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晋微笑点了点头道“三枪,没事了,咱们回府吧!”
当徐晋回到小时坊府上,谢小婉正焦急地等候着,见到相公平安回来,不由稍松了口气道,担忧地道“相公,今天太后派人来府上询问两位公有没来过,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徐晋眼中闪过一丝歉然,把小婉柔软的娇躯拥入怀,安慰道“公主今天随驾出城游玩,眼下已经回局,别担心,没事了。小猴儿呢?”
谢小婉闻言总算完全放下心来,轻道“小猴儿刚睡着了,月儿在里面看顾着呢。”
徐晋立即作贼般左右看了一眼,手悄然抚上娘子的饱满,低声道“娘子,我们很久没有……咳不如娘子服侍相公洗个澡吧!”
谢小婉被相公的魔爪抚得浑身发软,羞赧地白了相公一眼,弱不可闻地嗯了一声。徐老爷大喜,马上便叫来初春初夏准备水。
看着“摩拳擦掌”的相公,谢小婉既好气又好笑,同时又有点歉疚,话说自从儿子出生后,自己把大部份心思都放到儿子身上,倒是冷落了相公,夫妻两平时同床睡觉的次数都屈指可数,也难怪相公馋成这样子。
很快,初春初夏便准备好浴桶放满了水,徐老爷终于得偿所愿,在娘子的温柔奉迎下酣畅淋漓地抒发了两次。
足足大半个时辰后,徐晋才穿戴梳洗整齐,神清气爽地行出了房间,片刻之后,谢小婉也行了出来,脸上醉人的红霞还没褪去。
初春和初夏进屋收拾,看见到处湿漉漉的房间,后者不禁吐了吐舌头低声道“姐姐,老爷真是厉害,刚才应该弄有半个时辰吧,夫人受不得了?”
初春脸上一热,嗔道“小蹄子羞不羞,瞎琢磨些啥呢,赶快收拾吧!”
晚饭后,徐晋把管家大宝找来,先询问了一遍玻璃作坊的事,然后吩咐他准备一份礼物给太监赖义送去,今天承了人家的人情,自然不能没有半点表示。
接下来,徐晋逗弄了一会儿子,陪着妻婢闲聊一会便来到书房。
徐晋在书案后静坐了片刻,这才抽出一张宣纸在案上摊开,取出炭笔在纸上画人物关系图。
徐晋先写下“皇上”两个字,用三角形圈起来,位于金字塔顶端,然后在次层第一位写上“杨廷和”、接着是费师、毛纪、蒋冕这三位内阁大臣。
在金字塔的第三层,徐晋分别写上六部尚书、都察院都御史、大理卿寺、通政司通政使等九卿……
在金字塔的第四层,徐晋又分别写上六部侍郎、翰林学士石珤等名字……
徐晋足足花了大半个时辰,把朝中有一定份量的官员都罗列出来,形成一个人物金字塔,文官用圆形圈起来,武将则用方形圈出,然后将所有与杨廷和关系密切的官员都用线条连接起来。
很快,杨党一系的人物关系图便出来了,紧接着,徐晋又把皇上一系的人物连起来。于是乎,两系的人物便一目了然。
相比之下,目前朝中有份量的官员,相当一部份都是杨廷和一党,而皇上嫡系的只有户部左侍郎孙交、礼部右侍郎袁宗皋,外加一个自己。
而剩下的官员又可以分成两派,一派是亲杨派,譬如三辅毛纪,四辅蒋冕均属于亲杨派;另外一派是可以拉拢的中立派,包括费师在内都是中立派。
徐晋提笔在户部尚书杨潭的名字上打了个“x”,这货今天已经被贬为南京户部主事了,杨党势力被削弱,孙交暂代户部尚书,皇上嫡系势力有所增强……
就这样,徐晋在宣纸上写写画画,花了一整晚时间才把朝中官员的关系理顺,按照先后顺序列出了三份名单,第一份是需要扫除的杨党名单,第二份是可以拉拢的中立派名单,第三份是不去招惹的名单。
正所谓有备无患,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徐晋从来不打无准备的仗,更何况,政治斗争向来都是残酷的,赢者通吃,输者全赔,一着不慎,全家遭殃。譬如今天,公主微服出城本来只是一件小事,毛澄那老家伙却喊打喊杀的,要不是皇上极力回护,估计自己不死也得脱层皮了。
自己如今已经和杨廷和一党势成水火,要么被对方打残,要么打残对方,徐晋自然不得不谨慎应对,不容自己有任何消失。而弄清对方的人物关系,就好比摸清对方的兵力部署,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很明显,如今杨廷和占据了极大优势,光是六部尚书便有大半是杨党,而且内阁四老的两人也是亲杨派。幸好,徐晋最大的凭恃是皇上,只要他自己不犯傻,有把柄落在杨党手上,自然可保无虞。
…………
徐晋被逼辞去翰林侍读一职的消息很快便在官场圈子中传开了,有人惋惜,当然,幸灾乐祸的人更多,譬如那些在清田庄中利益受损的勋贵。
徐晋本人反倒不以为意,每天跟平时那样上下班。在别人看来,翰林侍读是天子近臣,前途无可限量,将来入阁的可能极大,而对徐晋来说,翰林侍读只不过是个职称罢了,只要圣眷犹在,千官散尽还复来!
