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驾风歌-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冰也并没有意志消沉,也知道羽少并不会甘心就此被关押牢笼。一定在思谋出路,自己也在想法如何帮助羽子哥。她在羽少的包裹中发现了白明月的一些药方。白明月深怕羽少被人下毒,对一些江湖人士经常使用毒药都详细的写在这些药方中,羽少这些时光急着奔命,也没有被人下过毒,所以也没有细看白明月给的这些药方,除了给厉海找寻到疗伤的药方外,羽少只是匆匆一瞥,并没有看清白明月为他写的所有内容。沈冰看了后又了注意,把一些毒药的配方记住心中,可苦于不懂药材,也无处购买,虽然包裹里有不少的瓶瓶罐罐,都是白明月调好的一些药物,只是写明了用处,估计连羽少也不知道怎么调配而成的。沈冰闲着无事,把这些瓶瓶罐罐里的药物都倒出几分到碗里,并搅合均匀。这些药物大都是奇花异草,主要是为羽少调理真气的药物,和一些疗伤的药粉一类,碗里有着浓郁的药味。沈冰把这些药物混合后搓成一颗颗的药丸,来到江心寺后面的小飞虹亭子,把药丸撒了些湖中,药丸都沉入了湖底,不一会儿湖中贪吃的黑鱼和一些鲫鱼浮了起来,都已经奄奄一息翻着白肚。看来这些药物混合一起变成了强烈的毒药,是药三分毒,沈冰把内服外用的药物混合当然是活物都经受不住的,那些药物里有很多的塞外虫草,也是湖中鱼儿喜欢的食物,自然成了沈冰试验药物的牺牲品。那些跟随的都尉府侍卫,并没有看清沈冰撒的药丸,看到一些鱼儿莫名的浮游上来,也觉稀奇古怪,却没能注意到沈冰下的毒手。

    沈冰发现这些后很高兴,来到羽少的身边,亲昵的附在羽少耳边说着悄悄话。都尉府的人有些不以为然,天天看到沈冰这个小姑娘有事没事的总是粘着羽少,以为她死期将至有些舍不得和羽少人间消失。羽少听了后也想到了用毒,可这些药丸药味太弄,如何混入食物并要让都尉府的人吃到肚子里,这倒是个大难题。而且这些都尉府的人眼睛时刻不离他们两,对他们的一举一动了若指掌,一时也是无处下手,羽少有些泄气了,只好再等时机出现。

    羽少看完了金刚经,有很多的迷惑不解,金刚经佛理深奥甚是难解,羽少虽然有些佛性,毕竟是年轻气盛的小伙子,哪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就算得道高僧也不会真在了解什么是佛,真在能净化灵魂的人物古今少有,执着于佛理本身就违背了佛的本质,这点羽少倒是看得很开,自己的心灵就不够纯洁,人在红尘难免诸多烦恼,那些神佛也是在大喜大悲后看破尘世的。让羽少纳闷的是这金刚经的后半部却是记载了不少的武功秘籍和内功心法,想起宏泉法师说起过达摩祖师和昭明太子有些渊源,难道宏泉法师相赠的金刚经就是昭明太子手写初稿的摹本?这让羽少受宠若惊,没想到这老法师如此看重自己,重物相赠。可是自己发现的太晚了,没能体会宏泉大师的苦心,早点练就书中的达摩祖师的练功心法,现在马上要被押解京城了,羽少顿时有些凄凉的感觉。

    羽少早晚念诵金刚经的举动,那些都尉府的人看了后也觉好笑,如此年轻的一位华衣公子,做事情却如此的颠三倒四,武功不会半点,却要保护一个朝廷要犯,胸有锦绣文章不去考取功名,却要念经诵佛,有着锦衣玉食的大好前程不顾,喜欢流落江湖学人仗义疏财,这些在都尉府眼中简直就是愚蠢至极的举动。私底下都尉府的人都在窃窃私笑,对羽少的白痴行为有些放松了警惕。

    刘大人终于要回到京城南京了,廖承衣已经差人过来,要看管羽少的那些都尉府侍卫明早就把两人押解到永嘉。都尉府的人如实的告诉了羽少,明天就没有舒心的日子好过了。并问道羽少今晚想吃点什么,只要岛上有的,无论多贵也一定办到,并说这是廖大人的意思。

    羽少倒是喜欢廖承衣的为人,虽然是个杀手,可并不冷血。羽少提出想在江心寺吃一顿斋饭。都尉府的人这两天看到羽少每天念诵金刚经,这要求倒是合情合理,就跟寺中主持打招呼了。贵客的要求寺庙主持当然满口答应,并吩咐了火工和尚上最拿手的素菜药膳。

