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强梁-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杏花村街道杏花客栈住下。

    许梁还是头一回来到这明代的南昌城,一切看来都是那么新鲜好奇,当晚不顾许江和杨林的劝阻,带了铁头沿着杏花村街一路逛了下去。

    日也西斜,但街上行人依旧络绎不绝,只见宽达五六米的街道,青砖铺路,行人自发走在两边,中间偶尔有一两架马车,牛车,或载人,或拉货,在赶车人的抑扬顿挫的吆喝声中嗒嗒地驶过,街边两排店面,有高有矮,酒旗茶幡,随风招展,更有一座彩幔装点的门面下,两名半老徐娘,抹着红艳艳的嘴唇儿,捏着香帕儿在招揽客人,搔首弄姿,嗲声嗲气。许梁好奇地抬头一看,彩幔披着的门匾上三个鎏金大字“杏花楼”,再往上看去,二楼临街过道里三四个浓妆艳抹的窑姐儿正隔着护栏频频向许梁大送秋波……

    真个令人向往的去处哪!许梁暗咽了口水,强扭头忍痛离去,没办法,自己是来参加考试的,秋闱结束前可不能出什么差错,如果,万一本少爷没考上,到时再来这杏花楼里走一遭,也不枉来到古南昌城!

    许梁回到客栈时,听得许江与几个青年坐在房内聊天,进去一打听,原来是早先住到客栈的应试秀才,有临江府的,广信府,九江府,也有吉安府的。吉安府的那名秀才姓秦,单名一个峰字,长得五大三粗,脸黑得跟包拯有得一比,许梁因为他是吉安府人,内心里便理加亲近些,一番攀谈之下才发现这秦峰虽然长得赳赳武夫的样子,却是有真才实学的主,孟子论语,张口即来,说得头头是道,听得许梁稀里糊涂。许梁心知自己那刚够垫底的那点墨水跟人家不在一个层次上,忙止住话题,聊些琐碎小事。

    许梁却不知这可把秦峰难住了,许梁前世便是穷苦农民家庭出生,小时候家里穷,常常吃了上顿愁下顿,是以摘野果子,掏鸟窝儿,下套子捉老鼠的事儿干起来简直是家常便饭。他拣着几件这方面的趣事儿兴致勃勃地与秦峰说了,秦秀才听得两眼放光,心驰神往,却是干瞪眼答不上话。总之,许梁总算在秦秀才面前狠露了把脸。

    第二天,许江把许梁叫到一块,商议着前去拜会许老太爷交待的布政使司参议黄维中。两人根据杨林管事提前打听好的地址找到永和门附近的黄维中府上,奉上拜帖,黄府家丁见是吉安府的学子,当下便有家丁引着许江许梁二人进了黄府正堂。

    黄府正堂里已经坐了七八个吉安府的学子,众学子眼神都向着居中而坐的黄参议,执礼甚恭。

    许梁跟着许江郑重地向黄参议见过礼,奉上礼物,便在黄府家丁的指引下随其他学子们坐在一起。

    若许梁在南昌府大街上碰见黄参议,便绝对不会想到他俨然会是一名当朝从四品的高官。黄维中天生一张胖胖的圆脸,小小的眼睛堆在脸上,见人便是一副笑眯眯的样子,嘴唇上两撇八字胡须,一说话便一抖一抖地在鼻尖下跳动,如果手上再配个算盘帐本,十足的奸商一个。

    黄参议面对着一众应试学子,优越感便十分强烈,此刻他神情放松地整个人几乎都要陷在宽大的太师椅里,他左手摩梭着手里的石弹儿,右手指头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一连串细微的仿佛奔马的蹄声。黄参议小眼睛亮光一闪,徐徐说道:“本官虽然身为朝庭命官,又是此次秋闱的主考,断不能以身试法,给你们特别的照顾,然而老夫毕竟出自吉安府,几位怎么说都是吉安府里家乡父老看重的年轻后生,今日你们能来到老夫府上,便是还认老夫这个吉安老乡,在此,老夫就拿当年参加秋闱的经验,与你们说道说道。”

    一众吉安府的秀才们待听得黄参议居然是此次秋闱考试的主考官,不由得激动万分,一名年长些的吉安生员拱手说道:“来之前家父都在再三交待,说黄大人实乃我们吉安府全府的骄傲,如今黄大人肯亲自指点学生,学生何等荣幸,必当永记于心。”

