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坐断东南-第2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渲芯桶ㄌ觳叱恰1暇贡鸬牟凰担墼谡饫锸敲淮淼摹?上Ю顐嗖恢溃嚼丛交炻业木质凭褪且卦谔觳叱堑睦钊甯愕墓恚绱死L觳叱牵抟墒且侨胧摇

    这一年,刘璋和张鲁正式决裂,此前因为刘诞叛乱被压制的矛盾再次爆发,刘璋杀了张鲁在蜀中的母亲,从此开始双方长达二十年的纷争。

    而刘表,则是继续消化着自己的战争成果,对刘诞极为礼遇,但对刘诞请求其出兵帮他夺回益州的要求含糊其辞,对跟刘诞前来的那些将领也是闲置不理,不给他们统兵的机会。按刘表的意思,接受刘诞就是将来进攻益州的借口,怎么可能为他夺回益州。等到将来刘诞没有这个心思了,他再慢慢收服刘诞的部将。

    张济的地盘不多,实力也不强,杨定来投之后,勉强增势不少,但事实上,杨定有很大的独立性,大部分时间是不收管辖的。于是张济将夺取的汝南几个县交给杨定驻守,作为自己的前沿。

    孙坚一直在进行战争的准备,他知道,这是他最艰难的日子,只要能挺过这一波,今后的日子就好过了。河内方面,他和吕布有着默契,不会现在开战,段煨和张济的实力不强,只要稍加防备即可,而东面的陈留却必须严家防守,虽然现在两家有共同的大敌袁术,但说不准曹操就会先夺回陈留再合作。

    曹操也是一直在做战争的准备,他的局面比孙坚要好,至少北方和东方不用担心,他和袁绍现在还没有利益冲突,还是铁杆盟友,只要防备着袁术就行。当然若是有机会,他不介意先夺回陈留,毕竟这里是他起兵的地方。

    袁术自夺取徐州全境,就将自己的将军府,从寿春搬到了彭城,他的意图很明显,今后就打算常住徐州了,可见其对徐州的重视。不过这对刘风很有好处,最起码等将来他进攻九江时,阻力会变的很小。一方势力的首领在与不在,对攻城的难度是有很大影响的。

    这一年,刘风也没有闲着。镇东将军没有开府的权限,甚至可以说坐拥四郡是不合法的,但还好,他的实力还算强大,就算刘表也不愿与他开战。

    张昭到来之后,刘风就任命其为长史,统管四郡内政。这个长史的含金量很低,但权力却相当的大,足见刘风对张昭的重视。鲁肃虽然尚未拜刘风为主,但还是被任命为校尉,让鲁肃大为感动。糜竺没有安家与吴县,而是在曲阿购置了房产,不久之后,就正式投靠刘风,管理起官方的商业,其弟糜芳从军,当然他是无法和鲁肃相比的,只能从牙门将开始做起。

    糜竺也是能揣摩上意,他知道刘风治下的规矩,投靠之后,就将数十万的私军全部交给刘风处置,甚至连糜家的一支大型船队都要移交,但被刘风拒绝,让他等等。周瑜不来,刘风对水军不报太大的希望,防御尚可为之,想要渡船远征就不太现实,顶多也就是欺压一下陶谦之流。

    建安元年,就在这样平稳中过去了,似乎暗合了“建安”的意思。但是等到第二年,形势陡转之下。

    袁术称帝了。

第五百八十章 、袁术称帝() 
什么东西才能最容易摧毁一个人?

    欲望。

    如果一个人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那就离失败不远了。作为一方势力的首领,更是如此。如果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那就离灭亡不远了。

    袁术的欲望是什么?那就是让袁氏取代刘家天下,当然这是要在他的带领下才行。

    取刘氏而代之的欲望,不是突然就有的,而是逐渐形成,或许最初袁隗没想过让袁氏成为帝王,而只是想继续壮大袁家,所以他给袁绍、袁术两兄弟分别选择了冀州和豫州,就算是只有一个成功,也能继续将袁氏门楣发扬光大。亦或者,两人都成功,联合起来就能再次主掌大汉朝廷,就像董卓一样。

