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也慌神地抱住了救生艇。求生**强烈的男友忽然低低地吼了一声左脚踹过去;她捂住怀有生命的小肚心往下沉;只因为这一脚彻底踹走了他们培育三年的感情;她被救生艇上的好心人拉上了岸;获救后她最终选择去打掉怀有五个月大的身孕。不久后的某一天她收阅了男友转给的那纸婚契:他在信中详尽剖析了危难之时人的求生**并祈望她养活肚中那个不幸的小生命。她颇觉不祥地赶往男友住所。后来据说她男友用了一种颇为奇怪的方式结束了自已年轻的生命……
第二章〔四〕故事之八爱的放手()
婚后十年的爱妻被一家庸医误诊为“直肠癌”而住进了第七号病室。一进门;我抬眼看见邻床头半卧着一个病号:细一瞧她是水兵之妻妹(即原茅坑大队长之堂妹叫菊香)。于是;妻子带着记者职业性的好奇而与病友认真攀谈起来……龙菊香孤零零躺在医院的病床上;眼瞅着病友被丈夫宠着呵护的情景;下意识地想着自已十几年少有男性的关怀体贴;悲观的心境里又掺进了几分妒意与无奈。
当被诊断为**癌中期偏晚后;她的第一个念头是莫要治疗;最好能象西方给个“安乐死”什么的;早点离开这个不公平的世界。然而;儿子二十三岁尚未成亲;他从小就生活在风雨飘摇的家庭里;再不能没有母爱了。为了这”革命后代”;龙菊香接受了朋友和医护人员的劝告;一个多月来;把那些让她揪心的乱七八糟的事儿强压在心底紧咬牙关;配合大夫各项检查治疗。一个星期前;十多个小时手术;腹部以下几乎都给切走了似的。刚拆完线;一种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轻松;想着俗话讲: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便有一丝惬意萦绕心怀。
医生说;**癌治愈率可达百分之百;且把那瘤子连**切掉后对女性的某些功能具有调节作用;说不定对后半生还有好处;这就意味着有惊无险;应该够得上大难不死吧;但后福在哪呢?都四十好几的人了;痛苦似乎与生俱来;无穷无尽;如果说也曾有过短暂的幸福;大约也是上天为了衬托痛苦的深重而有意的恶作剧……
老家山青水秀;鸟语花香;门前有一条婉转迂回的河流;时而疾步如飞。时而驯如羊羔;清澈见底。这里自古就是出美女的地方;姑娘们一个个出落得象浣纱西施;远近闻名。
然而;上苍带给菊香的却是极大的讽刺;已到“二八”应如出水芙蓉的年龄;非但没有成为西施的迹象;反倒有向东施发展的趋势;腰若水桶;腿如木桩;虽五官还算端正;却“肉漫金山”;更兼黑赛张飞;让两支如漆的粗辫都黯然失色。就在这时候;这片并不“广阔的天地”里;也下来几个城里伢子;说是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住在龙家附近的仓库里;一个个白皙的脸;高挑个显着阳刚之气。但一到这小山村;就失去了来时的风采。连做饭都不会;还闹出好多笑话。没两年;“钻墙打洞”先后走了。单留下少言寡语几无笑容的瘦高个;如离群孤雁;常常站在河边发愣;有时还暗暗落泪;既无城里来信;又没有亲人来探望。龙菊香从小因不靓的身材受贯了冷遇;也养成了善于观察人间冷暖的特殊本领。她知道;这位哥哥怪可怜的;常常暗暗关注着他的行踪;从心里生出对他的关心。有一天待瘦高个上工;她不声不响地走进了那邋遢不堪的“知青窝”;细细地收拾整理;该洗的洗;该晒的晒;该叠的叠;该扫的扫。
又过了几天;龙姑娘从自家拿去辣椒干鱼;摆弄出两个菜。瘦高个收工回来;像第一次回到了自已在那里温馨的家。她坐在一旁摆弄辫梢;静静地看着瘦高个那狼吞虎咽的“雅相”;心里涌起一种从未有的感觉。但一碰上瘦高个感激而火辣辣的目光就禁不住耳热心跳;内心却如夏天吃冰水一样的舒适惬意。几个月后;生产队的人就议论开了。有的说;龙菊香主动帮助外来的知青;是出于同情和关心;瘦高个这伢子也确实作孽需要人关照;小菊做得好;有的说;那丑丫再单相思送上门;小白脸也看不上她;他俩就像油与水;不可能合二为一;又有的说;小菊心肠好;不图任何报答;无私去帮助人家;再说;小菊天生干活的架势;在农村就要娶这样的老婆;要是我……但又有的说;人家城里娃说走就走。即使不走他也瞧不上又黑又胖的“丑小鸭”。
龙菊香对所有的飞短流长付诸一笑;她只觉得瘦高个这城里来的伢子可怜;像自已的哥哥一样需要帮助。至于那些事;她想都没想过;人家爱说是他们的自由。
倒是从此以后;瘦高个有意无意找她!
