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王首辅-第1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幸好目前内阁那几位都是正直大臣,首辅杨廷和或许有点骄纵,但至少还是个有能力,而且懂得顾全大局,为民着想的好官,若是换了严嵩之流,那就麻烦了。

    后面的几位太监则暗暗咋舌,望向徐晋的目光既敬畏又妒忌,须知皇上对这位宠信到何种程度,才会当面说出这种话来。

    这时,朱厚熜才醒起身后还站着一帮跟屁虫,转身严厉地警告道:“朕刚才的话不能外传,否则定斩不饶!”

    几名跟班太监脸色一白,连忙指天发誓,信誓旦旦地保证不会乱说,朱厚熜这才满意地把他们打发出去,舔了舔嘴唇,一脸馋相地道:“小婉姐姐,刚才看到院子里长满了辣椒,朕很久没吃香辣羊杂了。”

    “那姐姐这就准备食材做去,皇上先跟相公说会话,午后应该就可以吃了!”

    “好的,快去,我朕都有点等不及了,对了,朕还想吃糖醋里脊,红烧肉,宫爆鸡丁……”

    谢小婉脸上带着宠溺的笑频频点头答应,然后便带着初夏初夏和萧玉蝶等退了出去,亲自去准备食材,只留月儿在厅中侍候茶水。

    “宫里没吃的吗?跟饿死鬼投胎似的!”待谢小婉离开,徐晋有点不爽地睨了朱厚熜一眼,这小子不厚道,一来就把小婉当丫环使。

    朱厚熜啪的打开折扇摇了摇,得意地道:“朕就是爱吃小婉姐姐做的菜,咋的,你又有意见?”

    徐晋牙痒手痒,有种上前踹屁股的冲动,可惜人家现在是九五之尊,万乘之躯了,龙屁股金贵着呢,可不能再像以前那般随便踹了。

    朱厚熜忽然道:“唉,话说宫里现在真的在节减开支呢,朕的日常用度也削减了三分一。”

    徐晋心中一动,问道:“这是为何?”

    朱厚熜懊恼地道:“自入夏以来全国多地水灾,江南地区夏粮缺收已成定局了,山西、关中一带又闹饥荒。朕登基时已经下令免掉全国半年的税收,受灾的地方更是全年免税,国库不堪重负啊,看来朕今年都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唉,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军队伸手要钱粮,各地藩王伸手要俸禄,还有全国几十万官吏养着,各种民生工程要花钱,户部尚书杨潭天天向朕哭穷,朕都烦死了,就连前几天册封小婉姐姐的用度,都是朕从内库中匀出来的。”

    徐晋皱了皱剑眉,大明的财政已经拮据到这种程度了吗?于是不动声色地问:“前段时间皇上不是抄了不少银子吗?”

    前段时间内官各监的太监被一网打尽,像御马监太监张忠、司礼监张雄、东厂太监张锐等都是硕鼠,抄家所得动辄上数十万两。

    朱厚熜顿时恼火地道:“你不提还好,一提朕就来气,抄没的财物全部被户部捞走入了国库,朕连汤都没喝着,朕的内库都快清空了。”

    徐晋不禁无语,怜悯地看着这倒霉的小皇帝,明朝的太监集团和文官集团本来是互相牵制的,但现在文官集团占尽上风,太监的中坚分子都被扫尽了,再加上小皇帝以藩王的身份继任皇帝,没有任何根基,处处都要倚重文官,不仅军权,就连财政大权都旁落了,不是一般的悲催。

    徐晋轻咳一声道:“那个……皇上,臣这里倒是有一笔钱,虽然不多,但也聊胜于无!”

    朱厚熜摆了摆手,嗤笑道:“徐晋,朕虽然穷,但拔根腿毛都还要比你腰粗,用得着跟你要钱,不过,你忠心拍马屁的样子让朕很是欣慰!”