    江心寺是著名古刹丛林,位居温州卫北郭永清门外瓯江之中的一个小岛屿上。两端各有一座小山峰,峰顶都有一座凌空的宝塔,东西相对峙,即名为东、西塔。东峰西麓原有“普寂禅院”,西峰东麓有“净信讲寺”又名“西塔院”。南宋建炎四年由于金兀术举兵南下进攻临安,宋高宗赵构由越州、明州航海至温州,避居孤屿,驻跸“普寂禅院”。在避居期间仍关心翰墨,曾御书“清辉浴光”四字,增光梵宇。翌年高宗再度在临安登基,改号绍兴。于绍兴七年书诏蜀僧青了禅师,由普陀来主普寂、净信二寺,大开讲席说法传经。状元王梅溪未仕时,正在净信讲寺攻经读史,与青了禅师为方外交。当时“全愚堂”东轩,即是王梅溪读书处。据府志记载:孤屿原为两岛,东西对峙中贯川流,有龙潭深幻莫测。当时正逢川流淤积,青了禅师亲自率众抛石填塞中川,遂创建中川寺于其上。表奏高宗,幸蒙赞赏,即赐改中川寺为江心寺改普寂禅院为龙翔寺,净信讲寺为兴庆寺。同时雕刻“清辉”“浴光”两碑,立“清辉轩”与“浴光精舍”于龙翔寺。奉旨统三寺为一,总名为龙翔兴庆禅寺,包含屿上一切亭台楼馆,并赐香灯田一千亩,将寺宇奉为“高宗道场”,朝廷每年春秋二季派京官来寺朝拜进香。特建“望江亭”于永清门外,作为横江待渡之处。自八字桥头至永清门底建设僧街,命百姓开设店铺为僧众服务。所以香火鼎盛始于南宋,延续至今,官家来寺朝拜者仍络绎不绝。

第八章 江心孤屿(六)() 
江心寺庙宇宏伟庄严富丽堂皇,寺内有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三圣殿、方丈室、斋堂等。分设四大寮即禅堂、念佛堂、库房、客堂。周围的景色非常幽美,古木参天,珍禽异鸟,栖息其间,院落奇花异草,光彩夺目,花香鸟语,四时如春,江流浩荡,四面烟波,耸翠流丹,空水澄鲜,素有“江天佛国”之美称,自古以来,就是最有意趣的超丽绝欲的游览胜地。隋唐时,这个“江天佛国”的声誉便已远播中外。初唐诗人孟浩然久游于此,伟大诗人李白、杜甫都相继讴歌赞美,当时东瀛、新罗僧人来居普寂、净信二寺研教参禅的很多。

    江心寺的客堂里满是来往僧人游客,今晚朗清气爽,来自西域的一位远道而来的禅师,准备在江心寺开堂讲经,很多善男信女慕名而来,更有各地高僧坐落期间,由江心寺方丈发出请帖而来。

    羽少和都尉府的人并没有随着众人在斋堂吃饭,火工僧人把满满一桌精致素菜摆入客房之中,待遇如同方丈请来的高僧一样无异。虽然是素菜可烹饪的很是可口,用菜油烧制的菜肴也是香气扑鼻,满口清香,而且摆盘甚是讲究,如同一件件的工艺品,大家都对寺中的饭菜称赞不已。都尉府的人本想随羽少吃斋一番,没想到却是美昧佳肴,倒是怪自己有眼无珠了,生平吃的山珍海味比起这桌菜肴来也是逊色许多,都满意羽少提的小小要求。每人的饭量大增,都结结实实的吃了三大饭,而且没有山珍海味那么腻心。倒是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最后上来一大盆汤,有股浓郁的药味,看到宾客吃的开心,僧人在门口介绍说道此汤乃‘十全大补汤’。汤里面有江南地界的十味中药材,有‘白术’。‘元胡’,‘茯苓’,‘桔梗’,‘天麻’,‘百合’,‘半夏’。‘麦冬’,‘独叶一枝花’,和着‘桂圆干果’,‘荔枝干果’,‘红枣’。‘莲子’,再加上北方的高丽参,西藏的冬虫夏草,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奇花异草炖制而成,足足有二十来味炖汤药材熬了一个下午而成,闻着已经是精神百倍,虽然有着浓重的药味,可这些药味并不刺鼻。

