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才看那些嘉宾吃着串串意犹未尽的样子,他就有一些流口水了,正宗四川的串串,他还从来没有吃过呢,他也想尝尝。
宋辞悄悄小碎步挪到藤椒串串的摊位前,左顾右盼发现并没有引起别人的注意,悄悄问了朱戈梁厨师一句:“朱大厨,您的藤椒串串我可以吃吗……”
对于宋辞的举动,朱戈梁和身边的两个助理觉得不可思议,又觉得这个小伙子特别可爱,然后笑着点了点头。
得到了允许,宋辞不管三七二十一随便拿了几串往嘴里塞,他实在太饿了……
几位嘉宾还在津津有味的吃着热干面,王涵突然感觉到台上的观众一阵哄笑,他看了一下在吃东西的嘉宾,发现并没有笑点,然后左右环顾了一下,发现了在藤椒串串摊位吃串的宋小厨……
他也笑了起来,王涵这一笑,引得其他的嘉宾全部侧目过来。
宋辞嘴里的串串还没嚼完,嘴里鼓鼓囊囊的全部塞满了串串,被这些人一笑,不知道是该咀嚼还是停止了,一时之间有些措手不及……
“哈哈哈,这可能是我们节目做美食地理以来,出现的最不寻常的一幕了!家常菜的厨师居然跑到四川藤椒串串的摊位上来吃东西,看来我们的藤椒串串是真的很有魅力呀!”王涵笑着对观众席说道。
明明是悄悄过来吃的,怎么刚吃了一口就被发现了,还像个猴子一样被围观了呢!
几位嘉宾和主持人也哈哈大笑,嘴里的热干面都没有再吃了,而是又走回到了藤椒串串的摊位上。
大张伟贱兮兮的采访宋辞,一副八卦的语气问道:“宋小厨啊,我来采访采访您,您为什么跑到这串串的摊位上来吃东西啊?您自己就是大厨啊,干嘛不吃自己摊位上的菜啊?”
“酒店的饭太难吃了,你们节目组不管饭,我饿了啊,我做的菜不是还要留给你们品尝嘛!”
耿直的宋辞再次让台上和台下的观众哄堂大笑。
第76章 最大的优点也是最大的缺点()
“宋小厨实在是太幽默了!你的菜我很期待哦~”王涵眼含笑意,用特有的磁性的声音说道。
本来是吃东西采访嘉宾迪丽热巴和高伟光的,结果都被这个宋小厨把戏给抢走了……
但武汉热干面这边的厨师脸色就不怎么好看了,本来王涵这边采访的好好的,他们也宣传自己的店面正在势头上,被这宋小厨一搞,镜头和焦点都跑到宋辞和蓉城藤椒串串身上来了……
热干面就是要趁热吃才行,结果时间被这么一耽误,大大影响了口感,节目也是有流程的,后面还有云南过桥米线和奥运小店要介绍,不可能为他增加录制时间的,热干面的主厨和两个厨师助理分别不爽的给宋辞了一记白眼,撇着嘴不说话。
钱枫憨笑的又采访了一下宋辞,“宋小厨,你觉得这藤椒串串怎么样?你给评价一下……”
宋辞只想安安静静的垫一垫肚子,没想到……
刚吃了几口串串,嘴角还有红油呢,也顾不上擦,关键是也没有餐纸巾,宋辞回答道:“还凑合。”
此话一出,立马引起轩然大波。
不仅是台上的嘉宾主持人呆住了,观众也震惊到了。
就连一向反应机智的王涵也呆愣了一下。
随即王涵问道:“宋小厨,凑合而已吗?您何出此言呢?”