    徐晋不禁哭不得,拍你妹啊,这钱本来就是你的,不要拉倒!

    ps:书友们,我是陈证道,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328章 皇帝登门 中() 
宅子后院有一个地窖,是家里的临时库房,谢小婉把所有银子和贵重的财物都锁在地窖中。

    此时的地窖里,朱厚熜正撅着屁股蹲在钱箱前数银子,不时发出公鸭叫春般的笑声,地面上已经堆了一大堆白花花的银锭。

    “嘎嘎嘎,五千八百两,全是朕赚的银子,嘎嘎嘎!”朱厚熜拿着两锭银子手舞足蹈地大笑。

    徐晋真的很想一脚把这小子踹进钱箱里锁起来,笑声实在太刺耳了,再加上在地窖中有回声,震得耳朵嗡嗡直响。

    这接近六千两的银子正是车马行两年的分红,对皇帝来说虽然连根毛都不算,但毕竟是自己投资赚来的钱,小皇帝自然兴奋无比。

    徐晋很理解朱厚熜此刻的心情,想当年自己在校读书期间卖报纸赚到第一笔钱,虽然只有几十块,依然高兴得整晚睡不着觉,打后一段时间干劲十足,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回报,无疑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徐晋,你说以后车马行每年的分红能达到八万两之巨?”朱厚熜转过身来问,脸蛋兴奋得红扑扑的,徐晋仿佛能从他的眼中看到两锭金灿灿的元宝。

    徐晋点头道:“可以的,甚至更多!”

    “八万两,那岂不是相当于一个下等府的粮税收入了,嘎嘎……咕咕咕咕!”朱厚熜估计也发觉自己的笑声有点刺耳,立即捂住嘴,结果变成了老母鸡咕咕叫。

    两人走出了地窖,徐晋把厚实的门锁上,朱厚熜拂了拂身上的灰尘,摩拳擦掌地道:“徐晋,快想想还有什么可以赚钱的路子,咱们一起发大财!”

    徐晋揶揄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民。皇上富有四海,也好意思与民争利?”

    朱厚熜撇嘴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朕虽为天子,但也要衣食住行不是。老百姓可以做生意赚钱,朕当然也可以做生意赚钱。不过事先声明,可不能挂朕的名号行不法之事,否则严惩不怠,嗯,最好连朕都不要提起,朕就做个隐形股东好了。”

    “这个自然,咱们车马行做的都是正当生意,诚信经营,合法依规。”徐晋一脸坦然,当初顺丰车马行开业,他便反复跟韩三金强调过,不合法的钱不赚,昧良心的钱也不赚。当然,背靠着皇帝这座金漆招牌,即使你不用,别人没眼睛看啊,所以根本不用你提起,别人都会主动退避三舍。

    朱厚熜闻言点头道:“那便好,只要不败坏朕的名声就行,赶紧再想想别的赚钱路子,朕现在穷得都揭不开锅了。”

    赚钱最快的方法自然是发行彩票了,但在农业为主的封建社会,经济基础本来就薄弱,发行彩票是会祸国殃民的,这种缺德的事坚决不能做。

    另外,开银行倒是个极好的法子,但牵涉的利益太广,这提案想在朝堂上获得通过怕是不容易,所以短时间是不可能搞得出来的。事实上真正意义上的钱庄在明末时期才出现,清朝时才开始盛行。所以徐晋得仔细推敲琢磨其可行性,才能给出具体的方案。

    徐晋忽然脑中灵光一闪,问道:“皇上接见了佛朗机贡使皮雷斯没有?”

    朱厚熜轻咦一声,奇道:“你也认识那个红毛蓝眼的家伙?”

    徐晋回到内间取了那面玻璃镜子出来递给朱厚熜,道:“之前在街上遇上那个皮雷斯,帮了他一个小忙,这是他送给我的。”

    朱厚熜拿着镜子随手翻了翻,点头道:“这玻璃镜子很不错,比铜镜清晰多了,那家伙也进献了一块给朕,可惜太小了。”

    徐晋心中一动,连忙问:“这么说皇上已经接见过皮雷斯了?皇上可同意了和佛朗机互通商贸?”

    朱厚熜摇头道:“我朝自太祖起就禁止海上贸易,这是祖训,就算朕同意,那帮老家伙也不会同意。”

    徐晋皱了皱剑眉,问道:“那咱们也没接受佛郎机的朝贡?”

    大明虽然禁止海贸,但却接受朝贡,在浙江、福建、广东地区都设有市舶提举司,接受海外国家朝贡。所谓朝贡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海上贸易,只不过大明以天朝上国自居,要的是毫无意义的面子,而朝贡国要的却是实惠,朝贡一次,数倍返利,简直赚爆了!

    朱厚熜撇嘴道:“先不说佛郎机没有我大明的朝贡勘合,就算有,朕也不会接受这种无赖国家的朝贡!”

    徐晋微愕,问:“此话怎么讲?”

    “嘿,说来倒是巧了,朕前些天正要召见那皮雷斯,结果满剌加(马六甲王朝)的使臣就到京城,上书向朕哭诉,说佛郎机灭了他们的国家,央求朕出兵替他们复国。”

    徐晋皱眉道:“那皇上答应了?”

