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啊,似乎很有趣的样子。”他说道。
“仙人还有很多朋友,可以和天地间的精灵对话,也可以与神女圣女为友。”碧泉儿眨了眨眼睛,补充了一句。
“可以交很多有意思的朋友?”宁悠眼睛一亮,无比深邃,他有些意动了。
“可是。。。。。。”
碧泉儿见状,立马向他保证:“放心,天台山就在不远处,去一天就回来。”
“那好吧。”宁悠同意了,一天的时间不算长,可以接受,爹和爷爷应该不会担心。
“好,我们立即动身!”
碧泉儿灿然一笑,眼眸明媚,她小手一翻,再向空中一抛,一艘迷你而精致的玉船迎风变大。
纵然是心如神铁的宁悠,第一次见到这般神奇的手段,也是一愣。
“可别小看这艘玉船,它可以在黄泉中横渡哦,嘻嘻。”碧泉儿冲着宁悠一笑,拉着宁悠上船。
宁悠正发愣怎么上去,脚掌已经离地,跟着碧泉儿飞了起来。
“这是?我在和鸟儿一样飞?”宁悠眼睛睁圆,距离地面越来越远,此时已经进入了玉船。
宁悠扒在玉船边缘,好奇地向下看,发现玉船正在升高,地面的事物越来越小,一块大石磨小成了芝麻。
碧泉儿见宁悠开心,笑嘻嘻地道:“像这样御器飞天没什么的,只要修为足够,道行达到百丈以上,皆可以做到。”
“百丈?”宁悠收回头,望向了碧泉儿,玉船已经飘摇到高空中,地上的宁家村变得只有巴掌大小,仿佛在倒映了蓝天白云的湖水中行舟。
碧泉儿掐诀,玉船笼罩在透明的光幕中,又有足够的动力飞向百米外的天台山,这才缓缓和宁悠说了起来。
“一个人的修为如何,实力大小,皆看道行高低。像我,修行了五年,道行已有二百三十丈。”
五年时间,道行有了二百多丈高,已是天才之流。
碧泉儿是黄泉门的巨擘送入天台山的,从外门弟子做起,有此成就足以自傲。若是在黄泉门当五年的圣女,恐怕她的道行还要更高。
玉船向天台山飞去,百里山脚,林木茂盛,一片树海,宁悠听得很认真。
“传说天地初开之时,诞生了一根灵柱,这根灵柱定下了修行体制,号称天台,登天台者,方能成仙。”
“是天台山吗?”宁悠指了指天台山,直入云霄,足有万丈,和传说一样,亘古长存了。
“不是,那天台山只不过是十几万年前,一个无上大帝从北海移来,仿照天台削成了这个样子,大帝留下了不朽传承,这才号称天台山。”碧泉儿说起天台山,小脸上升起一丝凝重。
天台山敢以天台为名,足以说明一切,是一位无上大帝开创的不朽道统,如今传承数十万年,一直鼎盛强大,不曾衰败。
十几万年,多少大教仙宗兴起和衰败,湮灭在历史长河,但天台山一直存在,底蕴深厚的可怕。
“真正的天台山可不是这样子的,让你瞧一下。”碧泉儿又嘻嘻一笑,伸出一根无瑕的玉指,在宁悠的额头轻轻一弹。
“给你开了灵眼,应该能瞧见了。”碧泉儿好似消耗了不少气力,笑了一声。
宁悠揉了揉眼睛,果真看到了。
“怎么好几个天台?”宁悠瞅东,东就有一个,瞅西,西边也有一个,他不管看哪里,好似都存在天台。
“准确来说,天台只有一个,可天台又是无处不在的,所以你看哪儿,哪儿都有。有太上长老推测,天台并不存在,也大能断定,天台确实存在,只是自太初至今,先民念想凝聚而成。”碧泉儿道,她自然也能看见天台。
“曾有大帝言,不过只言片语,但确定了天台的存在,并非念想,玄之又玄,妙不可言。”
“天台。。。。。。”宁悠不由心往神驰,他认准一个方向,仔细观看天台。
和天台山真的很像,同样的高大宏伟,一万八千丈,分成两种颜色,由两缕气旋转而成。
说是两缕气,这两缕气却巨大无比,比奇伟的山峰还要粗壮,倾倒下来能够压塌无尽山脉。
“咦,天台上有高台?”宁悠眨了眨眼睛,确信没有看错。
在天台距里大地一千丈高的地方,存在一个高台,竟大似一片陆地,无比的广袤宽大。
“上面挤满了人影,层层叠叠的,比老槐树的枝叶还要多!”宁悠惊叹,他第一次见到这么多人。
不仅如此,在无比宽广的高台之下,存在密密麻麻,无穷无尽的身影在攀爬。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纵然是宁悠的神铁魔心也开始颤抖了,如此多的人,多如恒河沙,根本无法用数据来衡量了,亿万都要朝上。
是一个世界的生灵吗?不然连这么粗大的天台都挤满了,全部往上爬,全部在竞争!