    袁隗的打算不错,袁绍和袁术也都比较争气,短短时间里就成了关东诸侯的翘楚,先后成为第一诸侯,尤其是袁绍,以盟主的身份领导关东各路诸侯。

    可惜的是,袁隗千算万算,算漏了一个问题。是的,按照他的计划,袁绍兄弟最终一定会成功,但他却未能解决兄弟阋墙的问题。

    袁术是嫡子,袁绍是长子,年长于袁术,而且才能也超过了袁术,后来又是过继给了袁成,袁隗倒是没有因为袁绍的出身而看轻他,对他也是一样的培养,并且非常倚重他,这就让袁术对其不满。但是有袁隗在,袁术倒也不敢说什么,老老实实的按照袁隗的计划行事。但袁隗被董卓杀死之后,袁术就再也忍受不了袁绍。

    袁术是看不上袁绍的,虽然说袁绍和他是一个爹,但袁术骂起来直接就是以“家奴”来指代袁绍,可见二人之间的互不相容到了何种地步。

    两兄弟之间不和,相互拆台,从讨董的盟主之争,到后来袁术北上都是如此,也就二人之间还隔着个兖州,隔着曹操,否则真能直接开战。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后来精彩纷呈的三国时代,否则两者联合,齐心协力,那还有曹操、刘备什么事!

    也许袁隗没有想到,董卓入京带来的一系列后果,他将大汉最后的遮羞布一把撕掉,让天下人看到了大汉的虚弱,自此以后,大汉天子的命运不由自己,而是由他人操控着。与之相应的,是各路诸侯的野心急剧膨胀。

    天子之位,九五之尊,何人不想,但有的人只是想想,有的人则忍不住去尝试。而袁术,无疑是后者。尤其是他得到传国玉玺之后,就愈发觉得天命在己,对那个位置的渴望愈发强烈。

    尽管袁术性格中有很大的缺陷,但绝对不傻,否则如何掌管那么大的地盘长达数年,在游戏中,也是7阶的存在。他不是不知道,以目前的局势来说,称帝是弊大于利的,但最终还是没有理会自己麾下将领的反对,坚持称帝。

    称帝一事,当然不是那么简单,而是有一套流程的,才进入建安二年,袁术就已经开始了行动。事实上,在此之前,早已有了迹象。当初天子初入晋阳,给各路诸侯升官的时候,就连袁绍都上表以示感谢,但袁术却自始自终没有动静,不说拒绝,也不说接受。

    刘风提前就知道了袁术要称帝的计划,也不知袁术怎么想的,居然给自己发来一封邀请函,请自己去参加他即位的典礼仪式。收到邀请刘风其实很是疑惑,袁术这货不会就这么天真吧?自己不过是在行动上几次迎合了他,难道这家伙就觉得自己是跟他一边的了?要知道,自己可还有个“大汉宗亲”的身份啊!

    对于袁术称帝的事情,刘风是乐见其成的,因为只有袁术走了这一步,犯了致命的错误,才会给各路诸侯以借口,共同围攻袁术。拥有一个强大的邻居,刘风心里一直是不踏实的,只有将袁术打下去,刘风将来才能够发展的更好。就算到时候曹操亦或者其他什么人统一中原,到时候刘风也不介意何其大战一场。真到那个时候,还不知道谁强谁弱呢!

    心里虽然高兴,但却不能表露出来,表面文章还是要做的。因为在其他人看来,双方一直是盟友,如今袁术犯了错,若是自己不规劝提醒的话,将来传出去有损自己的名声。

    于是,哪怕心里再不愿意,哪怕再希望袁术赶紧称帝,刘风也只能耐住性子,给袁术写了一篇劝戒信,如同历史上的孙策那般。果然,之后就再也没有袁术的来信,九江、庐江的军队开始被动员,就是为了防备刘风。

    ……

    “主公,真要这么做吗?”彭城袁术赶工而成的简易“皇宫”里,阎象正苦口婆心的劝谏,“过去几年,刘将军是一直追谁主公的,如今连江东刘将军都劝主公莫要行僭越之事,这天下只怕没有人会同意的。一旦主公称帝,只怕会被天下群起讨伐啊!”

