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未完待续。)
第四百八十三章、重心转移()
此时,距离刘风入主吴县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太史慈早已带人将最后的两县收回,没有发生什么意外。
乌程作为严白虎的大本营,被严白虎折腾的一团糟,尤其是严白虎败退震泽之后,趁着刘风还未到来,又回到乌程抢掠了一番。沦落为贼寇的严白虎,终于不再顾忌其他,在太史慈到来的这些日子里,几乎将乌程抢了个精光。就连阳羡,也数次被严白虎劫掠,不过好在,凭借着城墙,严白虎的大军没能攻进城来。
不过这也将阳羡人吓了半死吗,当太史慈带人来到之后,没有任何抵抗,直接开城投降了。当然,这也有整个吴郡大族已经屈服的原因在内。
乌程的破败,当然少不了某些玩家的动作,参与到严白虎劫掠中的玩家不在少数。太史慈在乌程狠狠的杀了一批人,又关押了一大批作恶的玩家,这才让乌程稳定下来,为了镇压乌程的局势,刘风特意将凌操这个历史武将派去当县长。
蒋钦和周泰统领吴郡的水师入了震泽,终于震慑了严白虎,使他放弃了频繁上岸为恶动作,龟缩起来,躲在广袤的震泽中,开始和蒋钦他们玩起了躲猫猫的游戏。
……
吴县的太守府中,刘风的部下除了在外的,高阶将领齐集于此。所谓高级,是6阶以上的人物,当然,还有部分5阶实力的人也在其中。
除了跟随刘风入吴作战的荀攸、白建等人,留守后方的虞翻、贺齐也赫然在列。前不久的时候,刘风特意将他们从会稽招来,就是为了此次会议。
此外,吴郡的大家族,也就只有原本的“吴四姓”的代表,能够位列其中了。顾家的顾雍,朱家的一个少年郎,赫然是前不久被刺客杀死的朱家主的儿子,张家的张允,以及陆家的大管事。刚回到吴县的陆逊叔侄,虽然地位颇高,但因为年龄问题,根本没有什么权力,只能在家,埋头苦读。
其他的事情,在这一个多月内已基本解决,今天的主要议题,就是如何安置吴郡的这些大族。
“主公,会稽、丹阳已经有先例,照办即可,没有必要多此一举。”唱黑脸的是白建,“吴郡是我们上百万健儿流血换来的,不是他们给的。那个不服,再战就是。”
“白太守息怒,同为主公治下,想来主公是不会让我们这些人失望的。”贺齐在一旁说道。作为会稽人氏,他当然不希望吴郡人氏被区别对待。
“刘将军,吴郡的形势是比较复杂的,各家在地方盘根错节,势力很强,不是急切间能够消弭的。”顾雍起身说道。
“是啊,将军,虽然之前我们犯了错,但毕竟以实际行动弥补了自身的错误,为此折损了两大家主,损失已经十分惨重了。”张允说道。
刘风看着几人,朱家的年轻人长得十分健壮,或许是因为刚失去父亲,沉默不语。但刘风知道,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人就是历史上的那个朱桓,朱家的代表人物,东吴的重要将领之一。此刻的他只有十七八岁,还很稚嫩,实力却已经是5阶了,只比顾雍差了一点。
还有就是陆家的大管事,在吴郡的变局中,陆家的损失最小,实力也最强劲,因为在丹徒战后,陆家就已经开始闭门自守,不再过问外界事务。就连赖以生存的战舰,也都出售给了其他家族,将自家的水军召回派做他用,这也是为什么吴郡水军火拼之后损失的那么大的原因之一。
看着不言不语的陆家大管事,刘风心里暗自暗自思量。当初还在会稽,他就已经定下了策略,给吴郡大族更为优厚的条件,这是符合当时的形势的。但战后刘风忽然发现,吴郡的大族损失的过于严重,似乎没有必要给太好的条件了。虽然其还有最后的底牌,但只要能过得去,想必没有什么人敢于冒险了,尤其是见证了那么多家族破灭的这些人。
唯让刘风忌惮的,就是陆家了,这个在战争中保存的最完好的家族。即便他们收缩了自己的势力,卖掉了战舰,但刘风可不认为他们就会这么安分守己了。只是没有借口,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置陆家,总不能无缘无故的将陆家灭掉——他还想着陆逊、陆绩、陆抗这些人为自己效力呢!
