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提亚往南的铁路通往邱,邱隶属于北麦邱行省,是奥麦多的领土,但是由本撒家族在当地自治。
本撒家族对当地的统治可以追溯到两百多年前的“第二次琳娜战争”之中,原本瑞英麦邱的共和政权被推翻以后,本撒家族控制了北麦邱行省,于是积极的与悉伯和奥麦多交谈,想要解决自己的地位问题。
最后悉伯倒是发话了,“瑞英麦邱必须灭亡”,其他要求则不那么苛刻,于是本撒家族就选择割据北麦邱行省而加入奥麦多,也算是灭亡了瑞英麦邱,满足了悉伯的要求。而自从本撒家族在2673年加入奥麦多以后,一直和平至今。
邱南方的铁路通往瑞英,这是古老圣女的名字,两千多年前圣女英与光明神结合,生下了麦和邱两位圣子,而瑞英便成为这个国家的称呼,物是人非沧海桑田,如今瑞英与瑞英麦邱皆已不再,只剩下这三座以他们命名的城市仍然伫立在大陆之上。
瑞英南方的铁路通往麦,麦也是如今北麦邱行省的首府,名字自然是来自于昔日的光明圣子麦。
北麦邱行省继承了麦邱行省的法统,其名称来源自然是南疆大陆最肥沃的土地之一,麦邱平原。
麦邱行省于1292年设立,当时管辖着整个麦邱平原,与他一同设立的还有中部行省、北部行省、南部行省和最南方的瑞奥多行省,这是当时瑞英麦邱的五大行省。
时过境迁,南部行省成为瑞英复国的基本盘,中部行省被拆分为雅典娜行省和琳娜行省,北部行省则被瑞姆行省取代,瑞奥多行省反复横跳,而麦邱行省也由于麦邱平原成为瑞英麦邱与瑞英对峙的第一线,最后在1642年以双方的控制区而分割成南北麦邱行省。
不过由于南方许多都脱离了麦邱平原,因此北麦邱行省一向自认为是麦邱行省的法统继承者,神界也是如是断定的。
麦邱行省最初建立时,首府设立在瑞英最早的首都“瑞英”,尔后瑞英麦邱处于守势,对麦邱平原的控制节节后退,因此就在1868年将首府迁移到北方的“邱”,直到第二次灭掉瑞英以后,才在2164年迁到麦,直至如今都仍旧未变。
优素福在这里进行了参观,记录这群自诩为最后的瑞英人的移民,如今整个南疆大陆只有3个行省以瑞英语作为合法语言,一是悉伯的琳娜行省和雅典娜行省,二是奥麦多的北麦邱行省。
然而北麦邱行省这些贵族认为,琳娜行省一向是瑞英麦邱时代的荒郊野民,安能称为正统?至于雅典娜行省的瑞英人,早就被悉伯给同化了,也是不纯洁的瑞英人,所以只有位于瑞英人起源之地北麦邱行省的瑞英人,才是最后合法的继承者。
麦南方的铁路通往尤溪,尤溪的名称自然来源于滋润整个麦邱平原的河流尤溪,而这座城市的历史与地位也是非同一般。
早在瑞英麦邱时代,尤溪就被确立为“仅次于涞水的城市”,当时涞水是瑞英麦邱的首都,而尤溪自然就是第二首都的意思。
尤溪之所以能有这么高的地位,在于他处于麦邱平原的中心,在遥远的古老时代,掌握住尤溪便可以掌握住麦邱平原的交通枢纽,因此尤溪历来是瑞英麦邱与瑞英交战时的必争之地。
尤溪往南便进入了新的行省,那就是奥麦多的南麦邱区,而与尤溪相连的便是奥麦多的首都帕萨特卡。
这也是奥麦多的一个制度,作为奥迪人国家,他们对行省的称呼是“区”,即南麦邱区和奥卢尼奥区等等,只有被本撒家族自治的北麦邱才被叫做行省。
帕萨特卡与尤溪相连,这就意味着只要控制北麦邱行省的国家从尤溪挥兵南下,片刻便可以兵临奥麦多的首都,因此奥麦多当时将首都设立在帕萨特卡时,也引起了不少的争议,最后还是泰达提奥王朝力排众议才得以成功。
泰达提奥王朝以帕萨特卡为首都,其实也是没得选择,就当时南麦邱行省的行政区分化来说,能被确立为首府的,不是帕萨特卡就只剩下卢修若了,那为什么泰达提奥王朝不选择卢修若呢?
