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晋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这哥们的名字真是……太有品味了!
赖县丞并不知他的名字已经“惊艳”了钦差大人,上前一步行礼道:“下官参见徐大人,见过赵指挥。”
赵逢春道:“赖县丞是吧,本将是个直来直去的粗人,废话就不多说了,天气炙热,本将手下人困马乏,赶紧给粮食过秤入库,弟兄们也好扎营休息。”
赖县丞连忙道:“这个简单,前天萧大人正好运了一批粮食到大堤,县里的粮仓空暇,劳烦赵指挥让弟兄们把粮食运进城去,下官马上安排人手过秤入库。”
“且慢!”徐晋一指远处人潮涌动的难民营,问道:“范县如今收容了多少难民?”
黄锦这些天主要便负责安置难民,闻言不待赖县丞回答便抢先道:“一万七千多人吧,尽管每天只是施两顿粥,一天下来得消耗三十石粮食,简直是无底洞啊。”
徐晋点了点头道:“本官也沿途聚拢了数千难民,加起来便过两万了,赵指挥这次一共押运了多少粮食?”
赵逢春犹豫了一下,答道:“一千……一千二百石吧。”
徐晋眼底闪过一丝疑色,赈灾粮食非同小可,作为押运的负责人,对粮食数量理应十分清楚才对,为何赵逢春似有犹豫?
黄锦摇了摇头道:“按照现在的粮食消耗速度,一千二百石也支撑不了多久啊,估计还会有更多难民往范县拥来。”
赵逢春笑道:“黄公公不必担忧,后续还会有第三批第四批粮食运过来,再加上范县本身的粮仓储备,应该足够供应。等黄河缺口堵上,洪水退去后便可以将难民遣送回乡恢复生产。”
徐晋摇了摇头:“赵指挥过于乐观了,即使洪水退去,也不是单纯把百姓遣送回乡就行的。老百姓家中的粮食和地里的庄稼都被洪水冲没了,要恢复生产没有官府救济可不行,后续需要消耗的钱粮何止十倍百倍,山东各府的粮仓都得做好支援的准备。”
赵逢春面色微僵,笑道:“徐大所言极是!”
徐晋道:“这样吧,赵大人押运来的粮食便临时存放在城外的营地吧,免得搬来搬去浪费时间和人力,反正也就支撑个十来天。”
赵逢春神色不自然地道:“徐大,这个……怕是不合规矩啊!”
赖县丞连忙道:“徐大人,这确实不合规矩,粮食过秤入库是朝廷定下的规矩,而且这么多粮食放在城外也不安全啊。”
徐晋淡道:“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更何况有什么地方比军营更加安全。本官是钦差,有便宜行事的权力,就这么定吧。不过,粮食过秤还是必须的,数目要分明。”
徐晋拿出钦差这块牌子,赖县丞十分识趣地闭了嘴,心里却是暗暗着急。
黄锦这时终于有点明白自己为什么老被萧淮嫌弃了,人家徐大人办事确实有一手,这粮食不进城入库,这得省下多少功夫,于是连忙道:“赖县丞,就按徐大人所讲去办吧……算是,还是咱家亲自监督过秤,赈灾的粮食马夫不得。”
黄锦刚才被徐晋“激励”了一句,现在是干劲十足,于是亲自领着赵逢春把粮食运到军营过秤。而徐晋则在赖县丞的陪同下,将聚拢来的数千难民安置到难民营中,然后登记造册。
当然,给难民登记造册这种琐事还烦不着徐晋这个钦差大人亲自动手,自有范县县衙的小吏负责这件事。
“大人,所有难民的名册都在这里了,下官已经命人查阅了数遍,并未发现有叫李言闻的人。”当徐晋带着锦衣卫巡视了一遍难民营回来,赖县丞便迎上前讨好地禀报道。
一直跟在徐晋身边的李时珍闻言不禁眼神一黯,失望地低下头。
徐晋轻拍了拍小李子的肩头道:“别担心,你爹估计也正在四处找你呢,暂时留在本官身边好了,若有消息也能及时知道。”
李时珍虽然比同龄的儿童要早慧,但终究只是六七岁的小童罢了,此时已经有点六神无主,点了点头道:“好吧!”
