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没问题!现在最要紧的是请大人们赶紧出兵啊!要不就来不及了。”阮正平一口答应。
“没问题?”倒把李过吓了一跳,不过李过想想也是,马上国家都快被灭了,还差钱!“好,我们出兵的时候先拿十万两银子,然后你们再商量商量,其它的军饷我们在慢慢的谈,你们要想彻底的打败后李国,一年不拿出几十万两银子怕是不行。”
“大人放心,我这就向我们国王禀告大人的想法,请大人立刻出兵!”阮正平的头都磕青了。
李过看了看涂绍煃,两个人一点头,这事就这么定下来了,那阮正平赶紧回去准备银子。
“补之,你先去准备吧,我还要回去给朝廷写上奏章,讲明这件事,等朝廷的旨意下来,咱就打。”涂绍煃说。
“别啊,等朝廷的旨意下来,莫朝早就被灭了。大人,你就说后里朝攻打咱们,咱们被迫反击不就完了吗?”李过出主意。
“可是人家没攻击咱们啊!”涂绍煃也是死心眼。
“哎呀,这还不简单,我在边境制造点动静不就行了?”李过说。
涂绍煃想想“行,那你就准备打吧,你放心,后勤供给我会保证你的。”涂绍煃回去了。
这事也不能说涂绍煃热心肠,而是莫朝一直是在大明的庇护之下的。广西安抚使的职责除了安抚广西,也有负责对安南的警戒。
看着涂绍煃走开,李过命令,召集手下的将领开会。
刘体纯、聂心等官员将领都来了。
李过要给他们开个会,征讨安南一直是李过的想法,尽管现在的时机并不算成熟,不过事情哪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才干的?借着这个机会,李过要攻打安南!
李过想,当年的成吉思汗的大军一万人顶十万人,我李过差啥!
不过毕竟是出国作战,更应该格外的慎重,有许多的注意事项一定要安排稳妥。要打,就要狠狠的打!要打,就要灭了他们!(。。)
第一八三章 新练的精兵()
安南这个地方,从秦朝开始是就是华夏的领土。顶…点… 。 最初作为地区—政区名出现于中国载籍,是唐代初叶的事,归安南都护府管辖。
五代十国时,中原一带战争迭起,安南趁机叛乱,从华夏的版图上分裂出去,当时的北宋政府虽然无力平叛,但安南一直作为华夏的藩属国存在。
明初的时候,明成祖朱棣派名将张辅率军深入安南,大获全胜,消灭了纂位的安南胡氏政权,得府州四十八、户三百十二万。朱棣改安南国为交趾布政使司,自此安南国正式成了明朝的一个行政区。
到明宣宗时,明宣宗对连年战争感到厌倦,决计罢兵,交趾布政使司,安南遂由华夏版图中再次分出作为藩属国。
现在在安南南方的后里国要攻打北方莫国,给了李过机会。尽管李过现在一共有六万人,而且大部分是训练不久的新兵,要说平定安南有些口气大,但李过不管怎么样,也是要打一打的。
李过把要出兵安南的事跟手下的将领一说,大家的士气很高,大多数人的嘴里只有一个字,打!