首先,当时泰达提奥王朝才刚刚独立成功,仅有南麦邱区与奥卢尼奥区两个行省,南方奥卢尼奥区不过是刚刚征服的土地,土地上瑞麦邱人、瑞奥多人犬牙交错,泰达提奥王朝显然不可能抛弃自己的南麦邱区跑到奥卢尼奥区立都。
既然只能在南麦邱区立都,那就只剩下帕萨特卡与卢修若两个城市可以选择,帕萨特卡固然与当时还存在的瑞英麦邱的尤溪相连,可是卢修若就好了吗?当时奥迪的斯陆区也是距离卢修若很近的啊!
况且,瑞英麦邱有着悉伯压境,只要没昏了头不至于两线开战,自己将首都放在瑞英麦邱边境反而更能取信对方,至于奥迪的话,自己可是刚刚从奥迪独立,把首都放在对方边境线上,未免也太嚣张了吧?
综上所述,奥麦多没有选择,只能将首都放在与瑞英麦邱接壤的帕萨特卡上,直到后来本撒家族割据北麦邱行省内附奥麦多以后,才算解决了奥麦多首都帕萨特卡所面临的边境压力问题。
南麦邱行省在1642年最初被拆分出来的时候,首府确立在里克,里克位于如今帕萨特卡西部,沿游戏而上便可以走到这座城市。
由于瑞英对瑞英麦邱的优势,南麦邱行省一度向北扩张,因此1868年时尤溪取代里克成为新的首府;尔后尤溪又归属于北麦邱行省,结果南麦邱行省的首府在2161年由卢格取代;瑞英第二次亡国以后,首府被调整到帕萨特卡,直至如今。
卢修若南方铁路通往卢特提,卢特提也是一个古老的城市,在瑞英麦邱划分四大行省时,卢特提可是南部行省的首府,瑞英在1578年复国时,卢特提又成为瑞英的第一个首都,由此可见其在南方的重要地位。
虽然卢特提在1609年由于瑞英的改制,首都地位被珂笛莎取代,本身也被划到了米兰行省,而到1868年的时候,又重新成为瑞英的首都与米兰行省的首府。
可惜卢特提的重要地位在2161年之后走向衰落,米兰行省被撤销,首都也被马拉纳取代。而在奥麦多立国初期,卢特提又有着重要地位,他是连接南麦邱区与奥卢尼奥区的两条通道之一,卢特提要是被攻陷,奥麦多的通道就断了一半。
纵横南疆的铁路从卢特提开始,便往东拐了一段,官方的理由是在平地上便于修路云云,实际上是绕开了那些奥迪第二次崛起期间倚为核心的行省,如斯陆区、齐马区、拉赛区这些城市,奥迪也遗憾成为南疆大陆唯一一个没有铁路穿过的国家。
下一个铁路连接的城市是珂笛莎,珂笛莎最初属于瑞英麦邱的南部行省,瑞英复国以后归入米兰行省之中,米兰行省得名于瑞英复国战争中最著名的米兰战役,米兰是珂笛莎西部相邻的城市,如今隶属于斯陆区,整个行省都没有铁路。
在如今,珂笛莎隶属于奥卢尼奥区,奥卢尼奥区于1868年设立,在“第三次瑞奥多战争”之后从米兰行省中拆分出来,“奥卢尼奥”是瑞英文简写的拼法,其全称是“奥斯陆是我们的朋友”的缩写。
瑞英与奥斯陆是百年的友邦,自从接触以后一直以来都是双方之间合作的关系,如今也一起被双双灭国,可谓是好朋友就要一起走。
其实奥迪征服当地以后,就有人提议要把这个行省的名字给改了,在奥迪贵族看来这行省怎么看怎么不顺眼,最后被时任通天鸟王给压了下来,于是就一直沿用至今。
奥卢尼奥行省最初设立的时候,首府在靠北的奥斯塔都,1938年南迁到马拉纳,马拉纳还在2161年以后成为瑞英最后一个首都,陪伴瑞英到2263年亡国,宣告瑞英亡国的《马拉纳和约》便是在这里签署。
马拉纳的铁路分为两条,一条往东去巴泰莱,巴泰莱再东部便是奥麦多的东部拓野区,那里是人烟稀少的开拓之地;一条往南通往阿萨塔德拉,这是一座比较年轻的城市,奥卢尼奥行省拆分以后才逐渐开辟的,至今历时也就近千年。
阿萨塔德拉的铁路又往西延伸,连接的城市名为帕莎巴,隶属于奥麦多的瑞奥多行省,由瑞奥多人在当地进行自治。