“那是人台,你第一次观天台,竟然看得见?”碧泉儿略微一惊,这代表宁悠的资质不错,天台能看多高,一定程度上预兆了将来的成就多高,能够爬多高,道行能够多高。
碧泉儿稍微定了定神,小声解释道:“你看到的高台名为人台,距离地面有一千丈高,修行好比上天台,在天台上登得越高,道行越高。”
“其中,天台一千丈一道天堑,若是人中龙凤,跨过天堑,跃上人台,便得天地业位,成为真人,真人之位无尽数。你看人台上的影影绰绰,皆是获得了天地业位的真人。”
“那从人台上继续往上登呢?”宁悠往上看,果真在人台之上又看见了人影,不过比人台之下的身影要少上一倍,而且越往上身影越少。
“从人台更上一层,就是真君了,真君之上还有更为强大的存在。小九儿,你到底看到哪里了?”碧泉儿问道,她当初第一次观天台的时候,也不过看到了六千丈。
六千丈,这是一个很了不得的数字了,要知道,这意味着碧泉儿日后可能达到的高度,若是福源深厚,六千丈之后也不是不可能。
“咦,好像还有一个高台,只是小了好多,相比人台不过芝麻大。”宁悠呆愣的说道,可吓了碧泉儿一大跳。
“你说什么,你真的看到了地台?!”碧泉儿一把抓住了宁悠的双肩,紧张的问道。
“那是叫地台吗?”宁悠自语,声音好似梦呓,他觉得没什么吃惊的,顺着灵柱往上看,顺其自然就看见了。
“天啊,那可是地台啊。”碧泉儿小手捂住额头,感觉有点发蒙了。
“地台距离地面有一万丈!若是能够跨越这道天堑,跃上地台,即可超凡入圣,尊称圣人!”碧泉儿咋舌,日后眼前面无表情的呆瓜能够跃上地台,成为圣贤吗?简直难以想象。
宁悠觉得没什么,漫不经心地道:“地台小多了,身影似乎也不多,模糊不清。”
“当然了,圣人的天地业位有限,古往今来只有这么一些,多少难以想象的存在被卡在地台之下,永远跨不过天堑,遗憾终身,最后无奈坐化,成为一捧黄土。”碧泉儿叹息一声,纵然你绝代无双,也难长生不朽,倒头来也只是黄土一堆。
而宁悠似乎还没有看到尽头,继续往上看,下巴抬到了极限,快要戳到碧泉儿,他的脸仰面朝天。
“你、你不会看到天台了吧?”碧泉儿有些放哆嗦,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天台一万八千丈,一万八千丈的尽头就是天台!
天台一万八千丈,一千丈一天堑,为人台,一万丈第二道天堑,为地台,一万八千丈的尽头为天台,跨过天堑,登上天台,是为成仙。
登上天台,即可证得道果,位列仙位,成为无上仙!
