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的游戏之我是星球的远大意志-第4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随着1934年签署的《瓦鲁图和约》结束“第三次乌奈克战争”以后,当地便被割让给瑞英麦邱统治的诺兰莎行省,经过六百多年的殖民以后,等悉伯通过“琳娜战争”的《迪马和约》夺回当地时,当地悉尼人基本被瑞英人所取代。

    纽约曼多并入悉伯以后,隶属于悉伯的琳娜行省,可是琳娜行省的统治重心在西部,位于最东部的纽约曼多得不到多少关注,一直处于不上不下的地位。

    之后到了大开拓时代初期,由于纽约曼多比邻捕奴行省的塔乌戈查,因此靠着作为售卖奴隶贸易的中转站地位,开始逐渐崛起,等到了2673年,悉伯就干脆将纽约曼多和其他2座一样不受琳娜行省重视的主城划进捕奴行省。

    可是大开拓时代仅是让纽约曼多崛起,真正造就纽约曼多如此繁华的原因,得益于铁路的铺盖,让纽约曼多成为四通八达的中转枢纽,这才奠定了纽约曼多的繁华,要知道东南西北都有官道铁路这种待遇,在南疆大陆可谓是极其稀少。

    南疆大陆的铁路纵横交错,而时评员评选出了所谓“东西铁路大动脉”和“南北铁路大动脉”,“东西铁路大动脉”自然是从南疆大陆最东方贯穿到最西方的大动脉,而“南北铁路大动脉”则是从南到北,对于这种大动脉,悉伯只有5条。

    纽约曼多来自东部的铁路,自然是从雅世艺延伸过来的,而来自南方的铁路,以从西到东计数的话,则是南北铁路大动脉的第二条,此外纽约曼多还有向西与向北的两条铁路,如此之铁路也难怪纽约曼多如此繁华。

    也因为这样,早就有纽约曼多的贵族提出要求,觉得应该以纽约曼多为中心重新布置一个行省,毕竟即便是捕奴行省的塔乌戈查也比不得纽约曼多,而纽约曼多位于捕奴行省最北方未免太过不利,可是这一提议影响了其他行省许多贵族的利益,最后不了了之。

    纽约曼多向西的铁路,首先经过孔奥,孔奥的历史与纽约曼多相差无几,可惜铁路大动脉没能以其为中心,所以孔奥便不如纽约曼多繁华,至今也不过是铁路线上诸多主城之一罢了。

    孔奥向西是隶属于琳娜行省的泰格木,泰格木在1993年之前本是隶属于瑞姆行省的主城,只是由于本撒王朝的本撒改制而改为琳娜行省统治,尔后随着琳娜行省并入悉伯,直至如今。

    泰格木向西是琳娜行省建省以来的第三处首府阿西娜,阿西娜是在2673年的第二次悉伯改制中成为琳娜行省首府的。

    在近一千年前,当时还存在的瑞英麦邱在1773年将中部行省拆分,核心地带定名为雅典娜行省,拆分出去比较荒莽的西部则定名为琳娜行省,最初琳娜行省的首府设置在索菲比拉。

    可是随着时代发展,琳娜行省不断向东部扩荒,使得索菲比拉对于东部的管控越发不利,不过真正让琳娜行省下定决心迁徙首府的,还是“琳娜战争”以后,琳娜行省与瑞英麦邱闹翻,因此在2569年迁徙到靠近悉伯的格木米奥。

    不过格木米奥也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太东了,而如今东部的荒地已经被捕奴行省侵占,格木米奥没法开拓多少荒地,于是到了2673年的时候,就又将首府往西迁徙,迁徙到比较正中的阿西娜。

    只是铁路开拓时代以后,对于琳娜行省相当不友好,因为整个琳娜行省有官道铁路勾连的主城,居然只有泰格木和阿西娜,古老的索菲比拉、卡玛米、卡苏斯这些城市全都没有铁路经过。

    联想起巴蒂罗斯对待吉大的态度,这不得不让琳娜行省的贵族嘟囔,巴蒂罗斯贵族不会是想在自己身上重复吉大故事吧?只是悉伯如今如日中天,这些怨言也只能是怨言。

    因此阿西娜的铁路没有往西而是往北,北上进入隶属于琳娜行省的莫米恩,莫米恩这个城市的位置比较尴尬,他虽然隶属于琳娜行省,但是本身和琳娜行省没有多少关联,琳娜行省宛如他的后娘。

    莫米恩归属琳娜行省,不过几百年的事情而已,莫米恩的历史非常之早,悉尼双郡国时代征服瑞英麦邱的时候,莫米恩就已经隶属于瑞英麦邱的北部行省,然后被割让到悉尼的悉姆地之中。