瑞奥多人在南疆是一个令人一言难尽的族群,自从他诞生开始就与“叛乱”这个名词挂上了钩,由于他叛乱导致了许多大国因而衰落,目前这份名单上有瑞英麦邱、瑞英和奥迪,其实奥麦多手上拿着瑞奥多行省,心里也在打鼓,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成为第四个。
瑞奥多行省于1290年设立,首府最初在凯梯达,1871年搬迁到南方的马尔科夫,直至如今都未变过,一些史学家打趣说,这与瑞奥多人的性格完全不符,或许是瑞奥多人的忠诚都被不变的首府给吸走了吧。
第七百一十二章:环南疆(八)反复横跳瑞奥多()
与“背叛”有着解不开关系的瑞奥多人,他们正式名称来源于1290年瑞英麦邱第一次灭掉瑞英以后,划分五大行省中的瑞奥多行省,也因此被称之为瑞奥多人。
瑞奥多行省的来源又可以追溯到更遥远的瑞英时代,当时麦邱行省已经是瑞英麦邱与瑞英争夺的土地,南部行省则是瑞英的基本盘,更南方未开垦的土地,则是蛮族出没之地,也就是日后的瑞奥多行省。
在瑞英历史中,瑞奥多行省的起源并非官方定名,而是一个笼统的称呼,即指那些归顺于瑞英的蛮族酋长们,瑞英对南方这些蛮族满足于羁索,而被瑞英所羁索的蛮族,则被加上“奥多”的头衔,又称“瑞英的奥多”,这就是“瑞奥多”的由来。
“奥多”,一方面是瑞英本土词汇中“家族外面的仆人”的缩写,另一方面则是被瑞英羁索的蛮族中,大部分蛮族都是奥克米人,故有“奥”作为发音。
其实一开始被瑞英羁索的蛮族中,也不乏一些瑞旁人,可惜瑞旁人在8世纪后期就因为悉栗朵人与多来那人的冲击而失去踪迹,所以以奥克米人占据了主体,这群奥克米人长久以来受到瑞英文化的影响,便逐渐瑞英化了。
等瑞英在1290年亡国以后,瑞英麦邱对这些羁索蛮族的政策没有太多变动,给予一概承认的态度,瑞奥多行省中瑞英麦邱也仅仅是只能管辖到几个主要城市而已。
随着时间进入13世纪末期,瑞英麦邱对南方的统治遭遇持续不断的挫折,此起彼伏的叛乱成为瑞英麦邱的溃疡,不断消磨瑞英麦邱的国力。
而叛乱的主要爆发地点,位于麦邱行省和南部行省,当地人以信奉光明教的瑞麦邱人为主,与信奉智慧女神的瑞英麦邱产生持续不断的冲突,而瑞奥多人对光明信奉显然不那么坚定,迅速改信以后便逃避了惩罚。
这么一来,当地感到自己统治岌岌可危的瑞英麦邱贵族,开始倚重瑞奥多人的力量,借助瑞奥多人来抑制瑞麦邱人,就这样瑞奥多人进入了瑞奥多行省的各个角落,实力开始飞速增长。
真正让瑞奥多人掌控瑞奥多行省的事件,是从1578年开始,瑞英复国以后,瑞奥多行省瞬间与瑞英麦邱失去了陆路联系。
面对这种情况,觉得自己迟早能再次灭掉瑞英的瑞英麦邱没有惊慌,也没有抛弃瑞奥多行省,而是要求瑞奥多行省的行省牧首不惜一切代价保持住自己对这个行省的控制,以便于配合本土在下次战争中南北夹击瑞英,使其首尾不能相顾。
行省牧首在这种指示下,只能为了自己家族在当地统治的维持而用尽全力,但是在大多数都是瑞麦邱人的瑞奥多行省,已经沦为飞地的行省牧首真的很难依靠就那么一点的瑞英人而成功,于是瑞奥多人的春天就到来了。
恢弘的城市对瑞奥多人敞开大门,各个要塞由瑞奥多人驻守,学堂中珍贵的知识无条件替瑞奥多人开放,瑞英麦邱只求让瑞奥多人能替自己压制住当地的瑞英人。
结果在1597年的“悉瑞战争”中,瑞奥多人回报给瑞英麦邱的却是背叛,背叛的原因是瑞英许诺,只要瑞奥多人倒戈,便可以在瑞奥多行省自行统治,于是瑞奥多人在1601年为瑞英献上了自己的忠诚。
之后瑞英果然履行自己的承诺,让瑞奥多人控制了当地行省,就这样整个行省开始迅速的瑞奥多化。
之后八九十年中,瑞奥多人保持了自己的忠诚,为瑞英联合悉尼与瑞英麦邱的战争中贡献人力,因为当地仍然有很多反对瑞奥多人自治的贵族,瑞奥多人用尽各种方式将这些贵族给排挤出去,直到瑞奥多人真正掌控了瑞奥多行省以后,才开始他们的下一步。
