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时钟游戏-第1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啪嗒!”

    两人于无尽的黑暗之中,终于落地了,仿佛落在了一块大理石地板之上,发出了清脆的响声。

    然而此刻,两人却发现自己不能动了,就这样趴在地上,好像身体不再属于自己。

    “发生了什么?”

    “这是哪里?这地板好大,这是巨人的房子吗?”

    两人发现自己落在了一间黑暗的房屋之中,没有开灯,但是这房子高大得出奇,地板就仿佛有着上十米宽,高最少数百米以上。

    一只黑色的巨兽迈着轻灵的步伐从黑暗之中走出,一双漂亮的宝石眼睛盯上了他们俩,俩人一下子吓得连灵魂都仿佛冻结住了,那是一只高最少十米往上的巨兽,仿佛三层楼那么高。

    等那巨兽靠近,他们才发现,这竟然是一只猫。

    一阵寒意涌上他们心头,他们发现,原来不是这房子变大了,而是……他们变小了。

    他们互相注视向对方,窗户外透过的光满照射了进来,他们才注意到,此刻两人的身躯已经不见了,而变成了两只只有巴掌大小的人偶。

    黑猫的猫爪拨弄过那木偶之上,上面那水墨风格的面容还透露着惊恐和慌张,一个人斗篷翻开露出了惶恐的表情,一个人慌乱的高举着法杖,另一只手握着卷轴。轻蔑的吐出了两个字。

    这只猫脸上露出了拟人化的表情,轻蔑的吐出了一句话:“两个纱x!”

    陆武负责整个超凡之城的治安工作,被任命为超凡之城的治安官,负责维持整个超凡之城的秩序,还有压制那些蠢蠢不安的超凡者们。

    他看着下面巡逻队交上来的文件,最近陆续有着超凡者在城内莫名其妙的失踪,其中包括三名一阶超凡者,还有四名学徒级超凡者。

    “消失的地点是——东区2308号附近?这不是……”

    陆武立刻就知道了这些人消失的原因了,对于这些敢于打三阶超凡者物品的家伙们也不由得啧舌,在文件下面写上了一句话:“结束调查!”

    陆武写完这句话之后,立刻又想起了酆都和贾益,每一次这些第一梯队的超凡者进入神魔世界之中,都会引起整个山海界的巨大变化,也会带起大批超凡者跟随一起闯入神魔世界,因为巨大变化同样代表着无限的机遇。

    “不知道这次山海界之中又会因为他们的进入,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第两百二十九章:崩() 
大桓埙都,桓王寝宫之内几名内侍拱手弯腰低头,穿过曲折的长廊脚步显得有些急促,迈过门槛就可以看到大殿内造型精致的鹤、炉、鼎等器物,雕刻精细的屏风和大殿相互辉映,显得庄严而有绚丽。

    然而还没有踏入寝宫内殿,就看见成群的宫女和内侍朝着外面奔去,嘴上大叫哭喊着。

    “王上崩了!”

    “大王死了!”

    “王上服用了大巫祭所献之延寿丹,之后就……”

    顿时就看见后面几名内侍手上的东西全部都衰落在地上,所有人跪倒在地,大声哭嚎。

    而在寝宫之内,一名穿着黑色冕袍的白发帝王,斜倒在了地上铺着的红色的布绢之上,手上还紧紧拽着一个青玉色的盒子。

    只是那面色发青发黑,甚至獠牙利齿,看上去根本就不像是一个人,犹如恶鬼转世,厉鬼投胎一般,这狰狞恐怖的景象,吓得整个宫殿之内都没有人敢靠近。

    披着铠甲卫士一群群从外面涌入,迅速将整个寝宫围了起来,迅速整个埙都戒严,整个大桓王朝都变得蠢蠢欲动起来。

    巫祭司之内,高高修建起的摘星台之上,大巫祭亶甲正在观测星象,成群的巫祭围绕着在他身旁,台上一座大型星象仪正在迅速旋转。

    巫祭司掌管天下祭祀之事,同样也主管编修历法,观测星辰推算大桓命数的职责。

    然而此刻正在记录星图,刻录星象轨迹的时候,他们却骤然间却发现,一道星辰从天际滑落。

    于此同时,天空大风骤起,风云色变。

    “帝星陨落!”大巫祭亶甲面无表情,他已经见识过一次这种场面了。

    大桓王族一脉,天生不具备神魔血脉,寿元和平民常人无二,哪怕有着丹药相济,也不过少则五六十载,多则八九十。

    而不少人王登上王位的时候就已经是年过半百,哪怕是手握天下,尊贵无比的天子,也逃不了一死,历代天子之中都想办法寻求延寿之法,自身也加以修行。

    不过天子事务繁多,掌管天下,享受荣华富贵,也不像开国之主一般经受各种磨难险境,意志并不坚定,所以就算修炼,修为也并不高。

    所以历代桓王大多就打起了外物的主意,其中以融入神魔之血的方法频频被大桓巫祭提起,融入神魔之血,具备神魔血脉,就能够一举多上百年寿命,只是此法危险至极,非意志坚定不顾一切之人,哪里敢用这种方法。