    一番话把黄参议说得浑身舒坦,脸上笑意更浓,他点出一根指头,虚点半空,摇头晃脑般地说道:“想我大明朝科举兴盛,实乃我朝太祖皇帝的创举,历经上百年,为国家贡献了无数栋梁之材,远有王阳明,于谦,近有张居正,杨廷和,都乃治世能臣,为世人景仰。我朝科举,取材于四书五经,须以圣贤立言,形文八股,八股文章,又分破题,承题,起源,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大结。措辞立意都大有讲究,届时你们行文下笔须牢记这八大部份,不偏不倚,方方正正,方能高中哪。”

    众生员听得频频点头,只有许梁不以为意,腹诽道老头你说了这么半天,你说的咱都知道,八股文章,翻来覆去就这么几下,结构都固定死了,大道理谁不会讲?得拿出些实在的干货来才能服人哪。

    黄参议说得唾沫星子横飞,当下把他当年入贡院到考完中举的那一段心路历程说的绘声绘色,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众学子听得是心旷神怡,许梁是昏昏欲睡。

    黄参议见众学子一脸崇拜地看着自己,竖起耳朵听他讲故事,不由更是得意,小眼睛一转,接着说道:“秋闱中举,虽然是你们踏入官场的第一步,但想要做官,做得长久,关键还得看自身德操修养,老夫平日,最是欣赏宋朝周敦颐的《爱莲说》,其文有云“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将来你们是做菊花还是牡丹,就全看你们自己的了……莲,花子君子者也,这者也一词,用得当真是妙啊……”

    出了黄府,回到客栈,许梁忍不住就大骂黄维中,“这黄老头可真够黑的,咱们巴巴地上门送礼,到底是个什么意思他真不知道?哼,装疯卖傻的尽装糊涂,老子喝了一肚子凉茶硬是没听出他露出点实在货!”他对着许江埋怨道:“早知如此,大哥你真应该听我的,封个百八十两银子意思意思就得了,就你非得一下子送去五百两,这下好,全打水漂了!”

    许江对黄府一行也感到十分失望,他想想迟疑道:“三弟,给黄大人送礼是老太爷的意思,只是今日毫无所获兴许是黄大人身为主考官,自身有诸多不便……”

    许梁嗤笑道:“屁的不便,老小子收钱的时候可没见他有什么不便哪?娘的,这大明朝当官的心可真够黑的!”

    许梁一边骂着黄维中光拿钱不干事,一边在心里哀叹,完了完了,这下可真要回万安县城去当捕快了。他一把拉住想要进房间休息的许江,说道:“大哥,咱们出门前,老太爷可还有没有说起别的官员?除了黄参议外?”

    许江摇摇头道:“没有,老太爷就要我们去拜访黄大人。”

    许梁眼巴巴地看着许江,道“大哥,你再想想,会不会是你忘了,老太爷就没说过其他人?比如江西布政使,按察使,指挥使什么的?”

    许江瞪大眼,苦笑道:“三弟说笑了,三司使大人那是什么人,岂是咱们平头小民能够攀得上的?”他安慰地拍拍许梁,“三弟别多想了,你的文章水平大哥是知道的,此次秋闱,你定能高中!”

    屁的水平!许梁垮下脸,恨恨地心道。

第十三章 秋闱() 
八月初七。

    许江一早就起来了,他想着今天要带许梁一起去看考场,便吃过早点坐在屋内等许梁,哪知道直等到快日上三竿,仍没见许梁打开房门,不由让铁头进去催。

    未几铁头回来禀报道:“三少爷说了,考场请大少爷一并代看了,三少爷身体不适,就不去了。”

    许江惊道:“三少爷出什么事了?要不要紧?”

    铁头支支唔唔道:“没,没事,三少爷兴许是昨晚上没休息好,今早有些头晕,在房内休息一阵便会好的。”

    许江听了,不疑其他,郑重嘱咐铁头道:“既如此,阿铁你可得好生照料三少爷,让少爷的身子早些好起来,耽误了考试,我唯你是问!”

    铁头喏喏地答应下来。待许江带着杨林管事出了客栈,他便转身回了许梁房里。

    “大少爷出去了?”许梁早就起来了,此刻他正伏在桌上抄抄写写着什么,桌边几张小片的白纸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

    “少爷,他们走了。”

    许梁听了,一指另一张空桌子,对铁头说道:“你小子也别闲着,快帮着一块抄。”

    “少爷,我字写得不好啊?”铁头苦着脸道。

    许梁抬头瞪眼道:“叫你抄就抄,字差点有什么打紧,本少爷到时能认出来就成,你写小些,别浪费纸!”