另外,正所谓水满则溢,月满则亏,处处占尽好处不见得是件好事。自打参加科举以来,徐晋一路高歌猛进,连中五元探花及探,进了官场后又平步青云,一直光芒闪烁,暗地里不知招了多少人忌恨,所以这次受点挫折反而是件好事,至少以后盯着他的人会少很多。
接下来的这段日子,徐晋把大部份心思都放在燧发枪和玻璃镜子的生意上,至于五百营,有王林儿、谢二剑、戚景通三人训练,他放心得很,而蹴踘产业则完全丢给魏国公徐鹏举打理,这货天生就是做生意的好料。
五月底,大明朝第一家玻璃镜子链锁店铺开业了,名曰明镜斋。恰逢新建伯王守仁回京述职,徐晋便找他帮忙题字,老王也卖了徐晋的面子,当场给明镜斋题了匾额,还额外附送了一副对联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话说王守仁自从平定了宁王之乱,名声大振,不仅被封为新建伯,现在还任职南京兵部尚书,其所创立的“阳明心学”也在江南一带盛行起来,追随者甚众,各大书院的书生纷纷研习“阳明心学”,大有跟“程朱理学”分庭抗礼的态势。
于是乎,明镜斋开业当天,一百面试水的镜子竟销售一空,有相当于一部份都是老王的学生买走的,这倒是大大出乎徐晋所料。
据说这些书生把明亮的玻璃镜子买回去后,每天便对着镜子打座观心,大声朗诵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
。
第497章 通过测试()
嘉靖元年七月初三,盛夏之末,暑热犹盛。昨日刚下过一场暴雨,天空湛蓝如洗,由京城阜成门往西二十里的驰道上,商旅行人络绎不绝,人流量虽还不及京城以东(往通州),但明显远胜往日。
自从五月份的蹴踘“猛虎杯”后,蹴踘这项运动在京中更加风靡起来,各路勋贵纷纷组建自己的蹴踘队伍,那些豪商大贾争相效仿,蹴踘这项运动也随即向全国各地传播,尤其是江南这些富庶之地,蹴踘风气尤盛。
蹴踘运动大热,最受益的自然是最先布局的人。如今的东山蹴踘场人气极旺,几乎每天都有球队租用场地比赛。东山附近,靠近官道两旁的田地都被人买走了,短短两个多月时间,这里便出现了数十幢建筑,其中大部份都是做客栈和饮食生意的,也有卖日用品和笔墨纸砚的。
附近一些村民也纷纷跑到路边摆地摊,做起了走鬼档生意,卖的东西五花八门,一个小市集的雏形已经初步显露。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人气,方便城中的百姓往来,魏国公徐鹏举斥资五千两,将从阜成门到五百营的二十里官道全部拓宽,而且还铺上了砾石和细沙,即使雨天也畅行无碍,马车快赶的话,半小时就能抵达,即使步行也就一个多小时。在交通落后的古代,这一段路无疑相当于现代的高速公路。
正所谓路通财通,道路好走了,治安变好了,过往的商旅都愿意走这条道进京,若是天晚赶不及进城,都会选择在这里打尖住店,于是乎东山的人气就更旺了。
这一天,当太阳升得老高的时候,官道两旁卖早餐的商贩正准备收拾离开,数辆挂有兵仗局标识的马车从官道上驰过,最后停在西山五百营的营门外。
稍倾,兵仗局的马车驶进了五百营,不久后,营地内便响起一阵阵爆豆般的枪声。对此,附近的商贩已经见惯不怪了,据说五百营是皇上亲自下旨建立的,专门用来试练新式火器燧发枪,负责督造燧发枪的兵部员外郎徐晋徐大人,经常会从官道上经过,偶尔也会向道傍的商贩买吃的,十分平易近人,而且非常能侃。商贩们都以能跟徐大人侃上几句为荣!
