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候,归不归走到了刚才元昌所在的位置,小心翼翼的在地上摸索着。老家伙先将细长的木匣收好,随后叫过来百无求,将地上看不到的龙鳞法器一件一件都放在了二愣子的怀里。问过吴勉确定了地上再没有散落的法器之后,老家伙这才笑眯眯的回头对着席应真说道:“术士爷爷,您那一套龙鳞法器先存在我这里,回去之后一定给您挑一套好的。那什么,广义大方师这里也挺忙的,我们就不打扰了。傻小子,东西抱住了,千万别撒手……”
眼看着吴勉、归不归这几个人要离开,席应真开口说道:“老家伙,你们到百里熙的山上等着术士爷爷,还有话和你们交代。”
本来广义、广孝二人都在眼红这一地谁也看不到的法器,当初吴勉就是仗着这样的法器厉害,才打烂了姬牢的脸。他那时的修为还在火山之下,如果现在广义、广孝得了这样的法器,就算和广仁翻脸又如何?
不过看着百无求两只手怀抱的样子,广义广孝二人也知道捞不到什么好处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归不归满载而归,广义现在才回过味来:方士宗门重开山门,我是大方师,为什么好处都被别人得了?昨晚的大典就是一个笑话,日后如何经营才能件头疼的事情。
看着吴勉、归不归等人都离开了宗门,席应真和广字辈的人没话说,当下大大咧咧的顺着山门走了下去,这时候,广义也不管广孝,直接对着准备要离开的广仁说道:“广仁,你这次来就是为了看我笑话的吗?”
第1117章 浊脑()
本来广义已经做好了和广仁撕破脸的准备,突然听到徐福的人到了,这些日子以来最担心的事情终于出现了。广义也没有心思去理会广仁师徒了,当下深吸了几口气,努力的平复了心态之后,这才吩咐弟子大开中门,奏响礼乐迎接徐福大方师的使臣。
片刻之后,广义带着弟子到了大门口,便见到一个白头发的方士站在大门口。虽然这几年广义一直在忙重开山门的事情,不过世间有关修道之士的大小事都逃不过他的耳目。虽然和这白发方士第一次见面,不过他还是马上叫出来这人的名字:“是公孙屠师弟吧?听说徐福大方师的海外弟子当中有人成为白发的体制,真是可喜可贺。公孙师弟原来辛苦,请到正堂休息。稍后门中弟子到齐在宣读徐福……”
“广义先生误会了,我只是前来送徐福大方师的私信。大方师没有叮嘱这私信要于众人宣读……”送信的人正是那位借了吴勉光才变成白头发的公孙屠,这个白发方士看着广义身后乱乱哄哄的大小方士,顿了一下之后,继续说道:“除了信简之外,徐福大方师还有几句话要我代为转告广义先生,不知道有没有私密一点的场所?”
听到这个公孙屠从始至终都没有称呼自己大方师,就连师兄都没有叫一句,只是不咸不淡的称呼自己为先生,广义的心里已经有了不详的预感。当下擦了擦冷汗之后,先是屏退了门人弟子,随后恭恭敬敬的带着公孙屠到了一间密室当中。
也不知道两个人在里面谈了什么,差不多一顿饭的功夫之后。两个人从密室当中走了出来,两个人的表情都没有什么异常。广义还请公孙屠吃了一顿酒饭,看两个人交杯换盏的样子,就好像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样。吃喝的空隙,广义得知广仁、火山还有广孝和尚三人已经匆匆忙忙的离开了宗门,好像在故意躲避这为徐福使者一样。
吃喝完毕的时候,天色已经擦黑。不过公孙屠却没有留下来的打算,而广义也没有相劝。只是公孙屠离开的时候,广义独自将他送了出去。本来谁都以为出去这位昆仑大方师稍后便会回来,没有想到直到第二天天亮也没有见到他的人影。
当下,广义的门人弟子到处寻找的时候,在道场当中燕哀候的塑像下面压住一张字鉴。里面是广义亲笔所写的几句话,意思是广义已经跟随公孙屠前往东海去见徐福了,徐福大方师的意思,方式宗门早年坍塌是气数已尽,没有必要再开山门。故此广义走后山门关闭,宗门当中的财物门中弟子皆可得,以作为他们的遣散之资。