第六章 无上仙境()
宁悠没有回答碧泉儿,脖颈后扬,努力往上看,似乎在寻找天台的尽头。
“太高了,似乎突破了苍穹,到达了另一个世界,根本瞧不见。”宁悠自语。
闻言的碧泉儿松了一口气,以为宁悠真的如此逆天,第一次观天台,竟能一口气观完一万八千丈的天台,古之圣贤也未必如此。
不过瞧宁悠的架势,他也不知道观了多高,至少在一万丈以上,说明宁悠前途不可估量,极为可能跃上地台,证得圣贤业位。
“天台上没有人吗?”宁悠好奇的问道,他始终没有瞧见灵柱尽头的天台,发觉越是往上,身影越少,到最后屈指可数,好似孤零零的。
“古来圣贤皆寂寞。”碧泉儿叹了一声,圣贤是她无法仰望的存在。
碧泉儿观天台只到六千丈,圣贤皆在万丈以上,道行之高,说是通天彻地也不为过了,即便是魔道巨擘,也未必能见上一面。
“古来圣贤皆寂寞,那他们的朋友岂不是很少。”宁悠低语,挠了挠头,似乎对古之圣贤不是很情愿的样子。
“你掐我作甚?”宁悠好奇而疑惑,他一身铜皮铁骨,倒也不觉得疼,更不懂得怪叫,只是一问。
碧泉儿笑嘻嘻的,大眼睛明亮,如星辰闪烁,道:“我掐得可是未来的圣贤,若是晚了一步,怕是没有机会了。”
“未来的圣贤,你指我吗?”宁悠摇头,道,“我不想成为什么圣贤,朋友会太少。”
碧泉儿气笑了,古往今来多少英雄豪杰,望穿圣贤空余恨,不过大江东去,却有人不想成为圣贤,理由是朋友太少。
碧泉儿气不过,小手又在宁悠的腰板上拧了一下。
宁悠眨了眨眼睛,疑惑地看着碧泉儿,也不问什么原因了。
“你一定要成为圣贤,到时候为我护道,我不想**红尘,到头来只是一具白骨。”碧泉儿的星眸大而明亮,闪烁着莫名的认真。
宁悠不明白,只是点点头,答应了下来。
“我若成了圣贤,要接渡所有朋友,与我一起长生不死。”宁悠平淡的说道,惊了碧泉儿一大跳。
若非宁悠人微言轻,不然刚才那话都要引起天怒,会招来电闪雷劈。
“修行考验的是个人,大帝也渡不了。”碧泉儿心惊,随即小脸上闪过一丝落寞。
“仙如何?”宁悠问道,初生牛犊不怕虎,他其实什么也不知道。
碧泉儿睁圆明眸,不可思议地望着宁悠,异彩连连,她对宁悠可是没脾气了。
“没准仙真的可以,若是能极尽一万八千丈,跃上天台,证得大道,成了仙人,没准相近的人都能得道,鸡犬升天。”碧泉儿轻笑一声。
古籍有记载,不过只言片语,有绝世人物成仙,和他亲近的人皆得小道,升上了人台或地台。
人台寿元一千年,地台可享万载,虽然不能说是不死,但也称得上长生了。
“我若登上地台,享受万载寿元,估计要活得腻味了。”碧泉儿思绪飘得有点远,百里的距离不知不觉中横渡了,临近天台山。
真正到了天台山脚下,近观天台山,还真是吓人,眼前看不出是山,倒像是凭空多了一个巨大无边的悬崖。
“这里就是天台山,和宁家村可是另外一个世界。”碧泉儿咕哝一声,她带宁悠下了玉船,甩出一道玉佩,打出印决,拉着宁悠走了进去。
宁悠任由碧泉儿牵着,到处张望,也不见方才发生什么,可多向前了一步,景色骤然一变,柳暗花明,仿佛眼前迷雾移开,突然置身在仙境当中。
“来者何人!”
一声轻叱从两旁传来,旋即身穿道袍的天台山弟子飞了过来。
碧泉儿早在意料之中,她身为内门弟子,出入天台山完全自由。
“见过师叔,这位师兄是?”两名弟子望向宁悠,他也穿着外门弟子的道袍。
宁悠支支吾吾的,也说不上话,全由碧泉儿应付过去。
“是紫霞真人的吩咐。”
“紫霞真人?”两名外门弟子脸色微变,对视一眼,不敢多说什么了,任由碧泉儿过去。
“这是天梯,传闻有一万八千个台阶,直通天台山的山巅。”碧泉儿道,眼前的天台山逐渐明亮,一层层迷雾移去,一条笔直没有尽头的,如同白龙竖卧的天梯呈现。
宁悠惊得说不出话来,眼前的天梯于其说是台阶,倒不如说是直梯,坡度太陡了,根本难以攀爬。
走到近处,发现天梯的每一个台阶都高大无比,每块是一整块完美无瑕的汉白玉石铺成,一块高一丈,一个台阶都比宁悠和碧泉儿高。
