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擞省�
此时正值入冬时节,喝酒都是要温一下才喝的,但曹操不明白,张毅为何让自己温,也不明白,张毅为何有这么大的自信,因为他知道,酒很快就会热开了,到时候取出来,一会儿又会变凉,除非关羽能在这段时间斩了华雄,不然他回来喝的依旧会是凉酒。
张毅也下座快步出帐,来到阵中一巨大战鼓前。典韦和高顺紧跟在张毅身后,其他众诸侯也受其感染走出了大帐。
张毅一把抢过一对如同大锤般的鼓槌,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抡开膀子擂起了战鼓,论武功,张毅顶多算个二流武将,但他还是有把子力气的,随着他双臂的舞动,战鼓顿时大响起来,由于张毅敲的这面战鼓是引领鼓,所以所有战鼓随着它一起响了起来,刹那间,战鼓声响彻天地,让联军所有将士顿时血脉沸张。
关羽策马来到阵前,此时华雄正高坐马上傲然而立,在他的战马下躺着两具身首异处的尸体,分别是之前出马挑战华雄的俞涉和潘凤。
“来将通报姓名!我不斩无名之辈!”
华雄以刀指着关羽一脸轻蔑地说道。
关羽冷哼道:“谅你不过一逆贼手下的走狗!竟敢如此嚣张!我乃定平军大将关羽,今天定斩你头!”
语落,当即便策马而上,挥舞着青龙偃月刀自取华雄。
见对方奔驰如潮涌,气势如山崩,华雄顿时大惊,不敢再有轻视之心,华雄抖擞精神挥刀迎上。
两人大吼着飞快接近,眨眼间便交错而过,同时响起一声铿锵大响,随即两人调转马头再一次迎上,然后缠斗在一起,顿时,铿锵声连绵不绝,两人大喝连连。
两人交手二十几回合不分胜负,双方将士都被场中的大战点燃了激情,一齐大喊起来,那声音就如同天塌地陷般震人心魄。众诸侯不禁齐齐色变。
场中关羽越战越勇,华雄却渐渐流露出怯意,两人又缠斗了十几回合,关羽一刀荡开华雄中门,随即大喝一声,青龙偃月刀如同独龙般直捣而入,华雄防备不及被一刀穿胸,关羽又立刻回刀一斩,华雄那颗头颅顿时冲天而起。
战场上顿时安静下来,双方的心情可不相同。联军一方群情振奋,而董卓一方则士气顿歇,人人面色煞白。
正在擂鼓的张毅见状,也激动不已。
“快逃啊!”
华雄领来的那些骑兵,在看到华雄被斩之后,纷纷调转马头逃跑,关羽刚想去追,却听到了鸣金之声,他这才想起了己方的计划,赶忙调转马头往回走,在路过华雄尸体时,关羽轻舒猿臂,从地上捞起了华雄的人头,而此时张毅已经领着一众所谓的‘诸侯’返回了帅帐。
张毅等人落座后不久,关羽便昂着头,迈着大步走进了帅帐,当关羽将华雄的人头掷在地上之时,众人均不禁发出感慨惊叹之声,所有人看向关羽的目光都充满了佩服,而看向张毅的目光则充满了敬畏。
此时关羽高昂着头,一脸的傲气,只有来到张毅面前后,才垂首下跪。
撩袍跪倒在张毅面前,关羽洪声喊道:“大哥,愚弟不辱使命!”
“好!”
兴奋的一拍大腿,张毅转头对曹操说:“孟德兄,我让你温的酒何在?尚温否?”
“啊?”
张毅突如其来的问题让正在打量关羽的曹操愣住了,但马上他便回过神儿来,亲自端起了那杯酒,在端起酒的瞬间,曹操惊声道:“其酒尚温!”
听了曹操的话,一众诸侯纷纷倒吸了一口凉气。
端着酒来到关羽面前,曹操双手捧着酒杯道:“关将军,请饮下此酒!”
“这”
看着曹操送上来的就被,关羽没敢去接,而是转头看向了张毅。
关羽不敢接,一是因为那是曹操给他的酒,二是因为定平军有军规,行军打仗之时,不得饮酒。
见关羽迟疑不敢接,张毅笑道:“云长,喝吧,那是我让孟德兄给你温的庆功酒,不过也只此一次而已,咱们定平军的军规,还是不能废的。”
张毅后半段话是说给张飞听得,是要他不要误会,以后建了功就能在军中饮酒。
袁绍看了一眼关羽,然后问张毅:“贤弟,这位将军可是灭黄巾时单枪匹马杀入冀州城,为将军夺回妻儿的那员骁将?”
