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后方的军队听说前方打了败仗,前方可是有11万大军在包围迪马,这都输了还论他们呢?
于是农兵最先跑得个一干二净,然后是雇佣兵见势不妙也逃了,最后是贵族看到遏制不住逃亡潮也开始害怕,在奈萨率军到达之前也跑了。
这就导致奈萨无论到什么地方,面对的几乎都是一片混乱的城镇,导致奈萨无法重整军队,面对多凡的追击只能一退再退,确保不被多凡给牵制住。
多凡一路追击到过去迪马与格奇的边界时才停止追击,安置一支辅佐军队看守边界的据点以后,回身开始收拾那些留在迪马境内乱窜的各路溃兵。
斯摩皮的赫尔斯就更了不起了,由于奈萨率领的主力是往南去格奇,所以斯摩皮面对的敌人要更少,因此他一路进击,直接杀到了洛夫城下,洛夫城的贵族见此,干脆制造暴动杀掉忠于乌尔多奇的士兵,对第二军团开城投降。
当洛夫城投降的消息通过传音魔法传到迪马时,婆利古被惊呆了,他可没预料到这个结果,要知道第二军团只有3千人,且没有携带灵能炮,怎么洛夫就这么投降了呢?洛夫这一投降,可谓是打乱了婆利古的节奏。
当然其实这是早可以预料的,只是没想到洛夫会这么快的投降,因为洛夫一直以来就是悉伯中最穷的城市,而他偏偏是离迪马最近的城市,受迪马的影响也最大。
在与迪马断绝贸易以后,洛夫受到的冲击也越大,以往是胜负未定,而如今迪马露出了胜利的一定可能时,洛夫就慌不择路的投奔迪马了,毕竟这十年的日子,洛夫是真的不想再过了。
不过婆利古毕竟有着来自但丁的军旅经验,很快就反应过来并作出决断:“神界有云,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既然如此,传令斯摩皮的赫尔斯率兵驻进洛夫城确保成果,迪马提前进行军团扩编。”
“迪马反攻战役”,或者说“迪马惨败”,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乌尔多奇,就如前面所说的一样,立刻压住了“乌尔多奇大暴乱”的风头,那可是11万人啊,居然在几天之内被不到一万人的进攻打得土崩瓦解。
这个军情以最快的速度被传到贝哈拉,菲氩的最高统治者,现任炎牧尊庇赫姆二世急的天还没亮就紧急召集重臣商议此事,众人刚刚从11万大军惨败的消息中没缓过来多久,又一则重磅消息轰炸了贝哈拉。
“叛城扩编军团,以老兵为枝干散入新编军团中,共设立10个正规军团,总兵力高达3万,此外还设立5个辅佐军团、2个归化军团,其意图不言而喻,必定要汇军格奇,以屏护迪马之安。”
仅考虑陆路的话,悉伯的北道三城中,格奇是联系北部迪马与洛夫的唯一通道,只要迪马占据格奇并确保格奇不失的话,自此以后迪马的郊区就算安全了,所以奈萨请求乌尔多奇尽快征募新一批军队前来驻守格奇。
迪马的战略计划是如此明显,只要不把对方当做傻子的话,就能清楚对方已经料到自己下一步行动,所以接下来就是拼双方的速度,究竟是迪马先攻下格奇,还是乌尔多奇先增援格奇。
“虽然现在刚刚扩编,军团整合还不妥当,而连年的战争导致迪马、洛夫的生产并未恢复,迪马的人力也到了很危险的地步,不再是十年前不管怎么打,都能让三大军团满编的时候。”
“这些情况我都知道,但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们必须抢在乌尔多奇增援之前,先行进攻人心惶惶的格奇!”作战会议上,婆利古压制下对继续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的怀疑,坚持己见的发动这次进攻。
第六百五十一章:恶兽初鸣(十)帕尔森白衣逆河取格奇()
