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生一听有些不乐意,桌子一拍,“好你个殷不破,大逆不道。这样的话以后不可再说。”
许忠站出来说道,“启禀主公,主公以忠孝仁义为本,荆州就在扬州旁边,如果不救,主公之忠义岂不烟消云散。末将不才,愿意领兵五万精兵前去勤王。”
刘生听后,点了点头,再眼睛左右看了一看。
林战听完许忠的话,哈哈一笑,“许将军,如今整个荆州不过兵马十七万,其中有一半还只是最近几个月招募来的新勇。如果你带走了五万精兵,益州刺史刘先不去勤王,反倒功我荆州,我们又该如何对敌。再者,许将军你率领五万精兵去了,就能打得过那贼军四十万。扬州之围已经持续月余,但是扬州久攻不下,我想去各路反王的心思也有关系吧。”
刘生微微一笑,问道,“林战,你有何想法,说来听听。”
“启禀主公,末将认为,只需派遣新兵三万去便可。是攻是守,而且最好是视情况而定。如果老天非要当今圣上的性命,我们是阻拦不了,也不能为此得罪天下各路反王。如果当今圣上能躲过此大难,我们趁势灭贼,败军之将不足言勇,届时我军定能壮大声势。”
西门清听后也是称赞的点点头,刘生一笑,道,“林将军此计不急不缓,如此甚好。只是这扬州之行,谁愿领兵前往。”
林战一喜,当即请命。
黄小强想着凌静定然也在扬州,如果叛军之中也是高手如云,凌静寡不敌众,被乱兵杀死,师父之仇岂不是就报不了了。黄小强出列,道,“启禀主公,末将受命我军上将以来,一直在家赋闲,这手早就养了。因此特地请命前往扬州。”
殷不破听着黄小强的话,明白他的意思,想起了师父的仇恨,顿时也是咬牙切齿,“启禀主公,末将也愿往扬州。”
刘生心中一笑,他和西门清开始讨论的时候,就有意让三人领兵前去了。但是刘生脸上还是十分淡定,道,“还是你们师兄弟齐心啊,行。黄小强,殷不破,林战听令,蒯泽听令,黄小强为主将,蒯泽为军师,其余二人为副将。统兵四万士兵,前去勤王。”
“末将领命。”
四万军队之中,有一万是楚军精锐,另外三万完全是这两个月新招募的士兵,只是学会了军令如山和一些操练,完全没什么经验。黄小强心里也是没底,想着历史上的赵括和马谡(在异界马谡地位很高,是个不可多得的谋士),心道,“唉,别坑他们才好啊。”
林战和殷不破则是不同,他们二人效命齐王刘辰时候,征战次数还是比较多,为齐王打下了交州的不少地盘。林战看出了黄小强的担忧,劝到,“师兄啊,打仗这个事其实我们也不是一学就会的,多上几次战场,习惯了就好了。况且我们此行除了勤王还有更重要的事情,所以师兄你必须要有信心啊。”
殷不破点了点头,“最好是那些叛军攻入扬州,我们就顺势打入扬州,抓住那凌静,为师父报仇。”
蒯泽也是荆州的名士了,为人机警,颇具谋略。他听过华山的事情,在一旁劝说道,“三位将军,凌掌门的仇必须要报,但是还是希望三位将军切莫意气用事,为了大局着想,有时候敌人也可以暂时成为朋友的。”
殷不破一笑,“蒯先生你就喜欢说笑,四十万大军围住了扬州,如今天下的勤王部队能来多少?我们算是最近的部队了,赶过去最快也得要二十天,其他的部队的到来就更加久了,我看呐,刘错这次是死定了。”
蒯泽呵呵一笑,“如果这种场面凌静都应付不了的话,他就当不了这个丞相了。”
黄小强有点好奇,“蒯先生,那些叛军势力不小,战斗力也不弱,补给也不少。两边人数相差甚大,总不至于凌静劝那些叛军不打那些叛军就不打了吧。”
蒯泽依然是笑了笑,“没准凌静就是一番话语就能让这四十万大军灰飞烟灭啊。”(。)
第二章 江都比武()
林战笑了笑,“一番话语便能灭敌,蒯先生,你这话未免也太夸张了点吧。”
殷不破和黄小强也是不太相信。
蒯泽淡淡一笑,“既然你们不信,那我们就拭目以待吧,毕竟我对凌静有信心。”众人不答,只是继续行军。
扬州属江东地带,历来也是极为富饶之地,可大军所到之处,皆是发现稻田荒芜,饿殍遍野,许多村子竟然没有一丝人烟。过了十几天,算了一下,估计还要五天的路程到达江都,大军经过一个村庄,远远看去,黄小强终于看到村子里有人了,不过村子里的人似乎很害怕他们似的。本来聚集在一处,瞬间又走开了。
黄小强觉得肯定有什么不对,命部队原地休息,自己下马去看个究竟,其余三位主将自然跟从。黄小强走进一看,一个大缸里烧着水,而水里煮的是一些有些腐烂的树叶和树根等,水面之上还飘着不少的虫子。看着有点恶心,黄小强不禁心里奇怪,“这些人在干嘛?”