聂心和刘体纯正为军饷操心,虽说可以军屯,但是军屯以后士兵的战斗力会不会打折扣,他们有些担心。现在听说莫朝提供军饷,两个人完全同意打仗。
当然,也有些将领想着北伐,打回老家去。
李过解释道,现在向北方打。实力根本不够,而且安南这片地方要是不平定了,保不准以后捣乱。而且。李过要把这里变为后方,等以后北伐的时候,能够有个稳固的钱粮供应处。不是不北伐,而是时机不够。
于是,全军上下开始总动员。
李过的指示通过忠于他的大小头目传达到了每个士兵的耳朵里。李过的指示很重要,以前提出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依然要严格的执行,不能因为到了安南就胡作非为了。
以前明军为什么会在安南撤兵。其实跟当时留守的太监马齐等人的横征暴敛有直接的关系。
所以,李过强调军队的纪律性,就是不想给当地的人造成反感。而奋起反抗。李过要的是资源,是土地,所以,打着帮助莫朝的国王莫正宽的旗号。一鼓作气的扫荡安南。
早在路过南京的时侯。李过已经和南京各个衙门的关系十分密切了。到了广西之后,通过巨额的打点,并且以涂绍煃的名义,在南京兵仗局领取了大批的火器。火器以后一定是要自己发展的,只是一时之间条件并不成熟,所以先从兵仗局弄了一批。
李过带领人马到了安南的边境,涂绍煃坚持要跟着一起去,他们很急。因为莫朝现在已经乱成一团了。
阮正平直接就带着十万两白银前来迎接,并许诺。每年的军费三十万两,可以按月发。若是李过能帮着平定安南,以后李过退兵了,还可以每年进贡五十万两白银。虽然按道理讲,进贡是要进贡朝廷的,可是朝廷不发军饷,所以涂绍煃对把银子给李过当军饷并未提出异议。
行,李过当时就答应了。李过倒是没想着退兵,但是每个月将近三万两银子的军饷吸引了他。
出征安南的有五万人,还有一万留守广西。五千给了马世耀,马世耀和海勇在北海一带操练水军。另外五千人留给了黄秀和李强,负责后勤等事宜。其余的人全部出征。
出征的五万人中大多数是步兵,有四万人,四万人虽说人数不少,可要平定整个安南,似乎人数不够。但李过还是有信心的,他的信心来自戚老汉的练兵
戚老汉将四万人的步兵,在几个月内习练了戚继光的鸳鸯阵。看情形很有成效,当然都是魔鬼式训练。
鸳鸯阵是戚继光的独创,在近百年之间无人能敌。
鸳鸯阵的基础阵形以十二人为一队,相当于一个步兵班。
最前为队长,队长拿着旗枪,挎着腰刀,身后背着合力弓和三十支长箭。队长旗枪指着的方向,就是小队冲击的方向。
队长的左右是两个牌兵。一个拿着长牌,也挎着腰刀,长牌手执长盾牌遮挡敌人的箭矢、长枪。另一个拿着藤牌,藤牌手执轻便的藤盾并带有标枪、腰刀,和弓箭。长牌手和藤牌手主要掩护后队前进,除了掩护还可与敌近战。
紧跟着牌兵的是两个狼筅手。狼筅是利用南方生长的毛竹,选其老而坚实者,将竹端斜削成尖状,又留四周尖锐的枝枝丫,每支狼筅长3米左右,狼筅手利用狼筅前端的利刃刺杀敌人以掩护盾牌手的推进和后面长枪手的进击。他们也背着弓箭。
他们后面是四名手执长枪的长枪手,左右各二人,分别照应前面左右两边的盾牌手和狼筅手。也背着弓箭。
再跟进的是两个手持“镗钯”的士兵担任警戒、支援等工作。镗钯是从农具演变来的兵器,其中钯长7尺6寸,重5斤,中锋似矛头。长出两股2寸。两旁各有一横股,有四棱形刃。这种兵器‘可击、可御,兼矛盾两用‘。每两名镗钯手配备三十支火箭。敌人离远时,两股可以充当火箭架,用来发射火箭敌人;迫近时,持之以杀敌;当与敌人兵刃交加时。可以架拿敌械,被称为‘军中最利者‘。
最后一名是鸟铳手,除了携带自己的弹药,也携带了二十支火箭,是给镗钯手预备的。
这样若干的小队组成鸳鸯大阵,不管是大范围的突击,还是小队单独作战,都是相当的厉害。如敌人迂回攻击,短兵手即持短刀冲上前去劈杀敌人。各种兵器分工明确,每人只要精熟自己那一种的操作,有效杀敌关键在于整体配合,令行禁止。
“鸳鸯阵”不但使矛与盾、长与短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了各种兵器的效能,而且阵形变化灵活。