“陆先生,你怎么说?”刘风直接开口问道。
“陆家早已不问世事,一心等待家主成人,将军怎么说,陆家就怎么办。”陆家大管事一副任凭处置的模样。
“既然陆先生说了,将军直接以会稽、丹阳的规矩来就是。”有人说道。
“不妥,至少要给人留点面子,毕竟陆家最早宣布不和我们为敌的。”有人反驳道。
……
刘风看着下面的吵闹,和荀攸、虞翻对视了一下,这才开口道:“诸位不用争论了,本官已经有了决议。吴郡的事确实比较复杂,很多关系也不能在短时间里理顺。但要是条件太过优渥了,难免让其他两郡百姓埋怨,所以……”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所以,本官决定,吴郡大族可以有优待,家族的护卫、拥有的土地可以在会稽、丹阳的基础上增长5成,土地的收购价格也将上浮一成,以尽快解决吴郡的问题,将整个江东凝聚的一起,一起面对未来的敌人。”(未完待续。)
第四百八十四章、藏书阁()
江东偏远,会稽更是偏远地区的偏远地,这对刘风势力未来的发展极为不利,如果无法保持对外交流的便捷,迟早是要落后于人的。
山阴距离中原,实在太远,无论是对外的商业还是政治、军事行动,都难以及时奏效。其实才刚刚拿下会稽,刘风就想进兵吴郡,占据吴县之后,将其作为自己的中心领地。但可惜的是,那个时候,他没有实力,一直拖到现在,很多建筑也一直握在手里,未能付诸实施。
其实吴县也不是最好的选择,虽然吴县较之山阴强的多,但依旧偏远。所以历史上东吴的权力完全巩固之后,孙权于是就将都城迁到了丹阳的秣陵,将其扩建为都城,改名建业,这就是后世的南京。甚至孙权还一度迁都武昌,为的就是在对魏、蜀两国的战略上的方便。
如今的秣陵,虽然早就处于刘风的治下,甚至刘风已经派出了自己手下的干将经营秣陵,但他现在还没有将统治中心迁移到秣陵的想法。因为虽然相对于玩家来说,刘风已经很强大了,但对于原住民来说,刘风的实力还是弱小了些。
刘备、曹操的将领强于刘风,袁术以雄厚的实力称雄于关东,在董卓死后,更是可谓天下第一诸侯,现在正向袁绍逼宫;袁绍就更不必说了,文臣武将,一个不少,若非刘备横插一杠,只怕袁绍的实力会会更强,或者已经夺取了幽州也说不定。至于吕布,就更不用说了,单凭这个名字,所有人就知道不好惹了。
秣陵在长江边上,隔江而望的袁术的九江。现在的袁术,虽然没有自认扬州刺史,但却占据了扬州最富裕的江北两郡。若是刘风敢将自己的战略中心北移至此,虽知道袁术会不会脑袋发热,怀疑刘风对他的后方有想法。万一袁术从中原撤离,凭着雄厚的家底,大力发展水军渡江,攻略江东,刘风都不知道往哪哭。
历史上的孙权,也是在夷陵大战之后的数年,和蜀汉和解之后,这才迁都秣陵,全力北向和曹魏争锋。但即便如此,孙权还在石头山上筑城,用以保卫秣陵——这是南京被称为石头城的起始。后来孙权迁都武昌一年,后来之所以又回到秣陵,除了政治上的考虑,军事上的安全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袁术不溃败、穷途末路的时候,刘风是不会主动出头,凑到袁术的眼皮底下的,迁移到吴县,已经是袁术能容忍的最大程度了。
……
“不错,会稽虽好,但毕竟太过遥远,身在会稽,有时候中原发生了大事都来不及采取行动,所以我们的重心必需要移到这里来。两个月的时间,吴郡的事情处理完毕,会稽的一些重要设施都要迁到吴郡来。”太守府内,刘风向诸将宣布了早就和荀攸、虞翻等人商量好的决策,“这是我们未来一段时间的工作中心,不会因为任何人而改变,所以,本官不希望有人从中阻挠。”
看着在场的人凝神静听,刘风满意的点点头:“顾雍,今后你就去会稽为丞,代本太守治理会稽,处理各个部门的迁移事务。”刘风直接将顾雍数年之后才担任的职业提前给定下来了。
“在下年轻,恐不能胜任。”顾雍推辞道,“况且家父一直昏迷不醒,健康每况愈下,恕在下不能远行。”
“既然如此,你就先挂个名吧,具体事宜先由其他人负责,你就先在家照顾父亲……不用推辞,本官已经决定了。”说道最后见顾雍还想推辞,刘风根本就不给他开口的机会。
“孝章兄,如今就只能委屈你了,暂且到丹阳为郡丞,待上一段时间,等待朝廷的诏令,你意下如何?”刘风看向盛宪。
“原本在下身体不适,早就想辞官,但既然致远如此说,属下敢不从命?拜见主公。”盛宪起身施礼。
“孝章兄,我们相识于微末之际,不必如此客套。”刘风赶紧阻止。
“礼不可废!”盛宪坚持行礼。
刘风也不再坚持,看向张允:“张家主,你就先在太守府中,担任户曹吧!”