    许江从贡院回来,见许梁房门紧闭,不由得问留守的家丁:“三少爷还没起来?”

    家丁答道:“回大少爷的话,三少爷应该早起来了,早些时候阿铁还送了些包子馒头进屋去。”

    许江听了与身后的杨林对视一眼,一时也没弄清楚许梁猫在屋内做什么。

    又过了一天。

    杨林看着时间,见天微亮,便着人去叫两位主子起床。因为今天便是进考场的日子,按以往的规矩,众考生须黎明前赶到贡院,排队进场。

    许江和他的书童早收拾好了行装,又等了会,才见许梁哈欠连天地出现,待看清了许梁那对熊猫眼,许江大吃一惊:“三弟你这是怎么了?可是昨夜没睡好?怎的黑圈这般黑?”

    许梁又打个呵欠,心道老子何止是没睡好,是压根就没睡过,嘴里却说“没事,没事,只是有些紧张罢了。”

    许江不免又大加安慰一番,待见了许梁身后的铁头,见铁头也是一副没睡醒的样子,没精打采地拖着个布包默然跟在身后。

    一行人来到贡院外,待见了黑压压的一大片考生,许梁眼便瞪得溜圆,他略为估计了下,这少说也得有两三千人,这光江西一个省参加秋闱的便有这么多人,可想而知全国该有多少人?许梁小心翼翼地问许江:“大哥,那个你可知道江西一省此闪录取多少人?”

    许江也不知道。这时陪同而来的杨林说道:“三少爷,如果小的没记错的话,天启三年的秋闱,江西一省总共录取九十五人,想来今年情形也差不多。”

    许梁听了,一颗心便沉了下去,才九十五人!这参考的少说也有三千人!那么,自己半吊子水考上的概率有多少?这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嘛,过去的聊聊无几,落水的成片成片啊。

    又过了个把时辰,贡院的大门才缓缓打开,两队衣甲鲜明的兵丁守住贡院大门,又有四名绿袍官吏出来指挥着一众考生排成三队,依次经过搜检军检查。

    许梁跟在许江身后,未见便听得一声嘶心裂肺般的哀叫,一名脱光了外衣的考生由两名兵丁挟着,带出贡院外,那考生只穿着一套单薄的**裤,呆呆地任由两兵丁挟着拖往贡院外,神情一片灰暗,如丧姥妣。

    许梁听得前面的许江轻叹一声,“唉,又是想要作弊的学生,他这一出去,只怕这辈子就别想做官了。”

    许梁心里头咯噔一声,他紧张地探出头去,仔细看院门外的搜检工作。只见一名正在接受搜检的考生左手举着笔砚,右手举着衣袜,衣衫全开,两腿绷紧地站着,两名兵丁一个搜上身,一个搜下身,腋窝,脚底都不放过。

    许梁冷汗唰地就下来了,他紧张地对许江说一声:“大哥,我突然肚子好痛,先出去方便一下,大哥你先进去。”说完,便飞也似地往外跑。

    待出了贡院,许梁钻进一个街角,见四下无人,便飞快地脱下鞋袜,将脚上裹得厚厚地的层写满小字的纸片掏出,扔进一片草丛里,又飞快地将鞋袜穿好。

    待这一通忙完,许梁又仔细检查一遍全身上下,见没什么可疑之处后,便要转身回贡院,一转头,便见不远处一位同仁也正在干着自己刚刚干完的事,那考生此时也看见了许梁,两人大眼瞪小眼地看了一阵,不约而同地发出一个理解的苦笑。

    许梁顺利地通过搜检,寻着号码找到自己的号舍,见号舍外一名兵丁目无表情地站着,当下看一圈左右,轻声道:“差大哥辛苦了!”那兵丁看他一眼,仍是面无表情地站着。

    许梁讪讪地笑一笑,挤身进了号舍。号舍设施极其简陋,一张长方桌,一个小凳子,桌上已经放好了几卷试题,许梁将笔砚,草纸在桌上放好,展开试题看了看,当下便有些傻眼。

    只见当先一题便是“仲尼祖述尧舜,夫伊尹之乐,促尼之祖述,其与知闻知者抑有同异欤?请究其说。”

    许梁咬着笔杆子瞪着试题苦思冥想,无从下笔,急得抓耳挠腮,手脚冰凉。

    又过了半个时辰,许梁的答卷上依旧是空空如也。

    许梁此时心情也渐渐平静下来,心道大不了老子真就回万安府跟邢大哥当捕快去,奶奶的,这破秋闱老子还不伺候了!

