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王首辅-第2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夫人,武定侯家的公子就是故意找碴的!”大宝气愤地道“他还放话,以后见到咱们徐府的人,见一次打一次。”

    谢小婉娥眉不禁挑了挑,月儿更是脱口道“岂有此理,武定侯家的竟敢如此嚣张,不行,这事就算闹到皇上哪去也要讨回公道。”

    武定侯虽然是侯爷,但徐家现在也不差,老爷是朝廷命官,而且是刚立了大功的朝廷命官,深得皇上宠信,而夫人也是永秀郡主,皇上的义姐,武定侯家的安敢如此放肆!

    大宝和两名下人闻言都精神一振,眼巴巴地望着谢小婉,他们在外面受了委屈,自然想家主出头替他们找回场子的。

    谢小婉蹙了蹙眉,近日相公上了一封“清田庄”的奏本,引起了京中的勋贵极度不满,她也是有所耳闻的,武定侯家的今天找碴估计就是因为这件事了。

    “徐福徐禄,你们先起来吧,大宝,给他们每一发二两银子烫药费,外面的事我一个妇道人家也不好管,这次就算了吧,下回遇到武定侯府的人你们避让些便是!”

    徐福徐禄对视一眼,失望地哦了一声站起来,大宝也是一脸的郁闷。

    “还有,这件事不准向老爷告状,听到了没?”谢小婉略带严厉地道。

    “小的晓得,下次遇到武定侯家的,小的们绕路行就是了,躲得远远的。”徐福和徐禄有点怄气般道。

    谢小婉现在已经不是当初没见识的小村姑了,相公日前上的奏本损害了太多官员和勋贵的利益,可以说是犯了众怒,所以谢小婉觉得这个时候实不宜再给相公惹麻烦,只要武定侯家的不是太过份,暂时忍忍就算了。

    大宝和两名下人失望地离开了暖阁,月儿不禁暗叹了口气,夫人想息事宁人,只怕是事与愿违了,这些勋贵衙内平人飞扬跋扈惯了,你越是息事宁人,他们便越以为你好欺负,估计以后还是会生出事端来,也罢,暂且忍一忍,等老爷回来了再作定夺。

    。

第447章 钦差回京()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通州乃京城的东大门,是四千里京杭大运河的起点,兴盛的漕运业给通州带来了千年的繁盛,运河之上,大小船只川流不息,商旅往来络绎不绝,每年由南方运到京城的漕粮多达数百万石,而这些漕粮在进京之前都会暂存在通州仓。

    所以说,通州既是京城的交通咽喉,也是京城百万人口的粮仓。所谓的“京通十三仓”,其中的中仓和西仓就设在通州,京军的日常粮食供给,有相当一部份就存放在通州仓。

    正统年间发生了“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刺太师也先掳去,其后也先挟持明英宗攻打北京城,幸亏得名臣于谦力挽狂澜,沉着应对击退了瓦刺军队,要不然大明的国祚恐怕就此中断了。

    当时瓦刺大军袭击京城,存放在通州粮仓的军粮很有可能会落入敌手,若直接烧掉又太过浪费,于谦便将通州仓的百万石粮食当成京官勋贵今后一年的俸禄,命他们自行派人去领取,结果京官的家奴仆从倾巢而出,在瓦刺大军到来之前把通州仓的百万石粮搬得一粒不留。

    腊月二十五日上午,徐晋终于踏上了通州城码头,看着眼前这座银装素裹的城镇,徐晋的一颗心已经飞到了京城家中,自七月初离京,匆匆便是半年了,不得不感叹时光如梭,特别是在这个通讯困难的古代,思念真是太折磨人了。

    “哎哟,咱家终于回京了!”太监黄锦双手笼在袖子里,缩着脖子一脸感慨地道。

    徐晋很想立即便纵马入京,但是他这次归京不仅押着一百多名犯官,还运了价值数百万两的赃银,为了安全起见,一路上除了五百骑兵亲军,还有三千名归德卫官兵护送。按照规定,外来军队未奉诏是不允许入京的,所以徐晋只能率军留在通州等候皇上的旨意。