那天夜里;月朗星稀虫儿唧唧。瘦高个又邀龙菊香到他的住处。
“菊香;你真是个心地善良的姑娘;对我这么好不知道该怎么谢你!”
“快别谢;你从那么远的城市来到我们乡下;同来的又都走了;当然要有人关照。**都说要相互关心;相互爱护么!哎;你真实姓名……”“鄙人姓倪;人儿倪;文武斌。我叫倪斌。”
就在这天夜里;俩人讲了很多很多的话。最后倪斌第一次把自已的身世和盘托给了龙菊香。
他的父亲是五八年从东北调过来的;母亲是随来家属。早几年父亲被当作走资派从厂长位上拉下马;挨批受斗;戴高帽子游行。母亲本来身体不好;受不了这一打击;撒手而去。母亲去世的第有三天;就被强行撵进了上山下乡的队伍。现在;城里可以说是举目无亲。父亲办事铁面无私;又不会打点关系;从不留后路;据说被送回老家监督”劳改”去了;这一辈子再无抬头之日。倪斌也回不了城了……
菊香用心听着;不知不觉泪流满面。
倪斌伸手给她揩泪;菊香顺势投入了他的怀抱;那晚上月亮真圆……
--倪斌的父亲官复原职;当上了厂革委会主任;派了老李来到倪斌的公社;点名要招倪斌。小倪知悉后;立即找到李叔叔;好说歹说;要把龙菊香也招走;否则他不走。老李作不了主;专程与倪斌去了城里;苦苦哀求父亲。已头发花白的革委会主任经不住儿子如血如泪的倾诉;觉得儿子因为自已受不了委屈;再说厂里多招一个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指标也没什么问题。
于是;龙菊香与倪斌双双招进农药厂;一个当了操作工;龙菊香做化验员。
不久;倪斌不听任何人的劝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与龙菊香办理了结婚手续。对倪斌的行为;好多人都不理解;但父亲支持他。患难见真情;小菊身体好;心眼好;应该得好报。
龙菊香泡进了蜜糖里;整个的生活都如山花烂漫起来;她对倪斌的那个爱呀;恨不得把心掏给他。由于从招工进城结婚;生子几乎是一气呵成;她比在乡下更胖子。原来虽黑但年轻皮肤有弹性;并且肌肉发达;给人一种健康和壮实美。但现在;却不怎么好评价了;该长不该长肉的地方都长上来了;衣服一年换一茬。
而倪斌;却越发丰满英俊了。洗去在农村的那层风霜;活脱一英俊小生再世;与龙菊香形成了越来越大的反差。
他;慢慢看妻子不顺眼了。开始在家里发号施令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稍不满意;轻则骂;重则拳脚相加。龙菊香默默忍受;因为她一直带着思想准备走进这个家的。更何况她来自男尊女卑的地方;在那里女人本来就应该无条件地伺候丈夫和儿子。她倒觉得倪斌成为了真正的男子汉。所以;对他;逆来顺受;总有一种报恩的心情。要不是他改变她的命运;在乡下还不是一样忍受这一切?
尽管三岁多的儿子都坚决地站在妈妈一边。
“妈妈;爸爸为什么这么恶;他打你;你为什么不打他?”
“崽;你爸爸心里不高兴;是妈妈做得不好而惹爸爸生气。”
“也不能老是他骂你;打你呀;我长大了帮你打他;爸爸是个不听话的孩子!”
龙菊香抱着孩子;很满足地:“爸爸是好人;你不能骂他。”
小儿子一脸的疑惑。
不久;车间里传出倪斌与厂宣传队台柱金凤姑娘的风流韵事。菊香虽觉难堪;不敢相信是真的。今天;倪斌又照例两年来的一贯制;深夜十二点才归。
在灯下打盹的龙菊香一听敲门声;立即精神抖擞;把茶(其父从乡下老家特意托转给水仙菊香姐妹二人于清明时分摘下的女儿红)泡好放在桌上;接着去拿换洗衣衫;洗澡巾;香皂;把正在温水的煤炉罩拔开;又从床底下拿出拖鞋……倪斌叼着烟往沙发上一躺;不声不响。
“吃晚饭了没有!菜是现成的;只须热一热就可以吃。要不;喝杯酒?”
