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点好之后,这才前往兵营检视自己的兵卒,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黄粱觉得自己肯定走错了地方,眼前穿着布衣拿着木棍的200黄巾流民是怎么回事?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这高端游戏还出bug了?为毛其他各部的兵卒都是有刀有枪有弓箭,自己的就是这般模样?
亏得还是杨顺逸告诉他,他才知道,这游戏之中,但凡玩家新获得的兵卒,都会默认为成为最低阶的流民,除非玩家掌握了相应兵种,才会转职。另一种特殊情况则是,上级将领分派兵马时如有指定兵种的,则会直接掌握,比如雷扬的短弓兵队伍。黄粱了解之后,想起日前获得的那枚朴刀兵转职令来,当下掏出一用,果然自己属性界面多用一栏:队伍。再将其一点,便弹出自己的队伍界面,可按五十人为一组,各自选定兵种。黄粱此时可没得选择,只能全部定为朴刀兵,怎么说也好过流民吧。这一勾选,麾下所有士卒顷刻间全变为手持朴刀,臂挽木盾的形象了,倒是方便得很,连军械等物都不用准备。
除此之外,这队伍界面还可任命部将统领士兵,黄粱便令杜琳、李当各领五十朴刀兵,自己则独领一百朴刀兵。原来这游戏内,玩家每1点统御属性可带十个士兵,每5点属性可带一员部将,而玩家所属部将则不可再带部将,只可带兵,部将所带士兵不占用主将统御。譬如,黄粱目前23点统御,全带士兵出战的话总计可带230人,但因带有李当杜琳两员部将,便占用了10点统御,最多还可亲自带领130士兵,而李当杜琳二人则还可各自带兵。
不过此规则也只适用于NPC部将与士卒,而玩家与玩家之间不受此约束,理论上讲,如果某位玩家真是具有无比强大的号召力,那么他带领无数玩家组成队伍冲锋陷阵也是可能的。不过这多半只有超级RMB玩家才可能做到吧,毕竟利益的驱动力谁也无法否决。
至于黄粱这样的苦逼吊丝,就不要乱想了。能够带着这么点儿npc队伍,已是不错了,此刻他便很是飘飘然地享受着做200人老大的感觉。而杨顺逸在一旁对其无比鄙夷,看着这位好友小人得志的样子颇为不爽,至于是因为嫉妒还是的确不齿,就不得而知了。
将全队士卒都转职为朴刀兵后,黄粱这200人马倒是显得比其余各部还要整齐些了。
而此时,经前日枯林一战阵亡的玩家也已陆陆续续上线,这一上线不由傻眼了:阵亡时装备全毁,现在阳城也被黄巾攻占,自己变成了无势力归属的流民。不少玩家当下就骂开了,其中还有少数是之前自南阳宛城逃难而来的,已是第二次沦为落魄流民,更是愤恨不已,当即破口大骂黄巾贼寇。
黄粱此刻正带着麾下百名朴刀兵在城中晃悠,企图碰到点奇遇,结果就遭遇了这么一帮破口大骂的玩家,当下便突发奇想,觉得通过镇压这帮“乱民”练兵也是不错的。大手一挥,兵卒们一拥而上,登时将这些手无寸铁的玩家们剁成肉泥。
“叮!您的士兵击杀流民成允,恭喜您获得经验值5,功勋1。”
“叮!您的士兵击杀流民马戴,恭喜您获得经验值5,功勋1。”
……
才上线不久,刚才还破口怒骂的玩家没一会儿又挂完了,因再度死亡被强制下线的人中,有的气得当即就想砸了游戏仓。城中也有少数见势不妙溜得快的,反正从此之后,阳城这股黄巾恶贼的名头算是慢慢要传开了。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不多说,照旧求推荐,求收藏。
第二十九章 惊变突起()
话说黄粱在阳城内耀武扬威了一番,不仅被众多玩家憎恨不已,连杨顺逸都觉得太过跋扈嚣张,至于手下部将杜琳若是知道,恐怕又必是一番白眼。
好在何仪拔城之后,也有约束部将不可劫掠城中百姓,这些npc平民倒是没出什么乱子。由此看来,这何仪其实还算明白些事理,并非只知打家劫舍、烧杀掳掠的山贼。
