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风云录之傻蛋传奇-第1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奎与这群黑衣海盗相斗,将近百招过后,原本二十余人的敌群,此刻已变为横七竖八的尸体。大奎衣衫已被鲜血浸透,手上长刀斜垂,刀尖上点点鲜血滴落,落在野地的一朵小红花上,竟染的这朵小花更加艳红欲滴。

    山风吹过,大奎已分不清是海风还是遍地的血腥之气,总之一股腥咸的气味缭绕鼻尖。或许杀人杀多了就会对死亡有所麻木,大奎站在原地默默调息,直到心平气和后,这才缓缓向悬崖的方向行去。

    崖边放着一只精工雕琢的红漆木箱,箱上落着锁。大奎走到近前,挥刀将那铁锁斩断,再用刀尖小心翼翼的将箱盖挑开。入眼处,满箱的金银宝物,宝物下还有些纸张。大奎走过去伸手取了一张出来,原来竟是一张地契。

    仔细查找下,这箱子里竟除了金银宝物及一摞地契房契别无长物。都说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群海盗为了这箱东西竟是浑然忘了性命攸关。起初大奎追击时,见到两个人抬了这箱子随着人群逃窜,想想大奎便觉得好笑。

    正在大奎准备回转之时,由山寨方向奔来一队明军,这些明军手上皆提着火铳,见到悬崖左近的二十几具尸体及蹲在悬崖边的大奎,明军齐齐止步。

    带队的校尉上前几步喝道:“放下兵器饶你不死。”

    大奎闻言一愣,但随即想起自己一身东瀛人打扮,不由有些好笑。扔了长刀,解下了裹在头脸上的衣襟,再脱了东瀛人的衣衫,这才露出一身儒士装来。身上的儒士长袍本为白色,此番厮杀之下血透重衣,这白色的长袍已是血迹斑斑。

    “本官乃江南通政使张大奎,此番追捕元凶至此,你等来得正好。这里有赃物一箱,你等拿去请功吧。”大奎说着便站起身来。

    岂料那带兵的校尉扬声问道:“你既然是江南通政使,不知可有信物?”

    大奎不禁一瘪,自己来到岛上乃是微服潜入,身上哪里有什么信物。

    “本官出门之时走得匆忙,倒未曾带什么信物。”大奎苦笑着答道。

    大奎话音一落,却听这明军校尉朗声道:“小将职责所在,切麻烦你跟我们回去,待查探清楚以后再行定夺。”

    大奎笑着点点头道:“如此也好,本官便随你等走一趟便了。”

    清风骄阳之下,大奎心情顿觉好了许多。一边走大奎一边向那校尉问道:“岛上的情势如何?”

    校尉笑道:“在事情没有水落石出之时,你休要问话,小将也不会多说。”

    大奎点点头,当下再不说什么,自行走在队伍前面。

    回到营寨,眼前已是面目疮痍,往日的海盗营寨已是一片废墟。硝烟弥漫,战火仍燃。空气中中不时有焦臭味传来,那是烧焦的尸体气味。

    一片广场中,站立了数百人。有海盗有东瀛人,男女混杂站成一群。周围是近千的明军各持刀枪围在左近,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你到那边站着吧。”大奎身后的校尉一指人群道。

    大奎呵呵笑道:“我和他们不是一起的,他们是海盗啊。”

    谁知这校尉一声冷喝道:“我说叫你站过去等着,我自会去禀报将军。”

    大奎无奈只得点点头,走进了场地中的人群。

    身边竟然还有一个女人,怀中抱着一个孩子。女人的衣着像是汉服,却在腰间围了一块布,后腰处还有一个方方正正的包袱。这种打扮古怪之极,大奎看了一眼便不再注目。

    也不知过了多久,寨门的方向走来一队军马。走在头里的一位将军顶盔掼甲腰悬佩剑,一路行来兵甲铿锵甚有威势。

    大奎侧目去看,来者竟是廖永忠。

    “哈哈哈哈,张大人在哪里?张大人在哪里啊?”廖永忠边走边扬声问道。

    大奎见状挥手招呼道:“廖将军,本官在此啊。”

    “哎呀呀,小将来迟,让张大人受委屈了。”廖永忠大步行来,走到大奎身前当即拱手作揖,如此一来周围的明军尽皆赫然。

    要知道廖永忠乃是此次出征的副帅,此刻竟是对大奎持礼甚恭,此中不知有什么意味。

    “廖将军快快免礼。”大奎拱手还了一礼。

    廖永忠哈哈笑着道:“此地不是说话的地方,张大人随我到船上小酌几杯如何?”