鸳鸯阵可以根据情况和作战需要变纵队为横队,变一阵为左右两小阵或左中右三小阵。当变成两小阵时称“两才阵”,左右盾牌手分别随左右狼筅手、长枪手和短兵手,护卫其进攻;当变成三小阵时称“三才阵”,此时,狼筅手、长枪手和短兵手居中。盾牌手在左右两侧护卫。这种变化了的阵法又称“变鸳鸯阵”。
在当时的军队中,受到重视的是个人的武艺,能把武器挥舞如飞的士兵是大众心目中的英雄好汉。
而鸳鸯阵则不是,除了只要求士兵娴熟自己的技术以外,就充分注意到了小部队中各种武器的协同配合。敌人离得远一些,就用弓箭射,镗钯射和鸟铳射。再近一些就用狼笼手挡住,其余的士兵拿着刀枪往敌人身上招呼。这样的小队叫杀手队。
但是光有杀手队还是不行,也配备了火器队。火器队也是12人,一人是队长,一人是火兵。什么是火兵呢,就是挑着火药的兵,供应整个小队火器用的火药,他们挑着的扁担是两头带尖的铁扁担,这样一时有危险,拿着扁担可以可以跟敌人干。其余的人包括队长每人都拿着鸟铳,腰上挎着腰刀,以防没了弹药可以拿刀跟敌人干。
杀手队和火器队互相配合使用,每一支火器队必须有一支杀手队保护。在接敌之前先是火器队的一阵鸟铳,然后杀手队上前厮杀,火器队在后面装好弹药后,上去又是一阵鸟铳。
这种方法是戚继光后期的步兵战法,火器队的应用也是后期添加的。只是戚继光过于生猛,没人敢惹,所以到了后来,这种战法并没有广泛使用。这些都是戚老汉在李过的军队开始推广训练的。
李过认为这种战法很好。(。。)
第一八四章 骑、步、车混成旅()
进入安南的除了李过的四万步兵,三千精锐的骑兵是李过的中军。其余的七千人,组成骑、步、车兵混成旅,这也是很新鲜的战法。这种战法甚至是李过没想到的。
这一混成旅有骑兵三千人,步兵四千人人,(两千是杀手队,两千是大车上的炮手队和鸟铳兵。)重战车一百二十八辆,轻战车二百一十六两辆。
首先是战车的使用,战车成为这种战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战车的性能以防御为主。形状和民间的大车相似。所不同之处,在于民间的大车的车箱两侧各有箱板,而这种战车只有八片可以折叠的屏风,共长十五尺,平时平放在车辕上,作战时打开树立在一边车轮之后以代车箱,所以又称“偏箱车”。
几十辆战车可以并肩衔接,摆成圆形或方形的防御据点。屏风最靠边的两扇可以前后摇摆,有如门叶,以供步兵出入。
其中,一辆轻型战车能装载虎蹲炮两门,整个混成旅有轻型战车二百一十六辆,虎蹲炮四百三十二门以及弹药。虎蹲炮威力大,用五十门虎蹲炮两轮便可炸毁敌人的城墙。这种轻便的火炮跑管薄,射程大约五百米,适用于山地作战,机动灵活,由于前装,可以大仰角发射和大量装备下层部队,跟现代的迫击炮有异曲同工的用处。
大型的佛朗机,射程约九百米。这种火炮威力巨大,整个步骑混成旅也只有二十门,那是用来攻击极坚固的城防和要塞的。大型佛郎机由重战车驮运。一百二十八辆重战车只有二十辆驮着佛郎机大炮。
混成旅携带的最大型的重炮。俗称“大将军”,整个混成旅只有八门。这种重炮重一千斤。以骡车装运,点放时则需使用大木楔入地面使本身固定。炮筒内不用弹丸。而以小铁球和石块紧紧填实,作用是在零距离大量杀伤敌军人马,炮手在点烧火药以后也要跳进附近的工事里以避免受伤。
其余的一百辆重战车拉的都是火药和铅子,按照规划分散在队伍的各处,以便随时提供充足的火药的供应。
火炮以及辅助火炮的鸟铳都在战车上屏风后发射铅弹,屏风开洞以为铅弹的出口。
二十名士兵人配属于战车一辆。其中十人直接附属于战车,任务为施放佛朗机大炮。另外十人就是鸳鸯阵中的杀手队,他们任务为以藤牌、镋钯和长柄单刀迎敌。
杀手队的距离和战车保持在八米以内,他们如果前进。战车也随之而推进。其他步兵部队仍然使用鸳鸯阵的战术,稍有差异的是藤牌手应当匍匐前进砍所敌人的马蹄,长枪手则主要在于挑刺敌军使之落马,竹制的狼筅有一部分已易为铁制。