    而且越是年迈,成功融合神魔血脉的几率就越低,那天子青年时候那肯用这种九死一生的方式延寿,到了晚年,就算想用也用不了。

    直到百年前,从那海外仙山之中流传进来的关于延寿丹的炼制之法,乃是将不死国遗迹之中结出的长寿果炼丹,一枚就能够让人延寿十年。

    大桓人王立刻命巫祭司自那海外散人手上寻得那长寿果,炼制延寿丹,延长自身寿命。

    只是后来却发现,这延寿丹食用得多了,人就会化为恶鬼凶物。

    传说那果实是不死国人的血肉所化,才有此神效,但是其中却拥有不死国人的诅咒,所以才会将人化为厉鬼邪物。

    这样的东西,一经发现其弊之后,巫祭司就向桓王提及,但是人到了晚年,人之将死,哪里顾得了这么多。

    上一代桓王重康因为使用延寿丹,活了一百二十一岁,在位一百一十四载,压制了整个动荡不安的大桓王朝局面如此之久,最后暴毙而死,死相极为恐怖骇人。

    第八代桓王是重康之孙,登基的时候就已经七十岁了,身体老迈不堪,之前两次病重之时都是以延寿丹延命。

    大巫祭亶甲看着天空,望向了传承了两百多年的大桓埙都:“大祸将至啊!”

    磐国是大桓封的诸侯国,最开始不过是子爵,后来被封之位伯,前些年甚至晋为公,这一带的磐国公年近四十,年富力强,磐国也兵强马壮。

    此刻磐国公正激动的行走在宫室之内,捧着一张千里急报而来的密信绢帛:“天助我也!昭告天下,联系各方诸侯,大巫祭亶甲毒杀两代王上,包藏祸心,祸乱天下!”

    磐国公走来走去立刻又拦住了身旁的将军:“不行!这样的话反而会逼得整个大桓上下齐心,我们不能够让他们齐心,而是要让他们乱。”

    “大巫祭亶甲炼制的丹药让两代桓王暴毙,不用我们做什么,大桓所有的巫祭都会遭受猜忌,巫祭之权过重,已经压制过了王室,不论谁上位都容不得他们。”

    “加上王位空悬,我们只要推上一把,整个大桓就会瞬间崩塌!”

    大巫祭的职责在大桓极重无比,他不仅仅掌管着大桓所有的巫祭,更是在名义上主管整个大桓的香火祭祀,名义之上大桓境内的地祗之神都归属于巫祭司管理。

    这已经几乎掌控了大半修士和神道力量,在这个以修士为主的世界,其几乎成为了大桓最重要的职位,是镇压大桓的基石,不过也正是如此,也让历代桓王无比的忌惮。

    立刻整个大桓王朝的各路数十诸侯方伯尽数蠢蠢欲动,互相之间沟通交流频繁。

    而整个大桓内部,也因为桓王的暴毙而没有留下由哪一位子嗣继承王位的口谕或者诏书,桓王的十几个儿子甚至孙子,全部都动了起来,整个埙都和王畿之地之内硝烟弥漫。

    而大桓各地也是流言四起,关于桓王的死因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版本,其中流传最广的就是两代桓王暴毙,和大巫祭亶甲和整个巫祭团体是脱不开关系的。

    随后大巫祭亶甲被废除了大巫祭之位,没过几日,由六卿联名上书,经过后宫首肯传出的诏令到了他手上,封其为亶国伯,命其带人到西北之地建国开拓。

    随后十几位使用各种手段争夺王位,埙都和王畿之地,甚至到了刀兵相见的地步,乱做一团,随后数名王子被杀,其他的或被囚禁,或者奔逃向了各国。

    新任桓王登位之后,立刻颁布诏书废了亶国伯的爵位,追究其造成两代桓王的死因,一道诏书将其再次流放到北荒之地。

    同时将整个巫祭司撤裁,大批巫祭因为两代桓王的暴毙被牵连,在黑甲军的数千巫士镇守之下,六卿亲自监理,这些强大的巫祭纷纷被带上了锁魂链,穿透手脚骨头,饱受折磨送上了刑台。