“徐大人,现在天色也不早了,城中已经安排了住处,您看,是不是先进城安顿?”赖县丞陪笑着问。
徐晋点了点头,带着一众锦衣卫离开难民营,跟在赖县丞后面步行进城。
行到城门附近,徐晋忽然停下了脚步,望向几十米外的城墙跟下,只见那里挨着城墙搭了一排简易的粥棚,正有难民在粥棚前排队领粥。
赖县丞连忙解释道:“那是民间自设的粥棚,本县一些积善人家自发施粥救济灾民!”
徐晋恍然道:“原来如此,那本县的良善人家倒是不少。”
此时正值傍晚,粥棚前排队领粥的队伍有五六条之多,也就是说有五六家在同时施粥。
赖县丞谦虚道:“那是天子教化之功!”
徐晋微笑道:“本县令和赖县丞也功不可没!”
“呵呵,哪里哪里,下官不敢当!”
两人正很没营养地客套着,忽然一名小女童把刚领到的热粥打翻了,坐在地上一边哭,一边抓起地上沾了泥沙的米往嘴里塞。
徐晋皱了皱眉,正准备走过去,却见粥棚中飞快地行出一名身形窈窕的白衣女子,蹲下小声地安慰着小女孩,然后重新给小女孩盛了一碗粥,那小女孩破涕为笑,端着碗高兴地离开了。
那名白衣女子脸带笑容地站起来轻撩了一下刘海,当目光看到这边的徐晋等人时,脸上和笑容立即消失了,恢复了冷冰冰的模样,如同一朵冰封的天山雪莲,转身便返回了粥棚中。
ps:书友们,我是陈证道,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345章 再遇白莲()
前年在河北保定府破庙遇到那个混血少女叫薛冰馨,虽然长得很美,但性子太冷,总是一副冷冰冰的模样,徐晋甚至怀疑她根本不会笑。
但是现在,徐晋发现自己错了,这名混血少女会笑,而且笑起来极好看,她的笑容纯净得如草原上空的白云,以至于他刹那间被惊艳到。
此女是个面冷而心热的女孩,这是徐晋当初给出的评价,而现在,徐晋给出的评价仍是如此,此女冰冷的外表下藏着一颗善良的心。
赖县丞瞄了徐晋一眼,嘴角掠过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道:“徐大人,这名女子下官倒是认得,乃闻远镖行赵师傅的内子,胡汉混血儿,人长得俊俏,还懂一身武艺,呵呵,就是性子冷,不太爱搭理人。这些天小两口早晚都会来这里施粥。”
“哎,赵师傅!”赖县丞说完便大步行上前打招呼,这货刚才见到徐晋目不转睛地盯着薛冰馨,还以为钦差大人垂涎人妻,于是自作聪明地上前打招呼,给徐晋创造“机会”。
徐晋很是无语,虽然当初有过一面之缘,但是彼此并不算熟,而且时隔一年多了,他本不想打扰人家的,但这时也只能跟着行了过去。
“哎哟,这不是孟县丞吗?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一名布衣青年从粥棚中行了出来,尖刀眉,鼻子矮小带勾,赫然正是那个赵全。
孟县丞笑道:“刚好路过打声招呼,来,本官给你介绍一下,这位乃钦差徐大人。”
赵全目光望向徐晋,拱手道:“草民见过徐大人。”
“放肆,见到钦差为何不跪!”锦衣卫百户金彪双目一瞪,大声喝斥道。
徐晋摆手制止住金百户,微笑道:“赵全兄别来无恙?”
赵全愕了一下,眼前一亮道:“你是……徐兄啊,早就听说新科探花郎叫徐晋,敢情还真是徐兄啊。呵呵,在下是行走江湖的粗人,礼数有不周之处,还望徐兄海涵。”
孟县丞干笑两声道:“原来钦差大人和赵师傅是旧识啊!”
徐晋微笑道:“前年进京赶考见过一面,还承蒙赵兄护送了一路,看来赵兄的镖行生意做得很大啊,都到山东地界了!”
“徐大人这官也越当越大了嘛,现在还成钦差了,出入前呼后拥,好不威风,让人羡慕!”粥棚中走出一名瘦子,说话的语气依旧欠扁。
徐晋皱了皱剑眉,这名叫丘富的瘦子他一直很讨厌。孟县丞面色一沉,喝道:“大胆,丘老二,怎么跟钦差大人说话呢?”
赵全瞪了丘富一眼,赔笑道:“对不住,这小子向来嘴臭,不会说话,徐大人请见谅”说完回头喝道:“瘦猴,滚回去帮忙,跑出来放啥猴屁!”
