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当然,封赏一事不是现在进行,而是要等班师回去之后。
刘风想到了会有封赏,毕竟他一直对晋阳朝廷很尊重,在吕布那里也有情分——虽然吕布对他有戒心,一直远离,但在不涉及自己利益的情况下,还是愿意卖刘风的好的。再说了,能让中原继续混乱,对他也是有利的事。
封赏有些出乎意料,尤其是吴侯的封爵,原本他以为自己会被益封上虞侯或者山阴侯,没想到却在历史的惯性下封了吴侯,这岂不是让他继续在历史上孙吴集团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
不过这也没什么,方正这也是他的目标。
送走天使,还留在身边的这些部将上来恭贺,满脸笑容。这是发自真心的笑容,因为自己的主公升官,相应的,回去之后,他们这些在战场上立功的人,还少得了好处吗?
……
“好了诸位,高兴一会可以了,现在还远不到高枕无忧的时候。”接受了一番庆贺,趁着大家都在,刘风准备趁此机会商议一下对策,“如今我们已经夺下庐江南部,袁术的援军也进入了北部,接下来要怎么办,还需大家一起商量对策。”
阎象没有掩饰自己的行动,带着200万大军大张旗鼓的赶来庐江,而在彭城,袁术则是下了动员令,徐州各郡县都在募兵,摆出一副不惜一战的模样,若是不了解情况,还真有可能被唬住。
“主公不必担心,袁术这是虚张声势,打不起来的。”周瑜说道。
“没错,属下在袁公路麾下待了这么久,对彭城还是有些了解的,为了击败曹操和孙坚两人,这次大战,袁公路将大部分的物资调集到鲁国和颍川两处战场,想要击败二人后再回援汝南和庐江。但几处战场大败,前线物资大部被毁或者落到敌军手中,袁公路即便想再征集物资,也不是短期内可以完成的,彭城绝对不可能再打得起大战。”周尚也说道。前次刘风在周家没有见到他,后来才又被周瑜引荐过来,这次也一起来迎接天使。
“话虽如此,但我们也同样经不起战争了,而袁公路家大业大,即便无法再大规模动兵,但想要集中力量对付一处,还是有可能的。”张纮说道,“以袁术的性格,若是他一意孤行,他那些部下也拦不住。毕竟,袁公路的大局观不怎样样。”
“的确不排除这个肯能,所以我们必须要议和,”周瑜说道,“而袁术同样需要。阎象大张旗鼓的到来,暗中透漏的就是这个意思。”
“但若是谈不拢,那就是战争的局面。”荀攸也说道,“他就是明摆着让我们知道,这是阳谋,根本无法避免。谁让和袁术开战的这几家,我们的实力最弱呢!”
“不错,其他人巴不得袁术继续坚持庐江战争,这样他们无论是继续进攻还是议和,都能得到更大的好处。”刘风也说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他们倒是打的好算盘,想要做黄雀。”
“但我们却不是那只蝉,主公放心,若是袁术继续开展,属下定将他们阻挡在舒城之外。”这是白建表态。
“现在还没到那个地步,袁公路表现的越强硬,说明问题越大。”荀攸说道,“和谈休战是第一位的,所以袁公路把自己最得力的谋士派了出来,而不是纪灵这个大将。况且如今已进入冬季,天气寒冷,随时可能降雪,就算和谈破裂,一时半会也打不起来。”
“所以,大家都想想,若是公路派人来和谈,我们到时候怎么应对。”刘风说道。
……
刘勋逃到灊(即潜)县,发现后面没有了追兵,这才停了下来,在灊县摆出一副死守的样子。等阎象进入庐江到达六安,立即命刘勋前去,详述舒城之战的经过。
按照阎象的想法,是想直接把刘勋免官法办的,若非是他犯下大错,怎可能让刘风那么快就形成对舒城的实力碾压。