“多谢主公!”有前面盛宪做表率,张允很识时务的表态道。
“朱桓是吧,今年多大了,取字没有?”刘风又看向堂下的少年。
“回主公的话,属下今年十八,家父去世之前,依然由族老取字休穆。”也许是因为父亲的去世,让这个少年一夜之间成长起来,说话十分老成。
“好吧,休穆,你是想继续在家学习,还是要出仕。”刘风问道。
“待先父孝满,属下愿意进入军中。”朱桓的声音很沉稳。游戏中也是有守孝一说的,但比现实中简单多了,不用三年,三个月就结束了,甚至有人根本不回家,直接在远方守孝7天,就算完事。比如当初的朱儁,母丧之际就未曾回家,在洛阳守了几天,刘风当时还派人去慰问了。当然,若是真想守孝三年,也没人规定不行。
“你的要求,我答应了。但你要知道,战场之上,刀剑无眼,一个不好,就是身死他乡的结局,你可想好了。”刘风盯着朱桓,严厉道。
“属下自小习武,为的就是从军,自然早就想明白了。”朱桓掷地有声的回道。
“白太守,休穆就交给你了。”刘风心里对朱桓的回答很满意,心想不愧是重要的历史人物,表现就是不凡。他盯了朱桓一会,见他和自己直视,知道不是心血来潮,这才吩咐白建道。
“属下遵命。”白建对这种话永远是这么简洁的回道。
“那么,陆先生,你……”到了最后,刘风看向陆家的大管事。
“将军,我们陆家早就封门,不问世事了。”陆家大管事郑重说道。
“本官知道,但是规矩不可改,本官不能独独将你区别对待,否则的话,还怎么让其他人信服?”刘风毫不犹豫的说道,“两个月内,多余的私兵遣散,超出规模的土地售卖给太守府,没有商量的余地。若是无法接收,本官做主,准许你们现在离开。”
“老朽会像家主传达将军的意思的,告辞了。”陆家大管事见刘风这么说,也是十分不快,忍着气说道。
“请便!”刘风抬手,“对了,顺便说一下,本官之前见过陆绩、陆逊,非常喜欢这两个少年,若是你们不准备离开的话,过段时间,就送来太守府吧!”当陆家大管事转身之后,刘风忽然又说道。
陆家大管事踉跄了一下,差点没摔倒,他知道,这是提醒,也是威胁,忍着回头大骂的冲动,快步走出太守府大堂。
大事商量完毕,接下来的小节就比较简单了,很顺利的就制定出各项措施,保障今后的发展。
等到大部分人散去,只剩下荀攸、白建等寥寥几人的时候,刘风自储物戒里拿出一张图纸,递给虞翻。
“仲翔,你看看,找个合适的地方,将这个建筑建起来吧!”刘风笑道,“记得,选址的时候要注意,和未来我的府邸不要太远。”
虞翻接过一看,图纸上赫然”三个大字。(未完待续。)
第四百八十五章、天赐之物()
第四百八十六章、吕布的选择()
荀攸虽然知道天赐之物,也能在见到的时候第一眼认出,但却不知天赐之物还有这样的来历,他只知道,自己的知识是在家学到的,是世祖中兴大汉以后在各大世家之间流传,但具体的来源,却是语焉不详。 没想到今天在这里,居然有人直接说出了天赐之物的起源。只是这到底是不是真的,白太守为什么会知道的这么清楚?