本来宋辞来到自己的摊位面前吃串串,朱戈粱还是非常开心的,刚才又被夸了一波其他厨师都忍不住想吃自己家的藤椒串串,心里更加是得意。
可没想到宋小厨突然又评价了一句‘还凑合’……
朱戈粱和自己的两个助理脸色就挂不住了,顿时神情就绷紧了,眉峰凝结,很是不高兴。
“朱大厨,您这用的是青藤椒没错,四川特产的二荆条辣椒,口感辣度适中,且香,您用的这些调料都没问题,但请问您汤水中使用的是什么鸡呢?”宋辞淡淡的问道。
朱戈粱眉峰揪的更加紧了,不解的看着宋辞,说道:“三黄鸡。”
“没错,问题就在这三黄鸡。”宋辞语气平静。
“我们店二十年来汤底用的一直都是三黄鸡熬制,最佳适用的鸡肉也是三黄鸡,都是我们精心挑选的鸡,怎么可能有问题?”听到宋辞质疑鸡的问题,朱戈粱连忙反驳道。
“朱大厨,正因的鸡向来都是精挑细选万众挑一的三黄鸡,这才是最大的问题,三黄鸡虽是肉质嫩滑,皮脆骨软,但最大的优点也是最大的缺点,皮脆骨软不耐熬,鸡肉里的蛋白质被锁定,原汁原味流失,所以……”
本来朱戈粱受到质疑脸色是乌云密布的,但听到宋辞头头是道的分析着,朱戈粱感觉自己是遇到了专家,突然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宋小厨,那您说该用什么鸡呢?”朱戈粱语气急促,立显尊重。
的观众和嘉宾也随着宋辞的话好奇起来,起初以为这毛头小子只是胡说八道,没想到竟还真说出了两下子。
“朱大厨,您是真让我在台上说出来?还是我们私下到台下再告诉您呢?”宋辞询问着朱戈粱的意见。
毕竟汤底是每一家做串串的秘方,即使公布出来的汤底配料,也总有一些配方是不为人知的,这就是做餐饮的行业规则,朱戈粱心急没有想到这一点,但宋辞觉得有必要提醒他,毕竟这节目播出了,那全国观众知道了,那么藤椒串串的同行也全部就知道了。
朱戈粱大手一拍脑门,哎呀了一声,说道:“啊……你看我这脑子,宋小厨提醒的是,那我们等会下了台再说。”
主持人和嘉宾都好奇着呢,结果……居然要到私下再聊,大家直呼不痛快。
其实大家对这配方和配料也不是很感兴趣,感兴趣的是宋辞能说出来什么惊人的话,这时王涵出来转移了话题。
“宋小厨,据我所知您是土生土长的京都人,从来没去过蓉城,藤椒串串属蓉城的朱大厨家最为正宗了,您是如何知道配料的问题呢?”
宋辞一笑,他哪里知道啊……他这是第一次吃藤椒串串啊……
还不是大张伟刚刚让他评价藤椒串串的味道时,安安突然冒出来说了一句还凑合,他也没多想,就顺着安安的话说了一句‘还凑合’……
说实话宋辞真的觉得朱大厨家的藤椒串串真心的好吃了,以前也在街边摊上吃过麻辣烫,串串香,不过这藤椒串串虽然与之类似,味道却完全的不同,反正他是觉得这是最好吃的串串了,然而他也没想到安安居然说还凑合啊。
后面王涵问他何出此言的时候,他也是心里陡然一紧啊,这可是在电视节目上,万一说错了话贻笑大方,不仅是他,他的招牌可就也砸了。
还好安安说了一串理由,不过安安居然是人家的三黄鸡才是最大的败笔时,他紧张的心脏咚咚直跳,明明人家的三黄鸡才是最大的特点呢,宋辞照着安安的话说时,也悄悄的看了眼朱戈粱的眼神,生怕对方恼羞成怒……
不过没想到顺着安安的话来说,朱戈粱不但没有恼羞成怒,蔑视的姿态瞬间就转换了尊重的模式,还礼貌的请教他……
这才是让宋辞觉得最神奇的地方啊,安安是天厨啊,天上也有藤椒串串?安安也做过藤椒串串?不然她怎么知道三黄鸡用料不对呢?
“涵哥,我从小到大一直在京都,如果最远的城市就隔壁津市,从来没有去过蓉城,虽然局限在一个京都里,但我一直研究各地的美食文化,一些地区代表性的美食,可以说没有不了解的。”
这个话不是宋辞说出来吹牛b的,而是完全安安让他这么说的。
说完这个话,观众席传来一阵掌声和欢呼声。
“没想到宋小厨年纪轻轻,对各地美食居然颇有研究,佩服佩服啊,不知道你做的美食会不会给我们带来惊喜呢,我们很期待!”王涵对这个年轻不大的小厨师也是刮目相看了。
宋辞不远处的迪丽热巴,一脸震惊略带崇拜的眼神看着宋辞……
求收藏求,都是辛苦熬夜写的,不弃书君也表示理解,就是希望可以尊重一下别人的劳动,不要喷的太过了,谢谢了~
第77章 太神了吧()
热干面这个摊位还没介绍完,流程就介绍到云南过桥米线这边了。
王涵又召嘉宾们过来吃过桥米线,并且还叫上了宋辞。
“宋小厨,你也来尝尝这个过桥米线。”
“我?”宋辞指了一下自己。
不是只有嘉宾可以吃吗,厨师也变成嘉宾了?