    刚要扔下笔杆子,想想又觉得十分不甘心,交白卷可不是咱许梁的一贯作风。许梁又静静地回想下苦背过的那三十多篇科考前辈的文章,隐隐地便记起几句与试题相近的句子,心中一喜,也不管三七二十一,研磨提笔就写两句。写完,再想,想着想着便想到自己到黄参议府上的一幕,把光拿钱不干事的黄参议在心里头咬牙切齿地又骂了一遍。

    突地,许梁回想起黄参议摇头晃脑背诵周敦颐的《爱莲说》,“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这者也一词,用得当真是妙啊……,当时自己听得昏昏欲睡,只当黄老头得意忘形,装清高,此时想来,当时满屋子近十多名吉安府学子,黄维中再怎么皮厚心黑,似乎也没必要弄个爱莲说来念叨念叨呀?

    许梁越想越觉得这黄老头,老奸巨滑,断不会无的放矢。若是黄老头存心放水,那么玄机必然就在他所说的那一番话里。许梁仔仔细细地回忆一遍从自己进了黄府正堂黄维中所说的每一句话,略有所悟,当下牙一咬,脚一跺,暗道凭真材实学,自己怎么说都是没戏,是死是活就看这一锤子准不准,奶奶的,拼了!

    许梁一经想通,心情便放松下来,说来也怪,此时许梁脑中一片空明,以前背过的文章,一篇篇地在脑中清楚回忆起来。当下又摘出几句,写在答卷上,又端端正正地在每句末尾添了两个字。

    东拼西凑地凑了一篇答卷,许梁吹干墨渍,心满意足地看一遍,自觉没什么纰漏,放心地放一边,拿起另一题埋首做起答卷来。

    当天,许梁天未黑就做完了所有答卷,第一场制义七篇,原规定考三天的考试,许梁半天就搞定,由于朝庭规定第一场考试不允许提前交卷出考场,许梁无奈只得细心收好答卷,把方桌子一收,和衣心满意足地补起觉来。

    那号舍外的兵丁见许梁才考半天居然就呼呼大睡,心中鄙夷,暗道就你这熊样也想考举人?那我岂不早就该当大将军了?

    好不容易挨到贡院开门,许梁一马当先,第一批冲出贡院,在客栈里洗涮一番才见大哥许江无精打采地回来。

    许江见神采奕奕的许梁,不由大为叹服,“三弟脸上喜气扬扬,想必是考得十分顺利?”

    许梁嘿嘿一笑,无所谓地道“管他呢,反正我是把试题都答完了。”

    “三弟当真好气魄!”许江竖起大拇指,连连赞道,话未说完,他打个呵欠,摆手道:“我是累惨了,我先回屋睡会,晚饭不用叫我了。”

    许梁见许江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屋,心中犹豫着要不要将自己的猜想也告诉许江,转念一想,黄维中透露的关节字眼,连自己都是猜的,万一猜错了呢?耽误自己的前程是不要紧,许江才学是有的,万一他听了自己的所谓字眼,也不顾一切的用上了,最后落榜了,岂不冤枉?想到这里,许梁抬起欲呼许江的手便又放了下去。

    秋闱考试共三场,第一场制义七篇已经考完了。许梁报着无所谓的轻松态度,在接下来的第二场,第三场考试中也是早早地就答完了试题,余下的时间就躺在方桌上等贡院开门。三场考完,连号舍外看守的兵丁都对他大为叹服,用崇拜的眼光目送许梁离开。

第十四章 打马吊() 
秋闱考完了,众考生却还是不能走。为啥?因为成绩还没出来呢。许梁经过打听才知道,原来考生考完,所有试卷都须经弥封、誊录、对读后,形成朱卷,由主考官和同考官们组织阅卷,评出名次,张榜公布。这一番动作下来,没个十天八天是完不成的。

    这其中的空档时间,近三千多考生驻留南昌府,挤满了大大小小的客栈,酒楼,**。许梁原本以为自己对于那考试结果是无所谓的,考完的第二天就鬼鬼祟祟地拉了铁头前往那座杏花楼,然而走到半路上却是突然没了兴致,心里头没着没落地又悄悄地回到客栈。经此一事,许梁这才知道,虽然他嘴里说着无所谓,其实还是有所谓的。就如同前世的高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