黄粱平了这波玩家“乱民”,便四处闲逛,将城中各种店铺都走了个遍,除了在医馆买些炼制丹药的药材外,一无所获。这阳城之中只有武防店与食肆,武防店所售装备不仅价格颇高,品种还很低劣,至于食肆则卖些补充体力的寻常食物,黄粱自家军粮已是足够,哪里用得着。而其余特殊道具、马匹坐骑等物,并无地方买卖。
虽黄粱一阵晃悠之后,杨顺逸没有发现可买骑术秘籍的地方,只好听从黄粱的建议厚着脸皮去找何仪求习。而黄粱则将兵马安置回营,领着药材去炼制药品。有了买来的药材,炼制些金疮药、赤心丹之类的疗伤之药还是可行的,不然以后专程去向齐续老头讨要,必然又会被大坑一笔。要知道小小一粒赤心丹,老头竟敢要价50金!若不是急着为杜琳疗伤,黄粱才不肯吃这哑巴亏!而如今足够炼制5粒赤心丹,15瓶金疮药的材料,也不过才50金,想来这齐续老头死活不认师徒之名,敢情是好下手狠宰啊。
花了半日时间炼制药品,总算有所收获,成品总计获得3粒赤心丹、12瓶金疮药,倒是比预想的稍差些,但总好过齐续老头的黑店。至于之前炼制的熊虎酒、虎力丹则还需一日方可知晓结果。
这一忙碌,便已至傍晚,黄粱下线退出游戏之后,第一件事便是到论坛查看近期消息。置顶处首先看到的便是官方的公告,游戏运营方应广大玩家要求将做几点更新:一是,2月15日12:00,游戏内将接驳官方论坛,以后玩家可以在游戏内唤出论坛界面翻看信息,而不用再特意切换下线;二是,2月15日12:00,游戏内将开放货币充值与兑换系统,游戏货币兑换RMB为:1金=1000铢=0。8元RMB,而RMB充值游戏货币时1RMB=1金=1000铢;三是,兑换系统开放同时,游戏内将上线拍卖系统,玩家可将自身物品置于拍卖界面出售,但交易只能以游戏货币进行,若成功交易,系统将从卖方所得中扣除20%手续费,而买方购买成功后则可立即获得对应物品。拍卖交易方式,可由卖家设定为一口价交易或一定时限内无限价竞拍。
这三点举措,对玩家来说,总体是利好的,一是官方论坛的嵌入十分人性化,减少了游戏内夜晚时分的无趣性;二是兑换规则的**,使游戏货币的价值相对来说趋于稳定,虽然八折兑换法多少还是让玩家感觉有点吃亏,但还是能够接受的,毕竟游戏方又不傻,哪有自亏的道理,何况游戏中也有途径获得虚拟货币,虽说获取艰难;三是拍卖系统解决了物品流通的问题,至少像杨顺逸这样为一本秘籍翻山越岭的人将不复出现了,只是这拍卖扣取20%手续费也真够狠的,卖家多半把这手续费又加到买家头上了。
对黄粱来说,这三点都算好消息,他自己那本连刺诀秘籍便是一直没能寻到合适买家,为何?一是意向买家距离太远,二是意向买家多属朝廷阵营,哪敢跑到黄巾贼窝交易?
但接下来在论坛上看到的消息则是大大的坏消息了,已有人爆料称:颍川黄巾主力波才军围困朝廷援军皇甫嵩于长社,本是以众敌寡,胜面很大,奈何波才结草为营,被皇甫嵩趁风火攻,一举大败!皇甫嵩因此战之功被封都乡侯,而波才则率残部败西逃阳翟方向。皇甫嵩、朱儁会同骑都尉曹操乘胜追击,后又兵分三路:朱儁继续追击、皇甫嵩讨汝南、曹操讨陈国。
黄粱看到这条消息,无异于晴天霹雳!波才兵败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颍川境内最强大的黄巾力量覆灭!而助阵的原狼牙、阳乾两寨众人也是凶多吉少,“角虎”韩云生死也是未知。
阳翟地处阳城东南,两县相邻,若是波才再败,那朱儁大军必定追击至此,此城亦危!难道好不容易才取下的城池就要这样拱手相让?!黄粱此时暗骂波才愚蠢,心中也在哀叹:前番自家烧了阳城汉军兵马,想不到这么快报应就转到黄巾大军头上了。
连波才的几万大军都被一举击溃,阳城这点兵马要想自保实在太难。此时黄粱脑海里念头飞转,已在寻思出路:若要求得活路,要么谏言何仪,前往会同波才,共同抗击朱儁,生死一搏;要么早日南下南阳宛城,投靠“神上使”张曼成。若是枯坐阳城,一旦波才再败,此城虽坚,却也难守。只是费尽心机才攻下的坚固城池,转眼又要舍下,这让人如何能够接受?