“现以得到情报,叛城第五军团急行军趋附洛夫交接,第二军团随即南下,试图抢在我军援军到达之前先攻入格奇。”
听到密探的汇报,悉伯军主将奈萨冷笑道:“就算他们急行军南下,也得三天才能到达格奇,且还要越过迪马河渡河进攻,而叛城一个军团不过3千人,如何能攻的进格奇?若是他们攻城失败僵持几天,我等的援军也到了,格奇必定固若金汤。”
末了,奈萨还好似站在迪马的角度考虑着:“这也难为他们啊,毕竟他们不可能就这么信了洛夫城的贵族,所以必须有军团交接才可,这么一来又是几天的功夫,所以他们想要在3天之内进攻格奇,洛夫的第二军团是赶不上了,可惜,可惜。”
昨日奈萨就对格奇公布了援军的消息来稳定士气,5天之后一批1万人的部队就会以急行军的速度先行驰入格奇,再配合上奈萨手头有的和格奇驻防的,手头加起来也有3万多了,3千迪马军团或许能在野战中击败悉伯军,但是绝对无法在围城战中迅速破城。
一但战争僵持下去,奈萨就可以聚拢起更多的军队稳固住格奇的防线,毕竟悉伯真正的力量在上场战争中没有损失多少。
别意外,因为在悉伯、或者除迪马以外的地方看来,真正有价值的军队只有由贵族组成的精锐军团,剩下市民、雇佣兵、农民组成的杂牌军,都不过是拿去当炮灰的。
“迪马反击战役”中,奈萨的11万大军确实土崩瓦解,但是那主要是被击散了而不是歼灭了,作为主力的贵族并未损失太多,只是一时散落在各处回不来而已。
在奈萨的计划中,非贵族的士兵死多少都无所谓,只要贵族还保留着,那些做苦役的人力还拉不到吗?只不过是时间问题,毕竟那些平民十分吝啬,没到生死关头是舍不得房屋财产的,仔细找找总会找到。
所以时间,决定了现在迪马与悉伯的胜负,而奈萨自信的看来,己方情况固然糟糕,但是迪马的情况更加糟糕,第二军团今天才接到换防的军队得以南下,其他军团更是深陷在迪马南方漫山遍野的溃军之中,所以他们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3天内到达格奇。
而等到3天之后,就像奈萨前面说的一样,军队来了,并且将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多,战线就会被稳固下来,然后会继续与迪马僵持下去。
奈萨断定,虽说如今悉伯被搞得这么狼狈,但悉伯毕竟是一个国家,还是有着自己祖国支持的国家,迪马能做到这个地步已经实属稀罕了,他自身必定也损失严重,所谓扩编十个军团,在奈萨看来更像是被逼到绝路以后的最后一搏。
就奈萨这些猜测而言,可以说奈萨不愧是菲氩派过来的合格将领,然而视野的限制,让他忽视了一条最致命的漏洞。
日后随着电子产业的发达,虚拟游戏也在这个世界诞生,其中一个游戏叫做《悉伯演义》,该游戏的名称与内容皆是取材自千百年前的近代名著《悉伯演义》,而即将发生的事情,在这个游戏中有着专门的剧本,“帕尔森白衣逆河取格奇”!
夜,火光照耀了星辰天,河舟堵塞了迪马河,迪马第一、第四、第七、第十军团的士兵没有后勤,每人携带只够3天的口粮,踏上了漂浮在迪马河的河舟之上,位于中部的就是这次军事行动的主将,32岁的迪马起义军领袖帕尔森·多凡。
“如此大的军事行动,要是格奇的密探接近了迪马河看到我等的河舟,此次突袭不就暴露了吗?”多凡奉命出征之前,这么对婆利古问道。
婆利古露出了大贤者的微笑:“不会,因为这次行动已经得到神的庇护,看见你河舟的皆是平民,纵使有密探看见,也来不及告之格奇了,有斯摩皮的赫尔斯做疑兵牵扯格奇密探精力,你且放心去吧。”
于是多凡这才放心出征,他以为婆利古已经为自己求到高山之神的庇护,可是他哪里知道,这次庇护多凡的并非高山之神,而是斩界之神!