此刻,五百营的射击场内,十名五百营的军士正在试用兵仗局刚运来的新式燧发枪。徐晋带着一众将领在旁观看,兵仗局掌印太监赖义,还有何班头和柳班头也在场,两人的神色都有点紧张。
话说自从上次徐晋亲自试枪炸膛后,何班头和柳班头埋头苦干,花了一个月时间改良了燧发枪,又花了十天时间试验,确定没有问题了,这才敢报告给徐晋。
结果徐晋把十支燧发枪样品拉到五百营试练,又发现诸多微小的问题,短短一个月时间,已经修改了六次,现在何班头和柳班头都被搞得有点神经衰弱了。
别说何柳两名班头了,就连赖公公都有点着急上火,双眼布满了血丝,毕竟从二月初到现在已经五个月时间了,若再拿不出合格的成品,可不好跟上面交待,户部的官员已经颇有微词了,拨钱银和材料也没以往那般痛快。
砰砰砰
销烟四起,五十步外的十块靶中,有八块应声被击穿,顿时喝彩声如潮,何柳两名班头亦是神色稍松。
徐晋暗点了点头,古代的距离计量单位是“步”,一步相当于现在的1。38米,五十步大约是70米,明朝的火铳最大射程可达100米左右,有效射程约50米左右,如果要穿甲的话,距离不能超过30米。如今燧发枪能击穿70米外的靶子,有效射程无疑已经超过了传铳火铳的50米。
徐晋又下令测试燧发枪的穿甲能力,结果50米的距离之内,燧发枪能击穿明军的通用的罩甲,超过50米便不行了。当然,这威力同样也超过了传铳火铳的30米破甲威力。
最后,徐晋又命人测试了燧发枪的最大射程,结果显示为一百五十步,同样远超传统火铳。
如此一来,燧发枪的最大射程、有效射程、破甲射程均超过了明军的传统火铳。
三项主要的指标测试均完美通过,柳班头和何班头总算放下了心头大石,赖公公的老脸更是乐得如同菊花绽放,笑呵呵地道:“徐大人,这批燧发枪还过得去吧?”
徐晋肯定地点了点头道:“非常不错,这半年来辛苦赖公公和两位班头了,本官会如实向皇上回禀,少不了你们的功劳和赏赐!”
柳何两人喜形于色,赖公公的笑容更加灿烂了,呵呵地道:“徐大人过奖了,为皇上办差辛苦点又算啥。”
徐晋笑了笑,向着王林儿打了手势,后者立即心领神会,带人从库房中取来五百两银子。
看着满满一箱的雪花银,何柳两名班头眼都直了,赖公公搓手笑道:“徐大人这是什么意思?”
徐晋微笑道:“这里是五百两银子,何班头和柳班头各奖励一百两,剩下的三百两便由赖公公作主,给兵仗局的弟兄喝酒加菜,以酬谢大家这半年来的辛劳。”
何班头和柳班头狂喜,仿佛被天上掉下的馅饼砸中了,整个人晕乎乎的。
“愣着干什么,还不谢过徐大人!”赖公公笑骂道。
何班头和柳班头激动得连忙跪地叩谢,一百银子啊,相当于他们在兵仗局近三年的工钱了。
赖公公显然是为了显示公正,当场便把一百两银子分给了何班头和柳班头,两人捧着十锭雪花银,幸福得像喝醉酒似的,只觉这半年来的辛苦都值了。
若想马儿跑得得快,自然得让马儿吃好草,对于有用的人才,徐晋向来不惜优渥相待。金钱给到位了,才是员工努力工作的源动力,所有鼓吹情怀和理想,却不肯给员工让利的老板,都是扯谈和忽悠。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何柳两名班头不仅把燧发枪造出来了,而且还发明了新式的装填弹药方法,每一杆燧发枪均配备了一个“弹匣”。
当然,并不是现代枪支那种弹匣,而是一个木制的小箱子,箱子中整齐地码放着二十枚小药瓶,里面装了定量的火药,士兵们使用时只要取出一枚药瓶,将火药倒进燧发枪的药膛便行了。
如此一来,不仅节约了时间,还做到了定量,不用担心士兵放药太多导致炸膛,也不用担心放药太少导致哑弹。
此外,何柳两人还想出了用猪油浸泡糙纸包裹铅弹的方法,经过猪油浸炮的糙纸十分润滑,包着铅弹放进枪管时能轻易捅进最里面,而且,还能增加枪管的气密性,大大提高射程。
要知在战场上时间就是生命,燧发枪的射程和射速每增加一分,对敌人的杀伤力说不定就能增加数倍。所以,光就是这两项发明,徐晋觉得奖励何柳两人一万两也不为过。
赖公公让人把钱箱抬上马车,笑咪咪地道:“徐大人,燧发枪既然通过了测试,那是不是可以批量打造了?”
