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凡入玄宗门下者可凭借信仰,捐赠各种材料或者直接捐赠金币,升级通灵塔以获得贡献值,贡献值可在承法处兑换各篇结印术,也可在金刚处兑换瑜伽术。
系统提示结束。
中州王城中心处,金光闪过,出来了一座通灵塔,匾额上玄宗二字金光闪烁。
清玄空间中的肉身横渡虚空,了通灵塔的顶层面含慈悲的坐在高台上,接着皇宫大殿中的肉身化为一道白光飞了出去。
大殿外面的僧众和信众见着一道白光飞出,人不由自主的就追逐在了白光的后面,白光最后来到通灵塔前面的池塘中,化一朵洁白的连花,水面上几片荷叶随波飘荡。
“阿弥陀佛”在场众人一声佛后,纷纷拜伏在地。
金刚坚毅的脸色露出一抹悲色。
承法眼含热泪的悲声说道:“师傅,徒儿一定会把玄宗发扬光大的。”
随后,承法盘膝坐地念出大悲咒,身后僧众马上加入了其中,再后的众人也跟着念了起来,一时间禅音阵阵传遍了整个中州王城。
不知何时寒冷的北风停了下来,空气中渐渐出现了一丝麝香的味道,高空的太阳让人起了一丝暖意。
这时,正好有人看了下属性,顿时对身边的人惊呼道:“你们快看属性,居然全属性增加了百分之三了。”
身边的人看后说道:“恩,上面写着受玄宗高僧大悲咒加持的结果。”
“这玄宗看来有些门道啊,我们去加入吧。”
“好啊,同去。”
“对,走,走,一起去。”
消息渐渐传开,无数的人来到玄宗通灵塔前面,却不得其门而入,最后在池塘边找到了一块宗旨碑。
宗旨碑上面写着:欲入我门,需声望超过十点,需心灵至诚,需本心无尘,达到要求者,可对碑念三声:南无阿弥陀佛。
顿时离开了一半的人。
也有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念了三声南无阿弥陀佛后,看属性状态发现自己真的成了玄宗门人,只不过是泛信徒而已。
成为泛信徒的人就可以通灵塔中,不过只能第一层,第一层里面收存了无数的佛经。
通灵塔第一层的同时,也收到了系统提示:只有在这里面深研佛法后,才能成为真正的玄宗信徒。
不过成为泛信徒后,已经可以向通灵塔捐赠各种材料了,只是捐赠同样数量质量的材料,得到的贡献值比真正的信徒要少了五倍。
成为真正的信徒后,还可以上去通灵塔的更高的层级里面,哪里还有许多的佛门经书,参研就可以成为虔诚信徒,成为虔诚信徒后捐赠同样的材料得到的贡献值,自然比普通信徒还要多。
也有人成为泛信徒后,就去找承法和金刚兑换结印术和瑜伽术,等了解了两种技能的兑换后,不禁感到一阵肉疼。
结印术分为十八种,每一种的兑换贡献值都是一万点,瑜伽术分为皮、肉、筋、骨四层,每一层的兑换贡献值分别是三千、六千、一万、两万。
泛信徒兑换贡献值的是两个金币一点贡献值,捐赠材料也是差不多的价格。
顿时就有人跟承法和金刚讲起了价来,摆事实讲道理的希望可以便宜点,金刚板着个脸一言不发,承法被烦的实在受不了,苦笑着说道:金币不是自己要收的,收多少是系统要求的。
众人哪里肯相信,一直纠缠不休,承法最后也只好和金刚一样,来个闭口不言了。
众人无法,考虑是不是通灵塔中,把信徒等级提升一下,毕竟五倍的价格实在吃亏,可是一开始看佛经,才发现想提升到普通信徒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信徒的升级同样也是用经验值的方式具现了出来的,只要在认真的佛经,经验值就会不断的提高,可是提高的幅度却是慢的惊人,全部都是从小数点之后三位开始增加的,就是说,你着佛经,经验值就开始以0。001的开始跳动着增加。