黄粱心中也是纠结,过了好一番思量,还是决定先等待游戏中的确切战报,此刻终究抱着一丝侥幸心理,希望论坛所言并非事实。只是黄粱越看论坛帖子,便越觉消息可靠。索性便不再浏览,掏出手机拨通电话找杨顺逸聊天,未等黄粱开口,杨顺逸便为游戏即将进行的三种更新而兴奋不已,呱呱不绝,黄粱此时哪还有高兴的心思,打断他话头,将波才兵败之事一说,不想这哥们半点没得异常,估计是还没转换过自己是黄巾贼的观念来。二人又是一番长聊,并无心思睡眠。
返回游戏之时,已是清晨时分,一早大何仪便通传各部头领至县衙议事,黄粱心中已自隐隐不安。
果然,何仪言道已有斥候回报波才战败之事,而乱军之中韩云等人生死未卜。一听此言,几位头目全都是惊愕神情,即便如黄粱,在听到确切消息之时,也不免一番哀叹:该来的还是会来啊!
第三十章 袁绍来袭()
何仪愁容满面,询问道:“今朱儁官匪势大,依诸位之见,我等应当如何应对?”
何曼当即出列,粗声道:“依我看,直接杀奔阳翟接应波帅,与那朱儁小儿拼命就是,也好为‘角虎’大王报仇!”
“不可!今敌众我寡,且波帅新败,士气不足,恐难与朱儁争锋,若是死拼,我等必然吃亏。况且‘角虎’大王虽失联络,未必身死,我等应当先行打听韩云大王下落,再作打算。”却是小眼睛的匡朋进言道。
黄劭却又道:“今波帅已败往阳翟方向,我等既已闻讯,若不接应,一则道义不合,若是传开出去,太平同道如何看待我等?二则‘地公将军’日后若是怪罪下来,谁可担责?”
何仪闻言微微颔首,又转头询问其余诸人意见,黄粱此时已看出何仪有意相助波才,便没再提出南投宛城的想法,只是言道不如弃置阳城与波才合兵一处,与朱儁死战。而后雷扬等人也是同意相助波才。
何仪听完众人意见,沉思片刻方道:“今波帅为我颍川黄巾之首,岂有不救之理?况且汝南黄巾渠帅彭脱,现驻兵于西华,离阳翟也是不远,若能协力抗击朱儁,未必不能一战。但我阳城得之不易,就此弃之实在可惜,我欲分兵在此守备。诸位听令:黄劭、何曼、匡朋各自整顿本部兵马,今日午时与我奔赴阳翟方向,接应波帅;其余黄粱、雷扬、杨雄等人悉数留守阳城,城中诸事需以黄校尉为马首,雷军候所部弓卒守城有利,还望费心。尔等务必保我阳城不失!”众皆领诺。
黄粱心中深知何仪还是难以割舍阳城,事已至此,只好尽力守护。黄粱虽然很想弃城南投张曼成,但何仪待自己确实不薄,何况他本非薄情寡义之人,尽管知道这些人**之中的智能NPC,却也难以做出不仗义的事情来。
何仪一行出城之后,黄粱便下令关闭城门禁止出入,又令杜琳率领人马在城中巡视,令雷扬将弓卒尽皆派往南门城墙驻守。
此时南门城墙之上,黄粱、雷扬、杨雄三位头目齐聚在此。
杨雄道:“黄毛,我看咱们还是早点闪人的好。朱儁之前曾被波才大败,肯定对他恨之入骨,必然死命追杀。就何老大他们那点人马相助,怎么可能敌得过?”
