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三国魂-第2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个‘他’虽然蔡琰没有提名字,但丫鬟瑾儿却已经领会了。

    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瑾儿一本正经的分析道:“卫公子打小就锦衣玉食,做什么都有下人服侍,而且卫公子只喜欢诗词歌赋,想来就是因为这些原因,让卫公子的性格比较柔弱吧。”

    蔡琰点了点头,然后叹了口气:“唉!仲道虽然文章锦绣,但太缺少男子气概,而殿前大将军我虽然没有见过,可从他所做的那几首诗里,我去能感觉的出,他是个豪气冲天的男子汉,但却不知”

    话到最后,蔡琰的话停住了,但瑾儿却知道她心里想的是什么。

    看到蔡琰流露出一副苦恼的神色,瑾儿不禁抿嘴一笑:“小姐是天下第一才女,可谓才色双绝,所以能配上咱们小姐的也必须是文武双全才行,卫公子虽然样貌俊俏文采风流,可是大柔弱了,征北将军虽然豪气万丈,但其他方面却不得而知,尤其是岁数,真是好难选啊!”

    在坊间传说中,张毅本人的样子和年龄有多个版本,有的说张毅三十多岁,浓眉阔目,威风凛凛,有的则说张毅四十岁上下,身高八尺,还有的说张毅儿子都已经随父上阵了,不过众多版本中,三十多岁,身高七尺,容貌不凡占了主流,而这个年纪对于蔡琰来说,确实有点大了。

    听到瑾儿敢调侃自己,蔡琰顿时俏脸一红,外头瞪了瑾儿一眼,轻叱道:“臭丫头,乱说什么!”

    瑾儿吐了吐舌头,连忙做温顺状。

    蔡琰虽然如此说,但内心的真实想法却和瑾儿说的差不多。

    蔡琰虽然对卫仲道不错,但还谈不上喜欢,对张毅,她则是非常好奇,可就目前来说,卫仲道和张毅在蔡琰的心中,分量差不多,而卫仲道的分量其实还要稍重一些。

    其实蔡琰心中对单纯的武人是不屑一顾的,但张毅默写的那些后世文豪的诗,让蔡琰的想法改变了,毕竟女人嘛,谁不希望自己的夫婿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大英雄。

    说完,蔡琰转过头看着车窗外愣愣的出神儿,蔡琰不说话了,车内也陷入了沉默。

    “什么?请柬没有送到?”

    一回到府内,蔡琰就听到管家回禀说定平军挂出“谢客”的牌子,任何人的礼任何人的请柬都不收,管家甚至都没见进到军营大门内,因此请柬也就没递到张毅手上。

    华夏大国上下几千年的传承,虽然有很多礼节规矩前后都变了,但唯独一点没变,那就是趋炎附势,正所谓穷在街头无人问,福在深山有远亲,张毅现在是炙手可热的大人物,明面上手下就拥兵十几万,破鲜卑平黄巾,朝野上下一片赞颂之声,这种情况下自然就会有人想来结交与他,正是知道这一点,张毅才下令挂出了谢客的牌子,不管是来人来物来请柬,张毅都一概不见不收,这样也能免去许多的麻烦,更何况现在张毅本人根本就不再营中。

    “你先下去吧!”

    打发走管家后,蔡琰手托香腮,露出了欣慰中又带着遗憾的表情,欣慰的是从闭门谢客这一点蔡琰看出张毅是个洁身自好的人,但蔡琰现在更多的是遗憾,因为下午就是文林会开始的时间了,若真邀请不到张毅,她怕就无缘结识张毅了。

    在蔡琰暗自神伤的时候,她却不知张毅此时正在为如何进入蔡府而伤脑筋呢。

    “哎呀”

    颇为烦恼的抓了抓头,坐在茶楼内的张毅,抬头看着不远处的蔡府,暗自道:“我若上去说我是张毅,估计人家肯定不信,关键我是偷着溜进洛阳城的,不能轻易暴露身份,真是要了命了。”

    张毅现在是真的想进去,找理由看看那个绝代佳人,但却苦于没有合适的身份进府,而正在他苦恼的时候,大乔、小舞和宁儿的影子却突然闯进了他的脑海中。

    “啪”

    一拍自己的额头,想到三女的张毅暗骂自己是畜牲,都有了三女了,还惦记别的女子,因此他长叹一声,起身要走,可他刚一起身,秦影却从外面赶了回来,一回来就秦影把蔡琰下午要召集天下才子,召开文林会的消息告诉了他。

    “文林会?”