一老者突然跑了出来,跪在四人面前,这老者哭诉到,“求你们了,别再把这点口粮也带走呀。”
这老者的话顿时让黄小强有些吃惊,这一锅令他有些反胃的东西居然是“粮食。”黄小强那种恶心的感觉瞬间消失了,转而出现的只是可怜,黄小强扶起这为老者,“老人家,别害怕,我们没有恶意。”
这老者仔细看了看黄小强,觉着黄小强是真的没有恶意之后,才颤抖地准备起身,不过看模样这老者应该是许久没吃过东西了,毫无力气,黄小强赶忙扶住这老者。过了一会儿,村子里又出来许多老人。仔细看去,整个村子里,全是小孩和老人,没有一个年轻人。
林战在黄小强的示意下,带来了一些口粮分给了这些老人和小孩,几乎所有老人和小孩一个个看到粮食皆是露出了贪婪的眼神,拿过干粮之后,立马狼吞虎咽了起来。“好吃!好吃!”
黄小强心里说不出的滋味,感慨道,“同样是在一个国家,但这里也跟荆州相差太大了吧。”
蒯泽道,“黄将军,修建大运河,征召壮丁无数,有些人数不足的地方就征召妇女前去,各地实在苦不堪言,其中扬州受害最为严重。这两年江东又饱受旱灾,无人耕种,百姓没有口粮,只能吃树叶树根。这里民风还算淳朴,并没有出现易子相食的情况。”
这一刻,黄小强再次想到了长城,心道,“难道每一个留在历史中的壮举都是这样的吗?”不禁发出感叹,“大运河!大运河!”黄小强走到那名老者身边,问道,“你能告诉我,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吗?”
这名老者起身,“谢过将军赠粮。”随后叹息一声,将事情原委缓缓道来。
这里叫孙家村,这老者是村长。就像蒯泽说的那样,村子里的壮丁有一半左右被征召走了,剩下的一些则跑去造反了,之后还留下一小部分守在村子里。如果仅仅是这样,他们这个村子还不至于这么受罪。再之后,刘错在扬州巡游,被各地反王包围。这么多军队聚集在扬州,粮食自然不够,由此便出现各个反王强行征兵征粮的情况。如此军纪涣散,再之后,便把村里的妇女也抓去充当军妓。
听到这,黄小强想到当初的黄巾军,这气顿时就不打一处来,大骂一声,“他们这样做还是人吗?还好意思说自己是义军吗?我一定要灭了他们。”
蒯泽在一旁相劝,“黄将军,这些起义军源自各处,定然是良莠不齐,必定有几路人马匪性难改,还望将军莫冲动啊。”
黄小强点点头,“这个是自然,蒯先生,传命下去,如有扰民伤民者,杀无赦。”
突然,黄小强看到孙村长将发在他手里的馒头,分成两半,自己吃了小的那一半,另一半放入了怀中。黄小强有些好奇,问道,“老人家,这馒头是发给你的,你为何不吃啊。”
孙村长笑了一笑,往另一边的一个小孩看了看,道,“我这苦命的孙儿太久吃过饱饭了,我想让他吃饱点。”
黄小强有些愕然,吩咐道,“林战,你让一小队人马带足口粮,带这些人去荆州。”然后对这村长说道,“老人家,待会你带着你们村里的这些人跟着我的部下去荆州吧,到那,你天天都能吃饱饭。”
这孙村长顿时老泪盈眶,其实他们也想背井离乡,可是他们却不知道能去哪里,还只道天下都是这般黑暗。这孙村长把这个消息告诉其他村民,这些村民一个个都是欢喜雀跃,他们虽然老了,但他们的孙儿孙女还小,一定得让他们有个希望。
看着这些村民脸上的笑容,黄小强淡淡说道,“百姓们要的不过只是最普通的温饱,为何当政者就不明白。”
殷不破哼的一声,道,“这都得怪凌静这厮,如果没有他从中作梗,天下百姓何至于此。”
蒯泽道,“没有刘错之昏庸,没有凌静之残暴,又怎能显得出楚王的仁义啊。”
黄小强淡淡回到,“我情愿楚王的仁义不用显出来。”
***
四万大军在江都附近扎营停下。
蒯泽一路小跑,奔向黄小强的营帐,而此时黄小强正和账下将军商量军情。“将军,好消息啊。”