“杨哥,咱们就这么走了,是不是不厚道啊?”雷扬看来也是个老实人,不由皱眉问道。
“还厚道毛线啊,朱儁要是再次打败波才,到时候我们南下之路很可能就被切断了,往北又是司州重地,我们想逃都没地方逃啊!”杨雄争辩道。
“急个毛线,要是波才真的被再次击溃,我们就往西南方撤,还是有路可以进入荆州南阳的。先看看情况再说吧。再说了,我们现在手里多少有些兵马,总不像之前落魄。”黄粱说道。
几人正说着话,北门李当忽遣人来报,称发现自北方驰来一队汉廷兵马,来人尽为骑兵,共有六百余骑。黄粱闻言大惊,他本料定即便波才等人兵败,朱儁若要追击,也是自南而来,因此将防守重心都安置在南墙之上。如何有自北而来的兵马?难道朝廷所在司州竟然开放轘辕关,派出兵马?要知道自黄巾起义爆发以来,为防京师受到波及,洛阳外围的八个关隘——函谷、太谷、广成、伊阙、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尽皆被朝廷封锁,除三位讨伐黄巾的中郎将卢植、皇甫嵩、朱儁所率兵马外,其余任何人等不得出入。
黄粱此时顾不得惊讶,急召回杜琳所部守御南门,自己则与雷扬率领其余士卒赶往北门。
阳城北门之外,只见六百骑士戎装整齐,清一色手持长戟,脚跨黑马,军中旗号则写着一个大大的“袁”字。
黄粱纳闷,这是哪部兵马?难不成是袁绍?可在演义与史书中都没听说袁绍有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啊。当下在城楼上大声喊道:“何方官匪?胆敢犯我阳城‘虎狼黄巾‘!”
只见对方阵中踱出一骑,此人身长八尺,容貌俊伟,颇有威仪。那人将腰间长剑一拔,指向城头喝道:“我乃大将军掾吏袁绍,今特奉大将军之命讨平京师附近贼逆,尔等速速开城纳降,尚可保得全尸!”
我擦!真是袁绍,这尼玛不对啊,他怎么也参与镇压黄巾了?而且史书说这家伙因为憎恶党禁,多次拒绝朝廷征召,怎么就成了何进掾吏了?还有小小掾吏怎么能领这么精锐的兵马?
太多的问题想不通,不过眼下的问题倒是通透得很,若是出城与战,绝对是作死!这六百骑兵阵容齐整,一看就知道精骑部队,说不定还是大将军何进所领的羽林军,别说阳城只有四百步弓,就是有六百骑兵在手,也不敢出城硬拼。好在对方军中也没有攻城器械,只要固守城池,应该无碍。若是袁绍想派遣部将使出冲城锤之类的武将计,那也需要靠近城门才行,届时只要雷扬的200弓手乱箭一通,早将其射成刺猬。
如此想了一通,便觉安心许多,当下传令下去,只许固守不出,若有敌军近前,则迎头一通乱射。
那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阳人,名门之后,自其高祖袁安开始,四世之中五人官拜三公,海内闻名。袁绍凭借世资,不到二十便曾出任濮阳县长,后来因母亲父亲相继病故,辞官归去,守孝六年。孝期满后,也不再出仕,只隐居在洛阳城内。表面名为隐居,实则暗地结交各类党人侠士,与曹操、张邈、何顒、许攸等人过从甚密。
黄巾起义爆发后,中常侍吕强谏言汉灵帝解除党禁,征纳党人协助平叛,袁绍这才响应了大将军何进的征召,出任掾吏。何进身为外戚,素来对宦官专政不满,而袁绍也同样分外反感。二人脾性相合,何进便很是信任,有意将他提拔,所以将手中羽林军拨出六百,令其专门讨取洛阳近邻小股黄巾,以便获取功勋,正大光明授以重职。
黄粱当然不知道这其中曲折,只是听了袁绍名号就吓了一跳,要知道进这游戏之后,他见识到的最大牌的人物就是城下袁绍了,这位可是东汉末年名震北地的一方诸侯,连曹操都曾忌惮不已。只可惜想投靠他是不可能的,以袁绍的家世,想以黄巾贼身份投诚,无异于痴人说梦。---------------------------------------------------------------------------------------------昨日因事情耽搁,没能更新,深表歉意,希望大家还是能够继续支持!顺求推荐、收藏~~~在此感谢下dtc12138、稳定的心对本书的打赏!
第三十一章 大意失城()
先说一段题外话,笔者前因家妻诞子,耽搁半月之久,此书也因此断更半月,实属事出突然,萝卜在此表示抱歉。本书无存稿,即写即发,本已属龟速之作,停更半月更让众位书友寒心了,不过我此前有言,此书绝不太监。写作初衷乃爱好所致,每日倾注心力,不敢轻弃。12月8日我喜得一子,取名“一铭”,也有“一言九鼎,铭记于心”之意,若书友能有耐心耐性慢观此书,萝卜幸甚。今日起恢复更新,再次敬请各位谅解。——————————————————————————
闲话休提,言归正传。
话说黄粱驻守阳城,不料自洛阳出轘辕关来了一队人马,竟然是袁绍统领!袁绍之名,但凡略懂三国的人,谁未曾耳闻?黄粱亦是一惊,不过好在来人清一色羽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