    “如此甚好,喝些酒正好去去晦气。”大奎倒是毫不客气。

    廖永忠当即吩咐人备了马,与大奎并鬃而行出了海盗营寨。

    廖永忠的坐船却是一艘三桅大船,船舱便作为帅厅。正堂一张帅椅,前面是一张条案。廖永忠吩咐人便在帅厅中设了酒宴,与大奎边吃喝边闲聊。

    席间大奎问道:“廖将军打算如何处置那些海盗俘虏?”

    廖永忠笑问道:“张大人有何高见?”

    “他们皆属从犯,若依本官之见可量刑发配,妇孺可遣散令其回家。”大奎实言相告,却是坦诚之极。

    “呵呵呵,张大人真乃宅心仁厚啊,来来来,喝酒。”廖永忠不说依不依从大奎的办法,却是再次劝酒,大奎也不推辞,当即一饮而尽。

    酒过三巡,舱外走进一名偏将。这偏将来到厅中向着廖永忠拱手抱拳禀报道:“启禀廖将军,擒获之海盗共计四百七十五人,现已尽皆斩首。”

    大奎闻言,手上的酒杯失手掉在地上啪’一声摔得粉碎。再看廖永忠却是一副志得意满的表情。

第六十五章 是非曲直uaiG。() 
世间的是非曲直很难判定,善恶忠奸也是一念之间。海盗残忍好杀,官兵亦是不分青红皂白。想到世间的诸多无奈,大奎唯有暗自叹息。

    在大奎的山东老家济州,曾出过一位着名的文人张养浩,其文才斐然可说流芳千古。大奎虽是胸无点墨,只是识得几个字而已,但世间的名贤大儒倒也知道几位。这张养浩便是其中之一,大奎所以记得他是因为都姓张。

    张养浩有一首词,叫做《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首词是大奎在天台山学艺之时,大师兄灵虚子所授。每每想起这首词中所表述的无奈,大奎皆是不免扼腕伤情。大奎没在虾峙岛久留,廖永忠派了艘专船及数十兵士护卫,送大奎回了松江府。大奎与盘步会合后,二人没在松江府耽搁径直回了苏州。

    一路向来,艳阳高照,山青水秀风光旖旎。望着远山近水,大奎不禁心情好了许多。盘步策马跟上大奎,二人并鬃而行时,盘步开口问道:“义父,你跟我讲讲你在虾峙岛的事情吧。”

    “有什么好说的。”大奎笑而不答。

    盘步追问道:“义父身陷险地却能独善其身,其中必有缘故。”

    “呵呵呵,因势利导,明哲保身而已。”大奎仍是含糊其辞的敷衍,他不想盘步知道的太多,更不会给他涉险的机会。因为盘步在离开顺元城的时候,大奎曾面对盘步的乡亲许诺过,今后待盘步视如己出。即是如此,大奎怎么可以轻易食言。

    “义父,前面有个酒馆。”盘步指着远处扬声道。

    此刻正值午时,二人一路行来,却是有些饿了。尤其是盘步正当少壮之年,饿得快也不稀奇。

    大奎顺着盘步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山脚下果然有一处农家小院,青山苍翠房舍掩映,院子的大门处挑着招子,好一处世外酒家。虽是离得远了,但仍可清楚地看到酒招子上书着一个斗大的酒字。

    “恩,正好有些饿了。”大奎环目四望之下续道:“这里紧挨山林,必有野味。你我正好可以一饱口福啦。”大奎说罢双脚一磕马腹,红云直窜而出。盘步也不甘落后,见到义父当先行去,当下一挥马鞭喝声:“驾。”胯下青鬃马扬起四蹄急奔向前。

    民间常言:望山跑死马。那酒家看着就在眼前,但真的走起来却是走了小半个时辰。好在大奎与盘步的座下马皆是良种,不然还真的要颇费些周折。

    大奎与盘步策马赶到酒家的门前,双双下马。盘步接了大奎手上的缰绳,将两匹马拴在了门前的一棵槐树上。大奎看了看这农家小院,不禁心中暗赞。此处依山临道,却是个通达之处。

    大奎等盘步栓好了马,二人一先一后走进了小院。

    “店家!”盘步扬声招呼了一声。话音刚落,由房舍里走出个六旬老汉来。

    “哎呦,二位客官,快快里面请。”老汉青衫布绦,打扮的倒是干净利索。

    大奎与盘步一路向屋里走,一边问道:“老人家,你这店里都有什么好吃的啊?”