其中也有人咬咬牙,直接花金币把贡献值刷到了一万,想着兑换到技能,自己学会后再传授给别人,把花掉的金币再赚回来。
可等真正学会后,才发现根本就传授不出去,自己根本就没有办法用方式把自己学到的技能表述出来,不管是口述还是手写都不行。
其实是学技能的人自己想糊涂了,要是可以传授,游戏空间的技能早就传授的满天飞了,结印术也轮不到佛门来传授给人了,程成远所在的行会中早就传了开来。
整个游戏空间如果说有人能够传授技能的话,那么久只有一个,那就是王正。
不过学到结印术和瑜伽术的人,不久后就发现自己并没有吃什么亏。
学到结印术的发现自己对精神力战法的理解清晰了一些,而且修炼起精神力战法的进度也快了不少,许多人的精神力战法都卡在了初级升中级的门槛上,随着对精神力战法的理解加深发现自己居然隐隐有突破的感觉。
学会瑜伽术的人就更简单了,只要对瑜伽术稍加修炼就会发现自己的攻击手段多出了许多,攻击角度也刁钻了不少。
在通灵塔第一层学习佛经的人却发现自己遇到了麻烦,因为随着自己的信徒经验值涨到百分之一后,许多人发现经验值无法在增加了,系统提示对佛经的学识和对佛理的理解不够,需要找高僧指点。
最后众人无法,有人离开,也有人来到外面,认真的听着通灵塔前高台上的高僧讲学。
最后佛门真正留下的信徒并没有所以人想象的多。】,、、,
1
第三章中庸之道()
王正皇宫大殿中。
王正通过宇书看完玄宗的从无到有,也看着人面对玄宗时的态度和选择,心里多少有些感慨,通过这些人的对话同时也了解到许多的事情,呢喃道:“想不到已经过去三年了,不知道世间现在怎么样了,他们过得还好吗?她还好吗?”
“想知道,那就去看看好了。”宇书的声音再身旁响起。
“可以吗?不是还没有融合完成吗?”
“最关键的时期已经过去,剩下的就是稳固了,虽然你的本体现在还不能出去,可单单是意识的话还是没问题的,只要每天不超过一个小时就可以了。”
王正先来到玄宗通灵塔前面站了一会儿,看着池中清玄灵魂所化的白莲,心里难免有些感慨,凡事看眼前并不能下结论,也不知道清玄所选的这一条路到底是对是错。
就在王正准备离开的时候,身边有人跑过并说道:“走了,去听宋老爷子讲解中庸了。”
王正掀了掀眉,随众人身后跟了上去。
走不多远,就看到宋老爷子在酒店门前的一张椅子上坐着,身前一张古旧的书桌,看桌椅款式应该都是从现实世界中兑换进来的。
四周围着几百人的样子,男女老少不一而足,最前面的是坐在椅子上的几位年纪很大的老人,人数虽不少,不过大家都静悄悄的,并没有一人大声吵闹。
宋老爷子整理了下衣服后,翻开身前的线装书说道:“今天我们讲解中庸的最后一篇。
《诗》曰,‘衣锦尚絅。’恶其文之著也。故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
《诗》曰:‘德輶如毛。’毛犹有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
宋老爷子先把中庸的最后一章念的一遍,接着解释道:“《诗经》说:‘身穿锦绣衣服,外面罩件套衫。’这是避免锦衣花纹大显露,所以,君子的道深藏不露而日益彰明;个人的道显露无遗而日益消亡。君子的道,平淡而有意味,简略而有文采,温和而有条理,由近知远,由风知源,由微知显,这样,就可以道德的境界了。
…………
《诗经》说:‘我怀有光明的品德,不用厉声厉色。’孔子说:‘用厉声厉色去教育老百姓,是最拙劣的行为。’
《诗经》说:‘德行轻如毫毛。’轻如毫毛还是有物可比拟。‘上天所承载的,既没有声音也没有气味。’这才是最高的境界啊!”
前面一位老人沉吟片刻说道:“妙,妙,妙,这种最高的境界就是空气的境界吧?”