    朱厚熜摇头道:“怎么可能,朕又不傻,朕只是训斥了那皮雷斯一顿,下诏勒令佛郎机归还满剌加土地,然后就派人遣送他回广州府,驱逐出我大明国境。”

    徐晋不禁暗叹了一口气,大明拒绝了佛郎机的贸易请求,恐怕很快麻烦就要来了,这些海上冒险家,远渡万里重洋而来,为了利润是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来的,满剌加这种小国轻易就被他们灭了。估计印度现在已经成了他们的殖民地了。

    “徐晋,你这种表情,莫非朕做错了?”朱厚熜有点心虚地问道,刚坐上皇位满月的他还没建立起皇帝的自信,再加上内心对徐晋有种近乎盲目的信任,故有此一问。

    徐晋不忍心打击小皇帝自信,更何况要想开海禁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笑道:“皇上做是很好,满剌加是大明朝贡属国,作为老大肯定要替小弟出头的。你没答应满剌加出兵助其复国也是无比英明的决定,出口就可以了,出兵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咱不干。”

    “嘿嘿,那个自然,朕才不做那冤大头!”朱厚熜顿时得意起来,不过立即又叹了口气道:“要是咱们大明的水师有成祖当年一半的强大,出兵满剌加倒是轻易如举。想当年三保太监七下西洋是何等的威风,所过之处,列国莫不臣服!”

    徐晋暗撇了撇嘴,心道,就别提郑和下西洋了,人家西洋人东进是掠取利益,争占殖民地,而郑和下西洋却是宣扬大明国威,说到底还是死要面子,白白浪费纳税人的钱,没有利益回报,全靠着国库支撑,金山银山都会耗尽,试问这种事如何能长久。

    也正因为耗费巨大,在郑和死后,大明再没有派过船队下西洋了,后来就连郑和穷尽一生得来的珍贵航海图也在弘治朝时,被迂腐愚昧的忠臣刘大夏焚毁了,真是特么的操蛋!

    朱厚熜感叹完,好奇地问:“对了,徐晋,朕让你想赚钱的法子,你好端端的提那洋番皮雷斯干嘛?”

    徐晋指了指朱厚熜手里把玩着的玻璃镜,微笑道:“难道皇上不觉得这是一门赚钱的好生意?”

    朱厚熜眼前一亮,大喜道:“对啊,朕怎么就没想到这个。”

    玻璃镜鉴人纤毫毕现,比铜镜清晰度强太多,一经推出,肯定会大受妇女们追捧,虽然平民百姓可能买不起,但买得起的官家小姐,闺秀姑娘也不少啊。这绝对是门一本万利的生意,垄断意味着暴利,当然,前提是你掌握制造玻璃镜的技术!

    “朕这就派人把那皮雷斯截住索要制玻璃镜的法子!”朱厚熜兴冲冲地道。

    徐晋轻咳了一声提醒道:“皇上,咱们是文明人,不能白拿别人的技术!”

    “嘿嘿,对,朕花钱跟他买,敢不卖,朕就留他过年!”朱厚熜嘿嘿笑着,一副市侩小奸商模样。

    徐晋泼冷水道:“皮雷斯只是个贩货的商人,不一定知道制造玻璃的法子。”

    朱厚熜不由傻眼道:“对了,那咋办?”

    “咱们可以先找工匠研究一下,看能不能做出来,只要能炼出透明的玻璃,剩下的镀层应该容易解决的。”

    朱厚熜闻言轻松地道:“这个简单,回头我让工部……不行,咱做生意的事绝不能让那帮老家伙知道,否则朕一准不得安宁,这样吧,你自己找些有经验的老工匠研究,花费多少从朕的分红上扣,钱都在你这了!”

    徐晋也是这个意思,若交给工部研究,到时研究出来,那制玻璃技术算谁的?当然是自己搞的好了!

    ps:书友们,我是陈证道,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329章 皇帝登门 下() 
一个人的眼界往往决定一个人的成就,就好比井底下的青蛙,抬头只能看到井口上方的天空,便以为世界不过如此,自己只要纵身一跃就能穷尽世界的边缘,并沾沾自喜地沉浸在自己的牛比带闪电当中。

    当初在安陆州兴王府小住时,徐晋便有意给朱厚熜讲授世界地理知识,目的就是为了拓展他的眼界,使其思维不仅局限于大明及周边。

    一个眼界广阔的人,才会树立起高远的抱负,一个拥有远大抱负的统治者,才能带领国家变得强盛,而不是坐井观天,沉浸在天朝上国的沾沾自喜当中。

    很明显,徐晋当初的苦心并没有白费,从朱厚熜的殿试出题就可见一斑,这个十三岁的少年已经有了收复失地的雄心。

    此时聊完玻璃镜子的事,徐晋便乘机和朱厚熜聊一些关于欧洲工业的事,好让小皇帝认识到,其实大明并不如想象中的那般强大和先进,西方国有不少先进技术还是值得咱们学习借鉴的,譬如玻璃镜、怀表等等!