“天台山的开山祖师效仿真正的天台,在天台山上开辟出了人台、地台和天台,人台之下为外门弟子生活起居的地方,地台之下则是内门弟子和长老的位置,而地台之上,便是真传弟子、太上长老等大人物的地盘了。”
碧泉儿脚下升起玄光,无需登天梯,直接与宁悠扶摇直上。
“人台之下你还看不到什么,登上了人台,你就能发现,天台山的奇伟之处。”
天梯两旁,果然常见一些建筑,多是天台山的外门弟子生活起居地,外门弟子见到碧泉儿,纷纷行礼,恭敬的叫一声师叔。
“外门弟子大多是资质一般,修为不到一百丈,他们主要负责对天台山的打理。”
宁悠点头,他时常见到外门弟子身穿道袍,手拿笤帚在扫地,外门弟子望过来的目光有敬畏,有崇拜,更有羡慕和嫉妒。
上了人台,是一块大神通者开辟出来的巨大广场,划分诸多区域,汉白玉石铺地,距离大地已有千丈距离,气温骤降。
碧泉儿特意打量宁悠一眼,发现他没有任何异状,脱胎换骨之后,早已寒暑不侵。
真如碧泉儿所说,上了人台,浩瀚无边的仙侠世界才向宁悠展开一角,御剑飞仙,虹霞神女,宁悠看得发呆,转不过神来。
浩大的人台,汉白玉石铺地,莹莹泛起白光,在之上的天台山,楼宇林立,仙阁隐现,霞光一道道,虹桥一座座,一挂银瀑飞落,一棵古松挺立。
宁悠双目一睁,发觉一头玉白的神鹿从天梯横跃而过,没入对面的仙林中,短小的鹿尾后面拖拽出一道玉光。
“咯咯咯。。。。。。”
宁悠听见一串银铃般的笑声,扭头望去,当即目瞪口呆。
在人台的十里天外,一座六彩虹桥横空架起,六种颜色莹莹灿灿,如同宝玉神石堆砌,红的似火,粉的似霞,黄的似金,足有数百米多长。
六彩虹桥一端落在汉白玉堆砌的人台上,彩霞交替,七色云烟缭绕,另一端落在一处神梨园,正有七仙女手挎竹篮,采神梨归来,方才一阵银铃般的笑容从那儿传来。
七个仙女一阵嬉笑,踏上六彩虹桥,手挎仙竹编制的篮子,里面盛放了一二个水灵的,黄灿灿的大神梨,在嬉戏打闹。
霓虹飞舞,天衣无瑕,七仙女花容月貌,身形姣好,仙纱罩体,凹凸有致,曼妙隐现,她们过虹桥时,时常打闹,仙子间互挠肚脐等痒痒处,有时以凶猛之势袭胸而去,引起一阵惊呼和尖叫。
这样的打闹春意盎然,让旁人羡慕不已,又暗中叫好,一饱眼福。
“姐姐,人台上有个小道童在看我。”一个长相妖媚,好似妖精,却是个仙子神女,她轻盈道。
妖媚仙子口中的姐姐黛眉轻挑,**她,道:“你这丫头是不是又动了凡心,那儿痒痒了吧,让姐姐帮你挠一挠。”
说着,轻纱飞起,她扑了过去。
“咦,那个道童倒是清秀非凡,难怪媚儿姐姐动了春心。”
“是啊,碧霞师叔不是缺一对捧剑的金童玉女吗,不如叫上他和旁边的师妹。”莺莺燕燕,几个仙女在虹桥之上,交头接耳,互相细语,好似讨论什么。
“好了,这件事情待会儿再说,先办了要事儿,将神梨送到仙宴上,耽误了时辰,可有真人怪罪,到时候谁也担当不起。”面靥带了几分英气的仙女道,她一脸凝肃,身材高挑,眉心凝聚出一个青色的菱形,显然是修炼有成,道行颇深的表现。
身材高挑的仙子一开口,另外六位仙女无不应是,她又道:“正事办完,倒是可以和碧霞师叔请示一下。”
七仙女一阵私语,不敢耽搁,立即化作绚丽的彩霞飞去。
“这就是天台山,怎么和平时看到的不一样?”宁悠发呆,目不暇接,他在村里老屋看天台山,远山青黛,连山上的树木都没见一棵,更不要说楼阁宫阙了,和眼前景象大不相同。
人台往上的天台山,处处是盛景,处处是仙境,美不胜收。
“小九儿,平日里天台山被绝世仙阵笼罩,怎么可能被你瞧清楚。”碧泉儿笑道。
宁悠还没有看完,人台不过如此,地台才是真正的仙境。
往七仙女飞天的方向望去,金霞漫天,祥云无数,一座座光芒万丈的金宫玉阙若隐若现,偶尔金霞翻滚,祥云腾飞,可见一条蛟龙在翻腾,蛟龙的龙角间还站着强大无比的仙人。
以宁悠的耳力目力,甚至能够瞧见金霞中的宫阙的牌匾,能够听见金宫玉阙中飘扬下来的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