倪斌极不耐烦地;“你去睡;这里一事不要你管。”
龙菊香倏地站在原地。待倪斌去公用厕所洗澡;她麻利地将凳子送去;然后用布抹光将皮鞋挂在门口。她端来丈夫喜爱吃的火焙鱼;一碟花生米和一杯枸杞当归泡的药酒;一双碗箸在桌上摆好。她脚手不停把并不宽畅的里屋给丈夫吃饭;又拿去臭汗袜冲洗。
倪斌悠闲地坐在那儿;一口酒三条鱼嫩子。
龙菊香打扫好“战场”后;丈夫不容置疑的口气:“你去里屋;我睡沙发!”她立时忐忑不安抱过来枕被。
“菊香”;睡意朦胧中;听到丈夫说话。她趿着鞋起到倪斌跟前。
“我琢磨我们二人的婚姻原本先天不足做法鲁莽。我知道你人很好;你为此付出的得到了报偿……”龙菊香却习贯地敬上烟火。
“尽管强行做那事时你说什么孔明娶丑妻终生受益……可孩子四岁了不能没有父亲啊?!”
“我给孩子抚养费。嗯我们办手续。”
“这万万使不得。只要我们不离婚随你怎样……”龙菊香几乎是哀求。
“这可是你说的不怕绿帽子!”
----好不容易;儿子长到了二十。这多少给龙菊香带来些许安慰和快乐。
然而没多久;倪斌借助父亲培养起来的社会势力很快捞了个大专学历的助理工程师。他不满足与金凤姑娘的偷偷摸摸爱昧关系拟双双“东南飞”……
但是;他的劣行受到了众人的道德谴责。儿子要为妈妈讨公道:金凤姑娘被丈夫休了而只身去了南边;她夫君世界末日般瓦解了。
龙菊香却也受到了厂里领导和同事们的广泛关注。二十几年的夫妻生活她似乎有愧于夫君;因为倪斌即使中年仍风流倜傥而得到众多女孩子睛睐。说实话因为他小菊感谢远离了山旮旯贫穷生活;而今就让夫君在爱情的坦途上少一条羁绊?!
于是;倪斌携上行囊到东北搞长途贩运去了;据说他是办了停薪手续的。
离婚;按理说对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妇人不亚于灾难。当然龙菊香却不安地渡过了这一关。俗话说祸不单行:半年后她就感觉尿道异常并伴有不适。一检查;竟是中期偏晚**癌……
“妈妈”;儿子送饭且打断了龙菊香的思绪。
征得医生允许;龙菊香在儿子的搀扶下走进了两室一厅新房。她洗了一个热水澡;几个月不照着大衣橱。镜橱里那是她呀!苗条而不纤细;丰满但不臃肿的皮肤白如凝脂;脸微泛红润;镜子里分明是一位风姿绰约的美少妇?!
儿子凑过妈妈跟前看了看由衷赞叹说:“妈妈很漂亮哎!”
“都老太婆了;瞎说什么漂亮不漂亮。”
“妈妈现在这个样儿;爸爸就没有资格跟你牵手走后半生了……”
龙菊香进到卧室内床上美美地发呆;儿子没有夸张说什么?她病愈要去过一过时装旗袍瘾;去美容院整个波浪发型。那些化妆品也备它两样学一学跳交谊舞曲:当然不只兴奋在外表的开发上;她还要翻出久违的书稿;争取在厂部技术比武中夺魁……
她觉得生活中原少了一个倪斌也这么滋润噢!难怪电视里说;“命运要握在自已手里”。虽说醒悟晚了点。可她毕竟挺过来了。窗外;太阳像是完成了一天的使命;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徐徐隐下山头;明天;太阳照旧升起。不是吗……
第三章:平凡百姓家()
第三章:平凡百姓家
市里接到举报信;信中恳求协助查找一个叫“微尘”的。不过;这四五个来信者都是大专院校的学生。他们异口同声地诉说是微尘五年来无私捐赞;才得以念了高中。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无论如何要见一见“微尘”……
民政局长刘晓春读着那一封封来信;心潮翻涌;热泪盈眶。在滨江市有如此义举之人;可迄今不知其单位;无论如何说不过去。
滨江市辖有六七个县;人口约六百多万;大家倘若一个个去查;猴年马月也查不出叫“微尘”的同志来。既然那个提供赞助的不想让我们知道;此人一定用了假名……刘局长在办公室内踱来踱去;仿佛一头找不到笼子出口的怪兽。
秘书张磊见局长愁眉苦脸;长吁短叹;便挺身而出;承担查找“微尘”的任务。他拍了胸脯保证:一个礼拜内水落石出……刘局长喜出望外;拍着张磊的肩膀说;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不过要估计得困难一点;大海捞针哩;凑个整半月完成差事。张磊这小伙子近三十来岁;念过本科而鬼点子颇多。五行八作熟人不少;据说没有办不成的事。张秘书撇开户籍民警而径直奔邮局。那“微尘”往外汇款岂不留下蛛丝马迹么!小伙子的确出手不凡。