    “荒谬,主公受上天垂青,继承大统,乃是顺天应命之举。岂不闻谶云‘代汉者当涂高’?主公之名应之。而袁氏出于陈,为大舜之后,以土承火,得应运之次,主公称帝,必是大吉之兆。”就在这时,一个术士打扮的人反驳道,“若主公继承大统,则有大义在身,以此讨伐诸侯,将无往不胜。”

    “张朇,就是你这妖人,蛊惑主公称帝,到底意欲何为?若是主公失败,对你有什么好处?说,你是不是别人派来的细作?”阎象当即大怒,直接斥责那术士张朇。

    “吾修道数十年,观星象而知天命在此,特意前来寻访,又何谈为人所派?倒是阎主簿,一心阻止主公更进一步,到底安得什么心?”张朇毫不示弱的反击。

    “你……”

    “够了!”就在阎象想要继续反驳的时候,袁术生气了,一声怒喝阻止了两人的纷争,“而为都是孤的心腹,切莫为此事伤了和气。阎主簿,建国之事已经议定,断然不会更改的。至于你所担心的,也不是什么问题,只要我们保持着强大的实力,又有何人敢来招惹我们?”

    “刘风那里,只是个试探,孤也从未对他抱有希望,毕竟是汉室宗亲。既然他跟我们不一条心,那以后防着就是。等接下来的事情处理完了,就派兵南下,夺下江东就是。”

    袁术虽然还未称帝,但已经是称孤道寡了。

    袁术不傻,他当然知道自己称帝会有反对的声音,所以在各地和其他诸侯接壤的地方都布置了重兵,以防备有可能的突然袭击。刘风的回信虽然出乎袁术的意料,但袁术也没有改变想法的意思。

    就像张朇所说,天命已然在我,尔等凡人又能如何?

    他却是忘了,若是张朇欺骗他,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建安二年三月,做好一切准备的袁术于彭城称帝,建号仲氏,置百官公卿,天下哗然。

第五百八十一章 、各方反应() 
“砰”地一声,是瓷器及地的声音,然后便响起了咆哮声。

    “他以为他是谁,他有什么资格,僭号立国,愚蠢至极,他这是要葬送袁家的根基。”邺城骠骑将军府中,响起了袁绍的怒吼,“也不看看现在是什么时候,是大汉是日渐衰微,但毕竟只是因董卓之故,天子年幼,无数人都希冀天子长大以后重振汉室,对大汉还心怀希望,在这个风口浪尖上,这不是自己作死,赶着上去拉仇恨吗?”

    审配、辛评等人低头不言,任凭袁绍在那里发泄怒火。往大了说,这是关乎朝纲、关乎天下传承的问题,但他们也不会忘了,往小了说,这是袁氏兄弟之间的问题。大汉日渐衰微已是必然,袁家作为最强的诸侯,若说没想法是不可能的。不见袁绍虽然骂的凶,但却没有说过不应该,只是说不合时宜罢了。而且袁绍的语气中,还带着丝丝羡慕。

    “你们都说说,应该怎么办?”见众人都不做声,袁绍直接问道。

    “虽然汉室衰微,诸侯纷争,但毕竟仍旧是汉家天下,袁将军此举,大卫不妥。”所谓袁将军,自然指的是袁术。许攸、郭图等人在青州随军作战,在邺城的谋士就以审配为主。

    “天下大势,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各路诸侯那个没有野心,但却都只能压制着,因为没有人敢明着夺取汉家天下,就连当初强横一时的董卓也不敢。若是有人敢于如此,就会面临天下人的讨伐。所以,这个浑水,主公不能趟。”逢纪接着道。

    “不但不能参与,而且要迅速撇清干系,若是有必要的话,还需要出兵讨逆。”荀谌也建议道,“这个时候,不是讲私情的时候,主公必须要拿出大义灭亲的态度,出来主导局面,赢得天下人心。如此,主公的声望会再次提高。”

    “不错,而且就算我们想支持,怕也难以达成心愿,毕竟我们距离豫州和徐州太远,中间隔着曹操,若是我们表明态度支持袁将军,只怕立即就要与曹孟德翻脸,讨伐叛逆的好处可比附和要多得多。更何况,曹孟德与袁将军为邻,若是不表明态度反抗的话,只怕接着就会面临袁将军的打击。所以,对于袁将军,我们是鞭长莫及,因为我们的实力还不够强。”审配说道。

    “不错,如今青州黄巾抵抗丝毫不见衰弱,我们无法再同时应付曹孟德。而且背后还有一个刘备,也不是个善茬,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在背后下刀子。”袁绍说道,“那就这样吧,发布檄文,斥责公路的叛逆之举。若是他能及时醒悟,意识到自己的错,将传国玉玺献上,就再好不过了。孔璋,此事就交给你了,另外,将应对计划发到青州子远他们那里,询问他们的意见。”