    大批巫祭出逃,主宰整个大桓数百年的巫祭,由此开始衰微,退出历史舞台,史书上记载为巫祭之祸。

    而这个时候,奔逃向各国的大桓王子也在诸侯的支持下,纷纷自称自己才是上一代桓王任命的继承人,然后将现任桓王杀囚兄弟的种种行径昭告天下,各地诸侯也不承认桓王的王位。

    十几位诸侯开始入侵大桓,整个大桓瞬间四分五裂,各国大军踏入大桓境内。

    没有了巫祭,连各地的地祗之神都开始不听从号令,整个大桓失去了最后一丝威慑力,无法压制诸侯群雄,十几个大国连带着手下的一些属国部落,结成大军。

    旗帜携裹着甲士掀起千里烟尘,所过之处城池、封邑纷纷而降,将整个大桓分割吞并,就如同一场饕餮盛宴。

    最后在王畿之地一战,整个黑甲军覆没在了磐国的大军铁蹄之下。

    磐国公率领大军闯入埙都,占据了这片大桓建朝二百年以来一直只是扩建,未曾移动过都城,废弃了原本的桓王,扶持了手下的王子籍登位。

    而在南方,绍国也占据了大桓南方的大片土地,在昌地重新建立起了一座王宫,扶持王子在这里重新建立了王都,并贬斥磐国为叛逆。

    除此之外东方的高国也扶持了一位桓王,三位桓王出现在了东洲中原大地之上,绍国、磐国、高国三国之间因为疆域和边境之争,各自支持一位桓王互相出兵征伐。

    战乱频仍,兵锋四起。

    这个时候,方修一身褐衣骑着马匹进入了埗地,一路之上尽是饿殍死尸,千里良田尽数荒芜,长满了杂草,整个人族最繁华昌盛之地,因为这一场战乱变得荒芜凋零。

    城郭之上可以看到法术轰击的痕迹,城门更是被巫士神通燃烧得一片漆黑,大军早已离去,城内留下些许磐国驻守的士卒。

    方修牵着马进城,城内繁华不再,人口十不存一,不是死在了这一场战祸之中,就早已逃走了。

第两百三十章:锁龙井() 
方修牵着马一路前行,马儿只是普通的劣马,这马儿苍老的跑两步就必须停下来歇息一段时间。

    街道两旁的茅屋、瓦砾互相交错,大门敞开,方修能够看到席子盖住的一家五口,席子短小遮盖不住,其中一双娇小的脚丫探出席子外。

    浓郁的怨气死气充斥在天空,街道巷尾的尸体还没有清理干净,空气之中弥漫着恶臭和血腥,屋宅门缝内的恐慌眼睛看向外面,小心翼翼打量着经过的方修,街头行走的人也都低头匆匆,霸道的士卒怒喝叱骂。

    不经意间,方修抬头就看见一处高大的门坊,这是大桓最盛行的龙丘帝君庙,如今上面的匾额早已经被取下,往里面看去,庙宇已经被捣毁,神像被砸碎化为一团泥块散落在地上,奉养帝君的庙祝都已经不见。

    方修牵着马踩过那一滩五彩泥块,高高在上的帝君此刻也化为了一滩泥土,在这道路之旁任人踩踏,由那雨水以冲刷,最终重新归于大地。

    此刻大桓王朝虽然还名义之上存在,但是几乎已经相当于覆亡了。

    哪怕贵为帝君,一旦人道易鼎,也无法阻止自己建立的王朝覆灭,只能够在那地府阴曹静静的观望这那山陵崩、江山陷。

    “唉!”方修单人独马经过们石坊前,不由得发出了一声叹息,不是叹息那大桓王朝的覆灭,更不是叹息那龙丘帝君的香火断绝,龙丘帝君享受了百年香火,早已建成了帝君府城,帝君位格已经初步凝成。