看到这信简,广义门下所有的弟子们都傻了眼。宗门这才刚刚开了一天,这就关闭了?不过所有的人都顾不上诧异。他们都开始争抢宗门当中的法器和天才地宝,术法高强的抢夺的宝物便多一些。一些刚刚进到宗门的小方士见到抢不过这些师兄没便开始打起来门中金银的主意。
一个上午之后,几乎所有的方士都带着个字抢夺的东西下山。偌大的一座宗门,只剩下后院寝室当中的太子和内侍总管这些人(之前的大队侍卫已经下山,在山脚下驻扎)。昨天广孝下的禁制一直没有消掉,里面的人并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加上昨天内侍总管从门缝当中看到一堆白头发的方士,他们虽然没有动手,不过也看的内侍总管心惊肉跳。当下他吩咐寝室当中所有的人都不可以出去,大小解这样不得不出去的时候也要快去快回。
早上的时候,内侍总管已经看出来一点苗头,来送饭的小方士脸上阴晴不定。等到中午的时候连饭都不送了,内侍总管挨过了午时,实在忍受不住才派人去找广义、广孝交涉。结果派出去的人回来之后,说这座宗门已经没人。
确定了宗门已经空空荡荡之后,内侍总管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不敢再在这里逗留。当下一边派出去腿快的侍卫去调山下的侍卫们上山,一边用被子将太子牢牢捆绑好,抬着这位太子下山,希望能在半路上和侍卫们汇合。
下山的时候,昏迷的太子遇到了一点意外,脑袋无意当中撞到了一块凸起的石头上。致使下山清醒过来之后,本来已经不是很灵光的脑袋变得更加迟钝起来。几年之后太子登基,成为一代有名的白痴皇帝。
再说吴勉、归不归这二人二妖。他们从昆仑宗门出来之后,便个字使用术法、妖法到了辽东的狼山上。归不归在百里熙的法器洞府当中找了几件存放法器的盒子,按着吴勉的提示将百无求怀里一堆龙鳞法器装好。
看着归不归将最后一个箱子扣好之后,百无求终于忍不住开口说道:“老家伙,老子问你的话还没说呢。你是不是也打算滑过去?你说,百里熙怎么就不舍得把元昌俩字说出来?元昌是个和尚又不是他相好的……”
百无求说话的时候,归不归从怀里取出来之前元昌丢在地上的细长木匣。老家伙打开木匣在里面取出来一支长香,晃了一下之后香头自己点燃。看着飘起来的缈缈青烟,归不过笑眯眯的对着自己的便宜儿子说道:“傻小子,你刚才说的什么?谁把谁弄死了?谁又不说谁的名字?”
“不就是那个谁吗?那个谁来着?就那个谁……”说到这里,百无求突然长大了嘴巴,随后瞪着归不归半天都没有把嘴巴合上。实在想不到自己要说什么,二愣子的记性虽坏,却已经看出来这是归不归手上长香搞的鬼。当下一把将香抢了过来。扔在地上使劲的跺了几下,不过直到长香被他踩成齑粉,也还是想不起来刚才自己要说的两个人名。
看着百无求恼羞成怒的样子,归不归嘿嘿一笑,说道:“傻小子,是不是百里熙和元昌?”
听了归不归的话,百无求一拍脑门,说道:“可不就是百里熙和元昌吗?老家伙,你刚才搞得什么鬼?这俩人名就在嘴边,老子怎么就是说不出来?”
“傻小子,这个叫做浊脑,也是百里熙炼制出来的法器。”说话的时候,归不归指了指自己身边的细长木匣。随后继续说道:“这本来是百里熙当年和人玩笑炼制出来的法器,点香之人催动法器。可以控制闻到香气的人忘记想要忘记的事情,傻小子,你叫什么名字来着?”说话的时候,老家伙在地上捡起来一撮香末子点燃……
百无求愣了半天之后,竟然连自己的名字都说不出口。当下对着归不归淬了一口,说道:“呸!老子是你生的,名字是你起的,老家伙这个你也不知道吗?”
这时候,在旁边看热闹地小任叁笑的在地上打起滚来。好容易止住笑声之后,对着对不归说道:“老不死的,你先停停。我们人参还是不明白,元昌不是想好要弄死百里熙吗?那么还费这个事做什么?”
