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终究处于不利局面。
袁术气恼自不必说,只能调兵遣将前去支援。彭城周边当然有为数不少的军队,但却需要维护“皇城”的安全,还要震慑徐州那些阳奉阴违的世家,不能全都派出去。如此一来,就只能打其他地方的主意。
最终,袁术还是把目光投向了北庐江。不但距离近,还有已经训练有成的军队。让袁术放心的是,停战以来,就算刘风充实了南庐江的军事实力,也从未有过北上的意图。
刘勋十分不甘心,但却无法违抗袁术的命令,磨磨蹭蹭拖延了许久,这才把兵权交出去,让人带去梁国支援。而在此之前,袁胤也罢汝阴的军队派到了陈国支援。
如此一来,刘勋手上只剩下数十万人,还有一部分是只能驻守城内无法出城的,如此一来,自然就没有了开战的本钱,南庐江也就变得更加安全。
于是在这个时候,刘风一纸命令,将鲁肃调离,让他携200万大军进攻庐江。
同在江北,皖城距离西陵不算太远,而中间也再没有一座县城,可以说一路坦途,乡、亭根本无力拦截鲁肃的部队,让他一路杀到了西陵境内。
于是,黄祖慌了。
作为江夏的治所,西陵的地理可以说是有些偏的,在江夏东部,距离庐江很近,离其最近的县城,就是黄祖现在所在的邾县了。
但即便是地域偏颇了些,也还是江夏的中心,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是个绝不能放弃的城市。
原本西陵集中了江夏全郡大部分的兵力,可以说是万无一失的。但是,当初纪灵已经达到江夏边界,黄祖唯恐战火从陆上波及江夏,派了一部分兵力北上驻防,即便后来纪灵退兵也没有再回来。而黄祖亲身前往鄂县作战,自然也带走了大半士兵,所以到现在为止,邾县的兵力相比西陵,已经远远超出。西陵即便不算空虚,也绝没有太多的人马。和鲁肃相比,并不占优势。
所以黄祖听到鲁肃直逼西陵的消息,就有些慌乱了。
没有任何犹豫,黄祖派自己的儿子黄射,带着军队返回西陵,自己则是留下来,继续和刘风相持。
在他想来,只要自己坚持到刘表到来,这场战斗的胜利就还是属于荆州;就算荆南水军已全军覆没,只要自己保住了手中的舰队,就依旧能很快打造出一支强大的舰队。
但问题是,他明白这个道理,周瑜没理由不知道。
在底牌尽出一战而败黄祖之后,周瑜的目标,已经从最初的挡住江夏水军为陆军创造有利进攻条件转移到了歼灭黄祖的战舰,消灭或俘虏这批精锐的水军。
黄射带着大军离开,邾县的防御力量瞬间下降一大截。没有了充足的兵力,连水寨的守御都出现了漏洞。
周瑜没有任何犹豫,立即对邾县大营展开强攻,就在邾县水寨大门前,一艘艘战舰沉没,如此堆积的结果,是江夏的水寨被一点点破坏殆尽,根本来不及修复,为舰队的进攻创造了条件。
周瑜是在抢时间,他要在刘表抵达之前解决江夏战事,达成既定目标。
强攻10日,邾县的水寨已经拦不住周瑜的舰队了,但为此水军损失惨重。为了防止意外,刘风将在在沙羡的陆军紧急运来一部份。
黄祖不愧久经沙场的老将,当周瑜准备杀入邾县水寨解决江夏水军时,这才发现进出水寨的航道已经被堵塞,若不清理,连艨艟斗舰都过不去。在鄂县大营没有做到的事,黄祖终究还是让其上演了,虽然代价是再次失败。
没奈何,只能另选一处地方将陆军送上岸,从陆上夺取水军大营。然后疏通水道,放舰队进来。
不出意外,当江东军进入邾县水寨时,这里已经空了,黄祖带着自己的舰队,从另外一个方向撤往张渡湖。13110
第六百四十一章、卖城()
黄祖不算是庸才,否则刘表也不会让他在江夏抵御江东那么多年,虽然吃了几次败仗,但终究没有丢过城池。周瑜也不是神,不可能什么都预料到,对于黄祖逃跑,他也一点没有预料到。
所以,江东军得到的只是一个空了的水寨,而黄祖最后的水军,终于得以保全。尤其是战舰方面,最后的留下的那几艘中型楼船,尤其是那艘大型楼船,基本上没有受到多大损失,被黄祖放弃的都是小船。