    幸而,徐晋进驻通州城不久,旨意便到了,皇上命徐晋立即押送犯官进京与刑部交接,但五百骑兵和三千归德卫须留驻在通州城。

    徐晋自然没意见,立即在锦衣卫的护送之下,押着犯官和数百万两的赃银离开通州,顺着驰道直奔北京城而去。

    ……

    小时坊,徐府大门口,几名穿着青衣小帽的家丁正踮着脚尖,抻长脖子,像斗鸡似的往长街上张望。

    徐府前院的大厅门口,几名婢女同样掂着脚尖,抻长脖子,像母斗鸡似的往院门口张望,其中就包括初春和初夏这两棵水灵灵的小白菜。

    大厅内,谢小婉挺着还不算夸张的孕肚,坐在炭炉旁的椅子上,神情欣喜而迫切。美婢月儿侍立在一旁,表现跟门口的几名婢女差不多。

    消息已经传回来了,老爷已经回到了通州,正在进京的路上,所以徐府上下都紧张兮兮的,管家大宝甚至已经亲自出马打探消息了。

    这时,院外忽然响起了马车声,一阵人声嘈杂过后,有家丁抬着几箱行李进了院子,紧接着,只见二牛那货在一众家丁的簇拥之下,昂首挺胸地跨进了门槛,像个凯旋而归的大英雄。

    在一众家丁看来,二牛跟着老爷在外面奔波了半年,修河堤、抓贪官、剿反贼,端的是劳苦功高,乃徐府家丁界的模范英雄,当得起这种荣耀,所以一口一句“二牛哥”地恭维着,有浮夸的家丁甚至喊他牛爷,更浮夸的则喊牛大爷!

    “啊,是大傻牛,肯定是老爷回来了!”初夏见到众家丁簇拥着的二牛,顿时兴奋得尖叫起来。

    谢小婉闻言坐不住了,在月儿的搀扶下急急行出大厅,来到院子准备迎接相公,一众婢女喜气洋洋地跟在身后。

    二牛那货见到挺着大肚子的谢小婉,急忙跑上前扑通地跪倒叩头嗡声道“二牛给婶娘叩头了。”

    谢小婉柔笑着道“嗯,快起来吧,地上凉呢,回来就好。”

    月儿往院门外左看右看,奇道“二牛,老爷呢?咋不见老爷。”

    二牛站起来憨笑道“老爷去六部交接了,吩咐我先带行李回……噢,舅老爷,还有舅老爷在外面!”

    二牛一拍额头便要跑出院门,却见大宝已经领着谢二剑进来了,还替他背包袱提剑。谢二剑穿得厚厚的,缩着脖子一副畏冷的模样,虽然休养了近个月,但是他的内伤还没痊愈,赵全当胸这一掌把他伤得不轻。

    “二哥!”谢小婉又惊又喜地脱口而出,快步迎上去,结果脚下打滑,幸好功夫底子还在,只是打了个趔趄便站稳了,捂住孕肚小脸煞白。

    月儿吓得差点魂都没了,急忙跑上去搀着谢小婉,心有余悸地道“夫人小心点,婢子差点被你吓死了。”

    谢二剑亦是吓了一跳,见没事,不由松了口气调侃道“我这未来外甥还真是皮,还没见面就给舅舅一个惊吓。”

    谢小婉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紧接着鼻子一酸,眼圈红了,自从大前年八月跟着相公离开江西入京赶考,已经两年多没见到过亲人。

    “什么人竟能把二哥伤成这样子,太可恨了。”众人进屋坐下后,谢小婉看着精神萎顿的谢二剑,不由心疼地道,以前的二哥是何等的“英姿飒爽”。

    谢二剑无所谓地笑了笑道“没事,再养一两个月估计就能好了,白莲教赵全,这笔账迟早跟他算清,若是单打独斗,二哥我未必惧他。”

    谢小婉对自家这个哥哥相当了解,虽然平时看着吊二鎯铛的,实际是个心高气傲的主,这番话说得如此“保守”,可见那白莲教赵全确是个厉害人物。

    “爹和娘亲他们过得还好吗?”谢小婉转易话题道。

    谢二剑幸灾乐祸地道“好着呢,大哥和嫂子生了个大胖小子,两老现在剩围着我那侄儿转,老四那小子估计是想不开,跑去南昌顺丰车马行当了车把式,我这次到山东,那小子死活要跟着来找他姐夫,被我撵了一顿才作罢。”

    谢小婉白了谢二剑一眼,四弟谢三刀是家中的老幺,平时在家中最得宠,自己也是最疼这个弟弟,现在娘亲抱了孙子,估计是对三刀的关心变少了,轻道“回头我给爹去封信,让他们得空把三刀带到京城小住一段时间吧。”

    谢二剑耸了耸肩,笑道“老四那小子估计要乐坏了,也不用爹带着,那小子收到信保准自己便屁颠屁颠地跑来京城了。”

    “那咋行呢,三刀还那么小,路上出事了咋办!”