相处一阵子,黄小强对蒯泽的智谋十分钦佩,所以对他十分尊敬。当即停下军情的商量,问道,“军师,什么好消息。”
蒯泽哈哈一笑,“凌静果然聪明,他下了一道命令,在江都城内安排了一场比武,要聚集天下英豪抉择出武功最强者当选这大汉天下兵马大元帅。这样确实就是一番话语就退了数十万大军了。”
“哦?这是为何?请先生详解。”
“那我就献丑了,各路反王如今加起来是六十万大军围着江都,却一直不进攻,为什么,为的不过是想坐收渔利罢了。凌静就是知晓这种情况,特地安排这样的比武。一者,可以对各地反王进行招安,将反叛军变成大汉自个的军队。二者,可以将领头之人聚而歼之,其余叛军群龙无首,届时朝廷精兵出马,定能大胜。”
黄小强听着总觉得这个故事好像在哪听过,接着问道,“这又怎么算是好消息呢?”
蒯泽继续解释道,“如果是前者,各地叛军被招安了,我荆州之兵前来勤王,功劳可谓不小,而益州刺史刘先按兵不动犯了大罪,我荆州攻取益州便有了依据。如果是后者,朝廷言而无信,欺骗世人,则尽失民心,我荆州之兵只是听命办事,既可以从中获利又不用背负骂名,两全其美。这样一来,不是好消息又是什么?”
黄小强点点头,称赞到,“有道理。”不过转而一想,这剧本不就是隋唐演义中江都比武的事情吗,这场比武如此相像,也就是说,这场比武绝对是个阴谋?黄小强想了一想,心道,“我现在去劝这些反王一个个别去参加比武,自然是不可能的。比武那天,天下差不多各地英豪都会到齐,如果这时候多结交一些英豪,再到那天助他们一臂之力,助他们逃离,这样不但楚王仁义之名留住了,再之后消灭凌静也可以多一双手啊。”
黄小强笑了笑,问蒯泽,“蒯先生啊,这天下英豪的比武大会凶险无比,我们应不应该去啊。”(。)
第三章 天下第一猛()
蒯泽淡淡一笑,“黄少侠您自个心里有数,又何必问我啊。难道我劝你别去,你就不会去吗?”
黄小强哈哈一笑,“蒯先生,随意说出别人的心思这样是不好的啊。”
蒯泽也道歉一般,“属下有罪,有罪啊。”
事后,众人听取了蒯泽的建议,由黄小强和林战二人去江都查看情况,殷不破负责领军,殷不破虽然性子急躁了点,但打起仗来真是一个好手。
。。。。。。
此时的江都,各路人马都有,连西域的武功高手也来了不少。各处客栈,驿站也是人满为患,一些英豪为了住所一事大打出手也是常有的事。
不过这些客栈的掌柜也还是不敢哄抬价格,如果说突然定个价高者得的规矩,讲不定这些掌柜有十个脑袋也不够砍的。毕竟来比武的这些“英雄”,有一半是落草为寇之人,客人一个不不满意,把这掌柜的给杀了都没人敢来管一管。
黄小强和林战二人穿着一袭青袍进了城,两人虽然拿着剑,但是长得都是眉清目秀,少了几分霸道之气,难免会被人轻视。
两人走着走着,林战看到了不少“熟人”。指过去,“师兄,你看,连崆峒和昆仑派的人也来了。那几位,居然是峨眉派的师姐,她们也要来凑个热闹。”
黄小强道,“崆峒和昆仑派的人会来到不奇怪,峨眉派的人来干嘛?她们不是出家之人吗?这名利对于她们居然也如此之重,难道目的和我们一样?不过还好。。。”黄小强本来想说没有看到武当和少林的人,但是他发现他错了,一回头,正是武当大弟子蒋毅和少林的慧明,慧清三人。
几人目光相对,互相行礼。黄小强呵呵一笑,试探性的问道,“三位也来抢这大汉兵马大元帅的位置,看来我黄小强是没机会咯。”
慧明淡淡一笑,“黄施主切莫误会,我等出家之人,怎可贪图名利。只是方丈吩咐,我师兄弟二人前来探查比武情况,如有不测,还可以助天下英豪一臂之力啊。”
黄小强心道,“我知道这次比武有诈是靠知道历史,玄苦大师是心中明辨是非。”想到这,黄小强心里对玄苦又暗暗佩服几分,对玄苦方丈的反感也减少了几分,但依然在装傻充愣,问道,“慧明小师父,这次比武是好事啊,抉择出了天下兵马大元帅,荣华富贵,名垂青史。这怎么会有什么不测啊?”