如果不闻不问,以这些人为基础,荆州很快就能再次组建一支水军,这与周瑜的预期不符。于是没有任何犹豫,周瑜下令放弃邾县大营,留下陆军继续前进攻打邾县,自己则是亲率舰队,绕道前往追击。
刘表已经在全力赶回,张渡湖如此广阔,又是黄祖的地盘,周瑜也不确定最后能不能找到黄祖的踪迹,只能凭运气。这一次,就连玩家,也无法给刘风多大帮助。
时至如今,水面依旧是绝大多数玩家无法触及之地。
周瑜终于没有再一次延续好运气,接下来的8天时间里,他只侥幸遇见过一次黄祖的舰队,而且还只是咬了个尾巴,再次击沉了一艘中型楼船和数千江夏水军,就再次被黄祖摆脱。毕竟黄祖也是水战行家,而水战不是陆战,一旦摆脱,想找到痕迹是很难的,黄祖也绝对不会给周瑜的斥候发现自己主力的所在。
然后,周瑜就不得不从张渡湖撤出,开始收拢军队。因为调集到江北的陆军太少,对邾县只是威胁了一下,推平了城外的几个乡亭,然后就撤了回来。鲁肃对西陵的进攻也停了下来,缓缓撤回皖城,这次出击算是没有太大的作用。
第10天,刘表的援军抵达江夏,江东军已经全部撤到江南,鲁肃也回到庐江境内。同时,白建和荀攸等人再次将沙羡搬空,掠夺了大量的人口。
这是刘风此次西征获得的最大财富,相比之下,摧毁黄祖大半的水军只能排到第二位。
刘表强忍着和江东开战的欲望,没有派兵南下(事实上也无力渡江南下),因为他更需要保证襄阳的安全,防止南阳方面战事的恶化。
所以接下来的半个月,双方相安无事,刘表坐视江东军把三县搬空,默认了这个事实。
但撤退也是有策略的,刘风则是选择了一条特别的。
他跟玩家合作,将三县的地盘“卖”给了玩家,而且是不限于荆州玩家。
当然,说“卖”就太不好听,而是由那些玩家“击退”了江东军,收复了城池。
这是一个很大的功劳,就算刘表明知道事情的真相,也不能真正对那些刚刚“立功”的玩家动手,相反还要给他们奖励,以表彰他们的功勋。否则的话,刘表将尽失民心,这就是智脑在规则之内对诸侯们隐形的约束,否则的话,那些高智能的人物看出了玩家的威胁,不顾一切全力绞杀玩家,游戏还怎么继续下去。
所以,诸侯也只能在规则之内对异人进行打压,比如说抽调领主玩家的军队随同作战,而不能不问缘由的进行人道毁灭。
所以,就算刘表知道真相,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也只能默认,因为这些玩家的确是通过战争收复了城池,只不过碰上了江东军撤离,不愿恋战,这才轻易得手。但总不能因为太过容易就怀疑,进而不认账,否则的话,就与刘表一贯的作风不符了,也会影响那些隐于荆州的历史名人对刘表的看法。
是的,荆州的人才,可以说仅次于晋阳朝廷,与河北、中原相比也不逊色,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这些都是极负盛名之人,年轻一辈的,还有刘巴、廖立、庞统、马氏五常等,甚至诸葛亮都有可能如历史上隐居于此。这都是刘风一直觊觎的人才,刘表有近水楼台之便,却始终无法得到他们的全力支持。
闲话少提,“卖”城倒是卖了,但是价格不高,毕竟大部分的人口都被江东军迁走了,有价值的东西也都被刘风带走了,只剩下一个空架子。一亭之地(包括小城)才1万金,一个县城10万金,可以说是白菜价了,“崽卖爷田不心疼”。之所以这么便宜,是因为刘风事先有言,卖出之后,他们能不能得到要看他们自己,万一刘表将城池的所有权收回,跟他无关。而且他还只能保证,1年之内不会主动进攻江夏。
条件算得上苛刻了,因为谁也前脚卖出去,可能后脚就又再夺回去了,等于是转了一下手,白收那么多钱。但就算如此,也有很多玩家抢着要买,不说其他,关键是价格低啊,只要刷新出一些流民,很快就能发展起来,就算只有一亭之地,一年下来,就算只种田也能大赚一笔了。更何况购买了之后,还会在刘表那里得到功勋,何乐而不为。