天赐之物,从来都是稀缺的,甚至百年间都难得出现一个,今天一次看到三个,也算是头一遭了,估计历来都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
“看来主公有大气运啊,得到上天的青睐,否则也不会得到这么多的天赐之物!”荀攸感慨道。
刘风摇头轻笑,却不出声,一副尽在掌握的样子。虽然古人迷信,但既然对自己有好处,淡然处之就好。
其实他心里却想着,这所谓的天赐之物,跟之前的那些图纸相比,不过就是更加珍贵罢了,是具有唯一性的东西,也就是说,除了他之外,任何玩家或原住民都不会再拥有同样的东西了。而他手中的这几张图纸,全都是来自第一个升级领的的奖励。
他知道这些东西贵重,甚至将这些东西提到关乎领地安全的地位了,但还是没有想到,原住民对此会有这么大的反应。白建和荀攸都是沉稳之人,见到的一瞬间也是失态万分。
“这么说来,和氏璧应该是第一个天赐之物了,他的功能是什么?”刘风问道。
“是不是第一个我不知道,但绝对是第一个被开发出来的天赐之物,而他的主要作用……”他瞥了下刘风的腰间,“就是镇压气运!”
“镇压气运?你没来玩笑?”刘风有些不可思议,虽然自己手中由和氏璧一角雕琢而成的龙凤佩有增加个人幸运的功效,但却还是不能置信,“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为什么大秦统一天下十五年之后就灭亡了?”
“那是因为始皇帝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杀戮太重,若非和氏璧镇压国运,只怕几年间就有可能奔溃。本来和氏璧是能镇压住大秦国运的,但是胡亥以即位以后,胡作非为,终于导致了反噬,这才二世而亡。”白建愤愤道,“当然,大秦的灭亡是多方面造成的,仅仅归罪于一方是不合适的,但和氏璧镇压气运的作用是不会错的,这是我从先祖那里得到的信息。”
“你们祖上会有这些信息?”刘风忍不住问道。
“最初的先祖当然不会知道以后的事,但我所谓的家祖可不是特指,不仅仅是一个人,而且王家、蒙家也记载了不少,当初他们曾经是有过交流的。”白建说道。
“和氏璧既然有这等功效,为何前汉还会被王莽篡国?”刘风继续问道。
“就算是天赐之物,有着莫大的功效,又怎么和活生生的人相比。”白建说道,“再说了,和氏璧的功效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享受其作用的同时,当然也要承担相应的风险。”
“这又怎么说?”刘风又不明白了。
“天赐之物,也不是万能的,能带来好处,当然也有麻烦。就拿和氏璧来说,他能镇压气运,但同时也吸收气运,每吸收到足够的气运,就失去了作用,更严重的是,一旦他失去了这种作用,吸收气运的恶果就显现出来,这个时候,基本就到了王朝末期了,只有改朝换代,才能让和氏璧继续发挥功效。至于王莽为什么守不住江山,那就非我可知了,可能他的敌人更加强大!”
“据传说,世祖皇帝受到天神垂怜,二十八星宿下凡帮他定江山,还有天赐的护国金龙!就是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荀攸在旁边插嘴道,他也想到了刘风拥有的亢金龙和觜火猴。
“是与不是,不是我们应该考虑的了,我只想知道,这事情怎么流传开的?”刘风问道。
“当初在大秦,知道此事的只有寥寥数人,全都是显贵,他们自然不会泄露。”白建说道。
“按说高祖皇帝得到这个消息,也是不会泄露出去的,因为那个时候他的实力不如项藉,走漏消息对他没有好处,建国之后就更不会了,这样有助于大汉的统治。如此一来,就只有是在新莽之乱的时候传出来的了,那个时候,各方势力众多,太过混乱,或者就被那个势力得到,不自觉的泄露出来了。”荀攸分析道。
“既然有这么多人知道,那就更得小心了。”刘风说道,“只是这其中的风险该怎么解决?”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