    老者跟在身后呵呵笑道:“客官算是问着了,我这小店里有野兔,野猪,各色飞禽。不知客官想吃点什么?”老者见大奎一身华服,自然是极力推荐美食,若是来个穷酸相的,怕是不用吩咐便以窝头咸菜相待了。

    大奎与盘步进了正堂,在室内方桌边落座。

    “有什么好酒好肉随便上几样,此外再要十个馒头。”大奎随口说道。

    老者忙不迭的点头,转身去了里间。边走边吆喝着:“翠英啊,来客人了……。”

    想必是山路荒僻,所以食客也少,这家小店的生意并不是很好。

    室内只有两三副座头,桌面上各自立了半截竹筒,竹筒里是十余双筷子,除此之外别无长物。按说这酒馆是迎来送往的地方,桌面上却是连茶壶茶碗都没有,这岂非咄咄怪事?二人正自疑惑,由里间走出一个妇人来。左手提着茶壶,右手拿了两只黑陶碗。

    “二位客官,真的对不住啊,小店僻陋招待不周。”这妇人说着来到桌边给大奎及盘步倒了茶。

    “不妨事,我们路过此地,吃了饭就走。”大奎笑着答道。

    妇人倒了茶,便将茶壶放置在桌上,又问道:“二位客官是去苏州做生意的吧。”

    “呵呵呵,不是。我们是去苏州投亲的。”大奎依然笑着回答。

    江湖上有句谚语:行船走路三分险。但凡出门在外,遇到人家问是干什么的,即便是真做生意的也不能明说,须知世道险恶人心难测。

    “哎呦,奴家多嘴了”。妇人说罢,当即转身进了里间。

    盘步皱眉道:“义父,这会不会是黑店?”

    大奎笑道:“只管吃喝,不要多嘴便好。”盘步应了一声便再不言语。

    过不多时,酒菜饭食上了桌,等到上菜的妇人退下去了,大奎这才由怀中掏出一锭银子在酒菜里试了一遍,确认无毒这才与盘步吃喝起来。

    正吃喝间,大门外传来一声喊叫:“爹,不好了。”话音刚落,由门外闯进一个后生。

    老者听到喊声连忙由里间出来,嘴上却责备道:“这么大个人了,怎么还是这般冒失,莫要惊吓了客人。”老者说着,回过身向大奎及盘步躬了躬身道:“这是我家的小子,年轻不懂事,冲撞了二位客官。”

    大奎放下手中酒杯笑道:“不妨事,老人家请自便。”老者再次躬了躬身子陪着不是,接着回过身拉着那后生出门到了院外。

    大奎与盘步一边吃喝,却听那老者在院子里急声问道:“出什么事了?”

    只听那后生道:“爹,我二舅失手将王喜贵打死了。”

    “啊?”老者闻言顿时没了声音。

    里间的那个妇人听到响动也从里间出来到了院中,这下可热闹了,院子里一家三口喋喋不休说个没完。

    大奎与盘步吃喝间听得真切,大概的意思是这后生的舅舅是个贩卖牲口的,因为与松江府青浦县的税吏发生口角,失手将其打杀了。原本是简简单单的一桩凶杀案,自有官府处置,大奎也没放在心上。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本就是天公地道的事情。

    岂料那妇人听到噩耗却是当即嚎啕大哭,后生劝慰道:“姐,你别哭。咱们再想想其他办法便是。”

    “二舅杀了人,官府定当四处缉拿,一但被抓住,谁能救得了他啊。”妇人边说边嚎哭,听声音哭得甚是凄惨悲凉,大奎本是饿了,但意被这妇人哭的全无一点食欲了。

    “姐姐莫要再哭,那税吏平日里欺行霸市,这次是他咎由自取,我们去松江府告状。”后生气呼呼的道。

    老者叹道:“杀人偿命自古皆然,便是有天大的过节,这杀了人总是理亏,却到哪里告状?”