甚至就连一向在江陵发展的云水城,得知消息后派人前来,大手笔的话了100万金,直接把沙羡全部买下来,想要拓展势力。至于能不能保得住,就不关刘风的事了。
江东盟倒是也有人想买,跟着刘风这么久,很多人手中都积攒了不少钱,但可惜的是,他们就算身为游侠玩家,因为长期在江东,随江东军作战,已经打上了江东的标签,与荆州分属敌对,就算买了也没用,会被刘表直接剿灭,只能作罢。
时间就这么溜走,等刘风处理好江夏之战的收获后,已经又进入了冬天,建安五年即将过去。
这一年,整个华夏区大事不断,直到这个时候才平息下来。
袁术终于没有挡住孙坚和曹操的攻击,陈国被孙坚夺取,梁国也被曹操占据,袁术无奈之下,只能放弃新近夺取的平舆,全力东撤至汝阴,意欲保存汝阴和沛国,汝南之地暂时成了空白区。
当然,空白的时间不长。纪灵撤走后,孙坚就开始继续南下,但因为曹操还是在争夺的控制权,不能大规模的进兵。
而同一时间,返回襄阳的刘表也有了新动作。
第六百四十二章、并州统一()
汝南成了真空地带,刘表自然不会放过机会,尤其是张济在东进被打回来之后,趁机向南夺取自己的地盘,让刘表很是恼怒——虽然在他的计划里,也已经准备在荆南平定之后夺取张济占据的南阳,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对张济的恶意。
稳定了江夏的局势后,因为刘风还未完全撤退,刘表来不及处理江夏南部几县,就立即挥师北上,将之前被纪灵夺走的新蔡郡再次夺了回来。
孙坚的地盘没有损失,刘表也也恢复了之前北部边界,只有张济,在东进受阻选择南下之后,算是彻底放弃了东进的想法,让杨定率军进驻舞阴,向东摆出一副将战火阻于南阳之外的模样,而在南面,则是急速夺取刘表在南阳的各县,意图占据整个南阳。
可惜的是,即便刘表在荆南的时候再艰难,也没敢过多从荆北抽调军队,就是为了防止襄阳出现问题。所以在初期丢掉几座县城之后,蒯良很快就稳定了南阳方面的局势,派出强兵悍将,把张绣挡在朝阳(县名,新野之南)之外,就算贾诩在张绣的军中,都无法帮张济军快速攻破城池。等刘表返回襄阳,张济就识相的停止了进攻,想要守住已经占领的地盘。
总体来说,张济虽然失去了汝南的大片土地,但所拥有的城池数量并没有减少,实力并未削弱多少。
而就是这个空隙,原本的汝南出现了一些变化。在张济撤离之后,刘表孙坚尚未抵达前,有玩家趁机而动,秘密集结军队,一举占据了原本属于张济的3座县城——吴房、灈阳以及上蔡。
当然,占据三县的势力也各不相同。
吴房属于原本依旧在张济手中,当纪灵进军汝南时,张绣就是在这里将其阻下,后来形势发生变化,纪灵回防平舆,张济的汝南郡就只剩下这一座县城了。等张济决定进军南阳南部的时候,就彻底放弃了这个城市。
放弃并不意味着什么都不管,在贾诩的建议下,张济甚至比刘风都先开始卖城,把吴房卖给了一直在南阳属于他的麾下的异人。可以说,这个县城的易主,没有费一兵一卒,而张济也不吃亏,把所有的军队全都带走,将吴房全权交给玩家。
若是不思进取者,或者收刮一下全县的民众,然后安全退出,还能收获不少好处。但真正敢来购买县城的,又有哪个是平庸之辈,都是想着在游戏中成就一番事业。收获了县城,自然是将自己的势力转移过来,守护自己的地盘。这些联合购买县城的玩家,集结的力量让人心惊,在数量上比之张绣在时也不遑多让——虽然战力存在问题,但守城的话,足以应对倍于己方攻城之兵。尤其是玩家还有不死的特点,可以很快恢复实力。
这是吴房,灈阳则是被荣耀城的人占据,这是从孙坚麾下出来的异人,来历自然不用多说,曾经华夏区的骄傲。虽然因为处境问题近年来被天策府反超,但却是最团结的一股力量。当荣耀城发展受到限制,荥阳也无法被真正掌握,荣耀城就改变了策略,派出大量人马前来此处另辟战场,意图挑起己方的战争,趁乱浑水摸鱼。荣耀城的运气不错,刚好赶上几路诸侯之间的斗法,趁着纪灵东去,孙坚尚未南下之机,一举将灈阳拿下。