张毅笑着摇头道:“祁乡候所说的是另一人。”
袁绍顿时一惊:“难道贤弟麾下还有一人更在此人之上?”
张毅笑着点了点头,心里却在想:我麾下岂止这两员猛将,单就武功而论,大将中恐怕只有高顺略逊于关羽,其他几人均不在关羽之下,甚至更强!
张毅虽然心中如此想着,但并没有如此说,毕竟隐藏一些实力是有好处的。
当天夜里,袁绍命人备下酒肉犒赏三军,同时在大帐之中摆下酒席略作庆贺,当然为了以防万一,必要的警戒力量还是布置了的。
筵席上,众诸侯频频向张毅及关羽敬酒,高顺和典韦却没什么人问津,这让两人非常郁闷,高顺暗中对典韦道:“咱俩被人小看了!来日再战时定要叫众诸侯大吃一惊!”
典韦抱着酒坛重重地点了点头。
酒过三巡后,张毅对袁绍道:“盟主,现今董卓军受挫,我军宜立刻乘势攻城,相信要不了多久便能攻下汜水关。”
众人顿时附和起来。这其中有赞成张毅建议的,更多的却是出于巴结张毅的心里。
袁绍稍作思忖后便欣然点头道:“贤弟所言极是!明日我便下令诸侯各部轮番强攻汜水关。”
张毅所说的这番话,大意同前世历史上张飞所说的类似,可是结果却截然不同,张飞当时说这番话时,得到的是冷眼呵斥,而张毅说这番话时得到的却是一片附和,真是同样的事由不同的人来做,结果也是完全不同的。
汜水关。
华雄被阵斩,全军士气大跌,李肃惊骇之下连忙派人赶往洛阳请求援兵。
当董卓收到李肃的求援信后大惊失色,连忙召集谋士武将商议出兵救援一事。
最后在李儒的建议下,董卓决定起兵二十万分两路赶往汜水关和虎牢关。
一路五万人马由郭汜、李傕率领驰援汜水关,临行前,李儒特别交代,只须严把关塞,不得出关厮杀。
另一路十五万人马由董卓亲自率领,王未随行,部将有张济、樊稠、臧霸等将。
这一路往虎牢关而来,目的是以虎牢关为根基出击,以期将诸侯联军拦腰斩断,然后与汜水关李傕郭汜军同时出击,最终达到将诸侯联军击溃的目的。
与此同时,王未还建议将袁隗一家老小全部诛绝,让快马带着这些大大小小的人头先去关前号令,董卓采纳了王未的建议,在大军出发前,派军将袁隗留在洛阳的一家老小全部捕杀,然后命一队快马携带人头先去汜水关号令三军,董卓这么做除了泄愤以外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给麾下将士们看,他要让麾下将士明白,如果敢背叛他董卓,就算本人能逃脱,也要将其家人老小全部诛杀。
众将士中虽然有许多对董卓的滥杀无辜的行为很反感,但对董卓却不敢有丝毫违逆。
数天后,便有探子将情况传给了袁绍,得知袁隗一家老小被害,袁绍顿时大哭起来。其他诸侯也都摇头叹息。
袁绍命人剪裁白布,让麾下全军将士戴孝,同时又命人立白色大旗一面,上书报仇二字,随后,袁绍便命令麾下大军昼夜不停地强攻汜水关。
战况进行得很惨烈,但数天下来,汜水关仍未能被攻下,恰在此时,又有消息从洛阳传来,说董卓起兵二十万增援一事,袁绍连忙聚众商议,最后决定由张毅率七路诸侯,共计二十万大军前往虎牢关迎战,而袁绍则同其他诸侯继续急攻汜水关。
跟随张毅前往虎牢关的七路诸侯分别是:王匡、乔冒、鲍信、袁遗、孔融、张扬、陶谦、公孙瓒。
董卓大军赶到,诸侯联军分兵迎战,大战即将爆发。
张毅率领麾下十万大军及各路诸侯十万众,共计二十万大军来到虎牢关外下寨。
张毅并未急于命令军队攻城,而是先让军队养精蓄锐,同时将行军司马陈宫唤到帅帐之中商议败敌策略。
二十万大军的营寨绵延十几里,其中有一半是张毅的定平军的,晚上,士兵们围坐在火堆边闲聊着。
“听说汜水关那边打得很不顺利呢!”