如果是波旁的海诸国,纵使没有海军也会警惕的料估海军的作用,广阔的三海自然不用多说,即使是河流也会被算计在内。
然而南疆大陆海河不兴,奈萨正是疏漏了关键的迪马河,他只将注意力瞄准陆地上的军队,却忽视了河流的作用,因为南疆至今还没有用河流突袭过的例子,于是今日轮到多凡将要给这些人上课了。
一日半后,正逢秋雨绵绵,格奇码头的城防兵在打着瞌睡,毕竟这里一不是重点关注地段,重点关注地段在已经被摧毁的河桥那里,二则是从洛夫南下的第二军团,再怎么快也要一天以后才会到。
再加上今天是恼人的秋雨,所以许多哨兵都躲进哨站里,在温暖的烛火下打着瞌睡,浑然不觉远处出现了大批河舟。
为了掩人耳目,河舟上的火把已经全部熄灭,士卒们也全部屏声息气,直到最前方的河舟轻松撞开码头的防船栏,才有几个睡的不怎么深的哨兵被惊醒。
可是此时已经晚了,当他们奋力摇响警铃的时候,第一军团的第一大队已经尽数下船,朝着城墙疾驰过去。
“迪马军来了!迪马军来了!他们从河上来了!”惊慌失措的传信使一路跑一路吼,多亏他的福,半个格奇都被他的吼叫惊动了,接着很快整个格奇都被惊醒了。
“从迪马河来了?几个军团?”当得知有至少3个军团以后,奈萨心脏几乎要停拍,最后还是主将的责任感让他回过神来,一声怒吼惊醒其他已经惶恐的将领,“慌什么!码头离主城还有一道城墙,我们有上万人,守住城墙就行了,怕什么!”
在奈萨的临危不乱之下,诸将的心情刚被安抚,却又被另一个信使的呐喊给打乱了:“叛变了!叛变了!瓦多家族的叛贼放开城门,迪马军已经入城了!”
节选自《新编简明悉伯史》——
“……‘帕尔森白衣逆河取格奇’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经典战役,然而如今看来,这次突袭却是赌博的成分大于军事的成分,可以说中间只要发生一次意外,多凡就不可能打赢这次奠定他名望的战役。”
“如果不是迪马河上大多数人没有注意逆流而上的河舟,如果不是仅有两个注意到的密探一个赶不上一个半路上被暴民杀死,那么这次突袭就会中途被奈萨得知,失去了他的突然性……”
“如果不是奈萨在得知守护港口城墙的一处将领叛变放开城门以后,错误的做出格奇贵族与洛夫贵族一样,都已经成为迪马叛党同情者的判断,那奈萨就不会立刻带领军队逃离城市。”
“事实上格奇的情况并不像洛夫那样糟糕,那个混乱的雨夜中真正支持迪马的贵族远不如洛夫那么多,大多数贵族还都是处于观望的状态,但是奈萨的突然撤军导致格奇群龙无首,才是促使格奇贵族倒戈投降的最后一根稻草。”
“……但是不论如何,多凡就是成功了,格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飞速的攻下,这次战役也成为教科书级别的经典战役而名垂青史,迪马终于获得了可以喘息的机会,当他下一次伸出獠牙之时,就是菲氩的悉伯的丧钟敲响之日。”
奈萨的突然撤离,使得多凡并没有经过如何艰苦的巷战,就在格奇贵族的支持下驻进城内,毕竟格奇只是损失不如洛夫沉重,但是并非损失可以忽视啊,格奇贵族当然也日益忍耐不下去,只是还没决定押宝谁而已,所幸奈萨的撤军让格奇贵族不用再思虑。
“你们总算来了!我们格奇的贵族已经苦乌尔多奇久矣,”格奇贵族代表见了多凡以后,他的脸上宛如一朵绽放的菊花,好像见到走丢数年的亲人般热情。
按多凡年轻时一时激愤就翻墙去见赫尔斯的性格,对此自然是略微作呕,只是如今多凡已三十余岁,城府还是有的,则是虚伪与蛇而应,心中则在紧张盘算之后的行动。
奈萨从格奇撤军的充满,也没带上远程传音魔法的材料,结果格奇沦陷的消息反而一时还没传出去,直到几天以后,奈萨见到原本北上准备支援格奇的军队,才得以借用这支军队的传音魔法将消息传递出去。
消息传到了贝哈拉,庇赫姆二世又得半夜起来召集群臣,穿衣服的时候,懊悔的情绪已经如同毒蛇撕咬般充斥着他的内心:唉,怎么偏偏轮到自己摊上这事了,当初预备割迪马羊毛的炎牧尊,又不是自己啊!
除了懊悔以外,庇赫姆二世心中还有斩不断的怨毒:怎么我前任的时候,要你迪马干什么你迪马就给什么,不管是炼金魔法还是赫尔斯式农田技术,最多签几个条约交换一下就可以了,为什么到我这里来,就要打仗了,是看不起我庇赫姆二世吗?