    一听到有机会能进蔡府,本打算起身离开的张毅又坐回到位置上,同时心中暗自对自己说:我是想见识见识天下才子,选几个为我所用,不是为了蔡琰,嗯,绝对不是。

    在张毅自欺欺人的同时,定平军的大营里却乱了套,因为昨天扎营之后,张毅说自己累了要休息一会儿,把典韦等人全都遣出了大帐,接着张毅便留下一封书信,说去洛阳城里逛逛,然后就带着秦影走了,等典韦发现的时候,已经是晚上的饭点了,那会儿张毅已经带着秦影快到洛阳城了。

    发现张毅不见了,典韦立刻报告了司马微,司马微知道事关重大,又赶紧通知了大乔。

    别看大乔是一介女流,但身为定平军内的首席医官,她已然不是当年庐州城内那个娇滴滴的大小姐了,在得知张毅不见了之后,大乔立刻命典韦、赵云、张飞等人率亲信四下寻找,同时也听从了司马微的意见将张毅失踪的事情瞒了下去。

    一开始大乔和众将都以为张毅刚离开没多久,但实际上那会儿张毅已经进了洛阳城。

    怒视着典韦、赵云和张飞,大乔喝斥道:“典将军,赵将军,张将军,你们三个人是怎么当得差?一个负责护卫中军大帐,一个率兵守卫营盘,一个负责带兵巡逻警戒,居然就没发现主公出去了,你们这是失职知道吗?一旦主公出了任何事儿,咱们都担负不起这个责任,你们懂吗?”

    站在大帐内,大乔柳眉紧皱,如发怒的小老虎一般,盯着帐下的众将,而典韦等一众武将全都垂首立在下面,一个个都闷着头不敢出声,唯独只有张崇如有所思的捋着自己的胡子,仿佛早已看穿了一切的样子。

    已经找了半天一夜了都没找到张毅,这会儿大乔也是没招儿了,只能是把心里的火气和委屈发到众将的头上,而众将们也自知犯了不可饶恕的重罪,一个个都恨不得抽自己两巴掌。

    “报告!”

    就在大乔大发雌威的时候,外面突然传来了清脆的报告声,听起来就是女人的声音。

    “进来!”

    唤进喊报告的士兵后,大乔发现是小舞手下的凤舞营,大乔赶忙询问小舞现在何处,有没有打听到张毅的行踪。

    原来在得知张毅去了洛阳之后,大乔便有意派人去洛阳城内寻找,但司马微考虑到,定平军中这些士兵,个个身上都带着煞气,一大群人突然出现在洛阳城中,很容易会被有心人看出问题,若是何进得知张毅进城了,到时候怕是会节外生枝,因此便让小舞带凤舞营进城查找张毅的下落,如今小舞是派人回来禀报了。

    “在鸿都门发现了主公的踪迹?但没跟住?”

    听完女兵的回禀后,大乔颇为诧异,她不明白张毅为什么要去鸿都门,又为什么甩开女兵的追踪。

    其实不是张毅有意要甩开跟踪的,说起来张毅并没有发现跟踪,而是秦影发现了不对,然后借着人流掩护着张毅摆脱了追踪。

    “是的,”点点头,女兵又道:“主公像是发现了我们在跟踪一样,七拐八拐就把我们给甩了,但后来是蜂刺的到弟兄传过话来,说主公在朱雀街现身,不过我们凤舞营进城的人本就不多,偌大的洛阳城联系起来也不方便,因此小舞姐和大部分人没联系上,但现在蜂刺的兄弟已经在暗中保护了,目前应该没有危险,并且蜂刺的人已经派人在四处城门接应。”

    当时凤舞营进城时,是天刚亮,借着刚开城门人最多的时候,一下从四门进去了五百人,而且都约定下了什么时间在何处集合,并且大乔也反复叮嘱了小舞,不管有没有找到张毅,都必须在关城门之前出城,不能找不到张毅,又把五百凤舞营陷在城内,小舞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所以也吩咐了凤舞营的众姐妹,但目前的情况是洛阳城太大了,凤舞营根本无法互通消息,因此大部分人到现在都还不知道目前的情况,都还在苦苦寻找张毅的踪迹。

    眼下的这些问题,大乔并没有考虑到,毕竟她也只是大乔,现在关心的也只是自己的男人。

    果断的摇了摇螓首,大乔道:“没有危险也不行,典将军你带着金刀卫速去”

    “典将军带金刀卫去不合适,”突然打断大乔的话,司马微摆摆手说:“他和金刀卫都太扎眼。”