    被悉尼统治了约一百余年,莫米恩又因为《阿西娜和约》的关系,重新回归瑞英麦邱的统治,悉姆地也被改名为瑞姆行省,此后近一千年期间,莫米恩都是瑞姆行省的主城之一,直到“第二次琳娜战争”的《纳苏贝和约》,才让莫米恩被归为琳娜行省管控。

    而纽约曼多北上的铁路连接巴西,巴西隶属于诺兰莎行省,与悉伯行省的瓦鲁图通过一条狭窄的山间走廊连接,在还没有浮空艇的古代,这一条走廊可谓是兵家必争的天险之地,如今还能从中找出许多没被掩埋的古代尸体。

    巴西北上,准确的说是西北方,连接的是古老的颜集克,颜集克已经有快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早在林间地时期,颜集克便是其重要城市之一,等1656年悉尼的沙德多王朝拆分沙德多郡国新设立诺兰莎郡国的时候,颜集克便成为诺兰莎郡国的首府。

    此后一千多年的时光中,诺兰莎郡国变成了诺兰莎行省,其管辖范围也一变再变,统治者也几经变更,但是颜集克却作为其首府始终不变,直至如今。

    颜集克往西是卡苏,卡苏曾经隶属于瑞英麦邱的北部行省,后被割让到悉尼的悉姆地,而昔日瑞英麦邱反攻时没能夺回全部失去的城市,卡苏就是其中之一,此后卡苏便隶属于诺兰莎郡国,甚至悉尼成了瑞英麦邱附庸国的时代,也没有重新归还瑞英麦邱。

    。更新最快网址:

    

第七百零八章:环南疆(四)瑞英已是奥迪语() 
卡苏的铁路再往西就进入艾尼多,艾尼多与莫米恩有着相同的命运,在古老的战争中被割让,而成为悉尼的悉姆地,随后又变成了瑞英麦邱的瑞姆行省,到了悉伯时代再变成悉姆行省。

    瑞姆行省最初的设置比较靠东部,毕竟这里曾经是瑞英麦邱和悉尼接壤的国境,可是“第一次琳娜战争”之后,瑞英麦邱损失了大量东部的土地,内部也开始所谓的师悉改制,而行政区便是更改的对象之一。

    在师悉改制之后,瑞姆行省的行政区变得偏西了,因此原本首府奥拉米特无法再作为瑞姆行省的首府,因此首府被调到东边一点的斐义马,也是艾尼多西向铁路的连接处。

    斐义马这一代地区,既可以属于瑞姆行省,也可以属于雅典娜行省,历史上斐义马的所属时常变动,直到被确立为瑞姆行省首府以后,才算稳定下来。

    纽约曼多往北延伸的铁路,经过巴西以后最终会到达斐义马,而向西延伸的铁路经过孔奥以后最终会到达莫米恩,莫米恩的东北方与斐义马的南方,两条铁路就会交汇在斯拉德,这造就了又一个因铁路昌盛的城市。

    斯拉德的历史与斐义马一样古老,曾经的命运也与斐义马相差无几,直到他成为仅次于纽约曼多的交通枢纽以后,才开始真正腾飞,通常将斯拉德当做悉伯东西铁路大动脉中西路的末端,此外也是南北铁路大动脉的第一条大动脉。

    虽说是南北铁路的第一条大动脉,实际上斯拉德的铁路并不是向南延伸,而是向西扩张,直到另一座古老的城市,涞水。

    南疆大陆这一带最大的一条河流名为涞水,涞水入海口的城市也名叫涞水,在非常遥远的两千多年前,智慧女神雅典娜便出生在这座城市,随后这里成为瑞英麦邱的第一个首都,见证瑞英麦邱古老而又辉煌的岁月。

    可是在之后乃至如今很长的大部分时间,涞水都失去了他的光辉,想想就知道为什么,涞水实在是太偏北方了,曾经隶属于悉姆地的斯拉德都离涞水只有一线之隔,所以等瑞英麦邱征服瑞英以后,涞水已经不适合作为首都。

    不过作为女神的故乡,涞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充当北部行省的首府,直到瑞英麦邱在1773年的行政区改制中,才被并入雅典娜行省与瑞姆行省之中,涞水也失去首府的地位,此后除了本撒王朝短暂时期充当了首都以外,都只是一个普通的城市。

    涞水的铁路往南便是御敌关,两千多年前雅典娜曾经在御敌关与光明神发生过激烈的神力战斗(黑暗教会如是宣传),从而确定了自己的地位,作为防御南方敌人的关隘,御敌关可谓是一夫当关,可惜之后千年中瑞英麦邱几乎没有再用到御敌关。