1696年时,“第三次悉瑞战争”已经爆发了8年,留守在家乡的瑞奥多人贵族不顾不少瑞奥多人正在前线为瑞英效力,以“兵役过重”为由,悍然发起了对瑞英的叛乱,这就是“第一次瑞奥多战争”。
瑞奥多人叛乱以后,瑞英麦邱选择性遗忘了一百多年前瑞奥多人辜负自己信任的往事,宣称瑞奥多人的“起义”是合理合法的,是要受到同情的,于是两个势力联起手来,与瑞英和悉尼交战,这让瑞英麦邱摆脱了两面交战的困境。
而瑞奥多人在1711年的时候如愿以偿,他们完全控制了瑞奥多行省,不需要在因为瑞英的战争而提供军队,每年只需要缴纳微不足道的赋税给瑞英,承认仍然归瑞英统治,便可以了。
不过瑞奥多人显然不会因此满足,在瑞英麦邱的煽动支持下,瑞奥多人在1733年又提出了新的条件,要瑞英提供给自己“次级国家权”,也就是瑞奥多行省名义上是瑞英的行省,但是拥有一个正常独立国家一切合法权利,比如自主外交、自主铸币等。
瑞英显然不能答应这个条件,于是“第二次瑞奥多战争”就此爆发,很快连锁反应导致了“第四次悉瑞战争”,将瑞英麦邱与悉尼卷入这次战争之中。
这次战争在1769年结束,瑞奥多行省与瑞英麦邱大获全胜,悉尼割地求和,瑞奥多行省获得了自己所想要的“次级国家权”,成为真正的国中之国。
可惜当瑞奥多行省逐渐获得更多自治权之时,奥迪出现在了瑞奥多行省的边境,紧接着奥斯陆也来了。
前面说过,奥斯陆如今正在谋划的事情之一,就是如何削弱自己的附庸国奥迪,瑞奥多的出现让奥斯陆有了主意,这就有了1836年的《瑞英与奥斯陆友好交往条约》。
根据《瑞英与奥斯陆友好交往条约》中的约定,瑞奥多行省要被瑞英出售给奥斯陆,作为两国友好交往的凭证,而奥斯陆会利用瑞奥多行省这个奥迪地域没有任何接触的国家,去交换奥迪最繁荣的行省拉赛区。
而表面上来看,瑞英虽然失去了一个行省,但失去的行省却是一个定时炸弹,而显然瑞英麦邱不会看着瑞英就这么出卖了他避免两线交战的重要棋子瑞奥多人,所以肯定会出手干涉。
这时奥斯陆拖住瑞奥多,自己与悉尼两面夹击瑞英,就可以从瑞英麦邱身上补充失去的领土,这便是瑞英的算盘。
瑞英的猜想非常正确,瑞奥多行省声称瑞英的叫唤违背了“次级国家权”的规定,因而拒绝接受自己已经隶属于奥迪——主要是奥迪不可能承认瑞奥多行省的“次级外交权”,随后便引发了“第三次瑞奥多战争”。
“第三次瑞奥多战争”中,在北方的瑞英麦邱,但丁奉命以“新圣徒七物”来扶持本撒家族崛起,与柯多密高层斗争,然而这些与瑞奥多人没关系,他们要面临的敌人是奥斯陆与奥迪的联军。
最后,“第三次瑞奥多战争”在1868年结束,瑞英声称“由于瑞奥多人的激烈反抗,故只能让部分城市归属于奥迪”,奥斯陆则回答“对此保持理解,这不会伤害两国之间的感情”。
因此到了最后,奥迪只从原瑞奥多行省获得了西部的部分城市,但是却失去了最繁华的拉赛区,这导致奥迪即便没有获得完整的瑞奥多行省,却仍然导致瑞奥多人在其国土内占据了接近五分之一的人口。
然而奥斯陆和瑞英却大赚特赚,奥斯陆空手套白狼得到了繁华的拉赛区,瑞英北方得到了麦邱平原的领土,南方削弱了瑞奥多行省的力量,并取消了瑞奥多人的自治权。
之后“第三次乌奈克战争”中,瑞英继续扩张,所以瑞奥多人只能继续老实呆着,再之后“本撒战争”中,瑞英原本也节节高歌,离覆灭瑞英麦邱就差一线之隔,结果瑞英麦邱却好死不死的出了一个“救国圣女”雅典娜,瑞英就只能在欢声笑语中打出gg。
凭借“阴灵印”的雅典娜,以不可思议的操作完成了救国,并且迫使瑞英在1988年的《柯多密和约》中恢复瑞奥多人的自治权。
瑞奥多人恢复在瑞奥多行省的自治权以后,便可以自豪的说一声,“我胡汉三又回来了!”接着便开始迫害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