但袁术考虑到刘勋一直跟随着他,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还是没有同意,只是给了阎象特权,全权处置庐江之事,并下诏让刘勋全力配合。自知自己有罪的刘勋不敢怠慢,压制了自己对阎象的不满,老实的汇报的了情况。当然其中不乏夸张,比如说江东军是如何骁勇善战,自己被周家拖了后腿之类。
阎象果断屏蔽了刘勋为自己开脱的那些措辞,从刘勋的话中得到结论,舒城一战,虽然规模不大(相对其他战场而言),江东也已经疲惫不堪,同样到了需要休战的地步。这让他对此行多了一分希望,于是立即派人前去舒城,传达自己欲和刘风见面的消息。
双方依旧处于敌对中,自然是谁也信不过谁。经过数番商议,终于定下在灊县和刘风已经占据的龙舒交界地带,共商和谈之事,约定双方只能各带3000人马,其余大军必须在三十里外。
周瑜毕竟才背弃袁术,自然是不能出现,刘风带着荀攸和张纮,在典韦的护卫下,前去赴会。当然,在此之前,骑兵已经清场数次,保证不会有大量的异人进入会面之地。毕竟只有三千人,若是被玩家逮到机会袭击,就算战力再强,也会有大麻烦。
护卫在后方警戒,双方各带着两人,到中间已经准备好的地方会面。
“阎先生,久违了。”见到阎象,刘风倒是没有什么惊喜,冷淡的打招呼。至于称先生而不是阎象“尚书令”的官名,自然是因为这是袁术僭越后任命的,他身为大汉宗亲,自然不能承认。
“确实好久不见,却是想不到刘将军是这种人,我们两家向来友好,不意将军竟然偷袭。”阎象摇头,一副意想不到感慨的样子。
“本将军乃是大汉宗亲,袁术僭越称帝,已经是本将军的敌人。再者,本将军事前有劝,事后已经公开绝交,天下共知。既是讨伐叛逆,又何来偷袭之说。”刘风丝毫不让。
“这……”阎象就算有再多理由,一时也有些尴尬,毕竟袁术称帝是事实,他还没有那么厚脸皮,说袁术称帝是天命所归。因为之前他是极力反对袁术称帝的,但却阻止不了袁术的野心。
第六百二十二章 、和谈(续)()
和谈才是主要目的,其他的都要为之让路。阎象也不再为谁是谁非找借口,他知道双方的关系不可能回到之前,不仅仅是因为立场问题,还有切实的利益问题。
淮南距离江东太近了,就隔着一条江,偏偏还属于扬州,若说占领江东四郡的刘风对江北二郡没有兴趣,任谁也不会相信。
镇了镇心神,阎象打起精神:“不错,却是应该谈论一下庐江的局势了,废话也不多说,只要刘将军退出龙舒,则两家就此罢兵,握手言和。”
“阎先生莫不是没睡醒,大白天说这等梦话?”刘风嘲讽道。
“既然是谈判,那就各出价码,刘将军又何必羞辱在下。”阎象质问道。
“羞辱?不不不,你错了,本将军可没有那个闲工夫,只是觉得先生脑袋不清醒罢了。”刘风摇头,并且摆摆手,“自袁术僭号称帝,我们之间就已经是敌人,到任何时候都没有言和的可能,除非袁术去号,亲赴晋阳请罪,获得天子赦免。所以,握手言和之类的话就不要说了,平白耽误时间。再者,龙舒是江东将士不畏艰险、舍生忘死才夺取下来的,空口白牙你就要本将军让出来,你以为你是谁。”
阎象皱眉,对刘风的话很是不满:“刘将军,在下可以不计较你对在下的不恭敬……”
“你可以计较,可以放在心上。”不等他说完,刘风就打断了他。
阎象虽然在历史上名声不显,只是在袁术称帝众人不敢吭声的情况下决然劝谏,但这足以让他留名青史,袁术麾下没有什么出众的谋士,在游戏中他就成了袁术的智囊,深受信任。他不但有才智,还是个顾全大局的人,所以刘风才敢这么不客气。若是换了袁氏那个二代,听了这话估计就能直接宣布谈判破裂了。
“刘将军,据在下所知,龙舒是我们为了避免战乱扩大,主动撤离的,你们占领龙舒没有一兵一卒的损失。”阎象忍着心中的不爽说道。
“那你可以让刘勋再把龙舒夺回啊!”刘风一副耍无赖的样子。
“刘将军,在下是带着诚意来的,若是刘将军执意如此,那就只能战场再见了。”阎象沉声道。