宋老爷子微笑道:“不错,空气无声无色无味,谁也看不见听下到嗅不出,可是谁也离它不开。德行能到这种境界,当然是种仙至人了。可谁又能达到这种境界呢?就是孔圣人也未必就能达到吧。
所以还有次一等的境界,这就是“轻如毫毛”的境界。借用诗圣杜甫的诗,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的境界。这种境界,和风细雨,沁人心脾而入人肺腑,使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化,这大概就是圣人的境界吧。”
前面一位老人说道:“不错,那种声色俱厉的疾风暴雨式的做法,那种强制性的劳动改造的方法,正如孔子所说:“末也!”已谈不上什么境界,不过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手段罢了。”
宋老爷子点头微笑道:“不错,今天这章是《中庸》全篇的结尾,重在强调德行的实施。从天理到人道,从知到行,从理沦到实践,从”君子笃恭”到”天下平”,既回到与《大学》相呼应的人生进修阶梯之上,又撮取《中庸》全篇的宗旨而加以概括。各段文字,既有诗为证又引申发挥。难怪得朱熹要在《中庸章句》的末尾大发感叹:‘这样反复叮咛以教人的用意是多么深切啊。’”
能来这里的都是对儒学有着一定的热爱和基础的,四周众人都听得如痴如醉,连王正也觉得获益不少,这才是短短的一段中庸而已,可见儒学还是大有可为的。
不管什么,有认同的,自然就有反对的。
这时有人上前一步说道:“宋老先生辛苦了,在下孔林,三年来,宋老先生每天在这里宣扬我华夏儒学大家获益良多,然而中庸之道许多地方我却不敢苟同。”
在场众人纷纷面呈怒色,就连前面的几位老人家都皱了皱眉头。其中更有人呵斥出声:“年轻人不懂事,你真正理解了中庸吗?”
宋老爷子却面带微笑的挥了挥手,阻止了众人的呵斥,对着孔林说道:“华夏多灾劫,不是名门很难存在久远,你既然姓孔,其实多半是圣人分支之后,既然你对中庸有着不同的见解,可以说出来大家都参详参详。”
“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圣人之后,也不敢高攀,只是觉得中庸之道,多半最后会把人变成平庸。”孔林说道。
宋老爷子掀眉问道:“你怎么会有这样的理解,能详细说说吗?”
孔林面含愤色的说道:“那我就简单说说我这个游戏空间之前的事情,那时我是一家公司的职员,我敢说自己的能力方方面面都算是很出众了。
就是因为上司是跟着老板一起创业的,哪怕是各方面能力都很平庸,只能勉强应付工作上的事情,也一直身处高位我整整五年不得提升,这多半就是所谓的中庸之道吧。”
宋老爷子沉吟片刻问道:“你们公司是不是已经存在十年以上了,而且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
孔林诧异的问道:“宋老先生怎么知道?”
宋老爷子面含微笑的说道:“那么这还真的是所谓的中庸之道,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你的公司已经了平稳期,所处的阶段并不是扩张,而是求稳,这样你自然得不到什么提升。
其实道理很简单,你知道诸葛亮吧,他当年没有选择更强大的曹操,而是选择弱小的刘备,就是因为曹操的势力已经有了自己的一班人马,而刘备正处在创业初期。所以你自己刚开始的选择就存在问题。
我们再接着说中庸之道,中庸讲究平衡和客观,你有站在你老板和你上司的位置想过吗?在你老板的眼中,你上司是忠诚的,经过了时间的考验的,能力虽然稍差,可还是可以应付的,再想想你的上司,他兢兢业业那么多年,难道就不应该的到一份稳定吗?”器咯!,。
1
第四章儒门()
听完宋老爷子的解释,众人都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孔林了露出了钦佩的表情,说道:“受教了。”