    那小僧笑眯眯的一边介绍一边端着大盆走了过来。快来到羽少身边的时候,羽少心生一计,手中暗握一颗石子。运气兰花劫指‘噗’的一声弹出石子,石子不偏不奇的打在了小僧的脚踝上,此刻都尉府的人议论纷纷人声嘈杂,根本没有听见这石子弹出的声音。那小僧脚踝一下吃痛,不免一个趋烈倒像羽少,可江心寺的僧人也是会些武功。温州本是武术之乡习武成风,江心寺作为“江天佛国”当然僧人习武保护古刹安全理所当然。只是江心寺慕名前来的官家文人颇多,不好在在人面前显露武功底细。可羽少和都尉府的人都看见了一个火房小僧的武功已经不弱了。在快要倒向羽少的时候,硬生生的伸出一只手来握住羽少坐的那张桌角,另一只手还稳稳的捏住汤盆的沿口,那汤盆巨大是粗瓷所制,加上十来人的汤水那分量可想而知,可这小僧的臂力惊人,大家都惊呼起来。

    羽少看到这一刻,机会来了,趁着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小僧身上时,伸出一手扶住小僧的汤盆,趁机把沈冰的这些小丸子全撒入汤盆中,小僧一个回挺就避开了羽少的帮忙,神气的把汤盆放在桌子上了。小僧当然是察觉到了了有人暗算,可羽少的手法毕竟太快,在场的所有人都没能察觉到。小僧看到满屋的人个个都身负武功,估计是有人试试江心寺僧人的武功而已,倒也并没有恶意,也谨记着江心寺的戒律,万不得已显露武功,也不可逞强与人交恶,如有重大事情必须通报方丈定夺。小僧展示了下武功,看到众人惊愕万分,以为镇住了挑衅之人,让他知道江心寺是藏龙卧虎之地,不可造次。小僧为每位客人盛了一大碗‘十全大补汤’,发现再没有异常,就得意的回到火房了,却不知羽少在汤里动了手脚。

    都尉府的人难得喝到如此的中药熬汤,看到寺中的小和尚都有如此功力,必定认为此汤有着神奇的功效,都跃跃欲试,喝到嘴里的确甘甜凉爽,虽然药味甚浓,可既然是中药熬制,区区药味在所难免,都喝了个底朝天。这些都尉府的人几天熬夜看守羽少他们,自然是上火的厉害,喝了这汤顿觉凉爽无比,可不知白明月给羽少准备的药物大都是大寒之药,用来抑制羽少身上的纯元真气,以免周身发热走火入魔的。这些药物并不是毒药,可药效却是阴冷之极,如果没有像羽少体内的高深邪功抵抗,半夜天气冷时闹肚子是在所难免的了,这些都尉府的人大都来之中原,在温州卫吃些海鲜之类的凉性食物都会过敏反应,每天都要拉稀几次,更何况是喝了有羽少用的‘冷泥丸’之汤。

    羽少为了不引人注意也喝了汤,只有沈冰没喝,都尉府的人也没觉着什么不是,小姑娘怕和药汤也人之常情。羽少经常吃这些凉性的寒药,到真是十全大补汤了。

    那火房的小僧把暗算他的事情告知了方丈,可方丈只是笑笑而已,不以为然,他早就看出这些人是朝廷的官兵,虽然是寻常人家的打扮,可方丈眼睛毒辣,看到了脚上穿着的却是官靴,也看到了羽少和沈冰也绝非寻常人物,可被这些侍卫严实看管,似乎也是官家之后。方丈不想与官府的人来往密切,看到他们乔装打扮也没有去拆穿他,而且出手阔绰必定有什么隐秘的事情,方丈知道若上朝廷之事就像倒来一盆污水,所以方丈也就顺水人情好好的招待了这些人,盼望他们早早离去。对挑衅小僧之事也闭口不说了。

    当晚的西域高僧开堂讲经,来人着实不少,连隐身世外桃源的宏泉法师也来了,就坐在方丈的身旁。羽少在都尉府的人陪同下来到讲经堂,看到宏泉大师发现了他。就默默的点了下头,在这种场面下也不好当面认知。宏泉法师和方丈都闭着眼睛认真的听西域高僧讲解大乘佛法。

    大乘佛法强调利他,普度一切众生,提倡以‘六度’为主的‘菩萨行’,如发大心者所乘的大车,故名‘大乘’。梵语摩诃衍。以救世利他为宗旨,最高的果位是佛果。大乘从凡夫俗子修炼成佛,立五十二个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十信是由十住中的第一发心住内,分开另立的。若将其缩入发心住内,则只有四十二位。其中十住、十行、十回向,称为三贤,仅算是资粮位,十位称为十圣,才是修习位。论时间,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

    西域高僧的佛法讲解到了半夜三更,那些都尉府的侍卫轮流着出恭。倒也没有睡意,肚子异常的绞痛,那还有什么睡意。羽少心里暗暗发笑。都尉府的人都有些经受不住在讲经堂的煎熬了,羽少拉起沈冰也不再听讲佛经了,和身体发软的都尉府侍卫一同回到了住处。