    谢三刀不以为然地道“不小了,都快十五岁啦,个头都要超过二哥我了,再长几岁估计能赶上咱爹,这小子出老子,壮跟头小老虎似的,人又鬼精机灵,他不欺负别人就烧高香了,谁还敢招惹他呀!”

    “两年不见,三刀都长这么高啦!”月儿捂住小嘴吃惊地道,她可是见过谢擎的,两米多高的铁塔壮汉,看着就够人的,虎头虎脑的谢三刀若长成这样子,实在难以想象。

    ………………

    武定侯府也在小时坊,而且跟徐府是打对面的邻居,宅子面积跟徐府差不多。

    此时,武定侯府东院的暖阁内,武定侯郭勋的长子郭守乾正和一群孤朋狗党宴钦着,参宴的都是些勋贵子弟,包括寿宁侯张鹤龄家的衙内张瑞,还有国子监祭酒严嵩的儿子严世蕃。

    这时,郭守乾那货得意洋洋地炫耀道“昨天本少把对面徐家的下人给打了,你们猜怎么着?”

    此言一出,一众纨绔顿时来了兴趣,忙问“怎么着?”

    “还能怎么着,屁事都没有!”郭守乾一拍大腿轻蔑地道。

    一众纨绔哈哈大笑起来。

    有人幸灾乐祸地道“徐晋那小子在山东立了些须战功便不知天高地厚,竟然上疏倡议清田庄,让咱们这些大户人家把庄田拿出来发给泥腿子耕种,简直其心可诛,痴心妄想。哈哈,守乾兄打得好,下次本少遇到徐家的人也打,不教训一下,徐俊那小子也不知马王爷几只眼。”

    这时,一名纨绔抬杠道“昨天徐晋不在京,家里只有妇人,自然没事,听说徐晋今天回京了,还带了五百骑兵和三千归德卫,嘿嘿,有种你们今天去打一次徐家的下人试试。据说徐酸子可狠了,在山东杀得人头滚滚,到时他若带人找上门讨说法,你们特么的别怂才好。”

    郭守乾立即不屑地道“那又如何,钦差印信一交,徐晋他连屁都不算,更何况,他还敢调兵入城不成。老子回头遇上徐家的下人还打,看他能把本少咋样。”

    “守乾兄威武啊,是条汉子!”一众无良纨绔立即竖起大拇指,一副唯恐天下不乱的样子。

    郭守乾那货顿时被恭维得有点飘飘然,立即便吩咐下人到门外盯着,若是有徐家的下人经过便立即喊他,他要当着众狐朋狗党的面,再狠揍一顿徐家的下人。

    。

第448章 老爷回府() 
从通州进京约莫四十里地,若是纵马急驰,不用一个时辰就能进城,不过押着囚车便不行了,得多花一倍的时间。

    事实上过了中午,徐晋才率着队伍从广渠门进入外城,长长的囚车队伍,还有押运着的数千箱财物,顿时便吸引大量百姓的围观,街道两旁被围得水泄不通。幸好五城兵马司早有准备,派了大量的人手维持秩序,这才没有闹出大乱子来。

    进了外城后,徐晋率着队伍从左侧的崇文门进内城,然后沿着长安街直奔六部所在,而太监黄锦则喜滋滋地押着上千只箱子,直接从东安门入宫,箱子里面装的都是从镇守太监罗祥家中抄没的财物,总价值估计有五六十万两之巨,当然,也有小部分是黄锦这次出京捞到的“私货”。

    本来徐晋若想捞好处,绝对要比罗祥丰厚,但是他最终一文钱都没拿,倒不是徐晋品行高洁两袖清风,实在这种事容易落人口实,成为言官攻击的借口,现在或许没事,以后说不定会被有心人翻出来算账。所以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若自己浑身都是漏洞,被人捅了也是活该!

    徐晋之所以不贪,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便是他根本不缺钱,车马行和红茶的生意每年都会有一笔相当丰厚的分红,再加上小婉郡主的身份,每年也有一笔可观的俸禄,足够全府上下开支了。所以,钱还是来路正当的花心安,花得舒心,够用就好!