    司马微的话,让典韦刚要笑的脸瞬间僵住了。

    说话的同时,司马微目光在众将之间来回挑动。

    以为司马微将目光转向了自己,张飞立刻咧着嘴拍在胸口道:“俺去保护大哥。”

    “张将军去也不合适,”再次摇了摇头后,司马微将目光锁定在了赵云、秦虬和韩涛身上:“赵将军,秦将军,还有韩副统领,还是辛苦你们走一趟吧,带的人也不要太多,每人带三十人左右,挑机灵点的,内穿皮甲,外面就穿普通百姓的衣服,携带贴身的短兵刃,分批进城,千万不要引起他人怀疑,见到主公之后务必尽快将主公带回。”

    司马微考虑的比较全面,选人方面非常妥帖,赵云是张毅身边的新人,之前不会有人注意到,而且赵云看上去并不是个锋芒太露的人,比典韦那扎眼的大块头,要和顺的多,同时赵云为人稳重,不会毛毛躁躁的,这点又比张飞更好,最关键的一点是赵云实力摆在那里,他一人可抵千军,他去保护张毅司马微和众人也放心。

    “诺!”

    抱拳应诺之后,赵云三人立刻转身走出了大帐。

    待赵云三人走后,司马微撵着胡子又想了想,转身从张毅的案头拿起了一枚令牌,交给了一名金刀卫,然后吩咐道:“你持主公将令,骑快马飞奔主公府邸,通知一下诸葛大人,让他尽快进宫,想尽一切办法让皇上把何进招进宫,只要何进得不到消息,主公就是安全的。”

    司马微挑出的这个金刀卫,是昨天护送过诸葛珪的人,他是认识路的。

    “诺!”

    冲司马微一抱拳,金刀卫战士立刻转身奔出了营帐。

    定平军大营内,众人一个个急的焦头烂额,都在期盼着张毅赶紧回来,而此时张毅却在为请柬头痛呢。

    在下午过了午时之后,大约十二点半左右,张毅曾带着秦影去了一趟蔡府,说是要参加文林会,但蔡府的门子却管他要请柬,张毅只得谎称忘带了,可蔡府的门子却坚持没有请柬就不能进去,碰了一鼻子灰的张毅,只得带着秦影又灰溜溜的返回了茶楼。

    到了茶楼之后,秦影说出去想想办法搞一张请柬,然后就走了,只留下了张毅,一个人在这里喝‘闷茶’,现在张毅茶都喝了三杯了,秦影却还没回来。

    就在张毅等的快不耐烦的时候,秦影回来了,还笑着给了张毅一片竹简,那竹简赫然便是蔡府的请柬。

    拿着手里的请简,张毅笑着道:“请柬,音同请简,也不知道是不是一个意思,哈哈,不管是不是一个意思,反正能能进去了,走,去见识见识这个文林会!”

    一边说着,张毅迈开双腿朝楼下走去。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452章 才子互怼() 
“卫兄,还是早早就到了啊。”

    “张年兄,里面请,里面请,哎,贾兄,快请到内庭奉茶。”

    “”

    凭借自己和父亲的名头,蔡琰从十五岁开始,便咣邀四海才子前来赴文林会,目前虽然时局还不是很稳定,但四海八方的才子仍来了超过一半,一时间,蔡府门外人来如织,纶巾云集,这许多才子聚集一堂,真可谓难得的盛事。

    卫仲道以主人的身份接待来自各方的才子,每一个人对卫仲道都很可气,毕竟卫大才子的名气可不是做假的。

    时间将近中午,可有一个人居然还没来,这个人就是被蔡琰特别邀请的惟一一个非才子的人物,殿前大将军张毅。

    蔡琰回到家之后得知张毅的请简没能送到,而为了能请到张毅,蔡琰不惜劳烦他父亲蔡邕亲自出面,去了张毅在洛阳的府邸拜访了诸葛珪,当时诸葛珪并不知道定平军中发生了什么,又因为蔡邕是当时有名的大儒,诸葛珪很是敬仰,便接下了蔡邕的请简,同时对蔡邕许诺立刻便着人给张毅送去,但张毅能不能去他并不敢保证,故而蔡琰才会落下这个小小的心病。

    蔡琰不禁有些心焦,他担心张毅因为忙于事务而不能来了,如果是那样,蔡琰将非常失望。

    正当蔡琰翘首期盼之时,卫仲道则和一帮交好的朋友在一处角落里嘀咕着什么。

    “卫兄放心,区区一个武夫,竟然也敢来参加文林会,咱们一定会让这个家伙羞愧到无地自容!”

