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坐断东南-第1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了,夷洲之事算是结束了,接下来就议一议州牧的事吧,都已经几个月,也不能再拖了。”刘宏继续说道。

    “陛下,州牧权力过于庞大,是不是再缓缓?”许相依旧是持反对态度。

    “是啊,陛下,这事还是要谨慎些。”丁宫也劝阻道。

    曹嵩没有说话,他知道自己的太尉生涯快到头了,抱着谁也不得罪的态度基本上不说话;何进也是一样,但他是知道陛下已经有了决定。

    “战争还在继续,什么时候能胜利还不知道!刺史的权威确实太小,有些太守对刺史的命令阴奉阳违,这才导致小的叛乱不能及时剿灭,逐渐变成大患。”

    “朕也知道这事很重要,所以也没有指望一次就解决。这样吧,先派几个州牧到任试试效果,如果可行的话,之后再继续。如果没有效果,在裁撤也不晚。”折腾了这么久,刘宏这次的确是下定决心了。

    “臣等遵命。”众臣齐声道。

    “宗正卿刘虞何在?”刘宏早就考虑好了人选。

    “臣在!”刘虞出列道。

    “着刘虞出任幽州牧,督孟益、公孙瓒尽快剿灭张纯、张举,击退乌桓的犯边。”

    “臣领旨。”

    “太常卿刘焉。”

    “臣在!”

    “着刘焉出任益州牧,益州如今战事不利,又有蛮人作乱,卿到任之后要尽快剿灭黄巾,宁靖地方。嗯,朕会在西园军中遣一部去剿灭板楯蛮的。”

    “臣谢陛下隆恩。”刘焉高兴的说道。

    数月谋划,终于完成了,董茂安说益州有天子气,到底是不是真的呢?刘焉心中不定,时刻乱想。

    “太仆黄琬。”

    “臣在!”

    “着黄琬出任豫州牧,豫州也是多事之秋,汝南黄巾极难平定,刺史孔伷以及新过去的下军校尉鲍鸿都无法击败黄巾,卿到任之后,督促他们尽快剿灭黄巾,然后回援南阳。”

    “臣领旨。”

    ⑦,。2■3。▲o《 s=〃arn:2p 0 2p 0〃》s_;

    “好了,就先这些这三个州试试吧!”刘宏没再多任命,“现在各州有刺史,有州牧,又有刺史州牧兼有,过段时间看看效果再说吧!有问题吗?”刘宏吩咐完毕,看着众臣问道。

    皇帝口含天宪,说出来的话就是既定事实,谁敢有意见?于是3个州牧就这样定了下来。

    刘风就在一旁看着,觉得自己有一种见证“历史”的感觉。他很庆幸自己当初遇见了智脑,更庆幸被他一脚踹到了封印中的夷洲,否则,像今天这种见证“历史”的事情,怎么能轮到他参与其中!

    与会的朝臣原本想着该结束了,都等着皇帝宣布散朝了,但是却又听见了刘宏的声音。

    “朕即位21年,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年到执掌一国的帝王,杀过人,犯过错,但作为认父,对子女抱有很大期盼的心,和诸位卿家是一样的。迄今为止,朕只存二子一女,也是时候给他们规划一下将来了。”

    听到此话的朝臣们愣住了:陛下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他想强行废长立幼,立小皇子为太子不成?大将军可是还掌着兵权呢,仅凭西园那些新兵,能控制的住局势吗?

    何进终于变了脸色,这事他毫不知情,一dian准备都没有。

    “难道陛下朕的要趁着大喜立小皇子为太子?不,绝不可行,若真立了那小子,以后哪还有我的好日子。但是我虽贵为大将军,但出身不好,根基不深,这一切都是拜皇帝所赐,要是他真的收走,自己能有什么办法?难道真的举兵造反吗?难道陛下丝毫不担心造成时局动荡?要知道除了自己是统掌天下兵马的大将军,自己的弟弟还是车骑将军,这天下还在战乱中,在外平叛的军队还没回来呢!或者说,陛下还有什么依仗?”何进心里一下子想了许多。

    大殿之中寂静无声,所有人都屏气凝神。他们知道,接下来的事情,将决定着大汉的将来。

    在场之人,除了刘宏,也就刘风和张让心知肚明,丝毫不紧张。

    “朕长女万年公主,已然婚配,不必再说。朕有二子,长子辩,已经16岁,快成年了;少子协,今年8岁(虚岁),还是个稚子。十余年来,朕一直未立太子,今日可将其一起解决了。”刘宏的声音清晰的传到下面诸人的耳中。

    果然如此。下面朝臣一副“早就猜到”的模样,让刘风看了好笑:等会结果出来会,不知道你们会不会脸红?