第276章 回国()
汉王虽然深得皇帝的疼爱,不过也受不了他当着殿中文武大臣的面来斥责姚广孝。自己靖难得了天下当中有大半的功劳都要记在这个和尚的身上,而且姚广孝现在虽然已经失去了长生不老的身体,或许还失去了术法,不过人家也是有朋友的。真有哪个神仙朋友看不下去了,下仙山来和自己理论理论,他就算是皇帝也受不了。
“朱高煦,少师是朕的师长,你怎么敢这么无礼?”朱棣看了一眼自己的二儿子之后,继续说道:“来人,摘掉朱高炽王冠上面的东珠。传朕的旨意,汉王朱高炽行为放浪,言语当中对帝师无礼。免去他亲王的王爵降为郡王,封地改为安乐洲。限三日之内离京就藩,不得延误……”
朱高煦没有想到自己只是替皇帝说了句话,便沦落到了这样的下场。当初朱棣为了表彰他协同太子守护北平有功,这才赏赐了他王冠上面佩戴东珠。以往只有太子才有资格佩戴东珠,也是因为这颗东珠才让朱高煦心里一直对太子之位有窥视之心,现在自己说错了一句话,便什么都没有了……
看着自己的弟弟被护卫带出了奉天殿,胖太子犹豫了一下,还是向前一步想提自己的弟弟求情。不过他的话还没有出口,已经听到朱棣开口说道:“太子身为国家的储君,却连自己的弟弟都管教不好。让他对着少师说出如此无礼的话,祸是朱高煦闯的,不过你这个太子哥哥也脱不了干系。罚你一年的俸禄,收回太子玉带作为惩戒。”
一句话将朱高炽求情的话挡了回去,当下太子低着头也不敢再说话。这时。殿中的文武大臣的目光都对准了姚广孝,希望这个和尚能说句话给皇帝一个台阶,收回对太子和汉王的责罚。
不过姚广孝坐在椅子上低头闭着眼睛好像睡着了一样,任凭朱棣骂完了汉王骂太子,他都像是没有听到一样。随后竟然还打起了小呼噜,口水顺着嘴角流淌了下来。
看着和尚的样子,朱棣轻轻的摇了摇头,随后叫过来太监,说道:“送少师回庙里休息吧,从今往后只要不是大朝,少师可以不用上朝。”
这时,才有太监过来唤醒了姚广孝,搀扶着和尚出了奉天殿。不过当姚广孝进了小轿之后,他迷迷糊糊的眼睛突然睁开,随后和尚微微一笑,低声的对着自己说道:“你还是不相信和尚……”
到了寺庙之后,太监陪着‘昏昏欲睡’的姚广孝去了库房,在里面找到了当年徐福出海之前,打造船只的造船图。随后太监如获至宝的将船图带回到了皇宫……
第二天一早,皇宫里面便传来了册封大太监郑和为国使,出使南洋各国的消息。等到出海的大船建造成功之后,便立即起航。因为建造船图当中宝船的规模太大,朱棣临时改了主意。集结了全国造船的能工巧匠,只建造两艘宝船即可,剩下的改用大明水师的战船即可。
转过年来六月,两艘大船终于造好。在太子朱高炽的陪同之下,郑和从太仓出海,正是开始了出使西洋洋各国的形成。
此次出使的船队空前的强大,除了两艘长达四十四丈的宝船之外,还有大小战船两百余艘,官兵以及水手、随从将近三万人,这样的规模别说出使了,就是扫平西洋洋各国都足够了。
一时之间,郑和出使西洋的消息传遍了各地。自古以来什么时候听说过这么大的阵仗,上到朝中的文武大臣,下到大街上的贩夫走卒,一开口便是郑和船队出使西洋各国的消息。一时之间,那只庞大的船队成了大明百姓茶余饭后不可或缺的话题。
这段时间里,姚广孝继续待在起庆寿寺里。除了每逢初一、十五的大朝他去参拜皇帝之外,剩下的时间里都是待在庙里编辑、翻译天竺传来的佛经。虽然和尚不经常出入皇宫,不过朱棣却时不时的亲自、或者派太子来看望和尚。在外人看来,皇帝陛下还是很看重这个靖难功臣的。
也是在郑和出海之后的档口,被朱棣封为靖难第一功臣的李景隆因为被朱能等其他的官员弹劾,举证他图谋不轨。说来也没有什么,只是他关上门接受家奴的跪拜。到了朱能等官员的嘴里就变了,变成跪拜如同君臣之礼,是为大逆不道。