    ……

    “汉室不幸,百姓何其无辜!”蓟县,刘备在收到消息时悲天悯人的感叹道,眼泪差点就掉下来,“袁术叛逆,妄图夺我汉室天下,这是绝不能忍的。元皓,给朝廷上表,就说我刘备愧对先祖,身为一方牧守,不能靖安地方,竟让为人臣者欺压天子,请天子降罪。顺便再参袁本初一本,斥责他管教无方。”

    “属下遵命!”田丰领命道。

    “元皓,除此之外,我们真就什么都不做了吗?”刘备忍不住问道。

    “我们距离中原太远,根本改变不了什么,别的不说,就算想出兵,袁本初会给我们让开道路吗?”田丰反问道。他也没等刘备回答,又继续说道:“显然不可能。若是主公心有不甘,那就趁此机会,一举平定辽东公孙度吧!”

    ……

    兖州,昌邑,曹操接到消息时,比袁绍更早。

    “虽然是我所希望的结局,但终究令人遗憾,自此以后,汉室的威望将降到最低,再想重振,何其难也!”曹操对自己的一众属下感叹道。

    “主公何须烦恼,只要我们将逆贼袁术镇压下去,夺取豫州和徐州,壮大自己的力量,平定周边诸侯,然后将天子迎回,自然能重振汉室。吕布有勇无谋,又如何挡得住主公之威!”荀彧说道。

    “差点被人将自己的老巢夺走,还谈什么神威。”曹操苦笑,失去陈留之后,他的地盘进一步缩小,“等我大军逼近晋阳的时候,倒是要好好问问,那陈宫为何要做如此叛逆之事。”

    他自认没有做错什么,对陈宫叛变之举一直耿耿于怀。

    “主公可上表,请天子下诏,诛杀反贼!”荀彧沉声道。相对于曹操,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荀彧才是大汉的忠实拥护者。

    ……

    “哈哈,这一天终于来了,从当初送出传国玉玺,就等着这一天了,总算功夫不负有心人。”洛阳城里,孙坚大笑道,“想来那袁术就该无暇顾及我们了,我们也能有一段喘息之机了。等到大家联合围剿他的时候,我们再去报仇。”孙坚的声音里充满着轻松感。

    “只怕未必!”就在孙坚正兴奋的时候,一个声音传来。

    “奉孝何出此言?”孙坚抬头,望向说话的郭嘉。

    “袁术僭越,显然天下都不会服从,他想要稳固权力,就必须立威,以震慑周边诸侯。”郭嘉分析道,“曹操虽近,却有袁绍为援;江东原本是袁术的盟友,又有大江天险;荆州世族上下一心,实力强大,轻易无法取胜;宛城张济则不足以立威。也就只有我们,可以成为袁术的目标,实力相对较弱,而且原本依附于袁术,他也有借口来攻打我们。”

    “杀鸡儆猴,看来我是成了那只鸡了。”孙坚阴沉着脸。

    “没错,所以想要轻松起来,首先要撑过袁术猛烈的进攻,只有能在其中守住不失,才会有反败为胜的机会。”郭嘉淡然道。

    ……

    襄阳,刘表收到袁术称帝的消息,意外之余,也隐隐有些兴奋。一直以来,袁术就是荆州大敌,如今敌人犯了大错,他岂能不高兴。至于说袁术此举是对大汉威望的巨大伤害,却被身为汉室宗亲的他忽略,满脑子想的是怎么在这次的变故中攫取最大利益。所以匆匆召集了麾下文武议事之后,刘表再次命令各个武将,集结军队,准备行动。

    西凉和益州,对袁术称帝触动不大,在、因为关东再怎么乱,也无法影响到那里的局势。说以也仅仅口头上表示反对,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而在并州,在晋阳,当袁术称帝的消息传来后,立即引发朝廷震怒。

第五百八十二章 、发兵、发兵() 
人为什么活着?

    这是个大命题,古往今来,无数的人在探讨这个问题,答案也千奇百怪。就好像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或者也没有两个人在这个问题上有相同的答案。

    人活着,是需要有希望、有寄托的,正如就比如大汉朝堂上的衮衮诸公,数年来无所事事,只能在别人划定的圈子里行动,或者支撑他们坚持下去的唯一动力,就是辅佐天子重振汉室。

    如果是在长安是他们最黑暗的日子,那么到了晋阳就是看到了希望,虽然在吕布的治下,他们的能做的也没有多少,但至少比在长安强多了,那可是动辄就有生命危险的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