    徐晋先押着一众犯官到了刑部交接,刑部尚书张子麟亲自接待了他。犯官全部验明证身后收押入刑部大牢,所有案卷也入档交接完毕,徐晋便马不停蹄地来到兵部交还旗牌信物,这等于交出了兵权。

    最后,徐晋才来到了户部所在,户部尚书杨潭早就盼得脖子都长了,见到徐晋后立即故作热情地邀他坐下,并命人上茶水,然后便吩咐小吏清点赃物,这些赃物都是要上缴入国库的。

    话说大明目前的财政十分紧张,尤其是前段时间数省反贼同时竖旗造反,朝廷四处用兵,花费非常巨大,杨潭这个管钱袋子的户部尚书愁得头发都要白了,所以听闻徐晋带了几百万两银子回京,立即就好像饿急了的猫儿嗅到了鱼腥,一大早就坐在户部大堂等着徐晋送货上门,连午饭都还没吃呢,倒是难为他了。

    徐晋和杨潭坐在屋内喝茶闲聊,等候户部的小吏清点赃物,足足一个时辰,户部的人才把赃物清点完。一名户部主事拿着账目本走到杨潭旁边耳语了几句,后者面色顿时变了,神色不善地望向徐晋,轻咳了一声道“徐子谦,这数目是不是有出入?”

    徐晋蹙了蹙剑眉道“尚书大人何出此言,所有赃物尽皆在此了。”

    那名户部主事拍了拍账本道“徐大人,赃物数量跟账目上记载的有出入啊,足足少了价值五十万两,这也太夸张了吧!”

    徐晋这才故作恍然道“下官倒是忘了这个,这缺掉的部份已经被黄公公运回内库了,尚书大人到时可以找内监对一下账目。”

    杨潭面色一沉喝道“徐子谦,你好生糊涂,犯官的赃物理应归户部上缴国库,怎可以交给内官运回内库!”

    内库即是皇帝的私人钱袋子,平时皇帝要赏赐大臣,又或者修缮皇宫之类,一般会都会自掏腰包,而国库就是公用的,都用在国家民生建设和官员的俸禄发放上。

    内库由宫中太监管着,国库则由户部的文官管着,为了多捞一点钱银充实自己的钱袋,明朝的太监集团和文官集团可没少明争暗斗。所以在杨潭看来,徐晋也是文官的一员,理应站在文官一边,现在竟然把部分赃银交给太监运回内库,所以十分恼火。

    徐晋自然明白其中的关系,但是朱厚熜那小子老是哭穷,所以他才故意把部分的赃款交给了黄锦运回内库,这时揣着明白装糊涂道“杨大人,黄公公运回宫中的赃物,均是从山东镇守太监罗祥家中抄没的,内官乃皇上的家奴,抄没的钱财自然得归内库了,这样子有问题吗?”

    杨潭被气得一口气上不来,良久才顿足道“徐子谦,你……终究还是太年轻了,没经验呀,虽然内官是皇上家奴没错,可是内官搜刮来的财物也是民脂民膏啊,理应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也得全部上缴国库才是!”

    徐晋故作惭愧地道“这个……下官还真没想到这一层,下官受教了!”

    杨潭白眼一翻,虽然恼火,但还能咋样,财物都已经进了皇宫,他莫不成还能派人跟皇帝抢钱?再加上徐晋认错态度良好,他也不好继续发作,最后只能长叹一声道“唉,徐子谦,本官真真要被你气死,下不为例!”

    五十万两银子啊,杨财神心都在滴血,愤愤地端起了茶杯,意思很明显了,他在端茶送客,让徐晋赶紧滚蛋,省得瞧着膈应人!

    徐晋很识趣地行礼退出了户部,这时已经是旁晚时份了,戚景通、王林儿等十几名亲兵正在外面侯着,早已经饥肠辘辘。

    天快黑了,所以小皇帝并没召徐晋入宫谨见,而是派了一名小黄门传口谕,命他第二天一早再上朝复旨。徐晋自然求之不得了,这时又累又饿,而且还记挂着小婉那妮子,当即便率着众亲兵离开六部。

    “老爷,大宝给老爷叩头请安!”

    徐晋刚从六部中出来,大宝那货已经带着几名家丁候在那了,还准备了马车。

    “小的们给老爷请安!”几名家丁也连忙跟着跪倒行礼。

    徐晋微笑道“都起来吧!”

    大宝站了起来,一脸喜气洋洋地道“老爷,夫人在家中等候多时了,赶紧上车回家吧。”

    徐晋点了点头,小婉在家书上提过,小皇帝赐了一幢位于小时坊的大宅子给自己,据说还挺壕的,心里也不免有些期待,正准备登上马车,目光忽然落到两名家丁的脸上,奇道“你们两个咋鼻青脸肿的?被人打了?”

    徐福徐禄犹豫了一下,摇头道“回老爷,下雪天地上滑,不小心摔的。”

    主母严厉吩咐过不能找老爷告状,所以徐福徐禄也不敢违背。

    徐晋蹙了蹙剑眉,却也没有追问,踩着凳子上了马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