    不似这阳世地祗有会随着这人道变革,香火断绝而消亡。

    再往前就看到了丰圣文庙了,文庙之内的人早已散去,只余下一个庙祝,埙都学宫的学士学子遍布天下,哪怕是磐国之内也有着不少埙都学宫出身之人。

    这丰圣的文庙也因此保存了下来,方修倒是免了落得和那龙丘帝君一般,被人捣毁祭祀,将神像推下神坛砸毁的下场。

    文庙前有两扇门,方修松开缰绳就直接走入了那文庙之内,灰色的石板,红色的梁柱,庙内供奉着埙都学宫文圣诸贤。

    方修站在庙宇之内,仰头看着诸贤的神牌和高高在上的圣人之像,浓郁的香火气息弥漫在庙宇之内,将几位圣人和衬托得神圣了起来。

    方修目光掠过自己的神像,泥胎塑像出自名匠之手,将那一股怜悯天下众生,传道天下的胸怀全然勾勒了出来,手持传道玉简的丰圣站的笔直,高高在上的看向远方,那目光看的不仅仅是脚下,而是天下苍生。

    这只是匠人和世人想象之中的丰圣,而不是方修。

    方修看了一眼就掠过,看向了后面几位圣人:“丰圣、庄圣、伊圣,还有……易圣!”

    他的目光停在了最后一位易圣身上,那是一个有些老迈,白发苍苍满脸沟壑的老者,却高举着传道玉简,就好像高举着太阳一般照亮世间,一双眼睛透着沧桑的色彩,仿佛看穿了天地万物之理。

    这是埗地人眼中的易圣,当年易衍就是这样站在埗城的城墙之上,高举着传道玉简,抵挡蛟龙之祸和涛涛洪水,护住了埗地上下数万人。

    镇压使得千里之地化为泽国的蛟龙,使得埗地百年人杰地灵,年年风调雨顺。

    然而在方修看到的,却是这个当初和自己对弈的埙都学宫传人,也已然化作一抔黄土。

    “汝则为文庙四圣——易圣!”方修再次想起了那日对他说过的话,今日却已然成为了实现。

    侧门打开,文庙的庙祝看向了方修,没有想到这个时候竟然还会有人到文庙来祭拜,看向了这个年轻人,穿着打扮不像是一个学者,但是身上散发出来的那股与众不同的气质却让人不敢小瞧。

    “客人是要上香吗?拜一拜几位传道天下的圣人。”庙祝走上前,看向了方修。

    方修沉浸在回忆之中的情绪一瞬间被打断,扭头看向了庙祝,随后摇了摇头:“不拜!只是……看一看!”

    方修走到外面牵起了马匹,朝着外面头也不回的走去。

    然而那庙祝却站在原地,皱着眉头看着这有些古怪的青年人,样子有些气愤:“这人好生奇怪,入庙不拜,不尊先贤。”

    不过随后脸上又露出了一丝疑问:“只是这人看上去好生眼熟?是谁呢?难道在哪里见过?”

    庙祝站在文圣塑像前沉思苦想,却丝毫没有注意到身后那四座高高在上的神像那排在第一位的丰圣,谁也想不到那青年人就是传道天下的圣人,也不敢想。

    埗地之外有锁龙井,乃是当年易衍封印恶蛟之地,此地乃千里之地的地眼,地脉汇聚之地,而因为恶蛟封印葬身于此,也形成了一条大龙脉。

    方修站在井前,井前立有一块碑,经过百年风吹雨打字迹早已模糊不清,这井旁原本还有着一个村落,如今村落早已荒废,城内的人早已因为战乱出逃或者葬身于战祸之中。

    方修手按上了那井上粗大如臂的锁链,手摸上去就感觉一阵冰凉,甚至还能够听到那未散的恶蛟咆哮,以及那携带着千里怒涛而来的威势。

    方修手指轻轻一弹,就好像一把重锤轰击在锁链之上,从上到下一起震荡起来,连带着地脉都感受到这股震荡和力量。

    一位位穿着官吏袍服的地祗接二连三的出现在了方修的身旁,这些都是埙都学宫敕封的地祗,生前也都是学宫的学子门徒,当初夫子易衍连同上一代大巫祭封印蛟龙的时候,就是由他们五人炼化恶蛟。

    “埗城城隍虞承、阳佘土地黑谷、黎乡土地廪……”

    “见过丰圣!”

    “学生见过丰圣!”

    “学生见过丰圣!”

    此刻他们一个个睁大了眼睛,惶恐震撼的看着方修的脸还有从他身上散发出来的气息,那是一股和传道玉简之上的文道香火气运相同的气息。

    他们那还不知道这面前的是谁,一个个跪俯在地上,诚惶诚恐的匍匐这位建立埙都学宫的文道圣人面前,连头都不敢抬起。

    方修从袖中拿出了一方明黄色的印玺,道道灵光禁制不断的自方修的指间朝着外面涌散,散发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