“没错,宋小厨,说的就是你,既然你对美食那么有见解,跟我们一起品尝一下过桥米线吧。”
而云南过桥米线这边的大厨赵国荣就非常愿意宋辞也来品尝了,即使王涵不邀请宋辞来吃,赵国荣也是打算让宋辞来品尝一下的,毕竟能说出关键点来,对自己餐厅饮食还是会改善的。
赵国荣十分善意的对宋辞一笑,十分欢迎的样子。
“额……”天天向上做美食地理这么多期了,还从来没有过厨师去品鉴其他地区的美食呢。
“哎呦喂,宋小兄弟,你来吧,你刚才不是说饿了嘛,那你来吃点吧,可别把你饿坏了……”大张伟用他特有的快语速和声音把宋辞拖了过来。
其实宋辞还真的没吃饱,刚刚藤椒串串没吃几口就被发现了,然后就装美食专家给人家分析了,米线摊位这边香喷喷的,他还真的有点流口水。
惯例,嘉宾都在品尝米线,王涵浅尝一口,主持。
“哇,好吃好吃,鲜美可口!”浅尝一口,王涵就忍不住夸赞了,而其他嘉宾也是频频的点头。
“赵大厨,我知道云南过桥米线已经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的米线应该是数不胜数,那么您的店在云南特别受欢迎的根本是在哪里呢?您的米线与其他的米线有什么不同之处吗?”王涵问道。
主持人基本会问的问题嘉宾的台本有写,而厨师也早就有准备,毕竟厨师和演员不一样,没有专业的演技,虽然可以轻松的说出自己美食的特点,但临场反应和台风就相对来说非常弱了,这时候节目效果考虑,编导都会提前将主持人会问的问题告诉厨师提前准备的。
赵国荣虽不像背台词一样略选笨拙,不过心里也是略微紧张一些的,他说道:“这一碗米线看似简单,但我敢说,我们四家店的美食,我的米线是工序最复杂,配料最多的。”
“那您具体来说说。”
其他人都在吃,只有王涵一个人在主持。
“先不说米线蔬菜那些,单单说底料,就有二十多种,乌鱼、壮母鸡、猪脊肉、猪排骨、猪腰、安宁大葱、草芽、胡椒粉、五香粉、甜酱油、花椒面、花椒油、芫荽芝麻油咸酱油、辣椒油、老鸭、猪筒子骨和猪油等,我的底料是多而杂的,制作工序也相对来说麻烦,这一碗小小的米线,搭上的精力太多了。”赵国荣骄傲的介绍道。
王涵也是惊讶的说道:“真没想到,一碗看起来简单好吃的米线,背后付出的精力和配料竟然是这么多的。”
米线表面一层油,看不出热气,但汤是滚烫的,王涵又看了一眼宋辞,宋辞正拿着筷子上的米线吹了吹气,吹凉一点再送入口中。
王涵饶有兴趣的问道:“宋小厨,怎么样?你觉得赵大厨家的米线味道还凑合吗?”
宋辞一怔。
刚吃了两口米线啊!
不是说让他吃怕他饿坏了吗?这刚两口米线,还没吃饱呢,又来问他……
不是说他宋辞是来打酱油的吗?迪丽热巴和高伟光才是本期最大的主角啊,怎么不去采访他们俩啊……
“这个米线……”宋辞想说,这个米线不愧是全国挑选出来的最佳云南米线,是他吃过最好吃的米线啊,鲜香爽口汤味浓郁,但他刚说了四个字,安安又把他打断了。
大家似乎对宋辞的评价都颇有兴趣,台上的其他四个主持人和迪丽热巴,高伟光,此刻全部都停顿了下来,没有再吃,而是都打量着宋辞,等着宋辞说评价。
几台摄像机也全部转过来对准了宋辞。
“这个米线……能做到这个味道,已经非常难得了,不过……”宋辞说道。
“不过什么?”王涵和赵国荣异口同声的问道。
两个人同时说出一样的话,也是互相看了对方一眼,王涵是纯属好奇,而赵国荣也是非常想知道这位宋小厨有什么其他见解。
安安说话停停顿顿的,宋辞也是心里干着急,不过表面上还得装作淡定老成的样子。
安安你能不能一句话说完啊,能不能不要一句话拆分成三句啊!