迎敌时骑兵在前阻挡敌人,使战车得以有充裕的时间构成战斗队形。当敌军逼近,骑兵就退入战车阵内。
敌骑数在一百以下,混成旅拒不接战,只有来犯的大批敌骑进入火器的射程中约八十米之内时,佛朗机、鸟铳和火箭等才同时施放。
当火器的威力发挥以后。步兵就从战车之后冲出,形成几道攻击波和敌人格斗而以喇叭的声音指挥动作的协同。
等到敌人攻势被挫,队形散乱,骑兵也从车后整队出击。这种骑兵实际上是马上步兵。他们同样以鸳鸯阵的队形带着不同武器和敌人作战。
马上的骑兵鸳鸯阵也是十二人。
当先的是队长,也是手里拿着旗枪,腰上挎着腰刀。后背背着合力弓和三十支大箭。
队长后面是两名鸟铳手,鞍上挂两把长刀。刀等敌人接近的时候可以厮杀。
在后面是两名快枪手,使得的三眼火铳。三眼火铳放完之后,拿着全身铁质火铳当铁棍使用,一棍下去不说把敌人打死,至少能打成骨折。
快枪手后面是镗钯手,还是每人背着三十支火箭,先是一顿射,然后用镗钯近战。
镗钯手后面是两名长枪兵,长枪兵后面是狼牙棒兵,都背着弓箭,远就射箭,近就用枪刺或是用狼牙棒砸。
最后的是火兵,火兵的马背上是两筐火药,供应整只队伍。火兵当然使的依然是两头带尖的铁扁担,连砸带刺。
关外的鞑子利用骑兵结队冲锋,以迅猛的力量和气势压倒对手,戚继光的兵法未曾仿效。
而戚继光的马上鸳鸯阵和混成战法,是一种经过精心研究而形成的新的战术。
只是由于创建这种战法不久,明朝即与关外的鞑子和解、互市,所以并没有经过实战的严格考验,也没有在军事历史上发生决定性的影响,从纯粹军事的角度来说,这个结果多少是有所遗憾的。
但李过想要弥补这样的遗憾。
当李过看到戚老汉的这种练兵方法,自己实在是佩服的五体投地。李过没想到,在明朝,关于火器的应用以及战术竟然是这样的先进。这在历史书上几乎是看不到的。
要不是当时的制度腐朽,李过相信,以明朝的火力和戚继光的战术,别说扫荡亚洲,就算统一全世界也不是太难的事。
跟着李过一起到安南的涂绍煃心中大大佩服,一路上不住的夸赞李过“补之果然了不起,短短几个月的功夫,竟然训练了这样一支精兵。”
李过谦让道“这也不是我的功劳,都是手下人能做事。”
涂绍煃更加的佩服“补之手下人才济济,各路俊杰为补之所用,补之实乃大才!”
一席话说的李过脸都红了。
正说着,远远的,高平城到了。陪在一旁的莫朝使者阮正平叫道“我们国王莫正宽已经出城迎接了。”
李过和涂绍煃望去,只见高平城外吹吹打打,锣鼓喧天,一群人的簇拥下,一个人也身着黄色的龙袍,头戴黑纱软帽,正是莫朝的国王莫正宽。莫正宽这些天心里很急,听说大明的援军快到了,二话没说,赶忙出城迎接,正在向这边翘首以盼呢。
李过看了就生气,奶奶的,你还穿龙袍,老子还没穿呢!
涂绍煃却骑马过去,一边喊着李过“补之,快看,莫正宽来迎接我们了!”
李过点着头,面色冷峻,带着人走了过去。(。。)
第一八五章 接敌之前()
莫朝的国王莫正宽迎到涂绍煃和李过的马前,李过见涂绍煃下了马,便也跟着下了马。一旁的阮正明赶紧介绍。
莫正宽认得涂绍煃,赶紧先握了握涂绍煃的手,连声说“感谢安抚使大人前来相助。”
“你们是大明的藩属,大明自会庇护你们。”涂绍煃说的很有气节,然后对着莫正宽介绍李过“这位李过将军是我国的名将,以后带兵打仗,你还要仰仗于他。”
那莫朝国王莫正宽早就听使者阮正明说过李过,也打听了李过的光荣战绩,现在看到李过如狼似虎的儿郎,早就佩服的不得了。
而且,莫正宽也明白,涂绍煃到这里只是做做样子,很快就得走,以后的事还是李过做主。
于是,莫正宽攥着李过的手不撒开“早就听说了李将军的大名,今日一见果然了得。”
李过见莫正宽虽然发音不是很正,但华语说的还算不错,便对莫正宽说道“你,立刻找些懂华语的,我要五百人做向导!”
“好,好。”莫正宽连连答应。
其实,李过临出发前,已经找了五百多通晓当地语言的人,但李过还是要莫正宽再找些,他有用处,日后有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