    “那税吏乃是青浦县县令的弟弟,平日里那狗官便是靠着他弟弟四处敛财,我们去松江府定能讨个公道。”后生说得理直气壮,不想却遭到老者的抢白。

    “你就不想想,人家都说官官相护,到松江府你就能告的赢?这民不与官斗可是古训。”老者叹了一口气续道:“这都是命啊。”

    这一家人还在院子里喋喋不休,大奎却听得一头雾水。这松江府及周边镇县的官吏,在大奎任职刑部尚书其间应该已经杀的干干净净了,为何还有人徇私枉法?人命案子大奎本不相管,但是这贪官敛财之事却是大奎份内的职责。

    “店家,结账。”大奎扬声唤到。

    老者听到大奎的声音,这才进了屋里来到桌前。

    “客官,小老儿家里有事,这顿饭钱就免了吧。请客官自行离去,这小店要打烊了。”老者说完,便唉声叹气的独自进了里间。

    大奎顿时愣住了,客人吃饭不收钱这是什么道理。

    大奎与盘步就这样坐在桌子边,看着这一家人忙里忙外的收拾。

    “柱子,去套车。”老者扬声喊着,不一会又道:“翠英啊,把能带的干粮都带上。”

    等到老者由里间出来,见到大奎及盘步仍在堂上坐着,老者不禁问道:“客官,你怎么还没走啊。”

    大奎笑道:“还没结账,我如何能走?”

    “都说不要你的饭钱了,小老儿家中确实有事,客官自便吧。”老者话语中带着三分的急切,大奎听了不禁有些好笑,但大奎还是由怀中掏出一小块银子放在了桌上。

    “在下出门太急没带铜币,这一块银子便权当饭资了。”大奎笑着说道。

    岂料老者却道:“小老儿虽是乡野村夫,但也知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区区一顿饭哪里值一锭银子。客官快将银子收回去,我们要走了。”

    这老汉年纪一大把,脾性竟是如此耿直,大奎心中不禁赞叹。

    当下大奎起身道:“即是如此,在下便领了这份人情。”顿了顿大奎又道:“我二人本想到苏州投亲,但在下临时改了主意,在下是松江府人氏,我们不妨一路走吧。”

    老者闻言一愣,当即问道:“客官是松江府人氏?”

    大奎笑道:“这个岂能有假,而且知府还是我外甥呐。”

第六十六章 强权公理() 
大奎与盘步当初去舟山岛之际,便是在松江府府衙门落的脚,此番回转苏州也是在松江府将寄存的物品马匹取了才向回返,此刻又再次跟着酒肆的一家人奔赴松江府,大奎心中多少有些无奈。虽然心中记挂着娇妻及爱子,但是国家之事大于家事,大奎不得不有所取舍。

    出了门,大奎与盘步二人策马跟在饭馆一家人的马车后续徐而行,毕竟是关系到人命大事,马车上的老者虽是心急如火,却将马车赶的一路小跑。

    山路坎坷难行,那马车一路行来车辕‘嘎支支’响个不停,可那个老者却一直催促道:“快些,再快些。”

    他儿子柱子不住介的挥马鞭抽在拉车的马臀上,那拉车的马却是寻常的耕马,跑起路来并不很快,但在柱子的不断鞭策下却也是四蹄疾奔。看着前面破旧的马车,大奎真担心一个不小心,那个马车会散架。

    又行了一程,大奎暗暗吩咐盘步道:“你随他们到青浦县走一趟,暗查这桩人命案的来龙去脉,我到松江府请何大人,你我在青浦县会和。”盘步点头答应了,大奎独自策马赶到马车一边,这才笑呵呵的道:“老哥,再向前走你我便要分道扬镳了,再下去松江府叫我那外甥一道去青浦县一趟,你们且先慢行吧。”

    老者坐在车上只是略微的点了点头,看样子对大奎的话倒是有七分不信。这也难怪,一个赶路的人遇到这种事,只因为一顿饭便奔波一场?而且那么巧,那松江府的府尹便是他外甥?再者说,看年龄也不像。这人简直一派胡言,老者自然是不予理会。

    大奎见老者的态度,心中自然是明了其中奥妙。跟着马车山脚,就在岔路上,大奎与众人分道扬镳,策马一路直奔松江府。
145667 。
145667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