    一个身着蓝色长衫,面目英俊但却一脸傲气的年轻人狠狠地说道。

    这个身着蓝色长衫的青年,名叫张奥,人如其名素来自命不凡,这次他听卫仲道说张毅要来,心中立刻便有了要羞辱张毅显示自己不凡的心思,当然他这也是有意想在蔡琰面前显示,好博得美人芳心。

    张奥打的什么如意算盘,卫仲道不是不知道,但卫仲道闻言还是面露喜色,立刻朝那个年轻人抱拳道:“张兄大才,定能好好教训那武夫!”

    就在他们讨论着该如何羞辱张毅的时候,一个身着布衣的年轻和一个身着白色儒衫的青年正好从旁经过,听到了卫仲道等人的言语,不禁眉头一皱露出厌恶的神情。

    “我等是读书人,怎可背地里商量这种事情?”

    白色儒衫青年一脸严肃地喝道。

    卫仲道众人闻言面色一变,那张奥上前拱手道:“这位兄台如何称呼?”

    白衣儒士立刻回礼道:“在下周瑜。”

    没错,布衣青年正是周瑜,现在周瑜的父亲周异还是洛阳令,所以他一年中有一半的时间时待在洛阳的,只有过了中秋到冬天那一段时间,他才会回到南方,而一般在文林会的这段时间,周瑜的家里往往都聚集着从江南来的各路才子,比如此刻站在他身边的,就是他的好友鲁肃。

    听到这名字,张奥面露疑惑的神色,这时候卫仲道连忙凑近他耳边低声耳语一阵,听到卫仲道的介绍后,张奥面露恍然之色:“哦,原来是洛阳令周大人的公子,失敬失敬,但不知周公子刚刚言语之意?”

    说了一番不淡不咸的客套话,但张奥却并未介绍自己,这是明显轻视对方的表现。

    周瑜当然能看出了对方的轻视之意,但他并不在意,不卑不亢地朝那张奥抱拳施礼后,周瑜朗声道:“以己之长欺人之短乃小人行径,诸位都饱读圣人之书,怎可做出如此有辱斯文之行?如果大将军要同诸位比试武艺,诸位将作何感想?”

    说到口才,在场的众人都不比周瑜差,但周瑜这番话切中要害合情合理,包括那张奥和卫仲道在内的这些个士族儒生一时间都无言以对。

    还是卫仲道最先反应过来,他对周瑜拱拱手,道:“周公子慎言,张毅是殿前将军,非大将军,周公子切莫混为一谈,再说,你这么为张毅说好话,莫不是张毅给了你什么好处不成?!”

    张毅的官称是殿前将军,但由于位列一品,人们长长习惯称之为殿前大将军,但这在称呼上是不符合官制的,这卫仲道,先抛出周瑜官职上称呼的错误,又避开周瑜对于他们人格上的指责,反而疑起鲁肃的品格来,用污蔑他人的手段来转移视线,卫仲道这一招用的着实卑劣。

    白衣儒生的话一出口,他身后的一帮子跟着起哄,人人都指着周瑜的鼻子骂他张毅的走狗。

    面对众人的叫骂,周瑜一个显然无力招架,现场全都是这些士族才子的声讨声。

    听到他们的谩骂,周瑜身后的鲁肃微皱眉头,他完全没有想到这些素有才子之名的士族子弟怎么一个个表现得如此卑鄙,他有心拉着周瑜离开,但周瑜是那种迎难而上的人,那里会因为他们人多就逃避。

    这里混乱喧嚣的情况立刻引起了周围人的注意,人们纷纷围观过来。

    在场面上周瑜虽然处于绝对劣势,但周瑜夷然不惧,依旧条理分明地反驳着以卫仲道为首的这十几个士族儒生,而且在有了鲁肃的加入后,局面竟然渐渐有些倒向了周瑜这边。

    周围的人静静地看着,很快明白了前因后果,于是现场顿时分作两派,一派支持卫仲道和张奥,另一派则支持周瑜和鲁肃,支持卫仲道二人的基本上是士族子弟,而站在周瑜和鲁肃一方的则几乎全是寒门才子。

    本来只是周瑜同张奥他们少数几个人的争论,现在已经升级为所有儒生都参与的大论战。

    争论的问题终于从相互人身攻击中摆脱出来,上升到国家大事的高层次,不过争论的话题却仍然围绕着张毅这个焦点人物。

    “张毅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