李过缺钱的很,即使现在河曲的土地改革完全成功,粮食大丰收,也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李过要发展,更要养兵,那可是需要很多的钱的。虽说韩信养兵,多多益善。但养兵可是大不容易。养一个兵看上去花钱不多,只三钱银子,孩儿兵的银子更少,但是也发些铜钱。但是给士兵们配备战马、武器、粮草、训练等等可是个大数目。
李过要养的兵可不是现在的几千人,这人数可是远远不够的,李过想的是天下!
李过知道,明末李自成的失败固然是因为打进北京城后的腐化,但即使不腐化,又真的能打得过有十几万精兵的满清么?答案是否定的。当时清兵的战斗力是极强的。
所以,李过决定,在争取扩大地盘的同时,还要做生意挣钱。
可是那个年代做生意与现在大不相同,李过虽是思维超前,也了解一些当时商家的挣钱方式。可这事让李过做,李过还真的做不了,只有依靠有着丰富经商经验的钱多多。
头阵日子,李过见钱多多跟着自己造反的心思犹豫不定,便与聂心、刘体纯和孙登科商量,怎么样能让钱多多死心塌地的跟着自己,帮自己赚钱。来硬的肯定不行,这和训练士兵不一样,如果钱多多不是诚心诚意的为自己做生意,能挣到钱先两说着,搞不好会偷偷的跑掉。
聂心想了想,言语道“老钱不是思念家人吗?那就把他家人接来,到时候,他们全家也团聚了,而且,不由得他不跟着咱们干了!”李过点了点头,读书人的计策果然够狠。
“好,不如我派宣传队的那几个能唱戏、卖艺的进到太原,想办法和钱家人搭上话,把他们诓骗出来。”孙登科出了主意。
“这个办法行,我再派一小队士兵扮成明军,隐伏在太原城外接应你们。”刘体纯也很赞同。
于是,头一天晚上,钱多多的老婆孩子便被秘密的来到了老虎屯老营,受到了李过等人的热情招待,并被安置到黄秀和江映蓉处妥善照顾。具体用什么办法骗的,不过是用老钱身上的东西当信物,骗说钱多多要死了,只求临死之前欲要看老婆儿子一眼类似的剧情罢了,这里不表。
只是,孙登科宣传队的士兵扮成走马跑解的艺人潜入太原不露身份,倒是给李过提了醒。于是,孙登科在李过的指令下,宣传队除了宣传,也做情报工作。这样,李过的情报网除了赵幼斌的师爷系统,又多了一个。
不过钱多多的老婆和孩子被诓骗到老营,毕竟不是很光明正大的事,李过担心钱多多心中存下疙瘩,便用另外的一种方式来安*钱多多。
。。。
第四十七章 没有办法,只能抢!()
等钱多多的老婆和孩子出去后,李过对钱多多说道“老钱,其实我把她们接过来也是看重你的意思,免得你们骨肉分离,你别想的太多。”
钱多多连连摆手“不敢,不敢。”钱多多说的也是实话,以前自己一条命,大不了就扔到这了,现在老婆孩子都来了,可是真的不敢起二心了。再说,现在钱多多自己也真正相信李过的迷信传言了。
“老钱,其实我不是吹牛,要不是我事情太多,单独经商我也未见的输过你。”李过吹起了牛。
钱多多点点头,但表情明显不信。
“老钱,你不用不信,我跟你说,你经商做买卖那都是小买卖,不过是关内关外的。我要做的事能够汇通天下的大买卖。”李过知道清朝山西乔家汇通天下的事,便说了起来。
汇通天下?钱多多摇摇头,听不明白。
所谓汇通天下,就是说这个钱庄开出的的银票在全天下任何角落都能得到汇兑,类似于现在的国有银行及信用社。
汇通天下可行么?答案是肯定的。汇通天下用的是银票,银票和人in币的作用是一样的,而银票和汇兑银票是可行的,因为银票对当时的人们来说并不是稀奇的事。
其实早在宋朝,就出现了专为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钱保管业务的“银票铺户”。存款人把现金交付给铺户,铺户把存款人存放现金的数额临时填写在用楮纸制作的卷面上,再交还存款人,当存款人提取现金时,每贯付给铺户30文钱的利息,即付3%的保管费。这种临时填写存款金额的楮纸券便谓之“银票”。这时的“银票”,只是一种存款和取款凭据,而非货币。