而上蔡,则是荆北玩家联合起来占据的。荆州的玩家大致可分为南北两大势力,江陵虽然属于南郡,却偏向于南方,占据此地的神箭盟云水城就是南方势力的代表,作为华夏前十的大公会之一,是荆南玩家的领头羊。荆北的玩家虽然不如荆南,更是在刘表眼皮底下,发展困难,但因为荆州人才众多,集聚于此的玩家也不少,各大中型公会联合起来是,势力也是不小。江夏之战、南阳之战除了被强行应征的领主玩家,其余基本上都没怎么参与。在刘表北归之际,纪灵东撤,这些玩家抢在刘表的前面攻陷了上蔡,把这座县城控制在手中。
相比于吴房来说,这两处县城的获得可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终究暂时将城池控制在手,至于能不能守得住,还要另说。表面上,吴房属于张济势力,灈阳属于孙坚势力,上蔡属于刘表势力。三者几乎在一条直线县,也暂时成了刘表和孙坚的隔离区。
至于平舆这个曾经的郡城,玩家们识相的没有去动。这座坚城,可是战略要冲,又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无论是刘表还是孙坚都不会放过,可没有他们插手的机会。
最终还是刘表快了一步,赶在孙坚之前进入平舆,孙坚只能止步于城外,虽未攻城,却也不曾撤走,一副不甘心的模样。
在刘风撤回江东之时,三座被玩家占领的领地也没有遭到原住民的攻击,刘表和孙坚依旧在对峙。
说起来,二人的处境也差不多,孙坚和曹操虽然同时发起对袁术的战争,分别夺取了陈国和梁国,但在陈留对峙的局面却没有停下来,随时可能再战。
而刘表,在进军汝南的同时,也全力和张济争夺南阳的所有权。
对于二人来说,南阳都是不容有失的。张济在关西已经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对外的扩张也被阻挡,南阳是唯一的生存之地,若不想寄人篱下,就只能用鲜血换来生存的机会。而刘表,荆南战争虽然消灭了张羡及其大部兵马,但张怿依旧在负隅顽抗,荆南可以说是脱离了掌控,对他的统治没有任何好处,于是只能加强荆北的控制力,南阳作为天下第一大郡,荆州第一富庶之地,自然也是不容有失的。之前接纳张济是为抗衡袁术,如今袁术已不是威胁,自然就要把南阳收回来。
所以整个冬天,南阳的战事都没有停下,直至大雪降临。
天下大乱,对玩家来说也是一种好事,越是战乱,他们也越是能从中渔利,成长的也就越快。当然相应的,死亡的几率也大增,死亡后的损失也越严重,真正能成为五六阶实力的还是少数,但每一个个,都是高手。或许对上历史武将不怎么样,但一般的将领已经很难杀死他们。
这样一群中阶武将组成的队伍,就算在指挥上略逊一筹,军阵上也完全不是一个级别,但同等人数下,已经不是精锐级别的军队能对付的了。
当然,还是要强调一点,这只是少数,也只有那些大公会才能养得起这种队伍。
这一年过去,刘风是比较满意的,于是他准备再次上表置郡,将豫章南部单列出来,像历史上一样城里庐陵郡。
但奏表还没送出去,刘风就又得到一个消息,吕布统一了并州。
第六百四十三章、吕子明()
和并州统一,于刘风而言,并没有什么干系,因为地域原因,若非天子和朝廷在晋阳,并州和扬州几乎不会有往来。所以很干脆的,刘风另起一封私人信函,恭贺吕布一番,算是全了之前的情谊,并送上贺礼。相应的,也请吕布赞同自己新置庐陵郡的行为。
这种交换,对吕布而言,根本就不算什么,反正就算他不同意,各地诸侯新置郡县的也不少。就比如之前,刘表北归之后,又新置襄阳郡,下辖江陵北部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