“那可正好,本将军也有这个意思。”刘风寸步不让。
“主公,我们是来和谈的,没必要这么置气。”唱红脸的荀攸出场了,他对刘风说完,又转向阎象,“阎……先生,大家都是带着诚意来的,是为了庐江的前程,就不要这么试探了,刚才先生所说,在攸看来,根本是不可能。”
“自袁公路僭越而称天子,我们之间的关系就注定回不到从前,不能直接打到彭城,执袁公路于天子阶前,已经令我家主公抑郁万分,若非怜惜江东百姓,不想让百姓过多承担战争带来的灾难,又岂会答应来此和谈。”
“这么说,若是你们有余力的话,还是会继续进攻的?”阎象也平静下来。
“不错,我们之间的敌对关系,无法取消。来此商议停战之事已经愧对天下,更别说是言和了。”荀攸直接承认。
“既然随时都能开战,那你们还来谈什么?”阎象气了。
“至少可以暂时停战,获得修整的时间。我们需要,袁公路更是需要。”荀攸解释道,“我们没有任何隐瞒,更是代表了我们的诚意。”
阎象沉默,是的,袁术如今,比刘风更需要时间,因为他的敌人远比刘风多,也更强大。
“那好,在下就直言了,双方保持庐江现状,庐江各县不得屯集大军,一年之内,不得擅自开战。”阎象道出了自己的条件。
“保持现状可以,但最多半年,”到真正谈判的时候,张纮上场了,“至于到时是不是继续开战,就看双方的意愿了。”
“可以。”阎象知道现在答应的停战期限根本不算数,也不过多争论,因为他需要的就是一段调整的时间,整合现有的实力,只要缓过来,就根本不惧江东的挑衅,“为了显示诚意,我们愿意把周氏族人放回,但相应的,你们要放掉我们被俘的将士。”
“不够,还要加上九江成德刘氏一族,你们负责将他们迁移过来,然后交换。”张纮开出条件。
刘晔被征辟做官,家人自认没法跟来,还在九江待着。他们一族是正宗汉室后裔,家族虽然没落,却也不小,轻易动弹不得。若想招降刘晔,刘风就必须打消他的后顾之忧,将他的家人接过来本就在刘风的计划在,原本也是打算用俘虏来换。现在阎象既然率先开口,那正好占据主动。
至于吕范,倒是不用这么麻烦,他本出身贫寒,家人不多,而且很早就在袁术麾下,家人也在身边,没有什么问题。
“成德刘氏,刘晔?”阎象想起了不久前征辟的一个名字。
“不错,就是他们一家,阜陵王后裔。我家主公念及同宗,故此……”张纮的话没有说完。
阎象也明白言外之意,就是不想汉室宗亲在自家天子治下。当然,这个理由他是不信的,其中肯定有他不知道的原因。但是没见过刘晔本人,而刘勋在陈述事实的时候,又故意忽略了刘晔的能力,所以他虽然听说刘晔是因有才名而被征辟,也只当他是个有些才能的年轻人,没有过于重视。
“可以,但是……”阎象开始讨价还价。
刘风任凭张纮和阎象磨嘴皮子,他后退了几步,偷偷看了荀攸一眼,咧嘴笑笑。
这么顺利就达成了目的,还真是出乎意料。不过这也正说明了,袁术的处境不妙。
……
争论了一个时辰,双方终于达成了一致,大方向刘风早已定下,张纮和阎象争论的,不过是些小细节。
双方以龙舒和灊县为中心,自即日起停战半年,双方不得在庐江境内屯驻大军。半个月内,袁术方面将周氏族人和刘晔一族送至龙舒,换取舒城大战时被俘的将士。
停战是达成了,这也只是私下的协议,双方都默而不宣,更别提签什么协议了。
刘风作为汉室宗亲,又刚刚因讨伐袁术而升官,巴不得没有其他人知晓。但有玩家存在的世界,想要保密几乎是不可能的。
停战达成,阎象带着人马继续前往下一个地方,刘风带人返回了舒城。
庐江终于恢复了宁静,刘风也决定返回吴县。
第六百二十三章 、调整任命()
在返回之前,自然是先和袁术后续的使者交接了留在寿春的周氏族人和刘晔的家人,然后包括周瑜本家在内,一起返回吴县。