一个士兵皱着眉头说道。
“哼!咱们定平军一离开他们就狗屎了!”
另一个士兵很是不屑地说道。
这时又一个士兵接口了:“如果是咱们定平军攻击汜水关,说不定现在已经攻进汜水关了!”
士兵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话语中充满了对自己身为定平军一员的自豪,同时也流露出对其他诸侯鄙视的心态,聊着聊着,大家的话题最后落在张毅身上,士兵们都说:打进洛阳后必须得由张毅任大元帅兼丞相,那样就天下太平了。
第二天,张毅率三万定平军,连同五万联军列阵在虎牢关下,董卓则命令臧霸领魏续、宋宪、侯成三将领军五万出战。
臧霸提刀前出骂阵挑战,张毅看了看左右众诸侯道:“谁敢出战?”
鲍信立刻抱拳道:“我愿出战斩杀此贼!”
张毅当即命鲍信出战。
鲍信出阵先同臧霸对骂一番,直骂得两人都面红耳赤后便策马狂呼开打了。
两人两骑缠战在一起,双方士兵均高声狂呼为己方助威。
这臧霸是董卓麾下有名的勇将,身材魁梧刀大势沉,鲍信与之对敌明显处于下风,只交战十几回合,鲍信便难以招架了,中胆怯的鲍信立刻丢下兵刃调转马头逃了回来,此时臧霸则杀得兴起,哪里肯就此放过鲍信,当即挥刀狂呼追着鲍信不放。
正在关上观战的王未见状立刻对董卓道:“岳父,臧霸获胜可命大军立即掩杀!”
董卓兴奋地点了点头,随即传令三军:全军掩杀。
张毅慌忙率领众军迎战,但已被臧霸震慑的将士们似乎发挥不出平常一半的战斗力。而董卓军这边却是士气如虹,双方大军只交战不到一刻钟,联军便全面溃败,全军开始后撤。张毅的三万定平军由于处在军阵的后方,所以不仅没受到什么损失,反而最先走掉的就是他们。
其他诸侯见状纷纷大骂不已,过他们脚下可没停着,都在以最快的速度四下奔逃。
臧霸、张济、樊稠三将率领五万大军追着帅旗不放,张毅在前面逃着,董卓军在后面追着,双方一追一逃不知不觉便跑出十几里地,来到一处类似锅底的地形。
当臧霸四将率军追到此处时,他们惊讶地发现刚才还在前面逃跑的张毅已经完全失去了踪迹。
与其他几人相比,樊稠要心细得多,樊稠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于是对臧霸道:“情况好像有些不对!我们不如就此收兵吧!”
臧霸听他这么一说,也觉得事情有些蹊跷,当即下令回军。
然而就在此时,狭窄入口处的悬崖上突然被推下数千斤柴草,樊稠、臧霸等人见状顿时大惊,随即众人又见一队弓箭兵出现在悬崖上,人人弯弓搭着火箭。
五万董卓军眼睁睁地看着一蓬火箭划破天空落在谷口的柴草堆上,顿时火龙窜起烈焰滔天,出口被熊熊烈火给封住了。
就在此时,四周高崖上战鼓声骤然响起,随即董卓军便听见一阵惊天动地的喊声,无数的定平军将士出现在四周高崖之上,人人引弓待发。
董卓军惊慌不已,五万大军顿时骚动起来,许多人想要逃跑,但是谷口已被烈焰所封,根本就无路可逃,董卓军将士许多人已经露出绝望的神色。
定平军虽然将董卓军围定,但并未立刻发动攻击。
就在所有董卓军将士心怀忐忑的时候,定平军将军张毅高崖一处显眼的位置,跟在张毅身边的是忠诚悍勇的典韦。
其他诸侯见状纷纷大骂不已,过他们脚下可没停着,都在以最快的速度四下奔逃。
臧霸、张济、樊稠三将率领十万大军追着帅旗不放,张毅在前面逃着,董卓军在后面追着,双方一追一逃不知不觉便跑出十几里地,来到一处类似锅底的地形。
当臧霸四将率军追到此处时,他们惊讶地发现刚才还在前面逃跑的张毅已经完全失去了踪迹。
与其他几人相比,樊稠要心细得多,樊稠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于是对臧霸道:“情况好像有些不对!我们不如就此收兵吧!”