当然,庇赫姆二世也知道自己这个问题的答案,前两次的妥协与退让所带来的交换,为迪马扩张了力量与影响,才有这一次如此狠厉的出拳。
迪马再怎么强大也不过是一座城市,如今能一战打崩11万大军,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后方经济崩溃所导致的,而面对前所未有的经济崩溃,那些废物般的宫廷供奉只能说,都是迪马货的影响,可是为什么,怎么导致的,如何能解决,他们就一问三不知了。
唉,如果当初前几任炎牧尊直接拼着得罪赫尔斯,将迪马灭掉就好了!就算赫尔斯又搞起了独狼袭击,也不可能造成今天这种局面啊!
又或者不要与迪马交换,不要贪图迪马的赫尔斯式农田和炼金魔法,遏制死迪马与外界的商贸往来,不给他开放这道口子,迪马也不可能成长到今天这个规模,不可能在断绝迪马货后给周围城市带来如此大的冲击。
但是到了如今,说什么都晚了,这冰冷的现实就像外边冰冷的秋雨一样无情,庇赫姆二世得顶着冰冷的寒风去商讨这令人头疼的问题应该怎么解决。
第六百五十二章:恶兽初鸣(十一)迪马围解()
摘自《悉伯大典·历史卷·悉尼文化圈·近代编史·第三次悉伯战争》:
“……当始王(指帕尔森·多凡)白衣逆河取格奇的消息传到迪马时,正在处理文书的大贤者(指婆利古)最先听到这个消息,他表面上波澜不惊,只是说‘善’,然而实际上文书都被他抓的褶皱了。”
格奇拿下了,婆利古也终于松了一口气,随着格奇被拿下,只要确保格奇不失,那么悉伯就再也无法侵略到洛夫和迪马的土地,而这意味着迪马终于可以开始安心的种田并不会再受到打扰了。
与此同时,就是欠贷问题。
这些年来,迪马以一城之力扛了一个国家十多年,关是只剩下一座城市就被包围了十年,接着又是扩编军团,又是逆流取格奇,还要趋势着疲惫的市民继续奋战,以及那十门灵能炮,皆是很大的损耗。
而这些损耗能维持下去,全都有赖于悉尼的低息贷款,这真的是低息贷款,比赫尔斯带领“悉尼统一组织”进行“第二次悉伯战争”时那种贷款要良心的多了,但即便很良心,这么十多年下来,也是一笔巨大的债务,甚至比“第二次悉伯战争”时候还要大。
如果是上一次,赫尔斯除了拿关税、矿产拿去抵押以外,就没有其他可以支付贷款的方式,然而如今就不一样了,随着迪马的收复和安全,工业化生产就会恢复,然后按婆利古的话所说,接下来就要让悉尼认识到什么叫做“工农剪刀差”。
其实除了传统的“迪马货”以外,婆利古还又给了赫尔斯新的工艺,即玻璃制造工艺,赫尔斯估计这东西以后又会被叫做赫尔斯式玻璃了。
这个世界玻璃的作用可不小,它是炼金的材料之一,还是传音魔法和投影魔法所必须的材料。
所以南疆大陆原本就有玻璃制造工艺,只是土法制造出来的玻璃,颜色浑浊、易碎、损耗大还面积小,然而赫尔斯用烧碱法做出了新式玻璃,这个玻璃制造的面积大、颜色轻盈还比较牢固。
并且,虽然各地也有玻璃行会,但是玻璃行会涉及到的上下游产业要远远小于纺织业,所以迪马出售这个技术,是不可能制造出像纺织业那样的动荡的。
“把赫尔斯式玻璃的技术直接卖给悉尼,或者瑞英麦邱,以免去我们部分债务,接下来靠着工农剪刀差也可以将债务快速消除,”婆利古这么对赫尔斯说道。
“就这样直接将玻璃技术卖出去?”赫尔斯的言下之意,是婆利古肯定会有挖坑,虽然赫尔斯还不明白坑在哪里。
听到赫尔斯的问题,婆利古露出狡黠的笑容:“我们的玻璃不是用传统的吹烧法,而是用烧碱法制出的玻璃,这意味着对碱液的使用量会大大增强,然而我们盖了专门的碱液工厂所以不必忧虑,而仍然靠着烧草木灰制碱的悉尼,纵使会了烧碱法,产量也上不去。”
工业化是息息相关、一环扣一环的精密环节,只挑选重要一点来办工厂,最后的结果就是造不如买,然而悉尼和瑞英麦邱是不会知道这些的,起码现在不会。
迪马的交易请求很快就传到吉大(悉尼的首都),接着是柯多密(瑞英麦邱的首都),随即引发柯多密高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