    都尉府的人到了这半夜三更,更是数次的凉风吹袭,肚子闹得更是欢快,都在骂着那‘十全大补汤’。可看到羽少却若无其事的,又觉着不是那碗汤是冤枉的。都尉府的人此刻才想到必定是羽少在食物中动了手脚,都恶狠狠的看着羽少和沈冰。

    羽少不慌不忙的来到这些都尉府的人面前。伸出兰花指,在每个人的‘风池穴’和‘哑门穴’上各点了一下。

    那个神秘的中年男子很小时就教过羽少认穴,白明月更是此道高手,虽然没有学全了,可对付应急之用已经绰绰有余了。白明月为了让羽少自己扎穴,详细的讲解过,穴位是指神经末稍密集或神经干线经过的地方。穴位叫腧穴,别名包括:“气穴”、“气府”、“节”、“会”、“骨空”、“脉气所发”、“砭灸处”、“穴位”。人体周身约有五十二个单穴,三百个双穴、五十个经外奇穴,共七百二十个穴位。有一百零八个要害穴,其中有七十二个穴一般点击不至于致命,其余三十六个穴是致命穴,俗称‘死穴‘。死穴又分软麻、昏眩、轻和重四穴,各种皆有九个穴。合起来为三十六个致命穴。生死搏斗中,做为‘杀手‘使用。并教了个口诀给羽少,“歌诀有:百会倒在地,尾闾不还乡,章门被击中,十人九人亡,太阳和哑门,必然见阎王,断脊无接骨,膝下急亡身。”

    在枕骨粗隆直下凹陷处与乳突之间,在当斜方肌和胸锁乳突之间取穴是为风池穴。经属足少阳胆经系手足少阳阴维之会。被击中后,冲击延髓中枢,晕迷不醒。哑门穴在顶部后正中线上,第一与第二颈椎棘突之间的凹陷处,经属为督脉、系督脉与阳维脉之会穴,被点中后,冲击延髓中枢,失哑、头晕、倒地不省人事。

    都尉府的侍卫经过半夜的拉稀已经全身乏力,想要与羽少搏斗,可就是使不出半点气力,只能被羽少折磨了,眼睁睁的看着羽少点了他们的穴道,想要夺门而出的侍卫,那比得过羽少的轻功,在门外被放到了几个。羽少把他们排成一排,整齐的躺在一起,并和沈冰一起剥光了他们的衣服,撕裂成布条拧成一股绳,把他们的双腿双手全给绑在了一起,羽少第一次使用点穴功夫,深怕他们很快醒转,就和沈冰想出了这馊主意,其实凭着羽少的内力,已经把都尉府的人送去了半条命,如果没有人解穴的话,这些人不死也得残废了,根本用不着捆绑起来,倒是画蛇添足了。

    沈冰看着一溜都尉府的人,如同一窜光溜溜的死体,赤身*只有一点内衣遮羞,想起被他们一路追杀,给他们捆绑得异常结实整齐,看着自己的杰作,沈冰心中总算出了口恶气。

    羽少让沈冰整理好行李包裹,自己出去找寻白马‘绝尘’。羽少打了个响亮的口哨。白马很快从江心屿的树林中出来与羽少相会了,羽少把白马拴在江心寺边上的大树旁,重新回到讲经堂,去和宏泉法师知会一下。

    讲经堂里虽然还是人满为患,西域高僧也还是神采奕奕的滔滔不竭。可大多人已经昏昏欲睡,只有那些真正懂佛的人还在认真的听讲。宏泉看到羽少去而复归,必定是事情找自己,就悄悄的起身来到羽少的身边。

    羽少轻轻的问候宏泉大师:“大师近来可安好,有缘在此相见实属在下有幸。”

    “看你去而复回必定有事,老衲不知有何可帮公子。”宏泉抚摸着长须微笑着说道。

    “有些难以启齿。在下身无分文想搭大师的船出岛,可否方便?”羽少有些扭捏的问道。

    “哦,那些跟你一起来听经的人不是你的朋友咯,那一定就是敌手了,不然你不会来找我。”

    “实不相瞒。那些是朝廷都尉府的人,要追拿的是我身边的小姑娘,其实我也不知道她和朝廷的过节,可我答应护送她安全,可就在这江心屿被擒,看到大师前来知道有救了,当然就算没事在下也得来感谢大师的相赠经书之情,如此贵重的宝物相赠。在下实在受之有愧啊。”羽少倒也没说起放到都尉府侍卫的事情。

    “公子聪明伶俐,悟性很好,金刚经相赠公子。公子不必有愧,你有昭明太子的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