丘富转身返回粥棚帮忙,神色有些悻悻的,正在掌勺派粥的薛冰馨抬头冷冷地往这边瞥了一眼,然后继续派粥。
徐晋本来就跟赵全没什么交情,此时更不想多留,随便聊了几句便告辞离开了。
赵全看着徐晋在一众锦衣卫的簇拥之下走远,脸上的笑容渐渐敛去,转身返回粥棚中,拍着手大声吆喝道:“各位父老乡亲,今天的粥施完了,明天请早啦。”
还在后面排队的灾民闻言失望地捧着碗钵离开了。
一众灾民散去后,粥棚后面便闪出一名衣衫褴褛的家伙,赫然正是之前唆使矿工抢粮的白莲教徒孙才。
孙才盯着远处刚进入了城门的一众锦衣卫,恨声道:“姓徐那狗官奸诈狡猾,廖师弟,还有刚发展进教的几名弟兄都死在他手上了,老子恨不得生撕了他!”
瘦子丘富目露凶光道:“刚才要不是赵师兄拦着,老子一刀就把那酸子给宰了!”
赵全冷斥道:“放屁,你杀了姓徐的,以为咱们就能逃得掉?”
丘富顿时无言以对,最后悻悻地道:“早知当年在破庙就把那酸子给做掉,他奶奶的!”
丘富跟死在锦衣卫手中的白莲教徒廖仲方是表兄弟,所以此时恨极了徐晋。
赵全淡道:“小不忍则乱大谋,咱们好不容易才打下的根基,可不能因为意气用事而毁了。”
“那廖师弟他们的仇咱不报了?”孙才气闷地道。
赵全眼中寒芒暴闪,冷道:“仇自然是要报了,杀我白莲一人,任他上天入地也休想活命,放心吧,我迟早会取了姓徐的人头祭奠廖师弟他们。”
话说赵全等人借着行镖作掩护传教,这两年活跃在河南、山东一带,因为这些地方的流民众多,譬如黄河漕工,以及矿工,这些受压迫的底层百姓相对容易受盅惑,特别是矿工,这些人大多是流民,性情彪悍,且没有户籍,自然是最佳的发展入教对象。
正好这次黄河缺堤,造成范县等地大面积受灾,赵全又岂会放过这种天赐良机,所以便以镖行的名义施粥拉笼民心,一方面却又指使潜伏在各大矿场的白莲暗桩带头搞事。
孙才和廖仲方两人便是潜伏在鸡笼山银矿的白莲教暗桩,那天晚上,孙廖二人本来是想挑唆一众矿工抢粮,然后顺势把这些人收拢入教的,谁知却被徐晋先下手为强,将带头闹事的矿工给全宰了,只有孙才侥幸逃脱。
花费了大半年时间,好不容易在鸡笼山银矿中发展了一批教徒,结果一次过全被徐晋团灭了,甚至还折了一名骨干成员,赵全自然十分恼火。要不是因为徐晋身边有大量锦衣卫保护,刚才赵全还真有出手把徐晋干掉的冲动,这样一个文弱书生,赵全有十足把握一招拍碎他的头盖骨。
……
赖县丞给徐晋安排的住处在城北,一座靠近县衙的雅致小院落。徐晋吃完晚饭后舒服地泡了个热水澡,正在厅中和李时珍闲聊些草药的问题,太监黄锦便屁颠屁颠地跑来了,这货就住在邻近的院子。
李时珍那小子倒是机灵,给黄锦斟了一杯茶后退出了大厅。徐晋问道:“黄公公,赵指挥押运来的粮食过完秤了?”
黄锦喝了口茶笑道:“过完了,一千二百石半点不少,而且还有多!”
徐晋心中一动,问道:“此话怎讲?”
“嘿,赵指挥真是老实人呐,让手下的士兵自带了口粮,而且还不少,足足五百石呢!”黄锦说完撇了撇嘴。
徐晋目光一闪,似乎捕捉了到了什么,不动声色地道:“卫所官兵自带口粮不是应该的吗?”
黄锦嘿笑道:“话虽这样说,但押运粮食又不是上阵杀敌,守着粮车还愁没粮吃,官兵们把粮吃了完全可以算在消耗上,根本没人会追究。这个赵逢春忒的老实,不仅自带口粮,还带了五百石,足够他手下弟兄吃一个多月了。”
徐晋剑眉皱了皱,问道:“黄公公,范县的常平仓检查过了没?”