臧霸听他这么一说,也觉得事情有些蹊跷,当即下令回军。
然而就在此时,狭窄入口处的悬崖上突然被推下数千斤柴草,樊稠、臧霸等人见状顿时大惊,随即众人又见一队弓箭兵出现在悬崖上,人人弯弓搭着火箭。
五万董卓军眼睁睁地看着一蓬火箭划破天空落在谷口的柴草堆上,顿时火龙窜起烈焰滔天,出口被熊熊烈火给封住了。
就在此时,四周高崖上战鼓声骤然响起,随即董卓军便听见一阵惊天动地的喊声,无数的定平军将士出现在四周高崖之上,人人引弓待发。
董卓军惊慌不已,五万大军顿时骚动起来,许多人想要逃跑,但是谷口已被烈焰所封,根本就无路可逃,董卓军将士许多人已经露出绝望的神色。
定平军虽然将董卓军围定,但并未立刻发动攻击。
就在所有董卓军将士心怀忐忑的时候,定平军将军张毅高崖一处显眼的位置,跟在张毅身边的是忠诚悍勇的典韦。
张毅看了一眼惊慌失措的董卓军,然后开着扩音器朝崖下喊道:“董卓军的将士听着,我是大元帅,定平公张毅,此次特奉密诏率军讨伐逆贼董卓,我知道你们之中绝大多人并不愿跟随董卓谋逆,只要你们放下武器投降,我可以保证你们的安全!现在给你们一盏茶的时间考虑!”
臧霸三将对望一眼,然后张济出来仰头喊道:“张元帅,请容多点时间给我们考虑。”
这个张济明显是在耍小聪明。
张毅冷哼一声:“只有一刻钟!过期不候!如果到时你等还执迷不悟,就别怪我了!”
董卓军更加骚动起来,许多董卓军将士都流露出意动之色,但臧霸等三员大将未发话,他们也不敢贸然向定平军投降。
张济本来还想说什么,但张毅根本就不给他机会,说完了该说的,张毅便离开了。
张济无奈回来。
“怎么办?张毅刚才的话讲的很清楚,咱们要是不投降,他便回下令万箭齐发!到时,我等都不得好死!”
张济来到另外两人跟前问道,神情很焦急。
张济看了一眼臧霸,然后道:“咱们根本就没有脱困的可能!与其让五万生灵葬送在这,不如就投降了吧!咱们向定平将军投降也不算丢人!”
臧霸抬头看向张济点了点头道:“你所言极是,咱们没有必要在此绝地垂死挣扎!俗话不是说:大丈夫不立危墙之下吗!”
臧霸的话刚一出口,樊稠便激烈反对起来:“不行!我们不能投降!大丈夫在世当以忠义为本,怎能一遇危机就怯懦投敌呢!太师待我等不薄,我等必须效死以报!”
臧霸两人闻言不禁眉头一皱,相互对望了一眼,交换了一个眼神,张济当即绕到樊稠背后,就在樊稠微感诧异之时,两人突然同时出手,将猝不及防的樊稠摁倒在地绑了起来。
周围的将士看到这一幕,虽然震惊,但大多数人并没有任何反应,不过还是有五百人冲了过来将臧霸三人团团围住。
这五百人不是别是,正是樊稠一手训练出来的五百亲信。
“你们干什么?放开我家将军!”
一名小将对着臧霸三人厉喝道。
臧霸知道樊稠这些兵的厉害,心中紧张的他立刻对那些士兵们喊道:“你们不用紧张!我是不会伤害你们将军的!只因你们将军阻挠投降,所以我等才暂时将他控制住!”
这时,被制住的樊稠高声骂道:“亏太师如此厚待你等!你等却贪生怕死想要投降敌人!”
“快放了我家将军!否则别怪我们不客气了!”
那小将又警告道。
见一众步步紧逼,臧霸等人的亲信军队也没有闲着,上万人从外围围拢过来,又对陷阵营形成了一个包围圈。
“你们不客气,难道我们会客气吗!”
臧霸的一名亲信部将在外围喝道。
“结阵!”
面对数十倍与己的包围圈,樊稠的亲兵竟夷然不惧,随着小将一声令下,处在外围的四百人立刻转身对外形成防御阵型。
气氛非常紧张,眼看就要一触即发。
这时,张毅的声音从上面传了下来。
“樊将军忠肝义胆,张某佩服!但你想过没有,你如此忠心于董卓真的算是真正的忠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