宋老爷子说道:“其实儒家经典浩如烟海,资质平庸者,少年时期只要精研一本弟子规,青年时期精研一本论语,中年时期精研一本中庸,为人处世就不可能差到哪儿去,天下大可去得,其它的作为辅助读物就够了。”
此时一道尖锐的声音传来,“儒家那么好,怎么没像佛门一样被这个游戏空间认可呢?”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纷纷色变,就连宋老爷子也不免面现落寂之色。
王正苦笑叹气道:“既然有了佛门,那就不妨再多个儒门吧。”
“如你所愿。”
宇书说完后,散发出一阵波动。
顿时在酒馆旁边突然的出现了一座通灵塔。
系统提示:儒家至理,直击人心,教导世人,为人处世,功莫大焉,儒门建立。
儒门赵宋修仁,宋皇后裔,扶桑归来,于本空间内,三年如一日不断讲解儒家经意教导世人,可为儒家第一代宗主,凡本空间中人皆可儒门修习儒家经典,以集天下文气,文气可令儒门通灵塔升级,也可直接捐赠材料或金币兑换文气升级通灵塔。
听到系统提示声,在场众人可为欣喜若狂,前面几位老人对着宋老爷子抱拳说道:“恭喜宋修兄为我儒家宗主,宋修兄三年来的付出今朝终于结出好果子了,恭喜,恭喜啊。”
“哈哈哈哈”任宋老爷子平时如何淡然,此时也不免欣喜,大笑后说道:“同喜,同喜,我们还是去通灵塔里面,看看究竟吧,诸位请。”
“宋修兄先请。”
几人推辞了一番后,由宋老爷子带领着,向着儒门通灵塔走去。
儒门通灵塔并不是想进就能进去的,这时人都被挡在了门外,众人稍加寻找后,发现通灵塔前面存在着一块石碑。
石碑上面刻着《弟子规》的全文,众人看去,意识中就出现了一个提示:请对着石碑将弟子规在心中默背一遍,或者大声朗读弟子规十遍,皆可加入儒门。
顿时就有人照着石碑大声的朗读了出来: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然而更多的人却是不好意思当着大家的面读出来的,少数像宋老爷子这样的还可以在心里面默背出来,剩下的就只能看着碑文,以期能快点记下并背诵出来了。
其实也不是很难,毕竟弟子规,全文只有一千零八十个字,而且还三字一句朗朗上口。
宋老爷子最先把弟子规默背出来,率先了通灵塔里面,不久后,传了出来系统提示:恭喜赵宋修仁博览群书获得童生身份,特奖励文气三千大家再接再厉。
系统提示:儒家通灵塔开启儒门弟子聚集文气或者捐献物质材料与金币,以提升通灵塔等级,当儒门通灵塔等级提升到二层,并且童生达三百人后,将进行第一次文试,凡考中秀才者,可获奖战诗词一首,文气若干,每三百童生可举行一次秀才试。
当秀才达三百人,通灵塔提升到三层时,可进行二等文试凡考中举人者,可获得战诗词与文气若干,每三百秀才可举行一次举人试。
以此类推直至九转登上文坛圣人位儒门弟子再接再厉。
传遍整个游戏空间的系统提示声,带来的是无数的华夏和华夏周边国家人的蜂拥而来,儒学不是宗教,完全就是一种知识学术,所以从未被那个国家打压过,而且也不像宗教需要什么聚会活动或者仪式,所以受众还是相当广泛的。
先有佛门,紧接着儒门也出现了,一时间,游戏空间中风起云动。
这时的王正已经回到了皇宫大殿中,因为一天一个小时的时间已经全部过去了,不得不回来,再要出去,就只能等第二天了。
看着殿中还在沉睡着雪龙马,王正问道:“雪龙现在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你清楚吗?”
宇书浮动了几下说道:“还是搞不清楚,只能感觉到它的气息比起刚来的时候强大了许多,应该是吸收了我们逸散出来的能量造成的,现在它已经了一种类似于悟道的情况里面,就是不知道会增加那一方面的能力,想不到啊,想不到,这件事情很有趣,不是吗?”
王正皱眉问道:“整个游戏空间都是你繁衍出来的,你还不知道一个游戏NPC的情况?”
宇书叹息着说道:“虽然这个游戏空间是我繁衍出来的,可现在雪龙马的情况我还真是不大清楚。
我虽然繁衍了整个空间,可这里面的法则都是根据你的游戏记忆得来的,我只不过是复制了一下,然后再加入了宇宙空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