    “皇长子辩,皇后所出,朕之嫡长子,今立为太子,诸卿可有异意?”刘宏问道。

    “陛下,臣反对……”一个不知什么官的老者立即站出来,一脸正气的开口反驳,然而才说了几个字就说不下了。因为他发现满朝之人都盯着自己,尤其是为首的何进,一副要吃了自己的样子,讪讪停下,不知道自己那里出错了。

    “好像听错了,是立皇长子刘辩为太子?”被盯的不自在了,这人终于反应过来,原来皇帝是立长子为太子,这下才明白马屁拍到马蹄子上去了。

    “自以为是的家伙,凭经验猜测陛下要立刘协,话都听不明白,活该出丑。”刘风心里暗笑。

    何进也是很意外,他之前还在想怎么反驳皇帝,却听发现自己最想听到的话从皇帝嘴里说出来。他诧异了一下,还没反应过来,居然听到有人发对,而且这人还是一直支持自己的,他不发怒才怪。

    “反对?理由呢?”刘宏毫不动气,冷声问道。

    “臣年纪大了,一时没听清楚,请陛下恕罪。臣支持立大皇子为太子。”那人赶紧认罪。

    “既然年纪大了,那就回家休养吧!”刘宏毫不客气的开除手下的员工。

    “嘶”,有些人倒吸了一口冷气。

    他们也是一样,以为刘宏要立刘协当太子,也是准备反对的,也是没仔细听刘宏的话,但是因为速度不够快,被那老者抢先了,幸运的躲过一劫。

    那人罢官,自有殿前武士将他带走。刘宏扫视了一边诸臣,问道:“还有人反对吗?”

    “臣等没有意见。”朝臣们异口同声的回答。

    开玩笑,嫡长子立太子还反对,那绝对是不想混了。

    “那好,散朝之后拟定诏书,通传天下。”刘宏说道,“皇长子立为太子,小皇子封会稽王。”

    “会稽王?”下面的人不明白了。有些人直接看向刘风,这才当上太守,就要换了吗?

    何进也是皱着眉头:陛下这是什么意思,将小皇子封的远远的,这是躲避呢,还是为东山再起做准备?

    但即便有疑问,他也是不敢反对的,那样的话,万一刘宏再在立太子的事情上作手脚,岂不是得不偿失!

    方正要是不行的话,等新君即位后,改封一次,将他拉到自己眼皮底下,还怕他生出事情不成?

    “没错,废会稽郡,置会稽王国,原会稽太守刘风任国相。”刘宏清晰的向大家解释。

    “果然如此,这太守的头衔还没几分钟就变了,其实我真的相当太守,而不想当国相啊,谁愿意在自己上面还供着一个人呢?即便他什么也决定不了,只是个象征!”刘风在心里默默说道。(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二章、王子就国(求收藏、订阅)() 
ps:不好意思,上一章的章节名错了,应该是231章的,没法改,这次就直接发232章了。还有,求各种支持!

    ——

    “此次,会稽王将随会稽相就国。”刘宏再次给了朝臣们一个“惊喜”。

    在场的人都不是傻子,刘宏这么明显的用意不会看不出来,明显是因为后族势大,为了保护小皇子才这样做的。

    “陛下,会稽太过偏远,可否将封地改近一些,至少也封在江北吧!”许相建议道。

    他是司徒,要从整体考虑。有汉以来,从高帝到武帝,过远的王国叛乱接连发生,持续了近百年,之后就在没有在江南出现新的王国了。小皇子封会稽王,远离朝堂,杜绝了争位的可能,避免了朝廷的内耗,但也不免留下了隐患。天高皇帝远,若是将来小皇子起了异心,想要聚兵叛乱,也没人管得到啊!

    “无妨,远些更好。大将军,你怎么看?”刘宏直接不给许相再说话的机会,直接问何进道。

    “臣没有意见。”何进躬身道。

    即便他有意见,又能怎么说呢?难道说我怕你这小儿子将来造反,威胁我外甥的江山,你把他封在豫州?