    御敌关往南铁路链接的是柯多密,如今雅典娜行省的首府,亦是千年来承载瑞英麦邱首都时间最长的城市,启蒙主义者有一句警句,看懂了柯多密,就看懂了瑞英麦邱的文化。

    柯多密往南铁路链接的是提亚,提亚是悉伯的国境线,出了提亚便到达另一个国家,奥麦多。

    众所周知,邱到提亚这一条狭窄的走廊,是从北麦邱行省到雅典娜行省的必经之路,沿途极其难走,布满星堡,历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谁能控制好邱与提亚,便得到绝对的战略压制权。

    其实这个关隘最初仅有邱这一座城市,在遥远的时代,这座以圣子之名命名的城市,是阻挡蛮族入侵的屏障,但是瑞英南北分裂以后两国发现,想要真正运用好这道走廊,就必须设置第二道阻碍,这便是提亚的建城。

    因此当优素福离开铁轨去探查这条古老的走廊时,便如同探寻巴西走廊一样,每走几步便能看到不知经历多少岁月的骸骨,可惜没能找到足够老的古董——早就被溃兵、盗贼以及如今的政权扒光了。

    开过提亚到了邱,那就到了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地方,奥麦多的城市,奥麦多是一个建国时间比悉伯还短的国家,但是他背靠着却是古老的奥迪文明。

    如今,不论是哪个学者提起奥迪文明,不论奥迪如今如何,都必须竖起大拇指称赞,为什么?

    南疆五大原初文明中,瑞英在393年第一次亡国,享国不过306年,便是说什么第一教国2年后又复国,好,那给你加上瑞英第二教国895年的历史,第一教国加上第二教国,也不过1201年的历史。

    法克尤呢?1933年亡国,享国1813年;菲力呢?2288年亡国,享国1850年;悉尼呢?更别提了,虽然亡国的时间最晚,2481年,但是享国也最短,仅1761年。

    然而其他四大文明古国都已经狗带了,奥迪却在两起两落以后仍然以奥雷蒂亚附庸国而存在着,这难道不值得为他竖起手指称赞吗?

    375年建国的奥迪,最初是一个部落城邦联盟,各个酋长推选信任的酋长作为“天王”,即所谓“推选时代”。

    推选时代在705年结束,历时330年,共选出26任“天王”,结束的原因是南方贵族集团与北方贵族集团爆发了内战,这之后被称为奥迪的“南北时代”。

    “南北时代”在794年结束,新兴的、历史不长的北方贵族集团压制住古老的、历史悠久的南方贵族集团,奥迪进入“北方时代”

    “北方时代”在978年结束,历时184年,有过12代“天王”,结束的原因是对南方贵族平叛失败导致北方集团的内战,奥迪就此进入“群雄时代”

    132年的“群雄时代”在1110年结束,比乌家族出生的“天王”压制住其他贵族而统一奥迪,建立了“比乌王朝”,由于比乌王朝信奉鸟类神灵,因此“天王”的头衔被更改为“通天鸟王”。

    比乌王朝仅持续103年,在第9代通天鸟王时被斯陆家族篡夺王位,斯陆家族在1205年建立了斯陆王朝。

    而持续了183年的斯陆王朝在1388年遭遇了一件搞笑而又悲惨的事件,“冚家铲”,第15代通天鸟王遭遇冚家铲全族嫡系死绝,使得奥迪进入了“多王时代”,各地支系和豪强纷纷割据一方。

    这件事情冷弈有参与过,还扶持了其中一个幸运儿,这个幸运儿在多王时代的第26年,也就是1414年时被推上王位,作为名义上的通天鸟王,因为他和当时三个割据势力的领袖都有交情。

    幸运儿所建立的王朝叫做慕斯王朝,随着幸运儿在1437年去世,奥迪无可避免的分裂了。

    斯陆王朝的分支之一,鸟身斯陆家族继承了奥迪的国名,建立了鸟身斯陆王朝,而鸟首斯陆家族自行建立奥斯陆,由鸟首斯陆王朝统治。

    至于不属于斯陆家族分支的特加家族所控制的右翼区,最初其统治不被奥迪所承认,一直到1449年才被迫承认奥特加的建国,而奥特加的统治王朝则是特加王朝,至此奥迪开始了三足鼎立。

    三足鼎立时代的奥迪地域不再孤单,很快他们先是得知了北边的瑞英地域,那里有着瑞英和瑞英麦邱,又得知了东边的法克尤地域,虽然再东方还有法克尤、法兰尼尔和法修姆这些国家,但是奥特加只能通过半岛(后来被称作扬尼斯半岛)与多迪接壤。