当刘风率大军回到吴县时,已经是十一月中旬,这个时候,北方已经是漫天大雪,幽州的战事早已停下,并州也进入了休兵期。倒是青州方面,因为麴义、颜良、郭图、沮授等人迟迟未能拿下青州,心中不满,一再督促,只能继续冒雪而战。
在离开庐江之前,刘风又召集一众将士商议庐江之事,最终还是决定,以鲁肃为庐江太守,治皖,来守卫庐江。而且为了加强庐江的战力,他将阚泽、朱桓还有王英一起留下,共同守御庐江。
至于说袁术依旧占据庐江半壁,也任命有新的庐江太守,那也不算什么了,毕竟连天子都有两个。这种事在三国时代不算新鲜,后来三国鼎立,三家还都有一个荆州呢。
阎象的动作很快,成效也很明显,当刘风撤军时,已经和刘表、张济达成协议,东以颖水(流经汝南)为界,南至淮水而止以西以北各县全都被放弃,让给了刘表和张济,当然,也包括孙坚,毕竟孙坚也占据了汝南一些地方。
若是平舆不被敌人攻破,就算是为了祭祀传承,袁术也不会放弃汝南,但到如今,也只能破罐破摔。汝南三十七县,袁术只保留了十四县,多是在颖水以东,淮水两岸因为靠近庐江,保留下四县。剩下的二十三县,都被敌人占领。
因为平舆被攻破,张勋一路从败退的汝阳,逃到了南顿,又退到了颖水边上的项县,孙坚则占据了包括召陵、征羌、南顿在内的八县,剩下的十五县包括平舆,由刘表和张济共同瓜分。
面对利益,再坚固的联盟也会破裂,更何况当初刘表决定扶持张济,是因为有袁术这个大敌在侧。但如今,袁术称帝,民心尽失,已然不再是最大的敌人,刘表又觊觎起近在咫尺的南阳来,当然不会再像之前那么大方。
好在刘表还顾及名声,也知道现在不是内讧的时候,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加上地域的原因,最终张济占据了包括平舆在内的六县,剩下的九县成为刘表的战果。
等刘风回到吴县,孙坚也接受了现有的局面,最终撤兵,之后曹操也只能撤兵,和袁术以徐州为界,互不侵犯。
回到吴县的刘风,开始忙碌起来,离开了大半年,江东有太多的事需要他做决定。好在有张昭这个内政高手维持局面,又有贺齐镇压一切,倒也没出什么问题。
等他忙完后,想要休息一下,顺便想想该以后该怎么办时,一个消息又传来。
因为丢了大半个汝南,袁术表示自己脸上无光,剩下的那些县,他不好再称之为汝南郡,于是废汝南之称,别置汝阴郡,将在颖水以东的原汝南十县划入其中。而淮水附近四县,则并入被刘风夺走一半的庐江。
然后就热闹了,孙坚将夺取的汝南八县并入颍川后,觉得颍川太大不好管理,于是将颍川一分为二,另置襄城郡,治襄城县;张济因为占据平舆,继续称汝南郡,但是却在皖城以西,分出数县,另置南乡郡,治南乡县,如此,张济算是坐拥三郡;而刘表也不敢寂寞,直接将夺取的汝南九县合为新蔡郡,治新蔡县。
这些历史上曾经出现郡名,因为某种原因,都提前出现了。
但刘风悲剧的发现,哪怕是已经成为扬州牧,自己还是不能置郡,只能析地置县。
他现在拥有的地盘不小,若是按后世来算,包括上海、浙江、福建、江西全部,以及安徽、江苏一部,对了,还有个台湾,可谓地域广阔,但这广大的地方,却只属于四个半郡,外加一个孤悬海外的夷洲国。这就导致,即便他想多分一些官职,也做不到。
不过暂时还无所谓,江东数年以来,大战不多,一时间倒是不虞无官可封。
目前他要做的,就是把江东的局面再整顿一番。
开会,无休止的开会,除了鲁肃、阚泽留在庐江,没有回来,这次议事,就连远在夷洲的周昕也被召回来。
经过长达一个月的商议,在建安三年到来之前,终于拿出来一个方案。
不过在方案实施之前,要先进行封赏。
张昭为别驾从事,总理扬州大小政务;华歆则为治中从事,主掌州府文书;荀攸为兵曹从事,主掌军事;以虞翻为功曹从事,主掌官吏选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