似乎听到了宋辞心底的抱怨,安安通过耳机传来了答案。
“赵大厨,其实您的问题很简单,也没什么可保密的,您刚才也说了,您其中有一味配料是花椒,普通花椒的味道是微麻带香的,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淡,这样在制作过程中您的花椒一定是放了两倍的量对吗?”宋辞面无表情淡然的问道。
赵国荣不可思议的看着宋辞……
竟然连他花椒放了两倍的量都知道?这个味觉,也太神了吧!
“你怎么知道……”赵国荣表示震惊,瞳孔了张大了一倍。
看到赵国荣的反应,台上的人也像看怪物一样看着宋辞。
宋辞说道:“放了两倍的量,你以为可以减缓因为时间推移而变淡的可能,确实可能是持久了,但味道一定会受到影响的,然后你又再汤底加了花椒油,花椒油的制作不用我跟您说您自然明白吧!”
“宋小厨,那您认为该如何呢?”赵国荣没想到这个小子竟然分析的那么准确,就好像遇到了一个美食前辈一样,吃惊中又充满了敬重。
“赵大厨,其实您的问题很简单,您只要把花椒换成万花针就可以了,用量正常,汤底不必再加花椒油,完全不影响口感且持久,价格便宜还了很多开支,您可以试试。”
但安安其实对这个米线的评价还是很高的,毕竟花了心思的美食,也是上乘的。
听到宋辞的话,赵国荣犹如醍醐灌顶,非常感激的握了一下宋辞的手,笑着说一了一声:“我今天回去就改进,谢谢宋小厨的指点!'
第78章 我是老板我说了算()
宋辞给了赵国荣建议之后,赵国荣是连连道谢,而台上的嘉宾和台下的观众皆对宋辞投射出敬佩的神情来。
从藤椒串串,热干面,再到过桥米线,四家美食已经吃了三家了,而这三家也准备充足,台上的嘉宾也吃不完,王涵建议嘉宾们给台下的观众分一点。
“我们把这些拿下去给观众们也尝一尝吧,你看前排这个小哥口水都掉地上了……”王涵开着玩笑,话一说完,台下立马响起一阵欢呼声。
藤椒串串摊位上有很多小纸杯,钱枫和田源将串串拿出来放到纸杯里,装了好几个纸杯,然后走到台下来,前排观众们一拥而上,还没等分,手上就空了。
每次美食地理分食物的时候,都是分给前排的观众,虽然说让前排观众也传递给后排的观众一起分享,然而只是一说,而迪丽热巴和高伟光也用拿这个小纸杯盛了几杯热干面拿着走到了后排,看到女神近距离的走过来,后排引起了一阵骚动,迪丽热巴微笑着将热干面递给粉丝们。
米线的锅比较烫,大张伟和王一博同样的将米线盛到小纸杯里,特意又加了一点汤,递给了观众们。
观众们都在抢着吃,整个录制现场,开始混乱起来。
王涵主持准备控制一下场面,他说道:“大家觉得这些美食好不好吃呀?”
台下观众边吃边含糊着回答:“好吃!!”
王涵笑笑,对台上的嘉宾说道:“我们是不是忘记了什么事?”
迪丽热巴转头看王涵,一脸的呆萌。
然后她笑着说道:“涵哥,你是说宋小厨的菜还没品尝吗?”
“热巴真聪明!不过我是故意把宋小厨的菜留到最后的……”
“涵哥,你是打算卖关子吗?我们现在不介绍宋小厨的菜吗?”田源问道。
王涵看了一眼台下的观众,大家还在争相抢着吃,乱糟糟的,说道:“宋小厨耿直幽默,又是美食专业点评家,他的菜我想大家都很感兴趣的吧,等一下大家一起来见证一下不是更好?”
王涵担当了这个节目的制作人,这期录制计划好的流程,王涵也没想到半路突然出现一个宋辞,又搞笑又博眼球,他感觉很是惊喜,相信这一期播出后,收视一定有所提升的。
本以为普普通通上个节目,结果居然被重视了起来,宋辞看了一眼王涵,心里小小的崇拜了一下,也很窃喜。
“涵哥,宋小厨点评美食确实非常的专业和独到,但……”钱枫提出了顾虑,话没说完,大张伟接了过去。
“钱枫是想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