徐晋点了点头道:“回头本官会上奏皇上,请求先打造五百支装备五百营,不过,本官还是希望兵仗局能继续研造射程超过两百步的燧发枪。”
何柳两人刚拿了一百两的奖励,正是干劲十足,闻言不待赖义答应,立即拍着胸口道:“大人放心,我们年底前肯定能搞出射程超两百步的燧发枪。”
赖义此刻心情,也不以为意,笑骂道:“别蛤蟆打呵欠,到时若造不出来,仔细你们的皮!”
何柳两人这才意识到有点托大了,目前燧发枪的最大射程才一百五十步,要提升五十步的射程可不是那么容易的,神色尴尬地讪笑起来。
徐晋微笑道:“不用急,慢慢来,就燧发枪现在的威力已经非常不错了,若是能精益求精自然是最好的,这样吧,年底之前,若是燧发枪的射程能提升二十步,本官再奖励你们一百两。”
何柳两人狂喜,只觉体内的小宇宙都要爆发出来,四周的五百营的军士皆羡慕不已,都有点想转行当火器工匠了。
第498章 巡抚甘肃()
徐晋刚把太监赖义送出五百营营地,便见官道上过来了一支兵马,约莫五百来人的样子,清一色骑兵,队伍中间还有一辆马车,车顶上插着一面“陈”字大旗。
赖太监轻咦一声道“莫非是甘肃巡抚陈九畴陈大人?”
徐晋点了点头道“应该是了。”
这两个月来徐晋虽然不上朝,但对朝中发生的大事还是十分关注的,譬如前些天朝廷收到边境传回的八百里加急,奏报吐鲁蕃满速儿(人名)率两万兵马进犯肃州和甘州。
这消息一传回,顿时引起不小震动,小皇帝朱厚熜立即召开廷议,商讨出兵讨伐事宜,然而愿望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
国库没钱了!!
根本支撑不起京军劳师远征,所以最后只能选择了折衷的方法,派一位钦差大臣前往甘肃提督军务,整顿边兵,迎战吐鲁蕃军队。
于是乎,既幸运又倒霉的兵部主事陈九畴被举荐出来,擢升为都察院佥都御史,并受命巡抚甘肃,提督当地军务,而出征时也只有五百骑兵护送,看着就够可怜的。
甘肃距离京城四千多里,即使骑马日夜兼程都得花上一个月的时间,如果是马车恐怕要数月时间,如今已经是七月,等到了地估都入冬了,边塞苦寒,此行无疑相当艰辛,说不定还有去无回,所以护行的五百骑兵均无精打采的。
此时,这支队伍终于行到近前,从五百营的寨门前经过,队伍中的马车却忽然停下,窗帘随即掀起,露出一名中年男子,问道“道旁可是靖安伯徐子谦?”
徐晋拱了拱手道“正是徐晋,敢问车上可是甘甘肃巡抚陈禹学?”
车上的中年男子立即吩咐队伍停下,然后从马车上下来,向着徐晋拱手为礼道“陈九畴见过靖安伯。”
徐晋连忙还礼道“陈大人不必多礼。”
陈九畴表字禹学,约莫四十五六岁,皮肤微黑,眉棱骨很高,双眉有点外八字,天生一副愁苦脸,张了张嘴欲言犹止,显然是拙于言词之人。
徐晋微笑着打破沉默道“陈大人这是要到肃州上任了?”
陈九畴点头了点头凛然道“吐鲁蕃人满速儿不服王化,先是侵占哈密卫,劫持忠顺王向我大明讨要赎金,前月更是变本加厉,