问题可不那么简单;滨江市大大小小镇办邮代所别说不下一二百个;分身跑断腿;节省十天半月;局长说高效率半年也够呛?张磊以快节奏令发个邮件或建议也可以;大伙儿头脑灵活打印了200多分稿件。
局长加盖公章立马准奏。张磊和民政局办事员填写通知两个小时便发放了出去。
一天过去了没有信息;又过了两天仍无反响。张秘书心急火燎向各分所出奇招登游动广告:务必找到捐款人。
第三天;光明街社区来了电话;说是有一个中学生来分所寄了五百元。署名“微尘”住19栋606号间。
大伙儿便闻讯而动;那位中学生据实以告。她是小蕾姐姐(国胜女儿起名龙晓蕾;与国安小女是堂姐妹。她们姐妹二人皆是同年春出生的;姐比妹妹大三个月。高中毕业之际她们姐妹俩携手一同报名参军穿上迷彩服。后一章闪亮登场……);
张秘书好话装了一火车又一船;姑娘给看证件吞吞吐吐有点感动。
小蕾姐姐领了张秘书一行人转身进了向阳道;向一民户小人家脆亮地喊道“在家么!有客人看马伯伯来了……”老马的妻子即刻迎出门来说。(据茅坑县志记载:继第五次反“围剿”之失败…。。。1934年是我苏区最为艰苦困难的一年;五次反“围剿”因形势严峻而留下的一批老弱伤病号随当地赤卫队打游击上山了。在茅坑新近收编的一部地方武装和中央红二军团组成的先遣军准备长征;于四月天走了;另据悉;我红五军在茅坑村突出敌重围前夕;当时起名小松红雪儿英子等五个“红小鬼”皆是寄养在当地农户家中其十五岁以下未成年烈士遗孤……)没有人来访问咱老马;我们也不想惊动什么人?!秘书可是一位稀客呀;喝茶;看上去这两间平房日久烟熏发黑;桌椅床榻多是数十年前的旧货;稍值钱一点的是那台14寸黑白电视机。难为这也叫家么?可以说张磊去过最糟糕的小户人家;而令人心酸的是男主人似一根干柴躺在病榻上不能言语。
马伯妻子指指戎装发黄变色的相片却禁不住潸然泪下。那时他是一个英姿焕发的小战士;跟随解放大军从东北直打到海南岛。1950年6月15日;朝鲜内战爆发。。联合国在美国的操纵下;通过了第八十三号决议;谴责朝鲜内战是北朝鲜发动的侵略战争;并纠集了英法土耳其菲律宾等十六个国家的军队组成“联合**”;任命美军上将麦克阿瑟为联军总司令;发动了武装干涉朝鲜内政的侵略战争。并于同年9月15日;美第十军和李承晚伪军七万佘兵力;在朝鲜的蜂腰部仁川港登陆;把朝鲜人民军九万佘部队;围困在汉城与釜山美第八军的阵地之间;并很快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唇亡齿寒;户破堂危。我十三兵团所属的3839404250共五个军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积极响应**伟大号召便于10月19日赴朝参战。
(马伯曾先后参加了抗美援朝第一二三四五次战役。现笔录一部他的回忆录故而用第一人称:)第一次战役于11月5日结束;我志愿6个军参战;共歼敌15800佘人。但是11月7日;突然接到志愿军司令部命令;要我西线各军从原地后撤几十公里;在撤退途中将破枪病马及部分破旧装备丢弃路旁……大伙也似乎悟出了这是彭老总设置的一个大口袋;从而聚歼敌人的策略。我军全线后撤;敌“联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不知高低;认为中**队兵力有限;怯战溃败;命令东西两线的“联军”加快进攻速度。接着西线战场美第八集团军指挥的美第1军第9军李伪2军团英军第27旅和土耳其旅共7个师两个旅;渡过清川江大同江;进至到宁远德川;西到云山泰川之间的宽广地域。东线战场;美第10军指挥的三个师和韩国1军团也向北推进到社仑里柳潭里及中朝边境之惠山等地。如此大步推进;呈现出兵力分散;侧翼暴露;后方空虚;一副挨揍的态势。
彭德怀总司令决心集中9个军30个师(约45万多兵力)分东西两个战场;并以西线战场为主;发动震惊世界的第二次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