朱棣登基之后,便亲口封了李景隆靖难第一功臣。还加封了他左柱国,光禄大夫和太子太师的尊号,一时之间李景隆的风光无二。虽然朱能等靖难功臣不服,不过朱棣亲口许下的靖难第一功臣,谁也动不了他。
没有想到李景隆风光了没有半年,朱棣一道圣旨便剥掉了他身上所有的官职。最后念在靖难功臣的份上饶了李景隆一命,不过还是将他这一家人都圈禁在了家中不得私自出府。
期间,想保住李景隆性命的人也找到了姚广孝,希望这个永乐皇帝身边大红人能说句好话,可以让李景隆告老还乡。
不过和尚两句话便让求情那人闭上了嘴:“大人你是要害死李公爷吗?现在陛下将他幽禁起来是保住了李公爷的性命,一旦没有了官职的李公爷出了京。那走不出十里便会建文帝党羽的手里……”
原以为这样李景隆这样被囚禁起岸来终老就好,谁也想不到这位昔日的靖难第一功臣的气性太大,最后竟然气的绝食而死。他的死算是给朱棣靖难之役最后的京城被破一个交代……
这样的日子又过了一年多,这当中姚广孝也派人去打听了有关吴勉、归不归的消息。根据泗水号那里听来的,现在归不归已经完全掌控了泗水号,他和吴勉还去了一趟波斯,不久之前刚刚回到财神岛。
就在姚广孝想着是不是应该通过泗水号的商铺来联系一下吴勉、归不归的时候,一天深夜,还在睡梦当中的和尚被小沙弥叫醒。皇帝陛下刚刚下旨请他到皇宫,好像是出了什么不得了的大事,要和姚广孝商量。
等到和尚再次出现在奉天殿的时候,锦衣卫指挥使纪纲,还有兵部、刑部的两位尚书,以及太子殿下朱高炽等人已经到了殿上。看到了姚广孝到了,朱高炽亲自过去将他掺扶到了皇帝的身边。
还没等姚广孝坐下,朱棣已经忍不住开口对着和尚说道:“郑和不负朕望,他在暹罗抓住了朱允文……”
这一句话说出来,姚广孝的笑容便凝固在了脸上,当下他少有的打断了皇帝的话,说道:“陛下,郑和不会已经伤了建文君的性命了吧?”
“那是朕的侄子,朕怎么会伤了他?”朱棣看了一眼朱允文之后,继续说道:“允文回来之后,朕会把他秘密的接到宫中。每天看他一眼朕也就放心了,起码他不会被宵小之辈利用。”
这时候,纪纲起身向着皇帝行礼,随后继续说道:“陛下,臣以为陛下不可以擅自离开京城,迎回建文君,臣下的锦衣卫足够了。”
朱棣的目光从姚广孝的身上挪开,看了纪纲一眼之后,说道:“朕意已决,三天之后起驾泉州,郑和身为大明国使回国,当的起朕亲自去码头相迎。你们都不要多说了,去安排吧……不亲眼见到朕的那个侄子回来,朕心难安……”
说完之后,朱棣轻轻的拍了拍姚广孝的手背,继续说道:“这次也要麻烦大师一同前往了……”
第277章 登岸前夜()
准备了三天之后,朱棣的御驾启程,向着泉州泗水号码头的位置行进。
严格来说,泉州的码头属于泗水号的私产。不过郑和出发的太仓刘家港太过简陋,不宜迎接皇帝驾临。当下光禄寺找到了泗水号在京城商铺的管事,征用了泗水号在泉州的码头。
朝廷亲自征用,管事一边派人去财神岛向归不归禀告,一边代替他们这位新任的老东家答应了征用码头的事情。选在泗水号的泉州码头还有一层意思,顺便看一下吴勉、归不归的态度。朱棣登基以来不管是对泗水号还是对邵家女人都是照顾有加,看在这个份上吴勉、归不归他们几个也应该和逃难的朱允文划清界限了,不管怎么说朱棣现在才是一国之君。
朱棣心里着急再见朱允文,当他一路上拒绝了所有沿路官员们的拜见。几乎就住在了他的那架豪华至极的马车上,半个月的时间便到了泉州码头。
原本郑和的船队前一天便到了泉州码头附近,不过为了创造出来一种皇帝陛下亲自迎接郑和下船的局面。船队在距离码头二十里的位置便下锚停船,就等着明天皇帝陛下亲临码头了。船队停好之后,郑和下命所有官员、士兵和船员们都要换上干净整洁的衣服,以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