    扩张的地域认识改变了原有的格局,而在新的时代中,奥斯陆逐渐崛起,成为奥迪地域新的霸主。

    分裂之后的第一场战争是“斯陆战争”,鸟身斯陆王朝以如此之快的速度失去自己对国家的掌控,迪托家族逐渐确立自己对奥斯陆的控制,这使得第8代通天鸟王向奥迪求助,导致了“斯陆战争”的爆发。

    迪托家族通过自己的巧舌如簧,劝服了特加王朝在战争中保守中立,最终在1575年结束战争,尽管奥斯陆失去了一些土地,可是迪托家族成功终结鸟身斯陆王朝对奥斯陆138年的统治。

    真正席卷三国的第一场战争是“第二次斯陆战争”,统治奥特加的特加王朝被于立文家族篡夺权力,奥迪以此发动对奥特加的干涉,使得奥斯陆与奥特加联手对抗奥迪。

    最终在1646年结束,奥特加的于立文王朝推翻历时165年经9代鸟王的特加王朝,而奥斯陆则夺回了失地,一跃成为奥迪地域最强国家。

    “第三次斯陆战争”在1681年爆发,起因是奥斯陆对被征服领地管控引发的叛乱,导致奥迪的宣战,随后奥特加选择与奥迪联盟,可是因为卡斯家族出色将领的指挥,使得奥斯陆最终打赢了这场战争。

    卡斯家族的崛起导致他成为迪托王朝的眼中钉,最终导致了奥斯陆的内战,无法压制卡斯家族的迪托王朝不惜求助奥迪和奥斯陆的援助,引发“第四次斯陆战争”,可是这样一来却让贵族们团结在卡斯家族的旗帜下抵抗外敌。

    最终“第四次斯陆战争”在1747年结束,卡斯家族将外国入侵者驱除出国境,推翻掌控奥斯陆172年的迪托王朝,流放迪托王朝第10代通天鸟王,确立卡斯王朝对奥斯陆的统治。

    养精蓄锐之后,奥斯陆在1776年主动挑起了“第五次斯陆战争”,尽管有着奥特加的支援,奥迪仍旧被迫在1797年成为奥斯陆的附庸国,这标志着奥斯陆确立了自己对奥迪地域的霸权,随后便是进一步的扩张,奥斯陆的黄金时代还未到达顶点。

    。

    战场文学

第七百零九章:环南疆(五)兴亡更替() 
奥斯陆成为霸主之后的第一战,是卷入北方瑞英地域的战争,即1836年爆发的“第三次瑞奥多战争”,瑞英无视瑞奥多人的自治权,将桀骜不驯的瑞奥多行省售卖给奥斯陆,奥斯陆则用瑞奥多行省交换了奥迪的拉赛区。

    对奥迪这么做,奥斯陆自然是有自己的打算,奥迪如今有拉赛区和齐马区两个行省,其中拉赛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左翼区,是开发已久的肥沃土地,齐马区则大多是新开垦的蛮荒之地。

    因此奥斯陆的打算,就是将比较繁华的拉赛区给一口吞下,这样以后奥迪就只剩下齐马区可以凭依,另一个所谓“交换”的瑞奥多行省,内部是文化、信奉截然不同的瑞奥多人,奥迪显然不可能像统治拉赛区那样得心应手的统治当地。

    而岂止是不能得心应手,事实上瑞奥多人当即就炸毛叛乱了,“第三次瑞奥多战争”因此爆发,瑞英表示履行与奥斯陆的协定,帮助奥斯陆的附庸国奥迪平定叛乱,其实主要还是与北方支援瑞奥多人的瑞英麦邱作战。

    奥特加随后加入了这次战争,因为于立文王朝已经看出来了,等奥斯陆收拾完北方文体,下一步就是要拿自己开刀,所以这便是奥特加的绝望一搏。

    可惜这绝望一搏最终以失败收场,1868年签署的《第二次麦和约》中,不论是奥斯陆还是瑞英麦邱,皆大获全胜。

    “第三次瑞奥多战争”结束没几年以后,奥特加就因为追究责任问题,先是发生“反于立文王朝浪潮”,再是于立文王朝的“血鹰政变”,接着又因为“血鹰政变”引发了“双王战争”。

    见到奥特加内部这么精彩,奥斯陆勉为其难的插手了,没有灭掉奥特加,只是勒令双王保持和平,最后没有相忍为国精神的双王都同意了奥斯陆的裁决,于是延绵264年、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