    若是他真有意见,接下来立太子的事就不会顺利了。历史上,刘宏偏爱刘协,一直想让他当皇帝,但因为何进势力已成,他无可奈何,至死也没有立太子,何进是带兵入宫请刘辩登基的。以至于后来董卓废帝的时候,还拿这个做借口,表明自己是遵循刘宏的意志。

    这是一种交换。

    这一刻,何进更加坚定。皇帝的身体如何他很清楚,撑不了多久,他决定,只要等新君即为,立即就将其迁回来。还有那个异人,当自己的领主去,不要混在朝中了。

    “那就好,刘风何在?”刘宏看向刘风。

    “臣在。”刘风说道。

    “刚才的话都听见了吧,朕可没有食言!”刘宏笑道,“今后你可要好好治理会稽,可别让会稽王吃不上饭。”

    “陛下说笑了,臣定当竭力而为。”刘风正色道。

    “拟诏,永宁长刘风升任会稽相,兼任典船校尉,永宁县丞接任永宁长不变。”刘宏给刘风的另一个职位也提高了一下,“夷洲新定,若有不谐,还需会稽鼎力支持,不要让夷洲乱了。”

    “臣知道了。”刘风说完,见没事了,就退下去了。

    “嗯,易令刘备,守县数年,剿匪有效,治民有方,擢升河间相。退朝。”关于刘备的问题,刘宏再一次不给诸臣反对的机会。

    这次连刘风都没想到,刘宏居然还记得刘备。难道说他真的在广撒网,要把姓刘的都派到地方去,看看最后还剩下谁?

    何进说不上高兴还是愤怒,外甥已经如愿被立为了太子,但其它的事都超出了他的预想,这让他觉得不舒服。

    “恭喜两位州牧大人!”离开大殿,刘风找上了刘虞和刘焉。

    “陛下委以重任,但我却感到责任重大,张纯之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平息啊?”刘虞率先感叹道。

    “是啊,益州局势败坏,远超其他地方,我还不知道能不能进益州呢?”刘焉也说道。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左右不过是一个叛乱的贼子,顶多乌桓有些麻烦,刘幽州何必为难。”刘风笑道,“再说益州,黄巾的名声多坏,不用我说,叔父也知道,等叔父出任益州牧的消息传来后,自会有人准备迎接叔父入蜀的。”

    “果然是见过世面的,让我们这么为难的事,在你嘴里就这样简单。”刘虞点点头,然后故作生气的样子说道,“不过你小子不地道,同为宗室,既然都叫君郎叔父了,何差我一个?”

    “叔父莫怪,未得允许,小侄哪敢高攀?”刘风立即打蛇随棍上,和刘虞攀起了交情。

    “你如今也是二千石的大员了,陛下很看重你,把小皇子托付给你,你不要辜负了他。”不管心里有什么想法,刘焉还是叮嘱刘风道。

    “小侄明白!”

    告别了一位位熟悉的人,终于轮到曹****,不过他和袁绍一起。

    “孟德兄,几年不见,一向可好?”刘风笑呵呵道,“本初兄。”上朝之前,他来的晚,都没有来的及和曹操大招呼。

    “我还是老样子,不比你官运亨通,这才几年,都是一国之相了。”曹操笑道。

    “是啊,犹记得几年前,致远第一次来洛阳,那时可真没什么人认识,现在已经名传天下了。”袁绍也笑道。他的卖相,可比曹操好多了,放在现代,那是典型的高富帅。

    “小弟可比不的你们,年少成名,早就是二千石的高官了。我们先出去,找个地方喝酒如何?”刘风建议道。

    才步出皇宫,刘风就听见了系统公告。

    “叮咚,系统华夏区公告,异人刘风为大汉开疆拓土,寻找到夷洲,将夷洲纳入大汉版图,华夏区增加‘夷洲郡’地图,新入游戏的异人有机会出生到夷洲。特奖励刘风声望10000。”

    ……

    “叮咚,系统华夏区公告:在异人的影响下,大汉皇帝刘宏封少子刘宏为会稽王,立即就国,华夏区剧情出现重大变故,特此通知。”

    ……

    刘风的脸色很精彩,他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出风头也就罢了,方正他已经习惯了。但是系统剧情变化这么重要的事情,直接公告出来,这不是让为剧情正做准备玩家埋怨刘风吗!