蒋毅一笑,“敢问黄少侠,你是真不清楚,还是假不清楚。”
“不清楚就是不清楚,哪里还会有什么真假啊?蒋兄弟,难道你不是为了当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吗?”
蒋毅又是呵呵一笑,叹息一声,“黄少侠,想不到我是看错你了。你不是我心目中那个黄小强。”
这次轮到黄小强爽朗一笑,“看三位的意思,应该目的和在下一样,只是此处人多嘴杂,不好跟三位表明罢了。”黄小强看了看周围,悄声跟蒋毅等三人说道,“这江都的比武,就是个陷阱,为的就是将天下英豪全部埋葬在里头。”
蒋毅三人都是一笑,点了点头。
刚说完,黄小强看到一个熟人,心中一笑,立马对三人说道,“诶,三位跟我来,我给你们介绍一个人。”
来的不是别人,正是传说要当皇帝的李世民。李世民看到黄小强也是一喜,道,“黄兄弟,你也来了。你来了,我看着天下兵马大元帅的位置你是跑不了了。”李世民说完,便听到有人哼的一声。
这时候黄小强才注意到李世民身后有一个个头不高,但是极为壮硕的汉子。拿着一双极大的铁锤,眉宇之间透出一股无形的傲气。仔细看这眉目,竟然和李世民还有几分相似。黄小强一笑,“这位兄弟是何人?还未请教。”
这汉子依然是哼的一声,看都不看黄小强一眼,像是问罪一般问道,“好说,小爷名叫李元霸,是我二哥的四弟。你就是黄小强?”
李世民眉头微皱,教训到,“元霸,不得无礼。”然后笑脸看着黄小强,“黄兄弟,我这弟弟缺了管教,还请您别见怪。我这四弟别看他年纪小,力气却极大,所以艺成之后还没有遇到一个敌手,自然狂了一些。”
黄小强心里早就猜到了这李元霸的身份,只是李元霸按历史来说是虚构的人物,如今看到真人,还是有点难以置信。黄小强自然不会生李元霸的气,拱手回到,“在下正是黄小强,原来阁下就是李元霸李少侠,久仰久仰,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李元霸毕竟才是十一二岁的小孩,听到黄小强恭维的话语,甚是入耳,回到,“好说好说,算你有点见识,知晓我名不虚传。看你如此顺眼,就不跟你一般见识了。”
李世民不懂黄小强为何说这样的话语,不过看了下李元霸的表情,知道他心情不错,便也不问具体情况了,毕竟他弟弟的本事,着实令他有些害怕。
黄小强心里也是一笑,心道,“毕竟是个孩子。”之后,便给大家介绍了起来,“来世民兄,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武当大弟子蒋毅蒋少侠,这两位,是少林方丈玄苦大师的高足慧明,慧清大师。三位,这是并州刺史李渊先生的第二子,李世民李公子,现在李公子还是邺城太守哦。”
四人互相打个招呼。黄小强想介绍李元霸的时候。李元霸举锤一挡,道,“来,小爷的名头不用别人介绍。小爷就是即将打遍天下无敌手,成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的李元霸。”
蒋毅等人知道是小孩的玩笑,自然也不在意,只是笑了笑,“久仰久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