后来,又出现了印刷有统一面额和格式的“银票”,作为一种新的流通手段向市场发行。这种“银票”已经是铸币的符号,真正成了银票。这时的银票叫交子。
明初印制的银票叫大明宝钞,只不过由于通货膨胀的厉害,到了正统年间停用了。当然了,银票或是纸币贬值,这都涉及到金本位和银本位的问题,就是你发行一两银子的银票,银库里要有一两银子躺在那里,否则就失去了信用。钱本身就是一张纸吗,没有半点价值,只不过代表了国家的信用。商人也好,国家也好,没了信用,钱也就真的不是钱,而是纸了。当然,这与本书无关,那是货币战争的事了。
银票使用起来很是方便,但此时的银票并不好使,原因就是战乱和商家的信誉。
这时候做生意也很不容易,如果能以货易货还算好的。但是当时信息并不畅通,很多时候运过去的货物过剩,便不太值钱了。
所以当时大宗生意交易都是现银,这样问题就来了,因为银子很重,搬运起来很不方便。我们经常看到电视上说某某赏某某两千两银子,某某感激戴德,抱着银子高高兴兴的回家了。这些全都是扯淡,大家可以算一下,一千两或是两千两银子多重就明白了。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白花花的银子摆在那里,混生活的农民军大哥以及土匪、官军的眼睛都是红的、都是雪亮的、他们眼睛里可不揉沙子,他们受不了这样的刺*,留下买路财是肯定的,弄不好把命也留下了。
所以说,银票是很方便的,也是汇通天下的基础。
当然,李过对汇通天下的只是还是来自于电视剧,提出汇通天下的理论并实现的,是清末的晋商乔致庸。李过很喜欢那部电视剧,尽管李过不懂经商,但那电视剧拍的很好,所以,李过对钱多多讲汇通天下的事还是很靠谱的。
对商人讲生意,当然是极对路子的。就像对聂心等人谈做官一样,因为那几个都是官迷。
“所以说,我的理想就是政统一、书同文,钱通用。”最后,李过大言不惭的说,其实李过心里也明白,实现这些要比登天还难。
不过做事往往都是从吹牛开始的,比如某某说我能干什么,旁人不信,但是倘若某某真的去做了,克服了千难险阻,或许说不定也能成功,这种人叫伟人。伟人的意思就是忽悠大伙把事情搞成,搞成了都是英雄,搞不成都完蛋。英雄和骗子的区别有时候就是幸运与不幸。
但是不管事情办成办不成,先画一张大大的馅饼是很振奋人心的,而且不用花钱,李过现在也没有钱。
听了李过讲的汇通天下的事,钱多多激动了一下,马上又冷静了下来“这事可是不容易。”
“啪!”李过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把钱多多吓了一跳。
“老钱,你说的不错,这事太难了!”李过沉重的说“因为现在是战乱,乱世中没人会相信一张纸的。”
钱多多点点头。
“老钱,你今年有多大年纪?”李过突然为了一句不着边的话。
钱多多一愣“四十六岁,怎么了?”钱多多奇道。
“人生苦短,去日无多,你难道就想这样一辈子碌碌无为的活着么?”李过问。
“不想。”钱多多也是有野心的人。
“如果不想,那你就要帮我,乱世之中,要实现我们的想法只能是赢得天下,天下太平了,百姓们就能安居乐业了。到那时,我李过有幸真的能主宰天下,老钱,我让你执掌户部,汇通天下也就指日可待了。你也不要以为这事太难,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当年只不过是个穷苦的小和尚,可是,短短十几年的功夫,不是建立了一个朝代吗?想想陈胜吴广说的话吧,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李过慷慨陈词。
“干!”钱多多被说的心潮澎湃“孙子才不干!虎爷,你准备本钱,我策划一下,这就去关外!”
李过着看了看聂心和黄秀,这里只有他们两个知道自己目前的窘境。“没钱!”李过苦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