    现阶段,玩家在县城见个县令、县丞都比较困难,哪有机会见皇帝?也只有刘风,这个封侯的人,能接触到皇帝。若不是他,谁能影响皇帝改变决定?

    刘风实在是冤,因为这不是他的注意,而是刘宏自己决定的,谁让刘宏这个智能程序的精明程度远超他人呢?

    刘风当然不会承认,他是被刘宏给收买的——被刘宏用一郡之地收买的。

    现在,他也面临着一个问题:刘协走了,太子立了,董卓就没有理由再废立皇帝,若是没有这个重要的理由,关东联盟还会出现吗?若是没有了十八路诸侯讨董,那董卓乱政这个剧情还会有吗?没有了董卓乱政,诸侯林立的局面还会出现吗?若是没有了诸侯林立,他怎么才能真正成为一方之主?

    想到这些,刘风自问,自己当初的选择是不是错了呢?提前带走刘协,引起了剧情的巨大变化,从此不再有历史可依,真的好吗?(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三章、史阿与荀攸() 
“致远兄,想什么呢,走吧!今天你升官,可是要请客的,不至于舍不得酒钱吧!”袁绍开玩笑道。

    “本初兄哪里话,小弟是在想去哪里喝酒?”刘风嘴上说着,心里却在想:自己什么时候和这家伙这么熟了,都能让他开玩笑了。

    “估计我们暂时去不了了?”曹操笑着说道。

    刘风、袁绍抬头,见一个小太监正向他们走来。

    “刘大人,陛下召见!”小太监直接在刘风面前停下,然后说道。

    “孟德兄、本初兄,陛下应该是因为小皇子就国的问题召见小弟,这顿酒先欠下,等来日有空了再喝不迟。”刘风颇为“不好意思”的说道。

    “无妨,致远先去,来日方长。”袁绍说道。

    刘风走了,曹操惊讶的看着袁绍,问道:“本初,什么时候这么折节下交了?你不是最看不惯异人的吗?”

    “再看不惯,也是天神的意志。随着他们的成长,带来的不只是战乱,还有繁荣,我怎么着也要了解一下。再说了,致远如今也是一方大员了,虽然个人实力差点,但也能进入我们这个圈子了。”袁绍说道。

    曹操笑笑,没再说话,和袁绍一起离开。

    这个袁本初,还真是口不对心啊,看上了致远在陛下心中的地位,又没别人,直说就是,说的那么冠冕堂皇干嘛?

    这是曹操的心声。

    西园,刘风不是第一次来了,但他知道,自己能来这里的次数越来越少了,或者这是最后一次也说不定。

    张让在侧,依旧是一脸的笑容,但刘风却从他的笑容中品出了阴沉——他这是用笑来掩饰自己的恐惧。

    张让是真的恐惧了。

    没有了刘协,刘辩又被立为太子,何进的势力越大壮大,相对而言,和外戚是死敌的宦官形势愈加不妙。等到陛下归去,必然是何进控制大权,那时候,一心拉拢世家的何进还不将他们卖个干干净净。

    即使他早有准备,在刘宏宣布的那一刻,也依旧感到心凉。陛下能退让,但他们不能。这些年,他们作恶太多,依仗着刘宏的威势杀人太多,即便辞官回家,也不会有好下场。

    十常侍都不是傻子,得知消息后很快就明白了自己的处境,已经有人联络他秘密聚头了。若不甘心就此失势,那就只能想个破局的法子。

    除了张让,还有刘宏和刘协在,此外,还有一个年轻剑客,负剑侍立一旁。

    “在皇帝面前持剑,此人不简单,不知道刘宏是什么意思?”刘风心里暗道,行动上却不满,“见过陛下、小皇子,见过张常侍。”说着,还故意看了一眼那剑客。

    “不必多礼,坐吧,这位史阿,剑道大师,今后将负责小皇子的安全。”刘宏介绍道。

    “史阿,莫非是大侠王越的弟子?”刘风惊讶的问道。这可不是装出来的,而是确实吃惊。

    王越其人,确认为史实人物不错,然资料匮乏,史阿也是一样。只有曹丕在《典论·自序》中提及学剑之事,言“桓、灵之间,有虎贲王越善斯术,称于京师。河南史阿言昔与越游,具得其法,余从阿学精熟”。这是其自夸武功,但王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