“放心吧,检查过了,咱家亲自过秤检查的,并无亏空!”黄锦笃定地道。
“哦!”徐晋若有所思地端起茶杯轻抿了一口,隐隐觉得某些地方好像不对劲。
这时黄锦又笑吟吟地道:“嘿,亏得咱们今天没把粮食运入城,这边刚过完秤,萧大人就派人回来催粮了,于是直接装上车运走,倒是省事!”
黄锦这些天跟在萧淮身边老是被骂,总算扬眉吐气了一次,如此快速地将粮食运到大堤,萧老头这回没啥好说了吧!
徐晋看着得意溢于言表的黄公公,不由有些好笑,就这货的水平和格局,以后就算有朱厚熜宠信,怕也是难成“大器”了,就这屁大的事也专门跑来向自己得瑟!
徐晋耐着性子陪黄锦闲扯了半个小时,后者这才告辞离开,徐晋随即吩咐二牛把锦衣卫百户金彪叫了进来。
“徐大人有什么吩咐?”金百户进了大厅便恭敬地问。
徐晋从容地道:“派几个弟兄暗中留意常平仓的动静,另外……查查那闻远镖行的底细!”
金百户随即领命退了出去!
ps:书友们,我是陈证道,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346章 冰山一角()
这几天,负责清理掩埋沿途遇难百姓的尸骨,还要提防难民闹事,一连几晚都睡不安稳,所以徐晋无论体力和精神都十分疲惫了,给金百户安排了任务后便早早回房睡觉,直到第二天日上三竿才起床。
“大人,你这牙刷子看着不错,回头我也找工匠做一个来使使。”李时珍见到徐晋用猪毛做的木刷子刷牙,一脸羡慕地道。
话说小李子不肯跟着徐晋白吃白住,所以端茶递水这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总是抢着干,这不,徐晋刚起床他就端来了洗脸水,担当起跟班仆童的角色。
让未来的药圣服侍,徐老爷还真有点不好意思,但又拗不过这小子,也就只好由他了。
“那用这么麻烦,我行李中还有几支未曾使用过的牙刷子,你喜欢便拿一个去用吧。”徐晋一边用毛巾抹脸,一边微笑着道。
其实自宋朝起,国人便开始用牙刷来刷牙了,当然,用得起牙刷的都是殷实人家,一般平民百姓最多就是用柳枝,又或者直接用手指撸几下。而大明朝的牙刷绝大部分都是用马毛做的,徐晋不喜欢那种质感,于是便专门找工匠用猪毛做了一大箩筐,这次出使赈灾少说也得几个月时间,自然随身带了好五六支备用。由于工艺原因,这种猪毛牙刷极容易脱落,所以一支牙刷最多只能用一个月就“脱光”了。
李时珍毕竟还是孩童,闻言也不客气,从徐晋行李中找出一把猪毛牙刷,愉快地跑去给牙齿“洗白白”了。
徐晋刷完牙正吃着早餐,锦衣卫百户金彪便兴冲冲地行了进来,看那表情应该是有所收获了。
金百户眉飞色舞地道:“大人果真料事如神,昨晚派出去盯着粮仓的弟兄果然发现了动静,大半夜的来了几十辆粮车,不是往外偷运粮食,反而是往粮仓里送粮食,您说奇不奇怪?”
徐晋心中一动,看来果然不出自己所料,偷偷摸摸地往常平仓中运粮食,那么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补仓,换而言之就是常平仓中的储粮有亏空,对方正在想方设法掩盖,看来这些官仓硕鼠真是胆大包天啊,竟敢在钦差眼皮底下瞒天过海。
“粮食大概有多少,从哪里运来的,这些都查清楚了没?”
金彪略带傲然道:“大人,咱锦衣卫就是干这行的,那能不查清来龙去脉就上报,这些粮食估计有四百石,都是趁着夜深从城外的军营运来的。对了,今天一大早,兖州卫的两千人马就开拨离开了,说是回去押运第三批粮食。”
徐晋昨晚听黄锦提起赵逢春自带了五百石粮食便隐隐觉得不对劲了,大明地方卫所将领大多是些兵油子,怎么可能有便宜不占,看来这五百石粮食根本不是卫所官兵自带的口粮,而是用来补仓的,只是自己昨天命令把所有押运来的粮食留在城外,因而打乱了对方的计划,所以他们才半夜三更的往粮仓偷运粮食。
“大人,要不要马上检查常平仓!”金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