    当然,徐晋并不是纯粹的说教,小皇帝这个年龄正是叛逆期,你跟他说教肯定难听得进去,所以徐晋便巧妙地利用少年的好胜心理。譬如说大明的火炮不及人家西洋人,大明的火铳也不及人家西洋人的火枪,于是小皇帝就会像被踩了尾巴一样,胀红脸和徐晋争论,而争论的过程也是知识摄入的过程。

    美婢月儿在厅中侍侯,见到老爷和皇上争得面红脸赤,有时甚至还互爆粗口,不禁吓得提心吊胆。幸好两人争吵后又言笑宴宴,勾肩搭膀哥俩好,美婢这才放下心来,甜笑着给两人续茶,当俩人吵得厉害时,月儿又给老爷和皇上各递一块西瓜缓和一下气氛!

    徐晋和朱厚熜聊着吵着,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诱人的饭菜香味在院中弥漫开来。很快,一桌丰盛的菜肴便摆上了饭桌,糖醋里脊、红烧肉、宫爆鸡丁,一样都不落,另外还有竹笋炒鸭、焖羊肉,蒜香排骨……

    朱厚熜真个饿死鬼投胎似的,风卷残云地干掉三大碗米饭才打着饱嗝放碗,桌上的菜肴也七零八落,黄锦等太监瞧得目瞪口呆,真担心皇上把肚子给撑破了,永秀郡主做的菜有那么好吃吗?比宫里的御厨还要好?

    吃罢饭,朱厚熜和徐晋便在院子中散步消食,正好走到那块红薯地旁边,前者见到红薯藤蔓这么茂盛,于是蹲下来兴致勃勃地抠了一棵,结果失望地发现红薯只有两根指头大小。

    “才这么点儿!”朱厚熜随手把那根小**般大的红薯丢给身后一名太监。

    那太监顿时喜得见牙不见眼,跪地叩头道:“谢皇上赏赐!”说完用手帕包起来珍而重之地放入怀中。

    徐晋不禁无语,这货不会打算拿回去当“宝贝”供起来吧?

    朱厚熜正想行开去,忽然顿住脚步道:“噢,对了,徐晋,之前听人说过这红薯在贫脊的山地也可以种植,这玩意能饱肚,产量又高,你说能不能在咱大明推广一下?”

    徐晋早就琢磨着跟朱厚熜说这事,这时对方提起倒是正中下怀,点头道:“自然可以的,红薯对土壤要求不高,亩产量能轻松达到千斤以上,如果能推广种植,绝对利国利民,乃解决饥荒的好东西。”

    朱厚熜闻言大喜道:“正好河南山西那边闹饥荒,朕回头就让户部按排那边种植红薯!”

    徐晋连忙摆手道:“慢来,红薯是新生作物,老百姓未必会卖账!”

    朱厚熜仔细一想,确实也是,老百姓靠种地吃饭,怕是不肯贸然种植收成未知的新作物,在看到效果之前,估计朝中那帮老家伙也不会同意立即推广。

    “徐晋,你点子多,那朕该怎么做?”朱厚熜问道,他当年在上饶住过,亲眼看到徐家老宅院子那一畦红薯挖出了几大箩筐,所以对红薯的产量深信不疑。

    “这样吧,皇上可以在皇庄中试点种植,正好也当作育种苗,届时大臣们看到收成,自然就会同意推广了,先在京城周边划一个府试点,让老百姓看到成果,然后循序渐进了推广到全国!”这种后世由点到面,循序渐进的推广经验,徐晋自然是信手拈来了。

    朱厚熜闻言喜道:“此计甚妙,就这么办,徐晋,到时你再上个奏折,朕也好命内阁讨论,定个具体的章程出来。”

    很明显,小皇帝又要给自己送功劳了,不过,这功劳徐晋受之无愧,所以点头道:“臣遵旨!”

    红薯一般在二三月份左右种植,寒露前收成,现在已经是五月底,此时种植显然迟了些,但也不是不可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